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娘已经带着伙计搬完了布匹绸缎,坐在屋檐下歇息。
二妞娘陈氏烧好了开水,从灶房出来,用在后山采的桑叶薄荷叶给两个伙计切茶。
“今儿可辛苦了两位小哥,大热的天,可要吃了晚饭在回。”卢三婶走出堂屋热情的招呼着,一边喊敏娘去割块腊肉来煮晚饭。
“哎呀,卢三婶,我们可不敢耽过,喝了茶润润喉就得赶回去,小江总管还吩咐要到镇西去拿工匠名册。”两个伙计看见卢三婶过来,急忙站起身,一边用手擦着脸上的汗,一边放下茶碗告辞。
“可有这么赶?老婆子这里没有好酒菜,腊肉还是有的。”
“谢谢三婶子,小子断不敢胡乱说的。”两个伙计涨红了脸张嘴分辨道。
“即是如此,那就不强留你们了,免得误了太太的正事。”卢三婶笑着拿出铜钱,一人打赏了五文送出门外。
回到檐廊下,二妞娘洗好了茶碗,正准备给慧姐儿洗换下的衣服尿布。
“二妞娘,你也出来忙了半天,这里我们慢慢收拾,你回去看看她高婆婆。”
“晚上叫敏娘端了腊肉送过去。”卢三婶走向灶房,对正在拿盆装衣服的陈氏说道。
二妞的婆婆高氏,自从六年前,二妞爹吴含志赶工意外离世后,就一病不起瘫痪在床。
几年来,陈氏拖着几岁大的一儿一女,带着婆婆,栽秧打谷,网鱼放线,生生的熬过来了。
在隔房大伯的帮助下,小儿子东子早早的去了镇上{福丰食肆}当学徒,免费吃住,一个月还有五文钱赏钱拿回家。
二妞里里外外家务都能搭把手,现在正跟着敏娘学刺绣,粗重的活陈氏都不让她做。
二妞娘陈氏微微红了脸,低声道“原是来帮忙的,哪有倒还拿东西走的道理”。
“你就别推辞了,我们才来村里,几多不方便,不是多亏你们帮忙,我家也没几人,煮东西少了不好煮,多热的天,多了又吃不了要坏,不是正好要你家帮忙。”卢三婶笑着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木盆。
“二妞多乖巧的孩子,虽说没能拜师,但还是在跟敏娘学刺绣,只要这孩子认真学,不愁学不了本事的。快洗了手回去瞧瞧,你婆母不方便可离不了人,有事我会叫你的。”
“她三婶,那我就先回了,有事可得叫我一声。”陈氏洗了手,在围裙上檫檫,告辞回去。
卢三婶跟去关好大门,回到正房,看见敏娘拿个小瓷土碗在舀粘稠的米汤。
“娘,我刚才去看了慧姐儿,怕是要醒了。”
“我先把米粥准备温起来,她一睁眼就巴不得吃到嘴,一刻都等不了的嚎哭,小孩儿都是这么急的吗?”敏娘埋着头手不停,温柔的轻声问,随即又自己噗嗤笑出了声。
“娘,我没想到,看见慧姐儿流粑粑都觉得可爱”。
卢三婶伸手把敏娘垂下的一丝头发拢到耳后,抬头盯着门外不知名的一处“当了母亲就是如此的,自己的孩儿什么都好,怎么都好,也不觉得脏了臭了,美了丑了”。
慧姐儿舒舒服服的醒过来,一双小手捏住拳头举到头上,曲蹬着腿扭着小身子,撑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心满意足的躺在大床上。
左右看看,想着自己运气还不坏,至少卢家婆媳是真心想要孩子,偏巧又有这个时代较好的专业技能,一手出色的刺绣手艺,发挥得好应该不愁吃穿。
两婆媳凭此还意外的得了大和尚的加持,给自己取了名,虽说不是自己理想的。
以自己现代的美术刺绣底子,今后自己还可以扬长避短发扬光大。
看来自己可以安安心心在这里混吃长大,再等以后谋划了。
脚步声传来,敏娘走到床边“哎呀,娘已经醒了。”
“什么娘已经醒了”卢三婶跟进来打趣。
慧姐儿想通关节,对着两婆媳摇着双手,甜甜的笑开了嘴。
敏娘爱得不行,一把抱起来用脸亲了亲“娘,我感觉慧姐儿回家都要高兴一些。”
慧姐一脸黑线,嫌弃的偏偏头。
“那是,谁回家不高兴呐。”卢三娘忙去端来瓷碗,敏娘把了尿,收拾了一番开始喂米粥。
“德能大师都说要喂羊奶,打听打听村里可有,能尽快找到才好。”卢三婶皱皱眉
“晚上到大伯家去问问”。
二妞娘陈氏回家,推开半掩的柴门,走过狭小的天井,低矮破旧,烟熏得黑漆漆的土墙茅屋里,二妞婆婆高氏躺在一个打着补丁的凉席上。
正剧烈的咳嗽,二妞娘快步走进去,拿起傍边坡脚桌子上的缺口土碗倒上水,扶着高氏,递到婆母嘴边喂下。
缓了口气,高氏闭住眼踹了半饷。
“娘,今天敏娘子抱了一个女儿回来。”人还没进门,二妞兴奋清脆的声音就从天井传进来。
“娘已经知道了,将才还过去帮忙来着。”陈氏温柔的看着跳跃着进来的二妞。
“但是,娘你一定不知道,慧姐儿的名,是寺里大师亲自取的呐。”二妞来不及放下洗衣服的蓝子就跑到了跟前,一脸兴奋炫耀的看着她娘和婆婆。
“哦。这个可真?”
