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元琛,除了贪财吝啬之外,也是出了名的气量狭窄。
他曾经和高阳王元雍斗富,落败后就不再和元雍说话,甚至元雍身为元氏宗族之长,他都不和元雍打招呼。
元琛还特别吝啬,他府中从他的王妃到侍女奴婢,都只能穿自己纺织的衣服,就连他家庙中给祖宗的贡品都是是不足的。
这样的结果是元琛的妻子高氏,原本是权臣高肇之女,文昭高皇后之妹,也受不了这个家伙,从元琛的王府搬出来后,就开始和广阳王元深通奸。
元琛看了一眼元深,还是决定先攻击李崇再说。
元琛阴阳怪气的说道:
“骠骑大将军多次上书言六镇事,说六镇要反。又多次出征边塞,对六镇的事情肯定非常了解,应该让李大将军挂帅出征平叛。”
这句话就是杀人诛心了。
你李崇天天说六镇不改革就要造反,现在六镇造反了,是不是你就如愿了?
还是说你李崇在六镇造反的这件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而让李崇出征,元琛的用心就更险恶了。
上一次北征回来,李崇的身体一直就不好。
他已经快要七十岁了,和北魏皇室平均不超过五十的寿数比,他的寿命已经熬死了好几位北魏皇帝了。
在这个岁数让他带兵北征,那等于是让他死在半路上。
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堂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六镇的情况也不清楚,一旦李崇战败,那他就是这个背锅的人。
元乂看了一眼李崇,也想起李崇曾经上书过,要求将六镇撤军镇为州郡的事情,心中对李崇也有些不满。
人性就是这样,大部分领导不喜欢属下唱衰。
而属下最好也要祈祷,自己唱衰的事情不要成真。
要不然就是田丰在官渡之战后的下场了。
门下省的宰相执政们,也纷纷赞同了元深的提议,唯一表示反对的是广阳王元琛,但是元琛的反对根本无效,因为元乂一锤定音,让李崇带兵征讨六镇叛乱。
门下省起草,小皇帝盖章。
诏令很快下达,以李崇以本官加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兖州刺史,安丰王元延明带领兖州军队北上支援。
同时又让李崇的儿子,相州刺史李神轨,加假平北将军,随父北讨。
恒州刺史,镇军将军、广陵王元恭,平东将军、冀州刺史张始均,也受李崇节制,各自领州郡兵迎战六镇叛军。
对于朝堂的安排,李崇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一边安排好身后事,一边在朝堂催促下准备出征。
李崇已经老了,他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当年和他一起征战的友人全部都去世了。
等下人通报自称是他友人的客人来访,李崇十分的奇怪,如今整个洛阳都对他避之不及,怕被他征召进行台,怎么会有所谓的“老友”上门拜访的?
李崇命令下人将老友引入府中,他这才发现来客是已经半隐退的国子监祭酒崔光。
崔光还要比李崇大五岁,他拄着鹤杖,抬着头看着李崇。
李崇连忙拉着崔光坐下。
“崔监。”
秘书监是当年崔光在孝文帝时期担任的职位。
那时候李崇才被孝文帝简拔,一同出征南梁。
李崇想到了自己追随孝文帝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崔光在孝文帝身边筹谋变法,那时候朝堂是什么样子。
如今的朝堂又是什么样子。
一想到这里,李崇竟然有些伤感。
到底是年纪大了。
崔光看着李崇,从清河王倒台后,崔光多次上表请辞。
但是江阳王元乂为了装填门面,依然以门下省的名义慰留崔光,不让他辞职归乡。
“大将军,当年孝文皇帝迁都洛阳之前,我们就曾经在御前议过六镇的问题,在迁都之前,孝文皇帝在平城最后一件事,就是巡视六镇,抚慰六镇军民。”
“只可惜从先皇开始,朝堂就对六镇越来越不重视了。”
李崇重重的叹息,六镇问题是日积月累下来的,离开平城后,六镇就成了一个隐形的大象。
皇帝公卿大臣,都不愿意提起六镇。
六镇每年都要消耗不少物资,又不能创造任何收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洛阳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就会被发往六镇。
群臣都不愿意讨论六镇问题,六镇的问题就被无限期的搁置,拖延到了今天。
李崇叹息说道:
“六镇早就应该改为州郡了,可是朝堂无人愿意讨论这个问题。”
崔光说道:
“事已至此,大将军还是想着如何平叛吧。”
李崇更是长叹说道:
“就禁军现在这个素质,谈什么平叛啊?”
