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如愿进了怀朔镇城,就带着求援信去了镇将府,高欢则急匆匆的赶往家里,赶去见分别已久的妻子娄昭君。
这次从洛阳回来,怀朔镇城内又萧条了不少,高欢牵着马,看着破败的城墙和城外的烽烟,又想到了洛阳的繁华,高欢忍不住想起那一夜羽林之变的场景,加快了向家的脚步。
自己的根基在六镇,高欢更明确这个想法。
等到第二天,司马子如见到了双股打颤的高欢,忍不住打趣道:“看样子嫂嫂要把这些日子欠的公粮,连本带息收回来啊。”
高欢锤了司马子如一拳,又看着他歪戴的头冠说道:“你为何要戴个歪冠?”
司马子如的脸也有点红,他低声说道:“你不知道,这是镇城内最新流行的样式,就是昨日那个独孤如愿戴着歪帽子进城,一下子就成了最新风潮,大家现在都这么戴冠帽。”
高欢看到司马子如这幅样子,忍不住说道:“六镇战事都这样了,你还有闲心弄这个?话说子如伱也读过书,难道不知道成语吗?”
“什么成语?”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贺六浑你!”
但是看到高欢这张帅脸,又想到独孤如愿那张帅脸,只是普通人相貌的司马子如扶正了头冠,对着高欢正色说道:“杨镇将要见你。”
“走吧。”
——
反观朝廷大军这边,自从离开洛阳之后,大军走到极慢,一路上向北前行了近二十天,才算是到了晋阳附近。
这倒不是苏泽的前军走不快,而是李崇的中军要保护蠕蠕王和寿阳公主,还要带着公主陪嫁的车马,实在是走不快。
既然大军走的慢,苏泽就带着游骑兵不断在并州游走,每到一个地方就拜访周围的村落,点亮并州的地图,和当地老乡了解并州的情况。
并州就是河东地区,所谓河东就是秦代的河东郡,汉代的冀州,在北魏就是并州、肆州等州,放在后世就是山西地区。
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鲜卑国族高层和河东士族不断通婚融合,河东士族是整个汉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在分别姓氏改革中获得巨大红利的汉人五姓,其中不少就是出自河东地区。
在苏泽的刻板印象中,河东应该是遍地豪族,应该是富者阡陌连片,贫者无立锥之地。
可是到了并州后,苏泽才发现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今天苏泽驻军的村子,就是并州的一座“三长村”。
苏算被苏泽任命为屯骑营司马,苏泽没有让屯骑营进村,而是在村外驻扎,又让苏算带着东西区和村民交换肉类,宣扬屯骑营的名号。
说起来出征的一万禁军,实际上算上征发的民夫,负责辅佐的地方州郡兵,整个队伍超过五万人。
这五万人一起行军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全部捆绑在一起走,可以像蝗虫一样吃光沿途所有的物资。
所以这种规模的古代军队开拔,往往都是让各军分别行动,然后约定在某个战略要地再集合。
苏泽作为屯骑校尉,统领屯骑营、材官营和另外两个禁军营,合计一千人作为前军,携带的粮草干粮也就只能充饥用,想要吃点好的就要向周围的百姓要。
军纪差的队伍自然是一抢了事,也有苏泽这种军纪优良的,每次要粮食都拿东西交换。
苏泽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自己在并州的口碑,果然等苏算带着村里的三长回来拜见苏泽的时候,三人都听说过了苏泽的名声,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酒和牲畜前来劳军。
三长制度是孝文帝时期大臣李冲提出来的制度,这项制度是为了打压那些盘踞在北地几百年的汉人豪强兼并土地,从而建立的基层组织。
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从洛阳北上,苏泽就见到了两种村落。
