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美食是通往回忆的钥匙
“臭豆腐也有这么多流派?”
“我只吃过长沙臭豆腐。”
“主播连绍兴三臭都知道?惊了!”
“杭州本地人证明,杭州老底子的确很喜欢吃臭豆腐。”
直播间里,听到史蒂芬周的一番讲解,很多观众都发起了弹幕,新观众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其中有北方的观众提出了质疑。
“就只有这三种流派吗?我们BJ也很喜欢吃臭豆腐的呀?”
看到这条弹幕,不等史蒂芬周回答,直播间观众就纷纷调侃了起来。
“果然是美食荒漠,连个臭豆腐都要抢。”
“杭州虽然美食荒漠,好歹也有鱼有虾,BJ那是真没好吃的,下水馊豆浆当美食,只此一家。”
“咱们老BJ每天一睁眼,就是这一出!”
“那叫一个地地地地道道,地地地地道!”
看着一条条毫不客气的调侃弹幕,史蒂芬周有些无奈。
网友这嘴还真不留情啊!
笑了笑,他开口解释:“北方吃的臭豆腐,属于腐乳里的青方,从制作工艺来讲,它应该叫臭豆腐乳。
北方臭豆腐乳的起源是清末的安徽人王致和,因为被慈禧赐名为御青方才出名的。
从制作工艺角度来说,豆腐乳的工艺是来源于最传统的霉豆腐。
只是根据腌制的卤水材料不同,分为了青方、红方、白方等等。
青方是加了苦浆水、盐水,所以呈豆青色。
红方是加了红曲色素,白方不加。
另外还有加了糟米的糟方,加了黄酒的醉方等等。
但腐乳的发酵时间要在三个月到半年以上,让微生物把豆腐胚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才能形成最完美的风味。
而我刚刚说的那三种油炸臭豆腐,只需要在卤水里浸泡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用了。”
听到史蒂芬周这一番解释,直播间观众这才恍然明悟。
“原来不是一种东西啊!我一直以为所有的臭豆腐都差不多呢!”
“老祖宗的智慧啊!区区一个臭豆腐,就有这么多讲究,厉害了。”
“主播说的没错,王致和就是安徽人,他一开始就是卖霉豆腐的。”
“那这么说的话,我们鄂省孝感的大悟臭豆腐,应该也属于霉豆腐了。”
“台湾臭豆腐应该是金陵派或者绍兴派的,也是炸着吃的,但没有那么臭。”
“我是客家人,有一种臭豆腐主播肯定不知道。”
看着直播间的弹幕,史蒂芬周微微笑问:“是不是客家盐碳豆腐?这种豆腐的确属于臭豆腐,只是卤汁是用当季的雪水和草木灰水做的,所以无论是臭味还是香味都要更清,更亮。”
听到他的回答,评论区的客家观众先是发了三個惊叹号,才发着弹幕惊叹:“你连这都知道?我以为只有我们本地人才吃这种臭豆腐呢!”
“这种臭豆腐的确比较小众,在福建龙岩连城县那一带吃得比较多,但在江西赣州以南,也是有一些地方在吃的。”
说到这里,史蒂芬周顿了下,才补充:“其实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小众臭豆腐,就是云南建水的臭豆腐。
这种臭豆腐比较特殊,它是用鲜豆腐捂出来的。() ()
它制作的时候,是用纱布和土布包把鲜豆腐包裹严实,放在通风的地方自然发酵。
一般要捂两到四天,捂好后就切成小块,放在炭火架子上烤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史蒂芬周说到这里,直播间里顿时刷出了不少弹幕。
“建水包浆豆腐!妈耶!想到我就流口水了。”
“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要吃一份,出来上学以后,已经有大半年没吃到了,呜呜呜!”
