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次日醒来的时候,雁翎发现自己仍在汤室的榻上,身上盖着轻柔的蚕丝被。
窗外的雪已经停了,雁翎从床上起身,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已经被穿上了轻薄的寝衣。
这时候一个婢女从外头进来,大概是听到她窸窸窣窣起床的声音。
“殿下今日在尚书房需议事,嘱咐奴婢侍奉姑娘。”
随后十来个婢女鱼贯而入,服侍雁翎更衣洗漱。
虽然在秋爽园时,她也有藿香等几个宫人侍奉,然而却远非今日的规格可比。
从前垂下的长发,被专门负责梳妆的內监在脑后挽起了发髻,在颅顶堆叠成单螺。
铅粉眉黛,胭脂花钿,一切都是最好的。
高高挽起的发髻,是昨夜所有事情并非一场惊梦的印证:她不再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女了。
“姑娘真是美貌,难怪殿下会倾心于姑娘。这么多年来,殿下莅临汤泉宫的次数一只手能数过来,还是头一回不打招呼就来。”
婢女一边服侍雁翎,一边阿谀不断。
又道:“不知道这次殿下回去会给姑娘什么封号。”
然而雁翎始终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任何回应。
雁翎的小腹仍然疼痛着,无论多么精妙的妆容,也无法博得美人一笑了。
最后一脸堆笑的內监拿来菱花铜镜,双手举着,给雁翎照脸。
铜镜被磨得很亮,镜中人经过这惊心的打扮,富贵华美,让雁翎都觉得陌生起来。
雁翎的螺髻上插着婢女呈送上来的宫样金簪,乍一看,和雁翎阿娘的那件遗物几乎差不多,只是崭新崭新的。
雁翎忽然想起来,自己前段日子一直在岐黄院没日没夜的干活,怕把簪子弄丢,就把阿娘留下的那根金簪用条索状的草药包起来,藏在了岐黄院的枕头下面。
如今赵桓征显然是要让她回秋爽园当笼中雀鸟了,她想着回到宫里一定要托人把簪子找回来。
匆匆用了早膳,在宫人的搀扶下,雁翎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扶上了回宫的车马,赵桓征临行前,显然是留给她一队护送的禁卫。
下雪不冷化雪冷,婢女给雁翎拿来了厚重的斗篷,递给她一个烧着橄榄炭的铜炉。
车行一路,世界银装素裹,冷得呵气成冰,一如雁翎的心境。
她从未穿过这么厚实的貂绒斗篷,也从未拿过这样精巧别致的手炉,然而她的心还是如这冰凉的世界一样冷。
东宫的车辇,大得像一间寝殿,然而在雁翎看来也不过是一只囚笼。
她揉了揉还在疼痛的小腹,掀开车帘,去看外面的世界,忽然发觉这是她入宫以来,头一次睁眼看外面的人间。
时间太久,她都已经忘记了东宫之外,还有这样自由的空气。
驿道两侧都是稠密的松林,尽管已经是冬日,仍有耐寒的鸟雀在天空飞翔,雁翎掀开车帘往外看去,是巨大的翱翔着的鸟雀。
京师在北方,记得阿娘曾经告诉她,京师的冬日是没有鸟雀的。
她陡然意识到,那可能是鹰。因为鹰隼可以猎杀小动物,有本事在严寒中生存,而候鸟却不行。
雁翎忽然很羡慕那些翱翔的鹰。
*
再回秋爽园,雁翎连跨院都不能去了,直接被送去了赵桓征所在的正院,也就是朝臣们所谓的“御书房”。
雁翎虽然一直住在秋爽园的侧跨院,但是由于正院惯常出入来与太子殿下议事的大臣王公,故而雁翎一直也没来过正院。
来了正院,雁翎方知侧院的确是小了些。
这处正院,比侧院的亭台楼阁还要精美,集江南园林的集大成之作,院内鹅卵石铺就了宝相花的纹样,院中有一汪池水,清澈见底,为了增添景致还假设了一座不足一丈的小桥。
现在所有的景色都覆了一层白雪,泉水也冒着氤氲水气,一切都银装素裹很是好看。
前后两进院子,前院正房是议事厅,后院则是三间寝室,正中坐北朝南的是赵桓征的寝室,两侧则是内监和宫女茶歇小憩的地方。
入东宫有段日子了,雁翎已经习惯了奢华与恢弘的建筑,然而看起来赵桓征更喜欢小中见大的意趣,其实是比所谓金碧辉煌更高深的讲究。
雁翎回来时,赵桓征去了朝堂,不在东宫,却很周到地把姜望留在了东宫安排雁翎入住正院的事。
雁翎问姜望:“大人,殿下安排我住哪一间寝室?”
