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的记忆1
我叫多部未麻衣,是福利院少有的几个拥有自己姓氏的孩子。
我到福利院的时候八岁,妈妈车祸意外离世,因为联系不到其他亲人,我被社区和警察送到了这家福利院。
妈妈去世时留下了一点资产,法院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从中打给福利院一笔钱作为我的生活费。
福利院的生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很差。因为比别的孩子多了一比生活费,我不用像小蜜蜂一样去讨好参加募捐的好心人,偶尔还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其他孩子没有的小东西。
院长信奉基督教,几乎每一个员工的身上都带着十字架,他们念叨着主救世人,然后教孩子们在前来参观的客人面前卖乖,换来好心人的捐款或者领养。
我总觉得院长不是真的信奉所谓的主,她只是穿上了一件外人喜欢的体面衣服。
我也不信这个主,因为我偷偷向它许过愿,它没有实现任何一个我的愿望。
对了,院长姓神宫,是一个听起来就带有神性的姓氏,福利院里没有姓名的孩子都跟她姓,他们叫她院长妈妈。
我不这么叫,我从前姓神谷,现在姓多部未,我有自己的妈妈。
我在福利院自娱自乐,虽然在这里生活,却游离在其他人之外。我不想和福利院里所谓的朋友分享生活,于是开始写日记。
我八岁了,假名学的很好,能很好地记录下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我有一个封面是连者麻衣的日记本,是以前哥哥送我的礼物,我很珍惜,为了能早点在这上面写字,我很努力地学习汉字和假名。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师们开始不再特别照顾我。
多出来的小东西没有了,我被要求和其他人一起排练募捐活动的表演节目。
我不愿意,于是第一次受到了惩罚,老师收走了我午饭后的小饼干。
这是一个信号。
曾经不怎么和我打交道的孩子们突然开始找我的麻烦,抢我的小饼干,打翻我的水杯等等,是福利院小孩子常有的操作。
没有了“偏爱”的我就是福利院一个普通的孩子,甚至院长和老师曾经的特殊对待反而是他们欺负我的原因。对心思敏感的他们而言,是否能得到多一点的关爱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
我被针对了。
我没有理会,也没有告状。
我是同情他们的,在我的心里还对这些身世可怜的孤儿还有着和从前一样的同情,那是有家的孩子旁观者一般的同情。。
可他们说我也是没爸没妈的野孩子。
我和他们打了一架,打得很凶。
其他孩子看见老师过来都立马摆出弱者姿态,这是他们从小学到的本能。我没有哭,笔直地站在那里,想必也是满脸凶狠,以至于老师严厉地把我关进了小房间,惩罚我去向上帝忏悔。
我在忏悔室睡了一觉,出来后依旧打架。我不在乎小饼干,但我不能让那些坏嘴巴的小孩子如意。
就这么争着抢着,不知不觉,竟也和他们熟悉起来。
老师们教孩子们讨好有领养意向的客人,孩子们都很积极,能够被一个家庭收养是大部分孩子的心愿。
只有我依旧不愿意,为此被关了好几次忏悔室,最后院长退了一步,只让我参加募捐表演。
我也退了一步。
我开始意识到,我是真的没有家了。
原来我也是个孤儿了。
八岁那年,我刚到福利院,学校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心愿。
我写了要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团聚。
十岁那年,学校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
我写了想要赚很多很多钱。
福利院总有新的孩子进来,也有孩子被领走,领走的都是健康漂亮的小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出生时都得到了上帝的祝福,拥有健全康健的身体。
虽然不断地进行着募捐,也有政府的补助,但每隔一段时间福利院的财政总会紧张。
钱是个好东西,能解决太多太多问题,我想着以后要当老板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把福利院所有的孩子都送去治病。
也就是这一年,我学会了冲好心人扬起笑脸。
我在投其所好上是有些天赋的,从前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抵不过我的卖乖讨好,现在其他人也是。原来只要我想,我就能成为福利院最讨人喜欢的孩子。
只是为什么爸爸和哥哥不再喜欢我了呢?
