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燕京之时,身边的都是武人,唯有姚广孝一人为他出谋划策,从装疯卖傻糊弄朝廷派来的官员,到举兵起事征战天下,朱棣的种种机密事宜都交由姚广孝来完成,战后论功,姚广孝毫无争议的位居第一。
建文帝手握大义,统领天下兵马,而朱棣仅仅是偏居一隅,却能最终逆转形式,夺得至高宝座,这其中离不开姚广孝的种种谋略,无论是阴谋诡计还是堂堂之阵,姚广孝都应对的游刃有余,如今形势不明是不是把他请出来帮着自己参谋一二呢?
罢了,从前面的任务来看,多是沙场征伐,如果是郭嘉、诸葛亮之类的谋臣或许还排的上用场,但姚广孝似乎并不以军略见长,那么就冒险赌这么一回吧;想明白这一点,李悠下定了决心,趁着帐中无人拿出虎符选择了召唤姚广孝。
一道白光闪过,一名身穿黑衣的僧人出现在了李悠的帐篷之中,此人面貌独特,全无高僧的慈悲之相,一双三角眼放射出残忍的光芒,就好似病中的老虎一般,让人望而生畏,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被他吞噬干净。
“贫僧道衍见过主公。”初来异境,姚广孝没有流露出丝毫不适,淡定的行礼道;他的眼神中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喜色,似乎在为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而感到欣喜。
姚广孝此人是华夏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身为僧人却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以出家人的身份游走于红尘之间,但在辅佐朱棣造反成功后却又不贪恋富贵,谢绝了朱棣赐给他的府邸、宫女,依旧住在寺庙之中,所获得的金银珠宝也都分给了宗亲乡人,自己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
这让李悠想起了中的义眼尚书——巴尔-冯-奥贝斯坦元帅,他们似乎都将谋略视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只要能有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就够了,丝毫不在意这个舞台会有多少危险,收获会有多么丰厚。
召唤出了这样一名危险的人物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李悠一时有些迷茫,可是眼下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如今大军在外,敌人窥视于前,而己方之中似乎有什么阴谋正在缓缓展开,若是不早些了解,恐怕等到阴谋揭晓之时,自己就没有回天之力了。
于是李悠默默地给姚广孝倒了一杯茶,然后拱手说道,“李悠见过道衍大师。”
“谢过主公。”姚广孝干巴巴的道了一声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说道,“主公心中若有烦恼,不妨给贫僧说说,或许贫僧能帮着参详一二。”
“如此,李某就不客气了。”李悠定下神来将大魏的朝廷格局、目前他所面临的问题一一说给姚广孝,一直说到如今大军前进缓慢,军心不稳的情况,然后问道,“敢问大师,这其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姚广孝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时不时的问上几个问题,等李悠说完先沉死了片刻才缓缓说道,“以贫僧看来,这位皇帝无永乐陛下之能却要行陛下当年北伐蒙古之事,后果堪忧。”() ()
“若仅仅是无能倒也罢了,最多不过一场大败而已,伤不了大魏的根基;但是这位陛下却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若不及时更改,尔等于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也。”姚广孝声音不大,但这些话却如响雷一般朕的李悠头晕眼花。
“陛下当年能够领军北伐,是因为有贫僧还有太子留在京中主持大局;唐太宗亲征高丽,有太子李治和魏征等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就连炀帝杨广亲征吐谷浑、高丽,朝中亦有杨侑及诸老臣留守洛阳。而如今大魏这位皇帝既没有太子可以监国,皇后有没有垂帘听政的能力,朝中掌权的大臣又和他离心离德,朝堂之上如此危险,他又怎么敢率领大军出征呢?”姚广孝毫不客气的将李圭大大的批判了一番。
是啊,李世民和朱棣虽然敢御驾亲征,可他们都是登基多年,朝廷诸臣尽在其掌握之中,有留下了太子和忠于他且能力出众的大臣帮助太子控制朝廷,而如今李圭既没有太子又缺乏可靠地大臣,忠于他的勋贵一系人马全部被他带在身边,而京中如今只剩下了对他多有不满的世家和寒门官员,而太后这两年对他也是愈加失望,若是有个万一,李圭将会在瞬间跌入万丈深渊。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能在战场上逃过一劫,勋贵一系也会损失惨重,再也没有和世家、寒门一争高低的实力,朝政将尽数被杨介夫等人掌握,一想到这些李悠就感到毛骨悚然,形式难道已经危险到如此境界了么?
“杨介夫等人亦是大魏的臣子,难道他们能忍心看着大魏的军力毁于一旦,从而任由那些蛮夷在大魏的国土内横行无忌么?”李悠忍不住问道。
“若是这些兵马不仅不能给他们提供助力,还会成为他们掌控朝政的障碍,那么对他们来说,这些兵马也就和仇人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送给蛮夷灭了又能如何?”姚广孝反问道,“更何况在他们眼中,那些蛮夷不过是些癣疥之疾,大不了到时候送些银子钱粮就打发了,根本不会危及他们的利益,反倒是你们这些试图压过文官的勋贵和这位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的皇帝,才是他们的生死大敌。”
“你若是不信,可以等等再看,贫僧敢断定,那位去押送粮草的陈将军必然会空手而归,而且从这里到宣大一路的粮仓肯定不会给你们那怕是一颗粮食。”姚广孝默默地又送上了一颗大炸弹,“此外,说不定你们的行军线路、兵力配置早就送到那些唐括部的蛮夷手中了,此战已无胜算,主公还是想想该如何保全自己吧。”
杨介夫和袁章可是生死大敌,难道他们都开始合作了么?李悠一时间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
建文帝手握大义,统领天下兵马,而朱棣仅仅是偏居一隅,却能最终逆转形式,夺得至高宝座,这其中离不开姚广孝的种种谋略,无论是阴谋诡计还是堂堂之阵,姚广孝都应对的游刃有余,如今形势不明是不是把他请出来帮着自己参谋一二呢?