姜望微笑,对雁翎很是和气:“殿下安排姑娘同住。”
从前,姜望只是觉得雁翎来路不明,但凭美貌与民间的因缘际会,搭上了太子殿下,后来她竟然敢动手打了殿下,被发落去了东宫的下院,几乎所有东宫的宫人都觉得这女子凶多吉少,被殿下厌弃了。
而昨日大半夜的,太子居然横抱着一身草药味的雁翎,径直去了汤泉宫。再度归来,雁翎已经是这般富贵逼人的模样,纵然是姜望也不敢对雁翎小看。
甚至在心里嘀咕,估测着这小女子要腾达到何种地步。
殿下在即将大婚之际,却要雁翎与他同寝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姜望以为说出这个答案,任何女子都要额冠相庆一番,然而却意外地在雁翎脸上之看到了伤楚之色。
难道男女之间,总是这般你追我赶的把戏,才玩得开心么?
姜望从前不懂殿下,现在觉得自己恐怕也不懂雁翎。
行至寝室,雁翎走进去,果然是赵桓征会住的地方,室内紫檀家具熠熠生辉,中堂摆放着绿色的寿山石,又瘦又透,是文人志趣。左右两间一间摆着架子床,另一间则是摆着书案。
笔架上是湘妃竹笔杆的毛笔若干,一方五爪盘龙纹的歙砚,阳刻这老子出关的徽墨搭在砚台上,显然赵桓征是经常在这里处理文牍的。
雁翎从前向往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因而才鼓动赵桓征在临河县帮她去赢取一套文房四宝。
那时候她抱着文房具的礼盒,如获至宝,心满意足。然而真的看到了赵桓征日夜奋笔疾书的书案前,才知道他自己用的这些东西是多么不同凡响。
而当初赵桓征给她赢来的文房具,相比而言简直不值一提。那时候她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平凡民女,赵桓征大抵在心里笑她无知吧。
或许,能让他一直对自己还有兴趣的不过就是自己这还算有些姿色的身体,不然,赵桓征又能喜欢她什么?
阿娘生前,最不希望雁翎将来以色侍人,成为富贵殷实人家的玩物。
如今,她还是落入了阿娘的担忧中,富贵是真的富贵,简直无以复加,而恐怕玩物也是真的玩物。
姜望见把人带到,又简单介绍了在御前侍奉的宫人的姓名。他还特意对雁翎说:
“对了,殿下说若是姑娘还喜欢从前岐黄院的人来侍奉,臣可以把她们调拨过御前来。”
雁翎正想对姜望说金簪的事,这样若是藿香能从岐黄院过来就更好了,雁翎便对姜望提及了自己那枚金簪的事,姜望自然是很放在心上,立刻就去办了。
不多时,姜望就带回来两个婢女,已经换了上院宫人的襦裙,端端正正进来给雁翎行礼,雁翎赶紧上去搀扶,却讶然发现,除了藿香,还有一个人,就是在浣衣所时,和自己共患难过好一阵子的朋友小九。
“阿翎姐姐,你现在怎么这么好看了!简直是仙女一般了!”
