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了
“哥,咱娘咋还不醒,都睡一天了。”咕噜一声,肚子传来叫唤声,小男孩摸着肚子叹息,“咱娘再不醒,俺就要饿死了,喝凉水不当饱。”
他都喝了一天的凉水了,还是饿。
爷爷奶奶说喝凉水管用,肯定是骗人的。
“要不,俺去找大姑?爷爷奶奶不管咱们,大姑肯定管。”另一个小孩说。
紧接着又是一阵咕噜声,是大一点的小孩的肚子在叫。
“别去了,你去了大姑要挨骂,咱娘不让去。”
床上的人微微皱眉,脑海中涌现许多记忆。
宋兰花,一九四四年大年初一,出生在秦岭北面山脚下,名叫宋庄的村子里。
上面有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一个比她大六岁的哥哥,两人都已成家。
她出生第二年,亲娘死了。
饥荒年疼她的奶奶也死了。
过了灾年,也就是一九六一年,她嫁给了隔壁刘家屯人—顾南城。
盖因父母非让同意,再者顾南城是军人,长得好,个子高,有补贴,嫁给他后,不用再饿肚子。
结婚时,顾南城还给了二十块钱彩礼,二十斤粮票。
那时候家家吃不饱,这些东西足够宋家用很久。
家人逼迫,自己心动,宋兰花稀里糊涂就嫁了。
次年农历十五,也就是62年,宋兰花生了一个儿子,都说贱名好养活,大儿子取名大牛。
一九□□年二月二,第二个儿子出生,取名二壮。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八,宋兰花生下第三个孩子。
孩子早产,在医院生的。
因为宋兰花长期干活,又要照顾两个大的,老三生下来瘦瘦小小的,小猫崽一样大,哭声哼哼唧唧,不仔细听都听不见。
农村人养不起病歪歪的孩子,她心疼孩子,抱着孩子睡不着觉。
隔壁床传来来孩子的哭声,声音洪亮,震耳欲聋,和她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她心一横,关上门和隔壁床换了孩子。
也是宋兰花运气好,隔壁床家属有事出去了,产妇生了孩子后就昏了过去,这才让她得逞了。
宋兰花怕事情暴露,翌日一早,收拾东西出院回家。
开始她良心不安,对孩子不错,日日搂着哄着,连两个亲生的都要靠后。
农村孩子多,闹腾得厉害,宋兰花又要下地干活,再加上丈夫一年多没音信,别人都说顾南城死了,她担心害怕,对孩子没了多少耐心,把孩子丢给另外两个大的,就去下地干活。
宋兰花一个疏忽,孩子病了,发热,小脸红扑扑的,显然是病得厉害。
她怕孩子死了,夜里找她索命,就去找公婆借钱,想带孩子去卫生室看看。
正当傍晚,家家做饭,村里烟囱冒起了烟。
宋兰花刚开口说借钱的事。
婆婆赵萍从厨房出来,脸拉的比驴脸都长,一手叉腰瞪着宋兰花:“俺们哪有钱,走走走,别耽误俺做饭。”
宋兰花脸色微变,张嘴想解释,钱是借的,以后会还,却被另一个声音打断。
是小姑子顾薇薇:“嫂子,不是俺说你,你儿子看着就是没福气的,养不活,你也不差这一个儿子,不如扔了,省得浪费钱。”
人人都说宋兰花好命,嫁给了顾南城,有补贴,不愁往后的日子。
顾微微嫉妒宋兰花,看她各种不顺眼,没事就挑事,这次抓住奚落为难宋兰花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宋兰花不想背负人命,再三恳求,最后看向了一旁抽着旱烟的公公顾大山。
顾大山没说话,猛吸几口旱烟,烟雾中黑红的脸上闪过不忍,撇眼见赵萍瞪过来,犹豫片刻狠下心肠说:“兰花啊,咱们乡下人哪有钱,小孩子生病不是大事,睡一觉就好了,你回去吧。”
宋兰花紧了紧手里的孩子,心里忍不住心酸和失望。
顾南城每月会寄工资回来,都会给老宅五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嫁进来就给了。如今有五年了,老宅不可能没钱。
公公顾大山是会计,公分高,两儿四女,就剩下继婆婆生的一儿一女没成家。
两人都已十七八,也不是吃闲饭的,有公分拿,农村人花钱少,吃的喝的都是地里产的,家里怎么可能没钱。
他们是不想借钱。
宋兰花抱着孩子回家,路上遇到了顾大姐。
她嫁给了本村人,离老宅不远,听见邻居们说,跑过来看看情况,得知孩子病了,又见宋兰花脸色不好,把孩子抱了回去,说用土法子试试,或许能好。