李崇已经老了。
老到了他已经没有心气再去整顿禁军了。
“如果苏子霖还在禁军中,那就好了。”
李崇开始无比怀念起苏泽来。
崔光说道:
“伱那个弟子苏子霖,说不定还真的能帮上忙。”
李崇疑惑的看着崔光问道:
“苏泽?他不是在关中吗?怎么能帮上六镇的事情?”
崔光笑着说道:
“你对于自己的旧部还是不够了解啊,你不知道如今苏泽已经在关西打了好几场胜仗了?”
崔光建议道:
“李将军,你可以授予苏泽节制灵州、夏州兵马的权利,让他从河套地区牵制叛军。”
李崇打开地图,点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李崇又疑惑起来:
“崔公竟然对关西的战事这么关注?”
崔光说道:
“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有人想要推苏泽一把,崔某不过是顺水人情罢了。”
李崇也没有多问,但是他也知道关西占据焦灼,苏泽怕是也只能拖延一部分叛军,不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崇说道:
“这次出征,我李崇的名声是要毁于一旦了。”
听到李崇这么说,崔光也有些黯然。
他们这些孝文帝时期的老臣已经凋零,其实他以前和李崇也只是泛泛之交,两人一文一武,政见多有相左的时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誓死追随的明主早就驾崩了,当年夙兴夜寐筹谋变法的同伴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李崇是朝堂中仅剩的“孝文遗老”了。
这一次李崇出征,胜负先不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犹未可知。
崔光最后说道:
“大将军珍重吧。”
等到崔光从李崇的府邸里出来,对着身边的亲信说道:
“你去陈留公主府上,说殿下让我办的事情办完了。”
“从明天开始,任何人都不见,我要在家中修书。”
陈留公主送来上等的好纸,说是要帮助崔光刊印他的文集。
这也是洛阳最近流行的风气,文士们会将自己得意的作品汇编成文集,由抄书人传抄后来洛阳发行。
据说这也是陈留公主的主意,她经常组织洛阳命妇聚会,举办了一个诗社,每次诗社上的诗都会抄写成书籍送到各家,成了洛阳流行的风气。
崔光一生著作宏富,创作了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陈留公主亲自上门,请求崔光将自己一生的著作汇编成卷。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有什么要比文章流传千古更有诱惑力的呢?
崔光这次回府,就准备编修自己的文集,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了。
拄着鹤仗,崔光只是感慨,一个时代的人有自己的机遇。
当年自己抓住了孝文皇帝迁都改革的机遇,渡过了自己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岁月。
而如今乱世将至,这是苏泽这样年轻人的舞台了。
正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这一次李崇几乎是被朝廷赶着,带领羽林虎贲三万人出征,甚至洛阳只准备了十五天的军粮,要求李崇就地自筹粮草。
李崇清楚,这几场连续的战争将洛阳的粮仓都抽空了,可是所谓的“沿途自筹”,不就是让自己放任军队抢劫附近百姓的粮食吗?