浣衣所出事以后,小九作为同样被顶替进来服徭役的姑娘,本来是要被遣散回原籍的,但是她是被亲戚卖掉的,这时候没有什么地方去,就央求了詹事府的内监,继续在东宫的下院做工,好歹安全且能混口饭吃。
其实小九想去岐黄院跟着太医令做事,回报太医令给她治手伤的恩情,但是她年纪太小,才不过十二三岁,又出身贫贱,没法和藿香这样从长春宫拨到东宫的老人比。
小九和雁翎的交情,是赵桓征私下里去调查浣衣所的事情的时候,得知的。于是就安排姜望将这个雁翎的熟人也拨过来侍奉她了。
雁翎虽然恨赵桓征的自私贪婪,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真正上心的事情,绝对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而这一点,是一个真正弄权者必备的素养。
雁翎对此,不觉叹了口气。
小九不解自己和雁翎重逢怎么会让她不高兴,于是转头看向藿香,有些惴惴不安。
雁翎忙解释道:“小九,能和你再见到真是太好了。”
她这才把注意力放回了小九身上,看她比从前胖了也高了,心里宽慰不少。至于她是如何飞上枝头,住到了赵桓征的寝殿内,一时半会儿也似乎是说不清楚,于是只是简单对小九说,一切都是巧合。
倒是藿香对雁翎和太子殿下之间的事情,有些了解。她很为雁翎能重新获得太子的宠爱而高兴,继而叮嘱小九:“姑娘是殿下的心爱之人,是我们的主子,以后你不要姐姐姐姐的,乱了尊卑。”
小九瞪着眼睛点点头,雁翎这一身华贵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无论如何也没法让她再把雁翎和当初那个和自己通腿睡一个被窝,每日在浣衣所挣扎过活的婢女相提并论了。
倒是雁翎,因为小九和藿香的到来,没有血色的脸上重新泛起了神采。
姜望在屋外,一声不响地观察着三人的所言所行,去向赵桓征复命去了。
藿香这时才从衣襟里掏出金簪,递到雁翎手里,对她说:“姑娘的金簪,我带过来了。”
次日醒来的时候,雁翎发现自己仍在汤室的榻上,身上盖着轻柔的蚕丝被。
窗外的雪已经停了,雁翎从床上起身,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已经被穿上了轻薄的寝衣。
这时候一个婢女从外头进来,大概是听到她窸窸窣窣起床的声音。
“殿下今日在尚书房需议事,嘱咐奴婢侍奉姑娘。”
随后十来个婢女鱼贯而入,服侍雁翎更衣洗漱。
虽然在秋爽园时,她也有藿香等几个宫人侍奉,然而却远非今日的规格可比。
从前垂下的长发,被专门负责梳妆的內监在脑后挽起了发髻,在颅顶堆叠成单螺。
铅粉眉黛,胭脂花钿,一切都是最好的。
高高挽起的发髻,是昨夜所有事情并非一场惊梦的印证:她不再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女了。
“姑娘真是美貌,难怪殿下会倾心于姑娘。这么多年来,殿下莅临汤泉宫的次数一只手能数过来,还是头一回不打招呼就来。”
婢女一边服侍雁翎,一边阿谀不断。
又道:“不知道这次殿下回去会给姑娘什么封号。”
然而雁翎始终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任何回应。
雁翎的小腹仍然疼痛着,无论多么精妙的妆容,也无法博得美人一笑了。
最后一脸堆笑的內监拿来菱花铜镜,双手举着,给雁翎照脸。
