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的人,其实是不怎么需要食物的,尤其是稍稍有了点儿修为之后,便不说辟谷三五月不饮不食罢,至少三五天不进水米,也不大有异常的。

    但那位将军是个好人!

    他自己可以不吃不喝,然而他带在身边的军士们,不能饿着肚子给他做护卫啊——即便不需要他们为他战斗罢,那也要吃饱喝足了才够神气呐。

    再有他的小妾,那也是个可人儿呀,一路随着他们行走,吃了许多苦,容色都不如在百草镇时娇艳啦。

    所以老爷设宴的时候,他不仅自己去了,还把这些个妾室与兵丁,都带着去了。

    老爷的笑容,就有些尴尬了。

    他固然可以不顾生民死活,让他们生生饿死在路上,而自己仿佛瞎掉一般假装根本没瞧到。

    但他其实是很清楚的——这丰美的宴席,在此刻等值于十几条,或者二十多条人命。

    倘若是那位将军受用了,就很值得。

    但,凭什么让他的士兵和妾室吃得这样好呢?更况那将军一个人能吃多少东西啊,他让他家下这么多卑贱的人一起来吃,又要消耗多少?

    老爷觉得这买卖他亏大了。

    可宴席摆出来了,总不能说“这些都不是贵客,不配受用”,便把那些香喷喷的鸡鸭鱼肉撤了去罢!

    只好私下里抱怨:“什么将军,活像个没见过世面的穷鬼,什么猫儿狗儿都带来赴宴了——天下哪里有让一个女人和几个丘八上席的道理!”

    “且还不是什么好女人呢。”他自己的妾就细言细语地说,“也不是什么良妾,是个在酒楼里唱曲儿的。”

    “唱曲儿的?”老爷一怔,蹙眉道,“不能罢,他叫她兰章,这名字瞧着不似是个唱曲儿的贱籍娘们儿。”

    “听名字是不似,不过,谁还能不准贱人取个好名字了?她们做那买卖的,不都时常遇得些文人墨客吗?说不得有谁愿意给她们取个名呢。”那个妾说,“倒是我们好人家的女孩儿,打出生到嫁人,没见过一个外男的,名儿自然是任爹娘取,随叫什么红英呐,珍珍呐,自己也不晓得这名字文不文雅。”

    “你是恼爷不曾给你取个好听的新名儿?”那老爷便笑眯眯伸手捏着了她下巴,道:“也好,也好,你爹娘给你取的‘银宝’,听着便是个家无三日粮的穷名儿,不若便叫惠娘罢,你这样贤惠温顺,正合这样的名字。”

    “惠娘”这名字,险些将守在窗外准备干点儿行侠仗义之事的素婉,惊得脚下一滑掉下去。

    就是说——女人一定要贤惠吗?

    这“惠娘”的名儿取的,还不如“银宝”呢。

    那妾室听着这名字,唇边笑意,也颇有些僵硬的。

    就算是没读过书罢——可她爹娘叫她银宝,那总是盼着她日后富贵,有银有宝能插戴。

    这夫主叫她惠娘,却只是想她小意驯顺。

    也罢,也罢,女人若要富贵,可不是只能靠小意驯顺吗?

    她心下勉强安抚自己几句,便又笑靥如花了:“奴家哪里当得起爷这样夸赞,真真羞煞人啦。”

    接下来便又是一些素婉不想看的情形,和不想听的情话。

    一个已然坍了皮的老男人,他说出来的话再甜,也是带着一股馊味儿的,至于那个妾室娇俏的笑——则在一个怯懦的婢子端几样点心进门时,变作一种似乎有些威严的刁钻。

    “怎么只这几样?我要的松子糖呢?你这蹄子,是不是忘了跟厨房里安排?”

    婢子小声道:“府中的松子,今儿都拿去做那宴客的百果蒸糕了,并没有剩下的。”

    “没有了便去买!”

    “如今城中的果子行也塌了,并没有可以买的地方……”

    “就你有嘴!”那妾室便恼起来了,“哪里有这许多理由,分明是你做事不肯用心,你把脸送过来,叫我扇你一耳光子呢!”

