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有了他这句话,这个复合挂架,实际上和别-6改装已经没什么关系,成了一个空军用的标准挂载配件在考虑了。
刘所一听空军既要又要还要的想法,笑道:“那我们还是两条腿走路,别-6挂架4改6我们做,复合挂架我们也做,按你们这个要求来看,那已经不适合只作为别-6的挂载配件来搞,要搞成一个全新的标准件才行。”
空装局的同志听了非但没觉得他们在推诿,反而高兴得合不拢嘴。
“对对对,要的就是这么个效果,这个东西啊,只用在别-6身上太浪费了,战-6、还有你们那边在搞的炸-5攻击型,这些都能用嘛。”
战-5就算了,过时了。
如果说前面这第一天的工作都是讨论、分析、商量、质询的话,那第二天的工作才是重头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改装后的挂架发射汇演。
汇演是汇报表演的意思。
高振东其实挺好奇的,这东西能汇报啥?除了空空导弹之外,也就是传统铁炸弹、深水炸弹、火箭弹之类,这些东西,不改之前一样能扔的,就连鱼雷,我们都没有可以给别-6用的。
不过当第二天汇演开始,刘所他们,还有另外一批人推着武器出来,往改装机机翼下挂的时候,高振东笑了起来,还真没想到是他们,意外之喜啊。
推出来的武器有两枚,一枚是雷电-1红外空空导弹,另外一枚个头要大得多,是一枚大家都没见过的新式导弹,包括高振东自己,也只是看到过图,没看到过实物,不过他一眼就能认出来那是什么。
——新型固体反舰导弹。
作为高振东亲自建议,亲自参与,从气动外形到内部结构都提供了大量意见和技术的导弹,他认不出来才有鬼了,别的不说,和前世的迎击-8如出一辙的弹体和弹翼就足够证明它的身份。
更别说在那儿挂导弹的,还有苏卫华这小子。
这枚导弹没有助推器,看起来比舰射/岸舰版要短一截,也就更加协调优美。
刘所向参会人员介绍道:“本来我们把挂架改好了,但是往上面挂什么的时候,有些犯难,没东西挂啊,除了红外空空导弹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制导武器。就在这个时候,搞空射反舰导弹的同志找到了我们,我们缺弹,他们缺飞机,正好。”
对于苏卫华他们来说,想要试验空射型固体反舰弹,却是找不到挂载机,炸-5还没改出来,其他的就更别说了,攻-5的多用途型也还在研制中,图-4没往这个方向改,毕竟他们的最终使命是特种机,试验远程布撒器不需要改装,还可以接受,专门改一次来发射导弹就没有必要。
结果在空装局那头,知道了别-6改装的项目,两方简直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双向奔赴,一拍即合。
“新飞机加新导弹,有没有把握?”防工委总工问道。
“有把握,试过的。而且为了发射这个导弹,我们还对机上的雷达进行了一定的改装,实战可能还不行,但用于试验是够了。”
对于固体反舰导弹来说,只要能够提供目标距离和方位就行,都不用太精确,大差不差就可以,甚至极端情况下,手输数据理论上也不是不行。
苏卫华没有来得及过来和高振东说话,远远的打了个招呼之后,他就和别-6改装的同志们一起上了飞机,他要作为射手在别-6上发射导弹,这事儿改飞机的同志可没他熟悉。
高振东和他挥挥手打了个招呼,防工委总工笑问:“振东,那边有熟人?”
