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傅绥清被程明术缠着问了好久“kky”是什么意思。当着杜韵庚的面问的,她心虚的很,没好意思说出来。
直到程明术在做数学周考卷的时候还转过来问她,她不耐烦地说了句:“就看看云啊,能有什么啊。”
程明术小声抱怨道:“看看云就看看云呗,还kky,搞什么神秘。”
傅绥清耳根子发红,懒得理他,埋头做着数学卷子,没敢去看旁边的杜韵庚的反应。
虽然昨天回家就洗了热水澡还喝了感冒药,但傅绥清今天还是感觉鼻子塞塞的。不过鼻音不重,程明术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没听出什么异常。
数学卷子做完她让程明术收上去的,自己去接了杯热水回来后就坐在座位上写英语题。
已经是九月中旬了,月初的闷热已经散去不少,昨天下了大雨,今天的温度还是有些低的。徐乐梦从教室外进来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看样子今天还得下雨。”
“这几个月怎么老是下雨啊。”张姗姗感叹道。
原城的气候就是这样,一年四季多雨,空气湿润的很。但这秋天的雨又与夏日的不同。夏天的雨往往是在燥热的空气里,如一盆凉水浇向燃烧的火盆,虽熄灭了大火,但仍有浇不灭的余温,股股热浪,温闷难捱。等到雨过后,太阳又很快出来了,便又陷入了火热之中。
可是秋天呢,下雨就降温,一连好几天都会凉飕飕的,今日下了大雨说不定明日还得接着下。
杜韵庚陪程明术去办公室问了题回来,说外面已经飘起了小雨。
“真的假的,我本来还想走回去的路上买点吃的呢。”
傅绥清叹了口气,趴在桌上。
“今天没人来接你了吗?”杜韵庚问。
“对啊,都不在家。”
她爸今天要值班,妈妈和奶奶都去外婆家了。她本来还想今天可以慢慢散步走回去,顺便在路上买点小吃的,现在泡汤了,只能打车回去了。
最后一节晚课的铃声响起,杜韵庚看傅绥清坐起身继续写题了,把原本想说的话憋了回去。
晚自习下课的时候雨还在下,傅绥清去储物间寻到了自己放在那很久的伞,拿着走到后门的时候发现杜韵庚还在门口站着。
她很自然地问他:“你在等我?”
“嗯。”他应声,接着问她,“下雨了,你今天打车回去?”
傅绥清:“肯定啊。”
“那走吧,我跟你一起,下雨了我也没办法淋着雨骑自行车回去。”
说完他也不去看她的反应,提步就往楼梯走了。
傅绥清当然不会说不好,一边下楼一边问他:“你不去找你朋友吗?”
“你说秦岁安吗?他昨天淋了雨,今天头晕,请假了。”
“不会是发烧了吧?”
“测过体温了,不烧。”
“那你呢,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啊?”傅绥清问他。
杜韵庚走在她身旁,注意着她下楼的脚步,“我没有。”
走到二楼,他突然问她:“你是不是感冒了?”
“嗯?”傅绥清抬头看他,“鼻音很重吗?”
他摇头,“不明显,但能听出来声音和平常不太一样。”
“鼻子有点堵,可能是感冒了吧,不过也不严重。”傅绥清继续说。
“记得吃药。”
“嗯,我知道。”
这雨下的也不算大,但在雨里走一圈肯定会把头发衣服都打湿。杜韵庚是无所谓,他见傅绥清有伞也就放心了,双手揣在兜里就打算往雨里冲。
刚迈出去一步,脚还没落地就被傅绥清给抓住了衣服扯了回来。
他还没张嘴就听她先开口了,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我有伞。”
他又去看那雨,明明也不是什么倾盆大雨。
傅绥清松了抓住他衣服的手,用两只手把伞撑开,举起伞往他身边靠,“你过来点。”
他俩抬步走下台阶,杜韵庚的手覆上伞柄,从她手中接过雨伞,走在雨中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他为她撑伞。
傅绥清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松了手,反正就是任由着他来了。
从背后看,和言情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他撑的伞是朝她那方倾斜的。相比于傅绥清的一点雨没淋着,他的肩膀被打湿一半。
