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雨去了青石县家具厂做家具,老板是梁海山徒弟的徒弟。
家具厂实行计件工资,多干多得。梁大雨木工活干得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甚至超过了老员工,深得老板赏识。
孟大山带着村里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去工地干活,他还是当小队长,一天挣七八十块钱。工地的小工在青石县一天才挣八块钱。
村里人都想让年轻人出外挣钱。
叶巧云跟着梁星星去高龙的飞龙大酒店当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是170块钱。
宁先生的舅子找人去工地干活,一天给开十块钱。柳红宝跟着去了,干了不到十天就回来了,没干长不给开工资,还搭了柳红云的一百块钱。
青石林场派了两辆大汽车去青龙村雇人割树趟,男工一天三十块钱,女工二十,当天结算。
村里的壮劳力全都去了,柳平舟家只有柳红云自己一个人去。
柳红宝说自己在工地干活双手磨出的血泡没好,干不了。柳元宝和柳艳云都说自己小,不去。柳平舟天天忙着各个村里买狗,十天半月买到一只,吊死之后烀熟挑着上县里去卖肉。
清晨六点,大汽车开到一个深山沟停下。
三面高山,当中平地。山上的树木都已经砍伐完了,但各种青草、小树、荆棘长得郁郁葱葱。
山又高又大,坡很长,就像那绿色的球网。人要是往里钻得不惧虫蛇,不怕蜂刺。
山中刚栽完了松树,割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别割到松树苗。
六十多人在山下站好,女人能有十四五个,除了柳红云和铁小景,全是又高又壮的妇女,那些男人也全是写身强体壮的人。
青石林场宋场长是个戴眼镜的三十多岁的胖子,他负责割树趟,另外还有五六个男工人拿着喇叭当监工。
宋场长指挥着,“男人从西面往东割,女人从东面往西割。男女都别掉队,当然男女都有我们雇的人打头领着干。真掉队干不了没工钱。”
“谁是负责人?我要到男队干活,挣三十块钱。”柳红云大声问。
“小姑娘,你这么瘦小,可别吹牛!”一个林场工人搭话,“你看我,我高大吧,都干不了。”
“是马是驴,不服干活见。”柳红云说。
“宋场长,你看她……想钱想疯了吧。”
“她能干了,她干不了的话,一般男人也干不了。”大江在旁边插了句话。
“那好,干不了,别哭。”宋场长说。
男队只有柳红云自己一个女生,她排在最后挨着大江的树趟。
大江回头看看柳红云,“没事儿,你跟不上我帮你。”
农历四月中旬,天气已经开始热了,太阳还毒,草窠子密不透风,用力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在窠子里干活还不能穿衣少,特别遭罪。男人都戴着帽子线手套,柳红云还多了一条纱巾围脸。
打头的男人三十多岁,像头蛮牛,他一天挣四十块钱,带着胶皮手套光着头,脸黝黑。
他弯着腰,镰刀一挥,一片草和窠子倒了,再挥又一片小杂树也纷纷倒下。
干了一个来小时,打头的男人领先了一米。其余男工奋力追着,很多年轻男工落后两米。
柳红云干活会干,干了不到二十分钟,她就找到了窍门,应付的得心应手,甚至超过了很多男工。
她干活肯吃苦,始终弯着腰。草多的地方,她就抡刀如飞;小树多的她就单棵拽;到了荆棘地,她踹一下再割。
柳红云有时还要帮大江一把。
宋场长看到柳红云干活还和身边的人呵呵笑,“这小姑娘干活是真猛,从弯下腰就没直起来过。”
他又冲着柳红云喊,“喂,你歇歇吧,太拼了!”
干劲儿在劳动时就是美德。干活的人都对柳红云竖起了大拇指。
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人分两个麻花一瓶汽水,监工给了柳红云双倍吃喝。
柳红云当然吃不了,拿回家给王春香。
柳红云一直干到林场割树趟结束,和男工一样挣钱,半个月挣了四百五。
这活儿干完,柳红云在割树趟是出了名的能干,她本想上街去买点儿生活用品,再顺便打听一下收药材的事。
高强来家里找她割树趟,他和东阳屯的马队长包了林场七山界的树趟,让柳红云去领女工。
东阳屯就在马路边,坐车去县城远,但是去林子镇近。
柳红云一听给三十块钱不干,情愿去干男工。正巧七山界没有男领工,柳红云正好就去领男工。
她准备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她现在可是一天能挣到四十块钱,干劲十足。
柳红云领工七天,给她开了三百块钱。
还有一天没用她领工,马队长的老婆让她帮忙做完工饭,请林场那些人吃饭。
“好的,大嫂。只要给钱做饭不成问题!”柳红云答应了下来。
她切菜,马嫂炒菜,一共做了12道菜,有很多菜柳红云都没吃过。
中午,高强、马队长陪着宋场长和手下工人一起回来,所有割树趟的活儿都干完了。
高强喊柳红云上桌吃饭,马嫂也说一起吃,柳红云坐一边儿没动。
“小丫头,真能啊,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一个林场工人夸赞着。
“我等工资呢。别我把饭吃了,钱没了。”柳红云直言不讳。
高强不高兴了,从钱夹拿出五十元拍桌子上,“给你,不用找了!”
