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第一缕阳光小心地探入窗牖,门外有人克制着声量交谈,字句含糊成一串低咛。弥弥起身刚走近窗牖,外面的低咛戛然而止,停顿约莫两次心跳的时间后,一道清脆响亮的童音迫不及待地释放欣喜:“月姐姐,她醒啦!”
“嘘,”弥弥听见阿月压着嗓子,有些窘迫道:“小郎君,小点声罢……”
陆佑一吸气,“噢——”他乖顺地将声音降得极低,几乎只剩了气音;弥弥忍俊不禁,迅速收拾好自己,打开了门。
三月初,草木逐青,白日院中所有的色调都变得轻盈。正对着屋门,阿月还保持着方才让陆佑收声的姿势,蹲立于地与他平视着,一只手柔柔地抬着,正整理孩童耳边的碎发。
小人儿原本侧对着弥弥,听到响动与阿月一齐偏过了头来。兰青袄子小花裤,球状双髻上缠一对颜色跳脱的红丝,这抹鲜艳恰恰将那粉雕玉琢的五官衬出几分仙灵之气,好似天上哪位神君的座下童子。
孩童的乌眸如镜。分明是初见,弥弥却能从那明亮水润的墨色里清楚地看见自己的模样,而后读出那流光中至纯的亲昵与友善。这样的孩子,难怪被吉娘子和娟娘子捧在心里。
“小郎君,”弥弥蹲下来,神色越发柔和;她笑着望向几步外缓缓起身的阿月——后者如今已无昨夜的惊惶,叠手温婉而立;见弥弥看过来,她报以笑颜,虽依旧腼腆但不再牵强。
弥弥重新将视线放回陆佑身上,“奴名唤弥弥,小郎君怎么称呼都行。”
陆佑歪头,身子往弥弥怀中凑了些,思索了一会儿,忽而踮脚附耳道:“阿姐。”
弥弥没有听清,好奇地追问:“小郎君是想唤奴阿弥?”
陆佑却是握着拳跳开两小步,脸蛋绯红,露着牙不语。那两字于他而言似乎是什么了不得的发现,见弥弥仍是迷惑,他有些焦急地重新靠近,而后羞怯又欣喜地埋下头去,重复道:“弥弥,阿姐。”
阿姐?弥弥一怔,心口温热,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打趣道:“小郎君……奴可不姓陆呀。”
说罢,手腕忽被一股力拉扯,她垂首才发现陆佑不知何时悄悄攀上了那墨绿绳结,五根小小的指头弯曲,显然是使了劲儿。
小人儿稚嫩的眉眼透出超乎年龄的认真来,斩钉截铁道:“阿姐。”弥弥无奈,眸中显出些无措;阿月跟在陆佑身后,此时用口型无声地暗示:你且答应他。
是吗……弥弥眨眨眼,陆佑不死心,又脆生生开口,这次有了一丝撒娇的意味:“阿姐?”
直击灵魂的。这些年弥弥握惯了笔、捧惯了书,为人侍时守敬自持,与人交时亲疏有度,却从未遇到有人初见时便能敞开怀抱,不问她出身来路,不疑她别有用心。
弥弥犹豫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面前小人儿柔顺乌黑的双髻;陆佑不躲不闪,眉眼弯弯,盯着她的唇,对自己的胜利势在必得。
她轻声应了声“嗯。”
阳光悄然凑近,依在弥弥的肩上见证人间又一种关系的确立;这称呼虽寻常,却是一枚恰逢春盛的种子,弥弥此刻还不知,往后她将会如何眷恋地仰视这棵树、为它每一次的开花结果动容。
“走,”陆佑心满意足,另一只手去拉阿月,“我们得赶紧去用早膳,不然阿娘要生气了。”
陆佑生来体弱,故五岁了还未开蒙;吃过了朝食,不去学堂,便还是由阿月带着在安国侯府里四处转。弥弥跟着他们消磨了小半日,渐渐从陆佑滔滔不绝的话里觉察出了什么。
哪里的路有青苔,哪间屋子不能随意进,府中谁与谁要好……小人儿边走边说,已经有些喘不上气,几次在岔路上停顿,可还是带着弥弥往尚未去过的地方走。
这分明是在事无巨细地告知她,这府中的“生存法则。”或许陆佑自己都不知晓他口中所述被世人统称为“人情世故”,但他俨然已经将保护弥弥这件事视为职责。
前方兰青的身影一个趔趄,急促地吸了几口气,而后猛烈地咳起来。不等弥弥上前,阿月已跑过去环住陆佑,一手顺着他的后背,满脸疼惜。
弥弥忙道:“小郎君,方才说的奴都记下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歇息歇息吧。”
陆佑闻言头一歪,轻轻枕在阿月的右肩;阿月见陆佑不言语,默认他答应了,便将他抱起来,“我们带阿弥去小花园看鱼好不好?”语毕,她眼神示意弥弥跟上。
阿月抱着陆佑走得又稳又缓,陆佑双手环着她的脖子,一双水灵灵的眼始终望着弥弥,走了一小段后他似乎缓和了些,红润的小嘴又开始张张合合:“阿姐,平日里我跟月姐姐待的时间最长。”
看来阿月是专门照看陆佑的女使,弥弥想起方才阿月对陆佑满心的在意,点点头道:“真好。”
陆佑又道:“月姐姐本名刘琴月,在府里有六年了,阿姐,她平日不爱说话,你可千万别嫌弃她。”他偏头看着阿月,双手又搂紧了些,“月姐姐是这府里手绣最好的人,她给我的帕子绣过小虎、糖饼,还有花——有一次帕子丢在小花园,蝴蝶都停在那上面了呢!”