落俗又浪漫。
校门外挤了很多人,伞也挤着伞,越是在离校门近的地方就越是寸步难行。
他俩刚挤进人堆杜韵庚就扯着她的袖子把她拉到自己的前方,护着她往前走。
傅绥清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因为身后有人给了她满满的踏实感。
下雨天连卖吃的的小摊贩都少了一点,被校门口等着拉人的三轮车占据了大半位置。杜韵庚见这个时间段这么堵估计也打不到出租车,把傅绥清塞进一辆红铁皮的电动三轮车里,他也跟着钻了进去。
狭窄的空间里两个人并排挨着,肩膀抵着肩膀,雨伞被收起,搭在杜韵庚的脚边。
隔板前面的师傅是一个大叔,在众多三轮车中抢到了生意觉得格外开心,笑着问他们往哪走。
“江嘉园。”杜韵庚先她一步开口。
江嘉园,那是傅绥清家小区的名字。
他淋段路的雨倒是无所谓,让她衣服干着回去才是要紧事。
“哎。”师傅笑着答应声,架着电三轮掉了个头。
转弯的时候由于惯性傅绥清的身体往杜韵庚的身上靠,在车尾甩过来以后又迅速坐直了身子。至于杜韵庚,全身都是紧绷的,一动也不敢动。
等红灯的期间又是一阵无言,也不是故意不说话,是傅绥清看着模糊的街道发呆了。
她很爱感受这样一些静谧的时刻,整个人都会放松起来。
傅绥清的长发散着的,落在肩上,看着有点随意。他有意无意地低了下头,嗅到了洗发水的香味。
过了红绿灯,傅绥清的注意力又放了回来,身体往后轻轻一靠,把本来心猿意马的杜韵庚吓了一跳。
接着便听她开口:“你现在都不戴口罩了吗?”
“嗯。”他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得做出些改变。”
他本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觉得这样就这样了吧,能遮住自己就行。可这段时间有些奇怪,他怕别人再把他当成异类,他怕她时间一久也觉得他是个奇怪的人。
“这就对了嘛,现在这样多好啊。”
她一向会说好话,就连最普通的语言从她口中说出来也会觉得悦耳一点。
看来是做对了。
车子停在了江嘉园的大门前,宣告着短暂的同行时光结束。
雨伞放在杜韵庚的脚边,他先她下了电三轮,撑着伞走到她身边,在她下车的第一时间为她挡住了雨滴。
陪她走到门口保卫室的屋檐下,他伸手把伞递给她,“快进去吧。”
她站着不动,双眼盯着他看,在他开始觉得不自在的时候对他说道:“你送我进去吧。”
话一出,杜韵庚有些意外的看着她。他不是第一次和她一起到她家小区门口,但从没有进去过一次,都是在小区门口就分别了。他猜到了点什么,撑着伞走在她旁边陪她进了小区。
傅绥清家住在最里面的一栋楼,这个点又在下雨,往里走的路上都没有遇见小区里的邻居。
走到一单元楼下,傅绥清快走两步从伞下钻到了房檐下,杜韵庚这才知道到她家楼下了。他握着伞柄的手往前一伸,雨水很快就打湿了他的后背,“你快去回去吧。”
慢动作的播放,像是一场博弈。
傅绥清摇摇头,“你快打着伞回去吧,我先上楼了。”
杜韵庚收回手,重新被雨伞遮蔽。
好像猜对了。
她让他陪她进来就是不想他没有伞淋着雨回去。如果刚刚在小区门口就让他拿着伞走,他是肯定不会答应让她淋一段路的雨的。
他说:“嗯,你快上去吧。”
傅绥清跟他挥挥手就跑上楼了,要是多停留一会儿就显得腻腻歪歪的,想着觉得怪别扭的。
一打开家门,家里果然一个人也没有。她给江夏打了电话,确认她和奶奶都在外婆家今晚就不回来了。
江夏还嘱咐她:“冰箱里还有今天刚买的速冻水饺,你饿了就煮点,想吃别的就点外卖,你爸得凌晨才回来,你不用等他。”
“知道啦,我煮饺子就好了。”
挂了电话,她就去厨房烧水了。路过嵌在玄关鞋柜旁的全身镜,她站在镜子面前看了看。头发没湿,衣服也没湿,自己的身上没有一处被雨水打湿。
杜韵庚撑着伞走回晟丽华苑,门卫室的灯还亮着,里面没坐人,只有那只小区里的三花猫蹲坐在小桌旁,舔着自己一只前爪的毛。
见杜韵庚站在门外立马起了身,走到他脚边缠着他的脚。他蹲下,一伸手三花猫就顺势而上,钻到了他的怀里。
他还在疑惑这只猫今天怎么跑这里来了,走过去发现车棚旁的猫窝塌了就懂了,这小家伙没地去了。
