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9)
赫洛伊丝回到排练场地,推开门,看到艾希莉正在观望饰演天使和恶魔的两位演员演戏。
赫洛伊丝深吸一口气,想好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后,毫不犹豫大步迈向艾希莉面前。
“你必须要向卡米拉道歉。你的行为已经伤害了她,你不能这样逃避责任。”
艾希莉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她冷冷地回答:“我不会给她道歉的。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那为什么要道歉?”
赫洛伊丝想到朋友受伤的模样,对艾希莉的行为感到无比气愤,“你明明知道你的行为对卡米拉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你们排练的时候,我也在场。我都看到了,那明明就是你故意……”
“我故意什么?!你别想当着大家的面造我的谣,污蔑我!”艾希莉梗着脖子,表面强装镇定,其实她心里也有些发虚,但就是不愿意承认。
“剧本上写得明明白白,‘菲奥娜推开瑞秋,摔门而去’。当时现场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样演有什么不对。我不过就是完全按照剧本上的要求演而已。我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卡米拉她自己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她自己没有站稳。她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
其他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聚集在赫洛伊丝和艾希莉身上。他们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在小声地交头接耳,在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争吵。还有人则在猜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赫洛伊丝看着艾希莉的态度如此强硬,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此刻的她也全然不顾及其他任何东西了。
“你太自私了。你眼中只有自己的感受,从来都不曾考虑别人的痛苦。你如此的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理会他人因为你的自私承受的煎熬。”
艾希莉依然不为所动:“随便你怎么说吧!反正我是不会向卡米拉道歉的。如果她没办法继续排练,可以另外找一个人来代替她的角色!”
眼看着两人僵持不下,艾伦走了过来,侧过头,在赫洛伊丝耳边低声说:“别再和她争了,她不会给你想要的结果。所有人都在看着,这样下去场面只会更难看。现在最重要的是你朋友的情况,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她怎么样了。”
赫洛伊丝往周围看了一圈,只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和艾希莉的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疑惑、或惊讶、或看热闹的表情。她意识到,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只怕继续争下去也的确如艾伦说的那样,艾希莉是如此的固执和强硬,根本不可能轻易妥协,也不会给她想要的结果。
而且在她们争论的这一会儿工夫里,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傍晚。周围的景物也在夜色降临的那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在无声地提醒着她们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执该适可而止了。
暖黄色的路灯下,柔和的光线洒在赫洛伊丝和艾伦的身上,在地面拉出长长的影子。他们两人并肩走着。一路上,赫洛伊丝始终沉默不语,她低垂着眼眸,神情略显忧郁。
艾伦看着她这副沉思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你在想什么?”
赫洛伊丝依旧沉默了一小会儿,才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前方那暖黄色的光晕,轻声说道:“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去找艾希莉争论这件事。我知道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可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问一己良知,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同理心。艾希莉怎么能如此冷漠和自私,只考虑自己,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呢?”
说着,她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抹深深的无奈和惆怅。
艾伦自始至终都在一旁安静地倾听着。从与她在耶路撒冷相遇开始,他就细致地留意到,她的眉宇间总是若有若无带着一种忧郁,像历经了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不过,当她和朋友们欢乐地聚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忧郁的神情却又会在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不曾出现过。
此刻的他,静静地听完了她所有的话语,数秒过后,他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刚才说‘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问一己良知’,这句话到底是谁教给你的呢?”
他的神情专注认真,想要从对方的回应里探寻到某些深藏的东西。
“我不知道。”赫洛伊丝慢慢停下了原本正在行进的脚步,抬起头来,目光望向艾伦,她的脸上明显带着迷茫的神色,“这句话一直扎根在我的记忆深处,难以磨灭。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句话也同样如此。”
艾伦追问:“是什么?”
在昏黄的路灯下,他的眼睛看上去犹如水晶,澄澈而明亮。赫洛伊丝的心底竟泛起了细微的波澜。她定了定心神,声音在寂静的校园小径上格外清晰:“那句话是‘无论命运如何支配你,或是谁支配你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并且没有丝毫犹豫将这个决定告诉艾伦:“所以,我决定退出这次话剧的演出。”
当听到她的这一决定之时,艾伦的脸上有那么一瞬间闪过惊愕。他的眉毛极其细微地往上挑了一下,眼神中也快速地划过一抹诧异,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只是那眼神深处依然残留着些许疑惑。潜意识里,他一直觉得她绝不是一个会轻易被困难吓退的人。
“你想好了吗?”
