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鸦躺在床上,冷不丁的问了句:“我手机呢。”
李兰君反问:“你要手机干什么?”她语气警惕,好像她拿了手机之后就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
“我的手机,不就该待在我手里吗?”沈鸦说话语气冷峻。
李兰君一言不发的转身回了她的卧室,把沈鸦的手机拿了过来,沈鸦接过来手机解锁。
叶复惊的对话框很干净,但宋听南发来了很多信息,她点开除了好几条五十多秒的语音条,还有一些文件。
沈鸦看了看文件的内容,又点开了语音条。
几条语音播完,李兰君听着也惊讶:“原来这段时间小惊干这些事去了。”
沈鸦冷着脸翻了个身:“他做事一直都很可靠。”
李兰君低了下头,神情有些不自然,总觉得她这话像是在指责她这个做母亲的和沈兴业做父亲的。
眼泪垂落,李兰君说:“沈鸦,对不起,我真的没想过这些事情对你会有那么大的伤害,以前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种事情没人会往外说的,以前你大姨被人欺负,整张脸被打的都肿了一圈,也是就这么瞒下来了,这种事情不光彩,谁会往外说,说出去小女孩以后怎么嫁人,就是被人戳脊梁骨也要骂死了,而且你那时候多小啊,这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就算说出来人家怎么可能承认呢?”
沈鸦闭了闭眼睛,她还是不懂,她难受的不是她没替她讨回公道。
其实对沈鸦来说所谓的公道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见她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打算,李兰君又在床边坐了一会儿后离开了沈鸦的卧室。
沈鸦把起诉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李律师,中间蔡洲接到法院传票之后换了好几个电话给她打过来,到最后沈鸦直接拒接所有陌生来电,她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好像要把之前没睡够的时间都补回来一样,有时候李兰君喊她一两次都叫不应。
一个星期后,就连一直嘴硬着沈鸦就是矫情,就是事多的沈兴业也败下阵来。
李兰君拉着沈鸦去医院挂了门诊,她的病已经更严重了。
这是李兰君在知道沈鸦精神状态后第一次陪着她去医院看诊,她站在一遍听医生的话,终于开始正视沈鸦难过。
拿了药离开医院,李兰君破天荒问她:“要不要去逛一逛。”
沈鸦有点诧异,但她还是拒绝了:“不想去,回家吧。”
李兰君没管她的拒绝,拉着她从车站离开:“我来东川这么多年,还没正儿八经的逛过,你就当陪我逛逛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逛的,李兰君是个不喜欢往外跑的人,即便休班的时候也基本都是在家里做做家务,收拾收拾卫生,她不会用地图,也不认路,即便想要出去走走也不敢。
他们这个家里的人心中总是有太多畏惧。
东川靠海,沈鸦跟着李兰君随意的走着就走到了海边,沙滩上人影幢幢,沈鸦闻着咸腥的海风味,深深呼了一口气。
李兰君在她的身边没说话,但表情也明显舒展了很多。
沈鸦的头发都被吹的胡乱的糊在脸上,她其实并不喜欢海边那股夹杂着鱼腥的气味,也不喜欢海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扑在皮肤上的触感,但即便这样她也久违的觉得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的鲜活。
她手掌握在栏杆上,用了用力又松开:“我在县上买了一套房子。”
李兰君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听沈鸦继续说:“你们一直说不懂我,是的,你们不懂我,我也不懂你们。我的钱都是我自己挣下来的。”
她垂下眼睫:“我写了一本书,参加了一个比赛,奖金有30万,我用它付了首付。这件事情知道的只有宋听南和叶复惊,我的生活费是我每个月给杂志社写稿子挣来的,一篇七八千块钱,还完月供剩下的就是我的生活费。今年我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初试考了四百多分,过几天复试的结果应该也会出来,我报的临大,文学系。我的钱和那些男人没有任何关系,和他们在一起只是因为我想知道被人爱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但现在我知道了。”
沈鸦的目光有些分散,像是想起了谁。
李兰君心中不知道震颤更多,还是悔恨更多,直到这个时候她仍旧不懂沈鸦为什么会因为想知道被人爱是什么感觉而和那些人在一起,但她非常清晰的明白了一件事,沈鸦离他们真的已经太远了。
她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也不是一个可以去过那种小县城里安稳生活的人。
她在水和县那样一个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所以他们看她总觉得她不切实际,觉得她好高骛远,总想那些无法实现的梦。
