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多时便到了江母院落。
房门大敞,宁婉一抬首便见屋内丫鬟忙碌的布设餐桌。
一路行来的轻松,现下荡然无存。
她又紧张的攥紧指尖,神情忐忑的跟在江哲文身侧。
忽而,紧攥的手被轻拍了拍。
宁婉霎时回神,忙垂首看向轮椅上带着安慰笑意的温柔男子。
“别紧张。”
江哲文勾着唇角,语气温和,带笑的眉眼透着安慰:“来,随我一道。”
他伸出手,虔诚的等待回复。
直到看着那细白小手置于他的掌心,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唇边笑意越来越深。
两人牵手迈进厅内,正好江母从里间出来。
山水屏风后,人影绰绰,只见一道暗红色身影缓步走来。
这便是婆母了吧。
宁婉眸光微漾,暗自打量着自家婆母。
江母今儿着一身暗红织金牡丹纹对襟袄裙,袄子微厚,衬得她丰盈的身姿愈发圆润。
兔毛领上一张圆脸,虽有些许皱纹却显得比实际年岁要轻。
此刻那张圆脸上挂着浅笑,看起来亲和力极强。
这长相倒叫宁婉有些意外,本以为雷厉风行的江夫人会是不怒自威的长相,没成想竟如此和蔼可亲。
见着真人,宁婉反倒没那样紧张,周身的气韵亦温和起来。
而被她暗暗打量的江母老远便看见两人交握的手,面上笑意是愈发止不住。
眸中泛起阵阵热意,她虚擦了把含泪的眼,心内暗自感叹。
发生意外后还是第一次见哲文笑得这样开心,真好!
待走近了,她又将目光投向左侧的宁婉,不禁恍惚。
难怪自家儿子念了这么多年,此女的确美貌非常。
可比美貌更为难得的,是那双干净澄澈的眸,仿若不沾染丝毫俗世尘埃,着实难得。
江母经商多年,自是有一套自己的看人准则。
她阅人无数,只一眼便能将人看透彻,且这人还是自家儿子心念之人,是以,她对这新入门的儿媳妇十分满意。
恐场面尴尬,江母一近身便率先热场:“快别站着了,都坐,自家人不拘那些俗礼。”
“是,母亲。”
宁婉两人温声回答后便随江母入座。
不多时,丫鬟们井然有序的上菜,布菜。
江母接过丫鬟递来的汤匙,便悠然举目朝低声咬耳朵的小两口看去,面上尽是欣慰的笑意。
只因圆桌宽大,两人离江母稍远,故而被打量的宁婉毫不知觉。
她暗自扯了扯旁座的江哲文,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儿问:“夫君,不需敬茶吗?”
江哲文垂眸,那只白软小手扯着他的衣摆,竟叫他内心生出些许暗喜。
他轻握了握宁婉伸来的手,又以手掩唇,轻言宽慰:“无妨,母亲向来不喜俗礼,她嫌麻烦,婉儿,往后你安心做自己便好。”
宁婉瞳仁一颤。
安心做自己?听起来很遥远,但观夫君与婆母的态度,好像又近了几分。
她望向江哲文的眸中泛着潋滟水光,沉默过后,微微颔首:“嗯,婉儿知道了。”
用膳席间,江母不时闲谈几句。
不论是与江哲文讨论铺子生意,还是聊起一些趣事,都未曾将宁婉冷落。
宽大的圆桌一派其乐融融,交谈的三人均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可狂奔而来的铺面小厮那不合时宜的声响打断了三人的饭后闲聊。
“夫人,掌柜的来请您去铺面一趟。”
小厮话刚说完,便见江氏母子面色一变。
宁婉敏锐的察觉到他二人不对劲,估摸着是铺面出了事,正想起身告退,将空间留给他们。
可还未动身便听江母焦急问询:“可是邑山红茶出了问题?”
