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的露气尤其重,行过一条花草茂盛的小径后,宁婉天青色的裙边已被花草上的露珠沾湿大片,湿答答的粘在脚踝,微凉的触感袭来引得她一阵战栗。
轻扭了扭脚踝,宁婉忽略掉这不适之感,步伐款款的跟着胡管家去往主院书房。
经过昨日之事,宁婉对萧淮有所改观,只当他是外表比较严肃,于是今日早早便起身,精心备好早膳来答谢他的救命之恩,顺道将外袍归还于他。
缓步前行,宁婉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周遭,四周景色宜人,但较侯府其他院落平添了几分肃穆清冷之感,正如这主院的主人一般,威严又冷淡,令人不敢贸然靠近。
转过一道回廊,前方传来胡管家粗哑中带着尖细的嗓音。
“稍等,老奴前去通报。”
这怪异的嗓音令宁婉瞬间回眸,只瞥见胡管家那严重灼伤的侧脸,她初见胡管家时还惊了一瞬,那张脸被灼烧得辨不清原本模样,可想而知当时得有多疼。
之前便听闻,前院的胡管家二十三年前为救刚出生的萧淮被火灼伤,自此便入侯府,一直跟在萧淮身边伺候,多年来雷厉风行,办事有度,将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宁婉想着,一时有些不忍,再回神,胡管家已从书房出来,正眼露不善的盯着她,缓缓开口:“婉儿小姐,侯爷请您进去。”
“嗯,多谢。”
宁婉没错过胡管家眼中一闪而过的嫌恶,她有些莫名,想不出自己何时开罪了他,遂轻点点头,接过青竹手中食盒跟着胡管家迈步进入书房。
一进门,宁婉便察觉头顶有道迫人的目光,正牢牢的盯着她,她终究不敢抬头,明明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可面对萧淮那周身的磅礴气势,她还是胆怯了。
萧淮端坐上位,睥睨着下方那道柔弱身影,她今日着了身天青色软烟纱裙,衬得她面白如雪,身姿婀娜,美的赏心悦目,令人挪不开眼。
但就是这样的娇弱美人让萧淮见之厌恶,他生母便是因这类娇弱美人而亡,养母亦是如此。
故而萧淮今日之所以让宁婉进来,便是要提点宁婉,日后莫要再出现在他面前惹他心烦。
“抬头”萧淮冷冽的嗓音在寂静的书房回荡。
宁婉深呼口气,缓缓抬眸,只见上首的萧淮俊脸好似挂着寒霜,黑眸透着浓浓的疏离,此刻面色不愉的盯着她。
宁婉见状,长睫轻颤了颤,斟酌着轻启红唇:“婉儿…昨日幸得兄长搭救,特备了些早膳,望兄长莫嫌弃。”
说着,双手提起食盒。
书房中央的窈窕女子,面上带着小心翼翼,献宝似的将食盒举起,换了旁人定软了心肠,但在她面前的是狠戾果决的永安侯。
萧淮漠然开口,话语令宁婉如坠冰窟。
“本侯不记得自己有甚姊妹,兄长二字本侯不想再听到…”
说到这儿,只见下方人儿身形晃了晃,原本莹白红润的小脸霎时褪去颜色。
但萧淮显然并不打算收手,手指轻扣书案,又接着道:“还有,本侯从不吃旁人所做吃食,往后莫要自作主张。”
一番毫不留情的话砸下来,宁婉高举的双手慢慢失了力道,一点点往下垂,苍白的面上满是难堪与窘迫,秀眉紧蹙着,水润的杏眸漾起大片水雾,贝齿紧咬着红润唇瓣,生怕自己溢出哭音。
纤细十指用力的捏了捏着食盒,又无可奈何的松开力道,最终垂下挂满泪雾的眼睫,一开口,软糯嗓音止不住的轻颤:“抱歉,是我不懂分寸,往后…不会了,外袍已经洗净,这便放在这儿,婉儿告退。”
话音落下,不敢抬头去看萧淮脸色,亦不敢再听他伤人的话语,匆匆福了福身,便落荒而逃似的转身快步踏出书房门。
身后,萧淮闻言面色一滞,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敛眸不去看那羸弱的背影,摩挲两下手上扳指,又沉沉的甩下一句灼人的话:“胡管家,拿去烧了。”
这令人难堪的话随着秋风传入已至门外的宁婉耳中,她脚步一顿,又慌乱的快步逃离
胡管家虽因宁婉父母而不喜她,但她毕竟只是个年纪尚轻的小女子,眼见她摇摇晃晃跑出门的背影,一时有些不忍。
“小主子,老奴僭越,上一辈的事,祸不及儿女,此番会否太过?”
