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篇「1」
1916年,深冬,吉林。
这一年,张起灵刚接任了张家族长不久,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由于圣婴事件的曝光,加上在泗水城他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养父张也成,在本家一直受到冷落和排挤,即便是与同伴去下地,也是被当作血罐取血,那段日子异常难熬。
再后来,喝下红色丹药后,他的所有悲痛都化为了空白,似乎那段非人的经历与自己无关。
族内里只有身为外族的张海客对他很友善,两人算是互相扶持的存在。张起灵成为族长后,张海客更是对他加以支持,还帮助他扫除了一些流言蜚语,只是张家的内斗仍在继续,可以说是一团乱糟。
作为族长,他接手的不过是一个烂摊子。
在1914年的时候,张海客接到了从湘西发来的神秘信件,这个自称是湘西杨家的人写了很简短的话,大概是想与张家合作,共同对抗汪家和它,希望能收到贵族的回信。
这封信也是辗转了许久,才落在张家手中。
湘西杨家,他们曾经听闻过这个家族,神秘而诡谲,本身带着古老的力量。只是这个家族与张家一样,从来不与其他外族人联手,这次突然找上门,怕是已经无力对抗它。
张家是一个十分谨慎的家族,一直活在深山里,没有人知道这个家族具体有多少人,具体位置在哪里。对于正在内斗的张家来说,如果寻到了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也是有一定好处,鬼使神差的,张家同意与杨家进行谈判。
1916年的1月中旬,张起灵见到了从千里之外而来的杨家族长杨万和她的族人杨七日。
没有想象中的苗族装扮,两人为了出湘西特意打扮成了普通百姓的模样。粗布棉袄和毛绒帽子,与来东北那些闯关东的人们别无差距,大概是为了有一天能寻到合作伙伴,他们从小就学习了官话,此刻也听不出湘西口音。
两人由张家族人带领进入,为了不让位置暴露,还给他们蒙上了眼睛。直到进入了雪山后,他们才被揭开眼睛上的黑布。
张家整体非常大,内部蜿蜒曲折,尽显大家族的风范。杨万惊叹于古宅竟能建造的如此大气,这是她不敢想的。
那时的张起灵正在房顶上坐着看远处的云彩,青砖红瓦上满是白雪,他听到动静,站立起身,对上了刚好向抬眼看他的少女。
那是一张陌生的脸,阳光打在她脸上,显得白净而红润,一双眼睛里写满了淳静和几分疏离的好奇。
“族长,下来吧,客人到了。”张海客双手插在棉衣的袖口里,招呼张起灵下来。
房顶不高,他侧身就从房顶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在白雪上,这时他才看清那两个陌生人。那少女个子比他矮一些,年龄十三四岁,那男的三十多岁,看着像个温文尔雅的文人。
这应该就是张海客所说的湘西杨家人。
“张族长。”此时,那少女先是礼貌的开口。
“今日前来贵地,多有打扰。”
张起灵有些意外,眼前的少女不似那个年纪该有的稳重,她的脸上甚至还带着十几岁的稚嫩与青涩,但是眼神却蒙上了一片成熟,没想到杨家的族长居然会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两人看着彼此,不过是初次见面的试探与博弈,张起灵话少,却也只是礼貌的点点头,回了一句,“进去吧。”
深冬的东北,冷的出奇,下过雪的路上结了一层冰,房檐上滴落的雪水在凛冽的寒风中凝结成一个个冰锥,就连窗户上都是一层冰霜。显然一直在湘西生活的杨万并不太适应这样寒冷的东北季节,一连喝了三杯热茶,才得以缓解身体的冰冷。
“这一路上不好走吧。”张海客总是亲切友好的模样,与张起灵的寡言淡然不同。
“我们那边也在山里,倒是还好,就是最近在打仗,总要躲着点。”
说话的是那个叫杨七日的男人,举手投足间都带着读过书的细腻,张起灵收回眼神,不自觉地又看向了座上的那个少女,杨万。
她一直在捧着茶杯喝茶,看样子是冻坏了。虽然他们是湘西苗族的,脸上却不似那边的黝黑,反而很白净。
他看不出那少女的心思,张海客说女人的心思都沉着呢,有时候他都看不懂族里的女人们在想什么,只是在张起灵认知中的「看透心思」,更多的含义是对方的暗藏意图。
可是,那个少女眼中没有任何意图。