那猫窝是小区里的爱猫人士给三花猫搭的,轻木板搭起来的,外面还铺了层塑料隔水膜,下雨天也不用怕会把它的家打湿。
也不知道是谁把这小窝弄塌了,车棚的地面又是湿的,三花猫只能跑到门卫室去躲雨了。
杜韵庚抱着它,发现它背上的毛大半是湿的,身体还有些轻微颤抖。
到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张干燥的毛巾给三花猫包住,卫生间里还有前些日子杜颂风让人送来的烘干箱,说是杜祁玉不知道从哪知道的东西,非吵着要给安娜也买一个。但杜韵庚也不常用那东西,也是怕再把三花猫给吓着了,只能耐心的拿着毛巾一下一下地给它擦着。
安娜早就窝在沙发上观察好一会儿了,似乎是已经熟悉了这位三天两头出现在它家的客人,它现在已经懒得起身相迎了。
三花猫比安娜要高大一些,相比于几个星期前还会因为弹跳力不够而登不上沙发的安娜,三花猫的一跃而上就显得轻松流畅了许多。
杜韵庚看着沙发上非常自来熟的躺下的三花猫,细细想来,虽然小区里的人都对它很好,甚至愿意花些心思给它搭个小窝,但却一直没有人想过要把它接回自己家养着。
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最后站起身,把沙发上团成一圈眯着眼的三花猫抱了起来朝玄关的方向走去。他把猫放在入门垫上,打开了门。
眼底有一丝的暗流涌动,期待着它接下来的反应。
这一次,三花猫没有像之前一样钻出门外,它调转了一个方向,远离了那扇近在咫尺的门,又跑回沙发上窝着去了。
他的一颗心落定。
好了,他决定要养它了。
门再次关上,砰的一声又喊亮了楼道里的声控灯。
这一晚,他从别人那得到了一把伞,他撑着伞捡到了一只猫,他决定收养这只猫。
一些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却总觉得之间有一些奇妙的关联。就好比,他会想,傅绥清好心的给了他一把伞,于是他也变得好心,给了三花猫一个家。
毫无厘头,但就是这么萌生出来了。
今夜没有月亮现身,只有乌糟糟的云布满了整片天空。但始终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月光,投到了水泥的地板。
直到程明术在做数学周考卷的时候还转过来问她,她不耐烦地说了句:“就看看云啊,能有什么啊。”
程明术小声抱怨道:“看看云就看看云呗,还kky,搞什么神秘。”
傅绥清耳根子发红,懒得理他,埋头做着数学卷子,没敢去看旁边的杜韵庚的反应。
虽然昨天回家就洗了热水澡还喝了感冒药,但傅绥清今天还是感觉鼻子塞塞的。不过鼻音不重,程明术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没听出什么异常。
数学卷子做完她让程明术收上去的,自己去接了杯热水回来后就坐在座位上写英语题。
已经是九月中旬了,月初的闷热已经散去不少,昨天下了大雨,今天的温度还是有些低的。徐乐梦从教室外进来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看样子今天还得下雨。”
“这几个月怎么老是下雨啊。”张姗姗感叹道。
原城的气候就是这样,一年四季多雨,空气湿润的很。但这秋天的雨又与夏日的不同。夏天的雨往往是在燥热的空气里,如一盆凉水浇向燃烧的火盆,虽熄灭了大火,但仍有浇不灭的余温,股股热浪,温闷难捱。等到雨过后,太阳又很快出来了,便又陷入了火热之中。
可是秋天呢,下雨就降温,一连好几天都会凉飕飕的,今日下了大雨说不定明日还得接着下。
杜韵庚陪程明术去办公室问了题回来,说外面已经飘起了小雨。
“真的假的,我本来还想走回去的路上买点吃的呢。”
傅绥清叹了口气,趴在桌上。
“今天没人来接你了吗?”杜韵庚问。
“对啊,都不在家。”
她爸今天要值班,妈妈和奶奶都去外婆家了。她本来还想今天可以慢慢散步走回去,顺便在路上买点小吃的,现在泡汤了,只能打车回去了。
最后一节晚课的铃声响起,杜韵庚看傅绥清坐起身继续写题了,把原本想说的话憋了回去。
晚自习下课的时候雨还在下,傅绥清去储物间寻到了自己放在那很久的伞,拿着走到后门的时候发现杜韵庚还在门口站着。
她很自然地问他:“你在等我?”
