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国联军在朵颜一带溃败,但依旧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得以保全。
蔺养成所部本地留守的明军仍旧于各城镇中龟缩不出,还有为数不少的善战之士。
联军此次最大的功劳,便是让多铎所部的三旗清兵遭受些许损失,不能再得心应手的对朵颜地区继续大举进攻。
实际上,听闻多铎大败联军一路的消息,多尔衮很是欢喜,孙之獬甚至说这将是第二次萨尔浒之战。
明廷的四路大军,不出半月,就被多铎接连击溃两路,可见都是些乌合之众,也可见如今清军的战斗力之强。
同多尔衮相比,崇祯皇帝的表现正如孙之獬等汉臣所料,真是又哭又嚎。
实际上,在这伤心的表象之下,崇祯皇帝却是给多铎默默点了个赞,高兴的简直不得了。
联军主力的溃散,让其它国家军队第一次听说了这支北方蛮夷的强大实力。
但是这场胜利不仅让清军一路遭受不小的伤亡,最主要是为这一战日后大明在亚洲的霸权埋下了伏笔。
没错,崇祯皇帝在这场明清决战还没开打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战后几十年之内在亚洲地区的扩张问题了。
崇祯二十二年九月,是如今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号称东亚大陆上最强的明清两方,在宁远一带不期而遇。
他们之间的战斗结果,也直接决定了日后至少数百年间的东亚乃至世界历史的格局。
以多尔衮为主的满清势力,实际上正处于一个非常为难的境地。
虽然在前几十年的时间内,他们已经摧古拉朽般的横扫了大半个辽东,然而相比已经立国近三百年的华夏正统朝廷而言,这个新生势力的扩张来的太过突然。
在辽东被武力占领的地区范围下,依然是盘根错节的问题。
由于八旗子弟缺乏对传统汉家士大夫的认同和尊重,也缺乏既有的行政管理班底,在实际管理上,多尔衮不得不采取让步。
他一方面利用汉人官僚,在对大明的战争上取得更大优势,一方面又要在保持对八旗子弟的特权,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出生入死。
现在的满清早已不是多年前的后金,在崇祯皇帝重新统一内地各省之后,留给多尔衮一伙人的时间并不充裕。
一方面,他需要维持住归国心切的辽东地区百姓,着手恢复秩序。
同时,他也要尽可能的将地盘上可用的资源全盘榨出,用来和地大物博的明朝继续维持战争。
另一方面,他要考虑如何对付明朝在关外的厂卫眼线,各地大大小小的汉人义军,还有国内仍旧忠于豪格及黄台吉的保守派。
直到行进到宁远遭遇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明军主力时,多尔衮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要入主中原。
对于曾经吴三桂送来的联合计划,多尔衮不置可否,又按照计划一步步的他传达善意,引诱关宁军投降清朝。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崇祯皇帝不按套路出牌的那一纸东征山海关诏书,毁于一旦。
大明重新把山海雄关握在手里,并且重新将长城防线建立得固若金汤,这是多尔衮最不想看到的。
早先他也在观望,期许着明朝能和从前一样自毁长城,派一个既无能力也无威望的人来驻守山海关。() ()
但多尔衮再次失望了,被崇祯调来守卫山海关的,是出身勇卫营的黄得功。
黄得功对明廷异常忠心,其部下号称虎山营,更是曾经大明日暮穷途时威名赫赫的部队。
黄得功这个人,多尔衮不仅招降不动,而且在战斗经验方面也极其丰富,深受崇祯信任。
虎山营在山海关一带布置的防御体系,后依托永平府及蓟镇、天津的陆海支援,侧翼也有蔺养成遥相呼应,让多尔衮头疼不已。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在“京畿—山海关”一带调集重兵,彻底捏碎了满清的入关梦。
黄得功守山海关、蔺养成任宽河总兵、张鼐为永平府屯驻总兵,杨御藩则入驻蓟镇。
海上,张名振率组建多年的天津水师蠢蠢欲动,黄蜚也配合朝鲜军,带领重建多年的东江镇时不时在金、复一带搞出点大动静。
京畿西北,密云总兵马进忠、宣镇总兵高杰等部也都随时可以奉诏北上南下。
