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偷跑了
文/乃兮
第十六次。
姜晏乔睁开眼,面前对上了梳妆台的镜子。
耳边轰鸣声和滚烫的火焰,残留在她的躯壳上。她更多回想的是,季靖云近乎本能将她压到地上,将她护在怀里。
她第一回知道,原来天上的烟火如此绚烂,落在地上,能那么残忍要人性命。
就像有的人拿剑是保护人,有的人拿剑是为了行凶。
镜子里的女子容貌出众,妆容精致,头上的装饰一个比一个珍贵。
姜晏乔看了半晌,没能认出来这是她自己。镜子里照着别人,在她眼里容貌也无分别。
骨肉皮相终究虚无,到最后能辨认出来的,还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像知潼,像季将军。
但是季将军和知潼不一样。
知潼对她永远信任。而季将军,季靖云,他瞒着她事。
他是全然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他瞒她是本分。她自然会记仇,自然会恼怒,甚至可能会带上一点怨恨。
她的一次次重来,说不定都和季将军有关。
可他一次次救她,也算是本分吗?
哪的本分,是不要命?
况且,她还很是在意。季将军要是真有一次次重来那么大的能耐,岂不是诸事顺利,又怎么会让方将军说出“改变不了”这种话。
季靖云,季靖云。
姜晏乔默念了两遍名字。
这次重来后,一切似乎发生更早了?
为什么?
“殿下——”知潼呼唤的声音夹杂着一点劝慰安抚,“殿下不要慌张。以后到了公主府,殿下就是公主府最大的主子。我会一直帮着殿下。”
姜晏乔侧转了头。
她抬了抬手,阻拦宫女为她的发丝做最后的装点。
“真早啊。”
姜晏乔转头时,眼眸扫见了外头的光亮。现在还没到午后。
尚没有无辜人为她而死,也没有二哥二嫂的背叛。父皇和母后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的一切,就连驸马谢南川,也没犯下错。
她还是京城皇宫里的永乐公主,还是这个天底下最无知又幸福的人。
她站起身来,宫女们朝着边上退下。殿门敞开着,她走到殿门口,闻着日光下的胭脂香。
云嬷嬷候在门口,眉眼喜庆,一张口就盛赞:“殿下平日已够美,今日这婚服一上了身啊!天底下都没有比公主更美的人了。”
姜晏乔低笑了声。
蜜语和毒药并行。光看皮相,谁分得清呢?这些事啊,和男女无关,和老少无关,仅和人有关。
“嬷嬷,叫陶公公来一趟。”姜晏乔吩咐着。
陶公公今日忙,很少得空。只是公主有吩咐,没人能反对。
云嬷嬷:“是。”
她算了算时辰,来得及,应答了声,当即去找陶公公了。
陶公公踩着小碎步,紧赶慢赶跟着云嬷嬷而来。他今日身上担子重,本以为没能到公主面前露眼了,没想到……
今日果然是个好日子!
陶公公到了地方,就见公主坐在宫殿门口。边上惶恐宫女太监弯腰缩着身。
女官知潼正在替公主卸下头上凤冠。
满目的红色和绝艳的容貌,让他不由呆了呆。公主的婚服散落在地上,光洒落她脸上,似上天眷恋她的容颜,忍不住轻轻抚上。
他不敢冒犯,很快收神,忙不迭行礼:“殿下有什么吩咐?”
姜晏乔开口:“云嬷嬷冲撞了我,该如何是好?”
云嬷嬷刚叫了人回来,候在边上见公主把头上的东西卸了,已脑壳嗡嗡。她听到这话,笑容愈加僵硬。
陶公公没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他反应很快:“既如此,换一位殿下看着顺眼的即可。今日宫中多忙碌,不如请知潼大人代为行事?”
天大地大,今日的公主最大。别说云嬷嬷,今日就是知潼惹了事,都得不到好。
要是耽搁了前头,陛下和娘娘哪能不知情?到时候可不是换个人的事情。
姜晏乔轻微挑了眉:“我要是觉得不够呢?”
