第 87 章
过了元宵,洛京的春日便妍尽鲜色。
世家大族纷纷宴酒踏青,四处邀客同行。
过去苏念奴贵为郡主,在镇国公府自然也收到过不少的邀帖,除却某些她不喜的公孙贵女,她倒是会挑一些觉着不麻烦的参宴。
缘由也无他,只是为了给云引之送来的春衫在人前展示一番。
她到宴并不爱说话,只是坐在其中偶尔答几句。可即便如此,因她姿态极妍,偏安一隅也能吸引不少目光。
但如今到底换了身份,许多事情自然也有些不同。苏念奴望着顾净言塞给她的几张邀帖,沉默着没有答话。
将军府女眷说是邀苏念奴,怕还是不够准确。真正算得上能入席的,该是顾净言。但她性情直接,怕是并不喜爱在宴中推杯换盏的无聊谈话。
她挑了张谢家嫡女邀请同游的帖子,递给了顾净言:“这个适合。”
顾净言眼眉一挑,接过了看了看:“踏青?确实不错。但我听闻谢少卿与谢家分了府,我去此宴,他可会心中有隙?”
“不会。”苏念奴摇了摇头,“他与谢家虽分了府,却与家中小妹关系极好。何况他是聪明人,会明白你为何赴宴的。”
可顾净言不太明白,于是歪头看着她不语。
“谢少卿虽与谢家分了府,但他始终是世家血脉,怎会断绝得如此干脆。近日谢少卿在廷内奏请官奴改法之事,牵涉朝中各方利益。如今众人避之不及,谢家只怕亦有不虞。将军府接谢府的帖,反而是支持他的意思。”苏念奴缓缓解释,“而且谢氏夫人为人宽和,嫡女天性烂漫,想来也不会为难你,去一趟无妨。”
顾净言对洛京盘根错节的关系一窍不通,既选择了询问她自然也会信任。遂点头应了此事,又问:“你可要同去?阿兄说你爱骑马,我倒是可以教教你。”
苏念奴想了一阵,心中确对那日骑马的感觉意犹未尽,便点了点头。
定下此事后,顾净言百无聊赖地翻着剩下的宴帖,随口道:“若是可以,我倒是想都去一趟,会一会这些王孙贵女。”
苏念奴有些惊讶地看向她,她原以为顾净言这样的姑娘,当时不爱这种应酬的。
“那封有浑邪王大印的信来头不小,若能借机入他们府中查探一番,应当能发现些什么。”顾净言悄声与她分享自己的想法,嘴上还有些不满的喃喃,“若是有王家或韩王的宴帖就更好了。”
苏念奴垂眼看向桌上剩余的宴帖,唇角微挑:“那就都去便是。”
洛京不同于边关,世家交往十分密切。欲搞清楚个中关系,便需要学会用他们的方式融入其中。
顾净言心中没有这些弯弯绕绕,神色有些犹豫:“这样可会对阿兄不好?”
