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你们这是去哪儿?”玉京问。
甄武忙道:“师父换完了瓦又罚我冲拳1000次,才在校场练完准备回去呢!”
“冲拳、1000次?”玉京讶得眼中神光都闪了闪,她看向卫熠,卫熠无语地扭开头。
甄武意识到自己说漏了话,忙捂了一下嘴说:“其实还好啦!师父原来说要罚我2000次的!”
卫熠:“?”
甄武一下子又捂住嘴。
好在甄时早就想到个主意,忍不住打断道:“大姐姐,让阿武抱玉蒙吧!”
玉蒙一听,赶紧下意识地搂紧玉京,可贴到她颈颊的细汗,又心疼不已,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转,看见了高大俊秀的卫熠。
“我不要阿武抱,我要他抱!”她伸着胖乎乎的小手指头,指向卫熠。
一瞬,除了指和被指的人,其余人都有点尴尬。
玉蒙的话将卫熠与甄武放在一起,倒像是将他当作奴仆一般。
玉京正色看向玉蒙,刚想解释卫熠不是奴仆不可以这样支使,却见他展颜一笑,朝这边走过来。
他已有多时不曾笑过,玉京涌到唇边的话又默默地抿了回去。
卫熠走到跟前,微笑着伸出双臂,玉蒙毫不犹豫地张着身子由他抱走。
原以为会被抱着,可谁知他手臂一举,身子轻巧翻转,回过神来,已稳稳地骑在他肩膀上。
玉蒙楞了一瞬,欢喜到尖叫了一声:“大姐姐,我现在最高啦!”
确实最高,玉京都得仰面才能看到她。
“切,骑得高自然就高啦。”甄时不忘打击她。
可玉蒙这次一点也没生气,她自幼与父亲聚少离多,记忆中,小时候爹爹也会这般将她高高托起,带她去看上元灯会。
但后来,爹爹受了伤,阿娘便不许她再骑在他肩上。
“大哥哥,我要去那边!”玉蒙坐得高高地,神气十足地一指恢恢所在的外院方向。
“好。”卫熠依言大步行去,因怕玉蒙跌落,两只手举起虚护在她身旁。
玉蒙被他托得又稳又高,眼见晴空万里,冬阳暖照,世界都仿佛更明亮起来。她开心满足之至,没忘记回头,奶声奶气地揶揄甄时:
“六哥仔细学着,这才是当哥哥的样子!”说着还冲甄时不停做鬼脸。
甄时气得七窍生烟,可又奈何她不得,郁闷极了。
玉京看在眼里,牵起他的手主动问起他弈棋的事,甄时最擅对弈,就连他爹甄士诚也不是他的对手。
甄时终于能一吐郁气,渐渐也不再气闷。
甄武跟出十几步,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不由自主慢下脚步。
时已申末,金灿灿的余晖软软地铺在那几人身上,沉默高大的男子驮着小小的姑娘,纤纤玉影的女子牵着活泼的儿郎,两个小的不时斗嘴使气,女子不厌其烦地温柔安抚。
她不知道的是,小家伙吵得不可开交时,他会有意地迈开长腿稍走快些,拉开距离让他们干瞪眼。
她可能也没发现,他并不走太远,便会又停下,装作让玉蒙玩耍,默默等着她。
暖暖斜阳与徐徐晚风,一切都变得很慢。
仿佛要定格刹那遥远。像是要圆谁一个心愿。
-
玉蒙今天格外开心,她高高地坐在卫熠肩上,一伸手都能够到墙边柳树光溜溜的细枝。
她兴致勃勃地一路跟柳条较劲,斜着身子去抓被风带远的细枝,可肉乎乎的手指刚碰到枝条,便又猛地缩回小手,好像那柳条会咬人似的。自己把自己逗得咯咯大笑。
卫熠见她开心,也乐意配合,走走停停。偶尔她为了抓树枝身子一歪,他总能一把稳稳托住。
有他保护,玉蒙玩得尽兴极了,心中充满一种她说不出的满足与感激。
“大哥哥,谢谢你!”她由衷说道:“你累不累?玉蒙给你唱支歌儿好不好?”