云嬷嬷当场跪下,回想自己刚才犯了什么错。她怎么想,怎么都想不出来。
陶公公恭敬:“今日大喜,殿下莫要气坏圣体。云嬷嬷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当罚,可明日再罚。”
他提醒:“殿下今日要守着吉时。要是耽搁了,云嬷嬷可担不起。”
刺杀公主的事,云嬷嬷更担不起。她还是做了。
姜晏乔:“没事,今天注定耽搁。”
陶公公茫然。
姜晏乔拆了归拆,让人取了一块红头盖。这头盖备是备着,一向来不会用。
头盖会碍着走路。
“陶公公说得一点很对。当罚。将云嬷嬷压下去。”
云嬷嬷当即求饶:“殿下,您罚奴婢,也该让奴婢弄明白是为何。免得下次奴婢又扰了您。”
姜晏乔懒得去和云嬷嬷争这事。
她摆摆手,很快有人将云嬷嬷带走。她说了一声“吵”,太监就将人堵住了嘴。
姜晏乔头上轻松,起身轻便跳了一身子。
衣物沉重。
姜晏乔和知潼商量:“拿套方便行动轻便的衣服给我。”
知潼思考后,点了头:“是。”
这一番折腾下来,外头催促的人很快到来。姜晏乔盖了盖头,安安稳稳先去祭祖。
祭拜时卸了头盖,她无视祭祖处官员们的惶恐,拜完再戴上。
到了乾清宫处,众人就见本该凤冠霞帔的公主,盖上了红盖头。她甚至好像是没戴凤冠。
一群人心下疑惑,互相悄悄对着眼神,又悄悄观察起上面帝王神情。
宣隆帝见女儿如此,直接问了:“怎么披着头盖?凤冠没戴么?”
孟皇后已然落下了脸,神情不悦。
宣隆帝没得到回答,万分不解:“怎么不说话?知潼呢?”
众人再一看,稀奇。知潼竟也不在。
孟皇后冷下声音:“怕是惹了麻烦,又担心我们责怪知潼。”
“有点义气。”宣隆帝笑了声,“但不多。真要担心我们责怪……算,今日大喜,朕也不说别的。”
红盖头的人慢慢上前。
宫殿之上,谭公公正准备迎着。就听刚才笑过的宣隆帝,笑容浅淡了下来。他开口:“掀了她的盖。”
谭公公当即领命,满是歉意朝着公主欠身行礼。他快步打算上前。
乾清宫内身着嫁衣的女子主动将盖掀开,当场跪下:“臣知罪。”
众人哗然,不少人喧哗出声。姜颂茂和姜升顺对视一眼,眉头拧起。
穿着嫁衣的根本不是公主!而是女官知潼!
知潼不卑不亢,平静转述:“殿下今日一大早,知道驸马在外养了别的女子。又发现身边的云嬷嬷□□图谋不轨,觉得成婚不吉利。她不想怪罪礼部和钦天监,也不愿让陛下和娘娘为难,特命臣替她走个过场。”
孟皇后脸上发黑,呵斥:“胡闹!她人去哪里了?”
知潼再次一拜:“殿下表示,她随意走走。要是宫中能找到她,说明今日哪怕不吉利,还算备得好。要是找不到,说明宫里侍卫过少,容易出别的事。”
宣隆帝哼笑一声:“真是……”
姜升顺见父皇如此,婉转想要替永乐找理由:“父皇,这门婚事听起来是不吉利。但事已定下,不能让天下人看笑话。还是让知潼走一回。账我们私下算。”
“私下算,怎么算。”宣隆帝招招手,让人把茶水端上来。
没人敬茶,他自个喝起来。
宣隆帝语气慢条斯理:“你们都和她穿一条裤子呢。舍得朕罚他?”
姜颂茂站出来:“儿臣愿意替永乐领罚。”
宣隆帝如同喝酒小酌,喝了口茶。他喝完,才开了口:“盖头放下吧。永乐自会完婚,不错过吉时。你们两人……各自领着人,在这宫里找。找不到,就和今日宫中值守一起领罚。找到了……”
这话讲所有人的心提起。
宣隆帝:“当闹喜了。”
姜升顺当场叩谢:“父皇宽容,谢父皇。”
姜颂茂和知潼慢了一步,纷纷跟上叩谢。
孟皇后稍放松一些,脸色还是不好看。宣隆帝在旁和她光明正大探讨:“日子是吉利的,是不是驸马不吉利?”