一种是世家大族建造的坞堡,这些村落的特点就是都会有一座类似于城堡的庄园,坞堡庄园里居住的都是当地豪强,村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这个豪强的,从坞堡庄园向外延伸的土地租给佃客耕种。
佃户要承担朝廷的赋税之外,还要给承租的土地交租,但是他们投靠豪强可以逃避一些官府征发的劳役,同时在乱世的时候还可以逃进坞堡内活命,坞堡主人往往也会训练私兵,用来打击坞堡周围的强盗。
遇到这种坞堡村,就算是军纪差的军队也不敢掠夺,只能派人和坞堡主人沟通,谁也不知道这些地方豪强在朝中有什么姻亲后台,抢劫了他们可是要被朝臣参奏,到时候就是李崇也饶不了那些军头。
另外一种就是孝文帝设置的三长村了。
三长村一般没有坞堡,这些村子都是百姓自然聚落在一起的,这些土地是孝文帝汉化后授田的,在几十年前都是森林或者荒地,远不如坞堡村肥沃。
但是这些三长村却要比坞堡村的土地耕种更好,因为这些庄稼都是自家的,打理起来自然分外用心。
三长都是村里的富户,但是他们又没能到豪强地主的层次,只能算是人口稍微多一点、土地稍微多一点的富农。
三长要负责征税,分派劳役,所以在村里也比较有威望,但也仅仅是威望,达不到地主豪强那样一手遮天的地步。
近些年日益不太平,三长村也会在农闲的时候操练,组成乡兵来抵抗强盗。
但比起豪强的坞堡来,三长村的战斗力就要低一点了,最近被官兵劫掠的村子,基本上都是三长村。
这时候也体现出口碑的用处了,苏泽一路上都约束队伍,他的名声也在并州一部分村落中传开了,比如眼前这个雁湖村,就主动派人送上了劳军的物资。
苏泽亲自接收了这批物资,又让【偷吃的羽林伙夫】和【晕血的羽林伙夫帮厨】将食物拖下去,当场就开始料理起食物,烹饪今天的晚饭。
而对于三长送来给苏泽私人的礼物,苏泽在收下后也让苏算返回了价值相当的回礼,苏泽同时也向雁湖村党长保证会在村里留下人手,告知其他队伍雁湖村已经服了酬军的劳役,不需要再继续负担了。
雁湖村党长自然是千恩万谢,这时候羽林伙夫制作的菜肴已经飘出了香味。
不愧是有负面词条的蓝色随从,业务能力堪比紫色随从。
这一路上无论食材多么糟糕,就算是遇不到村落,靠着沿途搜集的野菜野果,【偷吃的羽林伙夫】总能烹饪出可口的食物。
也因为这可口的饭菜,苏泽统领的这支军队士气最旺盛,也甘愿被苏泽约束。
雁湖村三长们也闻到了菜肴的香味,他们也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苏泽说道:“党长,让村里的人也出来同宴吧。”
这也是苏泽沿途收买人心的手段之一,这些乡下村落哪里闻到过这样的美味,不一会儿就有村民从村里出来,眼巴巴的看着冒着热气的大锅。
【执法严明的军法官】带着苏泽身边的亲兵去分发今晚的食物去了,作为一名橙色的随从,【执法严明的军法官】执法严明,从来不徇私,很快就得到了士卒们的认可。
由他分发食物,今天行军中执行军纪不严的小队会被惩罚,执行军纪严明的队伍则会受到奖励,同时在进餐前他还会处理判罚军营内部的争议,苏泽的军令之所以能严格的执行下去,【执法严明的军法官】也是功不可没。
雁湖村三长们和村民从没有吃过如此可口的食物,等吃完之后雁湖村党长看着苏泽,忍不住老泪纵横说道:“自从孝文皇帝驾崩后,再也没见过这样的朝廷大军了。”
苏泽连忙扶起老者,原来这老者也曾经是代部汉人士卒,当年追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的途中,他因为患病被留在了本地,后来被授田任命为党长。
这之后的每次朝廷北上用兵,老党长都接待过,但没有一支队伍能和苏泽的队伍相比。
苏泽的名望在这些三长村中飞快的上升,他沿途都是让【骑术精湛的羽林斥候】寻找三长村停靠,就是为了刷这些三长村的声望。
之所以只刷并州地区三长村的声望,是因为苏泽看到了这些村子的未来。
孝文帝实行的授田法和三长制,其实就是后世隋唐的均田制的前身,而这些得到授田的家庭,在后世还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府兵良家子。
