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子旁边的空地上有棵柚子树,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柚子。
晏南归回城三个多月了,仿佛忘了燕婉还在乡下住着,似乎打算让她们母子以后就在农庄里住着。
林妈妈有些担心,长此以往,大人能熬,小少爷却不能。自出生到现在,满月宴没摆,百日宴若是也不办,那不合规矩。
她昨日差了小厮进城去问晏南归,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若是要办,也就这几日功夫了,得尽早收拾东西,府里也要派马车来接才行。
两个孩子会翻身了,白白胖胖又调皮,人心都是肉长的,林妈妈自己没有孙子,日日陪着这两个娃,早就把他们当成亲孙子。
明明是长子长孙,却被丢在乡下熬着,长久见不到父亲,以后成长路上要吃亏的。偏他们的亲娘心大,住在农庄越住越开心,大有一副与晏南归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
他们亲娘不顶用,林妈妈只能自己出马了。怀里的娃沉甸甸,林妈妈一直抱着,任由孩子小手掐住脖子肉,很疼,她却笑得开怀,拍了拍孩子小屁股,在柚子树下的树荫里踱步。
一直等到正午,派出去的小厮才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林妈妈急忙问他:“如何?少爷怎么说?”
小厮昨日进城,城门口已经开了,他一路打听,竟听说是有人举荐药方献给世子爷,城里的怪病短短半个月就消灭了。所以早在前两个月城门就开放了。
等小厮进了府,找相熟的伙伴聊天,才知道就是少爷进献的药方,少爷立了大功,成了世子爷跟前的红人,因少夫人难产死了,世子爷做媒,给少爷说亲,下个月新少夫人就要进门了,听说是城里一个六品军官的女儿。
这些消息小厮一一报给林妈妈,只是他每说一句,林妈妈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小厮有点怕说错话,犹豫着把其他消息也一并说了:“赵姨娘有了身孕,少爷忙着准备婚礼,没空见我。”
林妈妈听得心慌,追问他:“那老夫人呢?”
“老夫人病重,听说整日昏睡不醒,已经说不出话了。”
难怪少爷这么着急要成亲,原来是老夫人病重了。林妈妈挥手让小厮去歇歇,又低头看向怀里的娃,一时间竟觉得他可怜。
这可如何是好?
心里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进屋里和燕婉商量。
燕婉正抱着小儿子,看冬梅缝小袄子。已经入秋,得尽快把孩子的冬衣准备好。她们看见林妈妈忧心忡忡地进来,便想到是府里出了什么事。
等听林妈妈把话说完,燕婉已经分不清自己是难过多一些还是担忧多一些,怔愣半天回不过神。
怀里的娃被她下意识紧紧搂着,痛得哇哇大哭,她才又回过神来,扯出难看的笑容,“柳家姑娘新丧,少爷怎么就要娶妻了?”难道不用守孝吗?
燕婉不太懂这个世界的礼法,但妻子刚死,即便是名义上的妻子,怎么就能马上成亲呢?
林妈妈也觉得不对劲,但眼下这些和她们关系不大,和她们关系大的是,还能不能回城去?乡下的孩子如何能与城里的孩子比?以后开蒙读书或打理生意都需要父亲的支持。
越想越觉得待不住,林妈妈匆匆说了一会儿,又叫另一个小厮去找车,她要亲自去看老太太。
两个奶娘躲在里屋偷听,被冬梅喊一声,吓得撞到窗台边上的花瓶,发出响声。两人灰溜溜出来抱孩子,正想正大光明听她们说话,被冬梅赶到门口去。
等身边没人了,冬梅才又续上刚才的话题,以她对燕婉的了解,怕是再做不出对晏南归曲意奉承的模样来。
手里缝针的活计不能停,冬梅有话就直说了:“你真的打算在这里住一辈子吗?孩子怎么办呢?”