马队长拍着马屁,“高书记真大气!”
“来!陪我们喝一个,等吃完饭去镇上酒店唱歌,看小妹妹全能行不?”宋场长笑着说。
柳红云拿起钱揣进兜里,“陪酒?你们找错人了,我卖的是苦力,说话最好客气点儿!”说完,她饭也没吃,起身一摔门走了出去。
“她这人!”宋场长气红了脸。
“别和乡下野丫头一样,什么都不懂。”马嫂忙笑着打圆场。
柳红云去了林子镇买了内衣,还给两个妹妹买了半截袖,给王春香买了药和菠萝。
晚上,柳红云躺在铁小景的炕上。
铁小景在外屋地有一个自己的小屋,只有一铺炕和一个小柜。柜子上有镜子和木梳。
钱宇走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柳红云又挣了一千多元。
她除了给家里花的,她自己手里还有2100块钱。凭自己的本事赚到这些钱让柳红云感到非常自豪。
铁小景歪在炕上看着柳红云,“美美,钱大夫给我来信了,你帮我写回信怎么样?”
“小景,你们好了,我嫉妒!”
铁小景上来掐柳红云,柳红云笑着投降。
“小景,看来钱宇是真的害怕我娘的病传染。”
“别胡想了,钱大夫又不帅,不俊,你还怕他不喜欢你?”小景做起来看着柳红云。
“那他为什么不给我写信?我生气,他不理我。”
“别那样,你不是有梁大雨吗?别太贪了!”
“小景,可我不爱梁大雨,他那么迷人,那么多情人,我可不当他老婆。”
“你不怕梁大雨打死你?”
“景景,等我挣够钱就退婚……我就是喜欢钱宇,至死也不会变。”柳红云坚定地说。她和铁小景无话不谈,非常要好。
“梁大雨都当着全村人的面承认你是他老婆了。”
“对!他是怕我让人欺负了。虽然我也觉得他很帅,但我就不喜欢他。”
“那这样,你帮我写回信,再自己给钱宇写一封。你们要真的在一起了,可别忘了我!”铁小景打趣着柳红云。
“在不了一起,他妈不让,我只能默默喜欢他。”柳红云孩子气地说,“直到我死那一天!”
“没那么惨。钱大夫以后会喜欢你的。”
“但愿吧。反正他不会娶我。”
“红云,村里有些人羡慕你挣钱多。给你造谣,说你的钱是骗宋场长的,都说宋场长是离婚的……”
“真能放屁!没一个好人!”
