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我想入世
仙仁堂内。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清扫,王璟山终于得空,开启今日的引气入体修行。
只不过,他一夜未曾合眼,又历经数场激烈的斗法较量,此刻身躯疲惫至极。
当文升按照他留下的地址,寻至北青安街时,少年早已怀抱木剑,沉浸在梦乡中,睡了近四个半时辰。
文升的手尚未轻触门扉,那柄木剑便如身具灵犀一般骤然颤动,惊醒了熟睡的王璟山。
“咚咚咚——”
起身时,王璟山诧异地发现,自己体内的灵力几乎已经回满。
就过去几年的经验而论,他在打坐中引气入体,从无到满恢复灵力,根据所处环境的灵压与灵气类别的不同,需要一到两个时辰。
相较之下,若他身处未入冥想的自然状态,即便在梦里过上整整一天,灵力也未必能恢复半成。
王璟山略一思索,便找到了答案。
“是御剑诀!”
原来,陆师父传下的这七招剑法,每一式都如同一部深奥的经卷,蕴含着如《正道练气功》般的修炼功法。
使得他在自然熟睡状态下,体内有八条引气经脉交替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转化灵力的效率。
不仅如此,随着王璟山的思绪愈发深入,那御剑诀附增的七条引气经脉,宛如七条灵动的丝线,在他体内交织、缠绕。
时而平行流淌,时而交错碰撞,竟隐隐有连成一部更为深邃、更为精妙绝伦的功法的趋势。
“难怪这二十年来,无人入门《天上剑宗御剑诀内门弟子用》。”
王璟山昨夜所施展的那几招剑法,纵使敌人目不转睛,将每一步动作都铭刻于心,模仿的结果终究是形似神离,无法发挥出零星半点的威力。
“谁能想到,所谓剑法,竟是剑形与功法的配套?九十六招剑法,便是九十六部《正道练气功》……”
此刻,近在咫尺的敲门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彼岸,微弱而模糊。
只因少年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如同被卷入了一个幻境般困惑不已:
“我是如何掌握的?陆师父仅仅在内室中舞了一番剑招,短短片刻,尚不足以燃尽半炷香,根本没有机会传授引气口诀与步骤,如何使我迅速练成七部功法……”
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山门,天上有灵河落下,群峰高悬于苍穹——
回忆戛然而止。
一阵虚无缥缈的铃音,从脑海深处响起。
少年的思绪被无比丝滑的重新组接,如同画面在一瞬间切换,取而代之的念头是:
“师父们回来了?不对,只有外人才会这样敲门。”
他略带失望地打开门,只见文升提着好几人份的酒菜,笑道:
“宫城之火午时尽灭,璟山,你……你怎么这幅表情?”
“两位师父走了。”
“唉,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据说今日一早,便离开了成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与师父们重逢是迟早之事,且先与我痛饮几杯!”
战事已过,文升嘴角挂着一抹轻松的笑意,热情地揽着王璟山的肩膀,引领着他踏入室内,仿佛他才是此地主人。
“昔年,放翁先生寓居成都,有‘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之佳句传颂于世。今有文逊志,越州王璟山,幸得继其遗风,口福大饱,诚哉快事也!”
文升娴熟地将酒菜一一置于案上,鸡、鱼、蟹等美食皆在其中,每道菜品皆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芳香。
王璟山本想在失落的负面情绪中,多沉浸一会儿。
奈何实在太饿,只好盛情难却,与文升大快朵颐起来。
“文兄,右相呢?”
“上午睡了半个时辰,醒来之后重整军队,安抚百姓,协调殿前司,一直忙到天黑。”
文升托起酒壶,为自己与少年各自斟上,酒香随之四溢。() ()
“家父操劳过度,为人子者,只得劝他早些安歇,若有何言语,我自会代他传达。”
王璟山执筷之手微微一顿,“可是殿前司再次发难?”
“那倒不是。”
文升聚起酒杯,杯口朝下,与王璟山交盏相击。
“你那招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剑法,把这帮御前亲卫的胆量都捅破了。如今,南城百姓都在传‘剑仙’下凡,拯救黎民于火热之中。最迟明日,王璟山之名便将成为街头巷尾的佳话。”
少年闻言,猝不及防地被酒气呛得连声咳嗽,
“百姓怎会知道我的名字?”
“因为是我传的。”
“咳咳咳——”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文升捻起几颗蚕豆,逐一剥离它们的外衣,每个动作都透露出一丝不苟的郑重。
“璟山,唯有你功成名就,天下皆知,我等才能重聚匡扶社稷之势!”
王璟山知晓文升之意,但心中却泛起层层顾虑,唯恐自己年少轻狂,智慧尚浅,难以承载任何沉甸甸的承诺。
他默然思索,片刻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
“实不相瞒,赵昺割地换法之事,正令璟山心灰意冷,尚未有明确抱负。”
文升苦笑道:
“我与父亲何尝不是?”
