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大噪
春雨是江南的常客,那雨丝似针尖、如牛毛,细密密地落在青石板路上,落在小店的白墙黑瓦上。
“桂记卤味?”几位躲雨的书生抱紧了怀中新淘来的书籍,疑惑道,“这不是北境仁兄们写诗赞过的店吗!”
如今要问什么人传播消息最快,那必然是举子们。
离春闱还有几天,掰着手指头就能算出来。杭京城内的大小旅社、同乡会馆,甚至连寺庙道观都挤满了书生。
他们研究会试押题时,可能还藏着掖着,但在分享衣食住行方面,不遗余力。
北境学子们在桂记卤味饱餐后,逢人便夸。
“卤鸡架吃过吗,算是我们当地特色。”书生竖起大拇指,“添上酱油和冰糖,肉不多,但特有嚼劲。”
鸡的脊椎骨、胸骨,是在物资匮乏的北境,相对低廉容易获取的肉类了。
“嘁,乡下人。”来自富庶地的举子们对此不屑一顾。
没吃过金齑玉脍、龙肝参翅,竟然对廉价的鸡架子情有独钟,他们断然是看不起的。
但并非所有读书人都出自钟鸣鼎食之家。
“正好肚子有些饿了,咱进去看看吧。”几位躲雨的书生举步走进了店内。
映入眼帘的木质桌椅,被擦拭得明亮洁净。每张松木桌中央的瓷瓶中,插着几支桃杏梨花。
应季鲜花色彩缤纷,为小店增添几分雅致。
沿墙壁摆放一排货架,束颈深腹的玻璃碗,饰以圆形磨花。其玻璃薄且透明,放在古玩店可能要卖几两白银。
在这里,仅仅用来盛放卤味样品。
“咕嘟。”书生们咽了口唾沫,深深吸一口气,“打扰了,店里有人吗?”
“来啦。”后院传来一个清脆欢快的声音,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儿掀开帘子跑过来,她笑容可掬。
“各位客官请坐,小店堂食至少需付白银一两。”桂枝儿新雇佣的店员尽职尽责介绍起来。
菜品随机,份量随机,资费看着给。
吃什么全看老板心情。
“这算怎么回事?”有书生不大能接受,一两银子可不便宜,要是节省些都够买半个月的口粮了。
“对啊,没有菜谱,也不明码标价。”竟然有人敢在长兴坊上开黑店。
扎马尾辫女孩心里有些慌,但还是按照桂枝儿教的,礼貌地端出瓷盘和竹片齿签
“小店有免赀试尝。”她诚恳地说,“大家可以试试。”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书生们轮流尝了一口,紧接着互相对视一眼,默契地从袖中往外掏铜钱。
你一贯,我一贯,好歹是凑足了最低资费。
“本来想留点钱再淘一本《云林石谱》的,奈何这卤味确实香。”书生涨红了脸。
“考前吃顿好的打打牙祭,免得关进去后肚子饿。”有人调侃道。
会试四场历时九天,确实只能自带些干瘪无味的米面糕点。
闲聊间,冷盘小菜已经先上桌了。
先是一小碟新鲜牛肉,将其沿着纹理横切成薄片,用好酒浸泡后,拌以肉酱和香醋而成。
搭配一小壶热黄酒,是从小店右手边的酒坊里打的。
“这水晶脍倒是做得漂亮。”有女书生更中意另一道菜,欣喜地夹起一块。
鲤鱼熬汤冷却形成的鱼冻,味道滑嫩清爽。
“客官请慢用。”上菜的还有一位身形瘦小的少年。
那少年转身进了后院庖厨,继续关照锅里的鸡汤面。
他选用的是鲜嫩的鸡腿肉,经过长时间炖煮,已经酥烂脱骨。
锅内添加了适量的姜片、葱段、枸杞、红枣等调料,不仅去腥增香,还使汤汁更加浓郁滋补。
“可以。”桂枝儿用长勺舀出一点汤,放进碗中抿了一口。她点点头,言简意赅:“下面吧。”
有经验的学徒调教起来就是快。
桂枝儿转头指点小女孩做果茶,从简单的饮品学起。
一般有天赋的人当师傅,往往不太会教,因为无法理解凡人怎会如此蠢钝。
好在桂枝儿经历得多,心平气和。
有灵气的徒弟也好,勤奋听话的孩子也罢,她因材施教,来者不拒。
“鸡汤面来了!”伴随着一声吆喝,主食上场。
金黄色的鸡汤盛在洁白瓷碗中,溏心蛋的蛋黄呈现半流动状态,像是被阳光照耀着的金色琥珀,微微颤动。
书生们闻着味儿便垂涎三尺。
喝一口醇厚的鸡汤,吃几缕劲道的面条,再咬上一口鲜嫩的鸡肉,温暖从舌尖蔓延到胃里,传遍全身。
硬菜一碟连一碟地递上桌子,书生们直呼这一两白银花得值!
