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板第一次带李儒佳去圈子时,李儒佳很兴奋也很重视,特意穿了一套西装打着领带。去的地方是一处山里的庭院别墅。
别墅位于秦岭某峪口的边上,环境优越,有山有水,虽不似江南水乡那般柔美,却自有一种山青水秀的秀美。别墅是一栋栋独立的中式庭院风格,门是西京地区传统高铁大门,门上有大铆钉,左右最大铆钉上有两个很大很沉的圆环,便是叩门用的门闩,门口左右有两个中型石狮子看护,使劲儿推门能听见洪钟一般的吱呀开门声,进门须抬高脚步跨过一道很高的门槛,进得门里后,看到一处关中特色的院子,院子两边是经过设计的花园,花园里种的有竹子,还有各种适合西京气候的花品,中间一道青石板铺就的笔直走道,直接通到里面的屋子。
李儒佳跟着杨老板一路走进一路观察。
第一道进来的屋子,是一个关中传统风格的四对檐四合院,屋子中间有一个大天井,采光和排水,天井的旁边台阶上摆着各种盆栽;
四面的房间都是单檐青砖青瓦房,窗户也是传统木棂格子花玻璃,阳光很好,透过天井,把整个屋子都照出古朴的光影。
李儒佳和杨老板穿过这第一个四合院,往里走,又有一个不大的院子,这个院子正中间还是厚重的青石板过道,两边是两个四四方方用青砖垒起来的天井,天井的四边台阶上也都放着各色盆栽,中间是一个很古朴的大水缸,关中人叫做水瓮的,里面养着荷花和金鱼,过道正上方盖有一个小拱房,小拱房连接着前后的四合院,走过小拱房,就到了第二个四合院。
进去第二个四合院,结构装修和第一个差不多,唯一区别是第二个四合院的正厅房放着一个巨大的铜雕像,是一个人,李儒佳也不认得那雕像是谁。他没有问,跟着杨老板绕过雕像进入到一个房间里。一进去房间,是一个大开间,里面古香古色,仿佛进入了一个画廊,各种绘画材料和桌案应有尽有,一幅幅卷起来的画卷整整齐齐地摞着小山一样,中式红木家具茶具床榻,与屋子格调呼应。
他们刚一进去,就看到里面已经坐着四个人,在喝茶。这四个人看着怎么这么眼熟?李儒佳心里搜索着他们是谁,只听杨老板热情开口道:“几位大师,这几天画得咋样了?我这几天太忙了,没过来看大家,怠慢了啊。”李儒佳一听大师两个字,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个人是当下知名的书画大家,有西京城的,也有外地的,以前在画册上见过,今天一见真人只觉眼熟并没有立刻对上号,见了真神了。
李儒佳很欣喜。
那几个正在喝茶的画家,看着杨老板,故意揶揄道:“杨老板是大忙人,顾不上我们是正常的。”
“杨大师,你这是怪我哩,兄弟听出来了。”杨老板坐到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画家跟前,拍了拍画家的肩。
其他人都笑,继续喝茶,杨老板也倒了一口茶喝了,拉着李儒佳给几位大师说:“这个是书院门佳微画廊的李老板,小伙子年轻有为啊。”李儒佳赶忙笑着给各位大师打招呼,几位没怎么看他,继续喝茶继续说话。
“杨大老板,这边的饭可没有以前的好了啊。”姓杨的大胡子抱怨着。
“我那房间晚上还有蚊子,这都几月了还有蚊子,嗡嗡嗡地我一晚上睡不着,半夜爬起来画了一幅大八尺”另一个瘦小个子说。
“我那说好的五幅画,还差一幅就完了,明天我就回去了,你安排一下。”一个冷面圆脸的老者说。
“啊呀,丁大师啊,您别急着走啊,咱们画完了还有签名合照的环节么,您可千万得给这个面子啊。”杨老板对圆脸老者笑脸说着。