“好。”卫熠折下她刚才一直攀不到的一根细柳,递给她。
玉蒙拿着那支柳条,咿咿呀呀地开唱: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小姑娘不知别离,用着比甜梨儿还甜的奶音,高高兴兴地甩着柳枝,欢欢喜喜地唱出伤心之辞。
玉京听见,也不由怔了片刻。
甄时以为她没听过这词,欣欣自得地给她介绍:“这是李太白的诗,我三岁便会背!”说着又一脸不屑地教训玉蒙:
“这是唱离别的词,今儿团圆佳节,唱这个多晦气!不懂就别唱!”
玉蒙被他一句话败了所有兴致,小嘴一瘪就要哭,玉京忙上前接回来,好言哄着,又指着前头的朱头门道:“阿蒙快看,舅公的院子到了!”
卫熠微微一怔,他不想与俞芝遥碰面,便抱拳告辞。玉京知他所虑,也没有强留,倒是玉蒙极舍不得,够着小手想拉卫熠,口里叫着:“哥哥别走!”
玉京笑着安抚她:“哥哥回去一趟就来,他晚上同我们一起吃饭。”
“真的!”玉蒙圆圆的杏子眼里闪出星光:“我要挨着哥哥坐!”
甄时立刻讥她:“有了外头的哥哥,自己亲哥便不要啦?”
玉蒙气得泪盈双睫,脆声反驳:“我两个都要!我要左边坐逸哥,右边坐、坐……”她不知道卫熠名字,只得眼巴巴地看他。
“小人卫熠。”他拿过她手里的柳枝,在平坦的细沙地面上写下名字——卫熠。
“原来你是这个‘熠’?”玉京讶异。他前世明明是义勇之“义”。
“是。”卫熠却平静作答。
刚刚重生时,他曾赌气似地想,这一世,他绝不用她改的那个名字。
也好胜地觉得,再历一次,自己必不会再如前世一般,傻乎乎地痴心妄想。
“卫熠告辞。”他向几人团团一揖,转身离开,耳中还听到小姑娘冲他喊:“卫熠哥哥早些来!”
他一顿,回身,朝她浅浅一揖。甄玉京抱着玉蒙款款回礼,他未看她,折身而去。
回到下处,卫远还在前前后后地忙碌,卫熠讶然地发现原本有些凌乱的小院子竟已被收拾得井井有条。
“收拾收拾还不错呢!”卫远显然也对这个住处十分满意,其实屋内陈设都是上好的,毕竟是从前的客卿上房。
两进三间的屋子,前头厅堂,东次间和西次间各安床帐,后头各有净室。
床前均铺着一方绿底宝相花织锦软席,四面席角各有铜兽压镇。
席上一方几案,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纱灯。
床前还有一座形制古朴的山形香炉,大概是知道今日要住,地龙亦提前烧得暖暖的。
来时卫熠心中滞闷,都未细看便急着出去换瓦了,此时在屋中坐一回,不免有些感慨。
前世他卖身葬父,虽然甄玉京也从未让他为奴,可下榻之处比之今日亦远所不及。
“这儿还有厨屋呢!”卫远由不得他多坐,喜气洋洋地拉着他到处看:“你看,管家还差人送来了米面果蔬!还有一只嫩鸡、几条腊肉!还说以后每日都会来送菜和肉!还说我们想要什么便说,必不会短了咱们的!”
卫远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她是真心欢喜,流浪三年,总算有了安稳之处。且已饿了一千个时日,突然见到这么丰盛的吃食,感觉今夜做梦都要笑醒。
“晚上……”卫熠知道晚宴他是不能带着卫远的,偏今日是小年,心下歉疚,可刚开口便被卫远堵了回去:
“哥你只管去!”她开开心心地道:“方才老管家亲自来过一趟,说你晚上不能与我一起团聚,特来请我去他家吃饭!”
