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陶燕归该恢复过来了,两日后,钱婆子又送药包来。
陶燕归也搞不清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感受,想到那晚的场面,她控制不住地双腿发软,是羞是无地自容。
那晚之前,她也做过不少次那样的事情,不过留给她的印象除了痛还是痛,只有那晚,喝了药后,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幸好钱婆子没再多问什么,只把药包交给她又叮嘱了两句,便离开了。
钱婆子三五不常来听雨轩找陶燕归嘀咕什么,还把其他人都支走,麦冬一直很想知道她们都说的什么。
对于那种夫妻之事,麦冬小丫鬟所知甚少,只隐约知道要想生孩子,夜里就要睡在一张床上,至于具体干了什么,她还真的不知道,就算好奇巴巴地问了,也只会被陶燕归羞红着脸挥手打回去。
别说麦冬不懂房事了,就算是陶燕归,在嫁进童府看了那小册子之前,她也是不知的。只不过,时间久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慢慢了解了。
自从过了十月中旬,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偶有个别日子突然回温,那也是不能减衣服的。秋日,尤其是气温变动大的那几日,最易感风寒。
这不,三姨娘的女儿童佑晴便中招了,日日喝药,连着五六日才稍微好些。
总归都是大房的人,之前也见过几面,她这一病,陶燕归少不得要去看望。
童佑晴十岁,同陶安绒年岁差不多,陶燕归煮了清梨川贝甜水带过去。
她着实是不知该送些什么,但又不好空手上门,曾有一瞬间她想去请教二姨娘,看二姨娘怎么说,但是转瞬间她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二姨娘向来不喜她去烦她,这种小事,若是拿去问她,只怕只会挨一通训。
三姨娘住清云院,比二姨娘的院子要略远些,陶燕归之前也没去过,这头一回去还是找了院子里的一个丫鬟带的路。
“三姨娘,听说佑晴妹妹病了,我来看看。”陶燕归说道,嘴角带着淡淡的笑。
李冬梅正站在院子里指着什么地方冲丫鬟说什么,见陶燕归来了,立马换上张笑脸,亲热地上前拉住她的手,将人往屋里带。
“二少奶奶屋里坐,外头冷,晴晴才念叨过你呢,问我那个好看的二嫂会不会来看她,瞧瞧,这不就把人给盼来了嘛,她等下看到你来了指定高兴。”
这话……听听便算了,当不得真,半真半假罢了。童佑晴确实提过陶燕归,也确实夸她好看,但却不是在她养病期间。
童明轩现在这副模样,她与陶燕归交好确实得不到什么实际益处,却也没什么坏处。但她若是敢给陶燕归下脸子,不说童家的姨娘没有少奶奶地位高了,关伊婕那女人首先就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李冬梅是个有脑子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管心里怎样算计犯嘀咕,表面功夫做得蛮到位,叫人挑不出什么错处。
听了这话,陶燕归笑着应了两句,还说给童佑晴带了清梨川贝甜水,对止咳效果不错。
当时关伊婕只叫她不要和大夫人走得近,也没说其他的,三姨娘这边应该无妨。不是刻意讨好谁,左右都是一房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三姨娘又算是长辈,而童佑晴又是大老爷唯一的女儿,平日也是有几分疼爱的,这次大病一场,要是陶燕归不来看望,估计才会被人讲究不会做人。
“二少奶奶有心了,晴姐儿这几日确实有些咳嗽,又闹着不喜吃汤药,你带来的甜水正能派上用场。”李冬梅道。
童佑晴小小的身体裹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只头,听到外面有动静,勾着头往外看。见来人是陶燕归,她眼睛亮了亮,甜甜地叫了人:“二嫂嫂。”
李冬梅有小心思,暗地一直盼着能再生个儿子,但她对这个女儿也是真的好,才叫童佑晴至今保持着孩童应有的天真烂漫。
别人家的姨娘要是不得宠,指不定怎么通过孩子来笼络男人的身子,但李冬梅从来没因为泄愤打过孩子,也没教过她什么阴私……