“敏娘子亲口告诉我的”二妞放下衣服篮子,骄傲的昂起头。
“咳咳咳,二妞娘,二妞,你们听我说一句话。”
“娘,不急,您慢慢说。”
陈氏慌忙转身扶着婆母高氏。高氏转着眼珠反复看看二妞两母女,伸出黝黑粗糙,干枯如树皮的手,战战兢兢抓紧陈氏的手。
“你们一定要记得老婆子的活”
“自从含志去了,我们四婆孙相依为命,艰难活到如今,除了他隔房小叔安旺,不忘旧情拉扯我们。两年多前,逃难来的隔壁小卢家对我们也帮助很多,没有小卢家的帮扶,我们娘几个不知道有多艰难。”
“咳咳咳,”陈氏急忙递过水,扶着高氏喝了一口。
“上前年年关,我受了风寒,引发旧疾,你不听我劝阻,卖了粮食给我看病。”
“东子也还在家,家里揭不开锅,我知道你和二妞都只吃一餐饭,把仅有的一点米糠都留给我和东子。是隔壁才落户的敏娘,在十字街磨坊里看见瘦的可怜的二妞,捡别人家磨豆腐,掉在地上石缝的一粒豆子吃,二妞饿得路都走不回来了,敏娘把她牵回家喝了一碗粥,晚上又端了满满一锅稠粥家来。”
高氏声音哽咽了一下,二妞和陈氏都抹起了眼泪。
“从那以后,敏娘婆媳经常借故叫二妞和东子跑腿帮忙,不时的给点粮食银钱,后来你安旺叔大儿又推荐东子去镇里当学徒,我们才慢慢好一点,不至于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小卢家除了平时接济,逢年节也时时打点,更带二妞学刺绣,这是多大的恩情啊,你看看敏娘她们的刺绣多值钱,听说镇里富户都要排队定制。”
“祖母,祖母,今天卢三奶她们带回来两个小哥,担了好多布匹绸缎,漂亮极了。”二妞擦了擦眼睛,急急插嘴到。
高氏看向媳妇,二妞娘点点头“有这事,听敏娘和那伙计说话,是镇上江府的绣活”。
高氏干瘪的脸上露出笑容,耷拉着眼皮努力转眼看向二妞“想想二妞学了这本事,还愁到时没嫁妆?找不到好婆家?只怕是要挤破头来迎娶我家二妞了。”
二妞红了脸,跺跺脚转身就想往屋外跑,被她娘一把拉住“听你祖母说完。”
“嘿嘿嘿”,高氏自己乐了两声继续说道“这几年,我看这小卢家两婆媳,一家子人良善讲道理,懂感恩。”
“就因为逃难来时,老婆子第一个带头,支持她们落户,看看这些年人家对我们的回报,早就超过了我们的付出了,卢家婆媳就凭这刺绣的本事,到哪里去不一样生活得好”,
“我们没有什么本事谈报答,她家里两婆媳都是做细致活的,粗活重活我们就多做点,今后更要好生对人家,不可辜负了人家的好心,二妞和东子好好跟着学些本事在身,我老婆子也安心了”。
二妞母女两人忙不叠的点头称是。
二妞娘陈氏烧好了开水,从灶房出来,用在后山采的桑叶薄荷叶给两个伙计切茶。
“今儿可辛苦了两位小哥,大热的天,可要吃了晚饭在回。”卢三婶走出堂屋热情的招呼着,一边喊敏娘去割块腊肉来煮晚饭。
“哎呀,卢三婶,我们可不敢耽过,喝了茶润润喉就得赶回去,小江总管还吩咐要到镇西去拿工匠名册。”两个伙计看见卢三婶过来,急忙站起身,一边用手擦着脸上的汗,一边放下茶碗告辞。
“可有这么赶?老婆子这里没有好酒菜,腊肉还是有的。”
“谢谢三婶子,小子断不敢胡乱说的。”两个伙计涨红了脸张嘴分辨道。
“即是如此,那就不强留你们了,免得误了太太的正事。”卢三婶笑着拿出铜钱,一人打赏了五文送出门外。
回到檐廊下,二妞娘洗好了茶碗,正准备给慧姐儿洗换下的衣服尿布。
“二妞娘,你也出来忙了半天,这里我们慢慢收拾,你回去看看她高婆婆。”
“晚上叫敏娘端了腊肉送过去。”卢三婶走向灶房,对正在拿盆装衣服的陈氏说道。
