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佛,前生的我所求为何。是否曾经千百年间,我们无数次相聚又离散。
如果注定遗忘,那千万次的轮回,又是为了什么?
佛说,前世八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相遇;前世八千次的纠缠,换来今生一瞬姻缘。
浮生笔下,褪色的旧日倾写而出;孽镜台上,消隐的时光重上心头。
当那时我终于记起,无数次轮回海往生,只为求达彼岸,见你。
长宁城内,大雪封山。
绵延的山脉,幽蓝的月色从乌云中映出一点暗淡的光,一队人马飞快奔驰向西方而去,火把照亮了乌黑的苍茫大地。
首领身旁,有人低声私语,“快要来不及了,他们,他们就快来了!”
那声音如此颤抖,带着深深的惊惧。
首领面色沉沉,厉声道:“不要怕!白家的儿郎,没有怕死的!赶去天楚就安全了!”
骑士们昼夜不停,今日是第三日了,很多人熬不住倒下,亦有人被杀,倒下时鲜血染红了万里霜雪。
首领掀开衣襟,呼啸的寒风如刀般割向他的怀中,这凛冽的风会割伤幼儿柔嫩的肌肤,但他别无办法——孩子是需要呼吸的。
数日行军,身边人一个个倒下,终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知道自己必须成功,否则白家将血脉断绝。
更可怕的是,一旦白家血脉断绝,那真正的,不传于世的秘密,亦会断绝——
‘嗡’地一声,他听见羽箭呼啸而来!
他立刻侧身,长刀砍上,斩断了多只利箭。
只是,他还是负了伤。
血模糊了眼睛,首领把代表身份的玉玦和一块令牌仔仔细细地给孩子揣好。
身体逐渐变得热血沸腾,好似要烧干所有的血肉,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前方,不到一里之地,天楚大门屹立!
一里、半里、门前!
终于!
首领重重摔倒,战马口吐白沫,他们再也没有起来。
而首领怀中,那安睡的孩子,骤然啼哭出声,惊动了山门前扫雪的弟子。他们把孩子抱起,送往山巅。
-
“白家之子?”三尊之一的儒尊微微皱眉道,“这孩子......传到这一脉,竟是个女儿吗?”
“听外出的弟子传回来的消息,确凿无疑。”底下有儒门弟子恭敬回复道,“这一辈的选帝侯世子,确实是这位小姑娘。”
“小姑娘?”
大殿内声音嗡嗡作响,长老们都在轻声讨论。
“这岂是小姑娘啊,这孩子能有三岁了吗?”
“白家长居选帝城,选帝城有三大宗门共同布下的城外大阵,白家又是顶大一个世家,人才辈出之城,怕是东陆二十万大军也奈何不得吧!”
“诸位,肃静!”儒尊严肃道。
另从一旁雕花大柱后走出一人,身披红色僧衣,长眉面美,微微有些笑纹,头顶光洁,是个和尚——
“阿弥陀佛。”
他踱步到那抱着孩子的弟子面前,立着的手掌放下在孩子头上轻轻抚摸,半晌,点头道。
“白家确实是遭了难。”
“清修,以你之意,此事应该如何办?”
门后又走进一人,此人身长八尺,须发洁白,却皮肤光洁,貌若童子。
道尊李经义。
天楚是当世三大仙修白道宗门之一,中有儒、道、佛三道。开山人上设三位尊者管理各道,下设长老和执事负责教学和门内运行之职责。
天楚立业已逾千年,门内人才辈出,何况仙者拥有比天的寿命,如今法力滔天、避世不出的长老也有数位,属于没人敢惹、没人能惹的宗门。
当下,儒尊穆清修犯了难。
这难不是为别的,只是这孩子充满矛盾和麻烦的身份。
选帝侯,历任皆是男儿。
这一任却是个女孩。
四十年前,太平城南陆北康的神算子康术成预言,将来选帝城若出现了个女世子,那意味着白家一定藏有江湖人想要的‘那件’东西。
这毫无逻辑关联的一通前因后果,当年人人皆当笑话来听。谁道多年后再次听到白家的消息,就是白家糟了灾。至于究竟人员伤亡几何,到现在都没有传出来,依照躺在天楚门前血淋淋的一人一马,所有人都默认他们已经没了命。
那头,佛尊湛济向李经义和穆清修道,“佛门皆是男儿,怕是无法照顾小施主了。”
李经义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抚掌大笑道,“甚好,甚好,前些日子小老儿还在想着,凌渊已经出师,不若收个徒弟细细教导,免得他日日出门除魔卫道,家也不回!”
