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不想坐以待毙,这样不明不白地就想让她们认命,她不服气。
第二天她抱上阿狸,直奔府邸。
其他不说,至少要再争取一下,无论结果如何,以后不至于后悔。
到了大门口,那老爷子看到冬梅回来,笑呵呵请她进去,口齿不清地告诉冬梅,“少爷住在西园里,还未曾出门。”
老爷子看向冬梅怀里长得和少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男孩,笑容愈加灿烂,往门里送了她们几步,目送两人疾步往西园去了。
抱着肉团子似的宝宝,冬梅感觉手酸,左手换到右手,好在孩子体谅大人,两只小手紧紧搂住冬梅的脖子,靠在她肩膀上不哭不闹。
到得西园门口,守门的小厮并不通融,拦住她们不给进去。
冬梅咬牙狠狠掐住阿狸的屁股软肉,阿狸吃痛放声大哭,那守门的小厮被阿狸那张和他父亲一模一样的哭脸对着,压力太大,无可奈何地进去通传了。
小厮一走,阿狸就收起哭声,抬起头对着冬梅邀功似得笑着,被她用力地亲了一口脸颊。
另一个小厮眼角抽搐,想不明白这两岁的奶娃子怎么会有心眼,转念一想,应该是随了他爹。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晏南归就让人给她们放行。
冬梅熟门熟路进到屋内,抱着孩子跪下,让阿狸给晏南归磕头。
“少爷,小少爷从小是奴婢看着长大的,从燕姨娘怀孕到生产,您对姨娘及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照看,后来你们父子被迫远隔千里,姨娘时时刻刻都在盼着您念着您。”
她说着说着,就把阿狸往晏南归身边推,阿狸也配合着挤出眼泪,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晏南归。
此情此景,望着长子稚嫩的面庞,即便晏南归铁石心肠,也早就动了恻隐之心。
往日与燕婉如胶似漆的日子从心头浮现,晏南归激发出难得的柔情,伸手抱住孩子,缓缓说道:“一切都是迫于形势。咱们家人微言轻,命运由不得自己。”
冬梅要的就是他点滴心软,哭诉燕婉带着孩子种种艰难过往,“您不在身边,姨娘因太过思念您,生生熬得瘦成皮包骨。就指望着您能回来接她和小少爷呢。”
她哭着说一句,阿狸就跟着嚎一嗓子,把晏南归说得羞愧不已,后面听不下去,只好退让,无奈说道'“虽然两个孩子上不了族谱,但到底是晏家的娃,我自会给他们傍身的财产。”
晏南归详细问了冬梅燕婉手上的地契,想到江南城还有一个嫡子一个庶子,燕婉已经被送出去,她的孩子自然不能占晏家太多份额,不叫他们饿死就算是尽了父亲的责任了。
他把阿狸放下,勉为其难地和冬梅说:“那两间铺子,两个孩子一人一间,我会叫人按时把租金送到你们手上。他们母亲手里有不少金银首饰,我也不追要回来了,就当做是给她的嫁妆,好歹她也跟了我一场。”
冬梅要的不止这个,随手拿出这府邸的房契,“少爷,这是这府邸的房契,燕姨娘不敢托大,一定让我交给您。可怜姨娘之前拿首饰去当了,才帮林妈妈支撑起一应开销,现在已是入不敷出,靠着混沌摊子的收入勉强能吃口热饭。可怜两个小少爷,想吃肉也吃不起呢!”
眼泪说来就来,一大一小又开始哇哇大哭,晏南归听得脑袋嗡嗡响,只想尽快了结,叫了如松进来,让他去拿银票来。
如松也跟着松一口气,在他看来,少爷对燕婉太过绝情,连带着对她的孩子也不待见。这两年少爷靠着世子爷,生意兴隆,同样是庶出,赵姨娘生的孩子,小小姐就得了十间铺面,小少爷更得宠爱,不止铺面,田庄也有好几间。追根究底,不过是孩子被母亲连累了。
既然少爷没说要拿多少钱,如松出于怜悯,做主拿了整整二十张大面额的银票出来,装满了一个小匣子。
冬梅趁晏南归还没反悔,迎上去把匣子抱在怀里,招手让阿狸回来,又给晏南归跪下磕头,她嘴里念念有词,“小少爷千万要记住您父亲是谁,不然以后去了别家,把别人认作亲爹,那就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了!”
这话怎么听都刺耳,晏南归如坐针毡,亲手把女人送出去还能接受,把亲生儿子推出去实在是扎心。也不知那贵人为何执意要燕婉母子三人一起。
不敢再面对,他又掏出五百两银票塞到阿狸衣服里,便赶人走,“快些回去吧,别叫你娘担心,以后务必要听你娘的话,可别丢晏家的脸!”
冬梅当着晏南归的面放声悲哭,转眼出了西园,阿狸把银票掏出来给她,她破涕为笑,用袖子擦他的眼泪,“阿狸真棒,今晚梅姨给你加菜啊!”
