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20)
赫洛伊丝走到房间门口,手指在口袋里胡乱地摸索钥匙。
“我们可以谈谈吗?”
她拿钥匙的手一顿,呆呆地杵在原地,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吓到了。无数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飞速旋转:他为何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自己又该如何应对?是拒绝还是接受?短短的几秒钟,对她而言却是漫长的煎熬。终于,在这令人倍感压抑的沉默过去之后,她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才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进房间后,他们谁也没开口说话。艾伦首先看到了她放在桌上的圣经,书中夹着一张纸,那张纸的一角在整齐的书页中凸出来,想不被看到都难。
他问道:“那是什么?”
赫洛伊丝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慌乱,像被触发了某种机关,她飞快地走过去,迅速将书和其他信纸叠放在一起,随后用身体挡住。
“没什么,随手写的一些东西。”
见她用这样拙劣的借口回避他的问题,他气得想发笑。
“我接到电话去了一趟警察局,警察已经找到了那个小偷。”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机放到桌上,“物归原主。”
“那……那封信呢?”
艾伦摇了摇头。
赫洛伊丝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失落地垂下眼睑,整个人看上去无比颓丧。
没关系,第一封信没有了,她还可以写第二封、第三封……她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
“那封信是给谁的?”他表情严肃,一字一句问得极其清楚。
她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如实答道:“给一个很重要的人。”
艾伦把她今天的行为串联了起来,恍然大悟:“所以你来耶路撒冷的目的就是去圣墓大教堂为他祷告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
他心头涌上一股烦闷:“我不愿意看到你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中,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能让你开心……”
“你不会明白的。”赫洛伊丝忍不住打断他的话,她心里清楚这并非礼貌之举,但此刻的她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是我想去做的事,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只有在教堂祷告,才能让我的心感到安宁。”
“为什么必须是圣墓大教堂?因为书上记载他葬在那里吗?”艾伦原本还算沉稳平静的眼神,此刻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洋,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潮涌动,他垂直在身侧的手紧握成拳。
赫洛伊丝终于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声音软了下来,向他解释:“很抱歉,这的确是我此行来耶路撒冷的目的。也许你理解不了,会觉得我这样的行为很不可思议、很疯狂,但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止是今天,还有明天、后天……只要我还在这里一天,我就会去圣墓大教堂为他祷告。”
她已经看过了沧海桑田的变迁,那道身影便是她灵魂深处永恒的羁绊。即便跨越几个世纪,依旧能在瞬间点燃心中炽热的火焰,让情感如火山般喷涌而出,无尽深沉,无法抑制。
“有些事过去了,它就只能成为历史,你明白吗?你只能把它当做一场梦。”
他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冗余和情感色彩,像是一台精准运行的机器,不带一丝温度。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无情地扎在她的心上,不断刺激着她敏感脆弱的神经。她在他面前忍了一整天的情绪再也无法压抑,彻底爆发了出来。
“梦?”她冷笑,“我好不容易来到了耶路撒冷,你现在轻飘飘地一句说这是个梦?想把一切都抹杀掉?”
命运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而过,所经之处徒留一片荒芜。对她来说,这的确像一场虚幻的梦境。一切都显得如此不真实,却又如此残酷地摆在眼前。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的国家处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一直在等能有人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国王,延续父辈的荣光。”她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可是他的眼睛里根本没有任何期待,像是一汪死水……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她便知道故事里的国王讲的就是他自己。那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是他选择向她敞开了这扇门。他为她讲述的那个故事的缘由,将会成为她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美好念想。是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着她的心,让她时不时回忆起这段独特的经历。
她抬头看向阳台外,夜空挂着一抹弯月,宛如一把银钩,在纷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像被蒙上了一层薄纱,增添了几分凄清与孤寂。
月亮仍旧是百年前的月亮,只是站在窗前的那道身影已经不在了,徒留一片空寂。
“他快活不久了。他一直在等,可到最后也没能等到。他是带着遗憾离世的……”她回想起他临终前绝望不甘的眼神,也许在那一刻,他仍在担忧着自己倾尽心血捍卫的圣城和子民,也为自己短暂的生命中那些未完成的理想和抱负而心怀遗憾。
“你知道吗,我曾亲眼看着他死去。那时候,我就在他身边,却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力感?眼睁睁看着生命在眼前消逝,却无法伸手挽留。
她甚至连握住他缠满绷带的手的勇气都欠缺。仅仅只有那一次,也唯独那一次,她鼓足了胆量亲吻了他的面具。她想要对他倾诉的话语,统统凝聚在了眼神里。它能穿透一切,却无法穿透他已渐渐模糊的意识。或许他已经不记得她的模样——那晚,他虽然睁着眼望着她,但是他的目光却毫无焦点,仿佛只是两个深邃的空洞,吞噬了她所有的希望和勇气。
从他离世起,她已经坠落在一个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可以攀附的希望之光。
赫洛伊丝猛地一把擦去眼中的泪水,眼神倔强得像出鞘的利剑,锋利决然:“如果你经历过这样的绝望,你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你要我把它当成一个梦,我做不到。它是真实的,那些回忆,那些情感,都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忘记。”
她气呼呼地回到桌前坐下,拿出笔,开始写下明天要去教堂存放的信笺的内容,向上帝宣告自己的决心。
“我明天也会去教堂祷告。如果这不是你想象中的旅程,我只能对你说声对不起。如果你想提前结束旅程,想回美国,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一个人留在这里。”她倔强地抬起头,硬生生将即将涌出的情绪又压了回去。
在她身后,那个一直默默站立、久久没有做出回应的人,终于在听到她说要独自留下时有了反应:“你说你要一个人留在这?”