“小郎君……”阿月局促,双颊浮红。
陆佑这时扭着身子就要下来,弥弥才发现他们已经置身小花园。毕竟是孩子,陆佑的注意力很快被引了去,绕着假山转了几圈,一屁股在池边坐下,盯着各色的鲤鱼渐渐入神。
弥弥与阿月相视一笑,各寻了阴凉处候着。
快至晌午,墙外嘈杂。
上京城每过午时一刻,行贩们便如雨后春笋般从各处涌上街头,派头大些的推个车,轱辘轱辘滚过东南西北的门户;简陋些的就背个篓或挑着担奔走吆喝,累了就在有铺面的食店门口蹭运气。行贩们对上京的每一条街道如数家珍,几乎无所不至,却又守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主动去高官显爵的门户前招摇。
不然若吃出了事,怕是谁也担待不起。
因此,途经仁化街的走贩卒夫们在安国侯府的门前都不约而同地收了声;在府里的弥弥听来,这好似对岸有人打水漂掷来的石子,初时还蹦跶几下,近前了就没入塘中。
“蜜饯果子——”贩夫声调昂扬,尾音悠悠颤颤;连叫了几次“蜜饯果子”,声音越来越近。弥弥看向陆佑,他仍沉浸在满池的潋滟,浑然不知外头的热闹。
吆喝声停止了,弥弥心想着那卖果子的人约莫正经过安国侯府;不料片刻后,贩夫的声音如滚雷炸开,近在咫尺:“蜜饯果子!卖蜜饯果子!一斤不过十文尔——”
弥弥攥住衣角,凝神侧耳。
“不过十文,咳咳,尔。”
是孟念池要面见她。
弥弥眼波流转,思索着这会儿该寻个什么由头出府,抬眸却见阿月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那眼神里带了些刺探,隐隐有将她剥开之意。
弥弥只迟疑一瞬,随即眉眼带笑看向陆佑,还未等她开口,阿月便轻声道:“小郎君体弱多病,夫人对他的吃食是格外上心的。”
她平静地又注视了弥弥片刻,不知在想什么,而后忽然招了陆佑过来:“小郎君,外边有人卖蜜饯果子。”
“阿娘不让我吃这些呀,”他诧异道,旋即又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知道了!”
“月姐姐,你想要的话去买便是,若铜子不够了,我去找阿娘要些。”
阿月笑意盈盈,将陆佑轻轻环住,动作似囊括了春天所有的温柔:“奴先前抱小郎君有些累,今日还是算了吧。”
陆佑闻言小跑到弥弥跟前,仰起头:“阿姐……”弥弥正苦恼没有由头出府,自然顺势应下:“那奴便去买几个回来。”
*
弥弥在仁化街尽头追上了那卖蜜饯果子的贩夫。她掏出几枚铜钱,低声道:“小人张尔,特来买您的果子。”
那人一顶宽大的草帽压得奇低,二指往东指了指,声音郁沉:“小娘子往此方向走至第三个街口,大人在茶馆二楼等候。老夫且自西往东兜圈,小娘子把握好时间,两盏茶后至茶馆门前向我拿果子。回去若是有人问起,就说老夫脚程快,你追了几个街头,故耽搁了些时间。”
此人思虑之周全,让弥弥不由得叹服,她微施一礼,便融入了往来的行人之中。走至第三个街口,果真瞧见一家茶馆,茶馆门口倚着一闲散的白衫小厮,弥弥走近了一看,这不是先生的随侍昌礼还能是谁?从前在宅中相见,昌礼总是箭袖长袍,一副居正崇礼的读书郎模样;此番重逢,在弥弥眼里倒生出些趣味。
昌礼认出弥弥,松了一口气,先是寒暄:“今日装扮有失礼节,让小娘子见笑了,”随后侧身以请,“小娘子请跟我来。”
“嘘,”弥弥听见阿月压着嗓子,有些窘迫道:“小郎君,小点声罢……”
陆佑一吸气,“噢——”他乖顺地将声音降得极低,几乎只剩了气音;弥弥忍俊不禁,迅速收拾好自己,打开了门。
三月初,草木逐青,白日院中所有的色调都变得轻盈。正对着屋门,阿月还保持着方才让陆佑收声的姿势,蹲立于地与他平视着,一只手柔柔地抬着,正整理孩童耳边的碎发。
小人儿原本侧对着弥弥,听到响动与阿月一齐偏过了头来。兰青袄子小花裤,球状双髻上缠一对颜色跳脱的红丝,这抹鲜艳恰恰将那粉雕玉琢的五官衬出几分仙灵之气,好似天上哪位神君的座下童子。
