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节 原来神仙也怕家长
京城虽好,但终究不是家。
不过父皇说的也对,他应该多看看多想想。
大夏盛京朝歌的繁华,确实远非当初的咸阳可比。连父皇都觉得有可借鉴之处,愿意沉下心来多看多思多行,他又什么可自傲的?
只愿这一世,他能成为一个让父皇满意的儿子。
五妹妹信中说给他们做了过冬的棉衣,下次寄来,虽明知道不得等些日子,但灵蔚已经开始期待。
毕竟是妹妹亲手做的啊。
始皇陛下却是想着豫亲王,这是个可交之人。
因是修行者,不涉及储位之争,但在大夏朝廷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他往来的收获远大于风险。
晏家与他搞好关系,确实是一步妙棋。
当然,这也是机缘巧合之事。
可惜信中并未提及具体用什么与豫亲王做了交易,始皇原本猜想豫亲王和二儿子都是修行者,应该是关于修行方面的事情。但看了四闺女的信,才知道银子宅子是四闺女赚的,能让豫亲王付出万两银并价值万两的宅子作为代价,那么四闺女给的东西,价值应该不低,至少肯定是远高于二万两银子的价值的。
不过,始皇也不急,等豫亲王来找他时,自然什么都知道了。这点城府和耐心,他还是有的。
灵蔚想着上次他的父皇陛下竟然偷偷写信回家,很不厚道,虽然后来寄银票回去时,他也偷偷的写了信,但他觉得自己应该再次表达一下对娘和弟妹妹们的想念之情,毕竟上次他太含蓄了。
见了弟弟妹妹的信,他觉得关于感情的表达,大可直白坦率一些。
这会儿见他父皇的心情肉眼可见的不错,便提议:“爹,现在不缺银子了,我们是不是买点京城的特产给家中寄去?兴许年前娘她们能收到。”
身为一个有儿女孝顺,不必再为银子发愁的老父亲,始皇陛下感觉自己很可以大方点,便点了头:“明儿你我父子一起去街上瞧瞧有什么可买的。只是你的功课不能拉下。明年你去考国子学,若能进学,咱们便把你娘和弟弟妹妹们接来京城。”
至于自己能不能金榜题名,始皇觉得问题不大。
毕竟自己之前三十年,自记事起便一直兢兢业业的苦读,底子还是有的。而关于政见与经验,他自认即便在当世,也属一流。打下过万里江山,管理过一个偌大帝国的帝皇,要是连科考的那点文章都做不出实料来,那一定是他失忆了。
灵蔚对于考学之事,倒也积极,毕竟他也想见识一下,大夏帝国的最高学府是什么样子的。
大秦当年,可没有这样的学府可供世人进学。
再说,这是父皇对他的期望。
虽然恢复了记忆的他,感觉自己多大年纪了还去考学,还挺难为情的。不过活到老学到老嘛。
二弟一个神仙,不也老老实实每天上早课吗?二弟在信中提及被老娘和四妹妹压着学习的事情,表达了深深的怨念,他当时差点乐的笑出声。
原来神仙也怕家长啊。() ()
灵蔚这边想的挺多,一抬眼,始皇陛下已经拿着书在看了。灵蔚就觉得他父皇虽然因为这辈子三十年的经历,而多了些人情味,但骨子里的工作狂属性,其实半点也没变。
倒是他自己,似乎更喜欢身为晏灵蔚的人生。
公子扶苏的人生,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很多时候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重活一世,他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上辈子因为对父皇的不信任和自己的懦弱,而辜负了父皇对他的期望,很可能把大秦推进了深渊。
父皇和他都不再提前世之事,不过是因为于事无补罢了。
然而这份遗憾,却始终在埋在他内心深处。
想到这些,灵蔚觉得,这辈子,同样身为长子的他,绝不能再让父亲失望。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灵蔚也开始认真看书。
能考进国子学府的,说是万里挑一都不为过。即便有两世记忆,灵蔚也不以为自己就有绝对的把握。二弟信中说,娘希望他和妹妹们都考上,二弟对妹妹们信心十足,介时若是弟弟妹妹们都能入学,而他却落榜,那他真该再死一次了。
若是写信的猴哥知道他的信让大哥这么想,一定会劝他看开点。
我一个神仙都不愿和学神比,尤其是小寻这样的变、态!何苦来着?活的轻松自在些不美吗?