我其实已经很少的想到曾经的家,更多的在想厨房的三井阿姨晚上会做什么晚餐,下次的募捐活动要演唱什么歌曲,学校的功课要不要预习。
我也没有那么频繁的写日记了,只偶尔写一点想记下来的事。我越来越看前面,不再一直回头。
十三岁那年,我考上了附近有名的中学,作为资助生免费入学。
我没有避讳自己福利院长大的经历,于是直观地面对了来自同龄人的同情。
那是有家的孩子对没家的孩子置身事外的同情。
我笑了笑,接受了这份同情。
我成为了同学口中随和又好相处的同学,所有人都愿意和我交朋友。
第一次见到一唯是在一班教室,我替老师去送作业,进门就看见她站在满是垃圾和涂鸦的桌子前,低着头,几个学生不远不近的围着她,其他人却好似没看见,埋头做着自己的事。
很显然这是一起霸凌事件。
其中一个男生手里拿着一个硬质文具盒抛着,手一松,文具盒落地四分五裂,在安静的教室里发出的脆响,一瞬间把我拉回了五岁那年的下午。
我本不该上前的,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应该具备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那是我最讨厌的声音啊。
我多管闲事了。
擅长讨巧的嘴巴反过来用就是格外刺人,毕竟我可是和福利院半数孩子战斗过的人。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一唯低头不言,他们气焰愈盛,我牙尖嘴利满嘴讽刺,他们反而偃旗息鼓,默默退下。
或许也有我是个外班人,顾及面子的原因。亦或许对待其他人,他们本来就不敢散发那么大的戾气。
我在人家班级发作了一通,心气儿顺了之后略微有些懊恼。
毕竟不是我的班级,我意识到自己离开后他们的火气肯定还是要这个女孩子承受。
我思索着对策,一直安静的一唯抬起了头。
那时的一唯留着一头短发,蓬松厚实,像个开伞的小蘑菇,脸蛋还带着婴儿肥,稚嫩可爱。眼睛格外好看,睫毛长翘,眼神却剔透又淡漠。
这可不像是受气小包子的眼神。
我这么想着,一唯突然拖着自己的桌子来到一个同学面前,在大家错愕的目光下把满是垃圾和涂鸦的桌子和他的进行了调换。又捡起地上七零八落的笔和文摔坏的具盒,把文具盒放到罪魁祸首面前。
“3000日元,赔我。”
虽然长得像个小包子,但果然不是个小包子。
那天一唯拿着三千日元去便利店买了一个新的摔不坏的文具袋和两盒牛奶,莫名其妙跟过来的我看着她沉默着递过来的草莓味牛奶,和她相视无言。
我拒绝了她的牛奶,告诉她无功不受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是牛奶不美味,而是我下意识拒绝所有来自同学们的物质赠予。
虽然我浑身上下都来自好心人的捐助,但在学校,在无力回以同等馈赠的时候,我想以这种方式和同龄人维持最起码的平等。
这是我无论如何都想坚持的一点自尊心。
彼时我和一唯互相并不了解,她不理解我的自尊心,我也感受不到她递出草莓牛奶花费的勇气。我只是看着小蘑菇收回了手有点丧气地垂下了头,不是很忍心。
这么可爱的女孩子,真不知道一班的人怎么忍心欺负她的。
因为那么一点心软,评估了自己还得起一盒牛奶的人情后,我这么说着。
“我是三班的多部未麻衣,你呢?”
她抬起头,脸上还带着一丝浅浅的失落。
“千秋……一唯。”
“一唯,很可爱的名字。那我可以叫你小唯吗?你也可以叫我麻衣哦。”
我很确定那时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闪闪的光亮。
然后很矜持地点了点头。
“既然互相称呼名字,那我们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互相请喝一个牛奶还是可以的。那么就多谢款待了。”
那是我喝过最美味的草莓牛奶,或许是因为旁边的小蘑菇藏都藏不住的愉快增加了它的香甜。
我很神奇地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可第二天我就听到了她被几个一班的学生关到学校的体育仓库,直到深夜才被找到的消息。
这件事闹得很大,我一连几天绕路从一班经过,里面始终空了几个座位。
就在我以为我和这位朋友短暂的缘分戛然而止时,一唯背着自己的书包,走进了我的班级。
依旧是像开伞小蘑菇一样的小脑袋,依旧是没什么表情,连眼神也是淡漠的,却在走到我的座位时,认真地叫了声:
“麻衣。”
一唯转到了我的班级,和我成为了同桌。
之后,我才慢慢了解了这个孩子。
她很聪明,是和普通人不同层次的聪明,也很直率,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直率。
这两点,就足以让她成为敏感骄傲的少年人的眼中钉。或许最初只是一点点不爽,后来这一点点不爽在被轻松碾压的无力感、嫉妒心和被直率言语冒犯的怂恿下,很快发展成更大的恶意。