没有在原地停留,史蒂芬周继续前行,一边观察两旁,一边感慨:“所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如果要吃杭州本地特色小吃,臭豆腐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食材。
杭州老底子饭店做臭豆腐都有几把刷子的,除了最简单的杭椒炒臭豆腐,还有清蒸臭豆腐,臭豆腐蒸毛豆,臭豆腐明虾煲等等,各式各样的菜。
有的是用嫩豆腐,做出来像鸡蛋羹,有的是用老豆腐,做出来有豆腐的筋骨香。
不过最经典的,还是路边小摊的油炸臭豆腐。”
一边说着,史蒂芬周一边前行:“以前的杭州城里,卖炸臭豆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奶奶。
推一辆小三轮车,车斗里放着包浆的小竹椅,煤球炉子,上面架一锅油,往小学校附近或者弄堂口一摆,就开张了。
炸臭豆腐的小摊上,基本上都会有油墩儿。
油墩儿也是杭州的传统小吃,是用一个铁勺子当模具,往里面倒一些面糊,放上馅料,再用面糊封好,放在油锅里炸。
听起来没什么,但吃起来却很好吃,外脆内鲜,风味十足。”
听着他的描述,直播间观众眼前仿佛都出现了一个老奶奶在学校门口卖臭豆腐和油墩儿的画面。
这一次,没有人再开口嘲讽,反而都纷纷发着弹幕应和了起来。
“我没吃过油墩儿,但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炸麻团的老奶奶,她炸的麻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麻团了。”
“听起来像是我们这的油勺粿,我也是从小吃到大的,五毛钱一个,好吃得不得了!”
“我学校门口也有个卖竹筒糕的老奶奶!有一次我没带钱,在旁边看着流口水,她还请我吃了一根,那个味道我记到现在!”
“我奶奶就是卖小吃的,在小学门口卖糯米饭,一份两块钱,卖了十七年,从来没涨过价,后来城管不让摆了,她就没出摊了,但还有上大学的大学生找到我家来,说他们从小吃到大,就想吃我奶奶炒的糯米饭。”
“我就是杭州人,小时候每天放学,外婆总是会买好油墩儿等我回家,可惜,现在给我买油墩儿的人不在了,想她。”
“真正的美味就是这种街边小吃,但现在很少能见到了,唉!”
一时间,直播间很多观众都被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唏嘘不已。
史蒂芬周边走边看着评论,心中情绪也在翻滚。
美食是人们打开回忆的钥匙,无论漂泊到天涯海角,一口熟悉的味道,就能瞬间把人带回到家乡,带回到熟悉的童年。
忽然,一缕熟悉的味道飘到了史蒂芬周的口鼻处,被他敏锐察觉。
“嗯?”
他眉梢一挑,抬头看向了前方,脚步加快,很快就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
“我只吃过长沙臭豆腐。”
“主播连绍兴三臭都知道?惊了!”
“杭州本地人证明,杭州老底子的确很喜欢吃臭豆腐。”
直播间里,听到史蒂芬周的一番讲解,很多观众都发起了弹幕,新观众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其中有北方的观众提出了质疑。
“就只有这三种流派吗?我们BJ也很喜欢吃臭豆腐的呀?”
看到这条弹幕,不等史蒂芬周回答,直播间观众就纷纷调侃了起来。
“果然是美食荒漠,连个臭豆腐都要抢。”
“杭州虽然美食荒漠,好歹也有鱼有虾,BJ那是真没好吃的,下水馊豆浆当美食,只此一家。”
“咱们老BJ每天一睁眼,就是这一出!”
“那叫一个地地地地道道,地地地地道!”
看着一条条毫不客气的调侃弹幕,史蒂芬周有些无奈。
网友这嘴还真不留情啊!
笑了笑,他开口解释:“北方吃的臭豆腐,属于腐乳里的青方,从制作工艺来讲,它应该叫臭豆腐乳。
北方臭豆腐乳的起源是清末的安徽人王致和,因为被慈禧赐名为御青方才出名的。
从制作工艺角度来说,豆腐乳的工艺是来源于最传统的霉豆腐。
只是根据腌制的卤水材料不同,分为了青方、红方、白方等等。
青方是加了苦浆水、盐水,所以呈豆青色。
红方是加了红曲色素,白方不加。
另外还有加了糟米的糟方,加了黄酒的醉方等等。
但腐乳的发酵时间要在三个月到半年以上,让微生物把豆腐胚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才能形成最完美的风味。
而我刚刚说的那三种油炸臭豆腐,只需要在卤水里浸泡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用了。”
听到史蒂芬周这一番解释,直播间观众这才恍然明悟。
“原来不是一种东西啊!我一直以为所有的臭豆腐都差不多呢!”