他当初难道该换个驸马?
孟皇后顺着台阶下:“八字测算过,当时说着还算行。”
“还算行是差了点。以后换个驸马,是要非常行。”宣隆帝如此说。
二皇子和三皇子领命,各自带了人在宫中找起人来。两人的皇子妃,则暂且坐到偏殿等候。
惹出事端的姜晏乔,人早一路刷脸,畅通无阻小跑着来到上马点。
那些个侍卫肯定会把她的行踪禀报上去。那又如何?她先行出发,侍卫一来一回肯定要一会儿。
远远见着上马点,姜晏乔见到了高头大马上的季将军。
其余人纷纷从怀里取出吃的,往嘴里狼吞虎咽地塞。季靖云就那么平视前方,脸上淡淡。
她大力晃了晃手,和季靖云打招呼:“季将军!”
季靖云骑着马往前一步,又停下。
实在是公主可疑。现在怎么算,人都不可能在这里。
姜晏乔又一次高声:“季靖云!”
季靖云被点名带姓叫,双腿一夹,朝着公主而去。
他竟还记得将驸马才骑的红鬃马一并带上了。
努力吃完饼的一侍卫,身份不算低,脱口而出:“将军在宫里有红颜啊。”
温副官脑中顿时跳出姚将军当年的事。他立马堵住侍卫的嘴:“你犯病呢。这种话也敢说!你以前见过吗!”
侍卫当即不吱声。
姜晏乔见到了季将军。她这回拍了拍红鬃马,将马往下低些。
马非常顺从蹲下,方便公主上马。
姜晏乔利落上马。红鬃马主动起身,让公主与将军齐高。
得以平视,姜晏乔直白招呼将军:“第十六次见了,将军。”
第十六次。
姜晏乔睁开眼,面前对上了梳妆台的镜子。
耳边轰鸣声和滚烫的火焰,残留在她的躯壳上。她更多回想的是,季靖云近乎本能将她压到地上,将她护在怀里。
她第一回知道,原来天上的烟火如此绚烂,落在地上,能那么残忍要人性命。
就像有的人拿剑是保护人,有的人拿剑是为了行凶。
镜子里的女子容貌出众,妆容精致,头上的装饰一个比一个珍贵。
姜晏乔看了半晌,没能认出来这是她自己。镜子里照着别人,在她眼里容貌也无分别。
骨肉皮相终究虚无,到最后能辨认出来的,还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像知潼,像季将军。
但是季将军和知潼不一样。
知潼对她永远信任。而季将军,季靖云,他瞒着她事。
他是全然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他瞒她是本分。她自然会记仇,自然会恼怒,甚至可能会带上一点怨恨。
她的一次次重来,说不定都和季将军有关。
可他一次次救她,也算是本分吗?
哪的本分,是不要命?
况且,她还很是在意。季将军要是真有一次次重来那么大的能耐,岂不是诸事顺利,又怎么会让方将军说出“改变不了”这种话。
季靖云,季靖云。
姜晏乔默念了两遍名字。
这次重来后,一切似乎发生更早了?
为什么?
