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在家忙碌的时候,徐云甫同样忙活着。

    此时,公司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一批婴儿服顺利出口之后,美国服装公司又追加了10万套婴儿服。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对待这种翻单,驾轻就熟。

    徐云甫很高兴,在接到订单的时候,在生产车间动员大家保质保量,按时交货。

    员工们有加班费拿,自然愿意加班加点生产。这批衣服在15天内做了出来。

    打包、物流运输到港口,再由船公司将这一批货送到美国去。

    一个多月后,海对面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婴儿服,面料褪色严重。

    国外邮件发了好几封,质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徐云甫将第一批做出来的样衣拿回去给女儿穿过,没什么问题,第二次翻单,为什么会出问题,他也十分不理解。

    明明材料一样,工序一样。

    他被这件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但是为了稳定工作,他只能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

    如果老板着急忙慌的,底下的员工看见了,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

    所以,他是第一个要冷静下来的人。

    晚上,他拿了几件大货样回家对比下。

    “老婆,静平的那件粉色连体衣放哪里去了?”徐云甫翻了翻柜子,并未找到。

    “你上次带回来的?”陈锦说,“太小了,现在穿不上了,被我放在箱子里了。”

    “是吗,哪个箱子?我去找找看。”徐云甫急切道。

    “在阁楼里,有个牛皮纸的箱子。”陈锦问,“你找这个做什么?”

    还没等陈锦问完,徐云甫就上楼去了。

    陈锦抱着孩子也随她一起上楼,看他翻翻找找。

    “孩子大了,现在不穿了。”她说。

    “没有要穿。”徐云甫头也不回道。

    过了一会儿,陈锦见他没找到,说:“你抱着孩子,我来找吧。”

    “好。”徐云甫接过孩子说,“厂里要用。”

    “之前没留样吗?”陈锦一边问,一边找。

    “车间没找到,所以只能回家找找看。”

    “那你下次可要记得要留样,这种事情怎么能马马虎虎的。”陈锦嘱咐道。

    “你说得对,第一次做过了,估计他们没当回事情吧。”

    陈锦将婴儿服找到了,她递过去说:“那要问问生产经理,留样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去做的。”

    “你说的是,车间的事情,就要像个老妈子一样念叨,一不念叨,她们就会不小心做错。”徐云甫说,“还是心里没这个意识。”

    “做错了还是要有惩罚措施的,要不然没有奖惩制度,都乱套了。”陈锦说。

    “我知道。”徐云甫拿过衣服说,“我们先下楼吧。”

    “好。”

    幸好小孩长得快,没穿几次,衣服就穿不下了。这件连体服,静平统共也就穿了三回,洗的次数不多,和新的差不多。

    “这两件有什么区别?”陈锦指了指,问道,“看起来一模一样啊。”

    “你也觉得一样啊?”

    陈锦点点头。

    “褪色,这件褪色。”徐云甫将婴儿服拿给她。

    “印染车间怎么说的?”

    “用的还是原来的染料。”徐云甫说,“该问的环节,我都问了。”

    “那就有些奇怪啊。”陈锦说,“每平方克重称一下了吗?”

    “这个也没问题,我看过生产周报。”

    “哦。”

    陈锦想了想,说:“要不先吃饭吧,吃完饭再想。”

    “也行。”

    “去王德彪家里吃吧。”陈锦说,“我们家里不开火好久了。”

    王德彪自从当上食堂采购经理之后,带回家的菜一日比一日丰盛。

    陈锦问过他,同样的菜,他买的就是比之前的采购便宜许多。

    一问他,那当然是王经理业务水平高,成本控制得好。

    还用得着人夸,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介绍一遍,这个萝卜买过来的批发价便宜3分钱,这个鲈鱼是水库的鱼,吃起来没有土腥味,之前的不行,鱼肉泥腥味道重,这个麻油烤鸭,南边的批发市场比北边的批发市场便宜五毛钱一只。

    每次吃饭,都是他的个人主场。陈锦和徐云月只能恭维,谁让她两人现在不烧饭,每天抬头等着他带饭菜回来。

    今天,陈锦一进门,王德彪就喊道:“今天怎么这么晚才过来蹭饭,哟,哥也来了,怎么没直接在食堂里吃?”

    “今天吃什么?”陈锦看了眼。蟹黄豆腐羹、红烧狮子头、粉蒸肉、小炒上海青、葱油带鱼。

    “不知道哥哥要来啊,没给你带饭。”王德彪说。

    “那我去煮一些。”徐云月说。

    “不用煮了,我带了馒头,准备明天当早饭吃的。”王德彪说,“你吃馒头吧?”

    “行。”徐云甫拿着筷子坐下,问道,“你家的阿黄,见我那么多次,怎么还朝我叫的?”

    “你不喂它,它不就朝你叫的。”王德彪说,“哥!我这个肉啊!是在批发市场买的,一大早过去订,你猜猜多少钱一斤的?”