小厮眉间紧皱,重重的点了点头:“东家,这批邑山红茶制作过程都没问题,揉捻压制均是小的们看着的,可不知为何尽半数都起了霉斑。”
说着说着小厮红了眼眶:“这可怎么好,再有一月便要交货了…”
这下屋内人都紧张起来,大气都不敢出。
江母一改适才的温和面貌,面色铁青的扶额发怒:“茶仓的工人不是每日检验,怎会出此纰漏。”
江哲文示意福顺推动轮椅,到江母近前安慰:“母亲,别急,先看看是何缘故,若能补救最好,若不能,便联络订货商,看能否推迟交货,该让的利咱们就让,最重要的是不能砸了咱们江家的招牌。”
“你说的对,现下不是恼火追责的时候。”
江母点点头,便立时动身:“走,去铺子。”
临出门口似想起什么,又朝一旁安安静静的宁婉道。
“差点忘了,婉儿,你身后的木盒里有套头面,是祖传的物件,母亲今日便传给你了。”
宁婉侧目,身后侧的小几果然摆了个精致的木盒。
她抬手抚着木盒上凹凸不平的云纹,赶忙道谢:“多谢母亲,婉儿自当重视。”
江母含笑点头,不待多说便急匆匆的带着下人们离开。
身后,江哲文目光沉沉的盯着众人离去的方向,皱眉思虑着。
宁婉见他如此,忍不住上前轻拍了拍他的肩头:“夫君,会化险为夷的,别思虑过度伤了身子。”
江哲文正愣神,闻言便抬眸看去。
宁婉关切的面容近在眼前,他强压下心中不安,浅浅笑道:“好,走吧,先回房。”
“嗯。”宁婉柔声回答。
路上,江哲文心不在焉,思绪总飘散到铺面上去。
更责怪自己腿不好,竟要母亲担惊受怕的冲在前头。
一时之间,他的情绪荡到谷底。
“夫君,可否与我说说那邑山红茶?”
柔柔的嗓音将他飘散的思绪瞬间拉拢。
宁婉自小看人脸色惯了,见江哲文顿住,便以为他不愿多说,连忙小心翼翼的找补一句。
“昂,我随口问问,若是不方便,不说亦无妨。”
江哲文知她误会了,顿时哑然失笑:“婉儿,只要是你想知晓的,我都会说与你听,更何况这本不是什么机密。”
“咳…咳咳…”
他说话间隙吸了口寒气,霎时咳得面红耳赤。
“还好吗?”宁婉一惊,忙替他拍背顺气。
“咳…无事,天气寒凉时,咳咳…总会咳嗽两声,婉儿莫担心。”
宁婉不敢再多说话,连忙催着大伙紧赶慢赶回到温暖的卧房。
待福顺端来姜汤喂江哲文饮下,她方才关切的问:“好些了吗?”
江哲文将怀中暖手炉抱紧了些,朝着她微笑颔首:“好多了。”
“呼…那便好。”宁婉长舒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坐在矮榻两端,中间放置着小几,江哲文并未继续接茬,只眉目含情的注视着她。
看了好一会儿,直将她看得面泛酡红,这才将小几上的另一碗姜汤推至她面前,温声道:“天儿冷,你也用些。”
宁婉垂眸:“嗯,谢夫君。”
等她喝得差不多,江哲文便讲起了方才她所问之事。
“邑山红茶本是生长在炎热的西南边境,三年前为了将其转移到京都边郊种植,我们耗费了极大的功夫。”
“三年来,因气候不适损毁的茶树不计其数,好在去年年初,永艺布庄新产出一款云纱锦。”
“这云纱锦,薄如蝉翼,透光的同时竟还能保暖,故而我们大批量采购云纱锦,铺设在茶树上方。”
“既保证了茶树照射阳光,又为其保暖,如此一来,这批茶树才得以存活。”