“对。”她飞快地应答,只是话音刚落,她便听到他哼笑了一下。声音起初极低沉,像是从鼻腔中挤出来的,随后变成了像是被她气到一定程度突然发笑的声音。
“你不是答应过他,无论发生什么,要把你自己的生死放在首位吗?”
钢笔的笔尖在信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墨水迅速沁到纸张里,像一道狰狞的伤疤。赫洛伊丝直勾勾地盯着那道墨水痕迹,眼睛一眨不眨。
她觉得他一定能看得出她现在僵硬得像个假人。因为她觉得自己身体被寒冬的冰霜牢牢冻住,血液停止了流动。
他也没有等她做出下一步反应的打算,盯着她写字的背影,继续说:“你不是还答应过他,要保护好自己,好好活下去吗?”
他的话犹如在她的心底狠狠投入了一颗沉重的石子,激荡起一圈又一圈让她无法安宁的涟漪。但更像是一道曾经被深深掩埋的伤口,在此时又被重新揭开,鲜血汩汩地流淌,带来一种痛彻心扉的苦楚。
她的内心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塌,再也无法佯装镇定,猛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以至于椅子都因为这突然的力道带翻在地。
泪水极大程度放大了她眼里的震惊,当她的目光与他交汇时,刹那间,她像穿透了重重迷雾,看到了在久远的过去,同样的话语曾这般清晰地在耳边响起。熟悉的语调,熟悉的含义,这一切让她产生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回溯。眼前这个人的一举一动和眉眼之间的神情,竟然与记忆中那个珍藏已久的身影不可思议地重合在了一起。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复刻般精准,奇妙又令人心悸。
“你为何如此执拗?你觉得这样的坚持能改变什么吗?”他的声音略微放轻,语气中仍透着深深的担忧。
“我不是想改变什么,我只是想遵循自己的心,哪怕没有结果,我也愿意。”说完,她紧咬着下唇,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不那么失控。
这是他曾经教她的话——无论命运如何支配你,或是谁支配你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世界,沉默了许久。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为耶路撒冷蒙上一层虚幻朦胧的面纱。
他侧过脸,似乎想回头看她,动作却又在半途僵住。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陪你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看你这样折磨自己。”
她一怔,往后退了一小步,身体紧紧靠着桌子边缘,如同一只受伤后寻求庇护的小兽。她的手指用力抠着桌沿,目光闪躲,刻意回避他的话。
他又望向窗外的月色,追忆那段遥远的过往,怀念之情化作了一层薄雾,氤氲在他眼中。他轻轻念出一句话:“云彩消散而过,照样,人下阴间也不再上来。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认识他。”
听到他念出这段话,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过去。她还能看到他站在城墙上,双手背在身后,俯瞰他的王国。风吹动他的头巾,却吹不散他眼底的忧愁。
原来他说自己曾远离家乡竟然是这个意思。只是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听懂他话里隐藏的深意。
“这里仍然是耶路撒冷,只不过它不再是我……不再是由鲍德温四世统治的耶路撒冷。”他转过身看着她,眉目间满是感慨与追忆,“我的历史老师说,在他的统治下,耶路撒冷王国日渐衰败。他死后,还留下了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国家,并且迅速走向了灭亡。”
他想起同样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他在高院开完冗长压抑的会议,身心俱疲。他想靠在椅子上休息时,侍从递上一封来自其他国家的回信。
他借着烛光,努力想要看清信里的内容。可无论他如何凑近,眼睛如何睁大,却怎么也看不清密密麻麻的字迹。他满心忧虑,怕自己曲解了信中的意思,于是让忠诚的泰比利亚斯读给他听。
大部分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唯独有一句话他记得异常清楚。
那信上工工整整写着:你们那弱小的国家,不过是上帝的弃儿,何必费力拯救?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死亡,而是面对那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滑向深渊的绝望。
他笑了一下,笑容淡然,不达眼底,她却看得出他仍然有些难以释怀。这种伤痛是隐藏在黑暗深处的伤疤,平日里被他小心地隐藏,偶尔被不经意间的触动拉扯得生疼。所以在听到他这样自嘲后,她忍不住反驳:“历史的结果不应该由谁独自承担,也不该被某些无知狭隘的人去亵渎、质疑你守护圣城的决心和毅力。”