“嗯,我的大学同学,参与固体反舰弹的制导系统工作。”高振东点头。
“嚯,你们班藏龙卧虎啊。”总工很是高兴,这样的同学,越多越好。
“还可以吧,还有个同学,是便携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负责人。”不知不觉中,林连伟、苏卫华都已经站上了更高的高度。这也不算啥,高振东知道的,几十年后好几款新锐作战飞机的总师,大学里是室友。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其他同志都侧目而视,这什么班级,涉及到好多款导弹,一位副总师,一位子系统负责人,一位制导系统的核心骨干,牛逼上了天简直是。
能听得出来,这位高总工的本专业,大概率是搞自动化之类的专业,从他两个同学都是制导系统的核心骨干就能看出来。至于他怎么对磁异探测、声呐等等都有想法,这就是人家自己的本事了。
等飞机上天等了很久,别-6这飞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起落架入水之后,是要现拆的,没有自动收放的能力,把飞机推下水,然后拆起落架,如果降落之后要上岸,流程就反过来,在水里装上起落架,然后再上岸。
见大家都在看地勤战士们忙活装起落架,别-6的大队长解释道:“这飞机设计天生就这样,非常麻烦,一般来说我们有特别的维护码头,可以在码头上完成装弹、普通维护等工作,不需要装上起落架这么上上下下的折腾。”
带着起落架在水里起降是不可能的,那东西伸入水中,阻力极大,别看相对飞机没多大点,但是有了它,在水里想带着任务载荷起飞就成了天方夜谭。带着起落架降落也是如此,飞机还没入水,起落架先入水了,超大的阻力对于飞机飞行姿态影响极大,一不小心就是机毁人亡。
只能说,老毛子这个“凑合能用就行”的习惯,好用的时候是真好用,恶心的时候也是真的恶心,实际上连老毛子自己都受不了这玩意。
刘所解释道:“这个事情,我们也考虑过改进成能自动收放的,可是一路改下来,难度极大。原本的船型机腹没有考虑起落架的收纳和相关作动机构的空间、管路,而且收进去会影响到原有的浮力设计,同时想要收纳,起落架也要进行重新设计,相关的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构等等牵扯的范围太广了,会影响到机体本身的设计,最后发现无从下口,只好放弃。”
高振东听了这个,目光闪烁,突然冒出来一句:“为什么要收回机身内?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
这句话说出来,所有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刘所是莫名其妙,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不自动收纳回机身,那改它干嘛?
空装局是若有所思,他不知道高总工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高总工一定有自己的意思,那这事情就会很有意思。
防工委这边则是眼睛亮了亮,高振东有什么想法?不管是什么想法,对这个事情是一定有帮助的。这飞机哪儿都好,就是这起落架实在是太恶心了。
其他同志是完全摸不着头脑,这话他们都没听懂。
高振东见他们都没把握到自己的想法,一一解释。
“先说为什么一定要收回机身内这个事情。这个飞机是个低速飞机,气动外形都已经那样了,说穿了,你就算是把起落架挂在机身外,对它的基本飞行性能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不会影响到它的任何使用,同时这个飞机航程这么大,外面挂对起落架影响不了什么的。”
“你们想要把起落架收起来,无非就是不想起落架影响到它在水中的起降操作,仅此而已。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刘所,你想想,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东西收进机体内?向后翻折挂在机身上不就好了?只要翻折机构设计得当,力学性能满足就可以,根本不用考虑船型机腹的浮力、机内空间这些东西。”
刘所听完高振东这话,直接就傻掉了。
这特么也行?
呃……再想想,这特么好像还真行!
一时之间,刘所的脑子有些乱,各种想法纷至沓来。
这么凑合也可以?这么凑合好像真可以。是不是对待工作不够严肃?功能都实现不了,严肃有毛用……
但是别-6的大队长、空装局的人这些想法就单纯多了,他妈的,对啊,为什么一定要收到机体里面去?只要能降低地勤维护难度,增加飞机出勤率,难看点就难看点嘛。
“刘所,高总工这建议,真的可以考虑。”
“对,我们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先放一边。”
高振东又指着正在忙活的地勤战士:“第二个,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的问题。”
他转头问别-6的大队长:“队长同志,这个飞机,不会在陆地上起降吧?”
大队长摇摇头:“基本不会。”
高振东转回头来:“这不就得了,这个起落架的收放,正常使用下和起降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在水面上稳定了才开始操作,这没错吧?”