“采摘后,前期制作一切顺利,就连后续存放地都是选的干燥之地,可没成想还是发了霉。”
江哲文懊恼的说完便陷入了沉思。
宁婉一直认真的听着,可越听越觉得这茶树的习性有些熟悉。
这茶的习性竟与怀南的云山小种红茶这般相似。
还记得幼时,母亲爱用茶叶汁水洗发,说这般便能得到一头顺滑青丝。
可舅母不喜她二人,下人自然不愿施舍多余茶叶,实在没法子,便只能自己去云山挖几株别人不要的茶树来种在院子。
怀南炎热,这茶树又不是娇纵植物,是以种植途中并未出现问题。
出问题的是后期存放,也是如这邑山红茶一般,两三日便长满霉斑。
母亲不舍丢弃,于是宁婉便想了个法子。
将茶叶上的霉斑以茶水擦拭,后又摊开放于温火炉中烘烤。
这般做来,茶饼香气依旧,亦没再起过霉斑。
而为了从根源杜绝这种情况,在下回新产出的茶叶制茶过程中,宁婉将烘烤的时间再多加了一倍,亦未生过霉斑。
想来云山小种的特性使然,这款茶的烘烤时间比普通茶叶花费的时间要多一倍,这才能彻底将叶脉中的水分蒸发。
宁婉思及此,自是欣喜万分。
太好了,可以顺利度过此难关了。
她心砰砰跳个不停,双手紧攀着小几边缘,身体不自觉前倾靠压在小几上,面颊也因兴奋而微微泛红。
她轻呼一口气,竭力克制自己淡定下来,免得在自家夫君面前出糗。
可嗓音却还是无法抑制的战栗:“夫君,你可信我?”
江哲文疑惑:“此话怎讲?我自是信你。”
“那便好。”
宁婉得到肯定,柔柔的嗓音都不自觉高了几分:“在我的家乡怀南,有一种茶树名唤云山小种,这茶处理不好便有一股子怪味儿,久而久之便被人们丢弃,忘却,再无人种植。”
“幼时我曾机缘巧合下种过几株…”
……
“我所研究出这茶叶的习性便是这些,夫君,你若信我,这批发霉的茶叶可用我的方法试一试。”
房门大敞,宁婉一抬首便见屋内丫鬟忙碌的布设餐桌。
一路行来的轻松,现下荡然无存。
她又紧张的攥紧指尖,神情忐忑的跟在江哲文身侧。
忽而,紧攥的手被轻拍了拍。
宁婉霎时回神,忙垂首看向轮椅上带着安慰笑意的温柔男子。
“别紧张。”
江哲文勾着唇角,语气温和,带笑的眉眼透着安慰:“来,随我一道。”
他伸出手,虔诚的等待回复。
直到看着那细白小手置于他的掌心,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唇边笑意越来越深。
两人牵手迈进厅内,正好江母从里间出来。
山水屏风后,人影绰绰,只见一道暗红色身影缓步走来。
这便是婆母了吧。
宁婉眸光微漾,暗自打量着自家婆母。
江母今儿着一身暗红织金牡丹纹对襟袄裙,袄子微厚,衬得她丰盈的身姿愈发圆润。
兔毛领上一张圆脸,虽有些许皱纹却显得比实际年岁要轻。
此刻那张圆脸上挂着浅笑,看起来亲和力极强。
这长相倒叫宁婉有些意外,本以为雷厉风行的江夫人会是不怒自威的长相,没成想竟如此和蔼可亲。
见着真人,宁婉反倒没那样紧张,周身的气韵亦温和起来。
而被她暗暗打量的江母老远便看见两人交握的手,面上笑意是愈发止不住。
眸中泛起阵阵热意,她虚擦了把含泪的眼,心内暗自感叹。
发生意外后还是第一次见哲文笑得这样开心,真好!