知他有了着落,卫熠也便放下心。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便挽起袖子跟卫远一起拾掇院子。
别看只有这几丈方圆的地,卫远却生出诸多打算,指指点点地说这里种菜那里养花,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烙得一手好饼……
前世的何远可不会烙饼。
卫熠不想听他唠叨,帮他搬完石桌鼓凳,便回屋中继续打磨自己的枪杆去了。
他前世起于行伍,未成名时要想得到一个好兵器,全靠自己搜寻打磨。便是后来成了大将,有名家为他量身打制,兵器到手他也喜欢自己再做调试。
卫熠拎出放在屋子一角的草筐,从里面抓出一把节节草,顺着木纹细细伺候枪杆,还没搓一会儿,便听见甄武大呼小叫地进来了。
果然是叫他去正房花厅:“虽是酉末才开席,但咱得早些儿去,不然太阳一落,二门便落锁了。只能从里边儿开!”
甄武叽叽喳喳地拉他就走,卫熠难得有些局促。
倒不为别的,他这身衣服已好几天没换过,原本他是打算下午抽个空儿打水洗净,架火烤一烤便干了。可下午匆忙,竟未得及。
在卫熠看来,衣服可以穿得寒素,但不能不洁净。
甄玉京是修道之人,最讲究的便是洁净。
倒是卫远看出了卫熠的不对劲,其实原本她想将那套衣服留着,到除夕夜再拿出来给他个惊喜。
“哎呦!”她猛地一拍脑门,大声叫道:“差点忘了!”
卫远冲回屋中,转手便抱了一个赤漆托盘,上面是一叠崭新硬挺的蓝色粗布军服。
跟卫熠现在身上穿的那套旧军服一模一样。
“下午老管家亲自送来的,说是上回便要送来,可是院子不曾拾掇清楚,便耽搁了。”卫远说着,将托盘放在院子的石桌上,抖开最上面的蓝色军袍,下面还有一套崭新的白绢中衣,柔软的衣物上压着一条崭新的革带,兽头金钩亮闪闪的,在夕阳底下格外好看。
卫熠一看全是新的,少不得又打了井水,去净室冲洗一遍,里里外外换了新衣,再出来,连甄武都看呆了。
“师父,你比大爷都好看!”
甄家几位少年郎多面容秀美,独甄暇生得剑眉星目,英姿勃发,最得少年意气。听说这回进宫觐见太后娘娘时还被夸,说以后要他尚郡主呢!
卫远也看呆了,有心想夸赞,可她是读过书的,真要夸谁,难免喷珠吐玉,反倒引人怀疑。
但不夸也叫人怀疑,只得连连赞叹:“不愧是我哥!那什么——什么风什么树!”她故作挠头,甄武好不容易得意一回,上赶着对她一顿嘲讽。
卫远心里憋屈,当即又和他争,卫熠哪里耐烦听他们吵闹,提步便走。
甄武虽然很想再多嘲笑卫远一回,可卫熠走得快,他不敢不追。遂一边回头叫着“不识字不打紧!回头哥教你!”一边推门跑了。
卫熠所住的客卿上房原是上一位家学先生居住,故而挨着家学所在的竹园书斋。
后来先生仙逝,新聘的苏先生自有家室在沂州,不需在主家借住,于是这边院子便空了出来。
“其实啊,若是竹园那边的门开着,咱们便可直接从竹林穿过去,那头便是梅山,翻过梅山的歇山亭,下去便是大夫人住的正房院子了!”
内外院之间长长的夹道里,甄武一路指点道路,可卫熠始终埋头走路,行得飞快,好像根本不想听似的。
甄武跟得气喘吁吁,他今儿可累得狠,打小就没这么累过。
但也特有成就感,在今天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居然可以一日冲1500次拳。
“内宅道路岂是可以顺嘴到处说的?”卫熠难得开口,一开口便让甄武头顶的云都黑了。
甄武心知不妙,果然,他下一句便说:“等会儿到了地方,再领冲拳500次。”
好吧,更正一下。
甄武默默地对自己说:现在变成冲2000次拳了。
“咴——!”忽然半空中传来一声悠长的鹤鸣,卫熠前行的步子微微一顿,他停下来,仰起头。
果然是恢恢,它背负一人,俯冲而下,很快便停在前方的夹道中央。
甄武忙道:“师父换完了瓦又罚我冲拳1000次,才在校场练完准备回去呢!”