像那些从小被姨娘当作笼络男人的工具的孩子,多少都慢慢学会看人眼色,习惯与兄弟姐妹争父亲的宠爱,有时候活得比大人都累。
说起来,童佑晴现今的童真,有一半要多亏了关伊婕。
童佑晴一岁多的时候半夜突然发烧,把李冬梅吓坏了,哭着叫丫鬟去请大夫请大老爷,那晚大老爷正巧宿在关伊婕房里,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穿衣服去三姨娘那边看孩子。
关伊婕当时就落下脸了,大半夜的折腾人,但她也是当娘的人,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那晚后李冬梅连着两日将大老爷留在房里陪她,说是害怕童佑晴再烧起来。这似乎也没什么过分的地方。
这次让她尝到了甜头,脑子活络起来,行事越发过分。
有几次大老爷在关伊婕房里睡,她也叫人过来请大老爷,说三小姐魇着了,哭着找爹爹。大老爷能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娇娇女,可不就要疼爱些,尽管对关伊婕多有歉疚,也不得不去看童佑晴。
隔三岔五整这一出,关伊婕是被她惹烦了,都是千年的狐狸万年的妖,谁跟谁唱大戏呢?
于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关伊婕将人堵在了小房间里,二话不说上去就啪啪啪给了几巴掌,掐着她的腮帮子。
“李春花,你要是再敢玩那套,我就不是这样客气了,直接拿刀子划烂你的脸,看你还怎么招男人,等老爷厌弃了你,我再随便寻个由头将你赶到庄子里去,叫人整日专门盯着你,拿着鞭子监督你干农活,敢怠慢一点就拿鞭子抽上去。”
李春花是李冬梅以前的名儿,及笄后才改的名,被关伊婕无意间知晓了,私下里一看不惯她就叫她李春花,李冬梅心里气得要死,却也不敢做什么。
李冬梅一时被甜头迷了眼,为自己的小计谋沾沾自喜,却忘记关伊婕不是个善茬。这下被几巴掌打得蒙圈,完全不敢还手,因为害怕,眼睛瞪得老大,眼泪一滴接着一滴滑下来。
“方才说的那些算是你最好的下场,要是你再敢作妖,小心你女儿。不是爱梦魇吗?那就叫她一直梦魇好了。”
关伊婕实在被她大晚上半路截人弄恼了,放狠话都有些没边际了,知道她只有这个女儿,在乎这个女儿,就偏偏拿这个吓唬她。
“你敢!”李冬梅冲她怒吼一声。
关伊婕冷笑一声,微抬下巴不屑地看着她,“你若不信尽管试,到那时你就知道我敢不敢了。”
李冬梅真的被她吓唬住了,那日关伊婕走后,她抱着一岁多的女儿躲在房里哭了许久,把孩子都吓坏了。
自那以后,关伊婕晚上便能睡得安生了。
要不是关伊婕及时教训了她一通,估计李冬梅只会越发嚣张,说不定会使尽手段把女儿当作争宠的工具。所以说,童佑晴还真得感谢她。
童佑晴喝了甜水后就有些困了,轻轻打了个哈欠,陶燕归笑了笑让她多休息,便要离开。
李冬梅亲自给童佑晴掖好被子,把陶燕归送到门口,又同她说了些感谢话,还说若是她不嫌弃,以后尽管叫童佑晴去她那边耍。
陶燕归笑着答应了,心里却没怎么当回事儿,她知道那是人家的客套话。再说了,她还真不知道跟那样年纪的小女孩玩什么,就连陶安绒,她也没接触多少。
玉清阁的人一个个的跟人精似的,不愧是人手一件金首饰的丫鬟,这边刚瞧见陶燕归进了清云院,立马就回院子跟关伊婕说了。
关伊婕也没多大意见,只用鼻腔哼了一声,随手捏了一只葡萄放嘴里,便继续看话本子。
区区李春花,谅她也不敢作妖。
***
“小姐,你快别吃了,现在吃饱了肚子,等下该吃不下午饭了。”
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午饭时间了,陶燕归觉得肚子饿,就着花茶接连吃了三块糕点,再想拿的时候就被麦冬制止了。
虽然麦冬平日也爱吃些糕点,却从来不耽误吃正餐,在她看来,糕点好吃归好吃,与热乎乎的饭菜却是没法比的。
小小年纪操着大大的心,她也管着陶燕归,不让她在饭前吃太多别的零嘴。
陶燕归看了盘中的糕点几舜,抿了抿唇缩回手,看样子竟有些不舍,她捏着帕子沾了沾嘴角,将残渣擦掉,又把被子里的茶水喝干净。
她寻思着:“许是早饭吃得少了,晌午就饿得快。”
麦冬有些纠结地皱了皱眉毛,“是吗?我瞧着也没少啊。”一碗清粥,一只鸡蛋,还就着两样小菜,饭量没变化啊。
陶燕归沉思一下,道:“许是天冷了,要多吃些御寒吧。”
“……小姐你这新棉褙子穿着暖和不?”