她在平陵是个非常爱热闹的性子,但在洛京规矩多,她日子过得不甚自在,也担忧自己行事会连累兄长。
“不会。想要王家或韩王的宴帖不难,我们去结交他们会宴请的人,过些日子自有机会进府。”苏念奴答,“将军如今得陛下看重,你亦不必过于拘泥,世家子弟轻易不敢开罪于你。”
她的话说的温和,心中已然有了计划。于是她唤来了摇雨:“去请泅嫣来一趟,就说,她家公子今春的衣裳与服饰,顾姑娘能帮上忙。”
顾净言云里雾里地眨了眨眼,并未能理解她的话。
苏念奴朝她轻声笑了笑,意有所指地答:“将军留给府内的用度不多,我们需寻个法子和引之做个交易。”
她望着顾净言灵动清澈的脸,那眼下殷红的痣似是泅了一池的春水在其中,漾着别样的狡黠与媚色,琼鼻朱唇,柔美娇俏,行走间有着不同于世家贵女的轻盈与灵巧。
这样的姑娘,想来洛京是极少见识过的。正适合云引之大肆宣扬一番,为他云家赚取钱财之余,也能成就一番顾净言的美名。
。
短短三月的光景,顾净言算是终于明了为何苏念奴能与云引之成为挚友。
她不是善于迂回的人,在给赵破奴的书信中十分直言不讳又一言难尽地总结道:“兄长,她与云公子实在是太臭味相投了。”
至于赵破奴看过信后的心情郁结了大半月犹豫着寄信询问的事,便是后话了。
她很想让兄长亲自看看,苏念奴在与云引之谈及该如何用衣服首饰吸引宴中人目光时的神色,甚至在兴致浓时便取了酒与云引之共酌的情景。两人凑在一处共同思索着在宴会中如何夸耀自己的容貌,好让公孙贵族们争相学习自己的装扮的模样,令作为当事人的顾净言十分无言以对。
这两人分明口中在探讨着世上最俗气之事,却偏偏举止高雅悦目,如谪仙神女般美好。
苏念奴听过她这番想法,双眸微微弯起,浅声笑答:“这繁华的洛京,高贵的王孙子弟,又何尝不是俗气漫天,只知争权逐利?活在其中,也不过是在泥泞中佯作高洁。俗气无甚不好,总比作恶强。”
她说罢,手中的酒盏又倾尽口中,姿态风流。
顾净言望着她,神色竟有些欣赏。
她这般俗气的模样,虽然与外人赞扬的九天玄女的印象相距甚远,却十分对她胃口。
活得通透之人,远比双脚离地,只知虚无缥缈的吟诗作对,矫情哀歌要来的有意思。
至少顾净言算是彻底放下了心。她这兄长心中倾慕的女子并非是那饮露的仙女儿,否则她当真要担忧自己兄长日后该如何与她过日子。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经过数月的细心经营,她这个出自蛮子将军府上的边陲女将,竟也真在洛京之中混出了些许名堂来。
苏念奴在这两月与她一同参加了许多宴席。初时席间虽有长舌之人说话难堪,但皆被顾净言以清澈的眼佯作不解其“伪”地打发了去。如今在洛京中,众人皆知威远将军的义妹“性情烂漫,言辞存真”。
又因打扮轻盈俏丽,腰缠玉铃铛,行至何处皆有叮铃之声,被高相嫡孙赞曰“如蝶扑面,盈风若舞”而得来众多女子争相效仿。
如今走在外头几乎无人不晓她顾净言,送到府中的宴帖更是络绎不绝。
此刻两人望着奴仆新送来的宴帖,不由相视而笑。
“近日方陛下应下了官奴所改制之事,韩王憋了一肚子气,怎还开宴请客?”
此事经过数月的争斗,终是在日前尘埃落定。陛下决定永久关停官奴所,把罪奴收入掖廷,再由宫内官员层层审查,决定罪奴去处。
此举变相剥夺了刑部之职,韩王一系自是算不上高兴。
顾净言盯着上头宴请的谦辞,几乎要感受到命令此事时韩王咬牙切齿的脸。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宴客。”苏念奴却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韩王好脸面,最喜拉帮结派之事。此次宴请,是为试探,亦是为挣回在朝堂上的脸面。”
顾净言听出了其中深意,遂皱了皱眉:“那我们可该去?”
“怎能不去。”苏念奴挑唇,眸色发亮,漆黑的瞳孔中满是自在必得,“京中尚无人敢不给韩王脸面,他既邀请,自然要去。”
顾净言闻言颔首,横竖不能拒了,她顺势去打探一番也不错。
只是......
