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灵夭知道今日若不是因着太昊首领的疲惫与信任,他断然不可能如此轻易地用闲聊拖延时间,借酒让这样的人物心神失守。
同样的手段,再来一次,恐怕就无法奏效了。
他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所以自然得趁热打铁,于是失于急躁,毫不加铺垫地开门见山:“太昊首领,您知道您是伏羲前辈的转世吗?”
太昊迷迷糊糊地嘟囔了一声,灵夭仔细辨别才听出是“知道”。
灵夭心中大喜,再接再厉地追问:“既然如此,您又为何要瞒着女娲娘娘呢?”
可太昊,或者说伏羲,一听到女娲的名字,就猛然睁开了双眼,然后眼神迅速恢复了清明,速度快得灵夭都来不及反应。
灵夭只看到伏羲前辈突然站了起来,立在自己身前,稍显瘦弱的身躯却透露出如山岳般的气势,让妖望而生畏、心生惧怕之意。
伏羲似笑非笑,神情辨不出喜怒,居高临下地诘问灵夭:“小灵夭,你闹了这么一出,就为了问这个?”
他的目光好似吞吐着电芒,携惊雷之势劈到灵夭身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连我妹妹都瞒着,凭什么要告诉你?”
“凭你和你的同伴帮人族渡过了危局?凭你是常羲和巫族的孩子?凭你是我妹妹带来世间的第一条生命?凭她甚至还考虑过想把你接过来,和我一起将你养大?”
灵夭初见伏羲前辈威势,的确心有戚戚焉,冷汗都差点吓出来,可听到后面一连串的凭借,却忽然松了一口气。
他心思活络,听到同伴的一瞬间就觉出了不对劲。
兄长曾提及过,论起昔年妖族天庭的阵法大能,首推太一与伏羲两位前辈。
太昊首领既然有作为伏羲前辈那一世的记忆,又怎么会向光目姑娘讨教封印之道?
要知道,封印一道本就是脱生于阵法之道的一脉特殊用法,即便后来接引佛祖另起炉灶,用千百年的岁月改良发扬,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想必伏羲前辈是借着讨教之名,行指点之实,以此回报光目姑娘对人族的帮助。
可问题又来了,既然太昊首领就是伏羲前辈的转世,怎么会需要靠这么几个小辈帮忙来解决人族的危局呢?
轮回转世可带不了修为,他作为伏羲那一世的修为早随那身皮囊一同作古了。
想到了这一层,灵夭顿时安心了不少。
但他也不敢太过放肆,即便没有了当初的实力,伏羲前辈也是他妖族的名宿,是值得尊敬的,何况女娲娘娘还在人族呢。
所以灵夭表现得颇为乖巧:“是否愿意为小妖解惑,前辈心中自有决断,灵夭不敢妄言。”
这样的听之任之,不由得让伏羲想起了刚被自己捡到的女娲。
洪荒皆知,上古之时,巫族有十二祖巫,妖族也不落其后,有几对血脉相连且皆实力不凡的兄弟姊妹,如帝俊与太一、羲和与常羲、伏羲与女娲。
可上古之时离现今已过了千万年,许多的传闻传着传着就失了真。
所以现在的小辈们都不知道,其实伏羲不是女娲的亲哥哥,他甚至还有一半的巫族血统。
早在龙凤大劫之前,巫妖尚且不是这片天地的主角的时候,巫族以十二祖巫为核心聚居,自然分出了十二个部落。
在弇兹祖巫的部落中,有一位名叫华胥的女子,一惯仰慕首领司掌光电之能。
某日,华胥突然听到外面风雷大作,她以为是隔壁部落的强良祖巫又无聊得来找弇兹首领切磋,兴冲冲地想去观摩一下首领的英姿。
可惜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她等了好久,都只闻雷鸣,不见电闪。
华胥生怕是弇兹首领出事了,赶忙去查探,这才发现刚刚的惊雷之声并非出自强良祖巫的手笔,而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落雷连绵,蔚然成泽。
在雷泽之中,华胥捡到了一条伤重的小龙。
她将小龙带回家,悉心照料。
照料的日子久了,华胥对小龙渐渐生出情愫。
所以她就按照巫族的求爱方式向小龙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简单粗暴地将小龙揍趴下了。
那天小龙本来安安分分地留在家里,等着华胥回来。没想到华胥一回来就对他报以老拳,打得他原本就没好全的伤又重了几分,把他吓得不轻。
后来他才听其他巫族说起这是巫族特有的求爱方式。
龙族多是习惯于及时行乐的,小龙也不例外,他在相处中觉得华胥很合心意,自然不会拒绝这样送上门来的好事。
所以他们春风一度,有了伏羲。
伏羲慢慢长大了,小龙的伤慢慢痊愈了,他对华胥的新鲜感也慢慢淡了。
龙族不愧是那时的天地宠儿,待小龙伤好,华胥就打不过他了,所以她也留不住他。
小龙忽然变成了大龙,飞向了更远处的天地,徒留华胥与伏羲。
华胥将这一切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还不够强,从此醉心于修炼之中,期待等自己强大起来再去寻大龙,一拳头把他打晕,然后拖回来。
她那时只想着,等大龙回来了,她们再一起好好将伏羲养大,却半点没想起来,等那时,伏羲早就已经长大了。
因此伏羲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只是巫族养娃一惯是放任自由的养法,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过想起一顿管一顿,何况是别家的孩子?