    徐云月:“……”

    陈锦:“……”

    又到了吃菜,猜菜价的传统游戏,今天这个要回答的人成了徐云甫。

    “一块七角?”徐云甫猜道。

    “……”王德彪沉默了一会儿,问,“哥,你这是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吗?”

    “那多少钱?”

    “市场价两块五,批发价两块钱。”王德彪说,“排骨贵一些两块两毛,肥肉便宜些一块九毛。”

    “哦~”徐云甫说。

    “哎,你这是多久没买菜了?”王德彪说,“你这样的人,不食人间烟火,去菜场买菜要被人忽悠了。”

    徐云月一听不太高兴地说:“我哥公司一堆事儿呢,哪有你那么多时间逛菜市场的?”

    王德彪笑:“我就说说啊,事实就这样啊,我哥连肉多少钱一斤都不晓得。”

    “吃你的吧。”徐云月推了推他的胳膊,提醒他话别太多了。

    “我说两句怎么了!”

    “吃饭的时候少说话。”徐云月说。

    这两人结婚十来年,刚结婚的时候闹得鸡飞狗跳,现在感情逐渐稳定下来。要说还是没钱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生活富足了,矛盾也少了很多。

    王德彪对自己生不出来孩子的事情也有内疚,平日里徐云月说他几句,也不会回嘴了。

    要说生育这件事,在传统观念里可是一件大事情。

    女人生不出来会被指指戳戳的,男人也是如此,就像两只狗打架,不小心没了蛋的那只狗,也特别在意同性的眼光。这就是雄性的自信来源。

    “现在菜价都那么贵了啊。”徐云甫感慨道。

    “不贵啊,我买到的,比之前那个食堂采购买的便宜。”王德彪说。

    “你怎么办到的?”徐云甫问。

    于是,王德彪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精彩事例分享给他听。

    这些话,陈锦和徐云月听了几百遍了,自然没什么兴趣。但是徐云甫头一回听,特别认真,还不住地点头赞赏。

    王德彪见哥那么认可他,继续吹水道:“我在我们云锦公司啊,那可是劳动标兵!采买的食材,价廉物美!”

    他兴奋地继续道:“你出去打听打听每个车间的员工,谁不夸一下现在的伙食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表情。”

    “嗯。”徐云甫答应着。

    “他们都说了,相比之下,之前的经理给他们吃的就是泔水!”

    “说得不错,年底表彰大会,你上去讲讲。”

    “真的?”王德彪兴奋道。

    “嗯,理论和实践结合,还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徐云甫说。

    “哈哈哈哈!我王经理一出场,那不得全体起立,给我鼓起掌来!”王德彪自信满满道,“民以食为天!”

    徐云月不由得扑哧一笑,把饭都喷出来了。

    “真的啊!”王德彪认真道,“我说得那么认真!你笑什么啊。”

    “你说你说。”徐云月笑道。

    “你看看这红烧狮子头,用的都是好肉。”王德彪扒开肉,“你不要小看这个,批发市场的老板还问我,要不要淋巴肉。”

    “真的?”徐云甫皱了皱眉头。

    “那还有假啊!人家和我说的行业秘密。”王德彪说,“淋巴肉是什么东西,谁都知道,这玩意儿能给人吃么,简直就是没有半点良心。”

    此时此刻,徐云甫都没什么心思吃饭了。他知道采购的猫腻,人心被金钱腐蚀,用在食堂物资采购上,也有可能用在其他材料的采购上。

    这一批婴儿服估计就是出在原材料采购的最初缓解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丝毫察觉,采购的金额和财务出账都对得上。

    他心中浮现一个可怕的念头。

    “我吃饱了。”徐云甫说。

    “你再吃一点啊。”陈锦说,“我还没吃完呢。”

    “没事,你继续吃。”徐云甫说,“我去给阿黄喂一点肉骨头,省的我每次来每次都叫。”

    “嗯。”陈锦戳了两个狮子头给建平和俊平,现在正是小孩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很多营养。

    以前过年才杀猪,现在隔三差五就能吃到,多吃点,长得高。

    徐云甫扔了一条肉骨头给阿黄,这狗养熟了会和你亲近。

    但是,这个人,怎么养都不熟。

    工资也好,奖金也好,分红也好,每年都会有,而且每年以5%的水平递增。

    还是有人会热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订单,就算他没看紧,出了意外。但是,以后一定要杜绝这个问题。

    “锦宝,吃完了。”徐云甫抬头说。

    “嗯,心情不好?”陈锦问。

    “锦宝。”徐云甫低头看着手里的肉骨头,闷声说,“财务的人,一定要找自己信得过的人。”

    “嗯?”

    “要不然,他们就会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

章节目录

民企的黎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飞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鸭并收藏民企的黎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