隋唐那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其兵员就是这些良家子们。
他们是为了军功和土地而战,是一支荣誉性极强的军队,战斗力极强,是最上等的兵员了。
李崇的军队走的很慢,正好给了苏泽在这些三长村之中刷声望的机会,如今这些声望确实没什么作用,但只要天下乱起来,那这些声望就能转化为切实的好处,等日后占据这块地区,这些三长村就能够给苏泽带来兵员和赋税。
而苏泽也在思考着如何在途中刺杀蠕蠕王,也乐于在并州慢慢的刷声望。
在村里和三长们一起吃了饭,苏泽又喊来了【目盲的药师】,帮着村里的百姓义诊,第二天又拜访了村里的长者,送上一些简单的小礼物,苏泽苏校尉的名声立刻在这个村子里传播开。
等到苏泽要率部离开的时候,那位老党长拉着苏泽的手依依不舍,又额外送上了礼物这才送苏泽离开。
对于那些豪强大族的坞堡,苏泽在地图上标记下来,每次需要补给就只是派遣手下军士去取,也懒得和这些地方豪强打交道。
这些地方豪强都是有自己的家丁部曲的,到了乱世之后他们也都是闻风而动,遇到强者就带着部曲入股,一旦谁衰落了就立刻反叛,根本没有任何忠诚可言。
而并州这些河东豪强更是如此,在历史上北齐和西魏争霸,其中一个反复争夺的区域就是并州地区,这里的豪强大族反复横跳,甚至还利用两强争霸两头下注,赚到了大量的好处。
所以苏泽对于刷这些豪强大族的声望没什么兴趣,自己和他们也不是一圈子的,讨好他们刷声望只能是事倍功半。
长期的战乱,削弱的不仅仅是皇权,就连门阀也被削弱的厉害。
南方那种超级大庄园,在北方也很少见,东晋王敦、桓温那种能够直接抽皇权脸的大门阀,无论南北都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比如说起来五姓之一的清河崔,如今朝廷中有崔光、吏部尚书崔亮这样的大臣,地方上崔家也有不少出仕的刺史太守,可是崔家的上一代掌门人,曾经辅佐过三朝的汉人名臣崔浩,因为编修国史的时候,将拓跋氏早期的黑历史记述公布,就被太武帝以“暴露国史”的罪名诛杀,同时夷灭了崔氏五族。
现在的门阀,已经不是又统兵又掌握知识的完全体门阀了,这样的门阀在南北都已经逐渐解体。
真正取代门阀的,并不是所谓寒门小地主阶层的寒门士人,而是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崛起的寒门武人。
让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其实是北府军的刘裕。
在这样慢腾腾的行军中,大军终于抵达了晋阳城。
看到高大坚固的晋阳城,苏泽终于知道为什么晋阳能够成为李唐的龙兴之地,并且成为整个北朝后期的纷争的中心。
从并州治所晋阳南下洛阳,整个洛阳几乎是无险可守,控制了并州,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向东可以前往富庶的河东、山东,向北则可以控制恒州、燕州幽州,晋阳的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
历史上自己的那位义兄尔朱荣,在洛阳举办了河阴潜水大赛之后,就带着主力从洛阳撤到了并州,通过并州对洛阳的战略威慑力来控制朝堂。
刚抵达晋阳城外,在李崇身边担任参军的于谨来到苏泽营中,向苏泽带话道:
“大将军要在晋阳设宴,蠕蠕王和寿阳公主要亲自答谢诸军。”
过渡章节,求一下追读,大家别养啊,路上不会写太久的
这次从洛阳回来,怀朔镇城内又萧条了不少,高欢牵着马,看着破败的城墙和城外的烽烟,又想到了洛阳的繁华,高欢忍不住想起那一夜羽林之变的场景,加快了向家的脚步。
自己的根基在六镇,高欢更明确这个想法。
等到第二天,司马子如见到了双股打颤的高欢,忍不住打趣道:“看样子嫂嫂要把这些日子欠的公粮,连本带息收回来啊。”
高欢锤了司马子如一拳,又看着他歪戴的头冠说道:“你为何要戴个歪冠?”
