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岂是小雨纷纷,幽静的山林里,耳畔只剩下雨珠滚落的声音,上天将思念混为雨,寄给大地下的“人们”,雨,只会越下越大。
放假的第一天,一大早她们便匆匆忙忙地赶去高铁站,准备回去B市宜德县扫墓。
高铁像一条白色的巨龙载着乘客飞奔向前冲!窗户像一台照相机把美景一张张地拍了出来。在春天的陪伴下,一会儿就到沁欢的故土宜德。
下午,老一辈领着赵荧她们组成一个大队伍,拿着纪念品和铁耙之类的工具,去上坟,一片片绿色的麦田像一块块绿色毛毯铺在春天的田野上。
春风轻抚着麦浪,麦浪波向远方。黄黄的油菜花和白白的萝卜花还有淡紫色的大豆花给田野添加了几抹颜色。走过长满小草的田埂,她们小心翼翼地走到田埂对岸,因为两边都是养虾的池塘。水像一面大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一棵棵大树。
拜祭祖先的时候要点香、烧黄纸,最后还要添加新的土……
易沁欢心中五味杂陈:在墓碑前,看着妈妈手捧着爸爸的照片,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无尽的哀愁。
她轻抚着照片上爸爸微笑的面容,回想起那些逝去的时光。
小时候,爸爸总是最疼爱她的人。每当放学回家,门口总会准时出现他那熟悉的身影,手里拿着她最爱的零食和玩具。晚上,他还会亲自辅导她功课,教她如何克服难题。那些日子,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她亲爱的爸爸。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了。
从此,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在泪水中成长。
赵荧在一旁看到了沁欢的悲伤,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孩子,你爸爸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爱和教诲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要学会放下心中的伤痛,继续前行。”
沁欢抬起头,看着妈妈充满慈爱的眼神,心中明白妈妈也是同样的思念爸爸。
她紧紧握住妈妈的手,两人一同默哀片刻,然后一起清理了墓碑周围的杂草,献上了爸爸最喜欢的花。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历史知识小补充版块:易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有易氏,属于以易水河为氏。古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省易县境内,汇合后入南距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
相传,黄帝时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商王朝后期,“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仍是北部地区的一支强悍部落。
其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称有易氏,有易氏的后裔在后来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姬佹诸(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属下为大夫。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晋国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了小国霍、耿、魏,毕万在战役中居功甚伟,因此晋献公把魏邑(今山西芮城、荣河一带)封赏给了毕万,并封他为大夫,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
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宠臣雍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的宠臣雍巫(饔巫)受封食采于易邑(今河北雄县赵北口一带),他擅长庖厨,餐饮制作手艺精湛无比,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世人称其为易牙。由于有人指出雍巫是狄族人,因此又被称作狄牙。
易牙和竖刁(竖貂)两位宠臣、以及原来卫国太子姬开方三人关系密切,与贤相管仲、鲍叔牙同时在齐桓公手下作事。
易牙作为厨师,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杀子烹献”。史书记载,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技艺颇为赞赏,但日子一久,也难免会产生落套的感觉。就在齐桓公吃腻了各种口味后,顺口唠叨了一句“不知人肉味何?”,易牙便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烹调成美味肉羹进献,齐桓公吃了以后感觉十分鲜美,连连夸奖,问易牙是怎么做的,易牙回答“杀子以烹”,着实使齐桓公感动。
但管仲在逝世前尖锐地指出:“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此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之以求宠,无疑与豺狐无异,后必乱国!”