“殿下——”知潼呼唤的声音夹杂着一点劝慰安抚,“殿下不要慌张。以后到了公主府,殿下就是公主府最大的主子。我会一直帮着殿下。”
姜晏乔侧转了头。
她抬了抬手,阻拦宫女为她的发丝做最后的装点。
“真早啊。”
姜晏乔转头时,眼眸扫见了外头的光亮。现在还没到午后。
尚没有无辜人为她而死,也没有二哥二嫂的背叛。父皇和母后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的一切,就连驸马谢南川,也没犯下错。
她还是京城皇宫里的永乐公主,还是这个天底下最无知又幸福的人。
她站起身来,宫女们朝着边上退下。殿门敞开着,她走到殿门口,闻着日光下的胭脂香。
云嬷嬷候在门口,眉眼喜庆,一张口就盛赞:“殿下平日已够美,今日这婚服一上了身啊!天底下都没有比公主更美的人了。”
姜晏乔低笑了声。
蜜语和毒药并行。光看皮相,谁分得清呢?这些事啊,和男女无关,和老少无关,仅和人有关。
“嬷嬷,叫陶公公来一趟。”姜晏乔吩咐着。
陶公公今日忙,很少得空。只是公主有吩咐,没人能反对。
云嬷嬷:“是。”
她算了算时辰,来得及,应答了声,当即去找陶公公了。
陶公公踩着小碎步,紧赶慢赶跟着云嬷嬷而来。他今日身上担子重,本以为没能到公主面前露眼了,没想到……
今日果然是个好日子!
陶公公到了地方,就见公主坐在宫殿门口。边上惶恐宫女太监弯腰缩着身。
女官知潼正在替公主卸下头上凤冠。
满目的红色和绝艳的容貌,让他不由呆了呆。公主的婚服散落在地上,光洒落她脸上,似上天眷恋她的容颜,忍不住轻轻抚上。
他不敢冒犯,很快收神,忙不迭行礼:“殿下有什么吩咐?”
姜晏乔开口:“云嬷嬷冲撞了我,该如何是好?”
云嬷嬷刚叫了人回来,候在边上见公主把头上的东西卸了,已脑壳嗡嗡。她听到这话,笑容愈加僵硬。
陶公公没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他反应很快:“既如此,换一位殿下看着顺眼的即可。今日宫中多忙碌,不如请知潼大人代为行事?”
天大地大,今日的公主最大。别说云嬷嬷,今日就是知潼惹了事,都得不到好。
要是耽搁了前头,陛下和娘娘哪能不知情?到时候可不是换个人的事情。
姜晏乔轻微挑了眉:“我要是觉得不够呢?”
云嬷嬷当场跪下,回想自己刚才犯了什么错。她怎么想,怎么都想不出来。
陶公公恭敬:“今日大喜,殿下莫要气坏圣体。云嬷嬷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当罚,可明日再罚。”
他提醒:“殿下今日要守着吉时。要是耽搁了,云嬷嬷可担不起。”
刺杀公主的事,云嬷嬷更担不起。她还是做了。
姜晏乔:“没事,今天注定耽搁。”
陶公公茫然。
姜晏乔拆了归拆,让人取了一块红头盖。这头盖备是备着,一向来不会用。
头盖会碍着走路。
“陶公公说得一点很对。当罚。将云嬷嬷压下去。”
云嬷嬷当即求饶:“殿下,您罚奴婢,也该让奴婢弄明白是为何。免得下次奴婢又扰了您。”
姜晏乔懒得去和云嬷嬷争这事。
她摆摆手,很快有人将云嬷嬷带走。她说了一声“吵”,太监就将人堵住了嘴。
姜晏乔头上轻松,起身轻便跳了一身子。
衣物沉重。
姜晏乔和知潼商量:“拿套方便行动轻便的衣服给我。”
知潼思考后,点了头:“是。”
这一番折腾下来,外头催促的人很快到来。姜晏乔盖了盖头,安安稳稳先去祭祖。
祭拜时卸了头盖,她无视祭祖处官员们的惶恐,拜完再戴上。
到了乾清宫处,众人就见本该凤冠霞帔的公主,盖上了红盖头。她甚至好像是没戴凤冠。
一群人心下疑惑,互相悄悄对着眼神,又悄悄观察起上面帝王神情。
宣隆帝见女儿如此,直接问了:“怎么披着头盖?凤冠没戴么?”
孟皇后已然落下了脸,神情不悦。
宣隆帝没得到回答,万分不解:“怎么不说话?知潼呢?”
