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来说,四处征伐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归宿。每一个部落从征伐中崛起,亦在征伐中灭亡。
此时的同罗部新败势弱,站在了命运选择的十字路口。
众人很清楚,继续呆在赛音山城实在不现实。从幽州边境到赛音山城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千二百里,从丰州到赛音山城也不超过九百里。至于隋军的安北城到赛音山城,更是不超过五百里。若是黄明远愿意,隋军的骑兵随时可向北出击,而同罗部的大本营也随时暴露在隋军的铁骑之下。
经历了无数的惨败,没人认为自己可以与隋军抗衡。
所以同罗部必须转移。
但往哪走成了一个问题。草原虽大,但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一旦选错了方向,后果不堪设想。无数的大部落,都是在迁徙中灭亡的。
以同罗遏鲁为首的一批同罗部贵族认为,可以向北面的弓卢水转移,重回祖地狼居胥山一带。在这里游牧的铁勒部落相对实力较弱,不能与同罗部相抗衡。同罗部很容易便能重建铁勒联盟,继续为铁勒霸主。
但缺点也很突出,只要同罗部往北,必然和这里的游牧部落发生冲突,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而祖君彦等一群汉人士子则认为应该向东。
祖君彦以为狼居胥山虽然是同罗部的祖地,但周围部落众多,环境复杂。而且返回弓卢水以北,便要与北面的韦纥部形成对抗。
在祖君彦看来,再次陷入草原争霸的泥潭之中是不明智的,同罗部现在太需要休养生息。
而从赛音山城往东的广大区域,部落稀少,草原广阔,草质肥美,还拥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尤其是当初屈古棱选择的俱伦泊,更是天选之地,足以成为同罗部的王霸之基。
但同罗遏鲁认为东进之地,仍是暴露在隋军打击范围之内,易受隋军突袭。而且他对于祖君彦担心与韦纥部发生冲突很是鄙夷,这个年代,要想不与别的势力对抗便能重新崛起,这可能吗?
同罗遏鲁和祖君彦的建议是各有利弊,相互皆说服不了对方。而且双方此时和有着意气之争,因此毫不退让。
同罗遏鲁虽然受制于形势,不得不向同罗朵儿低头,但让他就这么乖乖做同罗朵儿的臣属,他不愿意。同罗遏鲁也知道此时同罗部经不起内耗了,所以他希望做同罗部的伊尹、霍光,不篡位,却执掌大权。
同罗遏鲁着实信不过这个妹妹的能力。若是能主导转移之事,便可顺理成章地收取部落权利,代妹摄政。
而祖君彦则想着在新酋长面前展示自己的重要性。
祖君彦太清楚同罗遏鲁的想法了,所以他更不能让同罗遏鲁如愿以偿。否则同罗遏鲁掌权,他们这些汉家士子还能有什么出头之日。在同罗部中,同罗斜也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派,而同罗遏鲁则是保守派。同罗朵儿虽然倾向不明显,但她为了继承其兄长的遗志,也会支持改革的。
关于转移方向的事情,祖君彦与同罗遏鲁相争不下。() ()
二人相争,自然需要同罗朵儿裁决胜负,可是同罗朵儿此时,两个都不想选。诚如祖君彦所说的,北上是陷入与铁勒争霸的泥潭之中,可是东进又有何差别。身在草原之上,便不能独善其身,这是各部落无法选择的。
但同罗朵儿不想再陷入无休止地斗争之中了。
可是同罗朵儿此时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此时部落内部为了北上还是东进争的不可开交,双方已经由见解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权利之争。
同罗朵儿有心阻止,但是同罗室娄却劝她暂时由之任之。
同罗朵儿继位,其一众心腹,当然对同罗遏鲁心怀忌惮,只是他们暂时不敢对同罗遏鲁动手,唯恐引发更大的矛盾。
但现在有祖君彦挑头,正好试一试同罗遏鲁的态度。
同罗朵儿虽然明白,但心中就是不舒服。
此时同罗朵儿也只得听从同罗室娄的建议,暂时放任。而祖君彦见状,以为同罗朵儿有心鼓励,于是针对卖力起来。
同罗朵儿实在受不了这样的争执,眼看管不了,索性便躲了起来,图个清静。
同罗朵儿将政事交给众人,自己带着曳落河亲卫去狩猎,陪同她的是同罗休哥的儿子同罗马哥。马哥今年才二十岁,之前一直在同罗斜也身边听用。虽然能力出众,但他能成为一旗之主,主要还是靠的籍父之名。他性格温和,做事谨慎,同罗朵儿也视其为子侄。
骑在马上,同罗朵儿便问身边的同罗马哥道:“马哥,你喜欢现在这样的日子吗?”
