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农历新年,大明的朝廷就越加的忙碌,一年下来积攒的国内朝中政事,都要在这最后的时间段里解决掉,以免拖延到年后。
毕竟这些朝中大臣们也想过一个安生年,好迎接来年朝中新的政事。
至于有处理不完的剩余事情,看在快要过年的份上,各部大臣们为了稳妥,能推后的也就顺势推后了。
快过年了嘛,什么事情,能比的上中原,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独有的农历新年重要的。
不仅朝中大臣们在忙碌着处理手头上那些政事,身为听政、监国太后的张嫣,这段时间里也同样的非常忙碌。
要知道,内阁、六部大臣们拿不准的奏章,事宜,都要呈到乾清宫拙政殿,让太后张嫣来拿主意,为整个朝廷,大明做最后的决断。
尤其是陕西赈灾事宜,对天下文官的巡检,统计卫所人员,兵制改革,这些内阁、六部无权独立决断的事情,都需要先呈览太后张嫣才可以。
....
幽幽大明皇宫,一如既往的沉稳安静,仿佛就是一条沉睡不醒的巨龙一般,盘踞在大明京师要地的核心位置,俯瞰着整个大明江山,与那些对大明有敌意的宵小。
红墙,琉璃瓦,将整个大明皇宫装点的庄严肃穆。
冬季,相较于辽东大雪的粗犷,让人感觉到恐惧,担心牲畜会被这冰雪的寒冷冻死,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很少出来活动。
今年,对于大旱之年的北方,大明京城降下的雪,可以堪称瑞雪,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虽然这对于李牧来说,明年的崇祯三年,大明也不过是另一个灾年而已。
不过,大明位面的中原百姓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年前下的雪,他们依然认为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和老辈子的话一样:‘瑞雪兆丰年’。
京师要地降雪,自然也少不了覆盖整个大明皇宫,让百姓认为的瑞雪,给这座沉闷庄严的城,增加一丝圣洁之色。
也好拉近京城百姓与皇家之间的距离。
乾清宫,拙政殿内。
坐在龙椅上的太后张嫣轻放玉手,将刚看完的奏章放在龙案之上,拿起一侧的朱笔,蜻蜓点水般在砚台上啄几下墨汁。
动作轻缓,如同优美的舞姿,让人赏心悦目。
啄好墨汁的朱笔,在奏章上连续点下几笔,将她的意见,批注,加在这封奏章之上,才将朱笔重新放回笔架上。
合起处理完的奏章,将其放在览阅完的那堆奏章堆里。
当张嫣刚想去拿新的奏章,一个声音阻止了她。
一旁伺候的魏忠贤,看到劳累的太后张嫣,不忍心下,上前阻止道:“太后娘娘,今天的奏章批阅的够多了,您即便再思念上主,也不能这般劳累,望娘娘保重凤体,等上主得胜归来,班师回朝,才不会因为娘娘身体消瘦而发怒,责怪老奴没有照顾好娘娘的凤体安康。”
“瘦了吗?”张嫣听到魏忠贤的劝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感觉确实有些消瘦了。
这段时日,快要过年,处理的奏章朝事,还真的比平日里多上了几倍不止,媚目抬起,看了看那览阅过垒砌很高的奏章。
不知不觉下,今天她已经批阅完这么多的奏章了。
听到张嫣不知是自语,还是问话,魏忠贤都立即上前回道:“瘦了,太后娘娘您这段时日处理朝政,确实憔悴消瘦了很多,要不是您拦着,老奴都想去内阁,六部骂街了。”
说着,伸出手指,指着殿外,所指的方向应该就是内阁、六部所在的办公地。
“他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吃着咱皇家饭的大臣们,没能力处理好朝中大事,却来劳烦太后您,简直不为臣子。”
“行了,魏公。”张嫣听到魏忠贤对内阁、六部的评价,心软的打断道:“这一年来,不管是江山,地方上,还是朝廷,变化都很大,也着实难为了这班朝中大臣了,就连哀家处理起这些朝政来,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更不要说朝中阁老,六部老臣了。”