他被她一番激昂的话语触动,回过神来,才发觉不知何时她已经走到自己身边,像他们初见时,好奇认真地打量他。
她见过他戴面具的样子。面具的轮廓线条硬朗流畅,凸显出国王的尊贵与威严。可透过面具,能感受到他被遮掩的面容下难以掩盖的病痛与沧桑。
她也见过他因为麻风变得腐烂的身体。那些丑陋的病变痕迹,像一群疯狂的寄生虫,在他的身上肆意繁衍,不断扩散,一点点剥夺他的生机与活力。他的双臂布满了脓疮,每一处破损的肌肤都渗出浑浊的液体。他的双腿也不再有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守护的王国也仿佛受到了牵连,如同被虫蛀的巨木,繁荣不再,生机渐逝,随着他的身体一同慢慢腐朽。
眼前的这个人和她记忆中的样子相去甚远,她害怕只是空欢喜一场,抬起的手指停在半空中,显得有些迟疑。而他在看到她这一举动便立刻明白过来。他微微低头,身子向前倾了倾,迎合她带着些许凉意的手指轻柔抚过自己的眉眼。
他眼睛锐利,透露出一种聪慧和敏锐。不笑的时候看上去有种忧郁的气息。一旦笑起来,弯月般的眼睛和澄澈的眼神少年感十足。仿佛只要他轻轻眨了眨眼睛,所有的事物都会随之改变方向、偏移轨迹,能让人忽略掉他曾经承受的一切痛苦。
原来那张面具下的脸长这样。原来那位王室的老师真的没有说错。
在她触碰到他眉眼那一刻,她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沿着她苍白的脸颊滚滚而落。她有很多话想说,却被自己的哽咽声打断:“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自己会认错了人……”
她胡乱抹去脸上的泪水,自己现在又哭又笑,一定很难看。她别过头去,不想让他看清楚。此刻她心里既有着重逢的喜悦,又有着过往伤痛委屈的交织,泪水怎么擦也擦不尽,几缕发丝贴在她被泪水浸湿的脸颊上。
他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手帕的一角还绣着他家族的徽记。他先是用手帕沾去她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接着又极其小心地擦拭着她脸颊上的泪痕,仿佛对待一件珍贵易碎的宝物。
她被他的行为震惊得完全说不出话来,愣愣地看着他。
他忽然说:“那晚,我并非故意不见你最后一面。”
她忘记了思考,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他为何开始解释这一切。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的脸上,说:“见了,只会让你更难过。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我,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他们都已脆弱不堪,根本没有力气去直面残酷的分别。
他曾艰难地抬起手,想抓住曾经的美好回忆,可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如流沙般从指缝间溜走。想到这,他停下原本用手帕为她擦去眼泪的动作,转而伸出手指为她抹去泪水。就像他在四下无人时,用戴着手套的指腹抚过圣经中那些箴言一样,这个动作他曾经设想过无数次。
他想象有一天能这样触碰她的脸颊,为她拭去悲伤。他期待过,憧憬过,想象她脸上会浮现出怎样的神情。如今,当这一幕真正发生,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是跨越了千山万水才终于抵达的彼岸。岁月的洪流无情地冲刷着他们的命运,让这份来之不易的相聚显得如此珍贵又脆弱易碎。
她小声问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知道我对你……”后面的话她觉得无需说得太过直白,他定然能够懂得她的心意。
果然,他听到她提出的问题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笑容好像让她看到曾经有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率领他的骑士冲锋陷阵,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打败了强大的萨拉丁。那是他的荣耀,也是她心中永恒的记忆。
“在你义无反顾跟随我去加利利的时候。”他在温柔地诉说着一个久远动人的秘密。
在充斥着权谋与争斗的环境和长久的孤独自我封闭中,他仍然有一颗被世间的冷漠与疏离伤害,却依然在黑暗中顽强跳动,期盼着理解与关怀的心。
她柔弱的外表里面,有一颗勇敢坚定的心。正是因为她的这份纯粹显得如此珍贵稀有,触及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角落,让他在那一瞬间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期待。他将这份温暖珍藏在心底,私以为这样便能寻得一份慰藉。他知道自己无法给予她任何实质性的回应,因为他又怎能确定这不是一个错误,不是另一场灾难的开端?