孩童的乌眸如镜。分明是初见,弥弥却能从那明亮水润的墨色里清楚地看见自己的模样,而后读出那流光中至纯的亲昵与友善。这样的孩子,难怪被吉娘子和娟娘子捧在心里。
“小郎君,”弥弥蹲下来,神色越发柔和;她笑着望向几步外缓缓起身的阿月——后者如今已无昨夜的惊惶,叠手温婉而立;见弥弥看过来,她报以笑颜,虽依旧腼腆但不再牵强。
弥弥重新将视线放回陆佑身上,“奴名唤弥弥,小郎君怎么称呼都行。”
陆佑歪头,身子往弥弥怀中凑了些,思索了一会儿,忽而踮脚附耳道:“阿姐。”
弥弥没有听清,好奇地追问:“小郎君是想唤奴阿弥?”
陆佑却是握着拳跳开两小步,脸蛋绯红,露着牙不语。那两字于他而言似乎是什么了不得的发现,见弥弥仍是迷惑,他有些焦急地重新靠近,而后羞怯又欣喜地埋下头去,重复道:“弥弥,阿姐。”
阿姐?弥弥一怔,心口温热,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打趣道:“小郎君……奴可不姓陆呀。”
说罢,手腕忽被一股力拉扯,她垂首才发现陆佑不知何时悄悄攀上了那墨绿绳结,五根小小的指头弯曲,显然是使了劲儿。
小人儿稚嫩的眉眼透出超乎年龄的认真来,斩钉截铁道:“阿姐。”弥弥无奈,眸中显出些无措;阿月跟在陆佑身后,此时用口型无声地暗示:你且答应他。
是吗……弥弥眨眨眼,陆佑不死心,又脆生生开口,这次有了一丝撒娇的意味:“阿姐?”
直击灵魂的。这些年弥弥握惯了笔、捧惯了书,为人侍时守敬自持,与人交时亲疏有度,却从未遇到有人初见时便能敞开怀抱,不问她出身来路,不疑她别有用心。
弥弥犹豫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面前小人儿柔顺乌黑的双髻;陆佑不躲不闪,眉眼弯弯,盯着她的唇,对自己的胜利势在必得。
她轻声应了声“嗯。”
阳光悄然凑近,依在弥弥的肩上见证人间又一种关系的确立;这称呼虽寻常,却是一枚恰逢春盛的种子,弥弥此刻还不知,往后她将会如何眷恋地仰视这棵树、为它每一次的开花结果动容。
“走,”陆佑心满意足,另一只手去拉阿月,“我们得赶紧去用早膳,不然阿娘要生气了。”
陆佑生来体弱,故五岁了还未开蒙;吃过了朝食,不去学堂,便还是由阿月带着在安国侯府里四处转。弥弥跟着他们消磨了小半日,渐渐从陆佑滔滔不绝的话里觉察出了什么。
哪里的路有青苔,哪间屋子不能随意进,府中谁与谁要好……小人儿边走边说,已经有些喘不上气,几次在岔路上停顿,可还是带着弥弥往尚未去过的地方走。
这分明是在事无巨细地告知她,这府中的“生存法则。”或许陆佑自己都不知晓他口中所述被世人统称为“人情世故”,但他俨然已经将保护弥弥这件事视为职责。
前方兰青的身影一个趔趄,急促地吸了几口气,而后猛烈地咳起来。不等弥弥上前,阿月已跑过去环住陆佑,一手顺着他的后背,满脸疼惜。
弥弥忙道:“小郎君,方才说的奴都记下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歇息歇息吧。”
陆佑闻言头一歪,轻轻枕在阿月的右肩;阿月见陆佑不言语,默认他答应了,便将他抱起来,“我们带阿弥去小花园看鱼好不好?”语毕,她眼神示意弥弥跟上。
阿月抱着陆佑走得又稳又缓,陆佑双手环着她的脖子,一双水灵灵的眼始终望着弥弥,走了一小段后他似乎缓和了些,红润的小嘴又开始张张合合:“阿姐,平日里我跟月姐姐待的时间最长。”
看来阿月是专门照看陆佑的女使,弥弥想起方才阿月对陆佑满心的在意,点点头道:“真好。”
陆佑又道:“月姐姐本名刘琴月,在府里有六年了,阿姐,她平日不爱说话,你可千万别嫌弃她。”他偏头看着阿月,双手又搂紧了些,“月姐姐是这府里手绣最好的人,她给我的帕子绣过小虎、糖饼,还有花——有一次帕子丢在小花园,蝴蝶都停在那上面了呢!”