桂枝儿坐在后院屋檐下的摇椅上,悠哉悠哉地翻着账本。
“算上在楚淮赚的钱,小金库越来越充实了。”她心满意足,自觉对得起出资人栾小将军。
与在北境逢五逢十开业的平价店不同,在京城她绝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事儿。
价格越昂贵,越有人趋之若鹜。
很快,长兴坊新开了一家——“老板脾气很大,吃什么她说了算”“最低餐费一两银子,没有上限”的神奇小店的新鲜事儿传遍杭京。
桂记卤味店门口,从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路过的行人,到车水马龙汇聚了不少权贵。
名声彻底打响。
户部侍郎马碌,依旧是桂记卤味店的常客。
他下了朝换上常服就往这里跑,脚蹬一双黑色官靴,发出 “噔噔” 的声响,红光满面。
每当店里走进一些同僚,他就兴奋地追着桂枝儿问。
“那位那位,宗人府的左宗正大人,就是……”马侍郎眼中燃烧着亢奋的火苗,声音却压得很低。
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马侍郎认定,桂枝儿是前太子殿下梁樾在杭京安插的钉子。那么桂记卤味店作为据点,招待“自己人”理所当然。
桂枝儿懒得搭理他,正精心雕琢着文思豆腐。
这道菜极为考验刀工,得手稳刀快,将嫩豆腐切成细丝,保证放入水中能散开,不粘连。
“您没穿庖厨的衣裳,不能进来。”她一句话怼走了马碌。
什么左宗正右宗正,来店里的食客确实有很多达官显贵,至于跟前太子殿下的关系,纯粹是马侍郎自己臆想的。
桂枝儿不表态也不否认。
“那么,小娘子是如何及时知道镇北最新资讯的?”马碌隔着纱窗笑得神秘。
仿佛在说我懂,我都明白。
“知府大人时不时会寄信来。”桂枝儿哭笑不得。
好好好,这下真洗不清了。
“桂记卤味?”几位躲雨的书生抱紧了怀中新淘来的书籍,疑惑道,“这不是北境仁兄们写诗赞过的店吗!”
如今要问什么人传播消息最快,那必然是举子们。
离春闱还有几天,掰着手指头就能算出来。杭京城内的大小旅社、同乡会馆,甚至连寺庙道观都挤满了书生。
他们研究会试押题时,可能还藏着掖着,但在分享衣食住行方面,不遗余力。
北境学子们在桂记卤味饱餐后,逢人便夸。
“卤鸡架吃过吗,算是我们当地特色。”书生竖起大拇指,“添上酱油和冰糖,肉不多,但特有嚼劲。”
鸡的脊椎骨、胸骨,是在物资匮乏的北境,相对低廉容易获取的肉类了。
“嘁,乡下人。”来自富庶地的举子们对此不屑一顾。
没吃过金齑玉脍、龙肝参翅,竟然对廉价的鸡架子情有独钟,他们断然是看不起的。
但并非所有读书人都出自钟鸣鼎食之家。
“正好肚子有些饿了,咱进去看看吧。”几位躲雨的书生举步走进了店内。
映入眼帘的木质桌椅,被擦拭得明亮洁净。每张松木桌中央的瓷瓶中,插着几支桃杏梨花。
应季鲜花色彩缤纷,为小店增添几分雅致。
沿墙壁摆放一排货架,束颈深腹的玻璃碗,饰以圆形磨花。其玻璃薄且透明,放在古玩店可能要卖几两白银。
在这里,仅仅用来盛放卤味样品。
“咕嘟。”书生们咽了口唾沫,深深吸一口气,“打扰了,店里有人吗?”
