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是倒是不慌不忙,像是早已预料到一般,先让人将明心带去治伤,而后又换了身干净衣物,这才去面见传旨官。
传旨官早已等候多时,见应如是出现,立即宣旨道:“陛下口谕,闻破敌将军勇猛果敢、军略过人,仅两年之期,收复燕荆十四城,特召回京,行册封嘉奖,以彰朕心。”
应如是叩谢君恩,接旨领命。
传旨人又道:“还请将军不要耽搁,尽快收拾行装,进京面圣。下官也要回京复旨了。”
应如是连声答应,派人相送传旨官。
传旨官走后,刘舞起再也忍不住了,严词质问道:“那和尚是怎么回事,你不是送他走了吗?”
应如是便将路遇刺杀、坠落山崖、身份被识破等经过,一五一十地道出。
刘舞起听后一言不发,神情是罕见的凝重。
“我去杀了他。”说罢,她已经提枪准备出帐。
“你冷静一点!”应如是挡在帐门口。
“你要我怎么冷静?他知道了你的秘密,今日不除,日后必成为心腹大患。”刘舞起显然下定了决心,无人能撼动她的想法,“既然你不忍心动手,那就让我来。”
“先不说他救了我一条命,但既然我们之间有了约定,我自然要信守承诺,不能毁约。”应如是好言相劝。
“这些理由在你身份暴露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刘舞起低吼道,“你改面换姓这么多年,难道为了一个男人要前功尽弃吗?”
“我与他之间只有交易,并无私情。还有,我相信他。”应如是看向她的眼睛,认真说道。
一句话瞬间让刘舞起失去了所有力气,她垂下头,神色不明。
她蓦然想起几年前的营州之战,那时与应如是被困城中数月有余,城中粮草将尽,士兵疲累不堪,军械也所剩无几,而城外南庆的攻势丝毫不减,强撑下去无任何意义。
绝望的她刚想和应如是提议弃城,那时正发着高烧的应如是却握着她的手,虚弱地回道:“相信我,再等等,援军很快就回来的。”
不知为何,听她说完,内心瞬间安定下来。
第二天夜里,赵随带着州府援军奇袭南庆军队,城中的守军见状,也重整旗鼓、殊死一搏。
营州之困被解,同时歼灭七成以上的敌军。
事后,她也曾问过应如是为何当时如此笃定,记得应如是笑着反问道:“我有说过吗?”
见自己面色不悦,她又正色道:“其实我也说不上来,那是一种感觉。但唯一确定的是,我相信上天不会亡我,也相信你们,相信应家军。”
刘舞起态度有所松动,但依旧恶狠狠地放言道:“希望你能记住今天说的话,以后不管发生什么,切莫后悔。”
危机解决,应如是终于舒了一口气。
“就算将他放在身边,也不能掉以轻心,他的身份可不简单,之前城中刺杀与今日之袭,都是因为他。你说一个和尚,哪来这么多仇家,还都是要他命的?”
应如是摇头:“现在还一无所知,但可以肯定他对我们并无恶意,而且需要我们的庇护。”
“说不定和你一样,也有别的身份。”
刘舞起状似无心的一句话却让应如是心念一动,想起之前城中伪装成百姓的南庆士兵,明心可能也是非富即贵。
“这次进京你有何打算?我不在你身边,你可千万要当心。”刘舞起的担忧溢于言表。
应如是笑道:“此次进京,可带十人左右的随从。”
刘舞起立马应道:“我要跟去!”
“带些什么好呢?得选一把趁手的兵器,干粮也要多备些,此地距京少说也要一个月的路程……”
刘舞起开始忙活起来,没注意到一旁的应如是眸中闪过一抹狠戾之色,口中喃喃道:“这一天,我等太久了。”
应如是伤得并不严重,后背的余毒已被清除干净,只要简单包扎一下即可,但是手上的伤却混着砂石碎屑,刘舞起花了好长时间才清理干净。
明心回到营中便陷入昏迷,他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肋骨断了两根,左腿也折了。再加上崖下一夜,寒气入体,高烧不退,情况非常凶险。
“真是活该。”赵随冷哼一声。
得知明心非但没被送走,以后还要跟在将军身边,他就一直守在这里,眼巴巴地盼着他早登极乐。见到应如是又是为他擦脸拭汗,又是给他喂水喂药,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应如是没理会他,看着明心满身疮痍,方知坠崖之时,他定是以身相护,才会受如此重的伤,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军医说如果挺过今晚,便无大碍。应如是便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一夜,直到天明时分,见他气息不再紊乱、身体不再发热后才回到大帐,准备回京事宜。
刘、赵副将需留一个在军中主持大局,另外还要再选几名身手较好的、信得过的人一起进京。明心是一定要带走的,只是一个光头和尚,放在随从中,多有不便。但若是让他易装,也不知他愿不愿意。
这时,赵随闯进来,开门见山问道:“将军此次进京是否会带上我?”
