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春节被某个不速之客搅得鸡犬不宁。
而且我还发现,我和折枝好像除夕夜的时候忘记守岁了。
果然,还是后者更让人担心一些。
吃早饭的时候我问折枝不守岁会折寿吗?
折枝劝我不要太迷信。
好吧,看来不守岁也没什么事。
今天的计划是上街采买,顺便带折枝去见见我认识的熟人们。
和百乐门前那条繁华的街道不一样,这里小又偏,商贩们穿的都是粗布麻衣,开的铺子都是古朴的铺子——茶楼、干果店、裁缝铺一类的,没那些西洋铺子新鲜。
茶楼里。
对于我身边多了位“美女”这件事,大家显得十分惊奇。
“咦?小月儿,这是你哪家的阿姊啊,长得真水灵!婚配没有?我这儿刚好有几个俊俏的公子哥儿呢,要不要给介绍几个?”
“你这当红娘当上瘾了?看见个小姑娘就急着给人配婚,人家长得这么俊哪愁没人追?还是歇歇吧你。”
“切,我不和你说,我跟我家小月儿说!小月儿你说姨姨给你介绍的那几个小伙子好不好?啊?”
下一秒,我被姨姨一把扯进怀里,又是揉头又是捏脸,活像个被用来过家家的布娃娃。
我被揉的脸红红的热热的,一开口,话都说不明白了:“唔……姨姨,他不是我阿姊,他是我先生。”
“啥?!”
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若开水壶般尖锐的爆鸣声,吓得往来过路人闪开老远,瞪着眼睛往这边看,生怕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大事。
终于从姨姨的魔爪中逃出来,我揉了两把被捏的红软的脸,拉过折枝给他们介绍:“这是我先生,叫柳折枝,以前是唱昆曲的乾旦,我俩昨天刚结的亲。”
“钱啥?”姨姨显然没听明白。
一旁爱看戏的叔开口解释:“听不明白了吧?乾旦,就是男伶。”
见姨姨还是一头雾水,他生疏地挽了个兰花指,示意道:“就是在台上唱这个的,知不知道?”
他刚比划完,旁边笑作一团,还有人连手里的瓜子也都不嗑了,笑嘻嘻地指着他让他再比划两下,听他不耐烦地抬头接连说了几个“去”字后,又笑得前仰后合。
阿月也用手背挡着嘴垂眸偷偷笑。
忽地,有人“咦”了一声,开口大声问我:“小月儿,这人不是前几天你哥追的那个戏子么?”
静。
大家的笑容都僵在脸上,包括我的。
这……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突然,一个好大巴掌落在他头上,打的他“哎呦”嚎了一声。
是刚刚那个比划动作的叔。
他一张面皮气得涨成猪肝色:“你他娘的可真会说话,什么戏子,人家这个行当有名字,乾旦,乾旦明白吗,男为乾女为坤,瞧你这没文化的样子!还有,这可是小月儿好不容易找来的先生,你要是给人家气走了,你让小月儿怎么办?当寡妇吗!老崔家的事儿你少管!”
我:“啊?”
寡妇这个词还能这么用吗?
还有为什么说到我头上了?
折枝也被这话弄得挺尴尬的,端坐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听着众人吵吵闹闹,我清了清嗓子开口:“我和我家先生早在四年前就认识了,我哥他……他算意外。”
“哦~怪不得怎么给你介绍你都不接受呢,原来是早早有人了。”
“哎等等等等,四年前?四年前小月儿才十二吧?这……这……”
“这什么这,还不许人家认识的早啦?再说那时候人家不没爱上么,你瞎这什么?”
“哦。”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了一会儿,那叔又探过头来问我,一脸好信儿的样子。
“小月儿,你和你哥现在咋样?还吵呢?”
“吵着呢。”我都看淡了,“突然多出来个妹妹跟他分家产他心里有气也是应该的,但他没本事把火撒到我头上可就是他的不对了,他敢来闹我就敢吵,这不,前两天我俩还吵呢,什么坐垫茶壶水碗飞的满天都是,摔碎了好几个呢。”
“没事儿,过年了,碎碎平安。”叔如是安慰我,又问道,“那你和你爹呢?也吵着呢?”
有人学他之前的说辞:“老崔家的事儿你少管!”
他急得抽了一口气:“这不说的正经事儿么?你瞎掺和什么?!”
“……” 被骂的人缩了缩脖子,瞟他一眼,不吱声了。
我仍平心静气:“也吵,虽然都生气,可若是不吵,我们俩便是连半点父女之情都没了。”
叔听过后咂么了下嘴,琢磨着道了句“也是”后就继续嗑瓜子不吱声了。
我有些口干舌燥,下意识去找水喝。
刚看了一眼茶壶,一杯冒着热气的大麦茶就被递到我面前。
我顺着那只骨节如竹的手朝上望,就看到折枝笑得温柔:“喝点水吧。”
“谢谢。”我捧着热茶杯呷了一口,连带着心里都暖呼呼的。
我又忍不住偷看了他好几眼,下意识将茶杯放到他面前:“你也喝点吧。”
“哎,我这儿茶杯多着呢,再倒一杯就是了……啊!臭老李,你打我干什么?!”
“人家小两口喝一个水杯那叫甜甜蜜蜜,你非得给人家分开,是不是有毛病?”