在经历一个多月前那次高烧后,曾经熟悉的场景、声音、气息,如同点点星光,逐渐在他的脑海中汇聚。那些深掩埋的情感,如同沉睡已久的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破土而出,顽强生长。这对他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让他不惜用尽心力去追寻。
她听完后,眼眶瞬间又红了,不甘心地问道:“可是你还要我离开耶路撒冷,我那样求你,你都不肯让我留下……”
“留下做什么?做一个守墓人,直到老、直到死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一个冰冷的墓穴,与寂寞为伴。
想到那样的画面,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里充满了危险和争斗,我不想让你卷入其中,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耶路撒冷,这座圣城,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纷争。到处都是权谋的较量,信仰的冲突,是无法预料的危险,这不是你该面对的。我希望你能去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
她说,任何人、任何事和守护圣城这件事比起来都变得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她错了。在他的心里,除去那些令人头痛的国事家事,还存放着一个无比重要的人。她对他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守护耶路撒冷。他能够为了自己背负的使命,义无反顾地豁出性命去奋力守护圣城。同样,他也甘愿为了她如此。然而君王的身份是一道沉重的枷锁,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他,迫使他必须将国家置于一切事物之上。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让你守着一个冰冷的墓地一辈子。离开这里,你会遇到更多美好的人和事。而我……”他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艰难地吞咽了一下,“你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不能让你因为一时冲动做下的决定后悔一生,失去原本可以拥有的幸福。我只希望你能过得好,哪怕这幸福不是我给你的。”
她吸了吸鼻子,抬头看向窗外那一抹如银钩的月亮,试图让眼中的泪水倒流回去。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的倔强和执着。
“那你会不会怪我没有听你的话离开?”再次看向他时,她眼神中带着几分谨慎小心,害怕从他的脸上看到失望与责备。
他伸出双手捧着她的脸,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脸颊,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不会。”
因为爱是永恒、伟大的存在,是至高无上、至仁至善的存在。他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用自己的回答打消她所有的担忧与顾虑。而她在听到这个回答后,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积压已久的情绪瞬间决堤,她终于释怀地破涕为笑。
他趁此机会问道:“告诉我,那封信上写的是什么?”
“这……”她目光闪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纠结了一会后,重复了一遍信笺的内容。
他静静地听着,那些深情的字句宛如轻柔的羽毛,将他的心密密匝匝地包裹。他想起自己曾在书中看到的一个句子。
Vide Cor Meum。
凝视我心。
她这双永远满含真诚的眼睛,如同暗夜中闪烁的微光,微弱却执拗地照亮着他心底最幽暗的角落。他向前一步,在靠近她的瞬间,双手缓缓揽住她的肩膀。接着,他稍一用力,将她拉入怀中。她的头轻靠在他的胸口,能清晰地感觉到他呼吸的温热和有力的心跳。
“从今往后,我会尽我所能守护你,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独自去面对和承受一切。”
这是他未曾说出口的承诺,每一个字仿佛从他的灵魂深处迸发而出,带着炽热的温度。她能感觉到他的胸膛因话语而微微起伏,从前不敢奢望的事情在这一刻变成了真切的存在。她的双手慢慢环上他的腰,先是手指轻轻触碰着他的衣衫,带着一丝试探。当发现这一切是真实的,并非梦境后,她抓住了这世间最珍贵的依靠。
她把脸更深地埋进他的怀里,感受他的心跳和他身上熟悉而又令她心安的气息。她紧闭双眼,眼角却溢出了一滴晶莹的泪。
窗外有下雪的声音,她睁开眼睛,从他的怀抱中抬起头来。
“看,下雪了。”
她来到阳台,飘进来的雪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和发梢。她伸出手,接住一片,看着它在掌心迅速融化成一滴水珠。
他微微低头,看着她被雪花点缀的脸庞,在记忆中翻出了一个画面。
那也是一个飘雪的日子。她蹲在雪地里,望着前方荒芜的战场和雪景,一言不发。战火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残垣断壁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与这洁白的雪景形成了鲜明残酷的对比。
他好奇过,她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那样专注认真,连他站在她身后许久,她都未曾发现?那时的风声在他耳边刮过,呼呼作响,将她的一声叹息吹进了他耳中。后来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离那时候过去了许久。他觉得错过了便错过了,再追问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毕竟,时光无法倒流,逝去的瞬间难以追回。
耶路撒冷一年四季中,唯独夏天的时间格外炎热漫长,酷热侵袭时,他总会想起那个画面。后来,他再未见过加利利那样的雪景,那场雪只属于她奋不顾身追随他的那段时光。
雪还在下着,圣墓大教堂的尖顶被积雪点缀,像指向苍穹的神圣手指。耶路撒冷极少下雪,今晚的这场雪更是显得无比珍贵。它是一位慈悲的使者,将世间的一切繁杂与哀伤统统掩盖,让所有的痛苦都被深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只留下一片纯净与安宁。
……
四个月后。
赫洛伊丝刚刚结束了一堂略显枯燥的课程,收拾完书本准备离开教室时,接到了一通电话。
格蕾西用肩膀轻轻碰了碰身旁的卡米拉,压低声音说:“你瞧瞧她的表情,我敢笃定肯定是那谁打来的。”
卡米拉顺着格蕾西的目光看去,会心一笑。
赫洛伊丝挂断电话后,格蕾西见她眼角眉梢都满是掩饰不住的开心,忍不住好奇凑过去问:“今天有约?”
赫洛伊丝点了点头:“他说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
“什么电影呀?”格蕾西追问道。
赫洛伊丝望向窗外明媚的天空,大片澄澈的蓝色像深邃宁静的海洋。她的目光追随着一只欢快飞翔过的鸽子,思绪也随着它一同飘远。她带着一丝期待地说道:“他说,那部电影叫天国王朝。”
【The End】
“我们可以谈谈吗?”
