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过,到了秋季。蛟龙服装厂的西服卖得很好。

    顾客从刚开始的观望,到现在慢慢接受,原来穿起来真的挺气派的。

    自从打开销路之后,西服生产车间慢慢受到了重视,平时说风凉话的人也想过来一起做。

    徐云甫觉得目前阶段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万一顾客只是一时的兴趣,后续做太多出来卖不掉,成了库存就不好了。

    没想到,他这说法被大家指责,只想一个人进步,也不多考虑考虑大家。

    大家都是有进取心的!

    徐云甫哭笑不得,这是谁一开始不看好他们,又是谁说他们肯定成不了的。

    事情刚开始有些起色,说出来的话,马上就不一样了。

    刚开始不是这么说的,他理论到后来都有些生气了。

    “你有什么想法,去和厂长说去!”他撂下这话,转头就走了。

    没想到第二天,宋厂长就把他叫过去了。

    “年轻人脾气不要太冲。”宋厂长说。

    “是汪德海打的小报告?”徐云甫问,“我昨天就和他说了,不行。”

    “我知道。”宋厂长抿了一口茶,“这事情我清楚了。但你以后记得,不要和他们起正面冲突。”

    “好吧。”徐云甫还是不认同。

    “你最近收拾收拾东西,我派你去个地方。”

    “什么?”徐云甫以为是想把他调离西服生产车间,换去别的地方,急道,“我哪里都不去!”

    宋厂长倒是不急不躁的,问:“你知道我要把你派哪里去?”

    “还不是印染车间。”

    “你这佛大,印染车间容不下你。”

    “难道吵个架要开除我?”徐云甫不可置信。

    “说什么呢,派你去日本。”

    “啊?”徐云甫觉得,自己没听错吧。

    “政府组织的,每个厂派一个员工去学习下他们的纺织工艺。”宋厂长说,“这机会你觉得怎么样?”

    “真的?”

    “那还有假的,文件都下来了。”

    徐云甫兴奋道:“什么时候?”

    “下个月吧,具体时间有了,到以后再通知你。”

    徐云甫觉得这个机会难得,没想到自己能出去学习,赶紧谢过了厂长。

    “你重点去了解一下棉毛衫缩水问题,这个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之前那批货,退回来,还积压在仓库里。”宋厂长烦恼道,“看看国外是怎么解决的。”

    “嗯,还有领口松弛的问题。”

    “对,都去学学,不懂的多问问,有带翻译的。”

    关于西服的生产,宋厂长和他的意见一致。暂时先保留20人左右的车间,非必要不增添人手。工厂能顺利运行,最重要的就是不增加额外的库存压力,生产多少,卖多少。

    新款的服装,大众的接受度没有那么高,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

    从宋厂长办公室出来后,徐云甫去了一趟沈主任那里。

    沈主任一早就准备好了资料,是他和宋厂长敲定的人选。他非常看好徐云甫,所以派他出去学习。

    1981年,徐云甫学成回国后,用政府的贷款,引进了大批新的设备。

    同年10月,汕头经济特区成立,改革的浪潮正席卷全国各地。

    车间里的新设备正在有序地运行,徐云甫也从小组长升到了生产班长。

    蛟龙服装厂生产的西服非常畅销,这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刚开始大家都保守地以为,这只能在一小部分人里面流行。

    得益于电视和电影的播放,很多人看到里面人物的穿着,大家对新事物的热情高涨,西服根本就不愁卖。

    厂里又新增了好几条流水线,才能保证西服的正常供应。

    作为班长,他现在不用亲自去打板剪裁,只需要偶尔指导一下工友们的工作,所以,空余时间开始多了起来。

    他下午没事的时候,又画了好几条连衣裙,照着在国外看到的款式,画着草稿。

    一想到做出来之后送给陈锦,看着她穿着他亲手做的衣服,心里不由得开心起来。

    她想起陈锦前阵子还把头发剪了,烫了一个短短的卷发,真是好看。

    配一条什么样的裙子比较好看呢,他手里拿着笔,支着下巴幻想起来。

    “徐班长!”

    徐云甫猛地抬头,吓了一跳。

    “汪德海啊……”他放下笔,“什么事情啊?”

    “班长!”汪德海拿起他的笔记本,欣赏起来,“画得真好看啊!”