但实际上是他们看她太浅薄了。
他们成为了她往前走的道路上一道可憎的坎坷,一块顽固的石头。
所以她的路也走的格外艰难。
晚上回家,沈鸦隔着房门听到李兰君和沈兴业的卧室响起断断续续的说话声,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人关起房门的争吵并不少,但当着沈鸦的面都收起了那些指责。
李兰君心中膈应沈兴业的不忠,沈兴业不能接受李兰君的隐瞒,但即便这样,他们谁也没有提出那两个字。
沈鸦大概清楚,他们这一辈子都会这样糊里糊涂,吵吵闹闹的过下去。
就像奶奶常常挂在嘴边,奉为圭臬的那句话一样:难得糊涂。
忽然她听到沈兴业提高了声音。沈鸦猜,大概是李兰君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他,他心里恼怒气愤,觉得她有钱买房子,却不想着帮家里把债还了。
但很快他的声音又小了下去,沈鸦猜测或许是因为被李兰君劝下了。
法院开庭当天,沈鸦在法院外见到了叶复惊,自从在医院见他那一面之后,沈鸦有半个月没见过他了,她觉得他瘦了很多,黑色的薄外套套在身上显得空空荡荡的,气质也冷了很多。看到她来,他抬脚走了过来,沈鸦不知道要和他说什么,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她和他究竟算不算已经分手了。
不知道叶复惊有没有看懂她的犹豫,他抬了下手,让她不要说话,将手里的一本书递给她,沈鸦伸手接过来,封面上四个大字:《我与地坛》
沈鸦抬头:“我看过。”
叶复惊说:“你看明白了吗,没看明白多看几遍,看明白了再来和我说话。”
说完他就往法院走。
沈鸦懵懵懂懂的把书收了起来。
蔡洲的事情做得一点都不干净,他或许是从来就没想过做这些事会被告上法庭,在人证物证之下,法院宣判他两年零一个月的有期徒刑。
出了法院,沈鸦四处张望,李律师注意到在一边调侃:“刚刚人已经走了。”
沈鸦有些失望的慢慢收回了视线。
回去的路上,她翻开了叶复惊给她的那本书,扉页上用黑色的钢笔写着一行隽秀的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沈鸦翻开书看了一页就有些晕车,她又把书合上。
复试结果很快下来,沈鸦成功通过复试,学校通知她九月份入学。
沈鸦和李兰君和沈兴业说这件事的时候,沈兴业明显有很多话要说,但是都被李兰君拦住了。
是怕她再出事。
沈鸦去临川的那天,沈兴业默不作声的给她转了四千块钱,沈鸦盯着转账信息很久,也没点开。
过了半天,沈兴业先沉不住气,他发过来一条语音:把钱收下。
背景音是嘈杂的车鸣声。
沈鸦手指飞快在对话框输入:我有钱。
沈鸦申请了单人宿舍,她把东西收拾好之后,又去见了孟粤樟。
今年孟粤樟的研究生名额有两个,另一人是个男生,本科是临大文学系的,直接保研,她到的时候男生也正在孟粤樟的办公室。
沈鸦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进去。
孟粤樟正拍着那男生的肩膀:“好好干。”
沈鸦:“老师。”
见到沈鸦,孟粤樟眯着眼睛笑:“沈鸦啊,之前一直邮件来往,今天终于见面了,这是何盛,也是我今年的研究生。”
沈鸦礼貌的和人打招呼:“你好,我是沈鸦。”
等两个爱徒相互打过招呼之后,孟粤樟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转头和沈鸦说:“苏苏知道你今天来临川,特意在松阁订了位置,你回去收拾一下,半小时后再东门集合。”说完转头又同何盛说,“你也去。”
“苏苏?”沈鸦疑惑的反问。
孟粤樟反应过来,沈鸦并不知道苏苏是谁:“就是峨眉,她本名苏媚。”
沈鸦了然,她点点头:“好,那我回去收拾一下。”
孟粤樟:“去吧。”
沈鸦回宿舍换了身衣服,按照导航找到了临大东门,她人生地不熟的因此到的要比孟粤樟和何盛都晚,彼时孟粤樟正在跟一个男人交谈。
男人穿着白色衬衣,鼻梁上架着一幅金丝眼镜,五官凌厉,眉眼深邃,但周身气场却格外的斯文。
孟粤樟显然同他十分熟络。
李兰君反问:“你要手机干什么?”她语气警惕,好像她拿了手机之后就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
“我的手机,不就该待在我手里吗?”沈鸦说话语气冷峻。
李兰君一言不发的转身回了她的卧室,把沈鸦的手机拿了过来,沈鸦接过来手机解锁。
叶复惊的对话框很干净,但宋听南发来了很多信息,她点开除了好几条五十多秒的语音条,还有一些文件。
沈鸦看了看文件的内容,又点开了语音条。
几条语音播完,李兰君听着也惊讶:“原来这段时间小惊干这些事去了。”
沈鸦冷着脸翻了个身:“他做事一直都很可靠。”
李兰君低了下头,神情有些不自然,总觉得她这话像是在指责她这个做母亲的和沈兴业做父亲的。
眼泪垂落,李兰君说:“沈鸦,对不起,我真的没想过这些事情对你会有那么大的伤害,以前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种事情没人会往外说的,以前你大姨被人欺负,整张脸被打的都肿了一圈,也是就这么瞒下来了,这种事情不光彩,谁会往外说,说出去小女孩以后怎么嫁人,就是被人戳脊梁骨也要骂死了,而且你那时候多小啊,这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就算说出来人家怎么可能承认呢?”