“冲拳、1000次?”玉京讶得眼中神光都闪了闪,她看向卫熠,卫熠无语地扭开头。
甄武意识到自己说漏了话,忙捂了一下嘴说:“其实还好啦!师父原来说要罚我2000次的!”
卫熠:“?”
甄武一下子又捂住嘴。
好在甄时早就想到个主意,忍不住打断道:“大姐姐,让阿武抱玉蒙吧!”
玉蒙一听,赶紧下意识地搂紧玉京,可贴到她颈颊的细汗,又心疼不已,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转,看见了高大俊秀的卫熠。
“我不要阿武抱,我要他抱!”她伸着胖乎乎的小手指头,指向卫熠。
一瞬,除了指和被指的人,其余人都有点尴尬。
玉蒙的话将卫熠与甄武放在一起,倒像是将他当作奴仆一般。
玉京正色看向玉蒙,刚想解释卫熠不是奴仆不可以这样支使,却见他展颜一笑,朝这边走过来。
他已有多时不曾笑过,玉京涌到唇边的话又默默地抿了回去。
卫熠走到跟前,微笑着伸出双臂,玉蒙毫不犹豫地张着身子由他抱走。
原以为会被抱着,可谁知他手臂一举,身子轻巧翻转,回过神来,已稳稳地骑在他肩膀上。
玉蒙楞了一瞬,欢喜到尖叫了一声:“大姐姐,我现在最高啦!”
确实最高,玉京都得仰面才能看到她。
“切,骑得高自然就高啦。”甄时不忘打击她。
可玉蒙这次一点也没生气,她自幼与父亲聚少离多,记忆中,小时候爹爹也会这般将她高高托起,带她去看上元灯会。
但后来,爹爹受了伤,阿娘便不许她再骑在他肩上。
“大哥哥,我要去那边!”玉蒙坐得高高地,神气十足地一指恢恢所在的外院方向。
“好。”卫熠依言大步行去,因怕玉蒙跌落,两只手举起虚护在她身旁。
玉蒙被他托得又稳又高,眼见晴空万里,冬阳暖照,世界都仿佛更明亮起来。她开心满足之至,没忘记回头,奶声奶气地揶揄甄时:
“六哥仔细学着,这才是当哥哥的样子!”说着还冲甄时不停做鬼脸。
甄时气得七窍生烟,可又奈何她不得,郁闷极了。
玉京看在眼里,牵起他的手主动问起他弈棋的事,甄时最擅对弈,就连他爹甄士诚也不是他的对手。
甄时终于能一吐郁气,渐渐也不再气闷。
甄武跟出十几步,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不由自主慢下脚步。
时已申末,金灿灿的余晖软软地铺在那几人身上,沉默高大的男子驮着小小的姑娘,纤纤玉影的女子牵着活泼的儿郎,两个小的不时斗嘴使气,女子不厌其烦地温柔安抚。
她不知道的是,小家伙吵得不可开交时,他会有意地迈开长腿稍走快些,拉开距离让他们干瞪眼。
她可能也没发现,他并不走太远,便会又停下,装作让玉蒙玩耍,默默等着她。
暖暖斜阳与徐徐晚风,一切都变得很慢。
仿佛要定格刹那遥远。像是要圆谁一个心愿。
-
玉蒙今天格外开心,她高高地坐在卫熠肩上,一伸手都能够到墙边柳树光溜溜的细枝。
她兴致勃勃地一路跟柳条较劲,斜着身子去抓被风带远的细枝,可肉乎乎的手指刚碰到枝条,便又猛地缩回小手,好像那柳条会咬人似的。自己把自己逗得咯咯大笑。
卫熠见她开心,也乐意配合,走走停停。偶尔她为了抓树枝身子一歪,他总能一把稳稳托住。
有他保护,玉蒙玩得尽兴极了,心中充满一种她说不出的满足与感激。
“大哥哥,谢谢你!”她由衷说道:“你累不累?玉蒙给你唱支歌儿好不好?”
