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爷爷当然没见到三妮儿,他甚至连李家大门都没进去。
没进去的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李府高门大户规矩多,而是因为李府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下人看房子,主家搬到京城去了。
“李府的下人说,他们老夫人被儿子们接到京城养老,他们留下是看房子的,别的什么也没问出来;
我又问他们有没有两个女孩子来寻他们家小少奶奶,他们不耐烦,只赶我走,不许我在门前滞留;
倒是他们家有个老门房客气些,说没见过有女孩子上门;
还说现在府城里谁还敢让女孩子自己出门,不怕被戏班子什么的给拐走卖了?
我到这时候,攒下的钱都花光了,没有能力往京城去,也不敢去,因为这三块银锭还在我手里,万一孩子们能回来寻我呢?”熊爷爷说。
老爷子拖着未愈的伤腿到处奔波,直到身无分文,就算饿肚子也没花那三锭银子,可见他心里期盼着大妮儿她们能平安回来找他。
“大妮儿啊,你能回来,熊爷爷真高兴,”熊爷爷把那包银锭放在吴大妮儿手里:“这是好兆头,你平安,希望二妮儿她们也能学你的样儿,好好地活着。”
村里人喜欢把家里最大的孩子当做参照物,如果后面的孩子做事好,那就是“老大开了好头”,反之就是“老大没开好头”。
比如说,二妮儿和四妮儿离家出走,是因为吴大妮儿逃婚“开了头”,如今吴大妮儿回来了,可以预兆、或是希望预兆二妮儿她们也能回来。
吴大妮儿望着熊爷爷的满头白发,感觉那银锭沉甸甸的,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这才两年,熊爷爷竟从没几根白发,到不剩几根黑发,真是为她们姐妹没少操心。
吴大妮儿真想把银锭留给熊爷爷,就像二妮儿说的,算作熊爷爷的棺材本。
可那是给三妮儿赎身的银子,给了熊爷爷就没法赎回三妮儿。
熊爷爷却坚定地让她收好:“你收好了,二妮儿说要赎回三妮儿,至少得五十两银子,剩下的,爷爷帮你们攒。”
说罢又掏出个布包递给鲍魁:“鲍兄弟,这是我过去攒的老山参,一直没舍得卖,你看看成色,能不能收,能收就卖给你了。”
熊爷爷如今孤身一人,靠上山采草药再炮制成好、卖给药铺赚些银钱养活自己,这颗人参原本是想等上不动山的时候,卖掉给自己打口棺材的。
二妮儿她们说要是回不来,三十两银子就当孝敬熊爷爷了,可熊爷爷有自己的棺材本。
现在,他要把自己的棺材本卖掉,要让吴大妮儿拿着钱去把妹妹们都找回来。
来到吴家沟村第一晚,此行的目的就完成了,只是完成得大家心里都很压抑——几个妹妹一个也没有寻到。
……
第二天。
鲍魁和骆毅等人留在村里收山货。
算钱、记账有骆毅就足够,李蔚珏说自己反正也帮不上忙,要胡泽胤陪着出去转转。
“阿胤。”一出村,李蔚珏便唤道。
胡泽胤不理他,嘴角还故意压着,仿佛很不满。
李蔚珏抓了抓头皮,无奈改口:“大哥。”
“什么事?”这次胡泽胤应声了。
都出了村,李蔚珏还是凑近胡泽胤压低声音,说道:“陪我去次府城。”() ()
“去府城干什么?”胡泽胤问。
“寻根。”李蔚珏答。
李蔚珏昨晚把吴大妮儿和熊爷爷的讲述联系起来分析,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是他应该早就了解、却一直想不起来的。
确实有他想不起来的事情——那个梦,那个关于小李蔚珏的梦。
有些梦,做梦的时候或大喜大悲,或大气大怒,醒来时那股情绪也会持续一阵。
但随着时间推移,梦中内容会很快退散,再也想不起来。
只有那种情绪退散得很慢,在遇到与梦中相关的事情时,那股情绪就会出现,提醒做梦者曾经做过一个被他忘记内容的梦。
李蔚珏昨晚就被那种情绪缠绕了,那是怅然若失的感觉,里面还夹杂着好奇。
“寻根?”胡泽胤奇怪地看着他。
“有件事是我该知道却不知道的,我想知道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李蔚珏答道。
胡泽胤被这一堆知道和不知道绕得七荤八素,他听不懂,他就知道现在很想揍这臭小子一顿,让他知道知道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阿珏说要去府城。”白彙向骆毅汇报:“估计中午回不来吃饭了。”
李蔚珏压低声音也没用,就算身边再嘈杂,村口的动静也在白彙和黄酉的听力范围内。
“寻什么根?”骆毅手底下在算账,心不在焉问道。
李蔚珏不在身边,她可算能够偷摸列竖式计算了。
黄酉插话道:“你俩不是我在府城……郊外找到的么,他大概是为这事。”
“唔……”骆毅怔了怔。
关于自己和李蔚珏的来历,相关的人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包括李蔚珏都不知道。
只有骆毅知道李蔚珏是李府的小公子。
那么,李蔚珏所说的“寻根”,大概是因为昨晚听熊爷爷说去府城李府寻找三妮儿那件事才起了心思的吧。
那……李蔚珏若知道自己是李府的孩子,会不会离开鲍家,去京城寻找真正的“根”呢?
