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是汪悦榕的生辰,一大早,苏老太太就准备着出门-----她已经许多年不出门做客了,一是因为毕竟已经守寡,她自己想出门,也怕犯了一些人家的忌讳,二也是因为苏家出事,出去没什么脸面,第三却是许多人家没有跟她年纪地位相匹配的老人家招待。
这一次汪家的事却又不同。
汪家认真论起来沾亲带故,汪老太太从前跟她也算得上是闺中好友,更重要的是,三太太礼佛,二太太又病了,她若是不出门的话,苏邀一个人是不好登门做客的。
因为她愿意出门,三老爷松了口气,一扫最近的颓废:“多谢娘还记挂着孩子们......”
苏老太太嗯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看着三老爷:“你长到如今,也就是最近办事稍微有些章法。我有件事要问问你。”
好不容易如今母子关系有些缓和,三老爷态度恭敬的请老太太指教:“儿子知道错了.....”
他憔悴了很多。
苏老太太眯了眯眼睛缓缓地叹了口气:“炜哥儿在外头也已经许久了,你想过没有,什么时候把人接回来?”
提起这个,苏三老爷就是一愣。
小儿子出生以后就三灾五难的,一直这病那病的,三太太那时候急的不行,家里又还有苏杏璇和苏桉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她带孩子带的实在是心力交瘁。
那时候苏老太太见她力有不逮,最终还是帮忙带了苏炜一阵。
可时间稍微一长,苏三太太看着苏炜跟苏老太太十分亲近,又觉得嫉妒,最终竟然听信了一个道姑的话,把苏炜送出去寄养了。
算一算,如今也已经好几年了。
见苏三老爷表情诧异,反应迟钝,面色就也沉了下来:“从前你们不肯听,也听不进去,我也懒得说。可现在,你也看见了,老三和苏杏璇被养成了什么模样!孩子孩子,是养了才能亲的,不养怎么能亲的起来?留在外头,你们也真的忍心?”
苏老太太说这些话的时候也并没有避忌的意思,因此苏邀进了门,就见苏三老爷一脸诚惶诚恐的对苏老太太道:“炜哥儿年纪逐渐大了,我也想着是要把他接回来的,只是一直都不得机会,才耽搁了。”
苏老太太就毫不犹豫的放下了手里的茶盏:“本该如此,自家的孩子养到外头去是什么意思?至于生病,我们京城若是都没什么好大夫,难不成去了外边反而就有了?你亲自去接炜哥儿吧。”
苏三老爷没想到苏老太太要他去接孩子回来,可是他如今接连被打击,好不容易才得了苏老太太几句好话,也知道这一趟不管怎么样都得自己去才像话,因此只好答应下来。
苏老太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顺嘴似地问他苏桉的事情。
说起苏桉,苏三老爷的面色不免沉了几分,这个儿子真的一点成算都没有,这么大的人了,就没做过一件好事。
这一次也是,经过了这么多事,大家都看他跟看傻子似地,他却还毫无所觉,一路上竟然还有问起苏杏璇的意思来。() ()
苏三老爷忍无可忍,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
他把苏桉安置在了老家就回来了,也懒得再多管他。
此刻提起来,苏三老爷本能的又看了看苏邀,才咳嗽了一声:“他还是那个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着了魔了,儿子的意思,是等过几年,干脆就在老家给他选一个合适的姑娘,只要能劝他好好的过日子,也就是了。”
这是放弃了这个儿子的意思。
苏邀没有意见。
苏桉如今对她来说连手下败将都不是,对于一个根本不可能再影响她的人,她也懒得听他到底如何悲惨。
苏老太太却赞同的笑了笑:“是该如此,他总得好好的过日子。”
说完了这些,外头就来人说马车已经备好了,贺家那边也已经出发了。
苏老太太便打发苏三老爷回去。
上了马车,苏老太太看着苏邀就问她:“你就没什么想要问我的?”