又或者是,他看不出来,这让张起灵一时间有些拿捏不定主意。
第一天晚上,张家招待杨万和杨七日吃的是酸菜饺子,东北的饭菜讲究一个量大,盛饺子的盘子都是大圆盘。一直生活在湘西深山里的杨万,从来没有见过饺子,所以端上桌的时候甚至还以为是与糍粑差不多的食物,而且这两个人也很谨慎,直到张起灵动筷之后他们才吃。
“真好吃呢。”
坐上的杨万忍不住开口称赞,像是从未尝过的美味,一连吃了很多个,张起灵余光看向席上的少女,看不出造作,唯有称赞食物美味的真情。
不是演戏的话,看来只是单纯性的赞美。
“东北地大物博,好吃的也多,你们那边都吃什么?”张海客问。
“腊肉、米粉、蒿草粑、油粑粑这些,不过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饺子是这么好吃的食物。”
“那就多吃点。”张海客笑眯眯的,看着很友好。
不过杨万很疑惑,他们明明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吃的还没有她多,终于她还是忍不住问:“张族长,你们吃的好像都不多。”
张起灵也不意外,食物于他来讲只是果腹,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他只说:“习惯了。”
“我们经常下地,对进食也是有训练的。”张海客解释。
第一天还算太平,也看得出两人是真心想合作,在张家做客一直保持着礼貌和谦逊的态度。但是在张家人看来,杨万只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小姑娘,又没有像张家那样系统性的训练过,单凭一句「灵魂不灭」的鬼话要怎么合作?
张家的叔伯们与张起灵开了个会,意思是杨家不能说合作就合作,得拿出点诚意和本事来,而且那族长还是个小丫头,担心这次并不顺利。如果张家的秘密砸在杨家手里可就得不偿失了,况且让两个外人到张家来已经破了先例,张起灵身为族长,不能置张家的整体而不顾。
但是盗墓行当有一句要遵循的要则「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现在正值深冬雪天,并不适合去倒斗,很容易被其他盗墓贼盯梢。张起灵明白,张家叔伯抛出这个测试的目的并不指望他们能拿出什么宝贝,只是为了试探杨家的身手和能力,如果杨家没什么本事,就是死在了斗里那便也无所谓,至少张家的地界不会被暴露。
对于外族人的生命,他们还真是极为默契的冷漠。
“好,去哪个地,你们定。”最终,他抛出这样一句话。
张海英与张海客同字辈,比张海客大上一岁,一些生活起居问题都是她准备的。大概都是女孩子,而且对方长得水灵又讨喜,自然彼此产生了友好的情谊,有些女孩子不方便的事情都是张海英帮忙照顾,说的好听是尽地主之谊,其实不过是依靠她女孩子的身份,来降低杨万的戒备,以此来近距离观察杨万的动向,而杨七日那边,则有张海客和张瑞宁来照顾。
一连三天,张海英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小姑娘不急不躁的,和杨七日也没有说任何催促张家的话,只是说等,等着张家给他们机会,毕竟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张家,没事的时候她还在布上绣了个苗族花纹,说是打发时间。
「七叔,你就耐心等等吧,我看张族长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个肯拿主意的人。」
「可惜他们一直没有表态,我们在这里已经五天了,阿万,我只是担心你阿妈撑不住。」
「阿妈,会等我的,我答应过她。」
“好了,他们就说的这个。”张海英像模像样的将两人的对话复述回来,最后喝了一口热茶,发表了自己的不解,“这杨家族长的母亲,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就我知道的线索来说,这个家族的人口不多,而且湘西那种地方,练蛊、赶尸的邪门东西太多了。”
“小客子,你说了半天好像没说到重点。”
“我言下之意是,他们家族的人会不会是因为搞这些东西,生了病。”
张海客的话让张海英沉默了,这种可能性并不否认,她看向了张起灵,那人一直沉默不语,好像事不关己的态度,“族长,你怎么看?”