她拿钥匙的手一顿,呆呆地杵在原地,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吓到了。无数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飞速旋转:他为何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自己又该如何应对?是拒绝还是接受?短短的几秒钟,对她而言却是漫长的煎熬。终于,在这令人倍感压抑的沉默过去之后,她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才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进房间后,他们谁也没开口说话。艾伦首先看到了她放在桌上的圣经,书中夹着一张纸,那张纸的一角在整齐的书页中凸出来,想不被看到都难。
他问道:“那是什么?”
赫洛伊丝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慌乱,像被触发了某种机关,她飞快地走过去,迅速将书和其他信纸叠放在一起,随后用身体挡住。
“没什么,随手写的一些东西。”
见她用这样拙劣的借口回避他的问题,他气得想发笑。
“我接到电话去了一趟警察局,警察已经找到了那个小偷。”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机放到桌上,“物归原主。”
“那……那封信呢?”
艾伦摇了摇头。
赫洛伊丝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失落地垂下眼睑,整个人看上去无比颓丧。
没关系,第一封信没有了,她还可以写第二封、第三封……她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
“那封信是给谁的?”他表情严肃,一字一句问得极其清楚。
她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如实答道:“给一个很重要的人。”
艾伦把她今天的行为串联了起来,恍然大悟:“所以你来耶路撒冷的目的就是去圣墓大教堂为他祷告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
他心头涌上一股烦闷:“我不愿意看到你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中,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能让你开心……”
“你不会明白的。”赫洛伊丝忍不住打断他的话,她心里清楚这并非礼貌之举,但此刻的她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是我想去做的事,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只有在教堂祷告,才能让我的心感到安宁。”
“为什么必须是圣墓大教堂?因为书上记载他葬在那里吗?”艾伦原本还算沉稳平静的眼神,此刻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洋,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潮涌动,他垂直在身侧的手紧握成拳。
赫洛伊丝终于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声音软了下来,向他解释:“很抱歉,这的确是我此行来耶路撒冷的目的。也许你理解不了,会觉得我这样的行为很不可思议、很疯狂,但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止是今天,还有明天、后天……只要我还在这里一天,我就会去圣墓大教堂为他祷告。”
她已经看过了沧海桑田的变迁,那道身影便是她灵魂深处永恒的羁绊。即便跨越几个世纪,依旧能在瞬间点燃心中炽热的火焰,让情感如火山般喷涌而出,无尽深沉,无法抑制。
“有些事过去了,它就只能成为历史,你明白吗?你只能把它当做一场梦。”
他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冗余和情感色彩,像是一台精准运行的机器,不带一丝温度。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无情地扎在她的心上,不断刺激着她敏感脆弱的神经。她在他面前忍了一整天的情绪再也无法压抑,彻底爆发了出来。
“梦?”她冷笑,“我好不容易来到了耶路撒冷,你现在轻飘飘地一句说这是个梦?想把一切都抹杀掉?”
命运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而过,所经之处徒留一片荒芜。对她来说,这的确像一场虚幻的梦境。一切都显得如此不真实,却又如此残酷地摆在眼前。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的国家处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一直在等能有人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国王,延续父辈的荣光。”她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可是他的眼睛里根本没有任何期待,像是一汪死水……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她便知道故事里的国王讲的就是他自己。那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是他选择向她敞开了这扇门。他为她讲述的那个故事的缘由,将会成为她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美好念想。是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着她的心,让她时不时回忆起这段独特的经历。
她抬头看向阳台外,夜空挂着一抹弯月,宛如一把银钩,在纷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像被蒙上了一层薄纱,增添了几分凄清与孤寂。
月亮仍旧是百年前的月亮,只是站在窗前的那道身影已经不在了,徒留一片空寂。
“他快活不久了。他一直在等,可到最后也没能等到。他是带着遗憾离世的……”她回想起他临终前绝望不甘的眼神,也许在那一刻,他仍在担忧着自己倾尽心血捍卫的圣城和子民,也为自己短暂的生命中那些未完成的理想和抱负而心怀遗憾。
“你知道吗,我曾亲眼看着他死去。那时候,我就在他身边,却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力感?眼睁睁看着生命在眼前消逝,却无法伸手挽留。
她甚至连握住他缠满绷带的手的勇气都欠缺。仅仅只有那一次,也唯独那一次,她鼓足了胆量亲吻了他的面具。她想要对他倾诉的话语,统统凝聚在了眼神里。它能穿透一切,却无法穿透他已渐渐模糊的意识。或许他已经不记得她的模样——那晚,他虽然睁着眼望着她,但是他的目光却毫无焦点,仿佛只是两个深邃的空洞,吞噬了她所有的希望和勇气。
从他离世起,她已经坠落在一个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可以攀附的希望之光。
赫洛伊丝猛地一把擦去眼中的泪水,眼神倔强得像出鞘的利剑,锋利决然:“如果你经历过这样的绝望,你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你要我把它当成一个梦,我做不到。它是真实的,那些回忆,那些情感,都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忘记。”
她气呼呼地回到桌前坐下,拿出笔,开始写下明天要去教堂存放的信笺的内容,向上帝宣告自己的决心。
“我明天也会去教堂祷告。如果这不是你想象中的旅程,我只能对你说声对不起。如果你想提前结束旅程,想回美国,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一个人留在这里。”她倔强地抬起头,硬生生将即将涌出的情绪又压了回去。
在她身后,那个一直默默站立、久久没有做出回应的人,终于在听到她说要独自留下时有了反应:“你说你要一个人留在这?”
