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在六年后的春天。
得靠于当年努力高考考了个好成绩林星上了一个一本大学,后来又一路长虹的考公考编,没有丝毫犹豫,研究生一毕业又去考了教师资格证,学历和努力的加持让她后来的人生几乎顺风顺水。
其实大多的人都不理解:研究生毕业明明有好多工作可以找,为什么要去当老师,她们还在不理解这个时林星做了一件别人更无法理解的事,她回了宜城。
没错,宜城,那个四线什么都不发达但物价却贵的离谱的城市。
“林星,你疯了?”她记得她的很多好朋友都曾这样惊讶又疑惑的问过她。
她从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那是她在被宋念白救下,而宋念白却面临被强制要求道歉不然就退学的威胁时她做的最坚定的决定,也是那个决定和那个人撑着她走过了那些枯燥难熬的学习生涯。
被救下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不,其实说,从那天早上她知道自己被造黄谣而自己百口莫辩的那一刻起她就想了很多,比如她是怎么从重男轻女,毫无隐私,一直被灌输家里没钱的家庭里走过来,又是怎么从晚上俩三点睡早上五点半起床,天天做题做到哭走到高三。
她看着别人比她好那么多倍的教学资源,好那么多倍的教资力量,她羡慕,她从未如此强烈的想:如果这个城市发达一点,有稍微好一点的师资力量,那么考上大学是不是都会比现在简单一点。
也是从那天晚上她正式萌发了以后做老师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在她得知宋念白被强制要求道歉,不然就直接开除时到达了顶端,她从未如此恨过,原来道理在钱面前真的可以没有任何作用,它可以让人不论是非,可以让人不管自己是不是会毁掉一个学生的一辈子。
直到那件事情过去很久她也还是常常后怕,不是怕自己当时如果真的跳下去了怎么办,而是想,如果当年没有迟北故,宋念白不愿意道歉真的被开除了怎么办。
她们同为学生所以她们知道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对她们来说有多重要,因为她们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她们知道开除意味着一辈子只能在这,因为她们同为女性所以她们知道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结婚生子,因为她们有同样让人窒息的家庭,所以她们知道走不出这里就是从一个深渊掉进另一个更深的深渊。
太多太多的感同身受让她几乎觉得自己已经成了站在悬崖边上的宋念白,她没法接受宋念白的一生毁于此地,更无法接受宋念白一辈子烂在这个地方,可那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她们没有钱也没有权,她们只是这人世间最普通的一个平民百姓,所以她总是无数次的感谢迟北故,感谢那个人喜欢宋念白,救宋念白的同时也连带着救了她。
说连带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不管这件事发生在哪个人的身上,以迟北故一惯的作风他依旧会对这件事表明态度,依旧会查明真相。
可她不会忘记是因为有宋念白他才那么着急,如果再晚一点,再晚一分钟,她没有听到造谣已经被澄清的消息她将会在几秒后从六楼一跃而下,粉身碎骨血流满地,也不会忘记为了宋念白迟北故在背后做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多少精力,熬了多少夜才能在短短俩天内把校长扳下台,她亦不会忘记因为宋念白她的青春才有了那些不曾奢求过的热闹:运动会,演唱会,百日誓师…….