    这汪德海,以前对他各种不满意,各种挑剔,各种不服气。总算在他干出点事情之后,真的服了。

    看来,一个男人想要立足于男人堆里,不拿出来一点实绩,绝对不能服众。

    现在,他的实力也慢慢地追赶上他的野心了。

    有本事的时候,说什么都是对的。没本事的时候,说什么对的,别人都不服你。

    这句话,他现在是真可领会到了。

    “干嘛啊,还我!”徐云甫抢过去,关上笔记本藏在胸口。

    “这就是我们服装厂下一个季度要生产的服装吗?”

    “没有,还不是呢。”徐云甫说,“我让模特帮我试试。”

    “还有模特啊!”汪德海啧啧两声,“谁啊?”

    “说了你也见不着,你找我什么事情来着?”

    “设备不知道怎么回事,叽嘎叽嘎响的。”汪德海说,“断了电源,等你过去看看。”

    徐云甫放下手里的笔记本,和他一起出了门。

    的确良布料因为设备的问题,产量一直跟不上来。徐云甫和宋厂长商量过了,重金购置了一套设备生产的确良布料的化纤设备。

    一来,以后生产的布料不用从外面购置,二来产能上来之后,还能往外销售。

    他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确良这种材质耐穿、耐磨,抗皱,而且色彩鲜艳。相比之下,现在色调单一的劳动布来说,一旦的确良布料大规模上市,如果价格下来的话,根本不愁市场。

    徐云甫和设备待久了,光听声音就能判断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他拆开线轮一看,果然是其中一个线轮卡错了位置,他将线轮放回原位,设备就不再发出声音了。

    新设备在磨合阶段,出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刚开始的时候,徐云甫也搞不定,让设备厂家过来指导,他就在一旁看着。

    遇到几次相同的问题之后,他就能自己修好了。

    机器不能停止运转,工人都是三班倒的,修好了之后就放下心来。他晚上还要和陈锦一起去看电影。

    电影7点开始放映,电影院离工厂有些距离,他吃完饭就出发了。

    一路上,他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好。

    陈锦前阵子说她毕业分配的话有可能会分到银行。她是会计专业的,银行财务刚好是金融财政方向的。专业对口,还是个不错的单位。

    走到电影院,在门口等了一会,看到陈锦还没来,就去公交车站等了一会儿。

    又过了好一会儿,他看到陈锦从车里下来,朝她挥了挥手。

    “票买好了。”

    “电影开始了吗?”陈锦有些急迫地问。

    “没呢。”徐云甫去拉她的手,“走进去吧。”

    “是《少林寺》吗?”

    “对,李连杰演的。”

    “公交车坐过来花了好久,我还想着会迟到的。”陈锦说。

    “要不我买一辆自行车去接你?”

    “算了吧,太贵了。”

    徐云甫想起陈锦上次和他约会的时候,也是看电影。坐公交车下来的时候,还被一群小混混缠上了。

    幸好公交车站台人多,而且他也及时赶到了,这群街溜子才离开的。

    现在社会上盲流特别多,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子,社会风气就瞬间变了味道。

    他早就想买一辆自行车了,但还是有些不舍得。

    工作那么多年,存下了两千块钱。他想先找村里批一块宅基地,盖房子用。

    但是现在街上那么乱,陈锦漂亮,穿得又时髦,很容易被人盯上。

    学校里好一些,一旦出了学校,他想着去接她比较好。

    进了电影院,此时幕布已经黑下来,两人弓着身子找到座位坐下来。

    电影票一毛钱一张,整个电影院全是人。徐云甫听说,好多人都是跑了几十里地,从很远的地方跑到县城里去看的。

    看电影的时候,他看到李连杰的打戏非常精彩,一招一式都是戏。电影里唱的歌,他很喜欢。

    “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

    出了电影院,他还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

    “有些饿了。”

    电影快两个小时,现在都已经9点了。

    “我去买个烤番薯,你等着。”

    “嗯。”

    没一会儿,徐云甫拿着双手托着一个焦香四溢的烤红薯递给她,“有些烫。”

    陈锦接过去,吹了吹,才把皮翻开来。

    “你要吃吗?”陈锦问。

    徐云甫笑着说:“行,我也有些饿了。”

    两人有说有笑,一边吃,一边走了一路。

    “我快到家了。”

    “嗯。”徐云甫觉得自己走太快了,走慢点的话,还能和陈锦多待一会儿。

    “再见。”陈锦笑眯眯地说。

章节目录

民企的黎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飞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鸭并收藏民企的黎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