沈鸦闭了闭眼睛,她还是不懂,她难受的不是她没替她讨回公道。
其实对沈鸦来说所谓的公道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见她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打算,李兰君又在床边坐了一会儿后离开了沈鸦的卧室。
沈鸦把起诉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李律师,中间蔡洲接到法院传票之后换了好几个电话给她打过来,到最后沈鸦直接拒接所有陌生来电,她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好像要把之前没睡够的时间都补回来一样,有时候李兰君喊她一两次都叫不应。
一个星期后,就连一直嘴硬着沈鸦就是矫情,就是事多的沈兴业也败下阵来。
李兰君拉着沈鸦去医院挂了门诊,她的病已经更严重了。
这是李兰君在知道沈鸦精神状态后第一次陪着她去医院看诊,她站在一遍听医生的话,终于开始正视沈鸦难过。
拿了药离开医院,李兰君破天荒问她:“要不要去逛一逛。”
沈鸦有点诧异,但她还是拒绝了:“不想去,回家吧。”
李兰君没管她的拒绝,拉着她从车站离开:“我来东川这么多年,还没正儿八经的逛过,你就当陪我逛逛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逛的,李兰君是个不喜欢往外跑的人,即便休班的时候也基本都是在家里做做家务,收拾收拾卫生,她不会用地图,也不认路,即便想要出去走走也不敢。
他们这个家里的人心中总是有太多畏惧。
东川靠海,沈鸦跟着李兰君随意的走着就走到了海边,沙滩上人影幢幢,沈鸦闻着咸腥的海风味,深深呼了一口气。
李兰君在她的身边没说话,但表情也明显舒展了很多。
沈鸦的头发都被吹的胡乱的糊在脸上,她其实并不喜欢海边那股夹杂着鱼腥的气味,也不喜欢海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扑在皮肤上的触感,但即便这样她也久违的觉得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的鲜活。
她手掌握在栏杆上,用了用力又松开:“我在县上买了一套房子。”
李兰君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听沈鸦继续说:“你们一直说不懂我,是的,你们不懂我,我也不懂你们。我的钱都是我自己挣下来的。”
她垂下眼睫:“我写了一本书,参加了一个比赛,奖金有30万,我用它付了首付。这件事情知道的只有宋听南和叶复惊,我的生活费是我每个月给杂志社写稿子挣来的,一篇七八千块钱,还完月供剩下的就是我的生活费。今年我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初试考了四百多分,过几天复试的结果应该也会出来,我报的临大,文学系。我的钱和那些男人没有任何关系,和他们在一起只是因为我想知道被人爱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但现在我知道了。”
沈鸦的目光有些分散,像是想起了谁。
李兰君心中不知道震颤更多,还是悔恨更多,直到这个时候她仍旧不懂沈鸦为什么会因为想知道被人爱是什么感觉而和那些人在一起,但她非常清晰的明白了一件事,沈鸦离他们真的已经太远了。
她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也不是一个可以去过那种小县城里安稳生活的人。
她在水和县那样一个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所以他们看她总觉得她不切实际,觉得她好高骛远,总想那些无法实现的梦。
但实际上是他们看她太浅薄了。
他们成为了她往前走的道路上一道可憎的坎坷,一块顽固的石头。