“来啦。”后院传来一个清脆欢快的声音,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儿掀开帘子跑过来,她笑容可掬。
“各位客官请坐,小店堂食至少需付白银一两。”桂枝儿新雇佣的店员尽职尽责介绍起来。
菜品随机,份量随机,资费看着给。
吃什么全看老板心情。
“这算怎么回事?”有书生不大能接受,一两银子可不便宜,要是节省些都够买半个月的口粮了。
“对啊,没有菜谱,也不明码标价。”竟然有人敢在长兴坊上开黑店。
扎马尾辫女孩心里有些慌,但还是按照桂枝儿教的,礼貌地端出瓷盘和竹片齿签
“小店有免赀试尝。”她诚恳地说,“大家可以试试。”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书生们轮流尝了一口,紧接着互相对视一眼,默契地从袖中往外掏铜钱。
你一贯,我一贯,好歹是凑足了最低资费。
“本来想留点钱再淘一本《云林石谱》的,奈何这卤味确实香。”书生涨红了脸。
“考前吃顿好的打打牙祭,免得关进去后肚子饿。”有人调侃道。
会试四场历时九天,确实只能自带些干瘪无味的米面糕点。
闲聊间,冷盘小菜已经先上桌了。
先是一小碟新鲜牛肉,将其沿着纹理横切成薄片,用好酒浸泡后,拌以肉酱和香醋而成。
搭配一小壶热黄酒,是从小店右手边的酒坊里打的。
“这水晶脍倒是做得漂亮。”有女书生更中意另一道菜,欣喜地夹起一块。
鲤鱼熬汤冷却形成的鱼冻,味道滑嫩清爽。
“客官请慢用。”上菜的还有一位身形瘦小的少年。
那少年转身进了后院庖厨,继续关照锅里的鸡汤面。
他选用的是鲜嫩的鸡腿肉,经过长时间炖煮,已经酥烂脱骨。
锅内添加了适量的姜片、葱段、枸杞、红枣等调料,不仅去腥增香,还使汤汁更加浓郁滋补。
“可以。”桂枝儿用长勺舀出一点汤,放进碗中抿了一口。她点点头,言简意赅:“下面吧。”
有经验的学徒调教起来就是快。
桂枝儿转头指点小女孩做果茶,从简单的饮品学起。
一般有天赋的人当师傅,往往不太会教,因为无法理解凡人怎会如此蠢钝。
好在桂枝儿经历得多,心平气和。
有灵气的徒弟也好,勤奋听话的孩子也罢,她因材施教,来者不拒。
“鸡汤面来了!”伴随着一声吆喝,主食上场。
金黄色的鸡汤盛在洁白瓷碗中,溏心蛋的蛋黄呈现半流动状态,像是被阳光照耀着的金色琥珀,微微颤动。
书生们闻着味儿便垂涎三尺。
喝一口醇厚的鸡汤,吃几缕劲道的面条,再咬上一口鲜嫩的鸡肉,温暖从舌尖蔓延到胃里,传遍全身。
硬菜一碟连一碟地递上桌子,书生们直呼这一两白银花得值!
桂枝儿坐在后院屋檐下的摇椅上,悠哉悠哉地翻着账本。
“算上在楚淮赚的钱,小金库越来越充实了。”她心满意足,自觉对得起出资人栾小将军。
与在北境逢五逢十开业的平价店不同,在京城她绝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事儿。
价格越昂贵,越有人趋之若鹜。
很快,长兴坊新开了一家——“老板脾气很大,吃什么她说了算”“最低餐费一两银子,没有上限”的神奇小店的新鲜事儿传遍杭京。
桂记卤味店门口,从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路过的行人,到车水马龙汇聚了不少权贵。
名声彻底打响。
户部侍郎马碌,依旧是桂记卤味店的常客。
他下了朝换上常服就往这里跑,脚蹬一双黑色官靴,发出 “噔噔” 的声响,红光满面。
每当店里走进一些同僚,他就兴奋地追着桂枝儿问。
“那位那位,宗人府的左宗正大人,就是……”马侍郎眼中燃烧着亢奋的火苗,声音却压得很低。
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马侍郎认定,桂枝儿是前太子殿下梁樾在杭京安插的钉子。那么桂记卤味店作为据点,招待“自己人”理所当然。
桂枝儿懒得搭理他,正精心雕琢着文思豆腐。
这道菜极为考验刀工,得手稳刀快,将嫩豆腐切成细丝,保证放入水中能散开,不粘连。
“您没穿庖厨的衣裳,不能进来。”她一句话怼走了马碌。
什么左宗正右宗正,来店里的食客确实有很多达官显贵,至于跟前太子殿下的关系,纯粹是马侍郎自己臆想的。
桂枝儿不表态也不否认。
“那么,小娘子是如何及时知道镇北最新资讯的?”马碌隔着纱窗笑得神秘。
仿佛在说我懂,我都明白。
“知府大人时不时会寄信来。”桂枝儿哭笑不得。
好好好,这下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