“韩王身侧有几个王氏子弟,素来出言不逊,你届时可避着些。”苏念奴提醒道。
顾净言眨眨眼,并没有回话。
苏念奴回想起她这两月在宴会上的模样,也觉自己多虑了。
若用粗鄙一点的话来说,顾净言的性情在宴上就似是滚刀肉。无论如何嘲讽,她皆是油盐不进的主。
凡是碰着暗语相讥的,她就眨着眼佯作不解。旁人若笑她愚钝,她又偏偏耳朵灵光得很,眼神一转边要问人为何要笑。
此等讥讽之语,要的便是不挑明了说的意趣,被嘲讽之人若无法听明白,又偏偏刨根问底,就会失了趣味。
也有蠢笨之人上她的当,当场解释了各种深意。顾净言此时便会眉头一皱,神情肃穆地审视着众人,堂而皇之地问他们可是在看不起她与兄长,蔑视陛下亲封的威远将军。
此话一出,众人自然只得呐然,粗着脖子梗着脸地辩解着话中深意,还得违心地吹嘘赵破奴一番。直到顾净言放下“疑心”,才算吁一口气。
这样的性情,若说会在韩王宴上吃亏,倒是可能性极小。
这边关养出来的姑娘,处事方式实在是被洛京人要飒爽得多。
。
韩王宴时间就在十日后傍晚。
顾净言这日早早洗漱收拾后,由苏念奴亲自为她上妆。
苏念奴的手很巧,也懂得如何把顾净言身上的灵动之气发挥至极致。
顾净言生了一双十分动人的杏眼,双眸盯着人看时灵气逼人,含着清透与真挚的美。可偏偏眼下生出的那颗红痣殷红欲血,带着一种欲语还休的含蓄,无端添了几分欲拒还迎的柔美。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总能在与人第一回见面时令人生出好感来,以她极具欺骗性的纯净面容令人轻视她的机敏。
她垂着手拨弄桌案上的玉铃铛,再次惊叹于苏念奴的巧思。
这串玉铃是她托云引之定做的,但与云家商铺所售有所不同之处是它又两条内线。
平日行走因她步伐快伴随一片铃叮之声,但若拉扯另一条内线,则可把铃舌固定,无论如何行走也无法再发出声响来。
这不仅为她在洛京掀起了腰缠玉铃的风尚,更方便了她在各府参宴借机打探机密,即便被生了意外也能借此洗脱嫌疑。
苏念奴为她别上发簪,十分满意顾净言今日的装扮。
洛京贵族虽行事靡靡,却因尚玄学道而素爱淡雅之色。可顾净言来自烈日黄沙的边陲,有着不同于旁人的浓艳颜色。因此苏念奴一直认为她更适合浓烈的色彩。
“这衣裳当真不会过于抢眼?”顾净言垂首望着自己身上的衣裙,颇有些将信将疑。
苏念奴望着她起身,如血的红裙绣着金丝,异族的纹理神秘繁复交错,裙边随着动作泛起涟漪,似是烈焰残阳落入怀中,与她俏丽的面容相得益彰。
“顾姑娘今日甚美。”泅嫣站在两人身后,也十分满意自己赶在宴会前送衣裙来的决定。“奴婢得了夕岚送来的这衣裙,便知定然适合顾姑娘。”
她语气恭敬且欣喜,赞赏之声异常诚恳。只是在与她相熟三月后,顾净言心中明白,她的言外之意约莫是在欢喜于今夜之后,云家商铺又有新的衣裙将一售而空。
但此事对顾净言而言也是好事一件。毕竟她也是个精明丫头,不愿白做工。
她也是在近日得知此事后与云引之讨价还价过的:所得收益需分她一成。
她尚记得当时云引之与苏念奴的表情是如何错愕。
在短暂的怔愣后,苏念奴先是带着揶揄的神色看向云引之:“我才反应过来,你似乎还不曾给过我分成。”
云引之知她是在说玩笑话,只挑眉笑道:“如今才醒悟,迟了。”
顾净言见他们在说笑,反而认真解释道:“我倒不是贪财。你们应当知道,近年陛下削减了兵部粮饷,而西北戎人进犯越发频繁,各地驻军靠屯田得来的粮草很是艰难。加之兄长自当上郡守,对平陵军立了规矩,若有死伤,家中必有抚恤。连年抵御西戎,那一点军饷如何够用?”