片刻间,立即有弟子下去通传楚凌渊。
殿内议论的嗡鸣声仍不停止,穆清修沉思片刻,“若是凌渊同意,甚好。”
这时,一切嗡鸣声突然都停止了,殿门前云雾飘渺,清风浩瀚,石阶上走上一个人来。
那人踽踽独行,长身鹤立、清雅俊美。
走近了看,此人一双修长入鬓角的剑眉、鼻梁高挺如刀削,唇染胭脂色。双目有神,仿佛装下了世间欣欣向荣的一切美好。
这双眼,预示着此人的道。
道尊的首席大弟子楚凌渊,十七岁得到三大宗门青年剑道魁首的奇才。他十岁出头便随师父师兄斩妖传道,九州盛传其名——
行善事迹伴随君子之名传遍各地。
他的背影清俊且冷冽,如岁寒之际屹立挺拔的雪松。
待他到三尊面前,三人向他点头。
“凌渊,为师今日做主,为你收个徒弟如何?”
他听后,平静点头道:“师父做主,好。”
就这样,白家女孩被抱着她的弟子带到三尊之前,戒律长老印上了带有她姓名的弟子木牌,女孩子被要求跪了下来,给楚凌渊磕了三个响头,拜了他为师父。
“白雪晚。”
他的眸光温和又宁静,
“从今后,你就是我的第一个弟子了。”
如果注定遗忘,那千万次的轮回,又是为了什么?
佛说,前世八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相遇;前世八千次的纠缠,换来今生一瞬姻缘。
浮生笔下,褪色的旧日倾写而出;孽镜台上,消隐的时光重上心头。
当那时我终于记起,无数次轮回海往生,只为求达彼岸,见你。
长宁城内,大雪封山。
绵延的山脉,幽蓝的月色从乌云中映出一点暗淡的光,一队人马飞快奔驰向西方而去,火把照亮了乌黑的苍茫大地。
首领身旁,有人低声私语,“快要来不及了,他们,他们就快来了!”
那声音如此颤抖,带着深深的惊惧。
首领面色沉沉,厉声道:“不要怕!白家的儿郎,没有怕死的!赶去天楚就安全了!”
骑士们昼夜不停,今日是第三日了,很多人熬不住倒下,亦有人被杀,倒下时鲜血染红了万里霜雪。
首领掀开衣襟,呼啸的寒风如刀般割向他的怀中,这凛冽的风会割伤幼儿柔嫩的肌肤,但他别无办法——孩子是需要呼吸的。
数日行军,身边人一个个倒下,终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知道自己必须成功,否则白家将血脉断绝。
更可怕的是,一旦白家血脉断绝,那真正的,不传于世的秘密,亦会断绝——
‘嗡’地一声,他听见羽箭呼啸而来!
他立刻侧身,长刀砍上,斩断了多只利箭。
只是,他还是负了伤。
血模糊了眼睛,首领把代表身份的玉玦和一块令牌仔仔细细地给孩子揣好。
身体逐渐变得热血沸腾,好似要烧干所有的血肉,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前方,不到一里之地,天楚大门屹立!
一里、半里、门前!
终于!