“你与舞起择一人。”应如是答道。
“将军是否已经做出决定?”
“为公平起见,由你们自行决定。”
三日后,应如是带着十人小队上路了。因明心腿伤未愈,只好雇了辆马车载他。
对于易装一事,明心并未抗拒,换下僧袍、头戴髢髢,俨然一副翩翩公子模样。
刘舞起看得眼睛都直了,应如是倒是反应平平。
路上,应如是闲来无事,问起刘舞起如何说服赵随留守军中一事,几乎所有人都笑得人仰马翻。
“将军,您有所不知,刘副将的博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中一人嬉笑道。
刘舞起乜了他一眼,那人登时闭嘴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打叶子牌。”刘舞起解释道。
比起刘舞起能赢,应如是更好奇的是另一件事:“你是怎么让他答应和你打牌的?”
“当然是凭借我的聪明才智!”刘舞起显然不愿透露更多。
其实,她是怕说出来会让应如是不快,因为是以她和和尚的交易作为诱饵引他上钩的。
刘舞起很早就知道赵随倾慕将军,但是以将军的榆木脑袋,如果他不明说,恐怕这辈子将军都不会知道,况且车内还坐着一位令人无法忽视的和尚。
想着想着,刘舞起的眼神便飘向了车内——
仔细看来,这和尚确实和之前见过的都不一样。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有时觉得他像是水中虚幻的倒影,有时又感觉他随时要乘风而去。
好像世间一切他都不放在眼里,又仿佛世间只有他一人。
刘舞起赤/裸/裸的凝视连应如是也看不下去了,唤了几次才让她收回神思。
“你不会突然看上他了吧?”应如是试探道。
刘舞起无奈地摇头:“将军,你可消停些吧。”
传旨官早已等候多时,见应如是出现,立即宣旨道:“陛下口谕,闻破敌将军勇猛果敢、军略过人,仅两年之期,收复燕荆十四城,特召回京,行册封嘉奖,以彰朕心。”
应如是叩谢君恩,接旨领命。
传旨人又道:“还请将军不要耽搁,尽快收拾行装,进京面圣。下官也要回京复旨了。”
应如是连声答应,派人相送传旨官。
传旨官走后,刘舞起再也忍不住了,严词质问道:“那和尚是怎么回事,你不是送他走了吗?”
应如是便将路遇刺杀、坠落山崖、身份被识破等经过,一五一十地道出。
刘舞起听后一言不发,神情是罕见的凝重。
“我去杀了他。”说罢,她已经提枪准备出帐。
“你冷静一点!”应如是挡在帐门口。
“你要我怎么冷静?他知道了你的秘密,今日不除,日后必成为心腹大患。”刘舞起显然下定了决心,无人能撼动她的想法,“既然你不忍心动手,那就让我来。”
“先不说他救了我一条命,但既然我们之间有了约定,我自然要信守承诺,不能毁约。”应如是好言相劝。
“这些理由在你身份暴露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刘舞起低吼道,“你改面换姓这么多年,难道为了一个男人要前功尽弃吗?”
“我与他之间只有交易,并无私情。还有,我相信他。”应如是看向她的眼睛,认真说道。
一句话瞬间让刘舞起失去了所有力气,她垂下头,神色不明。
她蓦然想起几年前的营州之战,那时与应如是被困城中数月有余,城中粮草将尽,士兵疲累不堪,军械也所剩无几,而城外南庆的攻势丝毫不减,强撑下去无任何意义。
绝望的她刚想和应如是提议弃城,那时正发着高烧的应如是却握着她的手,虚弱地回道:“相信我,再等等,援军很快就回来的。”
不知为何,听她说完,内心瞬间安定下来。
第二天夜里,赵随带着州府援军奇袭南庆军队,城中的守军见状,也重整旗鼓、殊死一搏。
营州之困被解,同时歼灭七成以上的敌军。
事后,她也曾问过应如是为何当时如此笃定,记得应如是笑着反问道:“我有说过吗?”