    那婢子果然就哆哆嗦嗦将脸送过来了,妾室也果然伸了一只手出去,照着她脸上扇了一掌。

    一巴掌也便罢了,那养得尖尖的指甲,还将婢女的面腮上刮破了一长条口子,渗出几滴血珠子来。

    饶是如此,婢女还要说:“娘子当心气恼伤着身子,不上算。”

    “滚!”妾室将她喝骂出去。

    老爷这才开了金口,说:“你对她一个刚买来的蠢丫头这样刁钻作甚,她本就什么也不懂,慢慢教就是了。便是再不堪,你将她脸蛋儿刮花了,今后可怎么嫁人呢?”

    “打花了才晓得老实!爷向来见得都是懂仁义礼智信的体面人儿,哪能知晓这样的小蹄子都揣着什么念想,说不定便是个不本分的,若是不好好调|教,今后放了出去,也丢了咱们家的颜面。”新得了“惠娘”这名字的妾室,偎依在老爷怀里,一边说着,一边拈起一颗糖,一半儿含在自己口中,一半儿往老爷口中递。

    素婉很不堪地转过了头,她瞧见那出了屋子的婢子捂着脸抽泣,却吞着声,不敢吵着里头一对富贵的狗男女。

    只从怀里摸出一片精致的银锁片来,看了又看,旋即捂在胸口,泪如雨下。

    这是个刚买来的婢子。

    她还有一个银锁,瞧着面庞身形,也不十分消瘦。

    可她还是做了婢子。

    素婉便猜她是大地动后失了亲人和家业,不能不自卖为奴的女孩儿了。如此她才会在为奴时,还留着银锁片——倘若她家计败落已久,那么,自卖为奴前一定是会将所有的浮财都卖了换钱粮的。

    而大地动后,这城中还有人能收银锁片吗?谁会用可以果腹的粮食,换一片不能吃不能用的银子呀——且还要冒着被劫匪抢走的危险呢!

    可她已然是命挺好的人了。

    这座城里,如今有的是更加可怜的女孩。

    她们侥幸没有死在地动中,或许应当说是不幸保得一条性命,往后便不得不用这仅存的一具身子,来养只剩下这身躯的自己了。

    地动前的生活,早也寻不到踪影,她们失去了能养活她们的父兄丈夫,可她们要活呀。

    哪怕像牲畜一样的活着,也是活着呀。

    连白猫都不忍心瞧——那些在陋巷和废墟中,兜售自己身体的女人,能换来的只是一口夹杂着沙土的粗粮。

    就那么不顾一切地先含在嘴里,胡乱嚼两下便吞进去,仿佛再晚一霎那,便有人要捏开她们的嘴,将粮食掏出来抢走似的。

    它叹气着说:“实在不成,人也可以吃老鼠肉,你们虽然总觉得老鼠肉不干净,可也总比这一半沙一半糠的土饼子好吃。”

    素婉说:“我猜,饥民倒是不会嫌弃鼠肉——可也要能抓得到才成。这处处都是废墟,人这样大,如何能在缝隙里抓到老鼠呢?”

    白猫绿眼睛咕噜一圈,它自告奋勇:“我可以去捉!我可以去捉了老鼠分给他们!你有没有术法,教他们相信,这老鼠们都是猫儿仙捉的,来救他们免于饿死的——让他们也和那村子里的村民一般,给我立个小庙!”

    “便是没有术法,我与那些街头巷尾的百姓分说一二,自然也就有了说法。你只是想要个小庙罢了,他们却能借此活命,实在是两便的好事——说来,他们还多占些便宜呢!”

    白猫得意得很,它的胡子一翘一翘的:“那自然了,我们这样厉害的猫——和人,又心善,帮帮这些苦命人儿,也是情理之中!”

    说着便化作一道雪白流光,直奔街巷之中的废墟。

    它甚至还动用了猫妖的法力呢,想召唤这城中的猫儿一同来捉鼠。

    但应者寥寥。

    素婉并不晓得白猫的捉鼠事业开展不顺,在她看来,老鼠肉或许能解百姓们一时之急,但真要救他们活命,靠猫儿可不行。

    得有人做主开仓,先用官仓粮食,救济生民。

    也得有人写一道奏折,快马送去朝廷,好教皇帝和重臣们知晓此间大地动的情形,这样才会有后续的赈济。

    这些事都要有人做,偏这地方官,他是个废物,论及用处,大抵还不如一只硕鼠。

    他在宴请将军及将军全家时,竟还大放厥词。

    “今岁是太后的六十圣寿,天下合该要平安吉庆,方不违了她老人家多年来为生民百姓牵挂的一片慈母心啊。若是现下写奏折,送去陛下面前,说我们这方大地动,百姓死伤无算——瞧着晦气也便罢了,若是扰了太后过圣寿的兴致,那才是罪该万死啊。”