司马子如的脸也有点红,他低声说道:“你不知道,这是镇城内最新流行的样式,就是昨日那个独孤如愿戴着歪帽子进城,一下子就成了最新风潮,大家现在都这么戴冠帽。”
高欢看到司马子如这幅样子,忍不住说道:“六镇战事都这样了,你还有闲心弄这个?话说子如伱也读过书,难道不知道成语吗?”
“什么成语?”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贺六浑你!”
但是看到高欢这张帅脸,又想到独孤如愿那张帅脸,只是普通人相貌的司马子如扶正了头冠,对着高欢正色说道:“杨镇将要见你。”
“走吧。”
——
反观朝廷大军这边,自从离开洛阳之后,大军走到极慢,一路上向北前行了近二十天,才算是到了晋阳附近。
这倒不是苏泽的前军走不快,而是李崇的中军要保护蠕蠕王和寿阳公主,还要带着公主陪嫁的车马,实在是走不快。
既然大军走的慢,苏泽就带着游骑兵不断在并州游走,每到一个地方就拜访周围的村落,点亮并州的地图,和当地老乡了解并州的情况。
并州就是河东地区,所谓河东就是秦代的河东郡,汉代的冀州,在北魏就是并州、肆州等州,放在后世就是山西地区。
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鲜卑国族高层和河东士族不断通婚融合,河东士族是整个汉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在分别姓氏改革中获得巨大红利的汉人五姓,其中不少就是出自河东地区。
在苏泽的刻板印象中,河东应该是遍地豪族,应该是富者阡陌连片,贫者无立锥之地。
可是到了并州后,苏泽才发现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今天苏泽驻军的村子,就是并州的一座“三长村”。
苏算被苏泽任命为屯骑营司马,苏泽没有让屯骑营进村,而是在村外驻扎,又让苏算带着东西区和村民交换肉类,宣扬屯骑营的名号。
说起来出征的一万禁军,实际上算上征发的民夫,负责辅佐的地方州郡兵,整个队伍超过五万人。
这五万人一起行军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全部捆绑在一起走,可以像蝗虫一样吃光沿途所有的物资。
所以这种规模的古代军队开拔,往往都是让各军分别行动,然后约定在某个战略要地再集合。
苏泽作为屯骑校尉,统领屯骑营、材官营和另外两个禁军营,合计一千人作为前军,携带的粮草干粮也就只能充饥用,想要吃点好的就要向周围的百姓要。
军纪差的队伍自然是一抢了事,也有苏泽这种军纪优良的,每次要粮食都拿东西交换。
苏泽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自己在并州的口碑,果然等苏算带着村里的三长回来拜见苏泽的时候,三人都听说过了苏泽的名声,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酒和牲畜前来劳军。
三长制度是孝文帝时期大臣李冲提出来的制度,这项制度是为了打压那些盘踞在北地几百年的汉人豪强兼并土地,从而建立的基层组织。
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从洛阳北上,苏泽就见到了两种村落。
一种是世家大族建造的坞堡,这些村落的特点就是都会有一座类似于城堡的庄园,坞堡庄园里居住的都是当地豪强,村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这个豪强的,从坞堡庄园向外延伸的土地租给佃客耕种。