宋兰花知道,顾大姐也没钱,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婆婆强势,丈夫老实,因为给他们送东西,三天两头挨骂。
就连顾大姐给宋兰花顺手帮忙,她婆婆都要念叨一天。
宋兰花失望难过,走路恍恍惚惚。
丈夫无音信,生活没盼头,回去后卸了力气,强撑着给孩子们做好饭,哄着他们吃下,就见公公背着手进来,说起房子的事。
顾家幼子顾向东今年十七,要相看人家。
说隔壁村支书家的小闺女愿意嫁过来。
那闺女娇气,从小没吃过苦,在家娇养着,嫁到顾家就得住红砖瓦房,要不然就不嫁。
顾大山两口子有钱,但不想拿出来。
顾南城迟迟不归,这两口子就盯上了宋兰花的房子,要和他们换房子住。
宋兰花一听,怒上心头,可对方是公公,是长辈,她不能不敬,只能咬牙否决。
这房子是顾南城结婚盖得,也是村里最好的房子。
三间堂屋,两间东屋,西屋是茅草屋,也是厨房,她家房子多,孩子大了结婚也有地方住。
顾大山知道宋兰花不给,哄骗她说,就是借用,等顾向东结婚后就换回来,借房子住就是为了面子。
宋兰花聪明,高中文化,要不是当年后娘藏了她的准考证等证件,是村里有望考上大学的人,也更深知公婆的为人,自然不信顾大山的鬼话。
她不同意,但顾大山和赵萍有拿捏宋兰花的办法,说她不让房子,就和他们断绝关系。
在村里,要是没有人帮扶,宋兰花娘几个准没好日子过。
宋兰花送走公婆,睡下后气得心口发疼,辗转难眠,清早才睡下,再醒来,已经换了二十一世纪的宋芷兰。
或许都是兰花的意思,宋芷兰才能穿书。
是的,短短一个小时宋芷兰接受了宋兰花的记忆。
她确信自己穿书了,成了真假少爷文中的真少爷的养母。
养母很坏,对真少爷非打即骂,真相大白后,凄惨死在老宅里。
二十一世纪的宋芷兰,家境殷实,勉强算个富二代,毕业后在大学当老师,不喜欢网络小说,见同学们看,闲暇时偶尔翻看几眼。
工作后经人介绍,嫁给了一名警察,这人不是别人,是她曾经的邻居。
两人聚少离多,一直没有孩子。
宋芷兰结婚后,朋友们相继生子。
生孩子痛苦,身材会走样,还一孕傻三年,再有熊孩子各种闹腾,宋芷兰非常排斥小孩。
她一个好友,为了生孩子,最后瘫痪在床,丈夫外遇,还有了私生子,朋友的生活过得一地鸡毛。
从那以后,宋芷兰更加排斥生孩子,人到四十也没孩子,成了丁克一族。
丈夫不是独子,不用传宗接代,他尊重宋芷兰的意见,两人过着二人世界,日子倒也幸福美满。
直到有一天,小三挺着肚子找上门,说肚子里的孩子是丈夫的。
宋芷兰备受打击,愣在原地,一时无法回神,这才被小三推下楼,撞破脑袋,死在去医院的路上。
醒来就成了书中的宋兰花。
宋兰花也是个悲剧人物,丈夫牺牲,公婆逼迫,对生活无望,让她性情大变,换了房子后,对三个孩子不管不问。
回想其中细节,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养子造成的。
自从抱回养子后,丈夫失踪,房子被夺,她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宋兰花坚信,养子是克星,给她带来了晦气,常常虐待养子,也就是书中男主。
男主隐忍努力,考上了京市一所师范大学,后被亲生父母认出来。
经过多方查证,真相大白,两家换回了孩子。
说是换回孩子,其实没换,陈家势大,两个孩子都想要,给了宋兰花一笔抚养费,让宋兰花放弃孩子。
亲子痛恨宋兰花是农村人,看不上她,更不认她,非要跟着养父母生活。
宋兰花也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前途,拿钱走人,一丝不留恋。
养子和亲子都不喜欢这个母亲,才不会关心她。
亲子见男主优秀,各种陷害,他一个恶毒男配,下场可想而知。
宋兰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是炮灰,还是白眼狼,听了媳妇的话,骗了宋兰花的钱,钱到手后不管亲娘的死活,任由宋兰花忍饥挨饿,最后遭受病痛折磨,死在老宅里。
都说养儿防老,宋兰花的三个儿子,没一个好东西。
“哥,俺饿,俺不想喝凉水了。”
“俺也饿,要不俺去山上掏鸟窝,弄了鸟烤着吃?”
