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有律法,凡佛道寺庙皆享有免赋税、田地等等特权,并且出家人可以不用服劳役,尤其这几年皇上看重佛道,一些受过皇上亲封或是德道望重的僧道,还能拥有大量仆从。
可以说出家甚至比在家还要舒坦,这也就是为何许多世家老爷放着好好的老爷不做,偏要捐个寺庙修道,比如贾府的贾敬不就好好的出了家。
从城外回来,皇上一路上心情都很阴郁,快回到皇宫时,十二皇子突然问兵部尚书:“近来兵役招收进展如何?”
兵部尚书愁眉苦脸地摇头:“十二皇子就别提了,往年还好,今年大旱,百姓本就饿死无数,陛下仁慈,还专门下令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可以不服兵役,今年各地招收起来的根本没多少人,而且一个个面黄肌瘦,别说让他们去打仗,就是给他们一把刀都不一定扛的起来!”
兵部尚书越说越愁苦,不断的叹气:“偏南番不断进攻,南安王打了这么多年,人和银子没少要,南番国至今打不下来,南番那些蛮人各个骁勇善战,今年要是没有足够的新兵送过去,就怕南安守都王守不住,可那些百姓饿成那样,把他们扔到战场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怕就怕今年南番国会趁着咱们遭灾,趁虚而入啊。”
皇上虽然没有回头,却一直都在听着兵部尚书跟十二皇子说话,跟南番交战也一直是他的心头大石,南安王如今是老了,都好几年了,愣是把个南番打不下来不说,还常常被人家按着打,这也是皇上为什么这两年又开始重武举的原因。
林明霁虽然没他大哥聪明,却也跟他大哥心意相通,立刻就明白了大哥故意挑起这个话题的目的,装作不经意说道:“我看那些寺庙里的出家人,一个个倒是壮硕的很。”
兵部尚书眼睛猛地一亮:“对啊,如果把他们派去,总比那些百姓耐打!”
吏部尚书提醒:“你忘了,那些出家人是不服兵役的。”
兵部尚书本就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脾气烈的很,闻言眼睛一瞪,怒道:“一个个养的膘肥体壮,求雨又求不来,战场还不上,还得把他们当大老爷一样伺候着,往后谁不想让儿子服兵役去送死,干脆都送出家得了!”
吏部尚书轻笑:“你以为那些富家子弟是如何逃避兵役的,不都是多捐些香油钱,然后在寺庙挂个名吗。”
兵部尚书恍然大悟,更加恼火:“我说呢,这几年怎么招来的都是寒门百姓,一个富家少爷都见不到,合着全是拿银子免灾了!”
几人一唱一和,故意说给皇上听,皇上自然也听出来了,进了御书房后,深深看了十二皇子一眼:“十二,你今天给朕的这一巴掌,真是又狠又响啊。”
十二皇子连忙跪下:“儿臣不敢,儿臣承认今日带父皇出宫,的确是为了让父皇看清楚那些出家人,都已经被养肥成什么样了,但儿臣觉得父皇英明睿智,定然能明白儿臣一片苦心。
父皇可知,只一个相国寺,名下良田便有近四千亩,而光京城周围,与相国寺规格一样的寺庙就有四个,还不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有多少,更别提那些世家勋贵家中的祭田又有多少!
按照我朝律例,每个百姓可得田两亩,只一个相国寺的田产便足以养活近两千百姓,儿臣算过,光京城周围这些寺庙名下的良田,就足够养活数万百姓,那如果全国所有寺庙的田产都加在一块呢?
