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久别重逢之后,还是要散。
韩越作为武将,他的一生在都为君主的一句统一北朝去不断杀戮。
“若是,北朝不去征战。敌人也会利用我们的心软杀戮北朝的百姓!去开拓他们的疆土!”
“当年,侯爷勾结外患。我念及世子年幼,隐瞒了朝廷半月,独自调兵前往边城。致使十座城池的百姓被活埋,大火烧了三天。”
“你要我停下来,君命难违。我是个罪人,没得选择。”
“即使我死了,韩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原谅我。”
南疆文侯世子,玲珑晴。一生愿与文字相伴,笔下的篆文缠绵如雨。他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诉说,又似乎定格在某个时间里。
文人爱竹柏,爱墨砚,他不爱。他爱一个远在北朝的武将。
为此,他主动请愿只身前往北国做质子。
天元六年,两国多年的征战,以南疆交出质子,每年供上万两黄金白银才停止。
玲珑晴以一身素色淡蓝青衫,跪伏在北朝君王面前。
韩越身上挂着战甲,不是战场的那件,没有血腥气。此刻,他也有了像个普通人的恍惚。
质子没有自由,整日被细细的铁链禁锢在清平宫内。
这铁链不重,是北朝君主特意命人打制的,要南疆记住这份屈辱,以报当年屠杀十城百姓之仇。
玲珑晴坐在殿外,一遍一遍看着巡逻的队伍。
每日午时,韩越会巡逻到清平宫。
他就看着,也不去叨扰韩越。把喜欢埋在冰冷的方寸之间。
慌张,是一个人。欣喜,是一个人。
某天,他的日子好了起来。饭菜也不再是吃不饱的剩饭,也有笔墨可以写字。
只是,每天韩越都会奉旨给他递上一碗养身汤。
南疆君王的杀戮,并没有真正停止。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着一个借口。
这个借口,就是:质子之死。
玲珑月大限将至的最后一个月,他终于忍不住让情绪溢了出去。
那天,他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案上,用镇尺压着,不寄给谁。
信里,他说春风,说嫩雨,说草木,说飞虫。
他希望韩越懂他,也希望韩越不要懂。
送养生汤的换了人,小太监见着了桌案上的字。
不懂什么意思的小太监,只觉得这信有意思一时入迷打翻药汤,断送玲珑月的汤药和混着他情思的墨汁一道滴落在桌案下的暗处,流入两砖间的缝隙。
没有缘分的事情,天机也不多让三分。
韩将军的府上,这夜,白惨惨的月光照在韩越的旧寝衣上。
他望着挂在墙上的盔甲,脑子里出现的是那碗端给玲珑月的汤药。
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无措,又愧疚。
闭上了双眼,心却无法安分下来。
君王征战的欲望太强烈,甚至等不及玲珑月再多活几日。
大太监交给韩越两样东西:
一是玲珑月脚上镣铐的钥匙。
二是世上无解的毒药。
韩越屏退所有人,跪下给玲珑月松开镣铐。
多年的禁锢的痕迹,即使卸下镣铐,也抹除不去。
静默许久,韩越哑然。
拿的起斩杀敌人重刃的大将军,两手端不起一杯毒酒。
玲珑月起身,走向他必然的结局。
没有丝毫犹豫不决,他知道,在这份最后的相见里,他不该成为爱人的愧疚。
一袭青衫飘起,玲珑月倒在韩越怀里。这是他第一次触碰他的爱人。
盼啊盼,盼来了灯蛾扑火的满足。
一只蝴蝶飞走,分割线来喽……
玲珑月十二岁生辰,太子来看望他。太子跟他讲,南疆有个传说。
手里握着一朵四月雪,风吹起的时候,松开手,花朵飘落在哪里,此生的挚爱就在哪个方向。
玲珑月信了,他拿出父亲送给他的疆域图。
花朵悠悠地落下去,飘到了南疆外。
一个叫歌都的地方,那是北朝南疆交接的一座城池。
玲珑月偷跑出去,跟着商队来到歌都。却被路上遇到的劫匪抢到什么都不剩。
又因不会北朝话,只能装哑巴。强盗把他卖到军营里做打杂的。
后来,遇到韩越带兵来到歌都。
韩越有一次路过,看见玲珑月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以为玲珑月在画画,可怜他年幼孤苦又有几分像侯爷的小世子。
给玲珑月安排了一个案童的轻快活,每日只需给他沏茶端水即可。
虽说,韩越是一介武将,活得粗野。但他却独爱喝雀舌红这种茶,只要行军打仗便要带上一些。
雀舌红入水,大片蜷缩的叶就会炸开。沏这种茶也有讲究,需要用冷水,越冷越好。长时间地冷泡让它散出香气。
泡好的雀舌红,凑近闻起来才能闻到香味。但是入口在舌上,温度一柔和就四散开来。
不识几个字的人,往往会莫名的喜欢书卷气的家伙。
可能只有在朝堂上,武将会唾弃文臣酸腐。
现下远在边城,韩越看着日日端来茶水的案童一字一字地抄写北朝书卷,竟仿佛也从一行一行的笔间得到份安宁。
随着,两国交战。南疆的军队即将打到歌都这附近来。
附近的十座城池一旦攻破,歌都就会不保。
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的出军是为了南疆失踪的世子。
临行前,韩越从营地边摘了一朵紫色小花送给玲珑月。
“就当是道别吧”
韩越侧身上马,飞鞭而下,离开歌都。
玲珑月看着马蹄踏起的疾风,松开手,花朵飘落向身披铠甲赴战的大将军。
太子所说的,在他的心中有了答案。
一只蝴蝶飞过,分割线来咯……
韩越作为武将,他的一生在都为君主的一句统一北朝去不断杀戮。
“若是,北朝不去征战。敌人也会利用我们的心软杀戮北朝的百姓!去开拓他们的疆土!”