李崇这辈子带兵都没这么窝囊过。
但是六镇叛乱,威胁故都平城,拓跋氏先帝的陵寝都在平城附近,李崇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崇临行前,向朝堂请求,让陇西的苏泽节制灵、夏二州军事,在灵州拖延南下的叛军。
朝堂自然是允许,又给苏泽加了节制两州军事的差遣,派遣使者前往关中宣旨。
——
北魏朝堂的反应可以说是很快了。
但是六镇的局势要比想象中糜烂的还快。
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杀镇将于镇造反,迅速控制了沃野镇。
一直在怀朔镇武川镇附近活动的渠帅卫可孤也举兵造反,带领怀朔叛军包围了怀朔城。
抚冥、柔玄、怀荒三镇全部造反,镇城被破,镇将全部被杀。
只能说六镇矛盾积蓄已久,破六韩拔陵振臂一呼,六镇就全部都反了。
现在唯一比较平稳的,反而是武川镇。
而武川镇安稳的原因却有些黑色了。
上次柔然入侵,就是武川附近被蹂躏的最厉害,武川附近镇民死伤最多。
苏泽率部在武川击败了柔然人,武川也得到了最多的战利品补偿。
所以比起其余的五镇,虽然武川镇将楼破羌远不如杨钧有威望,但是武川竟然成了六镇中唯一维持住局势的军镇。
面对前来杨钧派来求援的司马子如和窦泰,武川镇将楼破羌再不情愿,也只能召开了军议。
“怀朔武川唇齿相依,一定要救!”
首先表态的是贺拔度拔。
贺拔度拔是杨钧的旧识,当年杨钧上任怀朔的时候,就将贺拔度拔父亲请到了怀朔,担任他麾下的军主。
上次柔然入寇,杨钧派遣贺拔父子领兵救援武川,后来表功,将贺拔度拔的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全部升为军主。
老上司遇到麻烦,贺拔度拔自然要救。
第二个表态的是宇文肱:
“叛军攻陷怀朔,必定会攻打白道,如果现在不救,武川独木难支。”
宇文肱一表态,那武川最大的两个家族,贺拔家和宇文家达成了共识,楼破羌这个镇将就算是反对也没用了。
六镇的军队,多数都掌握在这些军主豪帅手里,他们的士兵就是部族的子弟,楼破羌这个镇将根本号令不动他们。
楼破羌还是不甘心,明明死守武川就好了,万一救援失败武川就无兵可守了。
他看向了人群中醒目的独孤信,连忙问道:
“独孤郎,你怎么看。”
独孤信说道:
“要救怀朔。”
楼破羌有些生气,合着你们都已经达成共识了,还要本镇将召集军议干什么?
武川众军主豪帅们都达成了共识,楼破羌只能最后下令,派遣贺拔度拔、宇文肱、独孤信救援怀朔!
司马子如得到了这个消息,激动的难以自已。
他知道贺拔父子的勇猛,宇文家也是一家子的好汉。
独孤信当年只身前往怀朔搬救兵,斜帽进城的样子依然是怀朔美谈。
有了他们三家出兵,怀朔有救了!
武川出兵很快,不到三日各家就集结了人马,向着怀朔镇而去。
——
平心而论,如今怀朔镇城内也是众志成城。
怀朔镇将杨钧拖着病体,每日还登上城墙鼓舞士卒。
高欢获得杨钧的委任,负责守卫怀朔城,他守城的工作也做的不错,守军安排得很有条理,各种守城的物资也准备得很充分。
怀朔城内还有镇仓里的粮食,守军也得到了杨钧倾其府库掏出来的赏赐。
可是怀朔的情况,还是一天比一天糟糕。
高欢赤红着眼睛,他已经在城墙上连续守了五日,今天实在是撑不住了,老将窦乐接过了防务,高欢终于有时间返回家里。
丈夫突然回家,娄昭君欣喜不以,娄昭君又端上了高欢最爱喝的蛋酒,就是在奶制品发酵的甜酒中打上鸡蛋煮开,翻滚的蛋花配合甘甜的奶酒,高欢身上的汗发了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朝廷再不救援,怀朔独木难支啊。”
听到高欢这么说,娄昭君却没有和普通妇道人家一样惊恐,而是看着丈夫问道:
“贺六浑有什么打算?”