她虽认为自己厚面皮了些,但依旧如实道:“云公子如此助我,我自知不该得寸进尺,因此我要的不多,仅一成足够。你日后若有旁事需要我帮忙,我定当义不容辞。”
听她提起缺银两之事,云引之方想起当初自己给苏念奴抬嫁妆到府拜访时,曾替苏念奴归还过赵破奴赎人用的银两。
“这种银子,兄长不会收的。”顾净言听了,下意识看了一眼苏念奴,温吞解释道,“兄长又不是为了要你银子才救的人。”
苏念奴头一回听来此事,对顾净言的言外之意心知肚明。遂手指微微摩挲了一下腰间装着狼牙与半块玉佩的杏色锦囊,看向云引之欲开口。
“好了。我在你眼中就如此不知情义不成?不过一成,本就算不得什么大银子,还不及我为你抬的嫁妆多。”云引之觉着好笑,拨了一下腰间的玉算珠打断她。又转眸去看顾净言:“威远将军手头如此吃紧,还愿救念奴于水火,无论事出何因,我作为她义兄,也是该报答的。顾姑娘不必忧心今年粮草之事,若是一成不足用,大可再加一成。”
顾净言连忙摆手拒绝了他的好意,并告诫道:“此事万不可牵扯到念奴姐姐身上,若是被兄长知道,会打断我的腿。”
云里雾里的两人看着她心虚的神色,有些不解。
“反正兄长是不会愿意承这种情的。”顾净言含糊地解释,不敢提赵破奴上回得了她的信后问她可认为云家公子比他更与苏念奴相衬之事。
顾净言对待男女之事一知半解,但总觉着兄长这一生所有的卑微皆赠予了苏念奴。分明是在平陵众多姑娘喜爱的大将军,偏生独在她一人面前患得患失。
但横竖是把事情谈成了,于是一切便按部就班发展成了如今的模样。
“泅嫣,银铃可有打造好?”苏念奴打量了一阵她的装扮,转头问道。
泅嫣忙应下,取了锦盒呈给她。
顾净言下意识回头去看桌案上的玉铃铛,问道:“这串不戴了?”
“戴了些时日了,如今也该换一个佩饰了。”
随着锦盒被打开,只见一条银链子被取了出来,尾部坠着几个尾指大小的银铃。跟随着苏念奴的动作而响起非常细碎的铃摇之声,清脆非常,比起击玉之声来的更清丽。
苏念奴仔细检查了一阵,又尝试了拉扯内线固定铃舌,方满意地为顾净言缠在纤腰之上。
顾净言垂首去看,此时方发现银链子上有着与衣裙一样的纹理,落在腰侧的小银铃高低错落开来,似是在血海中生出了纯净的花。
她下意识伸手去抚,惹来微弱的颤。脆声乍起,蛊惑非常。
“可喜欢?”苏念奴见她如此爱不释手,心中也不由高兴。
“喜欢。”她笑道,“玉铃铛虽然也喜欢,但这个更喜欢一些。”
苏念奴浅浅地笑开,看向泅嫣。
她挥手,让人捧了个木箱入屋:“前阵子时辰不够,只能赶制一个简单的样式。今日奴婢已把大部分都带来了。”
顾净言探头去看,不由发了愣。里头竟全是铃铛腰饰。各式各样,花样繁杂。让人感觉误入了首饰铺。
“夫人当真是眼睛锐利,顾姑娘俏丽,性情灵动,确实非常适合佩戴响铃做腰饰。”泅嫣恭敬笑道,“假以时日,这腰饰只怕要与夫人的醉东珠齐名于洛京。”
顾净言尚且一知半解,就听见苏念奴问:“名字可想好了?”
“想好了,公子言此饰轻盈,声脆灵敏,当得活泼的娘子们喜爱,故取名作絮语铃。”
苏念奴想了想,认同地点点头:“不错。”
后知后觉的顾净言总算听明白了两人话中意,不由眨了眨眼,惊讶道:“难道醉东珠的名头,也是如此打出来的?”
她虽常在平陵,但因赵破奴对苏念奴之事倒是颇有耳闻。当年苏念奴便是因着一支醉东珠在洛京名声鹊起,带起了京中人人簪此珠的风尚。
难道他们如今是想......