毕竟李府家大业大,生活在那里,少奋斗三十年。
这么一想,骆毅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颇有一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
三年哪。
三年的朝夕相处,李蔚珏教她读书识字,与她插科打诨,一边嘲笑她穿衣品味不好、一边却见到好看的头花就买回来送给她。
有什么事情都不把她当小孩子,愿意与她认真商量。
不管赚到多少银子,都全数上缴给骆毅而不是鲍魁,然后再腆着脸讨回来仨瓜俩枣当零花钱。
而自己也是。
记住李蔚珏的口味,凡是他爱吃的,必定时常出现在餐桌上。
记住李蔚珏说哪种笔好、哪种墨难得,只要见到,必然给买回来。
记住李蔚珏身边所有的朋友,逢年过节都给准备像样的伴手礼,让李蔚珏保持好人际关系。
虽说骆毅对家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可那也是她真心把李蔚珏当自家人,才会如此关心。
可就算这样,李蔚珏也没把鲍家当做“根”,而要专门去寻根吗?
骆毅心里突然就很难受。
没进去的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李府高门大户规矩多,而是因为李府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下人看房子,主家搬到京城去了。
“李府的下人说,他们老夫人被儿子们接到京城养老,他们留下是看房子的,别的什么也没问出来;
我又问他们有没有两个女孩子来寻他们家小少奶奶,他们不耐烦,只赶我走,不许我在门前滞留;
倒是他们家有个老门房客气些,说没见过有女孩子上门;
还说现在府城里谁还敢让女孩子自己出门,不怕被戏班子什么的给拐走卖了?
我到这时候,攒下的钱都花光了,没有能力往京城去,也不敢去,因为这三块银锭还在我手里,万一孩子们能回来寻我呢?”熊爷爷说。
老爷子拖着未愈的伤腿到处奔波,直到身无分文,就算饿肚子也没花那三锭银子,可见他心里期盼着大妮儿她们能平安回来找他。
“大妮儿啊,你能回来,熊爷爷真高兴,”熊爷爷把那包银锭放在吴大妮儿手里:“这是好兆头,你平安,希望二妮儿她们也能学你的样儿,好好地活着。”
村里人喜欢把家里最大的孩子当做参照物,如果后面的孩子做事好,那就是“老大开了好头”,反之就是“老大没开好头”。
比如说,二妮儿和四妮儿离家出走,是因为吴大妮儿逃婚“开了头”,如今吴大妮儿回来了,可以预兆、或是希望预兆二妮儿她们也能回来。
吴大妮儿望着熊爷爷的满头白发,感觉那银锭沉甸甸的,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这才两年,熊爷爷竟从没几根白发,到不剩几根黑发,真是为她们姐妹没少操心。
吴大妮儿真想把银锭留给熊爷爷,就像二妮儿说的,算作熊爷爷的棺材本。
可那是给三妮儿赎身的银子,给了熊爷爷就没法赎回三妮儿。
熊爷爷却坚定地让她收好:“你收好了,二妮儿说要赎回三妮儿,至少得五十两银子,剩下的,爷爷帮你们攒。”
说罢又掏出个布包递给鲍魁:“鲍兄弟,这是我过去攒的老山参,一直没舍得卖,你看看成色,能不能收,能收就卖给你了。”
熊爷爷如今孤身一人,靠上山采草药再炮制成好、卖给药铺赚些银钱养活自己,这颗人参原本是想等上不动山的时候,卖掉给自己打口棺材的。
二妮儿她们说要是回不来,三十两银子就当孝敬熊爷爷了,可熊爷爷有自己的棺材本。
现在,他要把自己的棺材本卖掉,要让吴大妮儿拿着钱去把妹妹们都找回来。
来到吴家沟村第一晚,此行的目的就完成了,只是完成得大家心里都很压抑——几个妹妹一个也没有寻到。