“行,给咱娘留点儿,她病了。”
听听,这孩子还挺贴心,怎么就成了白眼狼了。
宋芷兰想睁开眼,奈何一点力气没有。
又听两个孩子念念叨叨说了一会儿话,她才知道,宋兰花睡了一天一夜,就这样把自己睡没了。
现在是翌日中午,两个孩子一点没吃东西,去老宅要点吃的,被爷奶骗喝凉水。
真是缺了大德的。
宋芷兰强迫自己醒来,半晌睁开眼,见两只脏兮兮的小脸,衣服不算破,谈不上干净,忍住不皱眉,问:“这是谁家的小花狗,太脏了。”因为长时间没喝水,嗓子有点嘶哑。
她也清楚,现在是六十年代,吃饱穿暖都困难,孩子都是放养,宋兰花又病得起不来,哪里顾得上孩子,没饿死,都是孩子命大。
两个孩子见她醒了,一脸欣喜,一个问她饿不饿,一个说家里没吃的,他们饿。
宋芷兰,不,以后该叫宋兰花了。
真土的名字,宋芷兰忍不住吐槽。
她接受了宋兰花的记忆,知道家里柜子里还有半斤玉米面,一斤高粱面,一些地瓜干。
这是他们这几天的口粮。
她强撑着起来,去了厨房,准备给孩子做点地瓜干糊糊,先垫垫肚子。
粮食回头再想办法。
宋兰花刚进厨房,听见门口有人喊:“弟妹,你们还没吃饭吧。”
话落顾大花端着一个碗进了厨房,把碗里的两个二合面馒头给宋兰花:“快分了吃,别让人看见。”
热乎乎的二合面馒头,温暖了宋兰花的心。
在宋兰花的记忆中,大姑姐人挺好。
长姐如母,她和母亲没区别,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嫁人后还不忘照顾弟媳妇。
宋兰花把馒头分给大牛二壮,对顾大花道了谢,欲言又止看着她:“你拿馒头,你婆婆没说你?”
他都喝了一天的凉水了,还是饿。
爷爷奶奶说喝凉水管用,肯定是骗人的。
“要不,俺去找大姑?爷爷奶奶不管咱们,大姑肯定管。”另一个小孩说。
紧接着又是一阵咕噜声,是大一点的小孩的肚子在叫。
“别去了,你去了大姑要挨骂,咱娘不让去。”
床上的人微微皱眉,脑海中涌现许多记忆。
宋兰花,一九四四年大年初一,出生在秦岭北面山脚下,名叫宋庄的村子里。
上面有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一个比她大六岁的哥哥,两人都已成家。
她出生第二年,亲娘死了。
饥荒年疼她的奶奶也死了。
过了灾年,也就是一九六一年,她嫁给了隔壁刘家屯人—顾南城。
盖因父母非让同意,再者顾南城是军人,长得好,个子高,有补贴,嫁给他后,不用再饿肚子。
结婚时,顾南城还给了二十块钱彩礼,二十斤粮票。
那时候家家吃不饱,这些东西足够宋家用很久。
家人逼迫,自己心动,宋兰花稀里糊涂就嫁了。
次年农历十五,也就是62年,宋兰花生了一个儿子,都说贱名好养活,大儿子取名大牛。
一九□□年二月二,第二个儿子出生,取名二壮。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八,宋兰花生下第三个孩子。
孩子早产,在医院生的。
因为宋兰花长期干活,又要照顾两个大的,老三生下来瘦瘦小小的,小猫崽一样大,哭声哼哼唧唧,不仔细听都听不见。
农村人养不起病歪歪的孩子,她心疼孩子,抱着孩子睡不着觉。
隔壁床传来来孩子的哭声,声音洪亮,震耳欲聋,和她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她心一横,关上门和隔壁床换了孩子。
也是宋兰花运气好,隔壁床家属有事出去了,产妇生了孩子后就昏了过去,这才让她得逞了。
宋兰花怕事情暴露,翌日一早,收拾东西出院回家。
开始她良心不安,对孩子不错,日日搂着哄着,连两个亲生的都要靠后。
农村孩子多,闹腾得厉害,宋兰花又要下地干活,再加上丈夫一年多没音信,别人都说顾南城死了,她担心害怕,对孩子没了多少耐心,把孩子丢给另外两个大的,就去下地干活。
宋兰花一个疏忽,孩子病了,发热,小脸红扑扑的,显然是病得厉害。