可惜猴哥并不知道他大哥因为他的信正决定发奋图强,他这会儿正陪着县尊大人午膳呢。
美酒虽好,不可贪怀,县尊大人他是个十分自律的人!
膳后还得试一下新农具呢。
如果真的好用,年前就得找木匠开工,必得在开春前做一批出来,春耕时便可用上。
一顿午膳,县尊大人吃的心满意足,偷偷的抚着肚子暗自庆幸,还好出门前换了宽松的便装,也还好如今是冬季,这要是夏天,肚子可遮不住了,叫人知道他一介县尊,竟然跑人家吃的肚圆,太有失威严啦!
他更开心的是,几样新粮他都试吃了,口味着实不错,尤其是那道拨丝红薯,香甜脆糯俱全,简直是热爱甜食的人的福音。
当然那道酸菜鱼也十分下饭,让人吃的停不下来,口感虽然辛辣,第一口尚难承受,可越吃越上瘾。
必须要试种植,只要成功,他一定全力推广。
而晏家兄妹发现新粮的功劳,他也绝不会忘了,一旦成功,他便上折子为晏家兄妹请功。
几孩子是凤池兄的亲儿亲闺女,他们有了发现并试种新粮物种的功劳,凤池兄的官途,都将坦荡许多!
灵素见大家吃的都不少,便给上了消食茶,喝完茶,猴哥和灵舟陪着李行简去试犁,李行简对灵舟的印象极好,这少年眉清目秀,眼神清正,才学亦很不错,得知他如今间是跟着公玉明溪读书,李行简不免吃惊。
书画双绝,并不代表文道水平很高。
但显然,这位晏家少年,对他的二婶兼先生十分尊敬推崇,可见晏凤池的夫人,才学亦是极为不错的。
:
不过父皇说的也对,他应该多看看多想想。
大夏盛京朝歌的繁华,确实远非当初的咸阳可比。连父皇都觉得有可借鉴之处,愿意沉下心来多看多思多行,他又什么可自傲的?
只愿这一世,他能成为一个让父皇满意的儿子。
五妹妹信中说给他们做了过冬的棉衣,下次寄来,虽明知道不得等些日子,但灵蔚已经开始期待。
毕竟是妹妹亲手做的啊。
始皇陛下却是想着豫亲王,这是个可交之人。
因是修行者,不涉及储位之争,但在大夏朝廷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他往来的收获远大于风险。
晏家与他搞好关系,确实是一步妙棋。
当然,这也是机缘巧合之事。
可惜信中并未提及具体用什么与豫亲王做了交易,始皇原本猜想豫亲王和二儿子都是修行者,应该是关于修行方面的事情。但看了四闺女的信,才知道银子宅子是四闺女赚的,能让豫亲王付出万两银并价值万两的宅子作为代价,那么四闺女给的东西,价值应该不低,至少肯定是远高于二万两银子的价值的。
不过,始皇也不急,等豫亲王来找他时,自然什么都知道了。这点城府和耐心,他还是有的。
灵蔚想着上次他的父皇陛下竟然偷偷写信回家,很不厚道,虽然后来寄银票回去时,他也偷偷的写了信,但他觉得自己应该再次表达一下对娘和弟妹妹们的想念之情,毕竟上次他太含蓄了。
见了弟弟妹妹的信,他觉得关于感情的表达,大可直白坦率一些。
这会儿见他父皇的心情肉眼可见的不错,便提议:“爹,现在不缺银子了,我们是不是买点京城的特产给家中寄去?兴许年前娘她们能收到。”
身为一个有儿女孝顺,不必再为银子发愁的老父亲,始皇陛下感觉自己很可以大方点,便点了头:“明儿你我父子一起去街上瞧瞧有什么可买的。只是你的功课不能拉下。明年你去考国子学,若能进学,咱们便把你娘和弟弟妹妹们接来京城。”
至于自己能不能金榜题名,始皇觉得问题不大。
毕竟自己之前三十年,自记事起便一直兢兢业业的苦读,底子还是有的。而关于政见与经验,他自认即便在当世,也属一流。打下过万里江山,管理过一个偌大帝国的帝皇,要是连科考的那点文章都做不出实料来,那一定是他失忆了。