但在被恶意吞噬之前,他们也是家长和老师眼中优秀的孩子,或许连曾经的他们都想不到自己能做出这样的事。
毕竟在恶被审判之前,每个人都自诩良善,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罪责。
我到福利院的时候八岁,妈妈车祸意外离世,因为联系不到其他亲人,我被社区和警察送到了这家福利院。
妈妈去世时留下了一点资产,法院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从中打给福利院一笔钱作为我的生活费。
福利院的生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很差。因为比别的孩子多了一比生活费,我不用像小蜜蜂一样去讨好参加募捐的好心人,偶尔还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其他孩子没有的小东西。
院长信奉基督教,几乎每一个员工的身上都带着十字架,他们念叨着主救世人,然后教孩子们在前来参观的客人面前卖乖,换来好心人的捐款或者领养。
我总觉得院长不是真的信奉所谓的主,她只是穿上了一件外人喜欢的体面衣服。
我也不信这个主,因为我偷偷向它许过愿,它没有实现任何一个我的愿望。
对了,院长姓神宫,是一个听起来就带有神性的姓氏,福利院里没有姓名的孩子都跟她姓,他们叫她院长妈妈。
我不这么叫,我从前姓神谷,现在姓多部未,我有自己的妈妈。
我在福利院自娱自乐,虽然在这里生活,却游离在其他人之外。我不想和福利院里所谓的朋友分享生活,于是开始写日记。
我八岁了,假名学的很好,能很好地记录下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我有一个封面是连者麻衣的日记本,是以前哥哥送我的礼物,我很珍惜,为了能早点在这上面写字,我很努力地学习汉字和假名。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师们开始不再特别照顾我。
多出来的小东西没有了,我被要求和其他人一起排练募捐活动的表演节目。
我不愿意,于是第一次受到了惩罚,老师收走了我午饭后的小饼干。
这是一个信号。
曾经不怎么和我打交道的孩子们突然开始找我的麻烦,抢我的小饼干,打翻我的水杯等等,是福利院小孩子常有的操作。
没有了“偏爱”的我就是福利院一个普通的孩子,甚至院长和老师曾经的特殊对待反而是他们欺负我的原因。对心思敏感的他们而言,是否能得到多一点的关爱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
我被针对了。
我没有理会,也没有告状。
我是同情他们的,在我的心里还对这些身世可怜的孤儿还有着和从前一样的同情,那是有家的孩子旁观者一般的同情。。
可他们说我也是没爸没妈的野孩子。
我和他们打了一架,打得很凶。
其他孩子看见老师过来都立马摆出弱者姿态,这是他们从小学到的本能。我没有哭,笔直地站在那里,想必也是满脸凶狠,以至于老师严厉地把我关进了小房间,惩罚我去向上帝忏悔。
我在忏悔室睡了一觉,出来后依旧打架。我不在乎小饼干,但我不能让那些坏嘴巴的小孩子如意。
就这么争着抢着,不知不觉,竟也和他们熟悉起来。
老师们教孩子们讨好有领养意向的客人,孩子们都很积极,能够被一个家庭收养是大部分孩子的心愿。
只有我依旧不愿意,为此被关了好几次忏悔室,最后院长退了一步,只让我参加募捐表演。
我也退了一步。
我开始意识到,我是真的没有家了。
原来我也是个孤儿了。
八岁那年,我刚到福利院,学校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心愿。
我写了要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团聚。
十岁那年,学校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
我写了想要赚很多很多钱。
福利院总有新的孩子进来,也有孩子被领走,领走的都是健康漂亮的小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出生时都得到了上帝的祝福,拥有健全康健的身体。
虽然不断地进行着募捐,也有政府的补助,但每隔一段时间福利院的财政总会紧张。
钱是个好东西,能解决太多太多问题,我想着以后要当老板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把福利院所有的孩子都送去治病。
也就是这一年,我学会了冲好心人扬起笑脸。
我在投其所好上是有些天赋的,从前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抵不过我的卖乖讨好,现在其他人也是。原来只要我想,我就能成为福利院最讨人喜欢的孩子。
只是为什么爸爸和哥哥不再喜欢我了呢?