“好。”卫熠折下她刚才一直攀不到的一根细柳,递给她。
玉蒙拿着那支柳条,咿咿呀呀地开唱: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小姑娘不知别离,用着比甜梨儿还甜的奶音,高高兴兴地甩着柳枝,欢欢喜喜地唱出伤心之辞。
玉京听见,也不由怔了片刻。
甄时以为她没听过这词,欣欣自得地给她介绍:“这是李太白的诗,我三岁便会背!”说着又一脸不屑地教训玉蒙:
“这是唱离别的词,今儿团圆佳节,唱这个多晦气!不懂就别唱!”
玉蒙被他一句话败了所有兴致,小嘴一瘪就要哭,玉京忙上前接回来,好言哄着,又指着前头的朱头门道:“阿蒙快看,舅公的院子到了!”
卫熠微微一怔,他不想与俞芝遥碰面,便抱拳告辞。玉京知他所虑,也没有强留,倒是玉蒙极舍不得,够着小手想拉卫熠,口里叫着:“哥哥别走!”
玉京笑着安抚她:“哥哥回去一趟就来,他晚上同我们一起吃饭。”
“真的!”玉蒙圆圆的杏子眼里闪出星光:“我要挨着哥哥坐!”
甄时立刻讥她:“有了外头的哥哥,自己亲哥便不要啦?”
玉蒙气得泪盈双睫,脆声反驳:“我两个都要!我要左边坐逸哥,右边坐、坐……”她不知道卫熠名字,只得眼巴巴地看他。
“小人卫熠。”他拿过她手里的柳枝,在平坦的细沙地面上写下名字——卫熠。
“原来你是这个‘熠’?”玉京讶异。他前世明明是义勇之“义”。
“是。”卫熠却平静作答。
刚刚重生时,他曾赌气似地想,这一世,他绝不用她改的那个名字。
也好胜地觉得,再历一次,自己必不会再如前世一般,傻乎乎地痴心妄想。
“卫熠告辞。”他向几人团团一揖,转身离开,耳中还听到小姑娘冲他喊:“卫熠哥哥早些来!”
他一顿,回身,朝她浅浅一揖。甄玉京抱着玉蒙款款回礼,他未看她,折身而去。
回到下处,卫远还在前前后后地忙碌,卫熠讶然地发现原本有些凌乱的小院子竟已被收拾得井井有条。
“收拾收拾还不错呢!”卫远显然也对这个住处十分满意,其实屋内陈设都是上好的,毕竟是从前的客卿上房。
两进三间的屋子,前头厅堂,东次间和西次间各安床帐,后头各有净室。
床前均铺着一方绿底宝相花织锦软席,四面席角各有铜兽压镇。
席上一方几案,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和纱灯。
床前还有一座形制古朴的山形香炉,大概是知道今日要住,地龙亦提前烧得暖暖的。
来时卫熠心中滞闷,都未细看便急着出去换瓦了,此时在屋中坐一回,不免有些感慨。
前世他卖身葬父,虽然甄玉京也从未让他为奴,可下榻之处比之今日亦远所不及。
“这儿还有厨屋呢!”卫远由不得他多坐,喜气洋洋地拉着他到处看:“你看,管家还差人送来了米面果蔬!还有一只嫩鸡、几条腊肉!还说以后每日都会来送菜和肉!还说我们想要什么便说,必不会短了咱们的!”
卫远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她是真心欢喜,流浪三年,总算有了安稳之处。且已饿了一千个时日,突然见到这么丰盛的吃食,感觉今夜做梦都要笑醒。
“晚上……”卫熠知道晚宴他是不能带着卫远的,偏今日是小年,心下歉疚,可刚开口便被卫远堵了回去:
“哥你只管去!”她开开心心地道:“方才老管家亲自来过一趟,说你晚上不能与我一起团聚,特来请我去他家吃饭!”