而且他们占的还都是上等的良田,到了百姓手里就只剩下一些荒田,稍微有个天灾便是颗粒无收,百姓无奈,就只能佃寺庙或是世家的田地,一年到头交完租子跟赋税,几乎什么都不剩下了。
近年来田地倾轧越发严重,不仅仅是世家贵族,寺庙道观也都参与其中,父皇可以问问户部尚书,近年来各地收上来的赋税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
户部尚书忙接话:“十二皇子所言不假,去年国库收支比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少了三成还多,尤其这两年税收一年比一年少,收上来的粮食也越来越差劲。”
吏部尚书也开口:“这还不算什么,近几年来随着出家人的地位水涨船高,各地出家的人越来越多,更有不愿服劳役的也都出家逃避,以至于这几年征兵役越来越艰难,陛下,这些可都是燃眉之急啊,南番再攻打不下来,西鞑子就要蠢蠢欲动了,到时我国的压力会更大。”
皇上每天处理朝政,又如何能不清楚这些,所以这两年来,他又逐渐开始打压世家勋贵,也冷落了那些出家人,前几年他还常常招和尚道士进宫讲经说法,这两年也都不再跟他们来往了,更没有再为任何一个出家人授封过。
尹丞相伴随皇上多年,最是了解皇上的心思,见皇上沉默不语,便摆了摆手示意十二皇子等人先出去,只他一个人留在御书房,慢慢开口:“臣记得年轻时,我们也曾读过三武灭佛,陛下可还记得武宗灭佛时,说过一句话: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分。
陛下这些年看重佛教和道教,对于他们一再的赦免和宽容,世家勋贵也与他们来往亲密,只怕如今的寺庙道观聚集的财也有七分了。”
皇上叹了口气:“你说的朕又何尝没想过,只是朕心中忧虑丞相不知啊,若当真如十二所愿,我们不仅要灭佛,连道也要一起灭。”
尹丞相笑起来:“陛下莫不是忘了,臣只比陛下小两岁,如何能不解陛下心思,然而陛下才是天命所归,无论是道还是佛,都不该凌驾于天子之上,陛下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皇上也摇头笑了笑:“朕到底是老了,若换作年轻时,又何须十二来点醒朕,早在那些和尚道士敢要挟朕时,朕就将他们全灭了,人年纪大了就胆小了。”
“都一样。”尹丞相理解的点头:“陛下要是依旧有顾忌,不如听臣一言:今年灾情严重,兵部尚书的担忧不无道理,十二皇子今日算出来的账目更是触目惊心。
陛下不如降旨,以寺庙道观的规格限制出家人数,多余出来的人全部还俗;另外寺庙道观的田产也须有规定,多出来的良田全部放还百姓,用来安置灾民,包括寺庙道观中,信众所捐的香油钱他们亦有账本,派户部前去查账,除寺庙道观本身的支出外,剩下的收入皆归入国库。
如此一来,陛下既减少了与那些出家人的冲突,也能留下真正潜心修行的,而不是为了逃避兵役而假意出家,相信神明有灵,明白陛下一片苦心也定然能够体谅。”
这个说法皇上就好接受多了,沉吟了一会儿,就招来太监准备传旨。
亲眼看着圣旨发出去,尹丞相才从宫里出来,半路上就遇到了十二皇子,尹丞相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都收到消息了吧。”
十二皇子笑着行了个礼:“多谢老师帮忙。”
尹丞相气的拍了拍他:“我就给你做了一年老师,如今倒是被你给粘上就甩不开了,我就奇怪了,那些神佛都如何开罪你了,你连他们都要灭了?你属螃蟹的?那些神佛挡到你横着走了?”
十二皇子摸了摸鼻子:“老师若当真不认同我,今日恐怕也不会答应帮我,您也看不惯那些寺庙道观很久了吧。”
“我是为了那些可怜的百姓。”尹丞相叹了口气:“不过你既然打定主意要除神灭佛,为何又要我留下给陛下提那些建议,还给那些出家人留一线生机?要知道打蛇不死……”
“我知道,后患无穷。”十二皇子接住他的话:“饭得一口一口吃,父皇虽说不怎么信神佛,但如今年纪大了到底心中有些敬畏,故而才一直犹豫至今,我如果现在就坚持逼父皇灭了那些神佛,会适得其反,不过我相信,那些横久了的道士和尚,他们可忍不了这个窝囊气。”而天上那些受供奉的神仙就更忍不了了。
尹丞相明白了:“你想逼他们先反击?”
“父皇年轻时也是个果决之人,如今虽说胆小了,但本性难移,这次大灾,父皇已经下令所有朝臣都俸禄减半,父皇自己也带头节俭,对那些出家人已经算给足脸面了,他们如果还不识趣,只怕父皇就要当真怒了,天子一怒……呵!”