赫洛伊丝耸了耸肩:“这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艾希莉非常想要出演这个角色,而我也并不是非要霸占这个角色不可。所以我完全可以退出,看看奥利弗会把这个角色给谁。不管他给谁,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她其实也有些不舍得这个角色,毕竟自己也曾为其付出过努力和感情。可是她知道如果继续争下去,可能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会让自己和朋友陷入更多的困扰中。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实在不值得。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出演什么话剧,纯粹只是为了帮朋友一个忙。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利落地退出,她也可以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艾伦目光闪烁,瞳仁里犹如繁星点点,蕴藏着深意。他说:“既然你已经做好了这个决定,那就听从自己的心吧。正如你刚才说的那样,只有你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赫洛伊丝的唇边渐渐展开一个淡淡的笑容,她顿时觉得浑身都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清凉的秋风拂过他们的脸颊,赫洛伊丝将几缕被风吹乱的发丝轻轻别到耳后。俩人继续往校园外走去,地上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在被他们的脚步带起,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从听完那场历史演讲后,他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像现在这样单独聊过天了。赫洛伊丝轻抿嘴唇,不自觉地摆弄了一下衣角,稍作迟疑后,说道:“有一个问题,很久之前我就想问你了。”
艾伦点点头:“没关系,你可以直说。”
赫洛伊丝稍作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认真地说:“为什么你会拒绝出演作家梦境中的那个神秘男人?”
艾伦这次并没有用回答奥利弗的那套官方回答。在面对赫洛伊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能对她有所隐瞒。
“因为,”他的声音很平稳,如同一汪平静的湖水,但在这平稳中又蕴含一些别样的意味,“我不喜欢戴面具。”
赫洛伊丝猛得顿住双脚,原本挂在嘴角的那抹微笑生生地僵硬在了那里,又因为无法保持住原有的弧度,开始一点一点地慢慢下垂。
路灯的光晕在她眼中竟一步步不断扩大,柔和的光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要将她整个吞噬进去。她的思绪被这光晕拉扯着。她联想到自己梦到的那位国王,他也总是戴着一副面具。面具就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将他的面容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完全覆盖。甚至他的整个身体都被包裹得犹如蚕蛹一般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细微的缝隙可以让人窥探。
在梦里,她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窥探面具下究竟隐藏着一张怎样的面庞。每一次她努力地去凝视,却发现无论自己怎样用尽心力,都始终无法看清半分。那张面具后的一切就像她从耶路撒冷回来以后总是会感到怅然若失,被一团无法驱散的迷雾围困。
近段时间以来,她没有再梦到那位国王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那些紧张忙碌的日程安排和对台词、走场的专注,转移了她原本放在这件事上的注意力吗?她其实并不害怕在梦里见到他。恰恰相反,当她在梦中待在他身边时,那种感觉总会让她觉得格外的安心,仿佛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离她远去,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她甚至还满心期待自己的梦能够长久一些,想和那位国王多说说话,去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语,感受他的情绪。
她并非完全相信科琳为她占卜的结果。在她的心里,始终觉得那也许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预示。她更愿意相信自己内心的直觉和感受,相信那些在梦中与他相处时所产生的真实情感。她时常会想,如果再次梦到他,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是会激动还是会喜悦?而她也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可能会再次到来的梦境,等待着能再次与他在梦中相见,等待着去解开那隐藏在梦境深处的谜题。
她觉得自己经历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后,大概是太累了,以至于头脑都有些不太清醒,竟然会把眼前的人和她梦里的那个人当成同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错觉让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直没有听到赫洛伊丝的回答,艾伦暗自想,自己给出的回答是不是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诞,才会使得她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自己。