灵蔚对于考学之事,倒也积极,毕竟他也想见识一下,大夏帝国的最高学府是什么样子的。
大秦当年,可没有这样的学府可供世人进学。
再说,这是父皇对他的期望。
虽然恢复了记忆的他,感觉自己多大年纪了还去考学,还挺难为情的。不过活到老学到老嘛。
二弟一个神仙,不也老老实实每天上早课吗?二弟在信中提及被老娘和四妹妹压着学习的事情,表达了深深的怨念,他当时差点乐的笑出声。
原来神仙也怕家长啊。() ()
灵蔚这边想的挺多,一抬眼,始皇陛下已经拿着书在看了。灵蔚就觉得他父皇虽然因为这辈子三十年的经历,而多了些人情味,但骨子里的工作狂属性,其实半点也没变。
倒是他自己,似乎更喜欢身为晏灵蔚的人生。
公子扶苏的人生,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很多时候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重活一世,他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上辈子因为对父皇的不信任和自己的懦弱,而辜负了父皇对他的期望,很可能把大秦推进了深渊。
父皇和他都不再提前世之事,不过是因为于事无补罢了。
然而这份遗憾,却始终在埋在他内心深处。
想到这些,灵蔚觉得,这辈子,同样身为长子的他,绝不能再让父亲失望。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灵蔚也开始认真看书。
能考进国子学府的,说是万里挑一都不为过。即便有两世记忆,灵蔚也不以为自己就有绝对的把握。二弟信中说,娘希望他和妹妹们都考上,二弟对妹妹们信心十足,介时若是弟弟妹妹们都能入学,而他却落榜,那他真该再死一次了。
若是写信的猴哥知道他的信让大哥这么想,一定会劝他看开点。
我一个神仙都不愿和学神比,尤其是小寻这样的变、态!何苦来着?活的轻松自在些不美吗?
可惜猴哥并不知道他大哥因为他的信正决定发奋图强,他这会儿正陪着县尊大人午膳呢。
美酒虽好,不可贪怀,县尊大人他是个十分自律的人!
膳后还得试一下新农具呢。
如果真的好用,年前就得找木匠开工,必得在开春前做一批出来,春耕时便可用上。
一顿午膳,县尊大人吃的心满意足,偷偷的抚着肚子暗自庆幸,还好出门前换了宽松的便装,也还好如今是冬季,这要是夏天,肚子可遮不住了,叫人知道他一介县尊,竟然跑人家吃的肚圆,太有失威严啦!
他更开心的是,几样新粮他都试吃了,口味着实不错,尤其是那道拨丝红薯,香甜脆糯俱全,简直是热爱甜食的人的福音。
当然那道酸菜鱼也十分下饭,让人吃的停不下来,口感虽然辛辣,第一口尚难承受,可越吃越上瘾。
必须要试种植,只要成功,他一定全力推广。
而晏家兄妹发现新粮的功劳,他也绝不会忘了,一旦成功,他便上折子为晏家兄妹请功。
几孩子是凤池兄的亲儿亲闺女,他们有了发现并试种新粮物种的功劳,凤池兄的官途,都将坦荡许多!
灵素见大家吃的都不少,便给上了消食茶,喝完茶,猴哥和灵舟陪着李行简去试犁,李行简对灵舟的印象极好,这少年眉清目秀,眼神清正,才学亦很不错,得知他如今间是跟着公玉明溪读书,李行简不免吃惊。
书画双绝,并不代表文道水平很高。
但显然,这位晏家少年,对他的二婶兼先生十分尊敬推崇,可见晏凤池的夫人,才学亦是极为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