望着苏念奴与泅嫣的神情,顾净言似乎已经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世家大族纷纷宴酒踏青,四处邀客同行。
过去苏念奴贵为郡主,在镇国公府自然也收到过不少的邀帖,除却某些她不喜的公孙贵女,她倒是会挑一些觉着不麻烦的参宴。
缘由也无他,只是为了给云引之送来的春衫在人前展示一番。
她到宴并不爱说话,只是坐在其中偶尔答几句。可即便如此,因她姿态极妍,偏安一隅也能吸引不少目光。
但如今到底换了身份,许多事情自然也有些不同。苏念奴望着顾净言塞给她的几张邀帖,沉默着没有答话。
将军府女眷说是邀苏念奴,怕还是不够准确。真正算得上能入席的,该是顾净言。但她性情直接,怕是并不喜爱在宴中推杯换盏的无聊谈话。
她挑了张谢家嫡女邀请同游的帖子,递给了顾净言:“这个适合。”
顾净言眼眉一挑,接过了看了看:“踏青?确实不错。但我听闻谢少卿与谢家分了府,我去此宴,他可会心中有隙?”
“不会。”苏念奴摇了摇头,“他与谢家虽分了府,却与家中小妹关系极好。何况他是聪明人,会明白你为何赴宴的。”
可顾净言不太明白,于是歪头看着她不语。
“谢少卿虽与谢家分了府,但他始终是世家血脉,怎会断绝得如此干脆。近日谢少卿在廷内奏请官奴改法之事,牵涉朝中各方利益。如今众人避之不及,谢家只怕亦有不虞。将军府接谢府的帖,反而是支持他的意思。”苏念奴缓缓解释,“而且谢氏夫人为人宽和,嫡女天性烂漫,想来也不会为难你,去一趟无妨。”
顾净言对洛京盘根错节的关系一窍不通,既选择了询问她自然也会信任。遂点头应了此事,又问:“你可要同去?阿兄说你爱骑马,我倒是可以教教你。”
苏念奴想了一阵,心中确对那日骑马的感觉意犹未尽,便点了点头。
定下此事后,顾净言百无聊赖地翻着剩下的宴帖,随口道:“若是可以,我倒是想都去一趟,会一会这些王孙贵女。”
苏念奴有些惊讶地看向她,她原以为顾净言这样的姑娘,当时不爱这种应酬的。
“那封有浑邪王大印的信来头不小,若能借机入他们府中查探一番,应当能发现些什么。”顾净言悄声与她分享自己的想法,嘴上还有些不满的喃喃,“若是有王家或韩王的宴帖就更好了。”
苏念奴垂眼看向桌上剩余的宴帖,唇角微挑:“那就都去便是。”
洛京不同于边关,世家交往十分密切。欲搞清楚个中关系,便需要学会用他们的方式融入其中。
顾净言心中没有这些弯弯绕绕,神色有些犹豫:“这样可会对阿兄不好?”