他也停下脚步,面朝着她,双手自然地插在外套口袋中。他试图让自己的身体尽量保持平稳的状态,可是仔细去看的话,还是能看出有那么一丝轻微的前倾趋势。
他轻咳了一声。赫洛伊丝才从某种思绪中回过神来。她眨了眨眼睛,这才笑着说:“假如你真的戴上面具在台上演出,也许我都认不出那是你呢。”
艾伦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随后眼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淡淡的笑意:“嗯,说不定你真的会把我当成一个陌生人。”
“那可不一定。万一我有着超强的直觉,一眼就认出你了呢。”
两人相视一笑,艾伦刚才误以为存在的那道尴尬的气氛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他说:“你认不出我也没关系。”
赫洛伊丝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她在等艾伦继续往下说。
“也许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展现出的样子差别会很大。”艾伦静静地看着赫洛伊丝,像是在等她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特别的回答。
“或许是这样吧,但本质的东西始终是不会改变的。”赫洛伊丝坚定的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处于怎样的情境中,一个人的善良、真诚或者勇敢等等这些内在的品质,是绝对不会轻易地被外在的环境所改变的,更不会轻易被磨灭。”
她抬头望向天空。高处的天幕已呈现出一片藏蓝色,越往低处,颜色则逐渐过渡为带着灰调的暗青,遥远的尽头还透着一丝朦胧的光亮。一些较早出现的星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俯瞰大地。
她继续说:“这让我想起了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处于何种艰难困苦、荆棘满布的境地,无论面临着怎样的挫折与磨难,无论周围的环境是多么的复杂。他们能坚守住自己最纯粹、最本真的心,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摇,始终保持着那份最初的执着与信仰。因为这种人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
艾伦一怔,定定地看着赫洛伊丝,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额前的发丝。然后,他将视线移向天空。在那片美丽而又深邃得仿佛能包容一切的景象中,他探寻着与她话语相呼应的东西。
“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艾伦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他看向赫洛伊丝,而对方也恰在同一时刻转过头来,彼此目光交汇。
看着她认真聆听的模样,他神情庄重又带着某种感慨,用一种充满力量的语气,一字一句清晰地说:“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他的语调平稳却异常坚定,仿佛这句话不是简单的陈述,而是他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
赫洛伊丝深吸一口气,想好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后,毫不犹豫大步迈向艾希莉面前。
“你必须要向卡米拉道歉。你的行为已经伤害了她,你不能这样逃避责任。”
艾希莉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她冷冷地回答:“我不会给她道歉的。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那为什么要道歉?”
赫洛伊丝想到朋友受伤的模样,对艾希莉的行为感到无比气愤,“你明明知道你的行为对卡米拉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你们排练的时候,我也在场。我都看到了,那明明就是你故意……”
“我故意什么?!你别想当着大家的面造我的谣,污蔑我!”艾希莉梗着脖子,表面强装镇定,其实她心里也有些发虚,但就是不愿意承认。
“剧本上写得明明白白,‘菲奥娜推开瑞秋,摔门而去’。当时现场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样演有什么不对。我不过就是完全按照剧本上的要求演而已。我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卡米拉她自己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她自己没有站稳。她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
其他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聚集在赫洛伊丝和艾希莉身上。他们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在小声地交头接耳,在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争吵。还有人则在猜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赫洛伊丝看着艾希莉的态度如此强硬,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此刻的她也全然不顾及其他任何东西了。
“你太自私了。你眼中只有自己的感受,从来都不曾考虑别人的痛苦。你如此的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理会他人因为你的自私承受的煎熬。”
艾希莉依然不为所动:“随便你怎么说吧!反正我是不会向卡米拉道歉的。如果她没办法继续排练,可以另外找一个人来代替她的角色!”
