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路在众人说话间慢慢疏通了,这车队里大多数显然应该就是去林芝看桃花的。
众人心想,这桃花应该太好看了吧,以至于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没错,后面又堵住了。
“还有四个小时呢估计,前面找地方休息会儿吧。”
吴佳自从李域开始开车,就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坐在副驾驶上兢兢业业的帮着看路。
“好,我看看前面有什么观景台的。”对讲机里传来栀夏的声音。
“姐姐,你真靠谱,有问必答。”
吴佳边说边看向身侧的人,不知道这么多年旁边的人是看出来自己的意思,还是在明白里装糊涂。
“前面有个地方是色季拉山口,我们就在那里休息一下吧。”栀夏说话间已经做完了攻略。
“果然,利落的人,做事就是干脆。”余秦想着,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
“好,那就这个地方休息。”萧慕开着车,让栀夏转述:“这一段路车很多,咱们估计会跟丢彼此。如果跟丢了,就直接在那个色季拉山口的观景台见。”
“没问题,走着!”
“对,就这样。”
其他两车的人对此深感赞同,这一截子的路,跟起来是有些费眼睛。
就这样,穿梭在车流里,一众人,在两个小时里,见到了之前两天都没有见过的人。
希望这些人,不是都去看桃花的,不然又成“人文”景点一日游了。
鲁朗段的路果然好开的多,没了风雪漫天,没了飞沙走石,众人的都有了继续欣赏大自然的心情。
“路边用石头搭的石塔是干什么的?”
吴佳问着一路以来的困惑,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可以和李域聊天的话题,毕竟睁着眼不说话,有些莫名。
“好像是藏传佛教的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形状,制作的人也不会刻意选择,捡到什么样的石头就在上面刻上经文或者图案,垒起来,用来祈愿。”李域解释道。
“果然,自己看上的人,就是这么的有学问。”吴佳暗暗自喜。
“你够了。”
吴海看不惯这又一个的“舔狗”行为,即使他妹的心里话其实没有说出来,还是逃不过他哥的法眼。
“你域哥最厉害行了吧,无人能敌。”
“是的,反正比你这个高材生来的厉害。”
吴佳跟哥哥的互怼不是经常,是日常。
但不得不承认,李域是个神奇的人,让人总在他的不羁里,看到不凡。
“对,李域知道很多嘛,等等,夏夏知道,她以前研究过。”
对讲机在鸣月的手里,又辗转回了栀夏的手里。
“啊,我那算什么研究,就是闲来无事的好奇。”栀夏有些哭笑不得:“月月,你这么说可把我折煞了。”
“什么叫折煞,只要比别人知道的多,那就是博学。”
好吧,余狗子又开始了无条件吹捧。
“好,那就听个响儿,路边的石塔,大多是当地人刻上经文等搭的,或者经过的朝拜者们搭起来的。当然也有很多是游客自己搭起来的。就像那种小堆一点的,没有色彩的。”
栀夏说着向窗外示意。
“这边叫做玛尼堆,就是垒起来的石头的意思,藏语叫朵帮,有两种,阻秽禳灾,祈福镇邪,或者供人们转经礼拜。”
“也有堆砌成长长的石墙的,雕刻的不只是经文,还有佛像,保护神等等。”
“愈垒愈高,追求,理想,希望,祈愿都在里面。”
栀夏说着,众人听着。
有的对这一闪而过的石塔祈愿,有的对栀夏的多知感叹,有的也为了讲述者声音中多了一丝起伏而意动。
意动的是萧慕,身为音乐人的敏感,萧慕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栀夏干净且清和的声音。
不过最开始的栀夏,声音就像最初给人的印象那样,波澜不惊,没有感情。
后来在知晓彼此职业后,萧慕觉得栀夏的声音,又像博物馆里讲解历史的机器,平缓又深邃。
而现在侃侃而谈的声音,倒是听着,人味儿十足了。
“她或许想到了什么吧,又或许想开了什么。”
不论怎样,萧慕为这声音有了跳动而有了一丝慰藉。
“前面还有十多分钟就到了,我们先过去吧。”萧慕看着导航。
“好,先去等着吧,我给他们说一声。”余秦已经缓过来了。
318一路都很美,也有很多观景台。
在这众多的观景台中,色季拉山垭口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毕竟,南迦巴瓦峰是国家地理杂志里中国最美的雪山。
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十人九不遇”的主峰,好运又是否能继续眷顾着一行人。
穿越过落差六千多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呼吸着佛掌沙丘带来的绵延黄沙,一行人终于到了西藏众山之父——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的对面。
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又受穿越峡谷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终年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