她怕孩子死了,夜里找她索命,就去找公婆借钱,想带孩子去卫生室看看。
正当傍晚,家家做饭,村里烟囱冒起了烟。
宋兰花刚开口说借钱的事。
婆婆赵萍从厨房出来,脸拉的比驴脸都长,一手叉腰瞪着宋兰花:“俺们哪有钱,走走走,别耽误俺做饭。”
宋兰花脸色微变,张嘴想解释,钱是借的,以后会还,却被另一个声音打断。
是小姑子顾薇薇:“嫂子,不是俺说你,你儿子看着就是没福气的,养不活,你也不差这一个儿子,不如扔了,省得浪费钱。”
人人都说宋兰花好命,嫁给了顾南城,有补贴,不愁往后的日子。
顾微微嫉妒宋兰花,看她各种不顺眼,没事就挑事,这次抓住奚落为难宋兰花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宋兰花不想背负人命,再三恳求,最后看向了一旁抽着旱烟的公公顾大山。
顾大山没说话,猛吸几口旱烟,烟雾中黑红的脸上闪过不忍,撇眼见赵萍瞪过来,犹豫片刻狠下心肠说:“兰花啊,咱们乡下人哪有钱,小孩子生病不是大事,睡一觉就好了,你回去吧。”
宋兰花紧了紧手里的孩子,心里忍不住心酸和失望。
顾南城每月会寄工资回来,都会给老宅五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嫁进来就给了。如今有五年了,老宅不可能没钱。
公公顾大山是会计,公分高,两儿四女,就剩下继婆婆生的一儿一女没成家。
两人都已十七八,也不是吃闲饭的,有公分拿,农村人花钱少,吃的喝的都是地里产的,家里怎么可能没钱。
他们是不想借钱。
宋兰花抱着孩子回家,路上遇到了顾大姐。
她嫁给了本村人,离老宅不远,听见邻居们说,跑过来看看情况,得知孩子病了,又见宋兰花脸色不好,把孩子抱了回去,说用土法子试试,或许能好。
宋兰花知道,顾大姐也没钱,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婆婆强势,丈夫老实,因为给他们送东西,三天两头挨骂。
就连顾大姐给宋兰花顺手帮忙,她婆婆都要念叨一天。
宋兰花失望难过,走路恍恍惚惚。
丈夫无音信,生活没盼头,回去后卸了力气,强撑着给孩子们做好饭,哄着他们吃下,就见公公背着手进来,说起房子的事。
顾家幼子顾向东今年十七,要相看人家。
说隔壁村支书家的小闺女愿意嫁过来。
那闺女娇气,从小没吃过苦,在家娇养着,嫁到顾家就得住红砖瓦房,要不然就不嫁。
顾大山两口子有钱,但不想拿出来。
顾南城迟迟不归,这两口子就盯上了宋兰花的房子,要和他们换房子住。
宋兰花一听,怒上心头,可对方是公公,是长辈,她不能不敬,只能咬牙否决。
这房子是顾南城结婚盖得,也是村里最好的房子。
三间堂屋,两间东屋,西屋是茅草屋,也是厨房,她家房子多,孩子大了结婚也有地方住。
顾大山知道宋兰花不给,哄骗她说,就是借用,等顾向东结婚后就换回来,借房子住就是为了面子。
宋兰花聪明,高中文化,要不是当年后娘藏了她的准考证等证件,是村里有望考上大学的人,也更深知公婆的为人,自然不信顾大山的鬼话。
她不同意,但顾大山和赵萍有拿捏宋兰花的办法,说她不让房子,就和他们断绝关系。
在村里,要是没有人帮扶,宋兰花娘几个准没好日子过。
宋兰花送走公婆,睡下后气得心口发疼,辗转难眠,清早才睡下,再醒来,已经换了二十一世纪的宋芷兰。
或许都是兰花的意思,宋芷兰才能穿书。
是的,短短一个小时宋芷兰接受了宋兰花的记忆。
她确信自己穿书了,成了真假少爷文中的真少爷的养母。
养母很坏,对真少爷非打即骂,真相大白后,凄惨死在老宅里。
二十一世纪的宋芷兰,家境殷实,勉强算个富二代,毕业后在大学当老师,不喜欢网络小说,见同学们看,闲暇时偶尔翻看几眼。
工作后经人介绍,嫁给了一名警察,这人不是别人,是她曾经的邻居。
两人聚少离多,一直没有孩子。
宋芷兰结婚后,朋友们相继生子。