“娘娘仁慈。”魏忠贤不着边际的拍了张嫣一个软软的马屁。
宛若没有听到魏忠贤的马屁,张嫣坐在龙椅上,扬起手臂,伸动了一下腰肢,让长时间保持坐姿的身体活动一下,免得僵硬下来。
一旁的魏忠贤眼睛刚扫到张嫣充满柔美的动作,连忙低下了眼帘,不敢看不该看的东西。
要知道,现在的他可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这皇宫里,该避讳的东西,比他作为太监的时候,要多的多。
尤其是,眼睛不能多看后宫中的女人一眼,哪怕多停留一会儿,这都是一种罪孽。
活动好身体的张嫣,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章,至少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览阅,感慨的接着说道:“再说,哀家作为听政,监国太后,如果不担起责任来,岂不是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远在辽东为大明爬冰卧雪的牧郎,还有这有着中兴景象的大明社稷。”
“太后娘娘说的很对,大明中兴在即,上主又在关外辽东苦寒之地,为了大明九边安宁着想,不得不去爬冰卧雪,如今大明有上主立下的功绩镇压国运,九边得以安定,九边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免遭战火毒搽,而老奴却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福报,让娘娘,上主独自为社稷操劳,老奴惭愧。”
魏忠贤抹了一把眼泪,跪在地下说道:“老奴该死,让太后娘娘如此操劳,不顾凤体安康,老奴有愧上主吩咐老奴照顾太后娘娘的嘱托啊,老奴有罪。”
“魏公,何来之罪,这都是哀家的意思,朝中之事,哀家不拿决断,内阁,六部又怎么敢私自决断?”张嫣看到跪在地上,泪眼滂沱的魏忠贤,赶紧劝道。
“魏公,你年岁也大了,快快起来吧,这朝中之事,还要仰望魏公,牧郎可是说过,朝中之事,如有难以决断之事,完全可以问策一下魏公之意,牧郎还说,魏公在做事上虽有瑕疵,与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心却是忠于大明的,忠于民族的,这一点还是可以夸奖一下,至少魏公之心,好过那些东林党之心不知多少倍。”
“老奴,谢太后娘娘,上主的信任之情。”张嫣的话,着实让魏忠贤感动,正如他听到的这些话一样。
他魏忠贤,为人确实有很大的瑕疵,办事也让那些反对他的东林党感到不如意,但是他作为一个汉族,从来没有想过背叛祖宗,背叛列祖列宗,这大明的江山社稷。() ()
他虽然贪财,贪权,但从来没有短过辽东九边的饷银。
“那,魏公赶紧起来吧,虽说这拙政殿不冷,地上也热乎,但是跪时间长了,对你这双老腿可是一个不小的折磨。”
这段时间,张嫣和魏忠贤在政事上的配合,让她逐渐对这个老奴有了不同的看法,虽不至于冰释前嫌,倒也没有以前那样恨的直咬牙了。
“老奴起来也可以,还请太后娘娘答应老奴要照顾好凤体,不要在批阅奏章了,不然上主回来,看到娘娘凤体消瘦,定会责罚与老奴。”魏忠贤跪在地上,没有抬起头来。
龙椅上的张嫣,看着跪在龙案一边的魏忠贤,哀求的语气,一下子也是了没辙,只好说道:“不看了,正好哀家也感觉有些乏累了,这剩下的奏章明天再看,这样一来可以了吧,魏公”
然后,对跪在地上的魏忠贤说道:“如此魏公可愿起身了。”
“娘娘凤言,老奴不敢不听。”得偿所愿,魏忠贤笑着站起身来,对殿内的宫女,这些仁寿宫的宫女示意了一下。
让宫女赶紧将龙案上的奏章撤下去,免得张嫣没歇息一会儿,又拿起奏章开始批阅了。
再让宫女端来香茗‘大红袍’。
魏忠贤才对笑而不语的张嫣说道:“太后娘娘,老奴这也是逼不得已,全是为了娘娘您的凤体着想。”
“哀家看,魏公是为了你的上主着想吧?怕牧郎回来处罚与你。”张嫣笑道,接过了宫女奉上的香茗‘大红袍’。
品了一口茶,张嫣看到茶杯中的茶叶,这茶还是李牧所提,才让武夷山进贡到皇宫内的。
看到张嫣盯着手中茶杯的神情,魏忠贤轻声的问道:“娘娘这是又想上主了?”