管仲和鲍叔牙死后,易牙与竖刁(竖貂)等宠臣乘齐桓公病重之际,活活饿死了齐桓公。之后易牙、竖貂、开方三臣专政,发布了戒严令,因此齐桓公死后两个多月都没有人埋葬,以至于蛆虫泛滥,都爬到宫门外。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泱泱齐国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沦落到了尸体用杨木门板遮盖的惨况。
齐桓公原来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却都没有生子。因此齐桓公又娶了六位如夫人(妾妃):长卫姬,后生了公子姜武孟(公子无诡);少卫姬,后生了公子姜元(齐惠公);郑姬,后生了公子姜昭(齐孝公);葛嬴,后生了公子姜潘(齐昭公);密姬,后生了公子姜商人(齐懿公);宋华子,后生了公子姜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
当时,齐桓公和管仲皆喜欢郑姬所生的公子昭,还把他托付给当时以仁著称的宋襄公子兹甫,欲立为太子。
在齐桓公死后,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以争王位,易牙拥立公子无诡继位,大杀朝臣和其他公子,齐国就此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将齐桓公创建的春秋霸主地位丧失殆尽。可见,易牙虽然只是一名御厨,却对国家政治也有重大干涉。
公子无诡立位仅三个月,王座还未坐热即被杀身亡。宋襄公乘机派大军护送公子姜昭即位,是为齐孝公。而易牙仍然分庭抗礼,改奉公子雍,但在齐国根本就站不住脚,遂一同逃亡到了鲁国,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在易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易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之易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有一易州,在今河北省雄县的西北部,因处于易水注入大清河的交汇处下游西南岸,因此称易州,曾一度为燕国的陪都(左易),该邑后被齐国所占。之后居于易州的燕国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易氏的历史也有两千四百余年了。
第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易氏族人比较少,来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太平图话姓氏综》中记载:在回族中“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朝。因为在宋版《百家姓》中回族还无此姓氏描述。
回族易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一带。
第七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的临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沅江地区的土著易氏,原先是来自内地的汉族。
明朝初期,沅江地区人烟稀少,于是明朝政府募民开垦,汉族迁民于明洪武八年迁沅邑,驻足垦荒,后融入了当地“土著”即土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今云南、四川一带多易氏,即与西南的易氏土著与汉族联姻有关。
第八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今广东省鹤山市玉桥镇有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到农历4月22日,村民们就会齐聚一堂,以巡行、唱大戏、抢炮头等方式大肆庆祝,而且往往要持续十几二十日,这个活动被称为“庆神”。
根据该村的易氏族谱记载,从建村时计起,乡民就有在每年这一天祀奉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太尉陈平的传统,到今天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
传说,今玉桥镇的易氏族人本姓韩,是“兴汉三杰”之一韩信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韩信因谋反被吕雉皇后诛杀,并累及三族被灭门。因此,当时的太尉陈平惋惜功勋家族,派义仆冒险潜入韩府,将韩信的孤儿救出,连夜逃往易水(今河北易县一带)避居。
为躲过官兵的追杀及其他人的耳目,该义仆将韩信的孤儿指易水地名为姓,将其韩氏改为易氏,从此逃过了劫难。其后,韩信遗孤的后裔子孙便世代称易氏,并尊陈平太尉为“庆神”,世世代代供奉之,直到今天。
第九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北宋的杨家将之后裔有避难拆姓字为易氏的。杨字的繁体字为“楊”,拆开来分别就是“木”字和“昜”字,“昜”字近乎“易”字,因此亦称“易”。
所谓的“杨家将”,其戏剧、文学代表人物中的杨业(杨继业),原型就是杨重贵。杨重贵的父亲杨信是五代时期麟州(今山东菏泽巨野)的一个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了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在杨信归附后汉政权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儿子杨重贵到太原归在刘崇帐下。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政权,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以其子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的刘崇。不久,杨崇勋又重新归附了后周政权。虽然有这样的屡次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地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年少的杨重贵当时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其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侍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后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传说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将军”。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政权长达三十多年的“无敌战绩”,在史籍《宋史》、《辽史》中皆没有任何记载,而在《宋史》中提到过的几次宋军与北汉政权的交锋中,全部都是以刘继业的残败而告终。例如刘继业与宋军大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即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是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因何称为“无敌”?而在史籍《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在北汉君主刘继元投降以后,他仍在坚持战斗。后来直到宋太宗赵匡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着解甲归降。