“对。”她飞快地应答,只是话音刚落,她便听到他哼笑了一下。声音起初极低沉,像是从鼻腔中挤出来的,随后变成了像是被她气到一定程度突然发笑的声音。
“你不是答应过他,无论发生什么,要把你自己的生死放在首位吗?”
钢笔的笔尖在信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墨水迅速沁到纸张里,像一道狰狞的伤疤。赫洛伊丝直勾勾地盯着那道墨水痕迹,眼睛一眨不眨。
她觉得他一定能看得出她现在僵硬得像个假人。因为她觉得自己身体被寒冬的冰霜牢牢冻住,血液停止了流动。
他也没有等她做出下一步反应的打算,盯着她写字的背影,继续说:“你不是还答应过他,要保护好自己,好好活下去吗?”
他的话犹如在她的心底狠狠投入了一颗沉重的石子,激荡起一圈又一圈让她无法安宁的涟漪。但更像是一道曾经被深深掩埋的伤口,在此时又被重新揭开,鲜血汩汩地流淌,带来一种痛彻心扉的苦楚。
她的内心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塌,再也无法佯装镇定,猛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以至于椅子都因为这突然的力道带翻在地。
泪水极大程度放大了她眼里的震惊,当她的目光与他交汇时,刹那间,她像穿透了重重迷雾,看到了在久远的过去,同样的话语曾这般清晰地在耳边响起。熟悉的语调,熟悉的含义,这一切让她产生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回溯。眼前这个人的一举一动和眉眼之间的神情,竟然与记忆中那个珍藏已久的身影不可思议地重合在了一起。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复刻般精准,奇妙又令人心悸。
“你为何如此执拗?你觉得这样的坚持能改变什么吗?”他的声音略微放轻,语气中仍透着深深的担忧。
“我不是想改变什么,我只是想遵循自己的心,哪怕没有结果,我也愿意。”说完,她紧咬着下唇,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不那么失控。
这是他曾经教她的话——无论命运如何支配你,或是谁支配你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
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世界,沉默了许久。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为耶路撒冷蒙上一层虚幻朦胧的面纱。
他侧过脸,似乎想回头看她,动作却又在半途僵住。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陪你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看你这样折磨自己。”
她一怔,往后退了一小步,身体紧紧靠着桌子边缘,如同一只受伤后寻求庇护的小兽。她的手指用力抠着桌沿,目光闪躲,刻意回避他的话。
他又望向窗外的月色,追忆那段遥远的过往,怀念之情化作了一层薄雾,氤氲在他眼中。他轻轻念出一句话:“云彩消散而过,照样,人下阴间也不再上来。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认识他。”
听到他念出这段话,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过去。她还能看到他站在城墙上,双手背在身后,俯瞰他的王国。风吹动他的头巾,却吹不散他眼底的忧愁。
原来他说自己曾远离家乡竟然是这个意思。只是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听懂他话里隐藏的深意。
“这里仍然是耶路撒冷,只不过它不再是我……不再是由鲍德温四世统治的耶路撒冷。”他转过身看着她,眉目间满是感慨与追忆,“我的历史老师说,在他的统治下,耶路撒冷王国日渐衰败。他死后,还留下了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国家,并且迅速走向了灭亡。”
他想起同样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他在高院开完冗长压抑的会议,身心俱疲。他想靠在椅子上休息时,侍从递上一封来自其他国家的回信。
他借着烛光,努力想要看清信里的内容。可无论他如何凑近,眼睛如何睁大,却怎么也看不清密密麻麻的字迹。他满心忧虑,怕自己曲解了信中的意思,于是让忠诚的泰比利亚斯读给他听。
大部分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唯独有一句话他记得异常清楚。
那信上工工整整写着:你们那弱小的国家,不过是上帝的弃儿,何必费力拯救?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死亡,而是面对那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滑向深渊的绝望。
他笑了一下,笑容淡然,不达眼底,她却看得出他仍然有些难以释怀。这种伤痛是隐藏在黑暗深处的伤疤,平日里被他小心地隐藏,偶尔被不经意间的触动拉扯得生疼。所以在听到他这样自嘲后,她忍不住反驳:“历史的结果不应该由谁独自承担,也不该被某些无知狭隘的人去亵渎、质疑你守护圣城的决心和毅力。”