所以幼年的伏羲过得颇为艰辛。
以至于虽然巫族与龙族的体魄都很是强壮,但身为巫族与龙族的孩子,伏羲的体型却一直很是消瘦,这让他小时候总是被身强体壮的大孩子欺负。
甚至千百年后,女娲游历洪荒,收集了各种天才地宝喂下去,也没能给哥哥喂出来一点丰腴。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在伏羲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华胥几乎从来都不会管他,她不会管他是否有食物,不会管他是否生病,不会管他是调皮还是听话,因为她也没话讲给他听,却唯独不允许他去雷泽。
可孩子的好奇心总是禁之不绝的,特别对于习惯了自己管自己的伏羲来说,华胥越不让他去,他越是心痒难耐。
这越来越难以抑制的好奇心促使着伏羲趁着华胥闭关修炼的时机,偷偷来到了雷泽,然后大失所望。
天雷已绝,此处也不过是一片寻常天地罢了,至少伏羲看不出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伏羲刚要转身回家,突然听见耳边惊雷刹响。
他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道霹雳,炫目的白光一闪,让他失明了一瞬,等恢复视力的时候,只看见雷泽中心凭空出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上半身是巫族法体缩小后的样子,下半身却是一条尾巴,一看到伏羲就笑,还朝他张开双手,要他抱抱。
伏羲没看出来蛇尾与龙尾的差别,只觉得这个小女孩同自己长得一般无二。
在他尚未丰富的认知与见识中,只有自己那个负心薄幸的龙爹爹同巫族女子鬼混,才会生出自己这样的孩子。
他知道娘亲这些年一直没能再见到龙爹爹,若她看到这小女孩,知道龙爹爹回过巫族却并未来见她,还同别的女子有了孩子,一定会非常生气。
伏羲知道巫族喜争好斗,很少有养孩子的耐烦心。他心里觉得,这个小女孩多半也是被娘亲抛弃了,他们刚好可以凑个伴,这样就都不孤单了。
所以他一把抱起了这个小女孩,让她坐在自己肩上,空出手来用草木给她搭了一个小屋子,将她藏在雷泽,匀出自己并不丰沛的口粮偷偷养着她。
小女孩很听话,伏羲怕她被娘亲发现,不让她往巫族的地界跑,她就乖乖待在雷泽,不越雷池一步;有时候伏羲捉襟见肘,自己都只能挨饿,实在没办法给她太多食物,她也不哭不闹的。
每次伏羲来雷泽找她,她都会脆生生地唤他哥哥,让他好一阵心软。他愈发不能理解巫族,养一个这样可爱的孩子不比打架斗狠有趣的多吗?
后来龙凤大劫起,三族混战,华胥生怕大龙在战场上出事,修炼的时候急于求成,反倒葬送了性命。
伏羲在巫族的牵挂没了,他干脆就离开了弇兹祖巫的部落,带着妹妹在洪荒流浪,顺便寻找龙爹爹的下落,想为娘亲这么多年的痴心画上一个句号。
然后他就结识了太一、帝俊、白泽等一众好友,在妖族寻到了归属感。
等龙凤大劫后,龙族并入了妖族,他也就顺势加入了妖族。连带着女娲也追随着兄长的脚步,认为自己是妖族的女娲。
他们做了万载的兄妹,女娲似乎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兄长后面,永远相信他的决断。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他说出来,她总是会照办无误。
可伏羲心中还是忍不住惶恐。
同样的手段,再来一次,恐怕就无法奏效了。
他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所以自然得趁热打铁,于是失于急躁,毫不加铺垫地开门见山:“太昊首领,您知道您是伏羲前辈的转世吗?”