好歹你这个族长要发表一下意见。
坐上的张起灵看似在神游,实则一直在听两人的对话,他不否认杨家人身上存在着疑点,只是长老们所说的「不信任」却令他觉得「可笑」。张家人身上存在的长生,在外人眼里也不过是天方夜谭,如果湘西杨家真有灵魂不灭的古术,倒也不是什么奇闻了。
“明天先下地吧,海英,你把东西给杨族长准备一份。”
张海英摸着下巴,无法读懂她这个新任族长的脑子里在打什么算盘,只是老老实实按照他说的,准备起了下地的装备。
1916年1月24日,距离新年还有七天,只是对于张家来说,过年与不过年,没有什么分别,很多时候,他们的年都是在地下过的。
而今年,恐怕也一样了。
张起灵的叔伯们让他们前往吉林帽儿山,那里深山处听说有一金代的墓穴,只是听闻道路险阻加上墓穴隐蔽,且金人们当年还做了很多手脚,如果是张家人去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这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杨家的实力。
从本心来讲,张起灵不太希望无辜的人去涉险,当初在泗水古城蝎子墓里的惨像仍然给他留有很大的心理冲击,只是这一次他无法阻止,毕竟这次是杨家人先找上的门,能否成功也只能看他们的能力和运气。
想与张家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巨雷。
一路走走停停,下过雪的路上难行,所以在出了雪山之后他们买下了一辆马车,争取在月底前抵达吉林帽儿山。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袁世凯□□、饥民大闹上海、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家人孑然隐居,仿佛从不会参与这些事情,不过张海英有提到过也有张家人已经从军。
天气寒冷,五个人一路辗转也算是接近了帽儿山,1916年的吉林也不太平,山上很多土匪当家,稍不留意就会被他们包围,那群人手也黑,几乎不留活口。
张起灵等人在山里生活多年,又有野外生存经验,自然知道怎么避开土匪们的陷阱点,一路还算顺利。
“杨族长,你们没下过地,墓里的东西最好都不要碰。”
听了张起灵的告诫,杨万心里多少是有些紧张的,她背好行囊工具,痛快的回应:“我明白了。
这一年,张起灵刚接任了张家族长不久,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由于圣婴事件的曝光,加上在泗水城他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养父张也成,在本家一直受到冷落和排挤,即便是与同伴去下地,也是被当作血罐取血,那段日子异常难熬。
再后来,喝下红色丹药后,他的所有悲痛都化为了空白,似乎那段非人的经历与自己无关。
族内里只有身为外族的张海客对他很友善,两人算是互相扶持的存在。张起灵成为族长后,张海客更是对他加以支持,还帮助他扫除了一些流言蜚语,只是张家的内斗仍在继续,可以说是一团乱糟。
作为族长,他接手的不过是一个烂摊子。
在1914年的时候,张海客接到了从湘西发来的神秘信件,这个自称是湘西杨家的人写了很简短的话,大概是想与张家合作,共同对抗汪家和它,希望能收到贵族的回信。
这封信也是辗转了许久,才落在张家手中。
湘西杨家,他们曾经听闻过这个家族,神秘而诡谲,本身带着古老的力量。只是这个家族与张家一样,从来不与其他外族人联手,这次突然找上门,怕是已经无力对抗它。
张家是一个十分谨慎的家族,一直活在深山里,没有人知道这个家族具体有多少人,具体位置在哪里。对于正在内斗的张家来说,如果寻到了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也是有一定好处,鬼使神差的,张家同意与杨家进行谈判。
1916年的1月中旬,张起灵见到了从千里之外而来的杨家族长杨万和她的族人杨七日。