他被她一番激昂的话语触动,回过神来,才发觉不知何时她已经走到自己身边,像他们初见时,好奇认真地打量他。
她见过他戴面具的样子。面具的轮廓线条硬朗流畅,凸显出国王的尊贵与威严。可透过面具,能感受到他被遮掩的面容下难以掩盖的病痛与沧桑。
她也见过他因为麻风变得腐烂的身体。那些丑陋的病变痕迹,像一群疯狂的寄生虫,在他的身上肆意繁衍,不断扩散,一点点剥夺他的生机与活力。他的双臂布满了脓疮,每一处破损的肌肤都渗出浑浊的液体。他的双腿也不再有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守护的王国也仿佛受到了牵连,如同被虫蛀的巨木,繁荣不再,生机渐逝,随着他的身体一同慢慢腐朽。
眼前的这个人和她记忆中的样子相去甚远,她害怕只是空欢喜一场,抬起的手指停在半空中,显得有些迟疑。而他在看到她这一举动便立刻明白过来。他微微低头,身子向前倾了倾,迎合她带着些许凉意的手指轻柔抚过自己的眉眼。
他眼睛锐利,透露出一种聪慧和敏锐。不笑的时候看上去有种忧郁的气息。一旦笑起来,弯月般的眼睛和澄澈的眼神少年感十足。仿佛只要他轻轻眨了眨眼睛,所有的事物都会随之改变方向、偏移轨迹,能让人忽略掉他曾经承受的一切痛苦。
原来那张面具下的脸长这样。原来那位王室的老师真的没有说错。
在她触碰到他眉眼那一刻,她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沿着她苍白的脸颊滚滚而落。她有很多话想说,却被自己的哽咽声打断:“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自己会认错了人……”
她胡乱抹去脸上的泪水,自己现在又哭又笑,一定很难看。她别过头去,不想让他看清楚。此刻她心里既有着重逢的喜悦,又有着过往伤痛委屈的交织,泪水怎么擦也擦不尽,几缕发丝贴在她被泪水浸湿的脸颊上。
他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手帕的一角还绣着他家族的徽记。他先是用手帕沾去她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接着又极其小心地擦拭着她脸颊上的泪痕,仿佛对待一件珍贵易碎的宝物。
她被他的行为震惊得完全说不出话来,愣愣地看着他。
他忽然说:“那晚,我并非故意不见你最后一面。”
她忘记了思考,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他为何开始解释这一切。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的脸上,说:“见了,只会让你更难过。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我,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他们都已脆弱不堪,根本没有力气去直面残酷的分别。
他曾艰难地抬起手,想抓住曾经的美好回忆,可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如流沙般从指缝间溜走。想到这,他停下原本用手帕为她擦去眼泪的动作,转而伸出手指为她抹去泪水。就像他在四下无人时,用戴着手套的指腹抚过圣经中那些箴言一样,这个动作他曾经设想过无数次。
他想象有一天能这样触碰她的脸颊,为她拭去悲伤。他期待过,憧憬过,想象她脸上会浮现出怎样的神情。如今,当这一幕真正发生,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是跨越了千山万水才终于抵达的彼岸。岁月的洪流无情地冲刷着他们的命运,让这份来之不易的相聚显得如此珍贵又脆弱易碎。
她小声问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知道我对你……”后面的话她觉得无需说得太过直白,他定然能够懂得她的心意。
果然,他听到她提出的问题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笑容好像让她看到曾经有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率领他的骑士冲锋陷阵,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打败了强大的萨拉丁。那是他的荣耀,也是她心中永恒的记忆。
“在你义无反顾跟随我去加利利的时候。”他在温柔地诉说着一个久远动人的秘密。
在充斥着权谋与争斗的环境和长久的孤独自我封闭中,他仍然有一颗被世间的冷漠与疏离伤害,却依然在黑暗中顽强跳动,期盼着理解与关怀的心。
她柔弱的外表里面,有一颗勇敢坚定的心。正是因为她的这份纯粹显得如此珍贵稀有,触及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角落,让他在那一瞬间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期待。他将这份温暖珍藏在心底,私以为这样便能寻得一份慰藉。他知道自己无法给予她任何实质性的回应,因为他又怎能确定这不是一个错误,不是另一场灾难的开端?