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喝大红袍沏的茶,张嫣都会睹物思人,为了这件事,魏忠贤曾经想过用其他的茶叶代替。
只是每一次都没有成功。
“是啊。”张嫣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拙政殿紧闭的殿门,缓缓的说道:“不知牧郎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入关,回京城来,再有月余就是大年除夕了。”
不等魏忠贤说话,拙政殿的侧门,有被推开的声响传来。
在张嫣和魏忠贤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镇守皇宫的鹰卫,负责守卫乾清宫的一名鹰卫推开了拙政殿的侧门,一身冬天穿的甲胄大步走了进来。
张嫣看到鹰卫走了进来,疑惑的问道:“鹰卫可有事请向哀家禀报?”
这些鹰卫,平日里,一般不会有事情,也不会插手宫中的其他事宜,只是负责镇守整个大明皇宫。
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名鹰卫到了龙案旁,冲着张嫣禀报道:“太后,大人的信使从宣化府入关,已经抵达京城,现在宫外候着,是否召见?”
“见,鹰卫快让信使进殿来见哀家。”不用说,鹰卫口中的大人定是李牧,她朝思暮想的情郎,张嫣哪有不见之理。
鹰卫得到吩咐,便退出了拙政殿。
张嫣看到鹰卫离开,情绪激动的看向魏忠贤,说道:“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是啊,娘娘,上主终于要回京师了。”魏忠贤也跟着高兴起来。
.....
不多时,李牧派回京师的那队信使,其中的领队进了拙政殿,跪在了殿内,心情激动的张嫣,没有让这名信使多礼,就让魏忠贤赶紧把信函接了过来。
拿着信函,问了龙案下的信使一些话,张嫣才开始看手中李牧的亲笔信函。
魏忠贤则让信使先退下了。
一字一句的认真读完李牧写的信函,张嫣喜悦的落下了泪花,嘴角带着点点笑意。
“老奴还请太后娘娘暂缓喜悦,上主携旷世功勋归来,朝廷必须尽早做好迎接准备。”魏忠贤看到喜悦的张嫣,不得不提醒道。
张嫣用手中的信纸捂住嘴,停了一会,才点头说道:“对,对,魏公,让内阁,六部,尤其是礼部,做好迎接准备,哀家要代表新皇,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外,迎接凯旋之师,得胜之师,班师回朝。”
“老奴遵旨。”魏忠贤从容的领了懿旨。
迎接李牧得胜回京的事项,早在传功九边的时候,魏忠贤就和张嫣商量的差不多了,现在无非是在稍作修改一些细节,添加好一些仪仗之类的。
“还有。”张嫣转身对领旨的魏忠贤再一次吩咐道:“魏公,如第一次所说的那样,为牧郎准备王爷仪仗。”
“老奴这就下去准备。”说完,魏忠贤快步的离开拙政殿,下去吩咐礼部按懿旨办事。
这些事情,看上去简单,但是准备起来也要一些时日呢,尤其是出城三十里迎接所需的东西。
魏忠贤刚离开不久,周御,周王妃披着裘皮的斗篷,怀中抱着朱慈烺走了进来,笑道:“姐姐什么事情,让姐姐这么高兴,刚刚妹妹偷眼看到魏公小跑着就出了拙政殿,那速度不像是个年老者。”
自从和张嫣一起共侍李牧,周王妃就改口叫姐姐,不再叫嫂嫂了,也免得两人听着不自在。
张嫣看到是周王妃抱着新皇进来了,连忙笑着迎上前去,顺势接过了朱慈烺,笑说道:“妹妹,自然是喜事,大喜事。”
将朱慈烺抱给张嫣的周王妃轻松了下来,听到是喜事,还是大喜事,边解身上的斗篷,问道:“姐姐,是什么喜事。”
“自然是我们姐妹的牧郎要回来了。”说完,张嫣逗弄怀里的朱慈烺说道:“慈烺啊,知道吗,你的辅国柱石李大人就要回来了,将来等你长大了,可要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要不然可就对不起这些为你铺好路的大臣们了。”
张嫣这话,魏忠贤要是没有走,一定会眼露异色,还好的是他没在,现在殿内除了宫女,也就是只有刚来的周王妃。
而周王妃此时听到李牧要回来了,惊喜的看向殿门:“姐姐这是真的吗?”