“没错。”就这现装现拆的架势,不挺稳也干不了。
“那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如果有能力,搞个自动翻折锁定机构,通过电力和机械备份,在飞机里完成停稳之后、或起飞之前的最后一哆嗦就行。”
刘所一听空军既要又要还要的想法,笑道:“那我们还是两条腿走路,别-6挂架4改6我们做,复合挂架我们也做,按你们这个要求来看,那已经不适合只作为别-6的挂载配件来搞,要搞成一个全新的标准件才行。”
空装局的同志听了非但没觉得他们在推诿,反而高兴得合不拢嘴。
“对对对,要的就是这么个效果,这个东西啊,只用在别-6身上太浪费了,战-6、还有你们那边在搞的炸-5攻击型,这些都能用嘛。”
战-5就算了,过时了。
如果说前面这第一天的工作都是讨论、分析、商量、质询的话,那第二天的工作才是重头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改装后的挂架发射汇演。
汇演是汇报表演的意思。
高振东其实挺好奇的,这东西能汇报啥?除了空空导弹之外,也就是传统铁炸弹、深水炸弹、火箭弹之类,这些东西,不改之前一样能扔的,就连鱼雷,我们都没有可以给别-6用的。
不过当第二天汇演开始,刘所他们,还有另外一批人推着武器出来,往改装机机翼下挂的时候,高振东笑了起来,还真没想到是他们,意外之喜啊。
推出来的武器有两枚,一枚是雷电-1红外空空导弹,另外一枚个头要大得多,是一枚大家都没见过的新式导弹,包括高振东自己,也只是看到过图,没看到过实物,不过他一眼就能认出来那是什么。
——新型固体反舰导弹。
作为高振东亲自建议,亲自参与,从气动外形到内部结构都提供了大量意见和技术的导弹,他认不出来才有鬼了,别的不说,和前世的迎击-8如出一辙的弹体和弹翼就足够证明它的身份。
更别说在那儿挂导弹的,还有苏卫华这小子。
这枚导弹没有助推器,看起来比舰射/岸舰版要短一截,也就更加协调优美。
刘所向参会人员介绍道:“本来我们把挂架改好了,但是往上面挂什么的时候,有些犯难,没东西挂啊,除了红外空空导弹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制导武器。就在这个时候,搞空射反舰导弹的同志找到了我们,我们缺弹,他们缺飞机,正好。”
对于苏卫华他们来说,想要试验空射型固体反舰弹,却是找不到挂载机,炸-5还没改出来,其他的就更别说了,攻-5的多用途型也还在研制中,图-4没往这个方向改,毕竟他们的最终使命是特种机,试验远程布撒器不需要改装,还可以接受,专门改一次来发射导弹就没有必要。
结果在空装局那头,知道了别-6改装的项目,两方简直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双向奔赴,一拍即合。
“新飞机加新导弹,有没有把握?”防工委总工问道。
“有把握,试过的。而且为了发射这个导弹,我们还对机上的雷达进行了一定的改装,实战可能还不行,但用于试验是够了。”
对于固体反舰导弹来说,只要能够提供目标距离和方位就行,都不用太精确,大差不差就可以,甚至极端情况下,手输数据理论上也不是不行。
苏卫华没有来得及过来和高振东说话,远远的打了个招呼之后,他就和别-6改装的同志们一起上了飞机,他要作为射手在别-6上发射导弹,这事儿改飞机的同志可没他熟悉。
高振东和他挥挥手打了个招呼,防工委总工笑问:“振东,那边有熟人?”