她知道的,一直都知道,台下观众千万,那么多首歌,其实只是那人想把那几首歌唱给那一个人听。
是什么时候知道迟北故喜欢宋念白的呢,是看见了他趁对方不经意间回头悄悄观望,是看见他看着她的照片漫无目的的发神,是看见对方偷偷看她的试卷分析问题在哪里。
都说相爱之人对视时眼神炽热又痴狂,可她们对视时彼此的眼神却一个比一个眷恋。
要问明显吗,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藏得好,乍一看不会发现任何问题。
一个太过自卑,一个又偏偏藏得太好。
可她就是知道了,知道她们互相喜欢,知道他们为彼此做的那些事,即使她不能改变什么,而她知道的这些东西成了迟北故死后心里挥之不去的念想。
那个挥之不去的念想让她直直走上了回到宜城高中这条路,于是她又回到了这里,带着迟北故未被宋念白知晓的爱意。
出乎意料的,再回到宜城高中时,她看见了另一个熟人,林静桉。
只不过这次再见时她们已不是同学,林静桉作为校长来接待她这一个任教老师,没错,林静桉真的做了宜城高中的校长,不怀疑,林静桉完全有那个能力也完全有那个实力。
对方很亲切的和她打了招呼然后带她去了自己的办公室,二楼的右边走廊,是她最熟悉的那个办公室,上楼时林星路过了高三四班,里面恰巧在上课,林星不经意的往教室里晃了一眼然后看见了讲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
对方依旧像几年前一样戴着副眼镜吊儿郎当的模样,笑着撑着手在讲台上嘲讽被叫上黑板上做题的人字写的像狗刨。
是纪枕槐。
林星听着教室里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的“切”恍然觉得一切都没有变,她还坐在教室里上课,看着迟北故守着宋念白,看着于朝和陈安互损,听着陆允允和宋念白抱怨作业多,一切的一切都和当年一样。
像是察觉到了窗外有人在观察他,教室里的人侧过头看了一眼门外,那人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后朝她和她身边的林静桉点了下头。
“他还在这里教书吗?”林星有不确定的问
林静桉点了点头:“他一直都在这教书。”
那时对学位和太多东西都没有概念只是知道纪枕槐会的很多,读过特别多的书有很多的知识,后来自己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纪枕槐有多厉害,再想起时只觉得匪夷所思了,那样一个人来教他们完全是浪费,没想到对方竟然还在这里教书。
林星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他的工资是学校发吗?”
“你想什么呢,我们学校能请的起他?”林静桉笑了一声,“你我们都请不起。”
林星摇了摇头:“我不靠这点钱活着,你们正常开工资就行了。”
后来林静桉没再说话只是在把林星送到办公室之后轻轻抱住了对方
“你不该再回来的。”
林星只是慢慢回抱住了对方,她当然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走出这里,明明有更好的发展却又像是回到了原点,可如同林星知道林静桉为什么会回到这里做校长一样,林静桉也知道为什么林星会做老师又为什么会回到这里。
世间有太多东西无法言说,明明彼此都为彼此觉得不值得,可偏偏大家又都在义无反顾的朝着那个不值得的选择走,边走还边劝别人别走这条不值得的路。
她应该说点什么来安慰彼此的心,例如:其实这里也很好啊,其实这里的没想象中那么糟啊,但这些说法安慰不了任何人,每个人回到这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没有人比她们更清楚这座城市怎么样,与其推脱安慰不如大胆承认自己回来确实花了很多勇气,确实舍弃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换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从这座城市出来,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这里发生的有关他们的回忆还有所怀念,谁又愿意回到这里呢?
他们都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人会回来,大家都说要去往祖国的西部,可其实真的从那些地方逃离出来后,每个人都在奔向沿海的发达城市,没有人愿意再回去体验那种人生了,毕竟拼了命才从那些地方逃出来,又怎么还会愿意回去在那里待一辈子。
漫天的黄沙和遍地的高山困住的不仅仅只有人,还有希望,还有再回到那里的勇气。
林星咧嘴朝着林静桉笑了笑,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我敬佩所有回到这里的人的勇气,也祝福所有奔向更好未来的人的决定。”
我大胆的承认自己的胆怯,也大胆的夸赞自己再回到这里的勇气。
她说完这句话后林静桉没再说别的话只是在离开办公室前轻轻的说了句谢谢。
然后日子就像该过的那样,备课上课看着现在的少年拥有热烈的青春,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读书拼命刷题。
看着太阳升起,看着暴雨侵袭。