见自己面色不悦,她又正色道:“其实我也说不上来,那是一种感觉。但唯一确定的是,我相信上天不会亡我,也相信你们,相信应家军。”
刘舞起态度有所松动,但依旧恶狠狠地放言道:“希望你能记住今天说的话,以后不管发生什么,切莫后悔。”
危机解决,应如是终于舒了一口气。
“就算将他放在身边,也不能掉以轻心,他的身份可不简单,之前城中刺杀与今日之袭,都是因为他。你说一个和尚,哪来这么多仇家,还都是要他命的?”
应如是摇头:“现在还一无所知,但可以肯定他对我们并无恶意,而且需要我们的庇护。”
“说不定和你一样,也有别的身份。”
刘舞起状似无心的一句话却让应如是心念一动,想起之前城中伪装成百姓的南庆士兵,明心可能也是非富即贵。
“这次进京你有何打算?我不在你身边,你可千万要当心。”刘舞起的担忧溢于言表。
应如是笑道:“此次进京,可带十人左右的随从。”
刘舞起立马应道:“我要跟去!”
“带些什么好呢?得选一把趁手的兵器,干粮也要多备些,此地距京少说也要一个月的路程……”
刘舞起开始忙活起来,没注意到一旁的应如是眸中闪过一抹狠戾之色,口中喃喃道:“这一天,我等太久了。”
应如是伤得并不严重,后背的余毒已被清除干净,只要简单包扎一下即可,但是手上的伤却混着砂石碎屑,刘舞起花了好长时间才清理干净。
明心回到营中便陷入昏迷,他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肋骨断了两根,左腿也折了。再加上崖下一夜,寒气入体,高烧不退,情况非常凶险。
“真是活该。”赵随冷哼一声。
得知明心非但没被送走,以后还要跟在将军身边,他就一直守在这里,眼巴巴地盼着他早登极乐。见到应如是又是为他擦脸拭汗,又是给他喂水喂药,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应如是没理会他,看着明心满身疮痍,方知坠崖之时,他定是以身相护,才会受如此重的伤,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军医说如果挺过今晚,便无大碍。应如是便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一夜,直到天明时分,见他气息不再紊乱、身体不再发热后才回到大帐,准备回京事宜。
刘、赵副将需留一个在军中主持大局,另外还要再选几名身手较好的、信得过的人一起进京。明心是一定要带走的,只是一个光头和尚,放在随从中,多有不便。但若是让他易装,也不知他愿不愿意。
这时,赵随闯进来,开门见山问道:“将军此次进京是否会带上我?”
“你与舞起择一人。”应如是答道。
“将军是否已经做出决定?”
“为公平起见,由你们自行决定。”
三日后,应如是带着十人小队上路了。因明心腿伤未愈,只好雇了辆马车载他。
对于易装一事,明心并未抗拒,换下僧袍、头戴髢髢,俨然一副翩翩公子模样。
刘舞起看得眼睛都直了,应如是倒是反应平平。
路上,应如是闲来无事,问起刘舞起如何说服赵随留守军中一事,几乎所有人都笑得人仰马翻。
“将军,您有所不知,刘副将的博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中一人嬉笑道。
刘舞起乜了他一眼,那人登时闭嘴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打叶子牌。”刘舞起解释道。
比起刘舞起能赢,应如是更好奇的是另一件事:“你是怎么让他答应和你打牌的?”
“当然是凭借我的聪明才智!”刘舞起显然不愿透露更多。
其实,她是怕说出来会让应如是不快,因为是以她和和尚的交易作为诱饵引他上钩的。
刘舞起很早就知道赵随倾慕将军,但是以将军的榆木脑袋,如果他不明说,恐怕这辈子将军都不会知道,况且车内还坐着一位令人无法忽视的和尚。
想着想着,刘舞起的眼神便飘向了车内——
仔细看来,这和尚确实和之前见过的都不一样。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有时觉得他像是水中虚幻的倒影,有时又感觉他随时要乘风而去。
好像世间一切他都不放在眼里,又仿佛世间只有他一人。
刘舞起赤/裸/裸的凝视连应如是也看不下去了,唤了几次才让她收回神思。
“你不会突然看上他了吧?”应如是试探道。
刘舞起无奈地摇头:“将军,你可消停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