铜镜被磨得很亮,镜中人经过这惊心的打扮,富贵华美,让雁翎都觉得陌生起来。
雁翎的螺髻上插着婢女呈送上来的宫样金簪,乍一看,和雁翎阿娘的那件遗物几乎差不多,只是崭新崭新的。
雁翎忽然想起来,自己前段日子一直在岐黄院没日没夜的干活,怕把簪子弄丢,就把阿娘留下的那根金簪用条索状的草药包起来,藏在了岐黄院的枕头下面。
如今赵桓征显然是要让她回秋爽园当笼中雀鸟了,她想着回到宫里一定要托人把簪子找回来。
匆匆用了早膳,在宫人的搀扶下,雁翎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扶上了回宫的车马,赵桓征临行前,显然是留给她一队护送的禁卫。
下雪不冷化雪冷,婢女给雁翎拿来了厚重的斗篷,递给她一个烧着橄榄炭的铜炉。
车行一路,世界银装素裹,冷得呵气成冰,一如雁翎的心境。
她从未穿过这么厚实的貂绒斗篷,也从未拿过这样精巧别致的手炉,然而她的心还是如这冰凉的世界一样冷。
东宫的车辇,大得像一间寝殿,然而在雁翎看来也不过是一只囚笼。
她揉了揉还在疼痛的小腹,掀开车帘,去看外面的世界,忽然发觉这是她入宫以来,头一次睁眼看外面的人间。
时间太久,她都已经忘记了东宫之外,还有这样自由的空气。
驿道两侧都是稠密的松林,尽管已经是冬日,仍有耐寒的鸟雀在天空飞翔,雁翎掀开车帘往外看去,是巨大的翱翔着的鸟雀。
京师在北方,记得阿娘曾经告诉她,京师的冬日是没有鸟雀的。
她陡然意识到,那可能是鹰。因为鹰隼可以猎杀小动物,有本事在严寒中生存,而候鸟却不行。
雁翎忽然很羡慕那些翱翔的鹰。
*
再回秋爽园,雁翎连跨院都不能去了,直接被送去了赵桓征所在的正院,也就是朝臣们所谓的“御书房”。
雁翎虽然一直住在秋爽园的侧跨院,但是由于正院惯常出入来与太子殿下议事的大臣王公,故而雁翎一直也没来过正院。
来了正院,雁翎方知侧院的确是小了些。
这处正院,比侧院的亭台楼阁还要精美,集江南园林的集大成之作,院内鹅卵石铺就了宝相花的纹样,院中有一汪池水,清澈见底,为了增添景致还假设了一座不足一丈的小桥。
现在所有的景色都覆了一层白雪,泉水也冒着氤氲水气,一切都银装素裹很是好看。
前后两进院子,前院正房是议事厅,后院则是三间寝室,正中坐北朝南的是赵桓征的寝室,两侧则是内监和宫女茶歇小憩的地方。
入东宫有段日子了,雁翎已经习惯了奢华与恢弘的建筑,然而看起来赵桓征更喜欢小中见大的意趣,其实是比所谓金碧辉煌更高深的讲究。
雁翎回来时,赵桓征去了朝堂,不在东宫,却很周到地把姜望留在了东宫安排雁翎入住正院的事。
雁翎问姜望:“大人,殿下安排我住哪一间寝室?”
姜望微笑,对雁翎很是和气:“殿下安排姑娘同住。”
从前,姜望只是觉得雁翎来路不明,但凭美貌与民间的因缘际会,搭上了太子殿下,后来她竟然敢动手打了殿下,被发落去了东宫的下院,几乎所有东宫的宫人都觉得这女子凶多吉少,被殿下厌弃了。
而昨日大半夜的,太子居然横抱着一身草药味的雁翎,径直去了汤泉宫。再度归来,雁翎已经是这般富贵逼人的模样,纵然是姜望也不敢对雁翎小看。
甚至在心里嘀咕,估测着这小女子要腾达到何种地步。
殿下在即将大婚之际,却要雁翎与他同寝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姜望以为说出这个答案,任何女子都要额冠相庆一番,然而却意外地在雁翎脸上之看到了伤楚之色。
难道男女之间,总是这般你追我赶的把戏,才玩得开心么?