生孩子痛苦,身材会走样,还一孕傻三年,再有熊孩子各种闹腾,宋芷兰非常排斥小孩。
她一个好友,为了生孩子,最后瘫痪在床,丈夫外遇,还有了私生子,朋友的生活过得一地鸡毛。
从那以后,宋芷兰更加排斥生孩子,人到四十也没孩子,成了丁克一族。
丈夫不是独子,不用传宗接代,他尊重宋芷兰的意见,两人过着二人世界,日子倒也幸福美满。
直到有一天,小三挺着肚子找上门,说肚子里的孩子是丈夫的。
宋芷兰备受打击,愣在原地,一时无法回神,这才被小三推下楼,撞破脑袋,死在去医院的路上。
醒来就成了书中的宋兰花。
宋兰花也是个悲剧人物,丈夫牺牲,公婆逼迫,对生活无望,让她性情大变,换了房子后,对三个孩子不管不问。
回想其中细节,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养子造成的。
自从抱回养子后,丈夫失踪,房子被夺,她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宋兰花坚信,养子是克星,给她带来了晦气,常常虐待养子,也就是书中男主。
男主隐忍努力,考上了京市一所师范大学,后被亲生父母认出来。
经过多方查证,真相大白,两家换回了孩子。
说是换回孩子,其实没换,陈家势大,两个孩子都想要,给了宋兰花一笔抚养费,让宋兰花放弃孩子。
亲子痛恨宋兰花是农村人,看不上她,更不认她,非要跟着养父母生活。
宋兰花也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前途,拿钱走人,一丝不留恋。
养子和亲子都不喜欢这个母亲,才不会关心她。
亲子见男主优秀,各种陷害,他一个恶毒男配,下场可想而知。
宋兰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是炮灰,还是白眼狼,听了媳妇的话,骗了宋兰花的钱,钱到手后不管亲娘的死活,任由宋兰花忍饥挨饿,最后遭受病痛折磨,死在老宅里。
都说养儿防老,宋兰花的三个儿子,没一个好东西。
“哥,俺饿,俺不想喝凉水了。”
“俺也饿,要不俺去山上掏鸟窝,弄了鸟烤着吃?”
“行,给咱娘留点儿,她病了。”
听听,这孩子还挺贴心,怎么就成了白眼狼了。
宋芷兰想睁开眼,奈何一点力气没有。
又听两个孩子念念叨叨说了一会儿话,她才知道,宋兰花睡了一天一夜,就这样把自己睡没了。
现在是翌日中午,两个孩子一点没吃东西,去老宅要点吃的,被爷奶骗喝凉水。
真是缺了大德的。
宋芷兰强迫自己醒来,半晌睁开眼,见两只脏兮兮的小脸,衣服不算破,谈不上干净,忍住不皱眉,问:“这是谁家的小花狗,太脏了。”因为长时间没喝水,嗓子有点嘶哑。
她也清楚,现在是六十年代,吃饱穿暖都困难,孩子都是放养,宋兰花又病得起不来,哪里顾得上孩子,没饿死,都是孩子命大。
两个孩子见她醒了,一脸欣喜,一个问她饿不饿,一个说家里没吃的,他们饿。
宋芷兰,不,以后该叫宋兰花了。
真土的名字,宋芷兰忍不住吐槽。
她接受了宋兰花的记忆,知道家里柜子里还有半斤玉米面,一斤高粱面,一些地瓜干。
这是他们这几天的口粮。
她强撑着起来,去了厨房,准备给孩子做点地瓜干糊糊,先垫垫肚子。
粮食回头再想办法。
宋兰花刚进厨房,听见门口有人喊:“弟妹,你们还没吃饭吧。”
话落顾大花端着一个碗进了厨房,把碗里的两个二合面馒头给宋兰花:“快分了吃,别让人看见。”
热乎乎的二合面馒头,温暖了宋兰花的心。
在宋兰花的记忆中,大姑姐人挺好。
长姐如母,她和母亲没区别,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嫁人后还不忘照顾弟媳妇。
宋兰花把馒头分给大牛二壮,对顾大花道了谢,欲言又止看着她:“你拿馒头,你婆婆没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