半个月,就有绣娘上门给童府的主子门量体裁衣,准备缝制新的秋衣与冬衣,这棉褙子就是前两天才送过来的。
陶燕归下意识点点头,然后才意识到麦冬是什么个意思,颇有些无言:“我不过是多吃了几块糕点,你竟较真上了。”
等陶燕归用了午饭,准备午休时,白嘉禾院子里的丫鬟来了。
原来是白嘉禾要去查看铺子,问她要不要一同出去玩玩。
陶燕归略微想了一下,便婉言谢绝了:“你回去同大少奶奶说,我不懂铺子生意就不添乱了,若是下次有机会再找大少奶奶一起去街上玩。”
丫鬟依言回了。
懂不懂生意有什么关系,左右只是请她一同出去走走,白嘉禾只当她是心中不自在,虽然她二人都是童家大房的少奶奶,但是娘家背景差别太大,她有好几个铺子和百亩良田作为陪嫁,而陶燕归却几乎是一清二白嫁进门,可不就是有心理落差。
陶燕归也搞不清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感受,想到那晚的场面,她控制不住地双腿发软,是羞是无地自容。
那晚之前,她也做过不少次那样的事情,不过留给她的印象除了痛还是痛,只有那晚,喝了药后,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幸好钱婆子没再多问什么,只把药包交给她又叮嘱了两句,便离开了。
钱婆子三五不常来听雨轩找陶燕归嘀咕什么,还把其他人都支走,麦冬一直很想知道她们都说的什么。
对于那种夫妻之事,麦冬小丫鬟所知甚少,只隐约知道要想生孩子,夜里就要睡在一张床上,至于具体干了什么,她还真的不知道,就算好奇巴巴地问了,也只会被陶燕归羞红着脸挥手打回去。
别说麦冬不懂房事了,就算是陶燕归,在嫁进童府看了那小册子之前,她也是不知的。只不过,时间久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慢慢了解了。
自从过了十月中旬,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偶有个别日子突然回温,那也是不能减衣服的。秋日,尤其是气温变动大的那几日,最易感风寒。
这不,三姨娘的女儿童佑晴便中招了,日日喝药,连着五六日才稍微好些。
总归都是大房的人,之前也见过几面,她这一病,陶燕归少不得要去看望。
童佑晴十岁,同陶安绒年岁差不多,陶燕归煮了清梨川贝甜水带过去。
她着实是不知该送些什么,但又不好空手上门,曾有一瞬间她想去请教二姨娘,看二姨娘怎么说,但是转瞬间她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二姨娘向来不喜她去烦她,这种小事,若是拿去问她,只怕只会挨一通训。
三姨娘住清云院,比二姨娘的院子要略远些,陶燕归之前也没去过,这头一回去还是找了院子里的一个丫鬟带的路。
“三姨娘,听说佑晴妹妹病了,我来看看。”陶燕归说道,嘴角带着淡淡的笑。
李冬梅正站在院子里指着什么地方冲丫鬟说什么,见陶燕归来了,立马换上张笑脸,亲热地上前拉住她的手,将人往屋里带。
“二少奶奶屋里坐,外头冷,晴晴才念叨过你呢,问我那个好看的二嫂会不会来看她,瞧瞧,这不就把人给盼来了嘛,她等下看到你来了指定高兴。”