不同于之前的是即使现在教学资源依旧算不上很好,但学校里一直有公司在捐款,除了纪枕槐和她之外上面又调来了三个研究生。
五个几乎全能的老师加上林静桉负责了全部高三班级的重难点和知识题量扩展,尽量缩小和其他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
一切都风平浪静,林星在这个学校待了半年,直到后来林星妈开始给林星安排相亲对象,催促林星安家结婚生子,然后林星开始奔上相亲之路,但更多时候相亲只是一种缓兵之计,一种让林妈停止念叨,停止给她灌输大龄剩女以后没人要的缓兵之计。
要问她想结婚吗她没法回答,可如果结婚意味着辞职待在家照顾孩子,承受自己的丈夫在外出轨,承受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差,承受自己越变越差的精神状况,承受丧偶式的家庭教育,承受三天俩吵,张口闭口黄脸婆羞辱的“怨妇”,那她可能一辈子都在相亲的路上。
如果婚姻和孩子是可以不管幸福与否必须要完成的使命,那她甘愿一辈子都在留在那条“不孝顺”“不为父母着想”“自私”的路上。
而他们的正式交集是在她的第十三次相亲,如同以前的很多次一样她下课之后早早收拾好自己准备坐在约定好的位置上等对方——她早已习惯了对方的迟到,然后装作不在意的接受对方虚情假意的道歉并礼貌地说一句没关系。
老实来讲她并不奢求在这里的人有什么守时的观念毕竟她并不觉得她能在这里找到一个能在和她三观相近并且互相尊重对方彼此的人。
然而正当她走到咖啡厅的落地玻璃窗前却在看见里面坐着一个出乎意料的人。
不同于对方以往在办公室较为随意的穿搭,对方今天明显的穿的正式了些,那人没低头玩手机坐姿放松正发呆的看着桌前的洋甘菊。
这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俩个在同一个办公室却鲜少有交流的人在咖啡厅相遇了,并且对方还极有可能是她的相亲对象,她对纪枕槐的了解的确算不上多但又不至于说不熟,毕竟对方教了她三年然后又成了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但除了寥寥几句工作上的交流外她们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连对方的好友都没有,只留了一个方便应对突发情况而留的电话号码。
她的手机响起一阵提醒音,是她妈发来了相亲对象的电话号码,林星退出聊天软件打开手机里存的电话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对,然后确定了对方就是她的相亲对象。
她没再站在玻璃窗外观看而是走进店后轻轻推开了纪枕槐对面的椅子,对方的视线也随着对面的椅子被推开渐渐转移到她的脸上。
看清林星的一刹那纪枕槐小小的诧异了一下,但很快他敛了敛情绪挂上得体的微笑:“林老师今天穿的很好看。”
他对林星的记忆其实还停留在那年她和宋念白被造黄谣,虽然俩人在一起共事了半年,但他们除了必要的交流没说过几句话,他也意外了一下,没想到这次的相亲对象是她。
“纪老师也穿的很正式”林星礼貌的互相吹捧。
那天他们礼貌的走了走过场,介绍了自己相关的情况,然后加上了微信,俩人莫名其妙的开始了聊天。
后来俩人就成了恋人,她从未在他面前提起过宋念白直到俩年后他们即将结婚的前一天。
那天纪枕槐醒得很早且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她不太喜欢去追问对方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有事瞒着她,她只是一直把纪枕槐抱在怀里静静的陪着对方发呆。
纪枕槐握着她的手有些用力直到下午对方才像是缓过了神然后把林星带出了门。
他们走到了一座墓园,一座很熟悉的墓园,八年前迟北故的葬礼就是在这里。
林星看着迟北故的墓大脑先是懵了一瞬,然后他看见纪枕槐把不知什么时候放在包里的结婚请帖拿出来了,他弯腰把请帖放在了迟北故面前说了一句
“我比你先结婚,你比我先幸福。”
林星怔然的看着站在迟北故墓前的纪枕槐,她没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你的份子钱怎么随?”纪枕槐打趣一般的问到
笑容没撑起俩秒,纪枕槐忽然被人从身后环住了。
林星没有问他们是什么时候相识,也没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这和太多无可争辩的结局一般,没有任何意义。
纪枕槐的朋友去世了,她抱住了纪枕槐,仅此而已。
感受着身后人的体温,纪枕槐一直僵硬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回过头把脸埋在林星颈间,轻轻的吐了口气
“怎么办啊林星,我的好朋友不在了。”
我的好朋友不在了。
这是从迟北故去世后纪枕槐第一次说出这句话,那些年来所有的憋屈和怀念,随着这一句话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那么多年的想念和还没来的及完成的承诺在他站在迟北故墓前,身后站着自己的爱人时爆发了。
林星抱着颤抖的纪枕槐轻轻拍着背,颈窝处的衣物慢慢变的湿润。
她想大概他们也相识了很久,大概他也像陈安和于朝一样,无从告知自己的眷恋。