她在平陵是个非常爱热闹的性子,但在洛京规矩多,她日子过得不甚自在,也担忧自己行事会连累兄长。
“不会。想要王家或韩王的宴帖不难,我们去结交他们会宴请的人,过些日子自有机会进府。”苏念奴答,“将军如今得陛下看重,你亦不必过于拘泥,世家子弟轻易不敢开罪于你。”
她的话说的温和,心中已然有了计划。于是她唤来了摇雨:“去请泅嫣来一趟,就说,她家公子今春的衣裳与服饰,顾姑娘能帮上忙。”
顾净言云里雾里地眨了眨眼,并未能理解她的话。
苏念奴朝她轻声笑了笑,意有所指地答:“将军留给府内的用度不多,我们需寻个法子和引之做个交易。”
她望着顾净言灵动清澈的脸,那眼下殷红的痣似是泅了一池的春水在其中,漾着别样的狡黠与媚色,琼鼻朱唇,柔美娇俏,行走间有着不同于世家贵女的轻盈与灵巧。
这样的姑娘,想来洛京是极少见识过的。正适合云引之大肆宣扬一番,为他云家赚取钱财之余,也能成就一番顾净言的美名。
。
短短三月的光景,顾净言算是终于明了为何苏念奴能与云引之成为挚友。
她不是善于迂回的人,在给赵破奴的书信中十分直言不讳又一言难尽地总结道:“兄长,她与云公子实在是太臭味相投了。”
至于赵破奴看过信后的心情郁结了大半月犹豫着寄信询问的事,便是后话了。
她很想让兄长亲自看看,苏念奴在与云引之谈及该如何用衣服首饰吸引宴中人目光时的神色,甚至在兴致浓时便取了酒与云引之共酌的情景。两人凑在一处共同思索着在宴会中如何夸耀自己的容貌,好让公孙贵族们争相学习自己的装扮的模样,令作为当事人的顾净言十分无言以对。
这两人分明口中在探讨着世上最俗气之事,却偏偏举止高雅悦目,如谪仙神女般美好。
苏念奴听过她这番想法,双眸微微弯起,浅声笑答:“这繁华的洛京,高贵的王孙子弟,又何尝不是俗气漫天,只知争权逐利?活在其中,也不过是在泥泞中佯作高洁。俗气无甚不好,总比作恶强。”
她说罢,手中的酒盏又倾尽口中,姿态风流。
顾净言望着她,神色竟有些欣赏。
她这般俗气的模样,虽然与外人赞扬的九天玄女的印象相距甚远,却十分对她胃口。
活得通透之人,远比双脚离地,只知虚无缥缈的吟诗作对,矫情哀歌要来的有意思。
至少顾净言算是彻底放下了心。她这兄长心中倾慕的女子并非是那饮露的仙女儿,否则她当真要担忧自己兄长日后该如何与她过日子。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经过数月的细心经营,她这个出自蛮子将军府上的边陲女将,竟也真在洛京之中混出了些许名堂来。
苏念奴在这两月与她一同参加了许多宴席。初时席间虽有长舌之人说话难堪,但皆被顾净言以清澈的眼佯作不解其“伪”地打发了去。如今在洛京中,众人皆知威远将军的义妹“性情烂漫,言辞存真”。
又因打扮轻盈俏丽,腰缠玉铃铛,行至何处皆有叮铃之声,被高相嫡孙赞曰“如蝶扑面,盈风若舞”而得来众多女子争相效仿。
如今走在外头几乎无人不晓她顾净言,送到府中的宴帖更是络绎不绝。
此刻两人望着奴仆新送来的宴帖,不由相视而笑。
“近日方陛下应下了官奴所改制之事,韩王憋了一肚子气,怎还开宴请客?”
此事经过数月的争斗,终是在日前尘埃落定。陛下决定永久关停官奴所,把罪奴收入掖廷,再由宫内官员层层审查,决定罪奴去处。
此举变相剥夺了刑部之职,韩王一系自是算不上高兴。
顾净言盯着上头宴请的谦辞,几乎要感受到命令此事时韩王咬牙切齿的脸。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宴客。”苏念奴却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韩王好脸面,最喜拉帮结派之事。此次宴请,是为试探,亦是为挣回在朝堂上的脸面。”
顾净言听出了其中深意,遂皱了皱眉:“那我们可该去?”
“怎能不去。”苏念奴挑唇,眸色发亮,漆黑的瞳孔中满是自在必得,“京中尚无人敢不给韩王脸面,他既邀请,自然要去。”
顾净言闻言颔首,横竖不能拒了,她顺势去打探一番也不错。
只是......
