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看了再说。”徐云甫说,“看完了,我再告诉你。”说着他将静静抱在腿上,为了不打扰他,二人去院子里玩了一会儿。

    过了半个小时,陈锦看到一半,觉得有些疑惑,问:“你意思是有坏账,让我看看?”

    徐云甫赶紧跑进来问:“哪里?”

    “这儿。”陈锦指了指。

    生产成本明细账

    凭证号款  摘要  借方发生额  明细

    原材料  制造费用  工资  福利费

    000867号  精梳棉纱  156430.45  xxx  xxx  xxx  xxx

    “哪里不对?”徐云甫问。

    陈锦抬眸,对上他的视线,“你这都看不懂吗?”

    “你就说那里就好了。”

    “很简单啊。”陈锦说,“借贷不平衡。”

    “借贷?”

    “财务指的借贷和银行的借贷是两个意思,财务的借贷不平衡指的是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不相等。”

    徐云甫当然听得人云里雾里,“你再仔细说说。”

    “借贷关系是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一般说‘有借有贷,借贷相等’。会计中的借,是指资产、费用、成本等的增加,贷指的是负债、收入、资产等的减少。”

    陈锦继续说道:“借贷不相等的时候,一般会把账做平。”

    徐云甫说:“这我知道,听过一些。”

    “嗯,那你还有什么疑问?”陈锦问。

    徐云甫沉默几秒,猛地抬头,在她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道:“我就知道,我老婆最厉害了。”

    “......你发什么神经病啊。”陈锦无语。

    总之,徐云甫听懂一半,没听懂一半,但是,重要的人,身边有人能看懂就可以了!

    “锦宝,你来财务上班吧。”徐云甫说,“公司需要你这样的管家。”

    “......”陈锦皱眉道,“那妹妹呢?”

    徐云甫想了想说:“把妹妹也带着好了,她可以在你办公室玩一会儿,要不行,就在我办公室玩一会儿。”

    “这能行?”陈锦觉得这个说法不错,但是有些疑惑。

    “怎么不行,我是公司老板,带个孩子去,谁敢说什么。”

    陈锦笑道:“好像是这样,不过你原来的财务经理呢,我记得是一个不太爱讲话的?”

    “嗯,这个账就是他做的。”徐云甫说,“人家还晓得把账做平,他连这个都懒得糊弄一下,就拿过来给我看。他估计想着我小学毕业,看也看不懂的。”

    陈锦长长地哦了一声,心里明白了个大概。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采购和财务勾结,把一批差的原材料混进了棉布里,织出来的东西染过色后褪色了。”徐云甫说,“还有纬线的数量也少了。反正就是这个订单没做好。”

    “损失大不大的?”陈锦听了有些震惊。

    徐云甫叹了一口气道:“算了,都过去了,说出来也是心烦。”

    “嗯,那接下来呢?”

    “发邮件过去了,重新做一批。”徐云甫说,“但愿人家以后还能相信我们。”

    “这口碑坏了就难了。”陈锦说。

    “谁说不是呢。”徐云甫说,“所以,我才觉得是自己学历太低,人家才会那么忽悠我的。”

    “那你也不可能,每样事情都会的。”陈锦安慰道。

    “企业家培训班的事情,我也排在日程上的,到时候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去学一学的,毕竟从土里出来的,现代化的企业怎么管理,也很重要。”

    “嗯。”

    徐云甫抬头问:“锦宝,等我把这人处理掉了,你记得要来的哦。”

    “我再考虑考虑。”陈锦说。

    “还考虑什么哦,这么大的公司,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徐云甫说,“你不来啊,我每天心慌慌的。”

    陈锦笑:“你这是要把家里所有人,都弄进去给你干活了。”

    -

    云锦织造的财务斗争持续了几周,最终徐云甫妥协一步,都是老股东,撕破脸不好看。

    俗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徐云甫觉得,既然别人以前也支持、追随过他,把人毁得太彻底没意思。

    损失已经造成了,没办法挽回,只能以后减少这种事情。

    他出资,将张永和手里2%的股份回购了。还额外把当年一整年的分红给他了。

    但是,他对别人仁慈,别人可不是这样的。

    张永和走后,还是不甘心,到处散播云锦织造财务状况差,维持不下去的谣言。

    公司之前就把那个采购炒鱿鱼了,其他人不知真相,也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公司没钱了,那岂不是工资也要发不出来了。

    其他小股东看到张永和已经把当初的股份落袋为安了,自己也想要把股份换成钱。

    一时间,徐云甫焦头烂额,他只能和众人说出的实情。

    但依然有几个人不买账,说要把股份换了,这样心里才踏实。

    因为上一批出口的婴儿服没有收到外汇,不能去银行兑汇,资金流确实有些紧张。

    再加上给张永和回购的股份,公司账上的现金流已经快见底了。

    他有些后悔,做企业像他这样仁慈,是不是给自己埋坑,不光害了自己,还把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弄得不健康。

    事已至此,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把和陈锦商量,能不能把家庭资产挪一些急用。

    陈锦当然不肯了,“你这是办的什么事情,你对这种人好,那就是对别的员工不负责!”

    徐云甫当然知道自己错了,服软道:“我都知道错了。”

    “看人又不能看外表的,谁知道内心是什么样子的。”陈锦说。

    “嗯。”

    “你以后再这样,不用办公司了,直接去开救助管理站好了。”陈锦说,“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来。”

    “......”

    “那些人怎么说?”陈锦问。

    “哪些?”

    “就是要换股的。”陈锦说。

    “还不是说家里困难,现在公司变好了,想把股份卖了,补贴家用。”徐云甫,“也是看张永和2%卖了不少钱,眼红病罢了。”

    陈锦觉得,这种心态倒也是能理解,叹了口气说:“明天我去上班的时候,和他们谈一谈。”

    “真的?”

