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采罢春茶思自炒
石毅重新在茶树上掐尖:“所以我决定,还是采一芽一叶初展吧。”
“虽然做不成银针,但绝大多数好茶,都是这个标准。比如这里的另一项特产,螺山毛尖。”
所谓一芽一叶初展,就是指采下的茶叶,除了芽头以外,还带一片刚展开的嫩叶,捏在手里,同样小小的。
类似的概念,还有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基于不同制茶工艺,对于茶叶原料的选择,也各有不同。
“大家知道,喝茶品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是一件非常雅致的事。”
石毅指捏嫩芽新叶,在镜头前展示:“芽和叶,有时也会用枪和旗等雅称来指代。所以一芽一叶,也可以说是一枪一旗……”
“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茶,都是越嫩越好。像是我们熟知的龙井茶,最好的,公认是一芽一叶。”
“只采芽头的,除了名字带银针的茶,就只有部分毛尖茶了。”
石毅一边科普着相关的知识,一边运指如飞。因为可以连着嫩叶一起采,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此外,采茶时节也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参考。我们常说,茶有春夏秋之分。”
“春季雨水充沛,气温适中。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营养物质也最丰富,再加上没有病虫害,所以一年中,春茶最贵!”
石毅信手采了一片茶叶,在镜头前轻轻掐开,淡绿色的汁液将沁未沁:“而春茶同样也分三六九等,弹幕里有知道的吗?”
[宝石海星:这道题我来作答。分为明前茶、雨前茶,以及春尾茶。]
[龙井炒饭:以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为分界吧。春尾茶,有的地方也叫雨后茶。]
“没错,”石毅轻轻点头,然后指着前方的一片嫩绿,“明天就是清明节,我们正在采摘的,就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明前茶。”
“古话里说,明前茶,贵如金。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明前茶的可贵。”
半个小时后,石毅采下的鲜叶,就已经铺满了小半个竹篓:“大家瞧,这半篓子看上去挺多的吧……”
说着,他稍微用力往下一压,茶叶顿时缩水不少:“其实里面都是间隙,就我采的这点儿,做一两茶都够呛!”
[宝石海星:光看毅哥你摘这么一小会儿,就感觉挺枯燥、挺累的了。茶农们可真了不起……]
[荷塘月色:可能跟主播小哥业务不熟有关系吧。我看刚刚那大姐,速度就挺快的。]
石毅笑着摇摇头:“毕竟我只是来体验采茶乐趣的,而那位大姐却以此谋生,自然比不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稍稍加快了采茶的速度,好不容易才将竹篓填了个虚满。
石毅拎着竹篓上的两根麻绳,轻轻晃了晃:“当当当当,我们的茶叶就采好啦!”
[花儿朵朵:不容易啊,总算是满了。我都快睡着了。]
[青青草:主要是主播太耿直了,就不会跟别的村民买一点,提前掺进去吗?]
石毅将竹篓背在身后:“接下来,我将带大家先参观一下茶园。”
“另外,今天活动的主办方说,现场还有制茶工艺表演,游客可以互动体验。我看能不能将我采的这些,给现场加工了。”() ()
石毅边走边逛,一路上还遇到了好几波记者,以及和他一样的主播。
大家精选着不同的角度,以各种形式,宣传着螺山岛的茶园风光、茶叶文化。
期间,因为模样周正,气质也好,石毅还被螺山岛的电视记者,拉着做了個采访:“您感觉,我们这儿的景色怎么样啊?”