主仆两人走到大门口,冬梅想了想,自掏腰包,拿了十两银子给那老爷子,和他说自己要回老家去了,以后不能见面,让他爷孙两个保重身体。
告别总是让人悲伤,今日最真心的眼泪眼看要掉,冬梅转身就走。
来的时候各种忧心,回去的时候像打了胜仗似的,冬梅雇了马车,赶回小院。
回到家,燕婉正和春杏伸长脖子望向门外,见冬梅和阿狸眼睛红肿如核桃,她吓了一跳,追出来检查,发现两人没有受伤,不住地念佛祖保佑。
冬梅哈哈大笑,让春杏去关上门,拉燕婉进屋,得意地掏出小匣子,语气中都是欣喜:“姨娘快瞧,足足给了近三千两银子呢!还有那两间铺面,少爷说阿狸和阿满一人一间!”
自知失言,她急忙打嘴,“看我激动得,他不算咱们家少爷了,以后也没有来往了,没得惹阿狸和阿满难过。”
三千两银子,加上原来燕婉的私房钱,还有以后铺面的租金,两个孩子即使没有她,日子也不会难过,更不可能为奴为婢。
燕婉眼泪滚滚滑落,狠狠地抱住冬梅,一直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母亲大哭,孩子也哭,春杏接收到冬梅眼神示意,把孩子抱起来哄,冬梅也把阿狸今日的表现又说了一遍,这才把燕婉哄住,收起眼泪。
到得今日,孩子没有了后顾之忧,燕婉终于安心。
“不管我将来被送去哪里,你都是孩子的亲阿姨,往后有你和春杏照顾孩子,我也安心。”
晏南归说要把她送人,可眼也没人来领她。燕婉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不去想将要面对的难堪局面。
也不知是晏南归被骗了,还是燕婉的新主人把她忘了,接下来除了有小厮把铺面的租金送来,再没旁人来寻。
忐忑不安地熬到除夕,燕婉心神不宁,生怕大过年地被拉去给人睡。
冬梅看不得她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知道她有心结,劝也没用,还不如找点事给她分分心。
因而,除夕那日,燕婉被指使着大扫除,贴门神,还得亲自给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
长久不干活,一下子忙起来,身子特别累,夜里也守不了岁,倒头就睡。
崇州城新年活动多,一连十来日街上行人如织,冬梅的馄饨生意红红火火,春杏人太小力气不够,燕婉换她去陪孩子念书,自己和冬梅坐在门口张罗生意。
她大大方方露脸,引来不少男客人,有些人调笑几句,燕婉忍了,有些却想借机占她便宜,往往这个时候,冬梅烫得红透的火钳子就横到燕婉身前,吓得那些人缩回手去。
第二天她抱上阿狸,直奔府邸。
其他不说,至少要再争取一下,无论结果如何,以后不至于后悔。
到了大门口,那老爷子看到冬梅回来,笑呵呵请她进去,口齿不清地告诉冬梅,“少爷住在西园里,还未曾出门。”
老爷子看向冬梅怀里长得和少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男孩,笑容愈加灿烂,往门里送了她们几步,目送两人疾步往西园去了。
抱着肉团子似的宝宝,冬梅感觉手酸,左手换到右手,好在孩子体谅大人,两只小手紧紧搂住冬梅的脖子,靠在她肩膀上不哭不闹。
到得西园门口,守门的小厮并不通融,拦住她们不给进去。
冬梅咬牙狠狠掐住阿狸的屁股软肉,阿狸吃痛放声大哭,那守门的小厮被阿狸那张和他父亲一模一样的哭脸对着,压力太大,无可奈何地进去通传了。
小厮一走,阿狸就收起哭声,抬起头对着冬梅邀功似得笑着,被她用力地亲了一口脸颊。
另一个小厮眼角抽搐,想不明白这两岁的奶娃子怎么会有心眼,转念一想,应该是随了他爹。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晏南归就让人给她们放行。
冬梅熟门熟路进到屋内,抱着孩子跪下,让阿狸给晏南归磕头。
“少爷,小少爷从小是奴婢看着长大的,从燕姨娘怀孕到生产,您对姨娘及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照看,后来你们父子被迫远隔千里,姨娘时时刻刻都在盼着您念着您。”
她说着说着,就把阿狸往晏南归身边推,阿狸也配合着挤出眼泪,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晏南归。
此情此景,望着长子稚嫩的面庞,即便晏南归铁石心肠,也早就动了恻隐之心。
往日与燕婉如胶似漆的日子从心头浮现,晏南归激发出难得的柔情,伸手抱住孩子,缓缓说道:“一切都是迫于形势。咱们家人微言轻,命运由不得自己。”
冬梅要的就是他点滴心软,哭诉燕婉带着孩子种种艰难过往,“您不在身边,姨娘因太过思念您,生生熬得瘦成皮包骨。就指望着您能回来接她和小少爷呢。”
她哭着说一句,阿狸就跟着嚎一嗓子,把晏南归说得羞愧不已,后面听不下去,只好退让,无奈说道'“虽然两个孩子上不了族谱,但到底是晏家的娃,我自会给他们傍身的财产。”
晏南归详细问了冬梅燕婉手上的地契,想到江南城还有一个嫡子一个庶子,燕婉已经被送出去,她的孩子自然不能占晏家太多份额,不叫他们饿死就算是尽了父亲的责任了。
他把阿狸放下,勉为其难地和冬梅说:“那两间铺子,两个孩子一人一间,我会叫人按时把租金送到你们手上。他们母亲手里有不少金银首饰,我也不追要回来了,就当做是给她的嫁妆,好歹她也跟了我一场。”
冬梅要的不止这个,随手拿出这府邸的房契,“少爷,这是这府邸的房契,燕姨娘不敢托大,一定让我交给您。可怜姨娘之前拿首饰去当了,才帮林妈妈支撑起一应开销,现在已是入不敷出,靠着混沌摊子的收入勉强能吃口热饭。可怜两个小少爷,想吃肉也吃不起呢!”