尹丞相看着十二皇子侃侃而谈,脑海里突然想起皇上说的话:“这个江山最适合的承袭者,恰恰是最无心皇位的十二。”
可以说出家甚至比在家还要舒坦,这也就是为何许多世家老爷放着好好的老爷不做,偏要捐个寺庙修道,比如贾府的贾敬不就好好的出了家。
从城外回来,皇上一路上心情都很阴郁,快回到皇宫时,十二皇子突然问兵部尚书:“近来兵役招收进展如何?”
兵部尚书愁眉苦脸地摇头:“十二皇子就别提了,往年还好,今年大旱,百姓本就饿死无数,陛下仁慈,还专门下令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可以不服兵役,今年各地招收起来的根本没多少人,而且一个个面黄肌瘦,别说让他们去打仗,就是给他们一把刀都不一定扛的起来!”
兵部尚书越说越愁苦,不断的叹气:“偏南番不断进攻,南安王打了这么多年,人和银子没少要,南番国至今打不下来,南番那些蛮人各个骁勇善战,今年要是没有足够的新兵送过去,就怕南安守都王守不住,可那些百姓饿成那样,把他们扔到战场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怕就怕今年南番国会趁着咱们遭灾,趁虚而入啊。”
皇上虽然没有回头,却一直都在听着兵部尚书跟十二皇子说话,跟南番交战也一直是他的心头大石,南安王如今是老了,都好几年了,愣是把个南番打不下来不说,还常常被人家按着打,这也是皇上为什么这两年又开始重武举的原因。
林明霁虽然没他大哥聪明,却也跟他大哥心意相通,立刻就明白了大哥故意挑起这个话题的目的,装作不经意说道:“我看那些寺庙里的出家人,一个个倒是壮硕的很。”
兵部尚书眼睛猛地一亮:“对啊,如果把他们派去,总比那些百姓耐打!”
吏部尚书提醒:“你忘了,那些出家人是不服兵役的。”
兵部尚书本就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脾气烈的很,闻言眼睛一瞪,怒道:“一个个养的膘肥体壮,求雨又求不来,战场还不上,还得把他们当大老爷一样伺候着,往后谁不想让儿子服兵役去送死,干脆都送出家得了!”
吏部尚书轻笑:“你以为那些富家子弟是如何逃避兵役的,不都是多捐些香油钱,然后在寺庙挂个名吗。”
兵部尚书恍然大悟,更加恼火:“我说呢,这几年怎么招来的都是寒门百姓,一个富家少爷都见不到,合着全是拿银子免灾了!”
几人一唱一和,故意说给皇上听,皇上自然也听出来了,进了御书房后,深深看了十二皇子一眼:“十二,你今天给朕的这一巴掌,真是又狠又响啊。”
十二皇子连忙跪下:“儿臣不敢,儿臣承认今日带父皇出宫,的确是为了让父皇看清楚那些出家人,都已经被养肥成什么样了,但儿臣觉得父皇英明睿智,定然能明白儿臣一片苦心。
父皇可知,只一个相国寺,名下良田便有近四千亩,而光京城周围,与相国寺规格一样的寺庙就有四个,还不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有多少,更别提那些世家勋贵家中的祭田又有多少!
按照我朝律例,每个百姓可得田两亩,只一个相国寺的田产便足以养活近两千百姓,儿臣算过,光京城周围这些寺庙名下的良田,就足够养活数万百姓,那如果全国所有寺庙的田产都加在一块呢?