“我觉得螺山岛自然风光旖旎,历史人文厚重,是一处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
他还大方地做了成果展示:“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体验采茶的意趣,休闲度假再好不过了。”
采访结束,记者小哥竖了个大拇指:“兄弟怎么称呼?你这语言表达能力挺好的啊!一点都不怯场。”
“比刚刚采访的一个主播强多了。这些人,就会装疯卖傻,正经话说不出几句,浪费我时间……”
说到后面这句时,记者小哥明显有些怨气和牢骚。
石毅有些无奈,指了指顶上的无人机:“我叫石毅,也是个网络主播。”
直播间已是一片[哈哈哈哈]。
[花之夭夭打赏了一架冲锋舟:不,你不是主播石毅,你是周边游客石先生。]
[吃瓜群众打赏了一架竹筏:看这记者尴尬的表情,大型社死现场了。]
石毅知道,尽管现在提倡媒体融合发展,但仍有思想转不过弯的传统记者,对于主播这种职业,抱着瞧不起和抵制的心态。
不过对方的吐槽也不是冲自己来的,石毅也就当没听到,友善地朝他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只留下记者小哥呆立在那里,脚趾头差点抠出三室一厅。
在离开园仪式现场不远的一处茶园,石毅见到了一身汉服,神情悠然,潜心采茶的曹敏。
和她在一起的,还有七八个同样身着浅色系汉服的女孩子。她们都是应主办方邀请,来扮演采茶姑娘的。
人手一个小竹篓,挎在腰间,纤细的指头轻轻一掐,便将稚嫩的叶芽给撷取下来,放入篓中。
茶园、少女、汉服,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卷。
不少游人围在一旁,驻足拍照,甚至还有人大方地走上前去,要求合影。
在石毅身旁,就有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指着曹敏:“妈妈,那个姐姐的衣服,好好看噢!她是小仙女吗?”
年轻的妈妈笑着点点头:“是啊,这种漂亮的衣服,叫做汉服,是只有聪明可爱的小仙女才能穿的哦。”
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指尖,摇了摇:“妈妈,我也很聪明可爱呀!我也要穿汉服,做一个小仙女!”
石毅听着这童言稚语,忍俊不禁。
那边曹敏在采茶的间隙抬头,看到石毅:“毅哥,你采够茶了啊?”
石毅轻轻点头,将竹篓亮给她看:“嗯,差不多够一两的份,看能否自己尝试炒一下。”
曹敏侧身,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楼阁:“正好,那边在教炒茶呢,现教现学哦……”
“虽然做不成银针,但绝大多数好茶,都是这个标准。比如这里的另一项特产,螺山毛尖。”
所谓一芽一叶初展,就是指采下的茶叶,除了芽头以外,还带一片刚展开的嫩叶,捏在手里,同样小小的。
类似的概念,还有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基于不同制茶工艺,对于茶叶原料的选择,也各有不同。
“大家知道,喝茶品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是一件非常雅致的事。”
石毅指捏嫩芽新叶,在镜头前展示:“芽和叶,有时也会用枪和旗等雅称来指代。所以一芽一叶,也可以说是一枪一旗……”
“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茶,都是越嫩越好。像是我们熟知的龙井茶,最好的,公认是一芽一叶。”
“只采芽头的,除了名字带银针的茶,就只有部分毛尖茶了。”
石毅一边科普着相关的知识,一边运指如飞。因为可以连着嫩叶一起采,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此外,采茶时节也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参考。我们常说,茶有春夏秋之分。”
“春季雨水充沛,气温适中。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营养物质也最丰富,再加上没有病虫害,所以一年中,春茶最贵!”
石毅信手采了一片茶叶,在镜头前轻轻掐开,淡绿色的汁液将沁未沁:“而春茶同样也分三六九等,弹幕里有知道的吗?”
[宝石海星:这道题我来作答。分为明前茶、雨前茶,以及春尾茶。]
[龙井炒饭:以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为分界吧。春尾茶,有的地方也叫雨后茶。]
“没错,”石毅轻轻点头,然后指着前方的一片嫩绿,“明天就是清明节,我们正在采摘的,就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明前茶。”
“古话里说,明前茶,贵如金。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明前茶的可贵。”
半个小时后,石毅采下的鲜叶,就已经铺满了小半个竹篓:“大家瞧,这半篓子看上去挺多的吧……”
说着,他稍微用力往下一压,茶叶顿时缩水不少:“其实里面都是间隙,就我采的这点儿,做一两茶都够呛!”