同罗马哥不知道同罗朵儿的意思,喜欢,亦或者不喜欢。
“姑姑,我觉得我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我生来就过着这样的日子,也没人问我喜不喜欢。”
“那你想过这种日子吗?还是想过没有战争的日子。”
同罗马哥有些沉默。
“若是可以,没人不愿意过这种日子。”
同路朵儿又说道:“那若是可以,你愿意做一个隋人吗?”
同罗马哥两眼放光,但很快便黯淡下来:“隋人无忧无虑,不用每日担惊受怕,还有足够的粮食、盐巴、铁器,若是可以,我当然愿意做个隋人,但这是不可能的。”
同路朵儿低声地说道:“也不是每一个隋人都是衣食无忧的。”
同罗马哥说道:“但他们至少还有希望,而我们却什么也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是啊,若是可能,谁不愿做个隋人。哪怕平平淡淡,但至少不用每日在枪林箭雨中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马哥,若是有可能,我们成了隋人,你愿不愿意?”
同罗马哥一喜,忙说道:“我当然愿意。”
说完他又想到什么,有些沉重地说道:“但是隋人愿意接纳我们吗?即使我们真成了隋人,隋人会真的把我们当自己人吗?我不相信。”
同罗部与大隋的仇怨太大了,大到双方很难相互信任的地步。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来说,四处征伐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归宿。每一个部落从征伐中崛起,亦在征伐中灭亡。
此时的同罗部新败势弱,站在了命运选择的十字路口。
众人很清楚,继续呆在赛音山城实在不现实。从幽州边境到赛音山城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千二百里,从丰州到赛音山城也不超过九百里。至于隋军的安北城到赛音山城,更是不超过五百里。若是黄明远愿意,隋军的骑兵随时可向北出击,而同罗部的大本营也随时暴露在隋军的铁骑之下。
经历了无数的惨败,没人认为自己可以与隋军抗衡。
所以同罗部必须转移。
但往哪走成了一个问题。草原虽大,但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一旦选错了方向,后果不堪设想。无数的大部落,都是在迁徙中灭亡的。
以同罗遏鲁为首的一批同罗部贵族认为,可以向北面的弓卢水转移,重回祖地狼居胥山一带。在这里游牧的铁勒部落相对实力较弱,不能与同罗部相抗衡。同罗部很容易便能重建铁勒联盟,继续为铁勒霸主。
但缺点也很突出,只要同罗部往北,必然和这里的游牧部落发生冲突,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而祖君彦等一群汉人士子则认为应该向东。
祖君彦以为狼居胥山虽然是同罗部的祖地,但周围部落众多,环境复杂。而且返回弓卢水以北,便要与北面的韦纥部形成对抗。
在祖君彦看来,再次陷入草原争霸的泥潭之中是不明智的,同罗部现在太需要休养生息。
而从赛音山城往东的广大区域,部落稀少,草原广阔,草质肥美,还拥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尤其是当初屈古棱选择的俱伦泊,更是天选之地,足以成为同罗部的王霸之基。
但同罗遏鲁认为东进之地,仍是暴露在隋军打击范围之内,易受隋军突袭。而且他对于祖君彦担心与韦纥部发生冲突很是鄙夷,这个年代,要想不与别的势力对抗便能重新崛起,这可能吗?