燕婉心里难受,急切地想要自己待一会儿,干巴巴回了一句:“等林妈妈回来再说吧。”说完就自己进屋里去了,还把们从里面关了。
把蚊帐放下来,脱鞋上床,盖好被子,燕婉直愣愣地盯着蚊帐顶,眼泪从眼见滑落,滴到枕头上,很快晕湿一小片。
原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他了,但现实却喜欢打她的脸。昨日她心底还笃定他不会这样绝情,现在才知道,他的将来已经容不下她和孩子们。明明孩子生下来那天,他是那样狂喜,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曾经他买的那堆话本还堆在墙角,他当时说怕她月子里无聊,他要念给她解闷。如今连一本都没拆开。
以后要怎么办呢!
小院子人人自危,两个奶娘按耐不住,吃晚饭的时候拉住那个小厮打听府里的情况,听到赵姨娘怀孕了,心里打起算盘,那小厮却当场给她们泼冷水,他冷哼一声,语带嘲讽:“大婶们别做梦了,赵姨娘虽刚有喜事,但是少爷早已经派刘管事去找老实本分的奶娘了,赵姨娘可不敢用那些信不过的人。”
小厮指桑骂槐,两个奶娘却不敢回嘴,还要陪着笑脸继续打听:“老太太怎么说呢?”
“不知道,我又不是丫鬟,进不得内院。要不大婶亲自去跑一趟?亲自去瞧瞧?”
他说话夹枪带棒,陈奶娘被呛得火大,想发火又没那个胆量,只好回房去,两人继续嘀嘀咕咕。
冬梅透过窗户能看见陈奶娘那张嘴脸,不用听也知道在说燕姨娘,那神态活脱脱就是村口说人是非的碎嘴婆子。
她看得冒火,把针线收了,探头出去喊她们:“看看小少爷的尿片湿没湿,小心红屁股,明儿个林妈妈回来可得仔细!”
果然林妈妈是震慑牛鬼蛇神的门神,冬梅能瞧见陈奶娘哆嗦了一下,两人立马就散开忙活起来。
原以为明日才能回来的林妈妈,半夜竟然回来了。
她直奔燕婉屋里,也顾不上燕婉醒没醒,让冬梅守住门,喊燕婉起来。
燕婉睡得迷蒙,刚醒过来还没回神,瞧见林妈妈面上有急色,坐起来问她出什么事了?
林妈妈坐到床沿上,压低声音说:“老太太就要不行了,叫我找船,让姨娘带孩子赶紧回崇州城。”
晏老夫人眼看自家孙子竟敢参与王府争斗,听说柳家姑娘在王妃跟前被人害了,对外说是难产死了,可老太太觉得事情不简单,毕竟还没到预产期。她阻止不了孙子,心想若是将来孙子站错队,崇州城的产业至少还能保住,不至于被一锅端了。
她已经起不来床,心里的那些盘算说不出口,只能交代林妈妈尽快送燕婉回崇州。
林妈妈却误以为是晏南归不舍得放燕婉回城,她想着趁着老太太还有口气,趁晏南归还没反悔,赶紧回了崇州城接管那边的产业,即便晏南归以后想反悔也不容易。以后两个小少爷也不至于被动。
不说赵姨娘肚子里是男是女,新少夫人进门,肯定不愿意庶出的儿子进城,最好一辈子被压在村里。
林妈妈瞧得出老太太面上隐约有死气缠绕,心里不舍,给她结结实实跪下磕三个头,当做诀别。
府里上下这么多人,老太太现在只信得过林妈妈,她把张妈妈支出去,让林妈妈从暗格里拿出崇州城府邸的地契及一些田产铺面,交代林妈妈交给燕婉。
林妈妈觉着此事不妥,老太太却说:“崇州城产业以后就归两个长孙,谁也不能抢夺,我已经和他立了字据,有官老爷公正过了。你回到崇州立马去官署备案,过了明路就稳妥了。”
林妈妈这才连夜赶回来。
燕婉接过她递过来的字据,上面有手印,也有官府的官印。
想不到这朝代已经有公证处了。这样也好,以后尘归尘土归土,远隔千里互不打扰。
燕婉想通了,精气神也来了,起身和她们开始收拾东西。
林妈妈已经差了小厮去码头上找船,公鸡打鸣时,东西就都已经准备好。
两个婆子一句不问,老老实实收拾东西,反倒是两个奶娘连声追问,林妈妈只问她们一句,是不是不愿意走?
不走又回不了城,岂不是要被赶出去?