他自小在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教育下长大,将关爱苍生视作毕生追求的使命,从未放弃践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但文天祥鄙薄“无邪盛世”,又见多了仙朝官吏对百姓变本加厉的盘剥压迫;
不仅拒修《正道练气功》,与蔽日无邪真君名下的仙道划清界限,连带着对自家子弟也做出同样要求。
然而,他们那执着至深、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捍卫的信念,在仙朝官家的眼中,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轻如鸿毛。
‘叫我怎样忠下去……’
文升强行咽下这句话,对王璟山讲述起自己为何没有官身,以及荆湖军驰援府城这一路上的些许见闻。
中间不可避免地提到过去的一些往事。
“我爹与陆相公,始终期盼终有一日,世间仙凡平等,前些年发起了一场正源变法。本想不碰观念,先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分地……咦?”
文升以筷子夹起螃蟹,使劲夹了许久,终究没能将那坚硬的外壳分开。
“吃点好的都这么费劲……璟山,你能搭把手吗?”
他将螃蟹递给对面的少年。
后者先是用筷子试了试,没能成功。
然后,他舍弃筷子,亲手掰开了螃蟹的外壳。
文升盯着那孤零零的两根筷子,笑道:
“瞧,我费了好大劲都掰不开,你一出手就解决了。”
“正常……”
王璟山无奈地摊开手中的蟹肉,表情复杂难辨:
“在里头加这么多浆糊,怎会不难掰?”
“咳咳咳——为兄不过是想讲个隐喻,岂料璟弟心直口快,当面拆穿。”
“文兄无需拿话试探我,更不必为我扬名。”
少年双颊微红,明知自己酒量不济,却仍提起酒壶,再度倾杯,声音中透着一丝坚定与迷茫交织:
“我离亲别友,南归而来,本已怀揣着忧国忘家之志。
“虽不知如何评价这样一位帝王,不知如何帮助右相实现仙凡平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我想入世。”
迷茫散去,王璟山的音色重新明朗:
“我想亲眼目睹大宋仙朝的众生百态,目睹那些欺压百姓、陷害忠良的仙人,是怎样一副众正盈朝的嘴脸。”
听到那期盼已久的答复,文升如释重负,轻吁一口气:
“如此,那便只能去临安了。”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清扫,王璟山终于得空,开启今日的引气入体修行。
只不过,他一夜未曾合眼,又历经数场激烈的斗法较量,此刻身躯疲惫至极。
当文升按照他留下的地址,寻至北青安街时,少年早已怀抱木剑,沉浸在梦乡中,睡了近四个半时辰。
文升的手尚未轻触门扉,那柄木剑便如身具灵犀一般骤然颤动,惊醒了熟睡的王璟山。
“咚咚咚——”
起身时,王璟山诧异地发现,自己体内的灵力几乎已经回满。
就过去几年的经验而论,他在打坐中引气入体,从无到满恢复灵力,根据所处环境的灵压与灵气类别的不同,需要一到两个时辰。
相较之下,若他身处未入冥想的自然状态,即便在梦里过上整整一天,灵力也未必能恢复半成。
王璟山略一思索,便找到了答案。
“是御剑诀!”
原来,陆师父传下的这七招剑法,每一式都如同一部深奥的经卷,蕴含着如《正道练气功》般的修炼功法。
使得他在自然熟睡状态下,体内有八条引气经脉交替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转化灵力的效率。
不仅如此,随着王璟山的思绪愈发深入,那御剑诀附增的七条引气经脉,宛如七条灵动的丝线,在他体内交织、缠绕。
时而平行流淌,时而交错碰撞,竟隐隐有连成一部更为深邃、更为精妙绝伦的功法的趋势。
“难怪这二十年来,无人入门《天上剑宗御剑诀内门弟子用》。”
王璟山昨夜所施展的那几招剑法,纵使敌人目不转睛,将每一步动作都铭刻于心,模仿的结果终究是形似神离,无法发挥出零星半点的威力。
“谁能想到,所谓剑法,竟是剑形与功法的配套?九十六招剑法,便是九十六部《正道练气功》……”
此刻,近在咫尺的敲门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彼岸,微弱而模糊。
只因少年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如同被卷入了一个幻境般困惑不已:
“我是如何掌握的?陆师父仅仅在内室中舞了一番剑招,短短片刻,尚不足以燃尽半炷香,根本没有机会传授引气口诀与步骤,如何使我迅速练成七部功法……”
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山门,天上有灵河落下,群峰高悬于苍穹——
回忆戛然而止。
一阵虚无缥缈的铃音,从脑海深处响起。
少年的思绪被无比丝滑的重新组接,如同画面在一瞬间切换,取而代之的念头是:
“师父们回来了?不对,只有外人才会这样敲门。”
他略带失望地打开门,只见文升提着好几人份的酒菜,笑道:
“宫城之火午时尽灭,璟山,你……你怎么这幅表情?”