“别说我呀。”
“我说的是造谣的人。”柳红云说着话,和铁小景一起研究着写完了给钱宇的回信。
第二天,柳红云骑车去青石县药材公司。
在药材公司门口,柳红云看见了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吕玲,两个人交谈着。
从交谈中,柳红云得知她妈是收购主管。她领着柳红云去见她妈,她妈给柳红云写了一张单子,上面是各种药材的价格,柳红云非常感谢她们。
吕玲妈说,“现在有一个生意,玲子和你同学合伙收正好。”
柳红云和吕玲一听,是收三万斤的蒲公英,连根带叶一个月内收上来,一人能挣两千。
柳红云在心底盘算了一下,说,“我们镇上的中学年年勤工俭学,找他们收。村里小学也年年要完成核桃任务,咱们两个去问问,行咱们就干。“
吕玲在家待业,一听点头。
下午两个人去了镇上中学,定下收一万斤的蒲公英。
接着,她们又马不停蹄去了村里小学。村里小学不同意代收。
柳红云和吕玲又去了林子镇的供销社问,他们定下五千斤,但是要定钱。
柳红云给了供销社五百块钱定金。
晚上,柳红云回家,吕玲回了县城,两人定下十天之后收一次蒲公英。
第二天天不亮,柳红云就上山了。
家具厂实行计件工资,多干多得。梁大雨木工活干得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甚至超过了老员工,深得老板赏识。
孟大山带着村里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去工地干活,他还是当小队长,一天挣七八十块钱。工地的小工在青石县一天才挣八块钱。
村里人都想让年轻人出外挣钱。
叶巧云跟着梁星星去高龙的飞龙大酒店当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是170块钱。
宁先生的舅子找人去工地干活,一天给开十块钱。柳红宝跟着去了,干了不到十天就回来了,没干长不给开工资,还搭了柳红云的一百块钱。
青石林场派了两辆大汽车去青龙村雇人割树趟,男工一天三十块钱,女工二十,当天结算。
村里的壮劳力全都去了,柳平舟家只有柳红云自己一个人去。
柳红宝说自己在工地干活双手磨出的血泡没好,干不了。柳元宝和柳艳云都说自己小,不去。柳平舟天天忙着各个村里买狗,十天半月买到一只,吊死之后烀熟挑着上县里去卖肉。
清晨六点,大汽车开到一个深山沟停下。
三面高山,当中平地。山上的树木都已经砍伐完了,但各种青草、小树、荆棘长得郁郁葱葱。
山又高又大,坡很长,就像那绿色的球网。人要是往里钻得不惧虫蛇,不怕蜂刺。
山中刚栽完了松树,割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别割到松树苗。
六十多人在山下站好,女人能有十四五个,除了柳红云和铁小景,全是又高又壮的妇女,那些男人也全是写身强体壮的人。
青石林场宋场长是个戴眼镜的三十多岁的胖子,他负责割树趟,另外还有五六个男工人拿着喇叭当监工。
宋场长指挥着,“男人从西面往东割,女人从东面往西割。男女都别掉队,当然男女都有我们雇的人打头领着干。真掉队干不了没工钱。”
“谁是负责人?我要到男队干活,挣三十块钱。”柳红云大声问。
“小姑娘,你这么瘦小,可别吹牛!”一个林场工人搭话,“你看我,我高大吧,都干不了。”
“是马是驴,不服干活见。”柳红云说。
“宋场长,你看她……想钱想疯了吧。”
“她能干了,她干不了的话,一般男人也干不了。”大江在旁边插了句话。
“那好,干不了,别哭。”宋场长说。
男队只有柳红云自己一个女生,她排在最后挨着大江的树趟。
大江回头看看柳红云,“没事儿,你跟不上我帮你。”
农历四月中旬,天气已经开始热了,太阳还毒,草窠子密不透风,用力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在窠子里干活还不能穿衣少,特别遭罪。男人都戴着帽子线手套,柳红云还多了一条纱巾围脸。
打头的男人三十多岁,像头蛮牛,他一天挣四十块钱,带着胶皮手套光着头,脸黝黑。
他弯着腰,镰刀一挥,一片草和窠子倒了,再挥又一片小杂树也纷纷倒下。
干了一个来小时,打头的男人领先了一米。其余男工奋力追着,很多年轻男工落后两米。
柳红云干活会干,干了不到二十分钟,她就找到了窍门,应付的得心应手,甚至超过了很多男工。
她干活肯吃苦,始终弯着腰。草多的地方,她就抡刀如飞;小树多的她就单棵拽;到了荆棘地,她踹一下再割。
柳红云有时还要帮大江一把。
宋场长看到柳红云干活还和身边的人呵呵笑,“这小姑娘干活是真猛,从弯下腰就没直起来过。”
他又冲着柳红云喊,“喂,你歇歇吧,太拼了!”
干劲儿在劳动时就是美德。干活的人都对柳红云竖起了大拇指。
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人分两个麻花一瓶汽水,监工给了柳红云双倍吃喝。
柳红云当然吃不了,拿回家给王春香。
柳红云一直干到林场割树趟结束,和男工一样挣钱,半个月挣了四百五。
这活儿干完,柳红云在割树趟是出了名的能干,她本想上街去买点儿生活用品,再顺便打听一下收药材的事。
高强来家里找她割树趟,他和东阳屯的马队长包了林场七山界的树趟,让柳红云去领女工。
东阳屯就在马路边,坐车去县城远,但是去林子镇近。
柳红云一听给三十块钱不干,情愿去干男工。正巧七山界没有男领工,柳红云正好就去领男工。
她准备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她现在可是一天能挣到四十块钱,干劲十足。
柳红云领工七天,给她开了三百块钱。
还有一天没用她领工,马队长的老婆让她帮忙做完工饭,请林场那些人吃饭。
“好的,大嫂。只要给钱做饭不成问题!”柳红云答应了下来。
她切菜,马嫂炒菜,一共做了12道菜,有很多菜柳红云都没吃过。
中午,高强、马队长陪着宋场长和手下工人一起回来,所有割树趟的活儿都干完了。
高强喊柳红云上桌吃饭,马嫂也说一起吃,柳红云坐一边儿没动。
“小丫头,真能啊,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一个林场工人夸赞着。
“我等工资呢。别我把饭吃了,钱没了。”柳红云直言不讳。
高强不高兴了,从钱夹拿出五十元拍桌子上,“给你,不用找了!”