萧淮烦闷不已的抬手捏着眉心,阖目不言。
父母之过,她皆不知晓,可血缘终究无法斩断,看到她便会想到那对龌龊的男女,不如眼不见心不烦,适才话语虽过,但这般她便不会再来搅扰清净,也好。
萧淮定了定心神,再睁眼已将脑海中那张泫然欲泣的姝丽面容抛开,起身提上承影剑阔步朝练武场走去。
已近午时,阳光透过竹帘,影影绰绰的洒在凉亭内弹琵琶的窈窕身影上。
“青竹姐姐,小姐这是怎么了,这都快正午了,你去劝劝吧,这样弹下去手指怎受得了。”宁婉平日待下人最是宽和,故而这洒扫婢女是真心担忧她。
青竹透过凉亭竹帘看向那道羸弱的身影,虽看不清面容,但从琵琶声中不难听出,那弹奏之人难过悲伤的心境。
她有些心疼,适才她也听到了侯爷不留情面的话语,明白宁婉为何如此,自然想劝慰,但没法劝。
这段时日相处下来,青竹发现宁婉外表虽柔弱,内心却十分坚定,坚定到有些轴,自己认定的人或事,旁人无法轻易改变,所以没法劝,只能等她自己想通。
思及此,青竹转身进了屋内,再出来时,手中拿了一罐治疗擦伤的药膏。
须臾,竹帘翻飞的小亭内,琵琶声渐弱,宁婉浓密长睫轻抬,一滴清泪潸然落下,眼眶依然红肿,但眸中已无哀色。
本以为是血脉相连的兄妹,萧淮至少会和颜悦色些,没成想竟厌她至此,罢了,萧淮不喜便不喜吧,这么多年来不都只有母亲一人吗,如今还多了父亲与祖母,该高兴的。
指尖传来痛感,宁婉回过神,垂眸一看,这才发现弹得太久,琵琶弦竟擦破了皮肉,她对着指尖轻吹了吹,好似这般便会消散些痛感。
宁婉掀开竹帘,青竹已等候多时,见她出来立马接过琵琶,扶着她回房。
待宁婉在矮榻坐定,才看见青竹已提前备好药膏,心中暖洋洋的,柔声道了句:“谢谢你啊青竹。”
青竹正蹲着替宁婉擦药,闻言,抬眸对上那双潋滟的杏眸,好似回到了她手臂被烛油烫伤,宁婉着急的寻来药膏为她上药的时刻,她看到的也是这样一双眸,温暖且澄澈。
意识回拢,青竹轻轻说了声:“不用谢的。”轻得一阵风吹过,便将话语吹散。
用过午膳,宁婉小憩了会儿,梦中萧淮又来了,又高高在上的指责她,又是被吓醒,不过这一次醒来她并未多难过,反而多了丝坦然。
宁婉懒洋洋的坐起身,从床边木架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翻看着。
内室珠帘一阵碰撞轻响,宁婉侧目,是青竹端着铜盆的身影。
青竹近前来,放下铜盆,边拿香露边道:“小姐,别看了,万嬷嬷方才来传话,老夫人唤您一同用晚膳呢。”
宁婉看了看窗外,暮色下沉,放下书便起身,乖顺的任由青竹梳妆。
不一会,宁婉看着镜中自己素净淡雅的装扮,点了点头。
还是青竹了解她,面见祖母简单些便好。
收拾完毕,宁婉想着路程较远,便带着青竹早早的朝寿安居走。
天空降下黑幕,宁婉行至寿安居,小厮正将燃上烛火的灯笼挂上大门两侧,见她俩到来,忙爬下楼梯,将她们迎进门。
一路穿过回廊,行过池塘小桥,远远的便听见前方亭院传来欢声笑语。
待走近才发现,今日的餐桌摆在院中凉亭,四周凉风习习甚是舒爽。
餐桌上方是雍容华贵的老夫人与一身着华服的贵夫人,而贵夫人身侧则坐着一名身着浅黄纱裙的俏丽女子。