“嗯。”他应声,接着问她,“下雨了,你今天打车回去?”
傅绥清:“肯定啊。”
“那走吧,我跟你一起,下雨了我也没办法淋着雨骑自行车回去。”
说完他也不去看她的反应,提步就往楼梯走了。
傅绥清当然不会说不好,一边下楼一边问他:“你不去找你朋友吗?”
“你说秦岁安吗?他昨天淋了雨,今天头晕,请假了。”
“不会是发烧了吧?”
“测过体温了,不烧。”
“那你呢,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啊?”傅绥清问他。
杜韵庚走在她身旁,注意着她下楼的脚步,“我没有。”
走到二楼,他突然问她:“你是不是感冒了?”
“嗯?”傅绥清抬头看他,“鼻音很重吗?”
他摇头,“不明显,但能听出来声音和平常不太一样。”
“鼻子有点堵,可能是感冒了吧,不过也不严重。”傅绥清继续说。
“记得吃药。”
“嗯,我知道。”
这雨下的也不算大,但在雨里走一圈肯定会把头发衣服都打湿。杜韵庚是无所谓,他见傅绥清有伞也就放心了,双手揣在兜里就打算往雨里冲。
刚迈出去一步,脚还没落地就被傅绥清给抓住了衣服扯了回来。
他还没张嘴就听她先开口了,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我有伞。”
他又去看那雨,明明也不是什么倾盆大雨。
傅绥清松了抓住他衣服的手,用两只手把伞撑开,举起伞往他身边靠,“你过来点。”
他俩抬步走下台阶,杜韵庚的手覆上伞柄,从她手中接过雨伞,走在雨中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他为她撑伞。
傅绥清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松了手,反正就是任由着他来了。
从背后看,和言情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他撑的伞是朝她那方倾斜的。相比于傅绥清的一点雨没淋着,他的肩膀被打湿一半。
落俗又浪漫。
校门外挤了很多人,伞也挤着伞,越是在离校门近的地方就越是寸步难行。
他俩刚挤进人堆杜韵庚就扯着她的袖子把她拉到自己的前方,护着她往前走。
傅绥清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因为身后有人给了她满满的踏实感。
下雨天连卖吃的的小摊贩都少了一点,被校门口等着拉人的三轮车占据了大半位置。杜韵庚见这个时间段这么堵估计也打不到出租车,把傅绥清塞进一辆红铁皮的电动三轮车里,他也跟着钻了进去。
狭窄的空间里两个人并排挨着,肩膀抵着肩膀,雨伞被收起,搭在杜韵庚的脚边。
隔板前面的师傅是一个大叔,在众多三轮车中抢到了生意觉得格外开心,笑着问他们往哪走。
“江嘉园。”杜韵庚先她一步开口。
江嘉园,那是傅绥清家小区的名字。
他淋段路的雨倒是无所谓,让她衣服干着回去才是要紧事。
“哎。”师傅笑着答应声,架着电三轮掉了个头。
转弯的时候由于惯性傅绥清的身体往杜韵庚的身上靠,在车尾甩过来以后又迅速坐直了身子。至于杜韵庚,全身都是紧绷的,一动也不敢动。
等红灯的期间又是一阵无言,也不是故意不说话,是傅绥清看着模糊的街道发呆了。
她很爱感受这样一些静谧的时刻,整个人都会放松起来。
傅绥清的长发散着的,落在肩上,看着有点随意。他有意无意地低了下头,嗅到了洗发水的香味。
过了红绿灯,傅绥清的注意力又放了回来,身体往后轻轻一靠,把本来心猿意马的杜韵庚吓了一跳。
接着便听她开口:“你现在都不戴口罩了吗?”