太昊迷迷糊糊地嘟囔了一声,灵夭仔细辨别才听出是“知道”。
灵夭心中大喜,再接再厉地追问:“既然如此,您又为何要瞒着女娲娘娘呢?”
可太昊,或者说伏羲,一听到女娲的名字,就猛然睁开了双眼,然后眼神迅速恢复了清明,速度快得灵夭都来不及反应。
灵夭只看到伏羲前辈突然站了起来,立在自己身前,稍显瘦弱的身躯却透露出如山岳般的气势,让妖望而生畏、心生惧怕之意。
伏羲似笑非笑,神情辨不出喜怒,居高临下地诘问灵夭:“小灵夭,你闹了这么一出,就为了问这个?”
他的目光好似吞吐着电芒,携惊雷之势劈到灵夭身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连我妹妹都瞒着,凭什么要告诉你?”
“凭你和你的同伴帮人族渡过了危局?凭你是常羲和巫族的孩子?凭你是我妹妹带来世间的第一条生命?凭她甚至还考虑过想把你接过来,和我一起将你养大?”
灵夭初见伏羲前辈威势,的确心有戚戚焉,冷汗都差点吓出来,可听到后面一连串的凭借,却忽然松了一口气。
他心思活络,听到同伴的一瞬间就觉出了不对劲。
兄长曾提及过,论起昔年妖族天庭的阵法大能,首推太一与伏羲两位前辈。
太昊首领既然有作为伏羲前辈那一世的记忆,又怎么会向光目姑娘讨教封印之道?
要知道,封印一道本就是脱生于阵法之道的一脉特殊用法,即便后来接引佛祖另起炉灶,用千百年的岁月改良发扬,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想必伏羲前辈是借着讨教之名,行指点之实,以此回报光目姑娘对人族的帮助。
可问题又来了,既然太昊首领就是伏羲前辈的转世,怎么会需要靠这么几个小辈帮忙来解决人族的危局呢?
轮回转世可带不了修为,他作为伏羲那一世的修为早随那身皮囊一同作古了。
想到了这一层,灵夭顿时安心了不少。
但他也不敢太过放肆,即便没有了当初的实力,伏羲前辈也是他妖族的名宿,是值得尊敬的,何况女娲娘娘还在人族呢。
所以灵夭表现得颇为乖巧:“是否愿意为小妖解惑,前辈心中自有决断,灵夭不敢妄言。”
这样的听之任之,不由得让伏羲想起了刚被自己捡到的女娲。
洪荒皆知,上古之时,巫族有十二祖巫,妖族也不落其后,有几对血脉相连且皆实力不凡的兄弟姊妹,如帝俊与太一、羲和与常羲、伏羲与女娲。
可上古之时离现今已过了千万年,许多的传闻传着传着就失了真。
所以现在的小辈们都不知道,其实伏羲不是女娲的亲哥哥,他甚至还有一半的巫族血统。
早在龙凤大劫之前,巫妖尚且不是这片天地的主角的时候,巫族以十二祖巫为核心聚居,自然分出了十二个部落。
在弇兹祖巫的部落中,有一位名叫华胥的女子,一惯仰慕首领司掌光电之能。
某日,华胥突然听到外面风雷大作,她以为是隔壁部落的强良祖巫又无聊得来找弇兹首领切磋,兴冲冲地想去观摩一下首领的英姿。
可惜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她等了好久,都只闻雷鸣,不见电闪。
华胥生怕是弇兹首领出事了,赶忙去查探,这才发现刚刚的惊雷之声并非出自强良祖巫的手笔,而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落雷连绵,蔚然成泽。
在雷泽之中,华胥捡到了一条伤重的小龙。
她将小龙带回家,悉心照料。
照料的日子久了,华胥对小龙渐渐生出情愫。
所以她就按照巫族的求爱方式向小龙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简单粗暴地将小龙揍趴下了。
那天小龙本来安安分分地留在家里,等着华胥回来。没想到华胥一回来就对他报以老拳,打得他原本就没好全的伤又重了几分,把他吓得不轻。
后来他才听其他巫族说起这是巫族特有的求爱方式。
龙族多是习惯于及时行乐的,小龙也不例外,他在相处中觉得华胥很合心意,自然不会拒绝这样送上门来的好事。
所以他们春风一度,有了伏羲。
伏羲慢慢长大了,小龙的伤慢慢痊愈了,他对华胥的新鲜感也慢慢淡了。
龙族不愧是那时的天地宠儿,待小龙伤好,华胥就打不过他了,所以她也留不住他。
小龙忽然变成了大龙,飞向了更远处的天地,徒留华胥与伏羲。
华胥将这一切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还不够强,从此醉心于修炼之中,期待等自己强大起来再去寻大龙,一拳头把他打晕,然后拖回来。
她那时只想着,等大龙回来了,她们再一起好好将伏羲养大,却半点没想起来,等那时,伏羲早就已经长大了。
因此伏羲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只是巫族养娃一惯是放任自由的养法,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过想起一顿管一顿,何况是别家的孩子?