这些将领形成的防御体系,比初年大明所设置的九边重镇更为完善,即便是在崇祯调集京军南下剿匪时,他们也根本无机可乘。
顺治不过小屁孩一个,主政的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失败以后,心中尽管清醒许多,但依旧有些迷茫。
他必须带领扩张中的大清前进,但明国已今非昔比,如果不慎失败,也将被内部的政敌们乘机清算
崇祯皇帝统一内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彻底失败的消息传到关外,使得多尔衮明白,他必须立刻决战,否则可能再无机会。
明清双方都对自己十分自信,都有志在必取的意思。
明军刚刚统一国内,连战连捷,各将领为朝廷争相效命,而清军也才剿灭豪格之乱,志得意满。
尽管多尔衮对自己的政治生存地位和大清的前途仍有担忧,但他对自己亲手重建起来的八旗,还是信心十足。
尤其当多铎以少胜多,击溃多国联军的消息传来,更令清军上下踊跃请战。
现在清军眼里,如今明军不过是在重蹈萨尔浒之战的覆辙罢了,大清入主天下,乃是大势所趋。
话说回来,明军上下并不知道联军溃散是他们效忠的皇帝所一手导演,总还是有些担忧。
不过也就仅限于此。
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各地明军常年跟随崇祯皇帝亲征,镇压流寇,平定多王之乱,军改之后,战斗力早已不同以往。
尤其是其中禁军,更是崇祯皇帝以原来九边各镇边军及辽东钉子户亲手打造的当代新军。
这支军队,在第一次亲征中崭露头角,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战功显赫,直盖过了宣大两部。
他们不仅得到了崇祯最好的银粮供给,在装备军械方面,也是紧随如今世界的顶尖水平。
禁军从上到下几乎全部都是由已经在大明内定居的普通百姓家庭组成,这样的出身,更令他们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
作战起来,只要皇帝在场,这支禁军又都会换成另外一幅样子,个个狂呼酣战,比之八旗蛮夷也根本差不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场云集重兵的宁远决战,也就此拉开帷幕。
蔺养成所部本地留守的明军仍旧于各城镇中龟缩不出,还有为数不少的善战之士。
联军此次最大的功劳,便是让多铎所部的三旗清兵遭受些许损失,不能再得心应手的对朵颜地区继续大举进攻。
实际上,听闻多铎大败联军一路的消息,多尔衮很是欢喜,孙之獬甚至说这将是第二次萨尔浒之战。
明廷的四路大军,不出半月,就被多铎接连击溃两路,可见都是些乌合之众,也可见如今清军的战斗力之强。
同多尔衮相比,崇祯皇帝的表现正如孙之獬等汉臣所料,真是又哭又嚎。
实际上,在这伤心的表象之下,崇祯皇帝却是给多铎默默点了个赞,高兴的简直不得了。
联军主力的溃散,让其它国家军队第一次听说了这支北方蛮夷的强大实力。
但是这场胜利不仅让清军一路遭受不小的伤亡,最主要是为这一战日后大明在亚洲的霸权埋下了伏笔。
没错,崇祯皇帝在这场明清决战还没开打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战后几十年之内在亚洲地区的扩张问题了。
崇祯二十二年九月,是如今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号称东亚大陆上最强的明清两方,在宁远一带不期而遇。
他们之间的战斗结果,也直接决定了日后至少数百年间的东亚乃至世界历史的格局。
以多尔衮为主的满清势力,实际上正处于一个非常为难的境地。
虽然在前几十年的时间内,他们已经摧古拉朽般的横扫了大半个辽东,然而相比已经立国近三百年的华夏正统朝廷而言,这个新生势力的扩张来的太过突然。
在辽东被武力占领的地区范围下,依然是盘根错节的问题。
由于八旗子弟缺乏对传统汉家士大夫的认同和尊重,也缺乏既有的行政管理班底,在实际管理上,多尔衮不得不采取让步。
他一方面利用汉人官僚,在对大明的战争上取得更大优势,一方面又要在保持对八旗子弟的特权,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出生入死。
现在的满清早已不是多年前的后金,在崇祯皇帝重新统一内地各省之后,留给多尔衮一伙人的时间并不充裕。
一方面,他需要维持住归国心切的辽东地区百姓,着手恢复秩序。