那目光,宛若穿透了一切,想要看到殿门外的景象,哪里站着的是不是李牧。
毕竟这些朝中大臣们也想过一个安生年,好迎接来年朝中新的政事。
至于有处理不完的剩余事情,看在快要过年的份上,各部大臣们为了稳妥,能推后的也就顺势推后了。
快过年了嘛,什么事情,能比的上中原,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独有的农历新年重要的。
不仅朝中大臣们在忙碌着处理手头上那些政事,身为听政、监国太后的张嫣,这段时间里也同样的非常忙碌。
要知道,内阁、六部大臣们拿不准的奏章,事宜,都要呈到乾清宫拙政殿,让太后张嫣来拿主意,为整个朝廷,大明做最后的决断。
尤其是陕西赈灾事宜,对天下文官的巡检,统计卫所人员,兵制改革,这些内阁、六部无权独立决断的事情,都需要先呈览太后张嫣才可以。
....
幽幽大明皇宫,一如既往的沉稳安静,仿佛就是一条沉睡不醒的巨龙一般,盘踞在大明京师要地的核心位置,俯瞰着整个大明江山,与那些对大明有敌意的宵小。
红墙,琉璃瓦,将整个大明皇宫装点的庄严肃穆。
冬季,相较于辽东大雪的粗犷,让人感觉到恐惧,担心牲畜会被这冰雪的寒冷冻死,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很少出来活动。
今年,对于大旱之年的北方,大明京城降下的雪,可以堪称瑞雪,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虽然这对于李牧来说,明年的崇祯三年,大明也不过是另一个灾年而已。
不过,大明位面的中原百姓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年前下的雪,他们依然认为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和老辈子的话一样:‘瑞雪兆丰年’。
京师要地降雪,自然也少不了覆盖整个大明皇宫,让百姓认为的瑞雪,给这座沉闷庄严的城,增加一丝圣洁之色。
也好拉近京城百姓与皇家之间的距离。
乾清宫,拙政殿内。
坐在龙椅上的太后张嫣轻放玉手,将刚看完的奏章放在龙案之上,拿起一侧的朱笔,蜻蜓点水般在砚台上啄几下墨汁。
动作轻缓,如同优美的舞姿,让人赏心悦目。
啄好墨汁的朱笔,在奏章上连续点下几笔,将她的意见,批注,加在这封奏章之上,才将朱笔重新放回笔架上。
合起处理完的奏章,将其放在览阅完的那堆奏章堆里。
当张嫣刚想去拿新的奏章,一个声音阻止了她。
一旁伺候的魏忠贤,看到劳累的太后张嫣,不忍心下,上前阻止道:“太后娘娘,今天的奏章批阅的够多了,您即便再思念上主,也不能这般劳累,望娘娘保重凤体,等上主得胜归来,班师回朝,才不会因为娘娘身体消瘦而发怒,责怪老奴没有照顾好娘娘的凤体安康。”
“瘦了吗?”张嫣听到魏忠贤的劝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感觉确实有些消瘦了。
这段时日,快要过年,处理的奏章朝事,还真的比平日里多上了几倍不止,媚目抬起,看了看那览阅过垒砌很高的奏章。
不知不觉下,今天她已经批阅完这么多的奏章了。
听到张嫣不知是自语,还是问话,魏忠贤都立即上前回道:“瘦了,太后娘娘您这段时日处理朝政,确实憔悴消瘦了很多,要不是您拦着,老奴都想去内阁,六部骂街了。”
说着,伸出手指,指着殿外,所指的方向应该就是内阁、六部所在的办公地。
“他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吃着咱皇家饭的大臣们,没能力处理好朝中大事,却来劳烦太后您,简直不为臣子。”
“行了,魏公。”张嫣听到魏忠贤对内阁、六部的评价,心软的打断道:“这一年来,不管是江山,地方上,还是朝廷,变化都很大,也着实难为了这班朝中大臣了,就连哀家处理起这些朝政来,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更不要说朝中阁老,六部老臣了。”
“娘娘仁慈。”魏忠贤不着边际的拍了张嫣一个软软的马屁。