苏邀有些不明白苏老太太这话的意思,略微一想才恍然:“您是说让三老爷去接炜哥儿的事情吗?”
苏老太太眼里就含着几分笑意:“你知道?”
“老太太是怕父亲在京中又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吧?”苏邀直言不讳:“现如今形势好了一些,若是我们家的冤屈真的能够得到伸张,到时候爵位自然就能回来,只是......”
只是苏三老爷是个功利心很重的人。
苏老太太想把爵位还给大房,给苏嵘,苏三老爷现在别看表面上还好,若是听见了这个消息,却说不定会是怎么样,所以苏老太太想把苏三老爷给打发出去,别搀和进来。
苏邀能明白苏老太太的苦心,她想了想才道:“这样也好,三老爷的心思太杂了,如今虽说我们家的情形好了许多,可是其实也还是危机重重,若是从大哥他们身上都找不到什么机会,少不得会从三老爷那里下手。”
这个孙女儿真的出乎意料的通透和聪明,苏老太太目光十分复杂,她看着苏邀就忍不住道:“你母亲真是好短视!你这样聪明的孩子,她却总是跟你玩这些小手段。”
这还是苏老太太头一次这样盛赞她。
苏邀却还是很淡然,她缓缓低垂着头很平静的说:“只是经历的多罢了,其实也不算什么聪明。”
说话间已经到了汪家,燕草她们已经从后面的马车赶来搀扶苏邀。
苏邀先下了马车,就转过身去搀扶苏老太太。
来垂花门迎客的是汪家的四太太,她们早就已经见过了的,见了苏老太太,汪四太太十分热情的迎上来笑着亲自搀扶苏老太太:“哎呀!老封君!能够劳动您大驾,真是让我们家蓬荜生辉!”
她这样欢天喜地的,苏老太太也就顺势笑了:“听说你们这儿热闹,我就厚着脸皮过来凑一凑热闹,你们可别嫌我多事。”
“这怎么会!”汪四太太急忙大笑:“老太太总念叨着您,您来了,她老人家高兴还来不及,您也忒埋汰人......”
这一次汪家的事却又不同。
汪家认真论起来沾亲带故,汪老太太从前跟她也算得上是闺中好友,更重要的是,三太太礼佛,二太太又病了,她若是不出门的话,苏邀一个人是不好登门做客的。
因为她愿意出门,三老爷松了口气,一扫最近的颓废:“多谢娘还记挂着孩子们......”
苏老太太嗯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看着三老爷:“你长到如今,也就是最近办事稍微有些章法。我有件事要问问你。”
好不容易如今母子关系有些缓和,三老爷态度恭敬的请老太太指教:“儿子知道错了.....”
他憔悴了很多。
苏老太太眯了眯眼睛缓缓地叹了口气:“炜哥儿在外头也已经许久了,你想过没有,什么时候把人接回来?”
提起这个,苏三老爷就是一愣。
小儿子出生以后就三灾五难的,一直这病那病的,三太太那时候急的不行,家里又还有苏杏璇和苏桉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她带孩子带的实在是心力交瘁。
那时候苏老太太见她力有不逮,最终还是帮忙带了苏炜一阵。
可时间稍微一长,苏三太太看着苏炜跟苏老太太十分亲近,又觉得嫉妒,最终竟然听信了一个道姑的话,把苏炜送出去寄养了。
算一算,如今也已经好几年了。
见苏三老爷表情诧异,反应迟钝,面色就也沉了下来:“从前你们不肯听,也听不进去,我也懒得说。可现在,你也看见了,老三和苏杏璇被养成了什么模样!孩子孩子,是养了才能亲的,不养怎么能亲的起来?留在外头,你们也真的忍心?”