有些话没法坦荡地说出,无法接受的事实,和无从下口的理解都成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幻境。
她想,她或许明白了,为什么他会来这里教书。
她解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十七岁时没能解开的答案。
她没有告诉纪枕槐应该怎么办,也没有安慰,就像迟北故逝世时宋念白的失神一样,安慰并不能起任何作用,不然纪枕槐和宋念白陈安就不会到现在还是无法将这件事淡然一样。
后来的婚礼,伴郎请的是陈安和于朝,伴娘是宋念白和陆允允,在新郎好友的那一桌,纪枕槐留了一个空座位,那个座位上放着伴郎服,放着一杯白酒,放着伴郎的伴手礼,红包和喜糖,没有写名字,但林星早已确定那是谁。
座无虚席的盛宴里,推酒敬酒的动作间,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忽略了那个空着的位置,大家都理所当然的把那个空着的座位,想成了只是一个临时失约的朋友,因为有事没能及时参加,而那个座位随时会坐上那个人。
只有纪枕槐时不时看一眼那个座位,看那个人是否坐在了那个位置上,看那个从童年就相识,说好要平安顺遂的人究竟有没有人如约的出现在自己的婚礼现场,而后那些本该是迟北故的东西又被原封不动的带到了迟北故墓前。
后来每一个重要的节日林星都会陪着纪枕槐一起去墓园看看迟北故,并在对方墓前递上一枝木棉花。
她的执念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看望中归于青春永远守住的秘密,然后由她继续替迟北故守着宋念白。
—
亲爱的,冬季的雪会在秋天结束之后来临,我还没来得及看到的黎明,还等着与你共同出现在梦里。
得靠于当年努力高考考了个好成绩林星上了一个一本大学,后来又一路长虹的考公考编,没有丝毫犹豫,研究生一毕业又去考了教师资格证,学历和努力的加持让她后来的人生几乎顺风顺水。
其实大多的人都不理解:研究生毕业明明有好多工作可以找,为什么要去当老师,她们还在不理解这个时林星做了一件别人更无法理解的事,她回了宜城。
没错,宜城,那个四线什么都不发达但物价却贵的离谱的城市。
“林星,你疯了?”她记得她的很多好朋友都曾这样惊讶又疑惑的问过她。
她从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那是她在被宋念白救下,而宋念白却面临被强制要求道歉不然就退学的威胁时她做的最坚定的决定,也是那个决定和那个人撑着她走过了那些枯燥难熬的学习生涯。
被救下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不,其实说,从那天早上她知道自己被造黄谣而自己百口莫辩的那一刻起她就想了很多,比如她是怎么从重男轻女,毫无隐私,一直被灌输家里没钱的家庭里走过来,又是怎么从晚上俩三点睡早上五点半起床,天天做题做到哭走到高三。
她看着别人比她好那么多倍的教学资源,好那么多倍的教资力量,她羡慕,她从未如此强烈的想:如果这个城市发达一点,有稍微好一点的师资力量,那么考上大学是不是都会比现在简单一点。
也是从那天晚上她正式萌发了以后做老师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在她得知宋念白被强制要求道歉,不然就直接开除时到达了顶端,她从未如此恨过,原来道理在钱面前真的可以没有任何作用,它可以让人不论是非,可以让人不管自己是不是会毁掉一个学生的一辈子。
直到那件事情过去很久她也还是常常后怕,不是怕自己当时如果真的跳下去了怎么办,而是想,如果当年没有迟北故,宋念白不愿意道歉真的被开除了怎么办。
她们同为学生所以她们知道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对她们来说有多重要,因为她们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她们知道开除意味着一辈子只能在这,因为她们同为女性所以她们知道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结婚生子,因为她们有同样让人窒息的家庭,所以她们知道走不出这里就是从一个深渊掉进另一个更深的深渊。
太多太多的感同身受让她几乎觉得自己已经成了站在悬崖边上的宋念白,她没法接受宋念白的一生毁于此地,更无法接受宋念白一辈子烂在这个地方,可那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她们没有钱也没有权,她们只是这人世间最普通的一个平民百姓,所以她总是无数次的感谢迟北故,感谢那个人喜欢宋念白,救宋念白的同时也连带着救了她。
说连带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不管这件事发生在哪个人的身上,以迟北故一惯的作风他依旧会对这件事表明态度,依旧会查明真相。
可她不会忘记是因为有宋念白他才那么着急,如果再晚一点,再晚一分钟,她没有听到造谣已经被澄清的消息她将会在几秒后从六楼一跃而下,粉身碎骨血流满地,也不会忘记为了宋念白迟北故在背后做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多少精力,熬了多少夜才能在短短俩天内把校长扳下台,她亦不会忘记因为宋念白她的青春才有了那些不曾奢求过的热闹:运动会,演唱会,百日誓师…….