两个奶娘这才不再聒噪。
晏南归回城三个多月了,仿佛忘了燕婉还在乡下住着,似乎打算让她们母子以后就在农庄里住着。
林妈妈有些担心,长此以往,大人能熬,小少爷却不能。自出生到现在,满月宴没摆,百日宴若是也不办,那不合规矩。
她昨日差了小厮进城去问晏南归,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若是要办,也就这几日功夫了,得尽早收拾东西,府里也要派马车来接才行。
两个孩子会翻身了,白白胖胖又调皮,人心都是肉长的,林妈妈自己没有孙子,日日陪着这两个娃,早就把他们当成亲孙子。
明明是长子长孙,却被丢在乡下熬着,长久见不到父亲,以后成长路上要吃亏的。偏他们的亲娘心大,住在农庄越住越开心,大有一副与晏南归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
他们亲娘不顶用,林妈妈只能自己出马了。怀里的娃沉甸甸,林妈妈一直抱着,任由孩子小手掐住脖子肉,很疼,她却笑得开怀,拍了拍孩子小屁股,在柚子树下的树荫里踱步。
一直等到正午,派出去的小厮才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林妈妈急忙问他:“如何?少爷怎么说?”
小厮昨日进城,城门口已经开了,他一路打听,竟听说是有人举荐药方献给世子爷,城里的怪病短短半个月就消灭了。所以早在前两个月城门就开放了。
等小厮进了府,找相熟的伙伴聊天,才知道就是少爷进献的药方,少爷立了大功,成了世子爷跟前的红人,因少夫人难产死了,世子爷做媒,给少爷说亲,下个月新少夫人就要进门了,听说是城里一个六品军官的女儿。
这些消息小厮一一报给林妈妈,只是他每说一句,林妈妈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小厮有点怕说错话,犹豫着把其他消息也一并说了:“赵姨娘有了身孕,少爷忙着准备婚礼,没空见我。”
林妈妈听得心慌,追问他:“那老夫人呢?”
“老夫人病重,听说整日昏睡不醒,已经说不出话了。”
难怪少爷这么着急要成亲,原来是老夫人病重了。林妈妈挥手让小厮去歇歇,又低头看向怀里的娃,一时间竟觉得他可怜。
这可如何是好?
心里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进屋里和燕婉商量。
燕婉正抱着小儿子,看冬梅缝小袄子。已经入秋,得尽快把孩子的冬衣准备好。她们看见林妈妈忧心忡忡地进来,便想到是府里出了什么事。
等听林妈妈把话说完,燕婉已经分不清自己是难过多一些还是担忧多一些,怔愣半天回不过神。
怀里的娃被她下意识紧紧搂着,痛得哇哇大哭,她才又回过神来,扯出难看的笑容,“柳家姑娘新丧,少爷怎么就要娶妻了?”难道不用守孝吗?
燕婉不太懂这个世界的礼法,但妻子刚死,即便是名义上的妻子,怎么就能马上成亲呢?
林妈妈也觉得不对劲,但眼下这些和她们关系不大,和她们关系大的是,还能不能回城去?乡下的孩子如何能与城里的孩子比?以后开蒙读书或打理生意都需要父亲的支持。
越想越觉得待不住,林妈妈匆匆说了一会儿,又叫另一个小厮去找车,她要亲自去看老太太。
两个奶娘躲在里屋偷听,被冬梅喊一声,吓得撞到窗台边上的花瓶,发出响声。两人灰溜溜出来抱孩子,正想正大光明听她们说话,被冬梅赶到门口去。
等身边没人了,冬梅才又续上刚才的话题,以她对燕婉的了解,怕是再做不出对晏南归曲意奉承的模样来。
手里缝针的活计不能停,冬梅有话就直说了:“你真的打算在这里住一辈子吗?孩子怎么办呢?”
燕婉心里难受,急切地想要自己待一会儿,干巴巴回了一句:“等林妈妈回来再说吧。”说完就自己进屋里去了,还把们从里面关了。
把蚊帐放下来,脱鞋上床,盖好被子,燕婉直愣愣地盯着蚊帐顶,眼泪从眼见滑落,滴到枕头上,很快晕湿一小片。
原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他了,但现实却喜欢打她的脸。昨日她心底还笃定他不会这样绝情,现在才知道,他的将来已经容不下她和孩子们。明明孩子生下来那天,他是那样狂喜,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曾经他买的那堆话本还堆在墙角,他当时说怕她月子里无聊,他要念给她解闷。如今连一本都没拆开。
以后要怎么办呢!