苏老太太说这些话的时候也并没有避忌的意思,因此苏邀进了门,就见苏三老爷一脸诚惶诚恐的对苏老太太道:“炜哥儿年纪逐渐大了,我也想着是要把他接回来的,只是一直都不得机会,才耽搁了。”
苏老太太就毫不犹豫的放下了手里的茶盏:“本该如此,自家的孩子养到外头去是什么意思?至于生病,我们京城若是都没什么好大夫,难不成去了外边反而就有了?你亲自去接炜哥儿吧。”
苏三老爷没想到苏老太太要他去接孩子回来,可是他如今接连被打击,好不容易才得了苏老太太几句好话,也知道这一趟不管怎么样都得自己去才像话,因此只好答应下来。
苏老太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顺嘴似地问他苏桉的事情。
说起苏桉,苏三老爷的面色不免沉了几分,这个儿子真的一点成算都没有,这么大的人了,就没做过一件好事。
这一次也是,经过了这么多事,大家都看他跟看傻子似地,他却还毫无所觉,一路上竟然还有问起苏杏璇的意思来。() ()
苏三老爷忍无可忍,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
他把苏桉安置在了老家就回来了,也懒得再多管他。
此刻提起来,苏三老爷本能的又看了看苏邀,才咳嗽了一声:“他还是那个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着了魔了,儿子的意思,是等过几年,干脆就在老家给他选一个合适的姑娘,只要能劝他好好的过日子,也就是了。”
这是放弃了这个儿子的意思。
苏邀没有意见。
苏桉如今对她来说连手下败将都不是,对于一个根本不可能再影响她的人,她也懒得听他到底如何悲惨。
苏老太太却赞同的笑了笑:“是该如此,他总得好好的过日子。”
说完了这些,外头就来人说马车已经备好了,贺家那边也已经出发了。
苏老太太便打发苏三老爷回去。
上了马车,苏老太太看着苏邀就问她:“你就没什么想要问我的?”
苏邀有些不明白苏老太太这话的意思,略微一想才恍然:“您是说让三老爷去接炜哥儿的事情吗?”
苏老太太眼里就含着几分笑意:“你知道?”
“老太太是怕父亲在京中又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吧?”苏邀直言不讳:“现如今形势好了一些,若是我们家的冤屈真的能够得到伸张,到时候爵位自然就能回来,只是......”
只是苏三老爷是个功利心很重的人。
苏老太太想把爵位还给大房,给苏嵘,苏三老爷现在别看表面上还好,若是听见了这个消息,却说不定会是怎么样,所以苏老太太想把苏三老爷给打发出去,别搀和进来。
苏邀能明白苏老太太的苦心,她想了想才道:“这样也好,三老爷的心思太杂了,如今虽说我们家的情形好了许多,可是其实也还是危机重重,若是从大哥他们身上都找不到什么机会,少不得会从三老爷那里下手。”
这个孙女儿真的出乎意料的通透和聪明,苏老太太目光十分复杂,她看着苏邀就忍不住道:“你母亲真是好短视!你这样聪明的孩子,她却总是跟你玩这些小手段。”
这还是苏老太太头一次这样盛赞她。
苏邀却还是很淡然,她缓缓低垂着头很平静的说:“只是经历的多罢了,其实也不算什么聪明。”
说话间已经到了汪家,燕草她们已经从后面的马车赶来搀扶苏邀。
苏邀先下了马车,就转过身去搀扶苏老太太。
来垂花门迎客的是汪家的四太太,她们早就已经见过了的,见了苏老太太,汪四太太十分热情的迎上来笑着亲自搀扶苏老太太:“哎呀!老封君!能够劳动您大驾,真是让我们家蓬荜生辉!”
她这样欢天喜地的,苏老太太也就顺势笑了:“听说你们这儿热闹,我就厚着脸皮过来凑一凑热闹,你们可别嫌我多事。”
“这怎么会!”汪四太太急忙大笑:“老太太总念叨着您,您来了,她老人家高兴还来不及,您也忒埋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