只见那俏丽女子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大眼扑闪扑闪的,挺翘的鼻尖下是嫣红的朱唇,身段玲珑有度,甚是美丽动人,惹人喜爱。
老夫人与那贵夫人眉目带笑,不时打趣着什么,惹得黄衫女子捏着手帕遮挡羞红的面颊。
婢女们行礼声响起:“婉儿小姐。”
三人随即看向院中,但见夜幕下那道婀娜身影,少女身着月白云纹斜襟长裙,发髻以月白绸带简易束起,其余发丝柔顺的垂在胸前与身后,脸上并未上妆,只浅浅点了些唇露,红唇潋滟,清丽逼人。
老夫人和蔼的朝宁婉招招手,道:“婉儿,来见过云夫人与云小姐。”
宁婉款款上前福身行礼,柔声道:“见过云夫人,云小姐。”
云夫人保养得当的脸上满是笑意,道:“果真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儿,这红宝石耳铛极为衬你。”
说着,从婢女递上的托盘中拿起精美的木盒递给宁婉。
宁婉福了福身,浅笑着接过,又与云小姐寒暄几句,便在老夫人示意下坐到她的身侧。
轻扭了扭脚踝,宁婉忽略掉这不适之感,步伐款款的跟着胡管家去往主院书房。
经过昨日之事,宁婉对萧淮有所改观,只当他是外表比较严肃,于是今日早早便起身,精心备好早膳来答谢他的救命之恩,顺道将外袍归还于他。
缓步前行,宁婉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周遭,四周景色宜人,但较侯府其他院落平添了几分肃穆清冷之感,正如这主院的主人一般,威严又冷淡,令人不敢贸然靠近。
转过一道回廊,前方传来胡管家粗哑中带着尖细的嗓音。
“稍等,老奴前去通报。”
这怪异的嗓音令宁婉瞬间回眸,只瞥见胡管家那严重灼伤的侧脸,她初见胡管家时还惊了一瞬,那张脸被灼烧得辨不清原本模样,可想而知当时得有多疼。
之前便听闻,前院的胡管家二十三年前为救刚出生的萧淮被火灼伤,自此便入侯府,一直跟在萧淮身边伺候,多年来雷厉风行,办事有度,将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宁婉想着,一时有些不忍,再回神,胡管家已从书房出来,正眼露不善的盯着她,缓缓开口:“婉儿小姐,侯爷请您进去。”
“嗯,多谢。”
宁婉没错过胡管家眼中一闪而过的嫌恶,她有些莫名,想不出自己何时开罪了他,遂轻点点头,接过青竹手中食盒跟着胡管家迈步进入书房。
一进门,宁婉便察觉头顶有道迫人的目光,正牢牢的盯着她,她终究不敢抬头,明明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可面对萧淮那周身的磅礴气势,她还是胆怯了。
萧淮端坐上位,睥睨着下方那道柔弱身影,她今日着了身天青色软烟纱裙,衬得她面白如雪,身姿婀娜,美的赏心悦目,令人挪不开眼。
但就是这样的娇弱美人让萧淮见之厌恶,他生母便是因这类娇弱美人而亡,养母亦是如此。
故而萧淮今日之所以让宁婉进来,便是要提点宁婉,日后莫要再出现在他面前惹他心烦。