二妞的婆婆高氏,自从六年前,二妞爹吴含志赶工意外离世后,就一病不起瘫痪在床。
几年来,陈氏拖着几岁大的一儿一女,带着婆婆,栽秧打谷,网鱼放线,生生的熬过来了。
在隔房大伯的帮助下,小儿子东子早早的去了镇上{福丰食肆}当学徒,免费吃住,一个月还有五文钱赏钱拿回家。
二妞里里外外家务都能搭把手,现在正跟着敏娘学刺绣,粗重的活陈氏都不让她做。
二妞娘陈氏微微红了脸,低声道“原是来帮忙的,哪有倒还拿东西走的道理”。
“你就别推辞了,我们才来村里,几多不方便,不是多亏你们帮忙,我家也没几人,煮东西少了不好煮,多热的天,多了又吃不了要坏,不是正好要你家帮忙。”卢三婶笑着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木盆。
“二妞多乖巧的孩子,虽说没能拜师,但还是在跟敏娘学刺绣,只要这孩子认真学,不愁学不了本事的。快洗了手回去瞧瞧,你婆母不方便可离不了人,有事我会叫你的。”
“她三婶,那我就先回了,有事可得叫我一声。”陈氏洗了手,在围裙上檫檫,告辞回去。
卢三婶跟去关好大门,回到正房,看见敏娘拿个小瓷土碗在舀粘稠的米汤。
“娘,我刚才去看了慧姐儿,怕是要醒了。”
“我先把米粥准备温起来,她一睁眼就巴不得吃到嘴,一刻都等不了的嚎哭,小孩儿都是这么急的吗?”敏娘埋着头手不停,温柔的轻声问,随即又自己噗嗤笑出了声。
“娘,我没想到,看见慧姐儿流粑粑都觉得可爱”。
卢三婶伸手把敏娘垂下的一丝头发拢到耳后,抬头盯着门外不知名的一处“当了母亲就是如此的,自己的孩儿什么都好,怎么都好,也不觉得脏了臭了,美了丑了”。
慧姐儿舒舒服服的醒过来,一双小手捏住拳头举到头上,曲蹬着腿扭着小身子,撑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心满意足的躺在大床上。
左右看看,想着自己运气还不坏,至少卢家婆媳是真心想要孩子,偏巧又有这个时代较好的专业技能,一手出色的刺绣手艺,发挥得好应该不愁吃穿。
两婆媳凭此还意外的得了大和尚的加持,给自己取了名,虽说不是自己理想的。
以自己现代的美术刺绣底子,今后自己还可以扬长避短发扬光大。
看来自己可以安安心心在这里混吃长大,再等以后谋划了。
脚步声传来,敏娘走到床边“哎呀,娘已经醒了。”
“什么娘已经醒了”卢三婶跟进来打趣。
慧姐儿想通关节,对着两婆媳摇着双手,甜甜的笑开了嘴。
敏娘爱得不行,一把抱起来用脸亲了亲“娘,我感觉慧姐儿回家都要高兴一些。”
慧姐一脸黑线,嫌弃的偏偏头。
“那是,谁回家不高兴呐。”卢三娘忙去端来瓷碗,敏娘把了尿,收拾了一番开始喂米粥。
“德能大师都说要喂羊奶,打听打听村里可有,能尽快找到才好。”卢三婶皱皱眉
“晚上到大伯家去问问”。
二妞娘陈氏回家,推开半掩的柴门,走过狭小的天井,低矮破旧,烟熏得黑漆漆的土墙茅屋里,二妞婆婆高氏躺在一个打着补丁的凉席上。
正剧烈的咳嗽,二妞娘快步走进去,拿起傍边坡脚桌子上的缺口土碗倒上水,扶着高氏,递到婆母嘴边喂下。
缓了口气,高氏闭住眼踹了半饷。
“娘,今天敏娘子抱了一个女儿回来。”人还没进门,二妞兴奋清脆的声音就从天井传进来。
“娘已经知道了,将才还过去帮忙来着。”陈氏温柔的看着跳跃着进来的二妞。
“但是,娘你一定不知道,慧姐儿的名,是寺里大师亲自取的呐。”二妞来不及放下洗衣服的蓝子就跑到了跟前,一脸兴奋炫耀的看着她娘和婆婆。
“哦。这个可真?”