佃户要承担朝廷的赋税之外,还要给承租的土地交租,但是他们投靠豪强可以逃避一些官府征发的劳役,同时在乱世的时候还可以逃进坞堡内活命,坞堡主人往往也会训练私兵,用来打击坞堡周围的强盗。
遇到这种坞堡村,就算是军纪差的军队也不敢掠夺,只能派人和坞堡主人沟通,谁也不知道这些地方豪强在朝中有什么姻亲后台,抢劫了他们可是要被朝臣参奏,到时候就是李崇也饶不了那些军头。
另外一种就是孝文帝设置的三长村了。
三长村一般没有坞堡,这些村子都是百姓自然聚落在一起的,这些土地是孝文帝汉化后授田的,在几十年前都是森林或者荒地,远不如坞堡村肥沃。
但是这些三长村却要比坞堡村的土地耕种更好,因为这些庄稼都是自家的,打理起来自然分外用心。
三长都是村里的富户,但是他们又没能到豪强地主的层次,只能算是人口稍微多一点、土地稍微多一点的富农。
三长要负责征税,分派劳役,所以在村里也比较有威望,但也仅仅是威望,达不到地主豪强那样一手遮天的地步。
近些年日益不太平,三长村也会在农闲的时候操练,组成乡兵来抵抗强盗。
但比起豪强的坞堡来,三长村的战斗力就要低一点了,最近被官兵劫掠的村子,基本上都是三长村。
这时候也体现出口碑的用处了,苏泽一路上都约束队伍,他的名声也在并州一部分村落中传开了,比如眼前这个雁湖村,就主动派人送上了劳军的物资。
苏泽亲自接收了这批物资,又让【偷吃的羽林伙夫】和【晕血的羽林伙夫帮厨】将食物拖下去,当场就开始料理起食物,烹饪今天的晚饭。
而对于三长送来给苏泽私人的礼物,苏泽在收下后也让苏算返回了价值相当的回礼,苏泽同时也向雁湖村党长保证会在村里留下人手,告知其他队伍雁湖村已经服了酬军的劳役,不需要再继续负担了。
雁湖村党长自然是千恩万谢,这时候羽林伙夫制作的菜肴已经飘出了香味。
不愧是有负面词条的蓝色随从,业务能力堪比紫色随从。
这一路上无论食材多么糟糕,就算是遇不到村落,靠着沿途搜集的野菜野果,【偷吃的羽林伙夫】总能烹饪出可口的食物。
也因为这可口的饭菜,苏泽统领的这支军队士气最旺盛,也甘愿被苏泽约束。
雁湖村三长们也闻到了菜肴的香味,他们也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苏泽说道:“党长,让村里的人也出来同宴吧。”
这也是苏泽沿途收买人心的手段之一,这些乡下村落哪里闻到过这样的美味,不一会儿就有村民从村里出来,眼巴巴的看着冒着热气的大锅。
【执法严明的军法官】带着苏泽身边的亲兵去分发今晚的食物去了,作为一名橙色的随从,【执法严明的军法官】执法严明,从来不徇私,很快就得到了士卒们的认可。
由他分发食物,今天行军中执行军纪不严的小队会被惩罚,执行军纪严明的队伍则会受到奖励,同时在进餐前他还会处理判罚军营内部的争议,苏泽的军令之所以能严格的执行下去,【执法严明的军法官】也是功不可没。
雁湖村三长们和村民从没有吃过如此可口的食物,等吃完之后雁湖村党长看着苏泽,忍不住老泪纵横说道:“自从孝文皇帝驾崩后,再也没见过这样的朝廷大军了。”
苏泽连忙扶起老者,原来这老者也曾经是代部汉人士卒,当年追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的途中,他因为患病被留在了本地,后来被授田任命为党长。
这之后的每次朝廷北上用兵,老党长都接待过,但没有一支队伍能和苏泽的队伍相比。
苏泽的名望在这些三长村中飞快的上升,他沿途都是让【骑术精湛的羽林斥候】寻找三长村停靠,就是为了刷这些三长村的声望。
之所以只刷并州地区三长村的声望,是因为苏泽看到了这些村子的未来。
孝文帝实行的授田法和三长制,其实就是后世隋唐的均田制的前身,而这些得到授田的家庭,在后世还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府兵良家子。