“嗯。”他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得做出些改变。”
他本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觉得这样就这样了吧,能遮住自己就行。可这段时间有些奇怪,他怕别人再把他当成异类,他怕她时间一久也觉得他是个奇怪的人。
“这就对了嘛,现在这样多好啊。”
她一向会说好话,就连最普通的语言从她口中说出来也会觉得悦耳一点。
看来是做对了。
车子停在了江嘉园的大门前,宣告着短暂的同行时光结束。
雨伞放在杜韵庚的脚边,他先她下了电三轮,撑着伞走到她身边,在她下车的第一时间为她挡住了雨滴。
陪她走到门口保卫室的屋檐下,他伸手把伞递给她,“快进去吧。”
她站着不动,双眼盯着他看,在他开始觉得不自在的时候对他说道:“你送我进去吧。”
话一出,杜韵庚有些意外的看着她。他不是第一次和她一起到她家小区门口,但从没有进去过一次,都是在小区门口就分别了。他猜到了点什么,撑着伞走在她旁边陪她进了小区。
傅绥清家住在最里面的一栋楼,这个点又在下雨,往里走的路上都没有遇见小区里的邻居。
走到一单元楼下,傅绥清快走两步从伞下钻到了房檐下,杜韵庚这才知道到她家楼下了。他握着伞柄的手往前一伸,雨水很快就打湿了他的后背,“你快去回去吧。”
慢动作的播放,像是一场博弈。
傅绥清摇摇头,“你快打着伞回去吧,我先上楼了。”
杜韵庚收回手,重新被雨伞遮蔽。
好像猜对了。
她让他陪她进来就是不想他没有伞淋着雨回去。如果刚刚在小区门口就让他拿着伞走,他是肯定不会答应让她淋一段路的雨的。
他说:“嗯,你快上去吧。”
傅绥清跟他挥挥手就跑上楼了,要是多停留一会儿就显得腻腻歪歪的,想着觉得怪别扭的。
一打开家门,家里果然一个人也没有。她给江夏打了电话,确认她和奶奶都在外婆家今晚就不回来了。
江夏还嘱咐她:“冰箱里还有今天刚买的速冻水饺,你饿了就煮点,想吃别的就点外卖,你爸得凌晨才回来,你不用等他。”
“知道啦,我煮饺子就好了。”
挂了电话,她就去厨房烧水了。路过嵌在玄关鞋柜旁的全身镜,她站在镜子面前看了看。头发没湿,衣服也没湿,自己的身上没有一处被雨水打湿。
杜韵庚撑着伞走回晟丽华苑,门卫室的灯还亮着,里面没坐人,只有那只小区里的三花猫蹲坐在小桌旁,舔着自己一只前爪的毛。
见杜韵庚站在门外立马起了身,走到他脚边缠着他的脚。他蹲下,一伸手三花猫就顺势而上,钻到了他的怀里。
他还在疑惑这只猫今天怎么跑这里来了,走过去发现车棚旁的猫窝塌了就懂了,这小家伙没地去了。
那猫窝是小区里的爱猫人士给三花猫搭的,轻木板搭起来的,外面还铺了层塑料隔水膜,下雨天也不用怕会把它的家打湿。
也不知道是谁把这小窝弄塌了,车棚的地面又是湿的,三花猫只能跑到门卫室去躲雨了。
杜韵庚抱着它,发现它背上的毛大半是湿的,身体还有些轻微颤抖。
到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张干燥的毛巾给三花猫包住,卫生间里还有前些日子杜颂风让人送来的烘干箱,说是杜祁玉不知道从哪知道的东西,非吵着要给安娜也买一个。但杜韵庚也不常用那东西,也是怕再把三花猫给吓着了,只能耐心的拿着毛巾一下一下地给它擦着。
安娜早就窝在沙发上观察好一会儿了,似乎是已经熟悉了这位三天两头出现在它家的客人,它现在已经懒得起身相迎了。
三花猫比安娜要高大一些,相比于几个星期前还会因为弹跳力不够而登不上沙发的安娜,三花猫的一跃而上就显得轻松流畅了许多。
杜韵庚看着沙发上非常自来熟的躺下的三花猫,细细想来,虽然小区里的人都对它很好,甚至愿意花些心思给它搭个小窝,但却一直没有人想过要把它接回自己家养着。
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最后站起身,把沙发上团成一圈眯着眼的三花猫抱了起来朝玄关的方向走去。他把猫放在入门垫上,打开了门。
眼底有一丝的暗流涌动,期待着它接下来的反应。
这一次,三花猫没有像之前一样钻出门外,它调转了一个方向,远离了那扇近在咫尺的门,又跑回沙发上窝着去了。
他的一颗心落定。
好了,他决定要养它了。
门再次关上,砰的一声又喊亮了楼道里的声控灯。
这一晚,他从别人那得到了一把伞,他撑着伞捡到了一只猫,他决定收养这只猫。
一些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却总觉得之间有一些奇妙的关联。就好比,他会想,傅绥清好心的给了他一把伞,于是他也变得好心,给了三花猫一个家。
毫无厘头,但就是这么萌生出来了。
今夜没有月亮现身,只有乌糟糟的云布满了整片天空。但始终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月光,投到了水泥的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