“合照,签名,这些都很麻烦,你知道我不爱抛头露面,后面广州还有几个会呢,下次吧,你就按明天给我安排行程。”圆脸老者很执意,杨老板只能笑着说:“老哥哥啊,你这真是让我为难啊,我给人家李秘书都说好的,交画的时候能和您合影签名,您这样我很难做啊,老哥哥,求您赏饭啊。”说着双手作揖状。
圆脸老者没有再说话,没有表态就是态度,杨老板心里明白,赶忙又双手合十感谢感谢。杨老板对小个子说:“张大师,我今晚就站在房子给咱捉蚊子,看谁还敢来咬大师,蚊子怕不也是想成大画家哩。开个玩笑,我现在就叫人处理,今晚上您一定好好睡个好觉。” 转头对李儒佳说:“你看看,这就是大师风范,晚上睡不着就提笔一幅八尺。”李儒佳点头,心想这么大一幅写意山水,在大画家手里就像玩儿一样,又见杨老板对大胡子说:“回头我就把这个厨子换了,咋能让咱的大师吃不好么,艺术创作需要营养啊。今天我在国宾府订了一桌鳄鱼宴,几位大师赏光尝一尝。”
“鳄鱼就不好吃,柴得很!”大胡子用关中方言嫌弃地说。
“这家国宾府的鳄鱼宴不柴,大师尝一下就知道了。”杨老板打包票说。“王大师,您最爱喝的西凤,我又拉了两箱来,回头放到您房间啊。”杨老板对其中一直没有说话的那个画家说着,那人一直在喝茶,没有态度地“哦”了一下。
李儒佳全程跟着杨老板,看着杨老板左右逢源,欣赏大师们的各种怪相,而后由李儒佳开着杨老板的一辆宾利,载着各位大师去了国宾府吃鳄鱼宴,喝酒,吃肉,席间还有几位新来的客人,李儒佳不认识,他全程陪酒照应着。
新来的几个客人,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水儿地白衬衫西裤黑皮鞋,带着金丝框眼镜,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体制内的味道,李儒佳没有问具体是谁,只是听杨老板叫他们什么刘秘书李秘书黄秘书等,到底是哪里的秘书,也没有具体明说。
席间秘书们各种官方寒暄,与各位大师推杯换盏,更不乏真诚地吹捧与恭维,当然还有借着酒劲儿让李儒佳给他们拍一些合照,杨老板也积极照应着各位的酒杯和菜盘子,一片祥和。
只是李儒佳中间有几下恍惚,这不就是自己当年开展培训部业务时一样的应酬一样的路数吗?
酒肉堂会!
那天之后,大师们又连续在别墅里住了半个多月,每人画了七八幅画作,大都是写意山水,有青绿,有金碧,主要是浅绛山水画,大都是六尺八尺的规格,只有那个圆脸老者画了五幅写意人物画,规格也较小,但是李儒佳知道,他的这几幅价格最高。
作品都画好最后一天,杨老板在自己的别墅画廊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说是画展,其实就是字画交易会,卖家是四位大师,买家是之前见过的几位秘书,中间商是杨老板和李儒佳,是的,李儒佳已经有资格“上桌”了。几位秘书每人买了一幅画,拿上画和大师合影,并能得到大师的一分亲笔签名,附赠一本大师画册。
大约三十幅画作,成交价一百多万左右。其中二十多幅全被杨老板买下,也出了近百万的钱。李儒佳没有买,杨老板说这次没有算他的,下次一定给李儒佳名额。李儒佳懂事地感激说自己就是先学习。
杨老板一次花这大价钱,李儒佳算是开了眼,他有些不确定这么贵的收购价,杨老板能有多大的利润?杨老板看出了李儒佳的疑惑,笑着说:“这就是大部头买卖,懂了没?”李儒佳摇头,杨老板说:“我这批画已经定出去了,翻倍的价格。”李儒佳惊讶,杨老板说:“这大师的画,不是谁都能有的,我这一批就是市场独一份,价钱可不就由我定了。”李儒佳顿悟,笑着说:“您这是专卖店经营模式啊。”杨老板得意地笑了一下,夸李儒佳开窍了。