    “嗯。”

    “行。”徐云甫说。他觉得有陈锦在,不说她百分百成功吧,但总能起到一些效果的。男人办事情直来直去,女人会婉转一些。

    他本想着用家庭资产救救急,想来是没必要,但又拉不下面子,他不能说没钱,那会影响公司的稳定。

    陈锦坐上财务经理的位置已经有几天了。出纳员小邓、小全,姚会计、沈会计,加上她,财务室一共五个人。

    她有独立的办公室,所以徐静平在玩的时候,打扰不到其他人工作。

    这些年的账目,她粗略地浏览过,大概没什么问题,就是那些细枝末节,粗心大意的。

    看起来,张永和搞事情的事情,其他人都是不知情的。幸好,他第一次做的时候,就被徐云甫发现了。

    她给车间经理打了个电话,让他们过来一趟。

    陈锦之前见过刘德海,他之前还不是车间经理,只有一个管生产的小组长,现在升职了。另外一个车间经理张伟光,她只在吃饭的时候见过一次,说起生产流程,头头是道。

    他们都是技术出身,所以人比较实在,陈锦觉得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找突破口比较容易一些。

    没一会儿,两人进门。陈锦招呼二人坐下,先是聊了一些很普通的话题。

    过了十分钟,陈锦问:“你们知道公司上市吗?”

    两人面面相觑道:“不是很了解。”

    陈锦点点头说:“上市是指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

    沉默半晌,刘德海才长长地哦了一声。显然,他们根本没听明白,只是出于礼貌地回应一下。

    “90年代已经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了。”陈锦说,“我和你们透一个小信息吧。”

    两人伸长脖子仔细听着。

    陈锦面带微笑继续说:“云锦织造呢,是有可能,准备明年上市的。”

    “哦。”刘德海说。

    “嗯。”张伟光应了一声。

    陈锦见二人越听越精神,说:“上市有几个好处,我讲一个最大的好处吧,那就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有了投资,企业就能快速发展。”

    “那我们拿的股份有什么好处的?”

    陈锦微笑道:“这个叫原始股,就是说公司没上市之前给股东发行的股票。”

    “哦~”刘德海说,“是这样啊。”

    “嗯,对的。”陈锦说。

    “我前阵子听说,你们想把手里的股份换成钱?”陈锦问。

    “啊,对有这个想法。”张伟光说。

    “可以,但我要友善地提醒一下二位,一旦公司顺利上市,你们手里的原始股可能会翻倍地长。”陈锦说,“到时候可不只有这么点了。”

    “真的?”刘德海兴奋地问道。

    “对,你们如果不信的话,公司也可以回购股份,这一点信用,你们毋庸置疑。”陈锦笑着说。

    “好好好,我回去和我老婆商量一下,我本来就是不想卖的,她老说什么早卖早点拿到钱。”刘德海说,“我就说过她妇人之见,拿着又没事,非要卖掉做什么。”

    “没事,一个家庭还是以和为贵,不要为了这点小事情伤了感情。”陈锦说。

    “那我也回去问问老婆。”张伟光顺势说。

    “行,那先这样。”陈锦说,“你们去忙吧。”

    二人离开办公室后,刘德海问:“张经理,你卖不卖?”

    张伟光凑近,用很小的声音说:“当然要早点卖啊,早点拿钱多好。”

    “可她刚才说一会还会涨,翻倍涨。”刘德海不解道。

    “她就这么一说,给你画饼呢!”张伟光说,“股票,听人说起过,听起来就不靠谱。”

    “会吗?”刘德海问。

    “怎么不会,新的事物,还是让别人去尝试好了,我可不敢冒风险。钱还是存银行好一点。”张伟光说,“现在兑出来,我已经很知足了。”

    “嗯。”刘德海点头道,“我还是回去和我老婆讲一下,听听她有什么想法。”

    “那随便你了。”张伟光说,“我们家都是我做主的。”

    “嗯。”

    “那个财务经理2%换出来这个数。”张伟光做了个手势,“那存银行,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了吧。”

    “啊?那么多啊。”刘德海内心也犹豫起来,要不要卖了。

    “你先现在工资就几百块,人家放银行的利息一个月也有几百块的。”

    “啊对啊。”刘德海说,“那不是不用上班,躺着收利息就够了。”

    张伟光感叹道:“就是啊,我觉得,我也见好就收就得了,万一以后公司经营不善,股票还卖不了那么多钱的。”

    “也是哦。”刘德海应和道。

    “那你怎么想的?”

    “我还是要和老婆商量的。”

    张伟光嘲笑道:“你一个大男人,这点主意都做不了啊,怕老婆。”

    “哎,那你说,以后公司业绩会不会越来越好,手里的叫什么原始股的,翻三四倍?”

    “嗨,你信吗?”张伟光反问道。

    “为什么不信?”刘德海问。

    “那随便你吧,我是决定好了。”

    “可是之前,徐总来我家的时候,也和我说了一堆,答应的都实现了啊。”刘德海回忆道,“当初没买股的人,后悔死了,说砸锅卖铁都要买一些。”

    “后话谁不会讲了。”张伟光说,“要是亏进去了,他们就不那么说了,肯定说自己料事如神,这摊子起不来。”

    “那倒也是。”刘德海一拍大腿道,“你说得没错。”

    “我当初也是赌一把,但现在觉得差不多要收手了,说不定就在最高点了。”

    “嗯。”刘德海点头。

    参考资料:

    1.《借贷记账法》百度百科

章节目录

民企的黎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飞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鸭并收藏民企的黎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