而且他们占的还都是上等的良田,到了百姓手里就只剩下一些荒田,稍微有个天灾便是颗粒无收,百姓无奈,就只能佃寺庙或是世家的田地,一年到头交完租子跟赋税,几乎什么都不剩下了。
近年来田地倾轧越发严重,不仅仅是世家贵族,寺庙道观也都参与其中,父皇可以问问户部尚书,近年来各地收上来的赋税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
户部尚书忙接话:“十二皇子所言不假,去年国库收支比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少了三成还多,尤其这两年税收一年比一年少,收上来的粮食也越来越差劲。”
吏部尚书也开口:“这还不算什么,近几年来随着出家人的地位水涨船高,各地出家的人越来越多,更有不愿服劳役的也都出家逃避,以至于这几年征兵役越来越艰难,陛下,这些可都是燃眉之急啊,南番再攻打不下来,西鞑子就要蠢蠢欲动了,到时我国的压力会更大。”
皇上每天处理朝政,又如何能不清楚这些,所以这两年来,他又逐渐开始打压世家勋贵,也冷落了那些出家人,前几年他还常常招和尚道士进宫讲经说法,这两年也都不再跟他们来往了,更没有再为任何一个出家人授封过。
尹丞相伴随皇上多年,最是了解皇上的心思,见皇上沉默不语,便摆了摆手示意十二皇子等人先出去,只他一个人留在御书房,慢慢开口:“臣记得年轻时,我们也曾读过三武灭佛,陛下可还记得武宗灭佛时,说过一句话: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分。
陛下这些年看重佛教和道教,对于他们一再的赦免和宽容,世家勋贵也与他们来往亲密,只怕如今的寺庙道观聚集的财也有七分了。”
皇上叹了口气:“你说的朕又何尝没想过,只是朕心中忧虑丞相不知啊,若当真如十二所愿,我们不仅要灭佛,连道也要一起灭。”
尹丞相笑起来:“陛下莫不是忘了,臣只比陛下小两岁,如何能不解陛下心思,然而陛下才是天命所归,无论是道还是佛,都不该凌驾于天子之上,陛下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皇上也摇头笑了笑:“朕到底是老了,若换作年轻时,又何须十二来点醒朕,早在那些和尚道士敢要挟朕时,朕就将他们全灭了,人年纪大了就胆小了。”
“都一样。”尹丞相理解的点头:“陛下要是依旧有顾忌,不如听臣一言:今年灾情严重,兵部尚书的担忧不无道理,十二皇子今日算出来的账目更是触目惊心。
陛下不如降旨,以寺庙道观的规格限制出家人数,多余出来的人全部还俗;另外寺庙道观的田产也须有规定,多出来的良田全部放还百姓,用来安置灾民,包括寺庙道观中,信众所捐的香油钱他们亦有账本,派户部前去查账,除寺庙道观本身的支出外,剩下的收入皆归入国库。
如此一来,陛下既减少了与那些出家人的冲突,也能留下真正潜心修行的,而不是为了逃避兵役而假意出家,相信神明有灵,明白陛下一片苦心也定然能够体谅。”
这个说法皇上就好接受多了,沉吟了一会儿,就招来太监准备传旨。
亲眼看着圣旨发出去,尹丞相才从宫里出来,半路上就遇到了十二皇子,尹丞相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都收到消息了吧。”
十二皇子笑着行了个礼:“多谢老师帮忙。”
尹丞相气的拍了拍他:“我就给你做了一年老师,如今倒是被你给粘上就甩不开了,我就奇怪了,那些神佛都如何开罪你了,你连他们都要灭了?你属螃蟹的?那些神佛挡到你横着走了?”
十二皇子摸了摸鼻子:“老师若当真不认同我,今日恐怕也不会答应帮我,您也看不惯那些寺庙道观很久了吧。”
“我是为了那些可怜的百姓。”尹丞相叹了口气:“不过你既然打定主意要除神灭佛,为何又要我留下给陛下提那些建议,还给那些出家人留一线生机?要知道打蛇不死……”
“我知道,后患无穷。”十二皇子接住他的话:“饭得一口一口吃,父皇虽说不怎么信神佛,但如今年纪大了到底心中有些敬畏,故而才一直犹豫至今,我如果现在就坚持逼父皇灭了那些神佛,会适得其反,不过我相信,那些横久了的道士和尚,他们可忍不了这个窝囊气。”而天上那些受供奉的神仙就更忍不了了。
尹丞相明白了:“你想逼他们先反击?”
“父皇年轻时也是个果决之人,如今虽说胆小了,但本性难移,这次大灾,父皇已经下令所有朝臣都俸禄减半,父皇自己也带头节俭,对那些出家人已经算给足脸面了,他们如果还不识趣,只怕父皇就要当真怒了,天子一怒……呵!”
尹丞相看着十二皇子侃侃而谈,脑海里突然想起皇上说的话:“这个江山最适合的承袭者,恰恰是最无心皇位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