“敏娘子亲口告诉我的”二妞放下衣服篮子,骄傲的昂起头。
“咳咳咳,二妞娘,二妞,你们听我说一句话。”
“娘,不急,您慢慢说。”
陈氏慌忙转身扶着婆母高氏。高氏转着眼珠反复看看二妞两母女,伸出黝黑粗糙,干枯如树皮的手,战战兢兢抓紧陈氏的手。
“你们一定要记得老婆子的活”
“自从含志去了,我们四婆孙相依为命,艰难活到如今,除了他隔房小叔安旺,不忘旧情拉扯我们。两年多前,逃难来的隔壁小卢家对我们也帮助很多,没有小卢家的帮扶,我们娘几个不知道有多艰难。”
“咳咳咳,”陈氏急忙递过水,扶着高氏喝了一口。
“上前年年关,我受了风寒,引发旧疾,你不听我劝阻,卖了粮食给我看病。”
“东子也还在家,家里揭不开锅,我知道你和二妞都只吃一餐饭,把仅有的一点米糠都留给我和东子。是隔壁才落户的敏娘,在十字街磨坊里看见瘦的可怜的二妞,捡别人家磨豆腐,掉在地上石缝的一粒豆子吃,二妞饿得路都走不回来了,敏娘把她牵回家喝了一碗粥,晚上又端了满满一锅稠粥家来。”
高氏声音哽咽了一下,二妞和陈氏都抹起了眼泪。
“从那以后,敏娘婆媳经常借故叫二妞和东子跑腿帮忙,不时的给点粮食银钱,后来你安旺叔大儿又推荐东子去镇里当学徒,我们才慢慢好一点,不至于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小卢家除了平时接济,逢年节也时时打点,更带二妞学刺绣,这是多大的恩情啊,你看看敏娘她们的刺绣多值钱,听说镇里富户都要排队定制。”
“祖母,祖母,今天卢三奶她们带回来两个小哥,担了好多布匹绸缎,漂亮极了。”二妞擦了擦眼睛,急急插嘴到。
高氏看向媳妇,二妞娘点点头“有这事,听敏娘和那伙计说话,是镇上江府的绣活”。
高氏干瘪的脸上露出笑容,耷拉着眼皮努力转眼看向二妞“想想二妞学了这本事,还愁到时没嫁妆?找不到好婆家?只怕是要挤破头来迎娶我家二妞了。”
二妞红了脸,跺跺脚转身就想往屋外跑,被她娘一把拉住“听你祖母说完。”
“嘿嘿嘿”,高氏自己乐了两声继续说道“这几年,我看这小卢家两婆媳,一家子人良善讲道理,懂感恩。”
“就因为逃难来时,老婆子第一个带头,支持她们落户,看看这些年人家对我们的回报,早就超过了我们的付出了,卢家婆媳就凭这刺绣的本事,到哪里去不一样生活得好”,
“我们没有什么本事谈报答,她家里两婆媳都是做细致活的,粗活重活我们就多做点,今后更要好生对人家,不可辜负了人家的好心,二妞和东子好好跟着学些本事在身,我老婆子也安心了”。
二妞母女两人忙不叠的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