她知道的,一直都知道,台下观众千万,那么多首歌,其实只是那人想把那几首歌唱给那一个人听。
是什么时候知道迟北故喜欢宋念白的呢,是看见了他趁对方不经意间回头悄悄观望,是看见他看着她的照片漫无目的的发神,是看见对方偷偷看她的试卷分析问题在哪里。
都说相爱之人对视时眼神炽热又痴狂,可她们对视时彼此的眼神却一个比一个眷恋。
要问明显吗,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藏得好,乍一看不会发现任何问题。
一个太过自卑,一个又偏偏藏得太好。
可她就是知道了,知道她们互相喜欢,知道他们为彼此做的那些事,即使她不能改变什么,而她知道的这些东西成了迟北故死后心里挥之不去的念想。
那个挥之不去的念想让她直直走上了回到宜城高中这条路,于是她又回到了这里,带着迟北故未被宋念白知晓的爱意。
出乎意料的,再回到宜城高中时,她看见了另一个熟人,林静桉。
只不过这次再见时她们已不是同学,林静桉作为校长来接待她这一个任教老师,没错,林静桉真的做了宜城高中的校长,不怀疑,林静桉完全有那个能力也完全有那个实力。
对方很亲切的和她打了招呼然后带她去了自己的办公室,二楼的右边走廊,是她最熟悉的那个办公室,上楼时林星路过了高三四班,里面恰巧在上课,林星不经意的往教室里晃了一眼然后看见了讲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
对方依旧像几年前一样戴着副眼镜吊儿郎当的模样,笑着撑着手在讲台上嘲讽被叫上黑板上做题的人字写的像狗刨。
是纪枕槐。
林星听着教室里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的“切”恍然觉得一切都没有变,她还坐在教室里上课,看着迟北故守着宋念白,看着于朝和陈安互损,听着陆允允和宋念白抱怨作业多,一切的一切都和当年一样。
像是察觉到了窗外有人在观察他,教室里的人侧过头看了一眼门外,那人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后朝她和她身边的林静桉点了下头。
“他还在这里教书吗?”林星有不确定的问
林静桉点了点头:“他一直都在这教书。”
那时对学位和太多东西都没有概念只是知道纪枕槐会的很多,读过特别多的书有很多的知识,后来自己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纪枕槐有多厉害,再想起时只觉得匪夷所思了,那样一个人来教他们完全是浪费,没想到对方竟然还在这里教书。
林星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他的工资是学校发吗?”