这话……听听便算了,当不得真,半真半假罢了。童佑晴确实提过陶燕归,也确实夸她好看,但却不是在她养病期间。
童明轩现在这副模样,她与陶燕归交好确实得不到什么实际益处,却也没什么坏处。但她若是敢给陶燕归下脸子,不说童家的姨娘没有少奶奶地位高了,关伊婕那女人首先就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李冬梅是个有脑子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管心里怎样算计犯嘀咕,表面功夫做得蛮到位,叫人挑不出什么错处。
听了这话,陶燕归笑着应了两句,还说给童佑晴带了清梨川贝甜水,对止咳效果不错。
当时关伊婕只叫她不要和大夫人走得近,也没说其他的,三姨娘这边应该无妨。不是刻意讨好谁,左右都是一房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三姨娘又算是长辈,而童佑晴又是大老爷唯一的女儿,平日也是有几分疼爱的,这次大病一场,要是陶燕归不来看望,估计才会被人讲究不会做人。
“二少奶奶有心了,晴姐儿这几日确实有些咳嗽,又闹着不喜吃汤药,你带来的甜水正能派上用场。”李冬梅道。
童佑晴小小的身体裹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只头,听到外面有动静,勾着头往外看。见来人是陶燕归,她眼睛亮了亮,甜甜地叫了人:“二嫂嫂。”
李冬梅有小心思,暗地一直盼着能再生个儿子,但她对这个女儿也是真的好,才叫童佑晴至今保持着孩童应有的天真烂漫。
别人家的姨娘要是不得宠,指不定怎么通过孩子来笼络男人的身子,但李冬梅从来没因为泄愤打过孩子,也没教过她什么阴私……
像那些从小被姨娘当作笼络男人的工具的孩子,多少都慢慢学会看人眼色,习惯与兄弟姐妹争父亲的宠爱,有时候活得比大人都累。
说起来,童佑晴现今的童真,有一半要多亏了关伊婕。
童佑晴一岁多的时候半夜突然发烧,把李冬梅吓坏了,哭着叫丫鬟去请大夫请大老爷,那晚大老爷正巧宿在关伊婕房里,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穿衣服去三姨娘那边看孩子。
关伊婕当时就落下脸了,大半夜的折腾人,但她也是当娘的人,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那晚后李冬梅连着两日将大老爷留在房里陪她,说是害怕童佑晴再烧起来。这似乎也没什么过分的地方。
这次让她尝到了甜头,脑子活络起来,行事越发过分。
有几次大老爷在关伊婕房里睡,她也叫人过来请大老爷,说三小姐魇着了,哭着找爹爹。大老爷能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娇娇女,可不就要疼爱些,尽管对关伊婕多有歉疚,也不得不去看童佑晴。
隔三岔五整这一出,关伊婕是被她惹烦了,都是千年的狐狸万年的妖,谁跟谁唱大戏呢?