马队长拍着马屁,“高书记真大气!”
“来!陪我们喝一个,等吃完饭去镇上酒店唱歌,看小妹妹全能行不?”宋场长笑着说。
柳红云拿起钱揣进兜里,“陪酒?你们找错人了,我卖的是苦力,说话最好客气点儿!”说完,她饭也没吃,起身一摔门走了出去。
“她这人!”宋场长气红了脸。
“别和乡下野丫头一样,什么都不懂。”马嫂忙笑着打圆场。
柳红云去了林子镇买了内衣,还给两个妹妹买了半截袖,给王春香买了药和菠萝。
晚上,柳红云躺在铁小景的炕上。
铁小景在外屋地有一个自己的小屋,只有一铺炕和一个小柜。柜子上有镜子和木梳。
钱宇走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柳红云又挣了一千多元。
她除了给家里花的,她自己手里还有2100块钱。凭自己的本事赚到这些钱让柳红云感到非常自豪。
铁小景歪在炕上看着柳红云,“美美,钱大夫给我来信了,你帮我写回信怎么样?”
“小景,你们好了,我嫉妒!”
铁小景上来掐柳红云,柳红云笑着投降。
“小景,看来钱宇是真的害怕我娘的病传染。”
“别胡想了,钱大夫又不帅,不俊,你还怕他不喜欢你?”小景做起来看着柳红云。
“那他为什么不给我写信?我生气,他不理我。”
“别那样,你不是有梁大雨吗?别太贪了!”
“小景,可我不爱梁大雨,他那么迷人,那么多情人,我可不当他老婆。”
“你不怕梁大雨打死你?”
“景景,等我挣够钱就退婚……我就是喜欢钱宇,至死也不会变。”柳红云坚定地说。她和铁小景无话不谈,非常要好。
“梁大雨都当着全村人的面承认你是他老婆了。”
“对!他是怕我让人欺负了。虽然我也觉得他很帅,但我就不喜欢他。”
“那这样,你帮我写回信,再自己给钱宇写一封。你们要真的在一起了,可别忘了我!”铁小景打趣着柳红云。
“在不了一起,他妈不让,我只能默默喜欢他。”柳红云孩子气地说,“直到我死那一天!”
“没那么惨。钱大夫以后会喜欢你的。”
“但愿吧。反正他不会娶我。”
“红云,村里有些人羡慕你挣钱多。给你造谣,说你的钱是骗宋场长的,都说宋场长是离婚的……”
“真能放屁!没一个好人!”
“别说我呀。”
“我说的是造谣的人。”柳红云说着话,和铁小景一起研究着写完了给钱宇的回信。
第二天,柳红云骑车去青石县药材公司。
在药材公司门口,柳红云看见了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吕玲,两个人交谈着。
从交谈中,柳红云得知她妈是收购主管。她领着柳红云去见她妈,她妈给柳红云写了一张单子,上面是各种药材的价格,柳红云非常感谢她们。
吕玲妈说,“现在有一个生意,玲子和你同学合伙收正好。”
柳红云和吕玲一听,是收三万斤的蒲公英,连根带叶一个月内收上来,一人能挣两千。
柳红云在心底盘算了一下,说,“我们镇上的中学年年勤工俭学,找他们收。村里小学也年年要完成核桃任务,咱们两个去问问,行咱们就干。“
吕玲在家待业,一听点头。
下午两个人去了镇上中学,定下收一万斤的蒲公英。
接着,她们又马不停蹄去了村里小学。村里小学不同意代收。
柳红云和吕玲又去了林子镇的供销社问,他们定下五千斤,但是要定钱。
柳红云给了供销社五百块钱定金。
晚上,柳红云回家,吕玲回了县城,两人定下十天之后收一次蒲公英。
第二天天不亮,柳红云就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