“抬头”萧淮冷冽的嗓音在寂静的书房回荡。
宁婉深呼口气,缓缓抬眸,只见上首的萧淮俊脸好似挂着寒霜,黑眸透着浓浓的疏离,此刻面色不愉的盯着她。
宁婉见状,长睫轻颤了颤,斟酌着轻启红唇:“婉儿…昨日幸得兄长搭救,特备了些早膳,望兄长莫嫌弃。”
说着,双手提起食盒。
书房中央的窈窕女子,面上带着小心翼翼,献宝似的将食盒举起,换了旁人定软了心肠,但在她面前的是狠戾果决的永安侯。
萧淮漠然开口,话语令宁婉如坠冰窟。
“本侯不记得自己有甚姊妹,兄长二字本侯不想再听到…”
说到这儿,只见下方人儿身形晃了晃,原本莹白红润的小脸霎时褪去颜色。
但萧淮显然并不打算收手,手指轻扣书案,又接着道:“还有,本侯从不吃旁人所做吃食,往后莫要自作主张。”
一番毫不留情的话砸下来,宁婉高举的双手慢慢失了力道,一点点往下垂,苍白的面上满是难堪与窘迫,秀眉紧蹙着,水润的杏眸漾起大片水雾,贝齿紧咬着红润唇瓣,生怕自己溢出哭音。
纤细十指用力的捏了捏着食盒,又无可奈何的松开力道,最终垂下挂满泪雾的眼睫,一开口,软糯嗓音止不住的轻颤:“抱歉,是我不懂分寸,往后…不会了,外袍已经洗净,这便放在这儿,婉儿告退。”
话音落下,不敢抬头去看萧淮脸色,亦不敢再听他伤人的话语,匆匆福了福身,便落荒而逃似的转身快步踏出书房门。
身后,萧淮闻言面色一滞,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敛眸不去看那羸弱的背影,摩挲两下手上扳指,又沉沉的甩下一句灼人的话:“胡管家,拿去烧了。”
这令人难堪的话随着秋风传入已至门外的宁婉耳中,她脚步一顿,又慌乱的快步逃离
胡管家虽因宁婉父母而不喜她,但她毕竟只是个年纪尚轻的小女子,眼见她摇摇晃晃跑出门的背影,一时有些不忍。
“小主子,老奴僭越,上一辈的事,祸不及儿女,此番会否太过?”
萧淮烦闷不已的抬手捏着眉心,阖目不言。
父母之过,她皆不知晓,可血缘终究无法斩断,看到她便会想到那对龌龊的男女,不如眼不见心不烦,适才话语虽过,但这般她便不会再来搅扰清净,也好。
萧淮定了定心神,再睁眼已将脑海中那张泫然欲泣的姝丽面容抛开,起身提上承影剑阔步朝练武场走去。
已近午时,阳光透过竹帘,影影绰绰的洒在凉亭内弹琵琶的窈窕身影上。
“青竹姐姐,小姐这是怎么了,这都快正午了,你去劝劝吧,这样弹下去手指怎受得了。”宁婉平日待下人最是宽和,故而这洒扫婢女是真心担忧她。
青竹透过凉亭竹帘看向那道羸弱的身影,虽看不清面容,但从琵琶声中不难听出,那弹奏之人难过悲伤的心境。
她有些心疼,适才她也听到了侯爷不留情面的话语,明白宁婉为何如此,自然想劝慰,但没法劝。
这段时日相处下来,青竹发现宁婉外表虽柔弱,内心却十分坚定,坚定到有些轴,自己认定的人或事,旁人无法轻易改变,所以没法劝,只能等她自己想通。
思及此,青竹转身进了屋内,再出来时,手中拿了一罐治疗擦伤的药膏。
须臾,竹帘翻飞的小亭内,琵琶声渐弱,宁婉浓密长睫轻抬,一滴清泪潸然落下,眼眶依然红肿,但眸中已无哀色。