一年只能完整见到全貌60次左右,因此也被称为“羞女峰”。
可能今天她真的害羞了,又或者是人啊,哪儿来那么多的好运气。
众人没有能看到传说中的瑰丽壮美的主峰。
但,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毕竟,哪儿有那么多的姻缘巧合。
但纯粹的雪,映衬着咧咧作响的彩色经幡。
湛蓝的天,承载着朵朵纯洁的未染雪白。
致景,依旧。
这时,听到,同样停在此处的旅行者说,这里,还能看到日照金山。
不过要,日落时分。
众人的遗憾,更甚了。
品尝着为数不多的遗憾,一行人准备在山下众多的玛尼堆旁,也堆个纪念,或者祈福。
找了个空地,凑齐了队伍的一行人一大家子,开始分头找寻属于自己的石头。
有甚者,拿出签字笔眉笔准备写上点什么。
“为下次能有幸,看到对面的主峰。”鸣月此时已无心事。
“为我们吴佳佳小朋友,前程似锦。”李域这次笑的好似认真。
“为共渡难关。”吴海也搭上一个石头。
“为一路平安。”长辈们的小心愿。
“为心想事成。”余秦由衷之言。
但此时,石头堆有些高了,而且想找平坦满意的也有些困难,余秦的石头一搭上,瞬间向一旁歪去。
“妈耶,吓死我了。”
眼疾手快的余秦捧住石堆的手,好像也捧住了自己心,这可不能倒啊。
默默的,余秦动用了所有的建筑学知识,只想让这塔坚如磐石。
“为这天高地阔。”萧慕的石头有点小,却平的出奇。
“愿我们都开心。”最后,栀夏的小不点儿,堆顶在了最上头。
这时,远处又走来了众人些许熟悉的一行人。
高高举过头顶的双手,直视苍穹的双眼。
“啪”“啪”“啪”
第一声响在双手合十的头顶,第二声响在额上,第三声,响在心上。
头顶佛,法在额,僧留心。
这是他们的顶礼。
不论是曾与朝拜者有缘的栀夏一行人,还是其他正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其他旅行者,此时都在行着注目礼。
三声响过,迈出一步,继而,扑倒在地,五体投地。
重复间,心智坚定。
举手间,为苍生祈愿。
这时的萧慕,心中涟漪慢慢扩散:“如果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那自己的世界,现在很大,或许,如这世间,广袤无垠。”
“何必呢,自己又不是客栈小伙子那样的青春,多愁善感。何况人家,已然可以,独立于暴风骤雨之中。”萧慕释然般笑着摇摇头。
“杨绛先生说,你喜欢吃草莓,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下它,如果你不喜欢吃香蕉,但考虑到香蕉助消化,你还是会买它。”
有些委婉,栀夏想,但,眼前这个人应该可以听懂自己的意思。
几天的相处,多处的好奇,让栀夏默默地找寻了不少关于萧慕的各类消息,当然更多的是鸣月的小道消息。
不外乎是鱼龙混杂中难免出现的所谓“异类”,所谓“排挤”,所谓“自命清高”,“虚有其表”。
“对,是的。”
萧慕转头间,笑意入眼,喜欢是单纯的,不喜欢才会权衡利弊。
入心的笑意,在眼中流转。
流云缓动,仿佛,寒意尽散。
“夏夏姐,走了,一个小时,估计就到林芝了。”
好吧,时不我待,小太阳凑了过来。
“好,走吧,我来开会儿车。”
“好好好,这段路还行。”
余秦说话间却觉得有些怪异,栀夏为什么跟自己说话,有点儿像在糊弄小孩儿。
“你们放心,栀夏的技术可是他们所里,数一数二的,这些年走过不少的高山名川。”
鸣月拉开副驾驶,准备为栀夏当个称职的副手。
“是,走过不少,都是过客。”
栀夏对前几年对美景的置若罔闻表示歉意:“以前忙啊,出差都是两点一线的。”
“这次,好好看看。”萧慕坐在了有些奇怪的余秦旁边。
“嗯。”
栀夏觉得,萧慕话语间,好像也有什么与之前不同了。
“走了,走了。”
余秦的确有些奇怪,散发着酸味的的别扭。
不过此时,应该观察到并给予沉痛一击的人,忙着帮栀夏导航看路导航,不然,又能听到两人“活跃气氛”的“闲言碎语”。
不多时,林芝终到。
花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路在众人说话间慢慢疏通了,这车队里大多数显然应该就是去林芝看桃花的。
众人心想,这桃花应该太好看了吧,以至于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没错,后面又堵住了。
“还有四个小时呢估计,前面找地方休息会儿吧。”
吴佳自从李域开始开车,就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坐在副驾驶上兢兢业业的帮着看路。
“好,我看看前面有什么观景台的。”对讲机里传来栀夏的声音。
“姐姐,你真靠谱,有问必答。”
吴佳边说边看向身侧的人,不知道这么多年旁边的人是看出来自己的意思,还是在明白里装糊涂。
“前面有个地方是色季拉山口,我们就在那里休息一下吧。”栀夏说话间已经做完了攻略。
“果然,利落的人,做事就是干脆。”余秦想着,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
“好,那就这个地方休息。”萧慕开着车,让栀夏转述:“这一段路车很多,咱们估计会跟丢彼此。如果跟丢了,就直接在那个色季拉山口的观景台见。”
“没问题,走着!”