高欢叹息说道:
“当日苏兄要带我离开六镇,我拒绝了,杨镇将对我有大恩,且守着怀朔城吧,若是城破,再想办法去投靠苏兄吧。”
他曾经和高阳王元雍斗富,落败后就不再和元雍说话,甚至元雍身为元氏宗族之长,他都不和元雍打招呼。
元琛还特别吝啬,他府中从他的王妃到侍女奴婢,都只能穿自己纺织的衣服,就连他家庙中给祖宗的贡品都是是不足的。
这样的结果是元琛的妻子高氏,原本是权臣高肇之女,文昭高皇后之妹,也受不了这个家伙,从元琛的王府搬出来后,就开始和广阳王元深通奸。
元琛看了一眼元深,还是决定先攻击李崇再说。
元琛阴阳怪气的说道:
“骠骑大将军多次上书言六镇事,说六镇要反。又多次出征边塞,对六镇的事情肯定非常了解,应该让李大将军挂帅出征平叛。”
这句话就是杀人诛心了。
你李崇天天说六镇不改革就要造反,现在六镇造反了,是不是你就如愿了?
还是说你李崇在六镇造反的这件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而让李崇出征,元琛的用心就更险恶了。
上一次北征回来,李崇的身体一直就不好。
他已经快要七十岁了,和北魏皇室平均不超过五十的寿数比,他的寿命已经熬死了好几位北魏皇帝了。
在这个岁数让他带兵北征,那等于是让他死在半路上。
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堂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六镇的情况也不清楚,一旦李崇战败,那他就是这个背锅的人。
元乂看了一眼李崇,也想起李崇曾经上书过,要求将六镇撤军镇为州郡的事情,心中对李崇也有些不满。
人性就是这样,大部分领导不喜欢属下唱衰。
而属下最好也要祈祷,自己唱衰的事情不要成真。
要不然就是田丰在官渡之战后的下场了。
门下省的宰相执政们,也纷纷赞同了元深的提议,唯一表示反对的是广阳王元琛,但是元琛的反对根本无效,因为元乂一锤定音,让李崇带兵征讨六镇叛乱。
门下省起草,小皇帝盖章。
诏令很快下达,以李崇以本官加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兖州刺史,安丰王元延明带领兖州军队北上支援。
同时又让李崇的儿子,相州刺史李神轨,加假平北将军,随父北讨。
恒州刺史,镇军将军、广陵王元恭,平东将军、冀州刺史张始均,也受李崇节制,各自领州郡兵迎战六镇叛军。
对于朝堂的安排,李崇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一边安排好身后事,一边在朝堂催促下准备出征。
李崇已经老了,他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当年和他一起征战的友人全部都去世了。
等下人通报自称是他友人的客人来访,李崇十分的奇怪,如今整个洛阳都对他避之不及,怕被他征召进行台,怎么会有所谓的“老友”上门拜访的?
李崇命令下人将老友引入府中,他这才发现来客是已经半隐退的国子监祭酒崔光。
崔光还要比李崇大五岁,他拄着鹤杖,抬着头看着李崇。
李崇连忙拉着崔光坐下。
“崔监。”
秘书监是当年崔光在孝文帝时期担任的职位。
那时候李崇才被孝文帝简拔,一同出征南梁。
李崇想到了自己追随孝文帝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崔光在孝文帝身边筹谋变法,那时候朝堂是什么样子。
如今的朝堂又是什么样子。
一想到这里,李崇竟然有些伤感。
到底是年纪大了。
崔光看着李崇,从清河王倒台后,崔光多次上表请辞。
但是江阳王元乂为了装填门面,依然以门下省的名义慰留崔光,不让他辞职归乡。
“大将军,当年孝文皇帝迁都洛阳之前,我们就曾经在御前议过六镇的问题,在迁都之前,孝文皇帝在平城最后一件事,就是巡视六镇,抚慰六镇军民。”
“只可惜从先皇开始,朝堂就对六镇越来越不重视了。”
李崇重重的叹息,六镇问题是日积月累下来的,离开平城后,六镇就成了一个隐形的大象。
皇帝公卿大臣,都不愿意提起六镇。
六镇每年都要消耗不少物资,又不能创造任何收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洛阳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就会被发往六镇。
群臣都不愿意讨论六镇问题,六镇的问题就被无限期的搁置,拖延到了今天。
李崇叹息说道:
“六镇早就应该改为州郡了,可是朝堂无人愿意讨论这个问题。”
崔光说道:
“事已至此,大将军还是想着如何平叛吧。”
李崇更是长叹说道:
“就禁军现在这个素质,谈什么平叛啊?”