宛若没有听到魏忠贤的马屁,张嫣坐在龙椅上,扬起手臂,伸动了一下腰肢,让长时间保持坐姿的身体活动一下,免得僵硬下来。
一旁的魏忠贤眼睛刚扫到张嫣充满柔美的动作,连忙低下了眼帘,不敢看不该看的东西。
要知道,现在的他可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这皇宫里,该避讳的东西,比他作为太监的时候,要多的多。
尤其是,眼睛不能多看后宫中的女人一眼,哪怕多停留一会儿,这都是一种罪孽。
活动好身体的张嫣,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章,至少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览阅,感慨的接着说道:“再说,哀家作为听政,监国太后,如果不担起责任来,岂不是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远在辽东为大明爬冰卧雪的牧郎,还有这有着中兴景象的大明社稷。”
“太后娘娘说的很对,大明中兴在即,上主又在关外辽东苦寒之地,为了大明九边安宁着想,不得不去爬冰卧雪,如今大明有上主立下的功绩镇压国运,九边得以安定,九边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免遭战火毒搽,而老奴却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福报,让娘娘,上主独自为社稷操劳,老奴惭愧。”
魏忠贤抹了一把眼泪,跪在地下说道:“老奴该死,让太后娘娘如此操劳,不顾凤体安康,老奴有愧上主吩咐老奴照顾太后娘娘的嘱托啊,老奴有罪。”
“魏公,何来之罪,这都是哀家的意思,朝中之事,哀家不拿决断,内阁,六部又怎么敢私自决断?”张嫣看到跪在地上,泪眼滂沱的魏忠贤,赶紧劝道。
“魏公,你年岁也大了,快快起来吧,这朝中之事,还要仰望魏公,牧郎可是说过,朝中之事,如有难以决断之事,完全可以问策一下魏公之意,牧郎还说,魏公在做事上虽有瑕疵,与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心却是忠于大明的,忠于民族的,这一点还是可以夸奖一下,至少魏公之心,好过那些东林党之心不知多少倍。”
“老奴,谢太后娘娘,上主的信任之情。”张嫣的话,着实让魏忠贤感动,正如他听到的这些话一样。
他魏忠贤,为人确实有很大的瑕疵,办事也让那些反对他的东林党感到不如意,但是他作为一个汉族,从来没有想过背叛祖宗,背叛列祖列宗,这大明的江山社稷。() ()
他虽然贪财,贪权,但从来没有短过辽东九边的饷银。
“那,魏公赶紧起来吧,虽说这拙政殿不冷,地上也热乎,但是跪时间长了,对你这双老腿可是一个不小的折磨。”
这段时间,张嫣和魏忠贤在政事上的配合,让她逐渐对这个老奴有了不同的看法,虽不至于冰释前嫌,倒也没有以前那样恨的直咬牙了。
“老奴起来也可以,还请太后娘娘答应老奴要照顾好凤体,不要在批阅奏章了,不然上主回来,看到娘娘凤体消瘦,定会责罚与老奴。”魏忠贤跪在地上,没有抬起头来。
龙椅上的张嫣,看着跪在龙案一边的魏忠贤,哀求的语气,一下子也是了没辙,只好说道:“不看了,正好哀家也感觉有些乏累了,这剩下的奏章明天再看,这样一来可以了吧,魏公”
然后,对跪在地上的魏忠贤说道:“如此魏公可愿起身了。”
“娘娘凤言,老奴不敢不听。”得偿所愿,魏忠贤笑着站起身来,对殿内的宫女,这些仁寿宫的宫女示意了一下。
让宫女赶紧将龙案上的奏章撤下去,免得张嫣没歇息一会儿,又拿起奏章开始批阅了。
再让宫女端来香茗‘大红袍’。
魏忠贤才对笑而不语的张嫣说道:“太后娘娘,老奴这也是逼不得已,全是为了娘娘您的凤体着想。”
“哀家看,魏公是为了你的上主着想吧?怕牧郎回来处罚与你。”张嫣笑道,接过了宫女奉上的香茗‘大红袍’。
品了一口茶,张嫣看到茶杯中的茶叶,这茶还是李牧所提,才让武夷山进贡到皇宫内的。
看到张嫣盯着手中茶杯的神情,魏忠贤轻声的问道:“娘娘这是又想上主了?”