眼泪说来就来,一大一小又开始哇哇大哭,晏南归听得脑袋嗡嗡响,只想尽快了结,叫了如松进来,让他去拿银票来。
如松也跟着松一口气,在他看来,少爷对燕婉太过绝情,连带着对她的孩子也不待见。这两年少爷靠着世子爷,生意兴隆,同样是庶出,赵姨娘生的孩子,小小姐就得了十间铺面,小少爷更得宠爱,不止铺面,田庄也有好几间。追根究底,不过是孩子被母亲连累了。
既然少爷没说要拿多少钱,如松出于怜悯,做主拿了整整二十张大面额的银票出来,装满了一个小匣子。
冬梅趁晏南归还没反悔,迎上去把匣子抱在怀里,招手让阿狸回来,又给晏南归跪下磕头,她嘴里念念有词,“小少爷千万要记住您父亲是谁,不然以后去了别家,把别人认作亲爹,那就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了!”
这话怎么听都刺耳,晏南归如坐针毡,亲手把女人送出去还能接受,把亲生儿子推出去实在是扎心。也不知那贵人为何执意要燕婉母子三人一起。
不敢再面对,他又掏出五百两银票塞到阿狸衣服里,便赶人走,“快些回去吧,别叫你娘担心,以后务必要听你娘的话,可别丢晏家的脸!”
冬梅当着晏南归的面放声悲哭,转眼出了西园,阿狸把银票掏出来给她,她破涕为笑,用袖子擦他的眼泪,“阿狸真棒,今晚梅姨给你加菜啊!”
主仆两人走到大门口,冬梅想了想,自掏腰包,拿了十两银子给那老爷子,和他说自己要回老家去了,以后不能见面,让他爷孙两个保重身体。
告别总是让人悲伤,今日最真心的眼泪眼看要掉,冬梅转身就走。
来的时候各种忧心,回去的时候像打了胜仗似的,冬梅雇了马车,赶回小院。
回到家,燕婉正和春杏伸长脖子望向门外,见冬梅和阿狸眼睛红肿如核桃,她吓了一跳,追出来检查,发现两人没有受伤,不住地念佛祖保佑。
冬梅哈哈大笑,让春杏去关上门,拉燕婉进屋,得意地掏出小匣子,语气中都是欣喜:“姨娘快瞧,足足给了近三千两银子呢!还有那两间铺面,少爷说阿狸和阿满一人一间!”
自知失言,她急忙打嘴,“看我激动得,他不算咱们家少爷了,以后也没有来往了,没得惹阿狸和阿满难过。”
三千两银子,加上原来燕婉的私房钱,还有以后铺面的租金,两个孩子即使没有她,日子也不会难过,更不可能为奴为婢。
燕婉眼泪滚滚滑落,狠狠地抱住冬梅,一直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母亲大哭,孩子也哭,春杏接收到冬梅眼神示意,把孩子抱起来哄,冬梅也把阿狸今日的表现又说了一遍,这才把燕婉哄住,收起眼泪。
到得今日,孩子没有了后顾之忧,燕婉终于安心。
“不管我将来被送去哪里,你都是孩子的亲阿姨,往后有你和春杏照顾孩子,我也安心。”
晏南归说要把她送人,可眼也没人来领她。燕婉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不去想将要面对的难堪局面。
也不知是晏南归被骗了,还是燕婉的新主人把她忘了,接下来除了有小厮把铺面的租金送来,再没旁人来寻。
忐忑不安地熬到除夕,燕婉心神不宁,生怕大过年地被拉去给人睡。
冬梅看不得她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知道她有心结,劝也没用,还不如找点事给她分分心。
因而,除夕那日,燕婉被指使着大扫除,贴门神,还得亲自给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
长久不干活,一下子忙起来,身子特别累,夜里也守不了岁,倒头就睡。
崇州城新年活动多,一连十来日街上行人如织,冬梅的馄饨生意红红火火,春杏人太小力气不够,燕婉换她去陪孩子念书,自己和冬梅坐在门口张罗生意。
她大大方方露脸,引来不少男客人,有些人调笑几句,燕婉忍了,有些却想借机占她便宜,往往这个时候,冬梅烫得红透的火钳子就横到燕婉身前,吓得那些人缩回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