“当年,侯爷勾结外患。我念及世子年幼,隐瞒了朝廷半月,独自调兵前往边城。致使十座城池的百姓被活埋,大火烧了三天。”
“你要我停下来,君命难违。我是个罪人,没得选择。”
“即使我死了,韩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原谅我。”
南疆文侯世子,玲珑晴。一生愿与文字相伴,笔下的篆文缠绵如雨。他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诉说,又似乎定格在某个时间里。
文人爱竹柏,爱墨砚,他不爱。他爱一个远在北朝的武将。
为此,他主动请愿只身前往北国做质子。
天元六年,两国多年的征战,以南疆交出质子,每年供上万两黄金白银才停止。
玲珑晴以一身素色淡蓝青衫,跪伏在北朝君王面前。
韩越身上挂着战甲,不是战场的那件,没有血腥气。此刻,他也有了像个普通人的恍惚。
质子没有自由,整日被细细的铁链禁锢在清平宫内。
这铁链不重,是北朝君主特意命人打制的,要南疆记住这份屈辱,以报当年屠杀十城百姓之仇。
玲珑晴坐在殿外,一遍一遍看着巡逻的队伍。
每日午时,韩越会巡逻到清平宫。
他就看着,也不去叨扰韩越。把喜欢埋在冰冷的方寸之间。
慌张,是一个人。欣喜,是一个人。
某天,他的日子好了起来。饭菜也不再是吃不饱的剩饭,也有笔墨可以写字。
只是,每天韩越都会奉旨给他递上一碗养身汤。
南疆君王的杀戮,并没有真正停止。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着一个借口。
这个借口,就是:质子之死。
玲珑月大限将至的最后一个月,他终于忍不住让情绪溢了出去。
那天,他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案上,用镇尺压着,不寄给谁。
信里,他说春风,说嫩雨,说草木,说飞虫。
他希望韩越懂他,也希望韩越不要懂。
送养生汤的换了人,小太监见着了桌案上的字。
不懂什么意思的小太监,只觉得这信有意思一时入迷打翻药汤,断送玲珑月的汤药和混着他情思的墨汁一道滴落在桌案下的暗处,流入两砖间的缝隙。
没有缘分的事情,天机也不多让三分。
韩将军的府上,这夜,白惨惨的月光照在韩越的旧寝衣上。
他望着挂在墙上的盔甲,脑子里出现的是那碗端给玲珑月的汤药。
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无措,又愧疚。
闭上了双眼,心却无法安分下来。
君王征战的欲望太强烈,甚至等不及玲珑月再多活几日。
大太监交给韩越两样东西:
一是玲珑月脚上镣铐的钥匙。
二是世上无解的毒药。
韩越屏退所有人,跪下给玲珑月松开镣铐。
多年的禁锢的痕迹,即使卸下镣铐,也抹除不去。
静默许久,韩越哑然。
拿的起斩杀敌人重刃的大将军,两手端不起一杯毒酒。
玲珑月起身,走向他必然的结局。
没有丝毫犹豫不决,他知道,在这份最后的相见里,他不该成为爱人的愧疚。
一袭青衫飘起,玲珑月倒在韩越怀里。这是他第一次触碰他的爱人。
盼啊盼,盼来了灯蛾扑火的满足。
一只蝴蝶飞走,分割线来喽……
玲珑月十二岁生辰,太子来看望他。太子跟他讲,南疆有个传说。
手里握着一朵四月雪,风吹起的时候,松开手,花朵飘落在哪里,此生的挚爱就在哪个方向。
玲珑月信了,他拿出父亲送给他的疆域图。
花朵悠悠地落下去,飘到了南疆外。
一个叫歌都的地方,那是北朝南疆交接的一座城池。
玲珑月偷跑出去,跟着商队来到歌都。却被路上遇到的劫匪抢到什么都不剩。
又因不会北朝话,只能装哑巴。强盗把他卖到军营里做打杂的。
后来,遇到韩越带兵来到歌都。
韩越有一次路过,看见玲珑月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以为玲珑月在画画,可怜他年幼孤苦又有几分像侯爷的小世子。
给玲珑月安排了一个案童的轻快活,每日只需给他沏茶端水即可。
虽说,韩越是一介武将,活得粗野。但他却独爱喝雀舌红这种茶,只要行军打仗便要带上一些。
雀舌红入水,大片蜷缩的叶就会炸开。沏这种茶也有讲究,需要用冷水,越冷越好。长时间地冷泡让它散出香气。
泡好的雀舌红,凑近闻起来才能闻到香味。但是入口在舌上,温度一柔和就四散开来。
不识几个字的人,往往会莫名的喜欢书卷气的家伙。
可能只有在朝堂上,武将会唾弃文臣酸腐。
现下远在边城,韩越看着日日端来茶水的案童一字一字地抄写北朝书卷,竟仿佛也从一行一行的笔间得到份安宁。
随着,两国交战。南疆的军队即将打到歌都这附近来。
附近的十座城池一旦攻破,歌都就会不保。
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的出军是为了南疆失踪的世子。
临行前,韩越从营地边摘了一朵紫色小花送给玲珑月。
“就当是道别吧”
韩越侧身上马,飞鞭而下,离开歌都。
玲珑月看着马蹄踏起的疾风,松开手,花朵飘落向身披铠甲赴战的大将军。
太子所说的,在他的心中有了答案。
一只蝴蝶飞过,分割线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