“你想什么呢,我们学校能请的起他?”林静桉笑了一声,“你我们都请不起。”
林星摇了摇头:“我不靠这点钱活着,你们正常开工资就行了。”
后来林静桉没再说话只是在把林星送到办公室之后轻轻抱住了对方
“你不该再回来的。”
林星只是慢慢回抱住了对方,她当然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走出这里,明明有更好的发展却又像是回到了原点,可如同林星知道林静桉为什么会回到这里做校长一样,林静桉也知道为什么林星会做老师又为什么会回到这里。
世间有太多东西无法言说,明明彼此都为彼此觉得不值得,可偏偏大家又都在义无反顾的朝着那个不值得的选择走,边走还边劝别人别走这条不值得的路。
她应该说点什么来安慰彼此的心,例如:其实这里也很好啊,其实这里的没想象中那么糟啊,但这些说法安慰不了任何人,每个人回到这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没有人比她们更清楚这座城市怎么样,与其推脱安慰不如大胆承认自己回来确实花了很多勇气,确实舍弃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换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从这座城市出来,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这里发生的有关他们的回忆还有所怀念,谁又愿意回到这里呢?
他们都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人会回来,大家都说要去往祖国的西部,可其实真的从那些地方逃离出来后,每个人都在奔向沿海的发达城市,没有人愿意再回去体验那种人生了,毕竟拼了命才从那些地方逃出来,又怎么还会愿意回去在那里待一辈子。
漫天的黄沙和遍地的高山困住的不仅仅只有人,还有希望,还有再回到那里的勇气。
林星咧嘴朝着林静桉笑了笑,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我敬佩所有回到这里的人的勇气,也祝福所有奔向更好未来的人的决定。”
我大胆的承认自己的胆怯,也大胆的夸赞自己再回到这里的勇气。
她说完这句话后林静桉没再说别的话只是在离开办公室前轻轻的说了句谢谢。
然后日子就像该过的那样,备课上课看着现在的少年拥有热烈的青春,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读书拼命刷题。
看着太阳升起,看着暴雨侵袭。
不同于之前的是即使现在教学资源依旧算不上很好,但学校里一直有公司在捐款,除了纪枕槐和她之外上面又调来了三个研究生。
五个几乎全能的老师加上林静桉负责了全部高三班级的重难点和知识题量扩展,尽量缩小和其他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
一切都风平浪静,林星在这个学校待了半年,直到后来林星妈开始给林星安排相亲对象,催促林星安家结婚生子,然后林星开始奔上相亲之路,但更多时候相亲只是一种缓兵之计,一种让林妈停止念叨,停止给她灌输大龄剩女以后没人要的缓兵之计。
要问她想结婚吗她没法回答,可如果结婚意味着辞职待在家照顾孩子,承受自己的丈夫在外出轨,承受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差,承受自己越变越差的精神状况,承受丧偶式的家庭教育,承受三天俩吵,张口闭口黄脸婆羞辱的“怨妇”,那她可能一辈子都在相亲的路上。
如果婚姻和孩子是可以不管幸福与否必须要完成的使命,那她甘愿一辈子都在留在那条“不孝顺”“不为父母着想”“自私”的路上。
而他们的正式交集是在她的第十三次相亲,如同以前的很多次一样她下课之后早早收拾好自己准备坐在约定好的位置上等对方——她早已习惯了对方的迟到,然后装作不在意的接受对方虚情假意的道歉并礼貌地说一句没关系。
老实来讲她并不奢求在这里的人有什么守时的观念毕竟她并不觉得她能在这里找到一个能在和她三观相近并且互相尊重对方彼此的人。
然而正当她走到咖啡厅的落地玻璃窗前却在看见里面坐着一个出乎意料的人。
不同于对方以往在办公室较为随意的穿搭,对方今天明显的穿的正式了些,那人没低头玩手机坐姿放松正发呆的看着桌前的洋甘菊。
这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俩个在同一个办公室却鲜少有交流的人在咖啡厅相遇了,并且对方还极有可能是她的相亲对象,她对纪枕槐的了解的确算不上多但又不至于说不熟,毕竟对方教了她三年然后又成了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但除了寥寥几句工作上的交流外她们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连对方的好友都没有,只留了一个方便应对突发情况而留的电话号码。