所以幼年的伏羲过得颇为艰辛。
以至于虽然巫族与龙族的体魄都很是强壮,但身为巫族与龙族的孩子,伏羲的体型却一直很是消瘦,这让他小时候总是被身强体壮的大孩子欺负。
甚至千百年后,女娲游历洪荒,收集了各种天才地宝喂下去,也没能给哥哥喂出来一点丰腴。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在伏羲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华胥几乎从来都不会管他,她不会管他是否有食物,不会管他是否生病,不会管他是调皮还是听话,因为她也没话讲给他听,却唯独不允许他去雷泽。
可孩子的好奇心总是禁之不绝的,特别对于习惯了自己管自己的伏羲来说,华胥越不让他去,他越是心痒难耐。
这越来越难以抑制的好奇心促使着伏羲趁着华胥闭关修炼的时机,偷偷来到了雷泽,然后大失所望。
天雷已绝,此处也不过是一片寻常天地罢了,至少伏羲看不出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伏羲刚要转身回家,突然听见耳边惊雷刹响。
他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道霹雳,炫目的白光一闪,让他失明了一瞬,等恢复视力的时候,只看见雷泽中心凭空出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上半身是巫族法体缩小后的样子,下半身却是一条尾巴,一看到伏羲就笑,还朝他张开双手,要他抱抱。
伏羲没看出来蛇尾与龙尾的差别,只觉得这个小女孩同自己长得一般无二。
在他尚未丰富的认知与见识中,只有自己那个负心薄幸的龙爹爹同巫族女子鬼混,才会生出自己这样的孩子。
他知道娘亲这些年一直没能再见到龙爹爹,若她看到这小女孩,知道龙爹爹回过巫族却并未来见她,还同别的女子有了孩子,一定会非常生气。
伏羲知道巫族喜争好斗,很少有养孩子的耐烦心。他心里觉得,这个小女孩多半也是被娘亲抛弃了,他们刚好可以凑个伴,这样就都不孤单了。
所以他一把抱起了这个小女孩,让她坐在自己肩上,空出手来用草木给她搭了一个小屋子,将她藏在雷泽,匀出自己并不丰沛的口粮偷偷养着她。
小女孩很听话,伏羲怕她被娘亲发现,不让她往巫族的地界跑,她就乖乖待在雷泽,不越雷池一步;有时候伏羲捉襟见肘,自己都只能挨饿,实在没办法给她太多食物,她也不哭不闹的。
每次伏羲来雷泽找她,她都会脆生生地唤他哥哥,让他好一阵心软。他愈发不能理解巫族,养一个这样可爱的孩子不比打架斗狠有趣的多吗?
后来龙凤大劫起,三族混战,华胥生怕大龙在战场上出事,修炼的时候急于求成,反倒葬送了性命。
伏羲在巫族的牵挂没了,他干脆就离开了弇兹祖巫的部落,带着妹妹在洪荒流浪,顺便寻找龙爹爹的下落,想为娘亲这么多年的痴心画上一个句号。
然后他就结识了太一、帝俊、白泽等一众好友,在妖族寻到了归属感。
等龙凤大劫后,龙族并入了妖族,他也就顺势加入了妖族。连带着女娲也追随着兄长的脚步,认为自己是妖族的女娲。
他们做了万载的兄妹,女娲似乎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兄长后面,永远相信他的决断。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他说出来,她总是会照办无误。
可伏羲心中还是忍不住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