别墅位于秦岭某峪口的边上,环境优越,有山有水,虽不似江南水乡那般柔美,却自有一种山青水秀的秀美。别墅是一栋栋独立的中式庭院风格,门是西京地区传统高铁大门,门上有大铆钉,左右最大铆钉上有两个很大很沉的圆环,便是叩门用的门闩,门口左右有两个中型石狮子看护,使劲儿推门能听见洪钟一般的吱呀开门声,进门须抬高脚步跨过一道很高的门槛,进得门里后,看到一处关中特色的院子,院子两边是经过设计的花园,花园里种的有竹子,还有各种适合西京气候的花品,中间一道青石板铺就的笔直走道,直接通到里面的屋子。
李儒佳跟着杨老板一路走进一路观察。
第一道进来的屋子,是一个关中传统风格的四对檐四合院,屋子中间有一个大天井,采光和排水,天井的旁边台阶上摆着各种盆栽;
四面的房间都是单檐青砖青瓦房,窗户也是传统木棂格子花玻璃,阳光很好,透过天井,把整个屋子都照出古朴的光影。
李儒佳和杨老板穿过这第一个四合院,往里走,又有一个不大的院子,这个院子正中间还是厚重的青石板过道,两边是两个四四方方用青砖垒起来的天井,天井的四边台阶上也都放着各色盆栽,中间是一个很古朴的大水缸,关中人叫做水瓮的,里面养着荷花和金鱼,过道正上方盖有一个小拱房,小拱房连接着前后的四合院,走过小拱房,就到了第二个四合院。
进去第二个四合院,结构装修和第一个差不多,唯一区别是第二个四合院的正厅房放着一个巨大的铜雕像,是一个人,李儒佳也不认得那雕像是谁。他没有问,跟着杨老板绕过雕像进入到一个房间里。一进去房间,是一个大开间,里面古香古色,仿佛进入了一个画廊,各种绘画材料和桌案应有尽有,一幅幅卷起来的画卷整整齐齐地摞着小山一样,中式红木家具茶具床榻,与屋子格调呼应。
他们刚一进去,就看到里面已经坐着四个人,在喝茶。这四个人看着怎么这么眼熟?李儒佳心里搜索着他们是谁,只听杨老板热情开口道:“几位大师,这几天画得咋样了?我这几天太忙了,没过来看大家,怠慢了啊。”李儒佳一听大师两个字,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个人是当下知名的书画大家,有西京城的,也有外地的,以前在画册上见过,今天一见真人只觉眼熟并没有立刻对上号,见了真神了。
李儒佳很欣喜。
那几个正在喝茶的画家,看着杨老板,故意揶揄道:“杨老板是大忙人,顾不上我们是正常的。”
“杨大师,你这是怪我哩,兄弟听出来了。”杨老板坐到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画家跟前,拍了拍画家的肩。
其他人都笑,继续喝茶,杨老板也倒了一口茶喝了,拉着李儒佳给几位大师说:“这个是书院门佳微画廊的李老板,小伙子年轻有为啊。”李儒佳赶忙笑着给各位大师打招呼,几位没怎么看他,继续喝茶继续说话。
“杨大老板,这边的饭可没有以前的好了啊。”姓杨的大胡子抱怨着。
“我那房间晚上还有蚊子,这都几月了还有蚊子,嗡嗡嗡地我一晚上睡不着,半夜爬起来画了一幅大八尺”另一个瘦小个子说。
“我那说好的五幅画,还差一幅就完了,明天我就回去了,你安排一下。”一个冷面圆脸的老者说。
“啊呀,丁大师啊,您别急着走啊,咱们画完了还有签名合照的环节么,您可千万得给这个面子啊。”杨老板对圆脸老者笑脸说着。
“合照,签名,这些都很麻烦,你知道我不爱抛头露面,后面广州还有几个会呢,下次吧,你就按明天给我安排行程。”圆脸老者很执意,杨老板只能笑着说:“老哥哥啊,你这真是让我为难啊,我给人家李秘书都说好的,交画的时候能和您合影签名,您这样我很难做啊,老哥哥,求您赏饭啊。”说着双手作揖状。