她的手机响起一阵提醒音,是她妈发来了相亲对象的电话号码,林星退出聊天软件打开手机里存的电话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对,然后确定了对方就是她的相亲对象。
她没再站在玻璃窗外观看而是走进店后轻轻推开了纪枕槐对面的椅子,对方的视线也随着对面的椅子被推开渐渐转移到她的脸上。
看清林星的一刹那纪枕槐小小的诧异了一下,但很快他敛了敛情绪挂上得体的微笑:“林老师今天穿的很好看。”
他对林星的记忆其实还停留在那年她和宋念白被造黄谣,虽然俩人在一起共事了半年,但他们除了必要的交流没说过几句话,他也意外了一下,没想到这次的相亲对象是她。
“纪老师也穿的很正式”林星礼貌的互相吹捧。
那天他们礼貌的走了走过场,介绍了自己相关的情况,然后加上了微信,俩人莫名其妙的开始了聊天。
后来俩人就成了恋人,她从未在他面前提起过宋念白直到俩年后他们即将结婚的前一天。
那天纪枕槐醒得很早且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她不太喜欢去追问对方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有事瞒着她,她只是一直把纪枕槐抱在怀里静静的陪着对方发呆。
纪枕槐握着她的手有些用力直到下午对方才像是缓过了神然后把林星带出了门。
他们走到了一座墓园,一座很熟悉的墓园,八年前迟北故的葬礼就是在这里。
林星看着迟北故的墓大脑先是懵了一瞬,然后他看见纪枕槐把不知什么时候放在包里的结婚请帖拿出来了,他弯腰把请帖放在了迟北故面前说了一句
“我比你先结婚,你比我先幸福。”
林星怔然的看着站在迟北故墓前的纪枕槐,她没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你的份子钱怎么随?”纪枕槐打趣一般的问到
笑容没撑起俩秒,纪枕槐忽然被人从身后环住了。
林星没有问他们是什么时候相识,也没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这和太多无可争辩的结局一般,没有任何意义。
纪枕槐的朋友去世了,她抱住了纪枕槐,仅此而已。
感受着身后人的体温,纪枕槐一直僵硬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回过头把脸埋在林星颈间,轻轻的吐了口气
“怎么办啊林星,我的好朋友不在了。”
我的好朋友不在了。
这是从迟北故去世后纪枕槐第一次说出这句话,那些年来所有的憋屈和怀念,随着这一句话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那么多年的想念和还没来的及完成的承诺在他站在迟北故墓前,身后站着自己的爱人时爆发了。
林星抱着颤抖的纪枕槐轻轻拍着背,颈窝处的衣物慢慢变的湿润。
她想大概他们也相识了很久,大概他也像陈安和于朝一样,无从告知自己的眷恋。
有些话没法坦荡地说出,无法接受的事实,和无从下口的理解都成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幻境。
她想,她或许明白了,为什么他会来这里教书。
她解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十七岁时没能解开的答案。
她没有告诉纪枕槐应该怎么办,也没有安慰,就像迟北故逝世时宋念白的失神一样,安慰并不能起任何作用,不然纪枕槐和宋念白陈安就不会到现在还是无法将这件事淡然一样。
后来的婚礼,伴郎请的是陈安和于朝,伴娘是宋念白和陆允允,在新郎好友的那一桌,纪枕槐留了一个空座位,那个座位上放着伴郎服,放着一杯白酒,放着伴郎的伴手礼,红包和喜糖,没有写名字,但林星早已确定那是谁。
座无虚席的盛宴里,推酒敬酒的动作间,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忽略了那个空着的位置,大家都理所当然的把那个空着的座位,想成了只是一个临时失约的朋友,因为有事没能及时参加,而那个座位随时会坐上那个人。
只有纪枕槐时不时看一眼那个座位,看那个人是否坐在了那个位置上,看那个从童年就相识,说好要平安顺遂的人究竟有没有人如约的出现在自己的婚礼现场,而后那些本该是迟北故的东西又被原封不动的带到了迟北故墓前。
后来每一个重要的节日林星都会陪着纪枕槐一起去墓园看看迟北故,并在对方墓前递上一枝木棉花。
她的执念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看望中归于青春永远守住的秘密,然后由她继续替迟北故守着宋念白。
—
亲爱的,冬季的雪会在秋天结束之后来临,我还没来得及看到的黎明,还等着与你共同出现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