同时,他也要尽可能的将地盘上可用的资源全盘榨出,用来和地大物博的明朝继续维持战争。
另一方面,他要考虑如何对付明朝在关外的厂卫眼线,各地大大小小的汉人义军,还有国内仍旧忠于豪格及黄台吉的保守派。
直到行进到宁远遭遇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明军主力时,多尔衮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要入主中原。
对于曾经吴三桂送来的联合计划,多尔衮不置可否,又按照计划一步步的他传达善意,引诱关宁军投降清朝。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崇祯皇帝不按套路出牌的那一纸东征山海关诏书,毁于一旦。
大明重新把山海雄关握在手里,并且重新将长城防线建立得固若金汤,这是多尔衮最不想看到的。
早先他也在观望,期许着明朝能和从前一样自毁长城,派一个既无能力也无威望的人来驻守山海关。() ()
但多尔衮再次失望了,被崇祯调来守卫山海关的,是出身勇卫营的黄得功。
黄得功对明廷异常忠心,其部下号称虎山营,更是曾经大明日暮穷途时威名赫赫的部队。
黄得功这个人,多尔衮不仅招降不动,而且在战斗经验方面也极其丰富,深受崇祯信任。
虎山营在山海关一带布置的防御体系,后依托永平府及蓟镇、天津的陆海支援,侧翼也有蔺养成遥相呼应,让多尔衮头疼不已。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在“京畿—山海关”一带调集重兵,彻底捏碎了满清的入关梦。
黄得功守山海关、蔺养成任宽河总兵、张鼐为永平府屯驻总兵,杨御藩则入驻蓟镇。
海上,张名振率组建多年的天津水师蠢蠢欲动,黄蜚也配合朝鲜军,带领重建多年的东江镇时不时在金、复一带搞出点大动静。
京畿西北,密云总兵马进忠、宣镇总兵高杰等部也都随时可以奉诏北上南下。
这些将领形成的防御体系,比初年大明所设置的九边重镇更为完善,即便是在崇祯调集京军南下剿匪时,他们也根本无机可乘。
顺治不过小屁孩一个,主政的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失败以后,心中尽管清醒许多,但依旧有些迷茫。
他必须带领扩张中的大清前进,但明国已今非昔比,如果不慎失败,也将被内部的政敌们乘机清算
崇祯皇帝统一内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彻底失败的消息传到关外,使得多尔衮明白,他必须立刻决战,否则可能再无机会。
明清双方都对自己十分自信,都有志在必取的意思。
明军刚刚统一国内,连战连捷,各将领为朝廷争相效命,而清军也才剿灭豪格之乱,志得意满。
尽管多尔衮对自己的政治生存地位和大清的前途仍有担忧,但他对自己亲手重建起来的八旗,还是信心十足。
尤其当多铎以少胜多,击溃多国联军的消息传来,更令清军上下踊跃请战。
现在清军眼里,如今明军不过是在重蹈萨尔浒之战的覆辙罢了,大清入主天下,乃是大势所趋。
话说回来,明军上下并不知道联军溃散是他们效忠的皇帝所一手导演,总还是有些担忧。
不过也就仅限于此。
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各地明军常年跟随崇祯皇帝亲征,镇压流寇,平定多王之乱,军改之后,战斗力早已不同以往。
尤其是其中禁军,更是崇祯皇帝以原来九边各镇边军及辽东钉子户亲手打造的当代新军。
这支军队,在第一次亲征中崭露头角,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战功显赫,直盖过了宣大两部。
他们不仅得到了崇祯最好的银粮供给,在装备军械方面,也是紧随如今世界的顶尖水平。
禁军从上到下几乎全部都是由已经在大明内定居的普通百姓家庭组成,这样的出身,更令他们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
作战起来,只要皇帝在场,这支禁军又都会换成另外一幅样子,个个狂呼酣战,比之八旗蛮夷也根本差不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场云集重兵的宁远决战,也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