在经历一个多月前那次高烧后,曾经熟悉的场景、声音、气息,如同点点星光,逐渐在他的脑海中汇聚。那些深掩埋的情感,如同沉睡已久的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破土而出,顽强生长。这对他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让他不惜用尽心力去追寻。
她听完后,眼眶瞬间又红了,不甘心地问道:“可是你还要我离开耶路撒冷,我那样求你,你都不肯让我留下……”
“留下做什么?做一个守墓人,直到老、直到死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一个冰冷的墓穴,与寂寞为伴。
想到那样的画面,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里充满了危险和争斗,我不想让你卷入其中,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耶路撒冷,这座圣城,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纷争。到处都是权谋的较量,信仰的冲突,是无法预料的危险,这不是你该面对的。我希望你能去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
她说,任何人、任何事和守护圣城这件事比起来都变得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她错了。在他的心里,除去那些令人头痛的国事家事,还存放着一个无比重要的人。她对他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守护耶路撒冷。他能够为了自己背负的使命,义无反顾地豁出性命去奋力守护圣城。同样,他也甘愿为了她如此。然而君王的身份是一道沉重的枷锁,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他,迫使他必须将国家置于一切事物之上。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让你守着一个冰冷的墓地一辈子。离开这里,你会遇到更多美好的人和事。而我……”他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艰难地吞咽了一下,“你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不能让你因为一时冲动做下的决定后悔一生,失去原本可以拥有的幸福。我只希望你能过得好,哪怕这幸福不是我给你的。”
她吸了吸鼻子,抬头看向窗外那一抹如银钩的月亮,试图让眼中的泪水倒流回去。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的倔强和执着。
“那你会不会怪我没有听你的话离开?”再次看向他时,她眼神中带着几分谨慎小心,害怕从他的脸上看到失望与责备。
他伸出双手捧着她的脸,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脸颊,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不会。”
因为爱是永恒、伟大的存在,是至高无上、至仁至善的存在。他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用自己的回答打消她所有的担忧与顾虑。而她在听到这个回答后,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积压已久的情绪瞬间决堤,她终于释怀地破涕为笑。
他趁此机会问道:“告诉我,那封信上写的是什么?”
“这……”她目光闪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纠结了一会后,重复了一遍信笺的内容。
他静静地听着,那些深情的字句宛如轻柔的羽毛,将他的心密密匝匝地包裹。他想起自己曾在书中看到的一个句子。
Vide Cor Meum。
凝视我心。
她这双永远满含真诚的眼睛,如同暗夜中闪烁的微光,微弱却执拗地照亮着他心底最幽暗的角落。他向前一步,在靠近她的瞬间,双手缓缓揽住她的肩膀。接着,他稍一用力,将她拉入怀中。她的头轻靠在他的胸口,能清晰地感觉到他呼吸的温热和有力的心跳。
“从今往后,我会尽我所能守护你,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独自去面对和承受一切。”
这是他未曾说出口的承诺,每一个字仿佛从他的灵魂深处迸发而出,带着炽热的温度。她能感觉到他的胸膛因话语而微微起伏,从前不敢奢望的事情在这一刻变成了真切的存在。她的双手慢慢环上他的腰,先是手指轻轻触碰着他的衣衫,带着一丝试探。当发现这一切是真实的,并非梦境后,她抓住了这世间最珍贵的依靠。
她把脸更深地埋进他的怀里,感受他的心跳和他身上熟悉而又令她心安的气息。她紧闭双眼,眼角却溢出了一滴晶莹的泪。
窗外有下雪的声音,她睁开眼睛,从他的怀抱中抬起头来。
“看,下雪了。”
她来到阳台,飘进来的雪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和发梢。她伸出手,接住一片,看着它在掌心迅速融化成一滴水珠。
他微微低头,看着她被雪花点缀的脸庞,在记忆中翻出了一个画面。
那也是一个飘雪的日子。她蹲在雪地里,望着前方荒芜的战场和雪景,一言不发。战火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残垣断壁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与这洁白的雪景形成了鲜明残酷的对比。
他好奇过,她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那样专注认真,连他站在她身后许久,她都未曾发现?那时的风声在他耳边刮过,呼呼作响,将她的一声叹息吹进了他耳中。后来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离那时候过去了许久。他觉得错过了便错过了,再追问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毕竟,时光无法倒流,逝去的瞬间难以追回。
耶路撒冷一年四季中,唯独夏天的时间格外炎热漫长,酷热侵袭时,他总会想起那个画面。后来,他再未见过加利利那样的雪景,那场雪只属于她奋不顾身追随他的那段时光。
雪还在下着,圣墓大教堂的尖顶被积雪点缀,像指向苍穹的神圣手指。耶路撒冷极少下雪,今晚的这场雪更是显得无比珍贵。它是一位慈悲的使者,将世间的一切繁杂与哀伤统统掩盖,让所有的痛苦都被深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只留下一片纯净与安宁。
……
四个月后。
赫洛伊丝刚刚结束了一堂略显枯燥的课程,收拾完书本准备离开教室时,接到了一通电话。
格蕾西用肩膀轻轻碰了碰身旁的卡米拉,压低声音说:“你瞧瞧她的表情,我敢笃定肯定是那谁打来的。”
卡米拉顺着格蕾西的目光看去,会心一笑。
赫洛伊丝挂断电话后,格蕾西见她眼角眉梢都满是掩饰不住的开心,忍不住好奇凑过去问:“今天有约?”
赫洛伊丝点了点头:“他说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
“什么电影呀?”格蕾西追问道。
赫洛伊丝望向窗外明媚的天空,大片澄澈的蓝色像深邃宁静的海洋。她的目光追随着一只欢快飞翔过的鸽子,思绪也随着它一同飘远。她带着一丝期待地说道:“他说,那部电影叫天国王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