同罗遏鲁和祖君彦的建议是各有利弊,相互皆说服不了对方。而且双方此时和有着意气之争,因此毫不退让。
同罗遏鲁虽然受制于形势,不得不向同罗朵儿低头,但让他就这么乖乖做同罗朵儿的臣属,他不愿意。同罗遏鲁也知道此时同罗部经不起内耗了,所以他希望做同罗部的伊尹、霍光,不篡位,却执掌大权。
同罗遏鲁着实信不过这个妹妹的能力。若是能主导转移之事,便可顺理成章地收取部落权利,代妹摄政。
而祖君彦则想着在新酋长面前展示自己的重要性。
祖君彦太清楚同罗遏鲁的想法了,所以他更不能让同罗遏鲁如愿以偿。否则同罗遏鲁掌权,他们这些汉家士子还能有什么出头之日。在同罗部中,同罗斜也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派,而同罗遏鲁则是保守派。同罗朵儿虽然倾向不明显,但她为了继承其兄长的遗志,也会支持改革的。
关于转移方向的事情,祖君彦与同罗遏鲁相争不下。() ()
二人相争,自然需要同罗朵儿裁决胜负,可是同罗朵儿此时,两个都不想选。诚如祖君彦所说的,北上是陷入与铁勒争霸的泥潭之中,可是东进又有何差别。身在草原之上,便不能独善其身,这是各部落无法选择的。
但同罗朵儿不想再陷入无休止地斗争之中了。
可是同罗朵儿此时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此时部落内部为了北上还是东进争的不可开交,双方已经由见解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权利之争。
同罗朵儿有心阻止,但是同罗室娄却劝她暂时由之任之。
同罗朵儿继位,其一众心腹,当然对同罗遏鲁心怀忌惮,只是他们暂时不敢对同罗遏鲁动手,唯恐引发更大的矛盾。
但现在有祖君彦挑头,正好试一试同罗遏鲁的态度。
同罗朵儿虽然明白,但心中就是不舒服。
此时同罗朵儿也只得听从同罗室娄的建议,暂时放任。而祖君彦见状,以为同罗朵儿有心鼓励,于是针对卖力起来。
同罗朵儿实在受不了这样的争执,眼看管不了,索性便躲了起来,图个清静。
同罗朵儿将政事交给众人,自己带着曳落河亲卫去狩猎,陪同她的是同罗休哥的儿子同罗马哥。马哥今年才二十岁,之前一直在同罗斜也身边听用。虽然能力出众,但他能成为一旗之主,主要还是靠的籍父之名。他性格温和,做事谨慎,同罗朵儿也视其为子侄。
骑在马上,同罗朵儿便问身边的同罗马哥道:“马哥,你喜欢现在这样的日子吗?”
同罗马哥不知道同罗朵儿的意思,喜欢,亦或者不喜欢。
“姑姑,我觉得我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我生来就过着这样的日子,也没人问我喜不喜欢。”
“那你想过这种日子吗?还是想过没有战争的日子。”
同罗马哥有些沉默。
“若是可以,没人不愿意过这种日子。”
同路朵儿又说道:“那若是可以,你愿意做一个隋人吗?”
同罗马哥两眼放光,但很快便黯淡下来:“隋人无忧无虑,不用每日担惊受怕,还有足够的粮食、盐巴、铁器,若是可以,我当然愿意做个隋人,但这是不可能的。”
同路朵儿低声地说道:“也不是每一个隋人都是衣食无忧的。”
同罗马哥说道:“但他们至少还有希望,而我们却什么也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是啊,若是可能,谁不愿做个隋人。哪怕平平淡淡,但至少不用每日在枪林箭雨中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马哥,若是有可能,我们成了隋人,你愿不愿意?”
同罗马哥一喜,忙说道:“我当然愿意。”
说完他又想到什么,有些沉重地说道:“但是隋人愿意接纳我们吗?即使我们真成了隋人,隋人会真的把我们当自己人吗?我不相信。”
同罗部与大隋的仇怨太大了,大到双方很难相互信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