所以她的路也走的格外艰难。
晚上回家,沈鸦隔着房门听到李兰君和沈兴业的卧室响起断断续续的说话声,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人关起房门的争吵并不少,但当着沈鸦的面都收起了那些指责。
李兰君心中膈应沈兴业的不忠,沈兴业不能接受李兰君的隐瞒,但即便这样,他们谁也没有提出那两个字。
沈鸦大概清楚,他们这一辈子都会这样糊里糊涂,吵吵闹闹的过下去。
就像奶奶常常挂在嘴边,奉为圭臬的那句话一样:难得糊涂。
忽然她听到沈兴业提高了声音。沈鸦猜,大概是李兰君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他,他心里恼怒气愤,觉得她有钱买房子,却不想着帮家里把债还了。
但很快他的声音又小了下去,沈鸦猜测或许是因为被李兰君劝下了。
法院开庭当天,沈鸦在法院外见到了叶复惊,自从在医院见他那一面之后,沈鸦有半个月没见过他了,她觉得他瘦了很多,黑色的薄外套套在身上显得空空荡荡的,气质也冷了很多。看到她来,他抬脚走了过来,沈鸦不知道要和他说什么,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她和他究竟算不算已经分手了。
不知道叶复惊有没有看懂她的犹豫,他抬了下手,让她不要说话,将手里的一本书递给她,沈鸦伸手接过来,封面上四个大字:《我与地坛》
沈鸦抬头:“我看过。”
叶复惊说:“你看明白了吗,没看明白多看几遍,看明白了再来和我说话。”
说完他就往法院走。
沈鸦懵懵懂懂的把书收了起来。
蔡洲的事情做得一点都不干净,他或许是从来就没想过做这些事会被告上法庭,在人证物证之下,法院宣判他两年零一个月的有期徒刑。
出了法院,沈鸦四处张望,李律师注意到在一边调侃:“刚刚人已经走了。”
沈鸦有些失望的慢慢收回了视线。
回去的路上,她翻开了叶复惊给她的那本书,扉页上用黑色的钢笔写着一行隽秀的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沈鸦翻开书看了一页就有些晕车,她又把书合上。
复试结果很快下来,沈鸦成功通过复试,学校通知她九月份入学。
沈鸦和李兰君和沈兴业说这件事的时候,沈兴业明显有很多话要说,但是都被李兰君拦住了。
是怕她再出事。
沈鸦去临川的那天,沈兴业默不作声的给她转了四千块钱,沈鸦盯着转账信息很久,也没点开。
过了半天,沈兴业先沉不住气,他发过来一条语音:把钱收下。
背景音是嘈杂的车鸣声。
沈鸦手指飞快在对话框输入:我有钱。
沈鸦申请了单人宿舍,她把东西收拾好之后,又去见了孟粤樟。
今年孟粤樟的研究生名额有两个,另一人是个男生,本科是临大文学系的,直接保研,她到的时候男生也正在孟粤樟的办公室。
沈鸦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进去。
孟粤樟正拍着那男生的肩膀:“好好干。”
沈鸦:“老师。”
见到沈鸦,孟粤樟眯着眼睛笑:“沈鸦啊,之前一直邮件来往,今天终于见面了,这是何盛,也是我今年的研究生。”
沈鸦礼貌的和人打招呼:“你好,我是沈鸦。”
等两个爱徒相互打过招呼之后,孟粤樟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转头和沈鸦说:“苏苏知道你今天来临川,特意在松阁订了位置,你回去收拾一下,半小时后再东门集合。”说完转头又同何盛说,“你也去。”
“苏苏?”沈鸦疑惑的反问。
孟粤樟反应过来,沈鸦并不知道苏苏是谁:“就是峨眉,她本名苏媚。”
沈鸦了然,她点点头:“好,那我回去收拾一下。”
孟粤樟:“去吧。”
沈鸦回宿舍换了身衣服,按照导航找到了临大东门,她人生地不熟的因此到的要比孟粤樟和何盛都晚,彼时孟粤樟正在跟一个男人交谈。
男人穿着白色衬衣,鼻梁上架着一幅金丝眼镜,五官凌厉,眉眼深邃,但周身气场却格外的斯文。
孟粤樟显然同他十分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