据说,北汉政权灭亡后,国破无本,无本(根)者何以为木(树)?因此杨重贵遂将自己的姓氏拆开,令子孙们去“木”改姓“易”氏。
一个屡战屡败的将军,后来竟然成为北宋王朝的忠烈家门,这个传说很是具有离奇色彩,只能是非常有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至今还没有易氏族人称自己就是杨重贵的后代。
另外“易”与“昜”两个字的读音和字义皆不相通,“昜”实际上就是古“阳”字,所以,该易氏来源之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水族、苗族、纳西族、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
姜尚(姜太公、姜子牙、吕尚)、毕万、易牙(雍巫、饔巫)。
迁徙分布
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二十八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易氏最早的发源地为今河北易县一带和山东、河南间地。
放假的第一天,一大早她们便匆匆忙忙地赶去高铁站,准备回去B市宜德县扫墓。
高铁像一条白色的巨龙载着乘客飞奔向前冲!窗户像一台照相机把美景一张张地拍了出来。在春天的陪伴下,一会儿就到沁欢的故土宜德。
下午,老一辈领着赵荧她们组成一个大队伍,拿着纪念品和铁耙之类的工具,去上坟,一片片绿色的麦田像一块块绿色毛毯铺在春天的田野上。
春风轻抚着麦浪,麦浪波向远方。黄黄的油菜花和白白的萝卜花还有淡紫色的大豆花给田野添加了几抹颜色。走过长满小草的田埂,她们小心翼翼地走到田埂对岸,因为两边都是养虾的池塘。水像一面大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一棵棵大树。
拜祭祖先的时候要点香、烧黄纸,最后还要添加新的土……
易沁欢心中五味杂陈:在墓碑前,看着妈妈手捧着爸爸的照片,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无尽的哀愁。
她轻抚着照片上爸爸微笑的面容,回想起那些逝去的时光。
小时候,爸爸总是最疼爱她的人。每当放学回家,门口总会准时出现他那熟悉的身影,手里拿着她最爱的零食和玩具。晚上,他还会亲自辅导她功课,教她如何克服难题。那些日子,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她亲爱的爸爸。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了。
从此,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在泪水中成长。
赵荧在一旁看到了沁欢的悲伤,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孩子,你爸爸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爱和教诲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要学会放下心中的伤痛,继续前行。”
沁欢抬起头,看着妈妈充满慈爱的眼神,心中明白妈妈也是同样的思念爸爸。
她紧紧握住妈妈的手,两人一同默哀片刻,然后一起清理了墓碑周围的杂草,献上了爸爸最喜欢的花。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历史知识小补充版块:易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有易氏,属于以易水河为氏。古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省易县境内,汇合后入南距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
相传,黄帝时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商王朝后期,“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仍是北部地区的一支强悍部落。
其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称有易氏,有易氏的后裔在后来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姬佹诸(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属下为大夫。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晋国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了小国霍、耿、魏,毕万在战役中居功甚伟,因此晋献公把魏邑(今山西芮城、荣河一带)封赏给了毕万,并封他为大夫,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
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宠臣雍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的宠臣雍巫(饔巫)受封食采于易邑(今河北雄县赵北口一带),他擅长庖厨,餐饮制作手艺精湛无比,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世人称其为易牙。由于有人指出雍巫是狄族人,因此又被称作狄牙。
易牙和竖刁(竖貂)两位宠臣、以及原来卫国太子姬开方三人关系密切,与贤相管仲、鲍叔牙同时在齐桓公手下作事。
易牙作为厨师,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杀子烹献”。史书记载,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技艺颇为赞赏,但日子一久,也难免会产生落套的感觉。就在齐桓公吃腻了各种口味后,顺口唠叨了一句“不知人肉味何?”,易牙便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烹调成美味肉羹进献,齐桓公吃了以后感觉十分鲜美,连连夸奖,问易牙是怎么做的,易牙回答“杀子以烹”,着实使齐桓公感动。
但管仲在逝世前尖锐地指出:“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此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之以求宠,无疑与豺狐无异,后必乱国!”