我其实已经很少的想到曾经的家,更多的在想厨房的三井阿姨晚上会做什么晚餐,下次的募捐活动要演唱什么歌曲,学校的功课要不要预习。
我也没有那么频繁的写日记了,只偶尔写一点想记下来的事。我越来越看前面,不再一直回头。
十三岁那年,我考上了附近有名的中学,作为资助生免费入学。
我没有避讳自己福利院长大的经历,于是直观地面对了来自同龄人的同情。
那是有家的孩子对没家的孩子置身事外的同情。
我笑了笑,接受了这份同情。
我成为了同学口中随和又好相处的同学,所有人都愿意和我交朋友。
第一次见到一唯是在一班教室,我替老师去送作业,进门就看见她站在满是垃圾和涂鸦的桌子前,低着头,几个学生不远不近的围着她,其他人却好似没看见,埋头做着自己的事。
很显然这是一起霸凌事件。
其中一个男生手里拿着一个硬质文具盒抛着,手一松,文具盒落地四分五裂,在安静的教室里发出的脆响,一瞬间把我拉回了五岁那年的下午。
我本不该上前的,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应该具备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那是我最讨厌的声音啊。
我多管闲事了。
擅长讨巧的嘴巴反过来用就是格外刺人,毕竟我可是和福利院半数孩子战斗过的人。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一唯低头不言,他们气焰愈盛,我牙尖嘴利满嘴讽刺,他们反而偃旗息鼓,默默退下。
或许也有我是个外班人,顾及面子的原因。亦或许对待其他人,他们本来就不敢散发那么大的戾气。
我在人家班级发作了一通,心气儿顺了之后略微有些懊恼。
毕竟不是我的班级,我意识到自己离开后他们的火气肯定还是要这个女孩子承受。
我思索着对策,一直安静的一唯抬起了头。
那时的一唯留着一头短发,蓬松厚实,像个开伞的小蘑菇,脸蛋还带着婴儿肥,稚嫩可爱。眼睛格外好看,睫毛长翘,眼神却剔透又淡漠。
这可不像是受气小包子的眼神。
我这么想着,一唯突然拖着自己的桌子来到一个同学面前,在大家错愕的目光下把满是垃圾和涂鸦的桌子和他的进行了调换。又捡起地上七零八落的笔和文摔坏的具盒,把文具盒放到罪魁祸首面前。
“3000日元,赔我。”
虽然长得像个小包子,但果然不是个小包子。
那天一唯拿着三千日元去便利店买了一个新的摔不坏的文具袋和两盒牛奶,莫名其妙跟过来的我看着她沉默着递过来的草莓味牛奶,和她相视无言。
我拒绝了她的牛奶,告诉她无功不受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是牛奶不美味,而是我下意识拒绝所有来自同学们的物质赠予。
虽然我浑身上下都来自好心人的捐助,但在学校,在无力回以同等馈赠的时候,我想以这种方式和同龄人维持最起码的平等。
这是我无论如何都想坚持的一点自尊心。
彼时我和一唯互相并不了解,她不理解我的自尊心,我也感受不到她递出草莓牛奶花费的勇气。我只是看着小蘑菇收回了手有点丧气地垂下了头,不是很忍心。
这么可爱的女孩子,真不知道一班的人怎么忍心欺负她的。
因为那么一点心软,评估了自己还得起一盒牛奶的人情后,我这么说着。
“我是三班的多部未麻衣,你呢?”
她抬起头,脸上还带着一丝浅浅的失落。
“千秋……一唯。”
“一唯,很可爱的名字。那我可以叫你小唯吗?你也可以叫我麻衣哦。”
我很确定那时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闪闪的光亮。
然后很矜持地点了点头。
“既然互相称呼名字,那我们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互相请喝一个牛奶还是可以的。那么就多谢款待了。”
那是我喝过最美味的草莓牛奶,或许是因为旁边的小蘑菇藏都藏不住的愉快增加了它的香甜。
我很神奇地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可第二天我就听到了她被几个一班的学生关到学校的体育仓库,直到深夜才被找到的消息。
这件事闹得很大,我一连几天绕路从一班经过,里面始终空了几个座位。
就在我以为我和这位朋友短暂的缘分戛然而止时,一唯背着自己的书包,走进了我的班级。
依旧是像开伞小蘑菇一样的小脑袋,依旧是没什么表情,连眼神也是淡漠的,却在走到我的座位时,认真地叫了声:
“麻衣。”
一唯转到了我的班级,和我成为了同桌。
之后,我才慢慢了解了这个孩子。
她很聪明,是和普通人不同层次的聪明,也很直率,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直率。
这两点,就足以让她成为敏感骄傲的少年人的眼中钉。或许最初只是一点点不爽,后来这一点点不爽在被轻松碾压的无力感、嫉妒心和被直率言语冒犯的怂恿下,很快发展成更大的恶意。
但在被恶意吞噬之前,他们也是家长和老师眼中优秀的孩子,或许连曾经的他们都想不到自己能做出这样的事。
毕竟在恶被审判之前,每个人都自诩良善,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