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宁听到夏江如此评价沈琅,似乎是第一次发现,望向夏江的眼神也是有些怪异。
夏江明白姜雪宁眼神中的意思,轻轻地抱着她解释道:“事关公主的事情,陛下没有下达任何旨意。要是真的沦落到了那一步,更不可能有着陛下旨意,只能够是下面的人为君分忧……”
“而等到危机结束后,你觉得这个为君分忧的人会有着什么样的下场……”
“甚至,你觉得一般人有资格为君分忧吗?那样一来的话,为君分忧的最佳人选是谁呢……”
“……”
夏江的一席话说的姜雪宁浑身发冷,饶是她上一辈子是皇后,在后宫中见识多了各种的阴谋算计。
但是后宫的那点东西比起朝堂上来说,还是远远的有些不够看。
姜雪宁手中紧紧地握着夏江的袖子,青筋毕露,似乎生怕消失了一般。
半晌后,她才缓缓地说道:“公主是他的亲妹妹,你是他的舅子,还是他的心腹重将……为何要如此地对待公主,如此地对待你?”
“我说过,我们这位皇帝看似明君,实则是以心术权谋之道治国,对他来说感情只是利用的工具。真要到了需要的时候,他可以舍弃任何人,包括我那位即将出生的外甥。”夏江沉声说道。
姜雪宁抱住夏江的动作更加紧了,她有些担忧地望着夏江:“那么你该怎么办?”
“放心,那只是最后无奈之下的选择。其实有着勇毅侯父子陪我前往,再加上六万禁军,足以挡住大月人。而只要挡住了大月人,一切都不用担心。”夏江安慰地说道。
他没有告诉姜雪宁的是,这一切其实都在他和谢危的预料之中。
甚至,这一局棋下到了现在这样的程度,十有七八都是谢危和夏江在暗中操控和推波助澜的。
姜雪宁没有说话,她心中有些痛恨自己,既不能够为公主解除忧患,又无法帮助夏江什么,只能够在这里白白地担心,心中更加的不好受。
突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推开夏江,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个木头盒子,递给了夏江。
“这是我前段时间为了不时之需准备的,总共有着三万两银票,是大通钱庄的,不需要任何的暗语,见面即付,全都给你。”姜雪宁的脸上还有着一抹红晕,气息还没有完全稳住。
“我不要求别的,只要关键的时候你和公主能够平安归来就好……”
夏江接过姜雪宁递来的盒子,感受着那一份沉甸甸的感觉,心中猛地喷涌出了一股滚烫的情绪。
他一把抱住姜雪宁,喃喃地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带着公主平安归来。不仅如此,我还要给你天下女子最大的一份荣耀。”
姜雪宁感受着夏江那灼热的气息,脑子都有些晕乎乎的,根本没有听清楚夏江后面的话,只是下意识地点头。
………………
因为大月人的兵锋逼近,朝廷的效率也是罕见地有效了起来。
第二天,勇毅侯燕牧父子便是被放出了牢狱,允许回到勇毅侯府中。() ()
与此同时,户部方面姜伯游亲自催促,为六万禁军将士的出征做着准备。
而谢危则是先一步地赶到了通州军营,准备率领着通州大营的五万余将士返回京城。
不过在沈琅的计算中,燕牧父子先行一步赶到边关,然后才会让谢危带着通州大军返回京城。
正因为如此,夏江也没有在京城待上多久,第五天就和燕牧父子一同迅速地率军赶往了边关。
……
残阳如血,边城荒芜。
朔风从西北方向刮来,陈旧的旌旗覆满尘埃,在城头招展。