……
第二天。
鲍魁和骆毅等人留在村里收山货。
算钱、记账有骆毅就足够,李蔚珏说自己反正也帮不上忙,要胡泽胤陪着出去转转。
“阿胤。”一出村,李蔚珏便唤道。
胡泽胤不理他,嘴角还故意压着,仿佛很不满。
李蔚珏抓了抓头皮,无奈改口:“大哥。”
“什么事?”这次胡泽胤应声了。
都出了村,李蔚珏还是凑近胡泽胤压低声音,说道:“陪我去次府城。”() ()
“去府城干什么?”胡泽胤问。
“寻根。”李蔚珏答。
李蔚珏昨晚把吴大妮儿和熊爷爷的讲述联系起来分析,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是他应该早就了解、却一直想不起来的。
确实有他想不起来的事情——那个梦,那个关于小李蔚珏的梦。
有些梦,做梦的时候或大喜大悲,或大气大怒,醒来时那股情绪也会持续一阵。
但随着时间推移,梦中内容会很快退散,再也想不起来。
只有那种情绪退散得很慢,在遇到与梦中相关的事情时,那股情绪就会出现,提醒做梦者曾经做过一个被他忘记内容的梦。
李蔚珏昨晚就被那种情绪缠绕了,那是怅然若失的感觉,里面还夹杂着好奇。
“寻根?”胡泽胤奇怪地看着他。
“有件事是我该知道却不知道的,我想知道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李蔚珏答道。
胡泽胤被这一堆知道和不知道绕得七荤八素,他听不懂,他就知道现在很想揍这臭小子一顿,让他知道知道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阿珏说要去府城。”白彙向骆毅汇报:“估计中午回不来吃饭了。”
李蔚珏压低声音也没用,就算身边再嘈杂,村口的动静也在白彙和黄酉的听力范围内。
“寻什么根?”骆毅手底下在算账,心不在焉问道。
李蔚珏不在身边,她可算能够偷摸列竖式计算了。
黄酉插话道:“你俩不是我在府城……郊外找到的么,他大概是为这事。”
“唔……”骆毅怔了怔。
关于自己和李蔚珏的来历,相关的人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包括李蔚珏都不知道。
只有骆毅知道李蔚珏是李府的小公子。
那么,李蔚珏所说的“寻根”,大概是因为昨晚听熊爷爷说去府城李府寻找三妮儿那件事才起了心思的吧。
那……李蔚珏若知道自己是李府的孩子,会不会离开鲍家,去京城寻找真正的“根”呢?
毕竟李府家大业大,生活在那里,少奋斗三十年。
这么一想,骆毅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颇有一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
三年哪。
三年的朝夕相处,李蔚珏教她读书识字,与她插科打诨,一边嘲笑她穿衣品味不好、一边却见到好看的头花就买回来送给她。
有什么事情都不把她当小孩子,愿意与她认真商量。
不管赚到多少银子,都全数上缴给骆毅而不是鲍魁,然后再腆着脸讨回来仨瓜俩枣当零花钱。
而自己也是。
记住李蔚珏的口味,凡是他爱吃的,必定时常出现在餐桌上。
记住李蔚珏说哪种笔好、哪种墨难得,只要见到,必然给买回来。
记住李蔚珏身边所有的朋友,逢年过节都给准备像样的伴手礼,让李蔚珏保持好人际关系。
虽说骆毅对家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可那也是她真心把李蔚珏当自家人,才会如此关心。
可就算这样,李蔚珏也没把鲍家当做“根”,而要专门去寻根吗?
骆毅心里突然就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