小院子人人自危,两个奶娘按耐不住,吃晚饭的时候拉住那个小厮打听府里的情况,听到赵姨娘怀孕了,心里打起算盘,那小厮却当场给她们泼冷水,他冷哼一声,语带嘲讽:“大婶们别做梦了,赵姨娘虽刚有喜事,但是少爷早已经派刘管事去找老实本分的奶娘了,赵姨娘可不敢用那些信不过的人。”
小厮指桑骂槐,两个奶娘却不敢回嘴,还要陪着笑脸继续打听:“老太太怎么说呢?”
“不知道,我又不是丫鬟,进不得内院。要不大婶亲自去跑一趟?亲自去瞧瞧?”
他说话夹枪带棒,陈奶娘被呛得火大,想发火又没那个胆量,只好回房去,两人继续嘀嘀咕咕。
冬梅透过窗户能看见陈奶娘那张嘴脸,不用听也知道在说燕姨娘,那神态活脱脱就是村口说人是非的碎嘴婆子。
她看得冒火,把针线收了,探头出去喊她们:“看看小少爷的尿片湿没湿,小心红屁股,明儿个林妈妈回来可得仔细!”
果然林妈妈是震慑牛鬼蛇神的门神,冬梅能瞧见陈奶娘哆嗦了一下,两人立马就散开忙活起来。
原以为明日才能回来的林妈妈,半夜竟然回来了。
她直奔燕婉屋里,也顾不上燕婉醒没醒,让冬梅守住门,喊燕婉起来。
燕婉睡得迷蒙,刚醒过来还没回神,瞧见林妈妈面上有急色,坐起来问她出什么事了?
林妈妈坐到床沿上,压低声音说:“老太太就要不行了,叫我找船,让姨娘带孩子赶紧回崇州城。”
晏老夫人眼看自家孙子竟敢参与王府争斗,听说柳家姑娘在王妃跟前被人害了,对外说是难产死了,可老太太觉得事情不简单,毕竟还没到预产期。她阻止不了孙子,心想若是将来孙子站错队,崇州城的产业至少还能保住,不至于被一锅端了。
她已经起不来床,心里的那些盘算说不出口,只能交代林妈妈尽快送燕婉回崇州。
林妈妈却误以为是晏南归不舍得放燕婉回城,她想着趁着老太太还有口气,趁晏南归还没反悔,赶紧回了崇州城接管那边的产业,即便晏南归以后想反悔也不容易。以后两个小少爷也不至于被动。
不说赵姨娘肚子里是男是女,新少夫人进门,肯定不愿意庶出的儿子进城,最好一辈子被压在村里。
林妈妈瞧得出老太太面上隐约有死气缠绕,心里不舍,给她结结实实跪下磕三个头,当做诀别。
府里上下这么多人,老太太现在只信得过林妈妈,她把张妈妈支出去,让林妈妈从暗格里拿出崇州城府邸的地契及一些田产铺面,交代林妈妈交给燕婉。
林妈妈觉着此事不妥,老太太却说:“崇州城产业以后就归两个长孙,谁也不能抢夺,我已经和他立了字据,有官老爷公正过了。你回到崇州立马去官署备案,过了明路就稳妥了。”
林妈妈这才连夜赶回来。
燕婉接过她递过来的字据,上面有手印,也有官府的官印。
想不到这朝代已经有公证处了。这样也好,以后尘归尘土归土,远隔千里互不打扰。
燕婉想通了,精气神也来了,起身和她们开始收拾东西。
林妈妈已经差了小厮去码头上找船,公鸡打鸣时,东西就都已经准备好。
两个婆子一句不问,老老实实收拾东西,反倒是两个奶娘连声追问,林妈妈只问她们一句,是不是不愿意走?
不走又回不了城,岂不是要被赶出去?
两个奶娘这才不再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