抬望眼,唯荒野苍茫,旌旗迎风,风吹黄沙,刀似冰霜。
边关筑有要塞,名为‘雁门关’,位于横山山脉的西侧,外拒塞北,内守中原,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代来都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大乾兵卒皆驻扎在关内,屯兵在忻州城外,抵御着大月人的兵锋。
夏江、燕牧等人率军来到忻州,往外望去便能看见那荒芜的原野上点将台高高伫立,旌旗蔽日飘飞,一个个兵卒甲胄鲜明,刀枪在手,往来肃然。
这里驻扎着十余万燕家军的将士,虽然高级将领中不全是燕家军的将领,甚至倾向燕家的只有着一半左右。
但是军中的中低层军官和将士们向来都是只认燕家军的旗帜,此时闻听勇毅侯燕牧父子亲自来到边关对抗大月人,军中的将士尽皆是欣然一片。
“见过镇北将军,见过勇毅侯。”一干边关的将领对着夏江和燕牧行礼道。
虽然燕牧的勇毅侯是超品,地位还在夏江之上。
但是在军中不论爵位,只论军职和统率。
这方面,勇毅侯燕牧虽然地位超然,但是却还是居于夏江这个镇北将军之下。
对此,哪怕是边军中倾向于燕牧的将领,也只能够老老实实地行礼。
“各位免礼。”
夏江微微伸手,示意众人免礼,然后在一大堆边军将领的簇拥下,走进了军营。
而六万禁军,则是另外安营扎寨。
有着圣旨和兵符在,再加上勇毅侯倾力辅佐,夏江十分顺利地接掌了边关十余万大军的兵权。再加上禁军方面,二十万大军尽在掌中,夏江的手中一下子掌握了大乾朝四分之一左右的兵权。
而且,还是大乾百万大军中近乎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
要不是大月人来势汹汹,这样的阵势几乎不可能聚起来,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即使如此,夏江内有勇毅侯父子制衡,外有户部方面监督,一旦有着不对就会立刻掐断后方源源不绝的粮草。
最起码,在许多人眼中看来,夏江虽然勉强算是大权在握,但是远远比不上当初的勇毅侯府一家独大。
至于其他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除了定国公薛远一党仍然有些不依不饶之外,别的方面都是可以算是一片和谐,朝野上下齐心一致……
夏江明白姜雪宁眼神中的意思,轻轻地抱着她解释道:“事关公主的事情,陛下没有下达任何旨意。要是真的沦落到了那一步,更不可能有着陛下旨意,只能够是下面的人为君分忧……”
“而等到危机结束后,你觉得这个为君分忧的人会有着什么样的下场……”
“甚至,你觉得一般人有资格为君分忧吗?那样一来的话,为君分忧的最佳人选是谁呢……”
“……”
夏江的一席话说的姜雪宁浑身发冷,饶是她上一辈子是皇后,在后宫中见识多了各种的阴谋算计。
但是后宫的那点东西比起朝堂上来说,还是远远的有些不够看。
姜雪宁手中紧紧地握着夏江的袖子,青筋毕露,似乎生怕消失了一般。
半晌后,她才缓缓地说道:“公主是他的亲妹妹,你是他的舅子,还是他的心腹重将……为何要如此地对待公主,如此地对待你?”
“我说过,我们这位皇帝看似明君,实则是以心术权谋之道治国,对他来说感情只是利用的工具。真要到了需要的时候,他可以舍弃任何人,包括我那位即将出生的外甥。”夏江沉声说道。
姜雪宁抱住夏江的动作更加紧了,她有些担忧地望着夏江:“那么你该怎么办?”