没有想象中的苗族装扮,两人为了出湘西特意打扮成了普通百姓的模样。粗布棉袄和毛绒帽子,与来东北那些闯关东的人们别无差距,大概是为了有一天能寻到合作伙伴,他们从小就学习了官话,此刻也听不出湘西口音。
两人由张家族人带领进入,为了不让位置暴露,还给他们蒙上了眼睛。直到进入了雪山后,他们才被揭开眼睛上的黑布。
张家整体非常大,内部蜿蜒曲折,尽显大家族的风范。杨万惊叹于古宅竟能建造的如此大气,这是她不敢想的。
那时的张起灵正在房顶上坐着看远处的云彩,青砖红瓦上满是白雪,他听到动静,站立起身,对上了刚好向抬眼看他的少女。
那是一张陌生的脸,阳光打在她脸上,显得白净而红润,一双眼睛里写满了淳静和几分疏离的好奇。
“族长,下来吧,客人到了。”张海客双手插在棉衣的袖口里,招呼张起灵下来。
房顶不高,他侧身就从房顶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在白雪上,这时他才看清那两个陌生人。那少女个子比他矮一些,年龄十三四岁,那男的三十多岁,看着像个温文尔雅的文人。
这应该就是张海客所说的湘西杨家人。
“张族长。”此时,那少女先是礼貌的开口。
“今日前来贵地,多有打扰。”
张起灵有些意外,眼前的少女不似那个年纪该有的稳重,她的脸上甚至还带着十几岁的稚嫩与青涩,但是眼神却蒙上了一片成熟,没想到杨家的族长居然会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两人看着彼此,不过是初次见面的试探与博弈,张起灵话少,却也只是礼貌的点点头,回了一句,“进去吧。”
深冬的东北,冷的出奇,下过雪的路上结了一层冰,房檐上滴落的雪水在凛冽的寒风中凝结成一个个冰锥,就连窗户上都是一层冰霜。显然一直在湘西生活的杨万并不太适应这样寒冷的东北季节,一连喝了三杯热茶,才得以缓解身体的冰冷。
“这一路上不好走吧。”张海客总是亲切友好的模样,与张起灵的寡言淡然不同。
“我们那边也在山里,倒是还好,就是最近在打仗,总要躲着点。”
说话的是那个叫杨七日的男人,举手投足间都带着读过书的细腻,张起灵收回眼神,不自觉地又看向了座上的那个少女,杨万。
她一直在捧着茶杯喝茶,看样子是冻坏了。虽然他们是湘西苗族的,脸上却不似那边的黝黑,反而很白净。
他看不出那少女的心思,张海客说女人的心思都沉着呢,有时候他都看不懂族里的女人们在想什么,只是在张起灵认知中的「看透心思」,更多的含义是对方的暗藏意图。
可是,那个少女眼中没有任何意图。
又或者是,他看不出来,这让张起灵一时间有些拿捏不定主意。
第一天晚上,张家招待杨万和杨七日吃的是酸菜饺子,东北的饭菜讲究一个量大,盛饺子的盘子都是大圆盘。一直生活在湘西深山里的杨万,从来没有见过饺子,所以端上桌的时候甚至还以为是与糍粑差不多的食物,而且这两个人也很谨慎,直到张起灵动筷之后他们才吃。
“真好吃呢。”
坐上的杨万忍不住开口称赞,像是从未尝过的美味,一连吃了很多个,张起灵余光看向席上的少女,看不出造作,唯有称赞食物美味的真情。
不是演戏的话,看来只是单纯性的赞美。
“东北地大物博,好吃的也多,你们那边都吃什么?”张海客问。
“腊肉、米粉、蒿草粑、油粑粑这些,不过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饺子是这么好吃的食物。”
“那就多吃点。”张海客笑眯眯的,看着很友好。
不过杨万很疑惑,他们明明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吃的还没有她多,终于她还是忍不住问:“张族长,你们吃的好像都不多。”
张起灵也不意外,食物于他来讲只是果腹,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他只说:“习惯了。”
“我们经常下地,对进食也是有训练的。”张海客解释。
第一天还算太平,也看得出两人是真心想合作,在张家做客一直保持着礼貌和谦逊的态度。但是在张家人看来,杨万只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小姑娘,又没有像张家那样系统性的训练过,单凭一句「灵魂不灭」的鬼话要怎么合作?