待走近了,她又将目光投向左侧的宁婉,不禁恍惚。
难怪自家儿子念了这么多年,此女的确美貌非常。
可比美貌更为难得的,是那双干净澄澈的眸,仿若不沾染丝毫俗世尘埃,着实难得。
江母经商多年,自是有一套自己的看人准则。
她阅人无数,只一眼便能将人看透彻,且这人还是自家儿子心念之人,是以,她对这新入门的儿媳妇十分满意。
恐场面尴尬,江母一近身便率先热场:“快别站着了,都坐,自家人不拘那些俗礼。”
“是,母亲。”
宁婉两人温声回答后便随江母入座。
不多时,丫鬟们井然有序的上菜,布菜。
江母接过丫鬟递来的汤匙,便悠然举目朝低声咬耳朵的小两口看去,面上尽是欣慰的笑意。
只因圆桌宽大,两人离江母稍远,故而被打量的宁婉毫不知觉。
她暗自扯了扯旁座的江哲文,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儿问:“夫君,不需敬茶吗?”
江哲文垂眸,那只白软小手扯着他的衣摆,竟叫他内心生出些许暗喜。
他轻握了握宁婉伸来的手,又以手掩唇,轻言宽慰:“无妨,母亲向来不喜俗礼,她嫌麻烦,婉儿,往后你安心做自己便好。”
宁婉瞳仁一颤。
安心做自己?听起来很遥远,但观夫君与婆母的态度,好像又近了几分。
她望向江哲文的眸中泛着潋滟水光,沉默过后,微微颔首:“嗯,婉儿知道了。”
用膳席间,江母不时闲谈几句。
不论是与江哲文讨论铺子生意,还是聊起一些趣事,都未曾将宁婉冷落。
宽大的圆桌一派其乐融融,交谈的三人均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可狂奔而来的铺面小厮那不合时宜的声响打断了三人的饭后闲聊。
“夫人,掌柜的来请您去铺面一趟。”
小厮话刚说完,便见江氏母子面色一变。
宁婉敏锐的察觉到他二人不对劲,估摸着是铺面出了事,正想起身告退,将空间留给他们。
可还未动身便听江母焦急问询:“可是邑山红茶出了问题?”
小厮眉间紧皱,重重的点了点头:“东家,这批邑山红茶制作过程都没问题,揉捻压制均是小的们看着的,可不知为何尽半数都起了霉斑。”
说着说着小厮红了眼眶:“这可怎么好,再有一月便要交货了…”
这下屋内人都紧张起来,大气都不敢出。
江母一改适才的温和面貌,面色铁青的扶额发怒:“茶仓的工人不是每日检验,怎会出此纰漏。”
江哲文示意福顺推动轮椅,到江母近前安慰:“母亲,别急,先看看是何缘故,若能补救最好,若不能,便联络订货商,看能否推迟交货,该让的利咱们就让,最重要的是不能砸了咱们江家的招牌。”
“你说的对,现下不是恼火追责的时候。”
江母点点头,便立时动身:“走,去铺子。”
临出门口似想起什么,又朝一旁安安静静的宁婉道。
“差点忘了,婉儿,你身后的木盒里有套头面,是祖传的物件,母亲今日便传给你了。”
宁婉侧目,身后侧的小几果然摆了个精致的木盒。
她抬手抚着木盒上凹凸不平的云纹,赶忙道谢:“多谢母亲,婉儿自当重视。”
江母含笑点头,不待多说便急匆匆的带着下人们离开。
身后,江哲文目光沉沉的盯着众人离去的方向,皱眉思虑着。
宁婉见他如此,忍不住上前轻拍了拍他的肩头:“夫君,会化险为夷的,别思虑过度伤了身子。”
江哲文正愣神,闻言便抬眸看去。
宁婉关切的面容近在眼前,他强压下心中不安,浅浅笑道:“好,走吧,先回房。”
“嗯。”宁婉柔声回答。
路上,江哲文心不在焉,思绪总飘散到铺面上去。
更责怪自己腿不好,竟要母亲担惊受怕的冲在前头。
一时之间,他的情绪荡到谷底。
“夫君,可否与我说说那邑山红茶?”