隋唐那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其兵员就是这些良家子们。
他们是为了军功和土地而战,是一支荣誉性极强的军队,战斗力极强,是最上等的兵员了。
李崇的军队走的很慢,正好给了苏泽在这些三长村之中刷声望的机会,如今这些声望确实没什么作用,但只要天下乱起来,那这些声望就能转化为切实的好处,等日后占据这块地区,这些三长村就能够给苏泽带来兵员和赋税。
而苏泽也在思考着如何在途中刺杀蠕蠕王,也乐于在并州慢慢的刷声望。
在村里和三长们一起吃了饭,苏泽又喊来了【目盲的药师】,帮着村里的百姓义诊,第二天又拜访了村里的长者,送上一些简单的小礼物,苏泽苏校尉的名声立刻在这个村子里传播开。
等到苏泽要率部离开的时候,那位老党长拉着苏泽的手依依不舍,又额外送上了礼物这才送苏泽离开。
对于那些豪强大族的坞堡,苏泽在地图上标记下来,每次需要补给就只是派遣手下军士去取,也懒得和这些地方豪强打交道。
这些地方豪强都是有自己的家丁部曲的,到了乱世之后他们也都是闻风而动,遇到强者就带着部曲入股,一旦谁衰落了就立刻反叛,根本没有任何忠诚可言。
而并州这些河东豪强更是如此,在历史上北齐和西魏争霸,其中一个反复争夺的区域就是并州地区,这里的豪强大族反复横跳,甚至还利用两强争霸两头下注,赚到了大量的好处。
所以苏泽对于刷这些豪强大族的声望没什么兴趣,自己和他们也不是一圈子的,讨好他们刷声望只能是事倍功半。
长期的战乱,削弱的不仅仅是皇权,就连门阀也被削弱的厉害。
南方那种超级大庄园,在北方也很少见,东晋王敦、桓温那种能够直接抽皇权脸的大门阀,无论南北都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比如说起来五姓之一的清河崔,如今朝廷中有崔光、吏部尚书崔亮这样的大臣,地方上崔家也有不少出仕的刺史太守,可是崔家的上一代掌门人,曾经辅佐过三朝的汉人名臣崔浩,因为编修国史的时候,将拓跋氏早期的黑历史记述公布,就被太武帝以“暴露国史”的罪名诛杀,同时夷灭了崔氏五族。
现在的门阀,已经不是又统兵又掌握知识的完全体门阀了,这样的门阀在南北都已经逐渐解体。
真正取代门阀的,并不是所谓寒门小地主阶层的寒门士人,而是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崛起的寒门武人。
让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其实是北府军的刘裕。
在这样慢腾腾的行军中,大军终于抵达了晋阳城。
看到高大坚固的晋阳城,苏泽终于知道为什么晋阳能够成为李唐的龙兴之地,并且成为整个北朝后期的纷争的中心。
从并州治所晋阳南下洛阳,整个洛阳几乎是无险可守,控制了并州,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向东可以前往富庶的河东、山东,向北则可以控制恒州、燕州幽州,晋阳的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
历史上自己的那位义兄尔朱荣,在洛阳举办了河阴潜水大赛之后,就带着主力从洛阳撤到了并州,通过并州对洛阳的战略威慑力来控制朝堂。
刚抵达晋阳城外,在李崇身边担任参军的于谨来到苏泽营中,向苏泽带话道:
“大将军要在晋阳设宴,蠕蠕王和寿阳公主要亲自答谢诸军。”
过渡章节,求一下追读,大家别养啊,路上不会写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