张家的叔伯们与张起灵开了个会,意思是杨家不能说合作就合作,得拿出点诚意和本事来,而且那族长还是个小丫头,担心这次并不顺利。如果张家的秘密砸在杨家手里可就得不偿失了,况且让两个外人到张家来已经破了先例,张起灵身为族长,不能置张家的整体而不顾。
但是盗墓行当有一句要遵循的要则「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现在正值深冬雪天,并不适合去倒斗,很容易被其他盗墓贼盯梢。张起灵明白,张家叔伯抛出这个测试的目的并不指望他们能拿出什么宝贝,只是为了试探杨家的身手和能力,如果杨家没什么本事,就是死在了斗里那便也无所谓,至少张家的地界不会被暴露。
对于外族人的生命,他们还真是极为默契的冷漠。
“好,去哪个地,你们定。”最终,他抛出这样一句话。
张海英与张海客同字辈,比张海客大上一岁,一些生活起居问题都是她准备的。大概都是女孩子,而且对方长得水灵又讨喜,自然彼此产生了友好的情谊,有些女孩子不方便的事情都是张海英帮忙照顾,说的好听是尽地主之谊,其实不过是依靠她女孩子的身份,来降低杨万的戒备,以此来近距离观察杨万的动向,而杨七日那边,则有张海客和张瑞宁来照顾。
一连三天,张海英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小姑娘不急不躁的,和杨七日也没有说任何催促张家的话,只是说等,等着张家给他们机会,毕竟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张家,没事的时候她还在布上绣了个苗族花纹,说是打发时间。
「七叔,你就耐心等等吧,我看张族长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个肯拿主意的人。」
「可惜他们一直没有表态,我们在这里已经五天了,阿万,我只是担心你阿妈撑不住。」
「阿妈,会等我的,我答应过她。」
“好了,他们就说的这个。”张海英像模像样的将两人的对话复述回来,最后喝了一口热茶,发表了自己的不解,“这杨家族长的母亲,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就我知道的线索来说,这个家族的人口不多,而且湘西那种地方,练蛊、赶尸的邪门东西太多了。”
“小客子,你说了半天好像没说到重点。”
“我言下之意是,他们家族的人会不会是因为搞这些东西,生了病。”
张海客的话让张海英沉默了,这种可能性并不否认,她看向了张起灵,那人一直沉默不语,好像事不关己的态度,“族长,你怎么看?”
好歹你这个族长要发表一下意见。
坐上的张起灵看似在神游,实则一直在听两人的对话,他不否认杨家人身上存在着疑点,只是长老们所说的「不信任」却令他觉得「可笑」。张家人身上存在的长生,在外人眼里也不过是天方夜谭,如果湘西杨家真有灵魂不灭的古术,倒也不是什么奇闻了。
“明天先下地吧,海英,你把东西给杨族长准备一份。”
张海英摸着下巴,无法读懂她这个新任族长的脑子里在打什么算盘,只是老老实实按照他说的,准备起了下地的装备。
1916年1月24日,距离新年还有七天,只是对于张家来说,过年与不过年,没有什么分别,很多时候,他们的年都是在地下过的。
而今年,恐怕也一样了。
张起灵的叔伯们让他们前往吉林帽儿山,那里深山处听说有一金代的墓穴,只是听闻道路险阻加上墓穴隐蔽,且金人们当年还做了很多手脚,如果是张家人去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这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杨家的实力。
从本心来讲,张起灵不太希望无辜的人去涉险,当初在泗水古城蝎子墓里的惨像仍然给他留有很大的心理冲击,只是这一次他无法阻止,毕竟这次是杨家人先找上的门,能否成功也只能看他们的能力和运气。
想与张家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巨雷。
一路走走停停,下过雪的路上难行,所以在出了雪山之后他们买下了一辆马车,争取在月底前抵达吉林帽儿山。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袁世凯□□、饥民大闹上海、蔡锷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家人孑然隐居,仿佛从不会参与这些事情,不过张海英有提到过也有张家人已经从军。
天气寒冷,五个人一路辗转也算是接近了帽儿山,1916年的吉林也不太平,山上很多土匪当家,稍不留意就会被他们包围,那群人手也黑,几乎不留活口。
张起灵等人在山里生活多年,又有野外生存经验,自然知道怎么避开土匪们的陷阱点,一路还算顺利。
“杨族长,你们没下过地,墓里的东西最好都不要碰。”
听了张起灵的告诫,杨万心里多少是有些紧张的,她背好行囊工具,痛快的回应:“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