柔柔的嗓音将他飘散的思绪瞬间拉拢。
宁婉自小看人脸色惯了,见江哲文顿住,便以为他不愿多说,连忙小心翼翼的找补一句。
“昂,我随口问问,若是不方便,不说亦无妨。”
江哲文知她误会了,顿时哑然失笑:“婉儿,只要是你想知晓的,我都会说与你听,更何况这本不是什么机密。”
“咳…咳咳…”
他说话间隙吸了口寒气,霎时咳得面红耳赤。
“还好吗?”宁婉一惊,忙替他拍背顺气。
“咳…无事,天气寒凉时,咳咳…总会咳嗽两声,婉儿莫担心。”
宁婉不敢再多说话,连忙催着大伙紧赶慢赶回到温暖的卧房。
待福顺端来姜汤喂江哲文饮下,她方才关切的问:“好些了吗?”
江哲文将怀中暖手炉抱紧了些,朝着她微笑颔首:“好多了。”
“呼…那便好。”宁婉长舒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坐在矮榻两端,中间放置着小几,江哲文并未继续接茬,只眉目含情的注视着她。
看了好一会儿,直将她看得面泛酡红,这才将小几上的另一碗姜汤推至她面前,温声道:“天儿冷,你也用些。”
宁婉垂眸:“嗯,谢夫君。”
等她喝得差不多,江哲文便讲起了方才她所问之事。
“邑山红茶本是生长在炎热的西南边境,三年前为了将其转移到京都边郊种植,我们耗费了极大的功夫。”
“三年来,因气候不适损毁的茶树不计其数,好在去年年初,永艺布庄新产出一款云纱锦。”
“这云纱锦,薄如蝉翼,透光的同时竟还能保暖,故而我们大批量采购云纱锦,铺设在茶树上方。”
“既保证了茶树照射阳光,又为其保暖,如此一来,这批茶树才得以存活。”
“采摘后,前期制作一切顺利,就连后续存放地都是选的干燥之地,可没成想还是发了霉。”
江哲文懊恼的说完便陷入了沉思。
宁婉一直认真的听着,可越听越觉得这茶树的习性有些熟悉。
这茶的习性竟与怀南的云山小种红茶这般相似。
还记得幼时,母亲爱用茶叶汁水洗发,说这般便能得到一头顺滑青丝。
可舅母不喜她二人,下人自然不愿施舍多余茶叶,实在没法子,便只能自己去云山挖几株别人不要的茶树来种在院子。
怀南炎热,这茶树又不是娇纵植物,是以种植途中并未出现问题。
出问题的是后期存放,也是如这邑山红茶一般,两三日便长满霉斑。
母亲不舍丢弃,于是宁婉便想了个法子。
将茶叶上的霉斑以茶水擦拭,后又摊开放于温火炉中烘烤。
这般做来,茶饼香气依旧,亦没再起过霉斑。
而为了从根源杜绝这种情况,在下回新产出的茶叶制茶过程中,宁婉将烘烤的时间再多加了一倍,亦未生过霉斑。
想来云山小种的特性使然,这款茶的烘烤时间比普通茶叶花费的时间要多一倍,这才能彻底将叶脉中的水分蒸发。
宁婉思及此,自是欣喜万分。
太好了,可以顺利度过此难关了。
她心砰砰跳个不停,双手紧攀着小几边缘,身体不自觉前倾靠压在小几上,面颊也因兴奋而微微泛红。
她轻呼一口气,竭力克制自己淡定下来,免得在自家夫君面前出糗。
可嗓音却还是无法抑制的战栗:“夫君,你可信我?”
江哲文疑惑:“此话怎讲?我自是信你。”
“那便好。”
宁婉得到肯定,柔柔的嗓音都不自觉高了几分:“在我的家乡怀南,有一种茶树名唤云山小种,这茶处理不好便有一股子怪味儿,久而久之便被人们丢弃,忘却,再无人种植。”
“幼时我曾机缘巧合下种过几株…”
……
“我所研究出这茶叶的习性便是这些,夫君,你若信我,这批发霉的茶叶可用我的方法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