首领重重摔倒,战马口吐白沫,他们再也没有起来。
而首领怀中,那安睡的孩子,骤然啼哭出声,惊动了山门前扫雪的弟子。他们把孩子抱起,送往山巅。
-
“白家之子?”三尊之一的儒尊微微皱眉道,“这孩子......传到这一脉,竟是个女儿吗?”
“听外出的弟子传回来的消息,确凿无疑。”底下有儒门弟子恭敬回复道,“这一辈的选帝侯世子,确实是这位小姑娘。”
“小姑娘?”
大殿内声音嗡嗡作响,长老们都在轻声讨论。
“这岂是小姑娘啊,这孩子能有三岁了吗?”
“白家长居选帝城,选帝城有三大宗门共同布下的城外大阵,白家又是顶大一个世家,人才辈出之城,怕是东陆二十万大军也奈何不得吧!”
“诸位,肃静!”儒尊严肃道。
另从一旁雕花大柱后走出一人,身披红色僧衣,长眉面美,微微有些笑纹,头顶光洁,是个和尚——
“阿弥陀佛。”
他踱步到那抱着孩子的弟子面前,立着的手掌放下在孩子头上轻轻抚摸,半晌,点头道。
“白家确实是遭了难。”
“清修,以你之意,此事应该如何办?”
门后又走进一人,此人身长八尺,须发洁白,却皮肤光洁,貌若童子。
道尊李经义。
天楚是当世三大仙修白道宗门之一,中有儒、道、佛三道。开山人上设三位尊者管理各道,下设长老和执事负责教学和门内运行之职责。
天楚立业已逾千年,门内人才辈出,何况仙者拥有比天的寿命,如今法力滔天、避世不出的长老也有数位,属于没人敢惹、没人能惹的宗门。
当下,儒尊穆清修犯了难。
这难不是为别的,只是这孩子充满矛盾和麻烦的身份。
选帝侯,历任皆是男儿。
这一任却是个女孩。
四十年前,太平城南陆北康的神算子康术成预言,将来选帝城若出现了个女世子,那意味着白家一定藏有江湖人想要的‘那件’东西。
这毫无逻辑关联的一通前因后果,当年人人皆当笑话来听。谁道多年后再次听到白家的消息,就是白家糟了灾。至于究竟人员伤亡几何,到现在都没有传出来,依照躺在天楚门前血淋淋的一人一马,所有人都默认他们已经没了命。
那头,佛尊湛济向李经义和穆清修道,“佛门皆是男儿,怕是无法照顾小施主了。”
李经义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抚掌大笑道,“甚好,甚好,前些日子小老儿还在想着,凌渊已经出师,不若收个徒弟细细教导,免得他日日出门除魔卫道,家也不回!”
片刻间,立即有弟子下去通传楚凌渊。
殿内议论的嗡鸣声仍不停止,穆清修沉思片刻,“若是凌渊同意,甚好。”
这时,一切嗡鸣声突然都停止了,殿门前云雾飘渺,清风浩瀚,石阶上走上一个人来。
那人踽踽独行,长身鹤立、清雅俊美。
走近了看,此人一双修长入鬓角的剑眉、鼻梁高挺如刀削,唇染胭脂色。双目有神,仿佛装下了世间欣欣向荣的一切美好。
这双眼,预示着此人的道。
道尊的首席大弟子楚凌渊,十七岁得到三大宗门青年剑道魁首的奇才。他十岁出头便随师父师兄斩妖传道,九州盛传其名——
行善事迹伴随君子之名传遍各地。
他的背影清俊且冷冽,如岁寒之际屹立挺拔的雪松。
待他到三尊面前,三人向他点头。
“凌渊,为师今日做主,为你收个徒弟如何?”
他听后,平静点头道:“师父做主,好。”
就这样,白家女孩被抱着她的弟子带到三尊之前,戒律长老印上了带有她姓名的弟子木牌,女孩子被要求跪了下来,给楚凌渊磕了三个响头,拜了他为师父。
“白雪晚。”
他的眸光温和又宁静,
“从今后,你就是我的第一个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