李崇已经老了。
老到了他已经没有心气再去整顿禁军了。
“如果苏子霖还在禁军中,那就好了。”
李崇开始无比怀念起苏泽来。
崔光说道:
“伱那个弟子苏子霖,说不定还真的能帮上忙。”
李崇疑惑的看着崔光问道:
“苏泽?他不是在关中吗?怎么能帮上六镇的事情?”
崔光笑着说道:
“你对于自己的旧部还是不够了解啊,你不知道如今苏泽已经在关西打了好几场胜仗了?”
崔光建议道:
“李将军,你可以授予苏泽节制灵州、夏州兵马的权利,让他从河套地区牵制叛军。”
李崇打开地图,点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李崇又疑惑起来:
“崔公竟然对关西的战事这么关注?”
崔光说道:
“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有人想要推苏泽一把,崔某不过是顺水人情罢了。”
李崇也没有多问,但是他也知道关西占据焦灼,苏泽怕是也只能拖延一部分叛军,不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崇说道:
“这次出征,我李崇的名声是要毁于一旦了。”
听到李崇这么说,崔光也有些黯然。
他们这些孝文帝时期的老臣已经凋零,其实他以前和李崇也只是泛泛之交,两人一文一武,政见多有相左的时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誓死追随的明主早就驾崩了,当年夙兴夜寐筹谋变法的同伴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李崇是朝堂中仅剩的“孝文遗老”了。
这一次李崇出征,胜负先不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犹未可知。
崔光最后说道:
“大将军珍重吧。”
等到崔光从李崇的府邸里出来,对着身边的亲信说道:
“你去陈留公主府上,说殿下让我办的事情办完了。”
“从明天开始,任何人都不见,我要在家中修书。”
陈留公主送来上等的好纸,说是要帮助崔光刊印他的文集。
这也是洛阳最近流行的风气,文士们会将自己得意的作品汇编成文集,由抄书人传抄后来洛阳发行。
据说这也是陈留公主的主意,她经常组织洛阳命妇聚会,举办了一个诗社,每次诗社上的诗都会抄写成书籍送到各家,成了洛阳流行的风气。
崔光一生著作宏富,创作了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陈留公主亲自上门,请求崔光将自己一生的著作汇编成卷。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有什么要比文章流传千古更有诱惑力的呢?
崔光这次回府,就准备编修自己的文集,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了。
拄着鹤仗,崔光只是感慨,一个时代的人有自己的机遇。
当年自己抓住了孝文皇帝迁都改革的机遇,渡过了自己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岁月。
而如今乱世将至,这是苏泽这样年轻人的舞台了。
正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这一次李崇几乎是被朝廷赶着,带领羽林虎贲三万人出征,甚至洛阳只准备了十五天的军粮,要求李崇就地自筹粮草。
李崇清楚,这几场连续的战争将洛阳的粮仓都抽空了,可是所谓的“沿途自筹”,不就是让自己放任军队抢劫附近百姓的粮食吗?