罢了,从前面的任务来看,多是沙场征伐,如果是郭嘉、诸葛亮之类的谋臣或许还排的上用场,但姚广孝似乎并不以军略见长,那么就冒险赌这么一回吧;想明白这一点,李悠下定了决心,趁着帐中无人拿出虎符选择了召唤姚广孝。
一道白光闪过,一名身穿黑衣的僧人出现在了李悠的帐篷之中,此人面貌独特,全无高僧的慈悲之相,一双三角眼放射出残忍的光芒,就好似病中的老虎一般,让人望而生畏,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被他吞噬干净。
“贫僧道衍见过主公。”初来异境,姚广孝没有流露出丝毫不适,淡定的行礼道;他的眼神中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喜色,似乎在为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而感到欣喜。
姚广孝此人是华夏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身为僧人却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以出家人的身份游走于红尘之间,但在辅佐朱棣造反成功后却又不贪恋富贵,谢绝了朱棣赐给他的府邸、宫女,依旧住在寺庙之中,所获得的金银珠宝也都分给了宗亲乡人,自己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
这让李悠想起了中的义眼尚书——巴尔-冯-奥贝斯坦元帅,他们似乎都将谋略视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只要能有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就够了,丝毫不在意这个舞台会有多少危险,收获会有多么丰厚。
召唤出了这样一名危险的人物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李悠一时有些迷茫,可是眼下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如今大军在外,敌人窥视于前,而己方之中似乎有什么阴谋正在缓缓展开,若是不早些了解,恐怕等到阴谋揭晓之时,自己就没有回天之力了。
于是李悠默默地给姚广孝倒了一杯茶,然后拱手说道,“李悠见过道衍大师。”
“谢过主公。”姚广孝干巴巴的道了一声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说道,“主公心中若有烦恼,不妨给贫僧说说,或许贫僧能帮着参详一二。”
“如此,李某就不客气了。”李悠定下神来将大魏的朝廷格局、目前他所面临的问题一一说给姚广孝,一直说到如今大军前进缓慢,军心不稳的情况,然后问道,“敢问大师,这其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姚广孝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时不时的问上几个问题,等李悠说完先沉死了片刻才缓缓说道,“以贫僧看来,这位皇帝无永乐陛下之能却要行陛下当年北伐蒙古之事,后果堪忧。”() ()
“若仅仅是无能倒也罢了,最多不过一场大败而已,伤不了大魏的根基;但是这位陛下却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若不及时更改,尔等于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也。”姚广孝声音不大,但这些话却如响雷一般朕的李悠头晕眼花。
“陛下当年能够领军北伐,是因为有贫僧还有太子留在京中主持大局;唐太宗亲征高丽,有太子李治和魏征等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就连炀帝杨广亲征吐谷浑、高丽,朝中亦有杨侑及诸老臣留守洛阳。而如今大魏这位皇帝既没有太子可以监国,皇后有没有垂帘听政的能力,朝中掌权的大臣又和他离心离德,朝堂之上如此危险,他又怎么敢率领大军出征呢?”姚广孝毫不客气的将李圭大大的批判了一番。
是啊,李世民和朱棣虽然敢御驾亲征,可他们都是登基多年,朝廷诸臣尽在其掌握之中,有留下了太子和忠于他且能力出众的大臣帮助太子控制朝廷,而如今李圭既没有太子又缺乏可靠地大臣,忠于他的勋贵一系人马全部被他带在身边,而京中如今只剩下了对他多有不满的世家和寒门官员,而太后这两年对他也是愈加失望,若是有个万一,李圭将会在瞬间跌入万丈深渊。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能在战场上逃过一劫,勋贵一系也会损失惨重,再也没有和世家、寒门一争高低的实力,朝政将尽数被杨介夫等人掌握,一想到这些李悠就感到毛骨悚然,形式难道已经危险到如此境界了么?
“杨介夫等人亦是大魏的臣子,难道他们能忍心看着大魏的军力毁于一旦,从而任由那些蛮夷在大魏的国土内横行无忌么?”李悠忍不住问道。
“若是这些兵马不仅不能给他们提供助力,还会成为他们掌控朝政的障碍,那么对他们来说,这些兵马也就和仇人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送给蛮夷灭了又能如何?”姚广孝反问道,“更何况在他们眼中,那些蛮夷不过是些癣疥之疾,大不了到时候送些银子钱粮就打发了,根本不会危及他们的利益,反倒是你们这些试图压过文官的勋贵和这位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的皇帝,才是他们的生死大敌。”
“你若是不信,可以等等再看,贫僧敢断定,那位去押送粮草的陈将军必然会空手而归,而且从这里到宣大一路的粮仓肯定不会给你们那怕是一颗粮食。”姚广孝默默地又送上了一颗大炸弹,“此外,说不定你们的行军线路、兵力配置早就送到那些唐括部的蛮夷手中了,此战已无胜算,主公还是想想该如何保全自己吧。”
杨介夫和袁章可是生死大敌,难道他们都开始合作了么?李悠一时间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