“小郎君……”阿月局促,双颊浮红。
陆佑这时扭着身子就要下来,弥弥才发现他们已经置身小花园。毕竟是孩子,陆佑的注意力很快被引了去,绕着假山转了几圈,一屁股在池边坐下,盯着各色的鲤鱼渐渐入神。
弥弥与阿月相视一笑,各寻了阴凉处候着。
快至晌午,墙外嘈杂。
上京城每过午时一刻,行贩们便如雨后春笋般从各处涌上街头,派头大些的推个车,轱辘轱辘滚过东南西北的门户;简陋些的就背个篓或挑着担奔走吆喝,累了就在有铺面的食店门口蹭运气。行贩们对上京的每一条街道如数家珍,几乎无所不至,却又守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主动去高官显爵的门户前招摇。
不然若吃出了事,怕是谁也担待不起。
因此,途经仁化街的走贩卒夫们在安国侯府的门前都不约而同地收了声;在府里的弥弥听来,这好似对岸有人打水漂掷来的石子,初时还蹦跶几下,近前了就没入塘中。
“蜜饯果子——”贩夫声调昂扬,尾音悠悠颤颤;连叫了几次“蜜饯果子”,声音越来越近。弥弥看向陆佑,他仍沉浸在满池的潋滟,浑然不知外头的热闹。
吆喝声停止了,弥弥心想着那卖果子的人约莫正经过安国侯府;不料片刻后,贩夫的声音如滚雷炸开,近在咫尺:“蜜饯果子!卖蜜饯果子!一斤不过十文尔——”
弥弥攥住衣角,凝神侧耳。
“不过十文,咳咳,尔。”
是孟念池要面见她。
弥弥眼波流转,思索着这会儿该寻个什么由头出府,抬眸却见阿月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那眼神里带了些刺探,隐隐有将她剥开之意。
弥弥只迟疑一瞬,随即眉眼带笑看向陆佑,还未等她开口,阿月便轻声道:“小郎君体弱多病,夫人对他的吃食是格外上心的。”
她平静地又注视了弥弥片刻,不知在想什么,而后忽然招了陆佑过来:“小郎君,外边有人卖蜜饯果子。”
“阿娘不让我吃这些呀,”他诧异道,旋即又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知道了!”
“月姐姐,你想要的话去买便是,若铜子不够了,我去找阿娘要些。”
阿月笑意盈盈,将陆佑轻轻环住,动作似囊括了春天所有的温柔:“奴先前抱小郎君有些累,今日还是算了吧。”
陆佑闻言小跑到弥弥跟前,仰起头:“阿姐……”弥弥正苦恼没有由头出府,自然顺势应下:“那奴便去买几个回来。”
*
弥弥在仁化街尽头追上了那卖蜜饯果子的贩夫。她掏出几枚铜钱,低声道:“小人张尔,特来买您的果子。”
那人一顶宽大的草帽压得奇低,二指往东指了指,声音郁沉:“小娘子往此方向走至第三个街口,大人在茶馆二楼等候。老夫且自西往东兜圈,小娘子把握好时间,两盏茶后至茶馆门前向我拿果子。回去若是有人问起,就说老夫脚程快,你追了几个街头,故耽搁了些时间。”
此人思虑之周全,让弥弥不由得叹服,她微施一礼,便融入了往来的行人之中。走至第三个街口,果真瞧见一家茶馆,茶馆门口倚着一闲散的白衫小厮,弥弥走近了一看,这不是先生的随侍昌礼还能是谁?从前在宅中相见,昌礼总是箭袖长袍,一副居正崇礼的读书郎模样;此番重逢,在弥弥眼里倒生出些趣味。
昌礼认出弥弥,松了一口气,先是寒暄:“今日装扮有失礼节,让小娘子见笑了,”随后侧身以请,“小娘子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