众人再一看,稀奇。知潼竟也不在。
孟皇后冷下声音:“怕是惹了麻烦,又担心我们责怪知潼。”
“有点义气。”宣隆帝笑了声,“但不多。真要担心我们责怪……算,今日大喜,朕也不说别的。”
红盖头的人慢慢上前。
宫殿之上,谭公公正准备迎着。就听刚才笑过的宣隆帝,笑容浅淡了下来。他开口:“掀了她的盖。”
谭公公当即领命,满是歉意朝着公主欠身行礼。他快步打算上前。
乾清宫内身着嫁衣的女子主动将盖掀开,当场跪下:“臣知罪。”
众人哗然,不少人喧哗出声。姜颂茂和姜升顺对视一眼,眉头拧起。
穿着嫁衣的根本不是公主!而是女官知潼!
知潼不卑不亢,平静转述:“殿下今日一大早,知道驸马在外养了别的女子。又发现身边的云嬷嬷□□图谋不轨,觉得成婚不吉利。她不想怪罪礼部和钦天监,也不愿让陛下和娘娘为难,特命臣替她走个过场。”
孟皇后脸上发黑,呵斥:“胡闹!她人去哪里了?”
知潼再次一拜:“殿下表示,她随意走走。要是宫中能找到她,说明今日哪怕不吉利,还算备得好。要是找不到,说明宫里侍卫过少,容易出别的事。”
宣隆帝哼笑一声:“真是……”
姜升顺见父皇如此,婉转想要替永乐找理由:“父皇,这门婚事听起来是不吉利。但事已定下,不能让天下人看笑话。还是让知潼走一回。账我们私下算。”
“私下算,怎么算。”宣隆帝招招手,让人把茶水端上来。
没人敬茶,他自个喝起来。
宣隆帝语气慢条斯理:“你们都和她穿一条裤子呢。舍得朕罚他?”
姜颂茂站出来:“儿臣愿意替永乐领罚。”
宣隆帝如同喝酒小酌,喝了口茶。他喝完,才开了口:“盖头放下吧。永乐自会完婚,不错过吉时。你们两人……各自领着人,在这宫里找。找不到,就和今日宫中值守一起领罚。找到了……”
这话讲所有人的心提起。
宣隆帝:“当闹喜了。”
姜升顺当场叩谢:“父皇宽容,谢父皇。”
姜颂茂和知潼慢了一步,纷纷跟上叩谢。
孟皇后稍放松一些,脸色还是不好看。宣隆帝在旁和她光明正大探讨:“日子是吉利的,是不是驸马不吉利?”
他当初难道该换个驸马?
孟皇后顺着台阶下:“八字测算过,当时说着还算行。”
“还算行是差了点。以后换个驸马,是要非常行。”宣隆帝如此说。
二皇子和三皇子领命,各自带了人在宫中找起人来。两人的皇子妃,则暂且坐到偏殿等候。
惹出事端的姜晏乔,人早一路刷脸,畅通无阻小跑着来到上马点。
那些个侍卫肯定会把她的行踪禀报上去。那又如何?她先行出发,侍卫一来一回肯定要一会儿。
远远见着上马点,姜晏乔见到了高头大马上的季将军。
其余人纷纷从怀里取出吃的,往嘴里狼吞虎咽地塞。季靖云就那么平视前方,脸上淡淡。
她大力晃了晃手,和季靖云打招呼:“季将军!”
季靖云骑着马往前一步,又停下。
实在是公主可疑。现在怎么算,人都不可能在这里。
姜晏乔又一次高声:“季靖云!”
季靖云被点名带姓叫,双腿一夹,朝着公主而去。
他竟还记得将驸马才骑的红鬃马一并带上了。
努力吃完饼的一侍卫,身份不算低,脱口而出:“将军在宫里有红颜啊。”
温副官脑中顿时跳出姚将军当年的事。他立马堵住侍卫的嘴:“你犯病呢。这种话也敢说!你以前见过吗!”
侍卫当即不吱声。
姜晏乔见到了季将军。她这回拍了拍红鬃马,将马往下低些。
马非常顺从蹲下,方便公主上马。
姜晏乔利落上马。红鬃马主动起身,让公主与将军齐高。
得以平视,姜晏乔直白招呼将军:“第十六次见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