眼看着两人僵持不下,艾伦走了过来,侧过头,在赫洛伊丝耳边低声说:“别再和她争了,她不会给你想要的结果。所有人都在看着,这样下去场面只会更难看。现在最重要的是你朋友的情况,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她怎么样了。”
赫洛伊丝往周围看了一圈,只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和艾希莉的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疑惑、或惊讶、或看热闹的表情。她意识到,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只怕继续争下去也的确如艾伦说的那样,艾希莉是如此的固执和强硬,根本不可能轻易妥协,也不会给她想要的结果。
而且在她们争论的这一会儿工夫里,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傍晚。周围的景物也在夜色降临的那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在无声地提醒着她们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执该适可而止了。
暖黄色的路灯下,柔和的光线洒在赫洛伊丝和艾伦的身上,在地面拉出长长的影子。他们两人并肩走着。一路上,赫洛伊丝始终沉默不语,她低垂着眼眸,神情略显忧郁。
艾伦看着她这副沉思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你在想什么?”
赫洛伊丝依旧沉默了一小会儿,才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前方那暖黄色的光晕,轻声说道:“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去找艾希莉争论这件事。我知道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可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问一己良知,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同理心。艾希莉怎么能如此冷漠和自私,只考虑自己,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呢?”
说着,她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抹深深的无奈和惆怅。
艾伦自始至终都在一旁安静地倾听着。从与她在耶路撒冷相遇开始,他就细致地留意到,她的眉宇间总是若有若无带着一种忧郁,像历经了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不过,当她和朋友们欢乐地聚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忧郁的神情却又会在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不曾出现过。
此刻的他,静静地听完了她所有的话语,数秒过后,他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刚才说‘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问一己良知’,这句话到底是谁教给你的呢?”
他的神情专注认真,想要从对方的回应里探寻到某些深藏的东西。
“我不知道。”赫洛伊丝慢慢停下了原本正在行进的脚步,抬起头来,目光望向艾伦,她的脸上明显带着迷茫的神色,“这句话一直扎根在我的记忆深处,难以磨灭。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句话也同样如此。”
艾伦追问:“是什么?”
在昏黄的路灯下,他的眼睛看上去犹如水晶,澄澈而明亮。赫洛伊丝的心底竟泛起了细微的波澜。她定了定心神,声音在寂静的校园小径上格外清晰:“那句话是‘无论命运如何支配你,或是谁支配你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并且没有丝毫犹豫将这个决定告诉艾伦:“所以,我决定退出这次话剧的演出。”
当听到她的这一决定之时,艾伦的脸上有那么一瞬间闪过惊愕。他的眉毛极其细微地往上挑了一下,眼神中也快速地划过一抹诧异,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只是那眼神深处依然残留着些许疑惑。潜意识里,他一直觉得她绝不是一个会轻易被困难吓退的人。
“你想好了吗?”
赫洛伊丝耸了耸肩:“这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艾希莉非常想要出演这个角色,而我也并不是非要霸占这个角色不可。所以我完全可以退出,看看奥利弗会把这个角色给谁。不管他给谁,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她其实也有些不舍得这个角色,毕竟自己也曾为其付出过努力和感情。可是她知道如果继续争下去,可能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会让自己和朋友陷入更多的困扰中。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实在不值得。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出演什么话剧,纯粹只是为了帮朋友一个忙。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利落地退出,她也可以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艾伦目光闪烁,瞳仁里犹如繁星点点,蕴藏着深意。他说:“既然你已经做好了这个决定,那就听从自己的心吧。正如你刚才说的那样,只有你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赫洛伊丝的唇边渐渐展开一个淡淡的笑容,她顿时觉得浑身都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清凉的秋风拂过他们的脸颊,赫洛伊丝将几缕被风吹乱的发丝轻轻别到耳后。俩人继续往校园外走去,地上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在被他们的脚步带起,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从听完那场历史演讲后,他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像现在这样单独聊过天了。赫洛伊丝轻抿嘴唇,不自觉地摆弄了一下衣角,稍作迟疑后,说道:“有一个问题,很久之前我就想问你了。”
艾伦点点头:“没关系,你可以直说。”
赫洛伊丝稍作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认真地说:“为什么你会拒绝出演作家梦境中的那个神秘男人?”