圆脸老者没有再说话,没有表态就是态度,杨老板心里明白,赶忙又双手合十感谢感谢。杨老板对小个子说:“张大师,我今晚就站在房子给咱捉蚊子,看谁还敢来咬大师,蚊子怕不也是想成大画家哩。开个玩笑,我现在就叫人处理,今晚上您一定好好睡个好觉。” 转头对李儒佳说:“你看看,这就是大师风范,晚上睡不着就提笔一幅八尺。”李儒佳点头,心想这么大一幅写意山水,在大画家手里就像玩儿一样,又见杨老板对大胡子说:“回头我就把这个厨子换了,咋能让咱的大师吃不好么,艺术创作需要营养啊。今天我在国宾府订了一桌鳄鱼宴,几位大师赏光尝一尝。”
“鳄鱼就不好吃,柴得很!”大胡子用关中方言嫌弃地说。
“这家国宾府的鳄鱼宴不柴,大师尝一下就知道了。”杨老板打包票说。“王大师,您最爱喝的西凤,我又拉了两箱来,回头放到您房间啊。”杨老板对其中一直没有说话的那个画家说着,那人一直在喝茶,没有态度地“哦”了一下。
李儒佳全程跟着杨老板,看着杨老板左右逢源,欣赏大师们的各种怪相,而后由李儒佳开着杨老板的一辆宾利,载着各位大师去了国宾府吃鳄鱼宴,喝酒,吃肉,席间还有几位新来的客人,李儒佳不认识,他全程陪酒照应着。
新来的几个客人,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水儿地白衬衫西裤黑皮鞋,带着金丝框眼镜,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体制内的味道,李儒佳没有问具体是谁,只是听杨老板叫他们什么刘秘书李秘书黄秘书等,到底是哪里的秘书,也没有具体明说。
席间秘书们各种官方寒暄,与各位大师推杯换盏,更不乏真诚地吹捧与恭维,当然还有借着酒劲儿让李儒佳给他们拍一些合照,杨老板也积极照应着各位的酒杯和菜盘子,一片祥和。
只是李儒佳中间有几下恍惚,这不就是自己当年开展培训部业务时一样的应酬一样的路数吗?
酒肉堂会!
那天之后,大师们又连续在别墅里住了半个多月,每人画了七八幅画作,大都是写意山水,有青绿,有金碧,主要是浅绛山水画,大都是六尺八尺的规格,只有那个圆脸老者画了五幅写意人物画,规格也较小,但是李儒佳知道,他的这几幅价格最高。
作品都画好最后一天,杨老板在自己的别墅画廊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说是画展,其实就是字画交易会,卖家是四位大师,买家是之前见过的几位秘书,中间商是杨老板和李儒佳,是的,李儒佳已经有资格“上桌”了。几位秘书每人买了一幅画,拿上画和大师合影,并能得到大师的一分亲笔签名,附赠一本大师画册。
大约三十幅画作,成交价一百多万左右。其中二十多幅全被杨老板买下,也出了近百万的钱。李儒佳没有买,杨老板说这次没有算他的,下次一定给李儒佳名额。李儒佳懂事地感激说自己就是先学习。
杨老板一次花这大价钱,李儒佳算是开了眼,他有些不确定这么贵的收购价,杨老板能有多大的利润?杨老板看出了李儒佳的疑惑,笑着说:“这就是大部头买卖,懂了没?”李儒佳摇头,杨老板说:“我这批画已经定出去了,翻倍的价格。”李儒佳惊讶,杨老板说:“这大师的画,不是谁都能有的,我这一批就是市场独一份,价钱可不就由我定了。”李儒佳顿悟,笑着说:“您这是专卖店经营模式啊。”杨老板得意地笑了一下,夸李儒佳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