本以为是血脉相连的兄妹,萧淮至少会和颜悦色些,没成想竟厌她至此,罢了,萧淮不喜便不喜吧,这么多年来不都只有母亲一人吗,如今还多了父亲与祖母,该高兴的。
指尖传来痛感,宁婉回过神,垂眸一看,这才发现弹得太久,琵琶弦竟擦破了皮肉,她对着指尖轻吹了吹,好似这般便会消散些痛感。
宁婉掀开竹帘,青竹已等候多时,见她出来立马接过琵琶,扶着她回房。
待宁婉在矮榻坐定,才看见青竹已提前备好药膏,心中暖洋洋的,柔声道了句:“谢谢你啊青竹。”
青竹正蹲着替宁婉擦药,闻言,抬眸对上那双潋滟的杏眸,好似回到了她手臂被烛油烫伤,宁婉着急的寻来药膏为她上药的时刻,她看到的也是这样一双眸,温暖且澄澈。
意识回拢,青竹轻轻说了声:“不用谢的。”轻得一阵风吹过,便将话语吹散。
用过午膳,宁婉小憩了会儿,梦中萧淮又来了,又高高在上的指责她,又是被吓醒,不过这一次醒来她并未多难过,反而多了丝坦然。
宁婉懒洋洋的坐起身,从床边木架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翻看着。
内室珠帘一阵碰撞轻响,宁婉侧目,是青竹端着铜盆的身影。
青竹近前来,放下铜盆,边拿香露边道:“小姐,别看了,万嬷嬷方才来传话,老夫人唤您一同用晚膳呢。”
宁婉看了看窗外,暮色下沉,放下书便起身,乖顺的任由青竹梳妆。
不一会,宁婉看着镜中自己素净淡雅的装扮,点了点头。
还是青竹了解她,面见祖母简单些便好。
收拾完毕,宁婉想着路程较远,便带着青竹早早的朝寿安居走。
天空降下黑幕,宁婉行至寿安居,小厮正将燃上烛火的灯笼挂上大门两侧,见她俩到来,忙爬下楼梯,将她们迎进门。
一路穿过回廊,行过池塘小桥,远远的便听见前方亭院传来欢声笑语。
待走近才发现,今日的餐桌摆在院中凉亭,四周凉风习习甚是舒爽。
餐桌上方是雍容华贵的老夫人与一身着华服的贵夫人,而贵夫人身侧则坐着一名身着浅黄纱裙的俏丽女子。
只见那俏丽女子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大眼扑闪扑闪的,挺翘的鼻尖下是嫣红的朱唇,身段玲珑有度,甚是美丽动人,惹人喜爱。
老夫人与那贵夫人眉目带笑,不时打趣着什么,惹得黄衫女子捏着手帕遮挡羞红的面颊。
婢女们行礼声响起:“婉儿小姐。”
三人随即看向院中,但见夜幕下那道婀娜身影,少女身着月白云纹斜襟长裙,发髻以月白绸带简易束起,其余发丝柔顺的垂在胸前与身后,脸上并未上妆,只浅浅点了些唇露,红唇潋滟,清丽逼人。
老夫人和蔼的朝宁婉招招手,道:“婉儿,来见过云夫人与云小姐。”
宁婉款款上前福身行礼,柔声道:“见过云夫人,云小姐。”
云夫人保养得当的脸上满是笑意,道:“果真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儿,这红宝石耳铛极为衬你。”
说着,从婢女递上的托盘中拿起精美的木盒递给宁婉。
宁婉福了福身,浅笑着接过,又与云小姐寒暄几句,便在老夫人示意下坐到她的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