于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关伊婕将人堵在了小房间里,二话不说上去就啪啪啪给了几巴掌,掐着她的腮帮子。
“李春花,你要是再敢玩那套,我就不是这样客气了,直接拿刀子划烂你的脸,看你还怎么招男人,等老爷厌弃了你,我再随便寻个由头将你赶到庄子里去,叫人整日专门盯着你,拿着鞭子监督你干农活,敢怠慢一点就拿鞭子抽上去。”
李春花是李冬梅以前的名儿,及笄后才改的名,被关伊婕无意间知晓了,私下里一看不惯她就叫她李春花,李冬梅心里气得要死,却也不敢做什么。
李冬梅一时被甜头迷了眼,为自己的小计谋沾沾自喜,却忘记关伊婕不是个善茬。这下被几巴掌打得蒙圈,完全不敢还手,因为害怕,眼睛瞪得老大,眼泪一滴接着一滴滑下来。
“方才说的那些算是你最好的下场,要是你再敢作妖,小心你女儿。不是爱梦魇吗?那就叫她一直梦魇好了。”
关伊婕实在被她大晚上半路截人弄恼了,放狠话都有些没边际了,知道她只有这个女儿,在乎这个女儿,就偏偏拿这个吓唬她。
“你敢!”李冬梅冲她怒吼一声。
关伊婕冷笑一声,微抬下巴不屑地看着她,“你若不信尽管试,到那时你就知道我敢不敢了。”
李冬梅真的被她吓唬住了,那日关伊婕走后,她抱着一岁多的女儿躲在房里哭了许久,把孩子都吓坏了。
自那以后,关伊婕晚上便能睡得安生了。
要不是关伊婕及时教训了她一通,估计李冬梅只会越发嚣张,说不定会使尽手段把女儿当作争宠的工具。所以说,童佑晴还真得感谢她。
童佑晴喝了甜水后就有些困了,轻轻打了个哈欠,陶燕归笑了笑让她多休息,便要离开。
李冬梅亲自给童佑晴掖好被子,把陶燕归送到门口,又同她说了些感谢话,还说若是她不嫌弃,以后尽管叫童佑晴去她那边耍。
陶燕归笑着答应了,心里却没怎么当回事儿,她知道那是人家的客套话。再说了,她还真不知道跟那样年纪的小女孩玩什么,就连陶安绒,她也没接触多少。
玉清阁的人一个个的跟人精似的,不愧是人手一件金首饰的丫鬟,这边刚瞧见陶燕归进了清云院,立马就回院子跟关伊婕说了。
关伊婕也没多大意见,只用鼻腔哼了一声,随手捏了一只葡萄放嘴里,便继续看话本子。
区区李春花,谅她也不敢作妖。
***
“小姐,你快别吃了,现在吃饱了肚子,等下该吃不下午饭了。”
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午饭时间了,陶燕归觉得肚子饿,就着花茶接连吃了三块糕点,再想拿的时候就被麦冬制止了。
虽然麦冬平日也爱吃些糕点,却从来不耽误吃正餐,在她看来,糕点好吃归好吃,与热乎乎的饭菜却是没法比的。
小小年纪操着大大的心,她也管着陶燕归,不让她在饭前吃太多别的零嘴。
陶燕归看了盘中的糕点几舜,抿了抿唇缩回手,看样子竟有些不舍,她捏着帕子沾了沾嘴角,将残渣擦掉,又把被子里的茶水喝干净。
她寻思着:“许是早饭吃得少了,晌午就饿得快。”
麦冬有些纠结地皱了皱眉毛,“是吗?我瞧着也没少啊。”一碗清粥,一只鸡蛋,还就着两样小菜,饭量没变化啊。
陶燕归沉思一下,道:“许是天冷了,要多吃些御寒吧。”
“……小姐你这新棉褙子穿着暖和不?”
半个月,就有绣娘上门给童府的主子门量体裁衣,准备缝制新的秋衣与冬衣,这棉褙子就是前两天才送过来的。
陶燕归下意识点点头,然后才意识到麦冬是什么个意思,颇有些无言:“我不过是多吃了几块糕点,你竟较真上了。”
等陶燕归用了午饭,准备午休时,白嘉禾院子里的丫鬟来了。
原来是白嘉禾要去查看铺子,问她要不要一同出去玩玩。
陶燕归略微想了一下,便婉言谢绝了:“你回去同大少奶奶说,我不懂铺子生意就不添乱了,若是下次有机会再找大少奶奶一起去街上玩。”
丫鬟依言回了。
懂不懂生意有什么关系,左右只是请她一同出去走走,白嘉禾只当她是心中不自在,虽然她二人都是童家大房的少奶奶,但是娘家背景差别太大,她有好几个铺子和百亩良田作为陪嫁,而陶燕归却几乎是一清二白嫁进门,可不就是有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