    那一霎那,在素婉眼中,这人的可厌程度,便胜过崔鹰扬了。

    崔鹰扬不过是给自己随手捡来的小妾,取一个和“亡妻”一样的名字罢了。你说他深情罢,这份深情也没碍着他和那个卖唱的女孩儿共度良宵呀。你说他恶心人罢,他怕还当真是认定自己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呢。

    但无论如何,崔鹰扬的恶劣,是作为一个人的恶劣。

    而这官员的恶劣,是不做人的那种恶劣。

    素婉当了三辈子公主,也不曾听说有人会为了“不给太后扫兴”,就瞒下这么恶劣的天灾。

    诚然,那会子,地方官们就算送上天灾奏折,她爹也很可能会“太烦,不看”——但皇帝要做个昏君,那是糟蹋他自己的天下,而官员做个昏官,却是糟蹋皇帝的子民。

    在皇家儿女眼中,一地的百姓,又不是流官私产,他怎么可以用他们的命,换自己的仕途?

    既然他这样不做人,那就很不用拿对人的手段对他。

    素婉要拿这狗官的前途,换这一城百姓的命了。

    她强忍着恶心,蹲守在狗官屋外,待他睡着之后,便用了个术法。

    操控他起身,去书房中,铺纸开砚,写一道奏折,又写一封开仓放粮的文书,揿了规规整整的官印。

    有了这两个东西,他该做而不肯做的事情,便由不得他了。

    那地方官第二日起身时,还纳闷着呢:他分明记得自己是在爱妾房中就寝的,怎么一睁眼,却躺在书房的便榻上?

    且那桌上砚台余墨未干——他总不能是半夜梦游,起身习字了罢?

    便真要习字,也该留下几张墨宝,可他环视整个书房,没有一张写了字的纸。

    倒是他的官印,放在桌上。

    官印?!

    那地方官心头猛地一颤,快走几步,去提了那官印看。

    他多怕这印被小贼掉了包呀——如今不比平日,若有人盗走官印,必是要干些他捂都捂不住的大事情,是会累及他全家脑袋的!

    而他只看过那印鉴一眼,便双腿一软,瘫坐了下去。

    脑海里一片轰鸣。

    完了!这下完了!

    这印确是他的官印无误,半点儿毛病也挑不出来,断没有什么高手弄了个萝卜章来掉包。

    可官印上印泥未干呐!

    这显然是昨儿有人用了他的官印!

    用印的人要做什么?他不敢细想,心下只是叫苦。

    若是官印被人换了,他大可以推脱,是有人偷换了印鉴,于是印鉴失踪后被用在何处,他理所当然不知情呀!

    就算是盖在要造反的檄文上,那也是偷印的人干的!

    他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啊,就算闹出天大的事情来,大不了他自戕尽节好了!

    朝廷总不能因为他丢了点儿东西,便将他全家都送下去陪他罢?

    可是官印本尊还在。

    他怎么跟朝廷解释,这印不是我盖的,要搞事儿的人也不是我呢?

    这根本,没法子说清楚啊!

    他大口吸气,希望自己不会晕过去。

    而此刻,一名家丁匆匆而来:“老爷,外头来了许多百姓!”

    他心里一紧,道:“百姓?”

    “正是,由几个白发老儿带着,扶老携幼的,都是来和您磕头谢恩的!”

    老爷就懵了呀,谢恩?谢什么恩,谢他见死不救,让他们尽快往生的恩吗?

    但老爷毕竟是老爷,实在镇定自若呢,他定定神,就会问:“他们谢什么?”

    “谢您开了官仓放粮啊!”家丁回答起来,已经有些不安了。

    老爷的神色,实在不像是知晓自己做了这件大好事的样子啊。

    听完他的回报,就更不像了。

    ——老爷他口吐鲜血昏迷在地,一副马上就要因功德太高而飞升成仙去的架势。

章节目录

啊对,我女德不修(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妙妙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妙妙菇并收藏啊对,我女德不修(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