姜望从前不懂殿下,现在觉得自己恐怕也不懂雁翎。
行至寝室,雁翎走进去,果然是赵桓征会住的地方,室内紫檀家具熠熠生辉,中堂摆放着绿色的寿山石,又瘦又透,是文人志趣。左右两间一间摆着架子床,另一间则是摆着书案。
笔架上是湘妃竹笔杆的毛笔若干,一方五爪盘龙纹的歙砚,阳刻这老子出关的徽墨搭在砚台上,显然赵桓征是经常在这里处理文牍的。
雁翎从前向往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因而才鼓动赵桓征在临河县帮她去赢取一套文房四宝。
那时候她抱着文房具的礼盒,如获至宝,心满意足。然而真的看到了赵桓征日夜奋笔疾书的书案前,才知道他自己用的这些东西是多么不同凡响。
而当初赵桓征给她赢来的文房具,相比而言简直不值一提。那时候她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平凡民女,赵桓征大抵在心里笑她无知吧。
或许,能让他一直对自己还有兴趣的不过就是自己这还算有些姿色的身体,不然,赵桓征又能喜欢她什么?
阿娘生前,最不希望雁翎将来以色侍人,成为富贵殷实人家的玩物。
如今,她还是落入了阿娘的担忧中,富贵是真的富贵,简直无以复加,而恐怕玩物也是真的玩物。
姜望见把人带到,又简单介绍了在御前侍奉的宫人的姓名。他还特意对雁翎说:
“对了,殿下说若是姑娘还喜欢从前岐黄院的人来侍奉,臣可以把她们调拨过御前来。”
雁翎正想对姜望说金簪的事,这样若是藿香能从岐黄院过来就更好了,雁翎便对姜望提及了自己那枚金簪的事,姜望自然是很放在心上,立刻就去办了。
不多时,姜望就带回来两个婢女,已经换了上院宫人的襦裙,端端正正进来给雁翎行礼,雁翎赶紧上去搀扶,却讶然发现,除了藿香,还有一个人,就是在浣衣所时,和自己共患难过好一阵子的朋友小九。
“阿翎姐姐,你现在怎么这么好看了!简直是仙女一般了!”
浣衣所出事以后,小九作为同样被顶替进来服徭役的姑娘,本来是要被遣散回原籍的,但是她是被亲戚卖掉的,这时候没有什么地方去,就央求了詹事府的内监,继续在东宫的下院做工,好歹安全且能混口饭吃。
其实小九想去岐黄院跟着太医令做事,回报太医令给她治手伤的恩情,但是她年纪太小,才不过十二三岁,又出身贫贱,没法和藿香这样从长春宫拨到东宫的老人比。
小九和雁翎的交情,是赵桓征私下里去调查浣衣所的事情的时候,得知的。于是就安排姜望将这个雁翎的熟人也拨过来侍奉她了。
雁翎虽然恨赵桓征的自私贪婪,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真正上心的事情,绝对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而这一点,是一个真正弄权者必备的素养。
雁翎对此,不觉叹了口气。
小九不解自己和雁翎重逢怎么会让她不高兴,于是转头看向藿香,有些惴惴不安。
雁翎忙解释道:“小九,能和你再见到真是太好了。”
她这才把注意力放回了小九身上,看她比从前胖了也高了,心里宽慰不少。至于她是如何飞上枝头,住到了赵桓征的寝殿内,一时半会儿也似乎是说不清楚,于是只是简单对小九说,一切都是巧合。
倒是藿香对雁翎和太子殿下之间的事情,有些了解。她很为雁翎能重新获得太子的宠爱而高兴,继而叮嘱小九:“姑娘是殿下的心爱之人,是我们的主子,以后你不要姐姐姐姐的,乱了尊卑。”
小九瞪着眼睛点点头,雁翎这一身华贵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无论如何也没法让她再把雁翎和当初那个和自己通腿睡一个被窝,每日在浣衣所挣扎过活的婢女相提并论了。
倒是雁翎,因为小九和藿香的到来,没有血色的脸上重新泛起了神采。
姜望在屋外,一声不响地观察着三人的所言所行,去向赵桓征复命去了。
藿香这时才从衣襟里掏出金簪,递到雁翎手里,对她说:“姑娘的金簪,我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