“对,就这样。”
其他两车的人对此深感赞同,这一截子的路,跟起来是有些费眼睛。
就这样,穿梭在车流里,一众人,在两个小时里,见到了之前两天都没有见过的人。
希望这些人,不是都去看桃花的,不然又成“人文”景点一日游了。
鲁朗段的路果然好开的多,没了风雪漫天,没了飞沙走石,众人的都有了继续欣赏大自然的心情。
“路边用石头搭的石塔是干什么的?”
吴佳问着一路以来的困惑,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可以和李域聊天的话题,毕竟睁着眼不说话,有些莫名。
“好像是藏传佛教的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形状,制作的人也不会刻意选择,捡到什么样的石头就在上面刻上经文或者图案,垒起来,用来祈愿。”李域解释道。
“果然,自己看上的人,就是这么的有学问。”吴佳暗暗自喜。
“你够了。”
吴海看不惯这又一个的“舔狗”行为,即使他妹的心里话其实没有说出来,还是逃不过他哥的法眼。
“你域哥最厉害行了吧,无人能敌。”
“是的,反正比你这个高材生来的厉害。”
吴佳跟哥哥的互怼不是经常,是日常。
但不得不承认,李域是个神奇的人,让人总在他的不羁里,看到不凡。
“对,李域知道很多嘛,等等,夏夏知道,她以前研究过。”
对讲机在鸣月的手里,又辗转回了栀夏的手里。
“啊,我那算什么研究,就是闲来无事的好奇。”栀夏有些哭笑不得:“月月,你这么说可把我折煞了。”
“什么叫折煞,只要比别人知道的多,那就是博学。”
好吧,余狗子又开始了无条件吹捧。
“好,那就听个响儿,路边的石塔,大多是当地人刻上经文等搭的,或者经过的朝拜者们搭起来的。当然也有很多是游客自己搭起来的。就像那种小堆一点的,没有色彩的。”
栀夏说着向窗外示意。
“这边叫做玛尼堆,就是垒起来的石头的意思,藏语叫朵帮,有两种,阻秽禳灾,祈福镇邪,或者供人们转经礼拜。”
“也有堆砌成长长的石墙的,雕刻的不只是经文,还有佛像,保护神等等。”
“愈垒愈高,追求,理想,希望,祈愿都在里面。”
栀夏说着,众人听着。
有的对这一闪而过的石塔祈愿,有的对栀夏的多知感叹,有的也为了讲述者声音中多了一丝起伏而意动。
意动的是萧慕,身为音乐人的敏感,萧慕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栀夏干净且清和的声音。
不过最开始的栀夏,声音就像最初给人的印象那样,波澜不惊,没有感情。
后来在知晓彼此职业后,萧慕觉得栀夏的声音,又像博物馆里讲解历史的机器,平缓又深邃。
而现在侃侃而谈的声音,倒是听着,人味儿十足了。
“她或许想到了什么吧,又或许想开了什么。”
不论怎样,萧慕为这声音有了跳动而有了一丝慰藉。
“前面还有十多分钟就到了,我们先过去吧。”萧慕看着导航。
“好,先去等着吧,我给他们说一声。”余秦已经缓过来了。
318一路都很美,也有很多观景台。
在这众多的观景台中,色季拉山垭口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毕竟,南迦巴瓦峰是国家地理杂志里中国最美的雪山。
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十人九不遇”的主峰,好运又是否能继续眷顾着一行人。
穿越过落差六千多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呼吸着佛掌沙丘带来的绵延黄沙,一行人终于到了西藏众山之父——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的对面。
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又受穿越峡谷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终年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