“韩王身侧有几个王氏子弟,素来出言不逊,你届时可避着些。”苏念奴提醒道。
顾净言眨眨眼,并没有回话。
苏念奴回想起她这两月在宴会上的模样,也觉自己多虑了。
若用粗鄙一点的话来说,顾净言的性情在宴上就似是滚刀肉。无论如何嘲讽,她皆是油盐不进的主。
凡是碰着暗语相讥的,她就眨着眼佯作不解。旁人若笑她愚钝,她又偏偏耳朵灵光得很,眼神一转边要问人为何要笑。
此等讥讽之语,要的便是不挑明了说的意趣,被嘲讽之人若无法听明白,又偏偏刨根问底,就会失了趣味。
也有蠢笨之人上她的当,当场解释了各种深意。顾净言此时便会眉头一皱,神情肃穆地审视着众人,堂而皇之地问他们可是在看不起她与兄长,蔑视陛下亲封的威远将军。
此话一出,众人自然只得呐然,粗着脖子梗着脸地辩解着话中深意,还得违心地吹嘘赵破奴一番。直到顾净言放下“疑心”,才算吁一口气。
这样的性情,若说会在韩王宴上吃亏,倒是可能性极小。
这边关养出来的姑娘,处事方式实在是被洛京人要飒爽得多。
。
韩王宴时间就在十日后傍晚。
顾净言这日早早洗漱收拾后,由苏念奴亲自为她上妆。
苏念奴的手很巧,也懂得如何把顾净言身上的灵动之气发挥至极致。
顾净言生了一双十分动人的杏眼,双眸盯着人看时灵气逼人,含着清透与真挚的美。可偏偏眼下生出的那颗红痣殷红欲血,带着一种欲语还休的含蓄,无端添了几分欲拒还迎的柔美。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总能在与人第一回见面时令人生出好感来,以她极具欺骗性的纯净面容令人轻视她的机敏。
她垂着手拨弄桌案上的玉铃铛,再次惊叹于苏念奴的巧思。
这串玉铃是她托云引之定做的,但与云家商铺所售有所不同之处是它又两条内线。
平日行走因她步伐快伴随一片铃叮之声,但若拉扯另一条内线,则可把铃舌固定,无论如何行走也无法再发出声响来。
这不仅为她在洛京掀起了腰缠玉铃的风尚,更方便了她在各府参宴借机打探机密,即便被生了意外也能借此洗脱嫌疑。
苏念奴为她别上发簪,十分满意顾净言今日的装扮。
洛京贵族虽行事靡靡,却因尚玄学道而素爱淡雅之色。可顾净言来自烈日黄沙的边陲,有着不同于旁人的浓艳颜色。因此苏念奴一直认为她更适合浓烈的色彩。
“这衣裳当真不会过于抢眼?”顾净言垂首望着自己身上的衣裙,颇有些将信将疑。
苏念奴望着她起身,如血的红裙绣着金丝,异族的纹理神秘繁复交错,裙边随着动作泛起涟漪,似是烈焰残阳落入怀中,与她俏丽的面容相得益彰。
“顾姑娘今日甚美。”泅嫣站在两人身后,也十分满意自己赶在宴会前送衣裙来的决定。“奴婢得了夕岚送来的这衣裙,便知定然适合顾姑娘。”
她语气恭敬且欣喜,赞赏之声异常诚恳。只是在与她相熟三月后,顾净言心中明白,她的言外之意约莫是在欢喜于今夜之后,云家商铺又有新的衣裙将一售而空。
但此事对顾净言而言也是好事一件。毕竟她也是个精明丫头,不愿白做工。
她也是在近日得知此事后与云引之讨价还价过的:所得收益需分她一成。
她尚记得当时云引之与苏念奴的表情是如何错愕。
在短暂的怔愣后,苏念奴先是带着揶揄的神色看向云引之:“我才反应过来,你似乎还不曾给过我分成。”
云引之知她是在说玩笑话,只挑眉笑道:“如今才醒悟,迟了。”
顾净言见他们在说笑,反而认真解释道:“我倒不是贪财。你们应当知道,近年陛下削减了兵部粮饷,而西北戎人进犯越发频繁,各地驻军靠屯田得来的粮草很是艰难。加之兄长自当上郡守,对平陵军立了规矩,若有死伤,家中必有抚恤。连年抵御西戎,那一点军饷如何够用?”