“两位师父走了。”
“唉,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据说今日一早,便离开了成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与师父们重逢是迟早之事,且先与我痛饮几杯!”
战事已过,文升嘴角挂着一抹轻松的笑意,热情地揽着王璟山的肩膀,引领着他踏入室内,仿佛他才是此地主人。
“昔年,放翁先生寓居成都,有‘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之佳句传颂于世。今有文逊志,越州王璟山,幸得继其遗风,口福大饱,诚哉快事也!”
文升娴熟地将酒菜一一置于案上,鸡、鱼、蟹等美食皆在其中,每道菜品皆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芳香。
王璟山本想在失落的负面情绪中,多沉浸一会儿。
奈何实在太饿,只好盛情难却,与文升大快朵颐起来。
“文兄,右相呢?”
“上午睡了半个时辰,醒来之后重整军队,安抚百姓,协调殿前司,一直忙到天黑。”
文升托起酒壶,为自己与少年各自斟上,酒香随之四溢。() ()
“家父操劳过度,为人子者,只得劝他早些安歇,若有何言语,我自会代他传达。”
王璟山执筷之手微微一顿,“可是殿前司再次发难?”
“那倒不是。”
文升聚起酒杯,杯口朝下,与王璟山交盏相击。
“你那招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剑法,把这帮御前亲卫的胆量都捅破了。如今,南城百姓都在传‘剑仙’下凡,拯救黎民于火热之中。最迟明日,王璟山之名便将成为街头巷尾的佳话。”
少年闻言,猝不及防地被酒气呛得连声咳嗽,
“百姓怎会知道我的名字?”
“因为是我传的。”
“咳咳咳——”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文升捻起几颗蚕豆,逐一剥离它们的外衣,每个动作都透露出一丝不苟的郑重。
“璟山,唯有你功成名就,天下皆知,我等才能重聚匡扶社稷之势!”
王璟山知晓文升之意,但心中却泛起层层顾虑,唯恐自己年少轻狂,智慧尚浅,难以承载任何沉甸甸的承诺。
他默然思索,片刻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
“实不相瞒,赵昺割地换法之事,正令璟山心灰意冷,尚未有明确抱负。”
文升苦笑道:
“我与父亲何尝不是?”
他自小在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教育下长大,将关爱苍生视作毕生追求的使命,从未放弃践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但文天祥鄙薄“无邪盛世”,又见多了仙朝官吏对百姓变本加厉的盘剥压迫;
不仅拒修《正道练气功》,与蔽日无邪真君名下的仙道划清界限,连带着对自家子弟也做出同样要求。
然而,他们那执着至深、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捍卫的信念,在仙朝官家的眼中,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轻如鸿毛。
‘叫我怎样忠下去……’
文升强行咽下这句话,对王璟山讲述起自己为何没有官身,以及荆湖军驰援府城这一路上的些许见闻。
中间不可避免地提到过去的一些往事。
“我爹与陆相公,始终期盼终有一日,世间仙凡平等,前些年发起了一场正源变法。本想不碰观念,先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分地……咦?”
文升以筷子夹起螃蟹,使劲夹了许久,终究没能将那坚硬的外壳分开。
“吃点好的都这么费劲……璟山,你能搭把手吗?”
他将螃蟹递给对面的少年。
后者先是用筷子试了试,没能成功。
然后,他舍弃筷子,亲手掰开了螃蟹的外壳。
文升盯着那孤零零的两根筷子,笑道:
“瞧,我费了好大劲都掰不开,你一出手就解决了。”
“正常……”
王璟山无奈地摊开手中的蟹肉,表情复杂难辨:
“在里头加这么多浆糊,怎会不难掰?”
“咳咳咳——为兄不过是想讲个隐喻,岂料璟弟心直口快,当面拆穿。”
“文兄无需拿话试探我,更不必为我扬名。”
少年双颊微红,明知自己酒量不济,却仍提起酒壶,再度倾杯,声音中透着一丝坚定与迷茫交织:
“我离亲别友,南归而来,本已怀揣着忧国忘家之志。
“虽不知如何评价这样一位帝王,不知如何帮助右相实现仙凡平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我想入世。”
迷茫散去,王璟山的音色重新明朗:
“我想亲眼目睹大宋仙朝的众生百态,目睹那些欺压百姓、陷害忠良的仙人,是怎样一副众正盈朝的嘴脸。”
听到那期盼已久的答复,文升如释重负,轻吁一口气:
“如此,那便只能去临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