李崇这辈子带兵都没这么窝囊过。
但是六镇叛乱,威胁故都平城,拓跋氏先帝的陵寝都在平城附近,李崇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崇临行前,向朝堂请求,让陇西的苏泽节制灵、夏二州军事,在灵州拖延南下的叛军。
朝堂自然是允许,又给苏泽加了节制两州军事的差遣,派遣使者前往关中宣旨。
——
北魏朝堂的反应可以说是很快了。
但是六镇的局势要比想象中糜烂的还快。
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杀镇将于镇造反,迅速控制了沃野镇。
一直在怀朔镇武川镇附近活动的渠帅卫可孤也举兵造反,带领怀朔叛军包围了怀朔城。
抚冥、柔玄、怀荒三镇全部造反,镇城被破,镇将全部被杀。
只能说六镇矛盾积蓄已久,破六韩拔陵振臂一呼,六镇就全部都反了。
现在唯一比较平稳的,反而是武川镇。
而武川镇安稳的原因却有些黑色了。
上次柔然入侵,就是武川附近被蹂躏的最厉害,武川附近镇民死伤最多。
苏泽率部在武川击败了柔然人,武川也得到了最多的战利品补偿。
所以比起其余的五镇,虽然武川镇将楼破羌远不如杨钧有威望,但是武川竟然成了六镇中唯一维持住局势的军镇。
面对前来杨钧派来求援的司马子如和窦泰,武川镇将楼破羌再不情愿,也只能召开了军议。
“怀朔武川唇齿相依,一定要救!”
首先表态的是贺拔度拔。
贺拔度拔是杨钧的旧识,当年杨钧上任怀朔的时候,就将贺拔度拔父亲请到了怀朔,担任他麾下的军主。
上次柔然入寇,杨钧派遣贺拔父子领兵救援武川,后来表功,将贺拔度拔的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全部升为军主。
老上司遇到麻烦,贺拔度拔自然要救。
第二个表态的是宇文肱:
“叛军攻陷怀朔,必定会攻打白道,如果现在不救,武川独木难支。”
宇文肱一表态,那武川最大的两个家族,贺拔家和宇文家达成了共识,楼破羌这个镇将就算是反对也没用了。
六镇的军队,多数都掌握在这些军主豪帅手里,他们的士兵就是部族的子弟,楼破羌这个镇将根本号令不动他们。
楼破羌还是不甘心,明明死守武川就好了,万一救援失败武川就无兵可守了。
他看向了人群中醒目的独孤信,连忙问道:
“独孤郎,你怎么看。”
独孤信说道:
“要救怀朔。”
楼破羌有些生气,合着你们都已经达成共识了,还要本镇将召集军议干什么?
武川众军主豪帅们都达成了共识,楼破羌只能最后下令,派遣贺拔度拔、宇文肱、独孤信救援怀朔!
司马子如得到了这个消息,激动的难以自已。
他知道贺拔父子的勇猛,宇文家也是一家子的好汉。
独孤信当年只身前往怀朔搬救兵,斜帽进城的样子依然是怀朔美谈。
有了他们三家出兵,怀朔有救了!
武川出兵很快,不到三日各家就集结了人马,向着怀朔镇而去。
——
平心而论,如今怀朔镇城内也是众志成城。
怀朔镇将杨钧拖着病体,每日还登上城墙鼓舞士卒。
高欢获得杨钧的委任,负责守卫怀朔城,他守城的工作也做的不错,守军安排得很有条理,各种守城的物资也准备得很充分。
怀朔城内还有镇仓里的粮食,守军也得到了杨钧倾其府库掏出来的赏赐。
可是怀朔的情况,还是一天比一天糟糕。
高欢赤红着眼睛,他已经在城墙上连续守了五日,今天实在是撑不住了,老将窦乐接过了防务,高欢终于有时间返回家里。
丈夫突然回家,娄昭君欣喜不以,娄昭君又端上了高欢最爱喝的蛋酒,就是在奶制品发酵的甜酒中打上鸡蛋煮开,翻滚的蛋花配合甘甜的奶酒,高欢身上的汗发了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朝廷再不救援,怀朔独木难支啊。”
听到高欢这么说,娄昭君却没有和普通妇道人家一样惊恐,而是看着丈夫问道:
“贺六浑有什么打算?”
高欢叹息说道:
“当日苏兄要带我离开六镇,我拒绝了,杨镇将对我有大恩,且守着怀朔城吧,若是城破,再想办法去投靠苏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