她虽认为自己厚面皮了些,但依旧如实道:“云公子如此助我,我自知不该得寸进尺,因此我要的不多,仅一成足够。你日后若有旁事需要我帮忙,我定当义不容辞。”
听她提起缺银两之事,云引之方想起当初自己给苏念奴抬嫁妆到府拜访时,曾替苏念奴归还过赵破奴赎人用的银两。
“这种银子,兄长不会收的。”顾净言听了,下意识看了一眼苏念奴,温吞解释道,“兄长又不是为了要你银子才救的人。”
苏念奴头一回听来此事,对顾净言的言外之意心知肚明。遂手指微微摩挲了一下腰间装着狼牙与半块玉佩的杏色锦囊,看向云引之欲开口。
“好了。我在你眼中就如此不知情义不成?不过一成,本就算不得什么大银子,还不及我为你抬的嫁妆多。”云引之觉着好笑,拨了一下腰间的玉算珠打断她。又转眸去看顾净言:“威远将军手头如此吃紧,还愿救念奴于水火,无论事出何因,我作为她义兄,也是该报答的。顾姑娘不必忧心今年粮草之事,若是一成不足用,大可再加一成。”
顾净言连忙摆手拒绝了他的好意,并告诫道:“此事万不可牵扯到念奴姐姐身上,若是被兄长知道,会打断我的腿。”
云里雾里的两人看着她心虚的神色,有些不解。
“反正兄长是不会愿意承这种情的。”顾净言含糊地解释,不敢提赵破奴上回得了她的信后问她可认为云家公子比他更与苏念奴相衬之事。
顾净言对待男女之事一知半解,但总觉着兄长这一生所有的卑微皆赠予了苏念奴。分明是在平陵众多姑娘喜爱的大将军,偏生独在她一人面前患得患失。
但横竖是把事情谈成了,于是一切便按部就班发展成了如今的模样。
“泅嫣,银铃可有打造好?”苏念奴打量了一阵她的装扮,转头问道。
泅嫣忙应下,取了锦盒呈给她。
顾净言下意识回头去看桌案上的玉铃铛,问道:“这串不戴了?”
“戴了些时日了,如今也该换一个佩饰了。”
随着锦盒被打开,只见一条银链子被取了出来,尾部坠着几个尾指大小的银铃。跟随着苏念奴的动作而响起非常细碎的铃摇之声,清脆非常,比起击玉之声来的更清丽。
苏念奴仔细检查了一阵,又尝试了拉扯内线固定铃舌,方满意地为顾净言缠在纤腰之上。
顾净言垂首去看,此时方发现银链子上有着与衣裙一样的纹理,落在腰侧的小银铃高低错落开来,似是在血海中生出了纯净的花。
她下意识伸手去抚,惹来微弱的颤。脆声乍起,蛊惑非常。
“可喜欢?”苏念奴见她如此爱不释手,心中也不由高兴。
“喜欢。”她笑道,“玉铃铛虽然也喜欢,但这个更喜欢一些。”
苏念奴浅浅地笑开,看向泅嫣。
她挥手,让人捧了个木箱入屋:“前阵子时辰不够,只能赶制一个简单的样式。今日奴婢已把大部分都带来了。”
顾净言探头去看,不由发了愣。里头竟全是铃铛腰饰。各式各样,花样繁杂。让人感觉误入了首饰铺。
“夫人当真是眼睛锐利,顾姑娘俏丽,性情灵动,确实非常适合佩戴响铃做腰饰。”泅嫣恭敬笑道,“假以时日,这腰饰只怕要与夫人的醉东珠齐名于洛京。”
顾净言尚且一知半解,就听见苏念奴问:“名字可想好了?”
“想好了,公子言此饰轻盈,声脆灵敏,当得活泼的娘子们喜爱,故取名作絮语铃。”
苏念奴想了想,认同地点点头:“不错。”
后知后觉的顾净言总算听明白了两人话中意,不由眨了眨眼,惊讶道:“难道醉东珠的名头,也是如此打出来的?”
她虽常在平陵,但因赵破奴对苏念奴之事倒是颇有耳闻。当年苏念奴便是因着一支醉东珠在洛京名声鹊起,带起了京中人人簪此珠的风尚。
难道他们如今是想......
望着苏念奴与泅嫣的神情,顾净言似乎已经得到了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