一年只能完整见到全貌60次左右,因此也被称为“羞女峰”。
可能今天她真的害羞了,又或者是人啊,哪儿来那么多的好运气。
众人没有能看到传说中的瑰丽壮美的主峰。
但,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毕竟,哪儿有那么多的姻缘巧合。
但纯粹的雪,映衬着咧咧作响的彩色经幡。
湛蓝的天,承载着朵朵纯洁的未染雪白。
致景,依旧。
这时,听到,同样停在此处的旅行者说,这里,还能看到日照金山。
不过要,日落时分。
众人的遗憾,更甚了。
品尝着为数不多的遗憾,一行人准备在山下众多的玛尼堆旁,也堆个纪念,或者祈福。
找了个空地,凑齐了队伍的一行人一大家子,开始分头找寻属于自己的石头。
有甚者,拿出签字笔眉笔准备写上点什么。
“为下次能有幸,看到对面的主峰。”鸣月此时已无心事。
“为我们吴佳佳小朋友,前程似锦。”李域这次笑的好似认真。
“为共渡难关。”吴海也搭上一个石头。
“为一路平安。”长辈们的小心愿。
“为心想事成。”余秦由衷之言。
但此时,石头堆有些高了,而且想找平坦满意的也有些困难,余秦的石头一搭上,瞬间向一旁歪去。
“妈耶,吓死我了。”
眼疾手快的余秦捧住石堆的手,好像也捧住了自己心,这可不能倒啊。
默默的,余秦动用了所有的建筑学知识,只想让这塔坚如磐石。
“为这天高地阔。”萧慕的石头有点小,却平的出奇。
“愿我们都开心。”最后,栀夏的小不点儿,堆顶在了最上头。
这时,远处又走来了众人些许熟悉的一行人。
高高举过头顶的双手,直视苍穹的双眼。
“啪”“啪”“啪”
第一声响在双手合十的头顶,第二声响在额上,第三声,响在心上。
头顶佛,法在额,僧留心。
这是他们的顶礼。
不论是曾与朝拜者有缘的栀夏一行人,还是其他正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其他旅行者,此时都在行着注目礼。
三声响过,迈出一步,继而,扑倒在地,五体投地。
重复间,心智坚定。
举手间,为苍生祈愿。
这时的萧慕,心中涟漪慢慢扩散:“如果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那自己的世界,现在很大,或许,如这世间,广袤无垠。”
“何必呢,自己又不是客栈小伙子那样的青春,多愁善感。何况人家,已然可以,独立于暴风骤雨之中。”萧慕释然般笑着摇摇头。
“杨绛先生说,你喜欢吃草莓,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下它,如果你不喜欢吃香蕉,但考虑到香蕉助消化,你还是会买它。”
有些委婉,栀夏想,但,眼前这个人应该可以听懂自己的意思。
几天的相处,多处的好奇,让栀夏默默地找寻了不少关于萧慕的各类消息,当然更多的是鸣月的小道消息。
不外乎是鱼龙混杂中难免出现的所谓“异类”,所谓“排挤”,所谓“自命清高”,“虚有其表”。
“对,是的。”
萧慕转头间,笑意入眼,喜欢是单纯的,不喜欢才会权衡利弊。
入心的笑意,在眼中流转。
流云缓动,仿佛,寒意尽散。
“夏夏姐,走了,一个小时,估计就到林芝了。”
好吧,时不我待,小太阳凑了过来。
“好,走吧,我来开会儿车。”
“好好好,这段路还行。”
余秦说话间却觉得有些怪异,栀夏为什么跟自己说话,有点儿像在糊弄小孩儿。
“你们放心,栀夏的技术可是他们所里,数一数二的,这些年走过不少的高山名川。”
鸣月拉开副驾驶,准备为栀夏当个称职的副手。
“是,走过不少,都是过客。”
栀夏对前几年对美景的置若罔闻表示歉意:“以前忙啊,出差都是两点一线的。”
“这次,好好看看。”萧慕坐在了有些奇怪的余秦旁边。
“嗯。”
栀夏觉得,萧慕话语间,好像也有什么与之前不同了。
“走了,走了。”
余秦的确有些奇怪,散发着酸味的的别扭。
不过此时,应该观察到并给予沉痛一击的人,忙着帮栀夏导航看路导航,不然,又能听到两人“活跃气氛”的“闲言碎语”。
不多时,林芝终到。
花楼春早,一树桃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