管仲和鲍叔牙死后,易牙与竖刁(竖貂)等宠臣乘齐桓公病重之际,活活饿死了齐桓公。之后易牙、竖貂、开方三臣专政,发布了戒严令,因此齐桓公死后两个多月都没有人埋葬,以至于蛆虫泛滥,都爬到宫门外。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泱泱齐国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沦落到了尸体用杨木门板遮盖的惨况。
齐桓公原来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却都没有生子。因此齐桓公又娶了六位如夫人(妾妃):长卫姬,后生了公子姜武孟(公子无诡);少卫姬,后生了公子姜元(齐惠公);郑姬,后生了公子姜昭(齐孝公);葛嬴,后生了公子姜潘(齐昭公);密姬,后生了公子姜商人(齐懿公);宋华子,后生了公子姜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
当时,齐桓公和管仲皆喜欢郑姬所生的公子昭,还把他托付给当时以仁著称的宋襄公子兹甫,欲立为太子。
在齐桓公死后,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以争王位,易牙拥立公子无诡继位,大杀朝臣和其他公子,齐国就此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将齐桓公创建的春秋霸主地位丧失殆尽。可见,易牙虽然只是一名御厨,却对国家政治也有重大干涉。
公子无诡立位仅三个月,王座还未坐热即被杀身亡。宋襄公乘机派大军护送公子姜昭即位,是为齐孝公。而易牙仍然分庭抗礼,改奉公子雍,但在齐国根本就站不住脚,遂一同逃亡到了鲁国,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在易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易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之易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有一易州,在今河北省雄县的西北部,因处于易水注入大清河的交汇处下游西南岸,因此称易州,曾一度为燕国的陪都(左易),该邑后被齐国所占。之后居于易州的燕国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易氏的历史也有两千四百余年了。
第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易氏族人比较少,来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太平图话姓氏综》中记载:在回族中“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朝。因为在宋版《百家姓》中回族还无此姓氏描述。
回族易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一带。
第七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的临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沅江地区的土著易氏,原先是来自内地的汉族。
明朝初期,沅江地区人烟稀少,于是明朝政府募民开垦,汉族迁民于明洪武八年迁沅邑,驻足垦荒,后融入了当地“土著”即土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今云南、四川一带多易氏,即与西南的易氏土著与汉族联姻有关。
第八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今广东省鹤山市玉桥镇有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到农历4月22日,村民们就会齐聚一堂,以巡行、唱大戏、抢炮头等方式大肆庆祝,而且往往要持续十几二十日,这个活动被称为“庆神”。
根据该村的易氏族谱记载,从建村时计起,乡民就有在每年这一天祀奉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太尉陈平的传统,到今天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
传说,今玉桥镇的易氏族人本姓韩,是“兴汉三杰”之一韩信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韩信因谋反被吕雉皇后诛杀,并累及三族被灭门。因此,当时的太尉陈平惋惜功勋家族,派义仆冒险潜入韩府,将韩信的孤儿救出,连夜逃往易水(今河北易县一带)避居。
为躲过官兵的追杀及其他人的耳目,该义仆将韩信的孤儿指易水地名为姓,将其韩氏改为易氏,从此逃过了劫难。其后,韩信遗孤的后裔子孙便世代称易氏,并尊陈平太尉为“庆神”,世世代代供奉之,直到今天。
第九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北宋的杨家将之后裔有避难拆姓字为易氏的。杨字的繁体字为“楊”,拆开来分别就是“木”字和“昜”字,“昜”字近乎“易”字,因此亦称“易”。
所谓的“杨家将”,其戏剧、文学代表人物中的杨业(杨继业),原型就是杨重贵。杨重贵的父亲杨信是五代时期麟州(今山东菏泽巨野)的一个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了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在杨信归附后汉政权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儿子杨重贵到太原归在刘崇帐下。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政权,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以其子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的刘崇。不久,杨崇勋又重新归附了后周政权。虽然有这样的屡次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地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年少的杨重贵当时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其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侍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后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传说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将军”。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政权长达三十多年的“无敌战绩”,在史籍《宋史》、《辽史》中皆没有任何记载,而在《宋史》中提到过的几次宋军与北汉政权的交锋中,全部都是以刘继业的残败而告终。例如刘继业与宋军大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即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是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因何称为“无敌”?而在史籍《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在北汉君主刘继元投降以后,他仍在坚持战斗。后来直到宋太宗赵匡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着解甲归降。
据说,北汉政权灭亡后,国破无本,无本(根)者何以为木(树)?因此杨重贵遂将自己的姓氏拆开,令子孙们去“木”改姓“易”氏。
一个屡战屡败的将军,后来竟然成为北宋王朝的忠烈家门,这个传说很是具有离奇色彩,只能是非常有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至今还没有易氏族人称自己就是杨重贵的后代。
另外“易”与“昜”两个字的读音和字义皆不相通,“昜”实际上就是古“阳”字,所以,该易氏来源之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水族、苗族、纳西族、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
姜尚(姜太公、姜子牙、吕尚)、毕万、易牙(雍巫、饔巫)。
迁徙分布
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二十八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易氏最早的发源地为今河北易县一带和山东、河南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