知他有了着落,卫熠也便放下心。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便挽起袖子跟卫远一起拾掇院子。
别看只有这几丈方圆的地,卫远却生出诸多打算,指指点点地说这里种菜那里养花,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烙得一手好饼……
前世的何远可不会烙饼。
卫熠不想听他唠叨,帮他搬完石桌鼓凳,便回屋中继续打磨自己的枪杆去了。
他前世起于行伍,未成名时要想得到一个好兵器,全靠自己搜寻打磨。便是后来成了大将,有名家为他量身打制,兵器到手他也喜欢自己再做调试。
卫熠拎出放在屋子一角的草筐,从里面抓出一把节节草,顺着木纹细细伺候枪杆,还没搓一会儿,便听见甄武大呼小叫地进来了。
果然是叫他去正房花厅:“虽是酉末才开席,但咱得早些儿去,不然太阳一落,二门便落锁了。只能从里边儿开!”
甄武叽叽喳喳地拉他就走,卫熠难得有些局促。
倒不为别的,他这身衣服已好几天没换过,原本他是打算下午抽个空儿打水洗净,架火烤一烤便干了。可下午匆忙,竟未得及。
在卫熠看来,衣服可以穿得寒素,但不能不洁净。
甄玉京是修道之人,最讲究的便是洁净。
倒是卫远看出了卫熠的不对劲,其实原本她想将那套衣服留着,到除夕夜再拿出来给他个惊喜。
“哎呦!”她猛地一拍脑门,大声叫道:“差点忘了!”
卫远冲回屋中,转手便抱了一个赤漆托盘,上面是一叠崭新硬挺的蓝色粗布军服。
跟卫熠现在身上穿的那套旧军服一模一样。
“下午老管家亲自送来的,说是上回便要送来,可是院子不曾拾掇清楚,便耽搁了。”卫远说着,将托盘放在院子的石桌上,抖开最上面的蓝色军袍,下面还有一套崭新的白绢中衣,柔软的衣物上压着一条崭新的革带,兽头金钩亮闪闪的,在夕阳底下格外好看。
卫熠一看全是新的,少不得又打了井水,去净室冲洗一遍,里里外外换了新衣,再出来,连甄武都看呆了。
“师父,你比大爷都好看!”
甄家几位少年郎多面容秀美,独甄暇生得剑眉星目,英姿勃发,最得少年意气。听说这回进宫觐见太后娘娘时还被夸,说以后要他尚郡主呢!
卫远也看呆了,有心想夸赞,可她是读过书的,真要夸谁,难免喷珠吐玉,反倒引人怀疑。
但不夸也叫人怀疑,只得连连赞叹:“不愧是我哥!那什么——什么风什么树!”她故作挠头,甄武好不容易得意一回,上赶着对她一顿嘲讽。
卫远心里憋屈,当即又和他争,卫熠哪里耐烦听他们吵闹,提步便走。
甄武虽然很想再多嘲笑卫远一回,可卫熠走得快,他不敢不追。遂一边回头叫着“不识字不打紧!回头哥教你!”一边推门跑了。
卫熠所住的客卿上房原是上一位家学先生居住,故而挨着家学所在的竹园书斋。
后来先生仙逝,新聘的苏先生自有家室在沂州,不需在主家借住,于是这边院子便空了出来。
“其实啊,若是竹园那边的门开着,咱们便可直接从竹林穿过去,那头便是梅山,翻过梅山的歇山亭,下去便是大夫人住的正房院子了!”
内外院之间长长的夹道里,甄武一路指点道路,可卫熠始终埋头走路,行得飞快,好像根本不想听似的。
甄武跟得气喘吁吁,他今儿可累得狠,打小就没这么累过。
但也特有成就感,在今天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居然可以一日冲1500次拳。
“内宅道路岂是可以顺嘴到处说的?”卫熠难得开口,一开口便让甄武头顶的云都黑了。
甄武心知不妙,果然,他下一句便说:“等会儿到了地方,再领冲拳500次。”
好吧,更正一下。
甄武默默地对自己说:现在变成冲2000次拳了。
“咴——!”忽然半空中传来一声悠长的鹤鸣,卫熠前行的步子微微一顿,他停下来,仰起头。
果然是恢恢,它背负一人,俯冲而下,很快便停在前方的夹道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