[宝石海星:光看毅哥你摘这么一小会儿,就感觉挺枯燥、挺累的了。茶农们可真了不起……]
[荷塘月色:可能跟主播小哥业务不熟有关系吧。我看刚刚那大姐,速度就挺快的。]
石毅笑着摇摇头:“毕竟我只是来体验采茶乐趣的,而那位大姐却以此谋生,自然比不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稍稍加快了采茶的速度,好不容易才将竹篓填了个虚满。
石毅拎着竹篓上的两根麻绳,轻轻晃了晃:“当当当当,我们的茶叶就采好啦!”
[花儿朵朵:不容易啊,总算是满了。我都快睡着了。]
[青青草:主要是主播太耿直了,就不会跟别的村民买一点,提前掺进去吗?]
石毅将竹篓背在身后:“接下来,我将带大家先参观一下茶园。”
“另外,今天活动的主办方说,现场还有制茶工艺表演,游客可以互动体验。我看能不能将我采的这些,给现场加工了。”() ()
石毅边走边逛,一路上还遇到了好几波记者,以及和他一样的主播。
大家精选着不同的角度,以各种形式,宣传着螺山岛的茶园风光、茶叶文化。
期间,因为模样周正,气质也好,石毅还被螺山岛的电视记者,拉着做了個采访:“您感觉,我们这儿的景色怎么样啊?”
“我觉得螺山岛自然风光旖旎,历史人文厚重,是一处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
他还大方地做了成果展示:“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体验采茶的意趣,休闲度假再好不过了。”
采访结束,记者小哥竖了个大拇指:“兄弟怎么称呼?你这语言表达能力挺好的啊!一点都不怯场。”
“比刚刚采访的一个主播强多了。这些人,就会装疯卖傻,正经话说不出几句,浪费我时间……”
说到后面这句时,记者小哥明显有些怨气和牢骚。
石毅有些无奈,指了指顶上的无人机:“我叫石毅,也是个网络主播。”
直播间已是一片[哈哈哈哈]。
[花之夭夭打赏了一架冲锋舟:不,你不是主播石毅,你是周边游客石先生。]
[吃瓜群众打赏了一架竹筏:看这记者尴尬的表情,大型社死现场了。]
石毅知道,尽管现在提倡媒体融合发展,但仍有思想转不过弯的传统记者,对于主播这种职业,抱着瞧不起和抵制的心态。
不过对方的吐槽也不是冲自己来的,石毅也就当没听到,友善地朝他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只留下记者小哥呆立在那里,脚趾头差点抠出三室一厅。
在离开园仪式现场不远的一处茶园,石毅见到了一身汉服,神情悠然,潜心采茶的曹敏。
和她在一起的,还有七八个同样身着浅色系汉服的女孩子。她们都是应主办方邀请,来扮演采茶姑娘的。
人手一个小竹篓,挎在腰间,纤细的指头轻轻一掐,便将稚嫩的叶芽给撷取下来,放入篓中。
茶园、少女、汉服,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卷。
不少游人围在一旁,驻足拍照,甚至还有人大方地走上前去,要求合影。
在石毅身旁,就有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指着曹敏:“妈妈,那个姐姐的衣服,好好看噢!她是小仙女吗?”
年轻的妈妈笑着点点头:“是啊,这种漂亮的衣服,叫做汉服,是只有聪明可爱的小仙女才能穿的哦。”
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指尖,摇了摇:“妈妈,我也很聪明可爱呀!我也要穿汉服,做一个小仙女!”
石毅听着这童言稚语,忍俊不禁。
那边曹敏在采茶的间隙抬头,看到石毅:“毅哥,你采够茶了啊?”
石毅轻轻点头,将竹篓亮给她看:“嗯,差不多够一两的份,看能否自己尝试炒一下。”
曹敏侧身,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楼阁:“正好,那边在教炒茶呢,现教现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