艾伦这次并没有用回答奥利弗的那套官方回答。在面对赫洛伊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能对她有所隐瞒。
“因为,”他的声音很平稳,如同一汪平静的湖水,但在这平稳中又蕴含一些别样的意味,“我不喜欢戴面具。”
赫洛伊丝猛得顿住双脚,原本挂在嘴角的那抹微笑生生地僵硬在了那里,又因为无法保持住原有的弧度,开始一点一点地慢慢下垂。
路灯的光晕在她眼中竟一步步不断扩大,柔和的光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要将她整个吞噬进去。她的思绪被这光晕拉扯着。她联想到自己梦到的那位国王,他也总是戴着一副面具。面具就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将他的面容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完全覆盖。甚至他的整个身体都被包裹得犹如蚕蛹一般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细微的缝隙可以让人窥探。
在梦里,她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窥探面具下究竟隐藏着一张怎样的面庞。每一次她努力地去凝视,却发现无论自己怎样用尽心力,都始终无法看清半分。那张面具后的一切就像她从耶路撒冷回来以后总是会感到怅然若失,被一团无法驱散的迷雾围困。
近段时间以来,她没有再梦到那位国王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那些紧张忙碌的日程安排和对台词、走场的专注,转移了她原本放在这件事上的注意力吗?她其实并不害怕在梦里见到他。恰恰相反,当她在梦中待在他身边时,那种感觉总会让她觉得格外的安心,仿佛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离她远去,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她甚至还满心期待自己的梦能够长久一些,想和那位国王多说说话,去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语,感受他的情绪。
她并非完全相信科琳为她占卜的结果。在她的心里,始终觉得那也许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预示。她更愿意相信自己内心的直觉和感受,相信那些在梦中与他相处时所产生的真实情感。她时常会想,如果再次梦到他,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是会激动还是会喜悦?而她也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可能会再次到来的梦境,等待着能再次与他在梦中相见,等待着去解开那隐藏在梦境深处的谜题。
她觉得自己经历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后,大概是太累了,以至于头脑都有些不太清醒,竟然会把眼前的人和她梦里的那个人当成同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错觉让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直没有听到赫洛伊丝的回答,艾伦暗自想,自己给出的回答是不是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诞,才会使得她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自己。
他也停下脚步,面朝着她,双手自然地插在外套口袋中。他试图让自己的身体尽量保持平稳的状态,可是仔细去看的话,还是能看出有那么一丝轻微的前倾趋势。
他轻咳了一声。赫洛伊丝才从某种思绪中回过神来。她眨了眨眼睛,这才笑着说:“假如你真的戴上面具在台上演出,也许我都认不出那是你呢。”
艾伦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随后眼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淡淡的笑意:“嗯,说不定你真的会把我当成一个陌生人。”
“那可不一定。万一我有着超强的直觉,一眼就认出你了呢。”
两人相视一笑,艾伦刚才误以为存在的那道尴尬的气氛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他说:“你认不出我也没关系。”
赫洛伊丝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她在等艾伦继续往下说。
“也许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展现出的样子差别会很大。”艾伦静静地看着赫洛伊丝,像是在等她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特别的回答。
“或许是这样吧,但本质的东西始终是不会改变的。”赫洛伊丝坚定的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处于怎样的情境中,一个人的善良、真诚或者勇敢等等这些内在的品质,是绝对不会轻易地被外在的环境所改变的,更不会轻易被磨灭。”
她抬头望向天空。高处的天幕已呈现出一片藏蓝色,越往低处,颜色则逐渐过渡为带着灰调的暗青,遥远的尽头还透着一丝朦胧的光亮。一些较早出现的星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俯瞰大地。
她继续说:“这让我想起了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处于何种艰难困苦、荆棘满布的境地,无论面临着怎样的挫折与磨难,无论周围的环境是多么的复杂。他们能坚守住自己最纯粹、最本真的心,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摇,始终保持着那份最初的执着与信仰。因为这种人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
艾伦一怔,定定地看着赫洛伊丝,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额前的发丝。然后,他将视线移向天空。在那片美丽而又深邃得仿佛能包容一切的景象中,他探寻着与她话语相呼应的东西。
“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艾伦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他看向赫洛伊丝,而对方也恰在同一时刻转过头来,彼此目光交汇。
看着她认真聆听的模样,他神情庄重又带着某种感慨,用一种充满力量的语气,一字一句清晰地说:“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他的语调平稳却异常坚定,仿佛这句话不是简单的陈述,而是他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