“嗯,我的大学同学,参与固体反舰弹的制导系统工作。”高振东点头。
“嚯,你们班藏龙卧虎啊。”总工很是高兴,这样的同学,越多越好。
“还可以吧,还有个同学,是便携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负责人。”不知不觉中,林连伟、苏卫华都已经站上了更高的高度。这也不算啥,高振东知道的,几十年后好几款新锐作战飞机的总师,大学里是室友。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其他同志都侧目而视,这什么班级,涉及到好多款导弹,一位副总师,一位子系统负责人,一位制导系统的核心骨干,牛逼上了天简直是。
能听得出来,这位高总工的本专业,大概率是搞自动化之类的专业,从他两个同学都是制导系统的核心骨干就能看出来。至于他怎么对磁异探测、声呐等等都有想法,这就是人家自己的本事了。
等飞机上天等了很久,别-6这飞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起落架入水之后,是要现拆的,没有自动收放的能力,把飞机推下水,然后拆起落架,如果降落之后要上岸,流程就反过来,在水里装上起落架,然后再上岸。
见大家都在看地勤战士们忙活装起落架,别-6的大队长解释道:“这飞机设计天生就这样,非常麻烦,一般来说我们有特别的维护码头,可以在码头上完成装弹、普通维护等工作,不需要装上起落架这么上上下下的折腾。”
带着起落架在水里起降是不可能的,那东西伸入水中,阻力极大,别看相对飞机没多大点,但是有了它,在水里想带着任务载荷起飞就成了天方夜谭。带着起落架降落也是如此,飞机还没入水,起落架先入水了,超大的阻力对于飞机飞行姿态影响极大,一不小心就是机毁人亡。
只能说,老毛子这个“凑合能用就行”的习惯,好用的时候是真好用,恶心的时候也是真的恶心,实际上连老毛子自己都受不了这玩意。
刘所解释道:“这个事情,我们也考虑过改进成能自动收放的,可是一路改下来,难度极大。原本的船型机腹没有考虑起落架的收纳和相关作动机构的空间、管路,而且收进去会影响到原有的浮力设计,同时想要收纳,起落架也要进行重新设计,相关的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构等等牵扯的范围太广了,会影响到机体本身的设计,最后发现无从下口,只好放弃。”
高振东听了这个,目光闪烁,突然冒出来一句:“为什么要收回机身内?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
这句话说出来,所有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刘所是莫名其妙,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不自动收纳回机身,那改它干嘛?
空装局是若有所思,他不知道高总工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高总工一定有自己的意思,那这事情就会很有意思。
防工委这边则是眼睛亮了亮,高振东有什么想法?不管是什么想法,对这个事情是一定有帮助的。这飞机哪儿都好,就是这起落架实在是太恶心了。
其他同志是完全摸不着头脑,这话他们都没听懂。
高振东见他们都没把握到自己的想法,一一解释。
“先说为什么一定要收回机身内这个事情。这个飞机是个低速飞机,气动外形都已经那样了,说穿了,你就算是把起落架挂在机身外,对它的基本飞行性能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不会影响到它的任何使用,同时这个飞机航程这么大,外面挂对起落架影响不了什么的。”
“你们想要把起落架收起来,无非就是不想起落架影响到它在水中的起降操作,仅此而已。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刘所,你想想,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东西收进机体内?向后翻折挂在机身上不就好了?只要翻折机构设计得当,力学性能满足就可以,根本不用考虑船型机腹的浮力、机内空间这些东西。”
刘所听完高振东这话,直接就傻掉了。
这特么也行?
呃……再想想,这特么好像还真行!
一时之间,刘所的脑子有些乱,各种想法纷至沓来。
这么凑合也可以?这么凑合好像真可以。是不是对待工作不够严肃?功能都实现不了,严肃有毛用……
但是别-6的大队长、空装局的人这些想法就单纯多了,他妈的,对啊,为什么一定要收到机体里面去?只要能降低地勤维护难度,增加飞机出勤率,难看点就难看点嘛。
“刘所,高总工这建议,真的可以考虑。”
“对,我们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先放一边。”
高振东又指着正在忙活的地勤战士:“第二个,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的问题。”
他转头问别-6的大队长:“队长同志,这个飞机,不会在陆地上起降吧?”
大队长摇摇头:“基本不会。”
高振东转回头来:“这不就得了,这个起落架的收放,正常使用下和起降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在水面上稳定了才开始操作,这没错吧?”
“没错。”就这现装现拆的架势,不挺稳也干不了。
“那为什么一定要全自动?如果有能力,搞个自动翻折锁定机构,通过电力和机械备份,在飞机里完成停稳之后、或起飞之前的最后一哆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