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喝大红袍沏的茶,张嫣都会睹物思人,为了这件事,魏忠贤曾经想过用其他的茶叶代替。
只是每一次都没有成功。
“是啊。”张嫣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拙政殿紧闭的殿门,缓缓的说道:“不知牧郎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入关,回京城来,再有月余就是大年除夕了。”
不等魏忠贤说话,拙政殿的侧门,有被推开的声响传来。
在张嫣和魏忠贤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镇守皇宫的鹰卫,负责守卫乾清宫的一名鹰卫推开了拙政殿的侧门,一身冬天穿的甲胄大步走了进来。
张嫣看到鹰卫走了进来,疑惑的问道:“鹰卫可有事请向哀家禀报?”
这些鹰卫,平日里,一般不会有事情,也不会插手宫中的其他事宜,只是负责镇守整个大明皇宫。
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名鹰卫到了龙案旁,冲着张嫣禀报道:“太后,大人的信使从宣化府入关,已经抵达京城,现在宫外候着,是否召见?”
“见,鹰卫快让信使进殿来见哀家。”不用说,鹰卫口中的大人定是李牧,她朝思暮想的情郎,张嫣哪有不见之理。
鹰卫得到吩咐,便退出了拙政殿。
张嫣看到鹰卫离开,情绪激动的看向魏忠贤,说道:“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是啊,娘娘,上主终于要回京师了。”魏忠贤也跟着高兴起来。
.....
不多时,李牧派回京师的那队信使,其中的领队进了拙政殿,跪在了殿内,心情激动的张嫣,没有让这名信使多礼,就让魏忠贤赶紧把信函接了过来。
拿着信函,问了龙案下的信使一些话,张嫣才开始看手中李牧的亲笔信函。
魏忠贤则让信使先退下了。
一字一句的认真读完李牧写的信函,张嫣喜悦的落下了泪花,嘴角带着点点笑意。
“老奴还请太后娘娘暂缓喜悦,上主携旷世功勋归来,朝廷必须尽早做好迎接准备。”魏忠贤看到喜悦的张嫣,不得不提醒道。
张嫣用手中的信纸捂住嘴,停了一会,才点头说道:“对,对,魏公,让内阁,六部,尤其是礼部,做好迎接准备,哀家要代表新皇,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外,迎接凯旋之师,得胜之师,班师回朝。”
“老奴遵旨。”魏忠贤从容的领了懿旨。
迎接李牧得胜回京的事项,早在传功九边的时候,魏忠贤就和张嫣商量的差不多了,现在无非是在稍作修改一些细节,添加好一些仪仗之类的。
“还有。”张嫣转身对领旨的魏忠贤再一次吩咐道:“魏公,如第一次所说的那样,为牧郎准备王爷仪仗。”
“老奴这就下去准备。”说完,魏忠贤快步的离开拙政殿,下去吩咐礼部按懿旨办事。
这些事情,看上去简单,但是准备起来也要一些时日呢,尤其是出城三十里迎接所需的东西。
魏忠贤刚离开不久,周御,周王妃披着裘皮的斗篷,怀中抱着朱慈烺走了进来,笑道:“姐姐什么事情,让姐姐这么高兴,刚刚妹妹偷眼看到魏公小跑着就出了拙政殿,那速度不像是个年老者。”
自从和张嫣一起共侍李牧,周王妃就改口叫姐姐,不再叫嫂嫂了,也免得两人听着不自在。
张嫣看到是周王妃抱着新皇进来了,连忙笑着迎上前去,顺势接过了朱慈烺,笑说道:“妹妹,自然是喜事,大喜事。”
将朱慈烺抱给张嫣的周王妃轻松了下来,听到是喜事,还是大喜事,边解身上的斗篷,问道:“姐姐,是什么喜事。”
“自然是我们姐妹的牧郎要回来了。”说完,张嫣逗弄怀里的朱慈烺说道:“慈烺啊,知道吗,你的辅国柱石李大人就要回来了,将来等你长大了,可要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要不然可就对不起这些为你铺好路的大臣们了。”
张嫣这话,魏忠贤要是没有走,一定会眼露异色,还好的是他没在,现在殿内除了宫女,也就是只有刚来的周王妃。
而周王妃此时听到李牧要回来了,惊喜的看向殿门:“姐姐这是真的吗?”
那目光,宛若穿透了一切,想要看到殿门外的景象,哪里站着的是不是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