“放心,那只是最后无奈之下的选择。其实有着勇毅侯父子陪我前往,再加上六万禁军,足以挡住大月人。而只要挡住了大月人,一切都不用担心。”夏江安慰地说道。
他没有告诉姜雪宁的是,这一切其实都在他和谢危的预料之中。
甚至,这一局棋下到了现在这样的程度,十有七八都是谢危和夏江在暗中操控和推波助澜的。
姜雪宁没有说话,她心中有些痛恨自己,既不能够为公主解除忧患,又无法帮助夏江什么,只能够在这里白白地担心,心中更加的不好受。
突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推开夏江,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个木头盒子,递给了夏江。
“这是我前段时间为了不时之需准备的,总共有着三万两银票,是大通钱庄的,不需要任何的暗语,见面即付,全都给你。”姜雪宁的脸上还有着一抹红晕,气息还没有完全稳住。
“我不要求别的,只要关键的时候你和公主能够平安归来就好……”
夏江接过姜雪宁递来的盒子,感受着那一份沉甸甸的感觉,心中猛地喷涌出了一股滚烫的情绪。
他一把抱住姜雪宁,喃喃地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带着公主平安归来。不仅如此,我还要给你天下女子最大的一份荣耀。”
姜雪宁感受着夏江那灼热的气息,脑子都有些晕乎乎的,根本没有听清楚夏江后面的话,只是下意识地点头。
………………
因为大月人的兵锋逼近,朝廷的效率也是罕见地有效了起来。
第二天,勇毅侯燕牧父子便是被放出了牢狱,允许回到勇毅侯府中。() ()
与此同时,户部方面姜伯游亲自催促,为六万禁军将士的出征做着准备。
而谢危则是先一步地赶到了通州军营,准备率领着通州大营的五万余将士返回京城。
不过在沈琅的计算中,燕牧父子先行一步赶到边关,然后才会让谢危带着通州大军返回京城。
正因为如此,夏江也没有在京城待上多久,第五天就和燕牧父子一同迅速地率军赶往了边关。
……
残阳如血,边城荒芜。
朔风从西北方向刮来,陈旧的旌旗覆满尘埃,在城头招展。
抬望眼,唯荒野苍茫,旌旗迎风,风吹黄沙,刀似冰霜。
边关筑有要塞,名为‘雁门关’,位于横山山脉的西侧,外拒塞北,内守中原,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代来都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大乾兵卒皆驻扎在关内,屯兵在忻州城外,抵御着大月人的兵锋。
夏江、燕牧等人率军来到忻州,往外望去便能看见那荒芜的原野上点将台高高伫立,旌旗蔽日飘飞,一个个兵卒甲胄鲜明,刀枪在手,往来肃然。
这里驻扎着十余万燕家军的将士,虽然高级将领中不全是燕家军的将领,甚至倾向燕家的只有着一半左右。
但是军中的中低层军官和将士们向来都是只认燕家军的旗帜,此时闻听勇毅侯燕牧父子亲自来到边关对抗大月人,军中的将士尽皆是欣然一片。
“见过镇北将军,见过勇毅侯。”一干边关的将领对着夏江和燕牧行礼道。
虽然燕牧的勇毅侯是超品,地位还在夏江之上。
但是在军中不论爵位,只论军职和统率。
这方面,勇毅侯燕牧虽然地位超然,但是却还是居于夏江这个镇北将军之下。
对此,哪怕是边军中倾向于燕牧的将领,也只能够老老实实地行礼。
“各位免礼。”
夏江微微伸手,示意众人免礼,然后在一大堆边军将领的簇拥下,走进了军营。
而六万禁军,则是另外安营扎寨。
有着圣旨和兵符在,再加上勇毅侯倾力辅佐,夏江十分顺利地接掌了边关十余万大军的兵权。再加上禁军方面,二十万大军尽在掌中,夏江的手中一下子掌握了大乾朝四分之一左右的兵权。
而且,还是大乾百万大军中近乎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
要不是大月人来势汹汹,这样的阵势几乎不可能聚起来,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即使如此,夏江内有勇毅侯父子制衡,外有户部方面监督,一旦有着不对就会立刻掐断后方源源不绝的粮草。
最起码,在许多人眼中看来,夏江虽然勉强算是大权在握,但是远远比不上当初的勇毅侯府一家独大。
至于其他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除了定国公薛远一党仍然有些不依不饶之外,别的方面都是可以算是一片和谐,朝野上下齐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