“老祖宗的智慧啊!区区一个臭豆腐,就有这么多讲究,厉害了。”
“主播说的没错,王致和就是安徽人,他一开始就是卖霉豆腐的。”
“那这么说的话,我们鄂省孝感的大悟臭豆腐,应该也属于霉豆腐了。”
“台湾臭豆腐应该是金陵派或者绍兴派的,也是炸着吃的,但没有那么臭。”
“我是客家人,有一种臭豆腐主播肯定不知道。”
看着直播间的弹幕,史蒂芬周微微笑问:“是不是客家盐碳豆腐?这种豆腐的确属于臭豆腐,只是卤汁是用当季的雪水和草木灰水做的,所以无论是臭味还是香味都要更清,更亮。”
听到他的回答,评论区的客家观众先是发了三個惊叹号,才发着弹幕惊叹:“你连这都知道?我以为只有我们本地人才吃这种臭豆腐呢!”
“这种臭豆腐的确比较小众,在福建龙岩连城县那一带吃得比较多,但在江西赣州以南,也是有一些地方在吃的。”
说到这里,史蒂芬周顿了下,才补充:“其实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小众臭豆腐,就是云南建水的臭豆腐。
这种臭豆腐比较特殊,它是用鲜豆腐捂出来的。() ()
它制作的时候,是用纱布和土布包把鲜豆腐包裹严实,放在通风的地方自然发酵。
一般要捂两到四天,捂好后就切成小块,放在炭火架子上烤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史蒂芬周说到这里,直播间里顿时刷出了不少弹幕。
“建水包浆豆腐!妈耶!想到我就流口水了。”
“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要吃一份,出来上学以后,已经有大半年没吃到了,呜呜呜!”
没有在原地停留,史蒂芬周继续前行,一边观察两旁,一边感慨:“所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如果要吃杭州本地特色小吃,臭豆腐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食材。
杭州老底子饭店做臭豆腐都有几把刷子的,除了最简单的杭椒炒臭豆腐,还有清蒸臭豆腐,臭豆腐蒸毛豆,臭豆腐明虾煲等等,各式各样的菜。
有的是用嫩豆腐,做出来像鸡蛋羹,有的是用老豆腐,做出来有豆腐的筋骨香。
不过最经典的,还是路边小摊的油炸臭豆腐。”
一边说着,史蒂芬周一边前行:“以前的杭州城里,卖炸臭豆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奶奶。
推一辆小三轮车,车斗里放着包浆的小竹椅,煤球炉子,上面架一锅油,往小学校附近或者弄堂口一摆,就开张了。
炸臭豆腐的小摊上,基本上都会有油墩儿。
油墩儿也是杭州的传统小吃,是用一个铁勺子当模具,往里面倒一些面糊,放上馅料,再用面糊封好,放在油锅里炸。
听起来没什么,但吃起来却很好吃,外脆内鲜,风味十足。”
听着他的描述,直播间观众眼前仿佛都出现了一个老奶奶在学校门口卖臭豆腐和油墩儿的画面。
这一次,没有人再开口嘲讽,反而都纷纷发着弹幕应和了起来。
“我没吃过油墩儿,但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炸麻团的老奶奶,她炸的麻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麻团了。”
“听起来像是我们这的油勺粿,我也是从小吃到大的,五毛钱一个,好吃得不得了!”
“我学校门口也有个卖竹筒糕的老奶奶!有一次我没带钱,在旁边看着流口水,她还请我吃了一根,那个味道我记到现在!”
“我奶奶就是卖小吃的,在小学门口卖糯米饭,一份两块钱,卖了十七年,从来没涨过价,后来城管不让摆了,她就没出摊了,但还有上大学的大学生找到我家来,说他们从小吃到大,就想吃我奶奶炒的糯米饭。”
“我就是杭州人,小时候每天放学,外婆总是会买好油墩儿等我回家,可惜,现在给我买油墩儿的人不在了,想她。”
“真正的美味就是这种街边小吃,但现在很少能见到了,唉!”
一时间,直播间很多观众都被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唏嘘不已。
史蒂芬周边走边看着评论,心中情绪也在翻滚。
美食是人们打开回忆的钥匙,无论漂泊到天涯海角,一口熟悉的味道,就能瞬间把人带回到家乡,带回到熟悉的童年。
忽然,一缕熟悉的味道飘到了史蒂芬周的口鼻处,被他敏锐察觉。
“嗯?”
他眉梢一挑,抬头看向了前方,脚步加快,很快就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