“你!你说的有道理……”
也不知是不是气氛太过热闹,我的脸一点点热了起来,转头看向折枝,他的脸也热乎乎的,几乎要冒出白烟了。
两只手紧扣在一起。
他回眸看我,笑靥温柔婉约。
我朝他那边挪了挪,握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腿上。
见状,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有人说我这样像喜欢了人家许多年今日终于抱的美人归似的,恨不得把折枝捧在手里传家宝似的供着。
我笑了笑,没接话茬。
他们不知道,在我眼里,折枝一直都不是我能高攀的起的。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配不上他。
忽地,一句发问唤回了我的神——
“哎,小月儿,你俩拍结婚照了没有?”
我点点头:“照了,登记的时候照的。”
那姨一脸嫌弃地摆摆手:“害,那玩意哪算照了,照的那么难看……”
她想起什么似的一拍大腿:“哎对!你王叔不是开照相馆的么?之前他跟我喝酒的时候还说等你嫁人了他要给你好好照两张,正好正好,你刚成亲,就去他那照了!”
“啥,照啥?!”开干果店的姨方才走了,一时间跟不上话茬。
她一边问,一边塞了四大包东西给我和折枝。
我露出疑惑的神色。
姨说:“这里面有大枣、花生、桂圆干、莲子,早生贵子,晓不晓得哇?”
叔说:“娃还这么小,早生什么贵子?”
姨又说:“你哪懂?女人当然是越早生娃越好,越早生越少遭罪!你们刚才说到哪了?照什么照片?”
叔:“正张罗着让他俩到老王那里照结婚照呢!”
姨一拍手:“那感情好,正好那姓王的还欠我一顿茶钱,走走走,管他要去!”
我俩就这样被众人哄笑着带到了王叔的照相馆。
一进屋,就看见王叔叼着烟,摆弄他那暗箱式照相机。
听到脚步声,他头都没抬,不耐烦道:“不拍不拍,过年休息。”
“小月儿的结婚照你都不拍?”
闻言,王叔才抬起头,看见我和折枝,愣了一下,招招手:“过来吧。”
我俩被众人按在凳子上,背景是老旧得有些泛黄的白墙。
我看看折枝,折枝也看看我,我俩仍一头雾水。
“好,一二三!照!”
白色的大灯晃得我俩眼睛疼,我俩忍不住眯了眯眼。
“哎,老王,你行不行啊?多照两张啊!”
“这不照着呢么!来,二位新人看镜头。”
白色的大灯又晃了好几下。
“行了,等转印定影后照片就出来了,慢慢等着吧。”
王叔还在摆弄他的照相机,众人围着他问他孙子儿子读书的事儿,听起来是因为儿子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甩给了他跑了,搞得与他相依为命的孙子都上不起学,正想着怎么办呢。
我和折枝四目相对看了一眼,趁着众人闲聊时偷偷离开,结果被发现,塞了四大包“早生贵子”后才勉强被放走。
我俩又收拾屋子收拾了一下午,我还找到了我许久不见的长箫。
我很多年没吹洞箫了,箫管放在角落里堆了灰,我想用袖子擦,一张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被递到我面前。
“用这个吧,别脏了衣服。”
我胡乱擦了擦,觉得没什么问题,手持箫管,深吸一口气。
“呜~!”
长箫里迸出好大一阵灰尘,往我脸上扑,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我:“……”
他:“……”
看着我花猫般的模样,他忍了半天,最终没忍住,用手背挡住嘴,撇过头去,笑得花枝乱颤。
我:“……”我都这么倒霉了,哥你能别笑了吗?
又收拾了好一阵儿,我俩才坐到桌前。
我吸气,缓慢地吹着箫管。
长箫“呜呜”地低吟着,曲调像几经相聚漂泊又分离的浮萍,被苍凉的风吹着,缓缓被水的涟漪推散了。
一曲毕,天擦黑。
我点上烛火,洗漱过后趁着那股子清醒劲儿跟折枝聊了会儿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今天上午发生得那些事儿。
折枝说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热情得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笑了笑,答道:“因为大家都是本着过最后一天的心过日子的呀。”
他不解。
我解释道:“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前流亡来的,在他们心里,没准哪天就要被天上的炮弹给轰死了,所以在他们心中,他们过的每一天都是他们的最后一天——”
“既然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自然要欢歌达旦。”
而且我还发现,我和折枝好像除夕夜的时候忘记守岁了。
果然,还是后者更让人担心一些。
吃早饭的时候我问折枝不守岁会折寿吗?
折枝劝我不要太迷信。
好吧,看来不守岁也没什么事。
今天的计划是上街采买,顺便带折枝去见见我认识的熟人们。
和百乐门前那条繁华的街道不一样,这里小又偏,商贩们穿的都是粗布麻衣,开的铺子都是古朴的铺子——茶楼、干果店、裁缝铺一类的,没那些西洋铺子新鲜。
茶楼里。
对于我身边多了位“美女”这件事,大家显得十分惊奇。
“咦?小月儿,这是你哪家的阿姊啊,长得真水灵!婚配没有?我这儿刚好有几个俊俏的公子哥儿呢,要不要给介绍几个?”
“你这当红娘当上瘾了?看见个小姑娘就急着给人配婚,人家长得这么俊哪愁没人追?还是歇歇吧你。”
“切,我不和你说,我跟我家小月儿说!小月儿你说姨姨给你介绍的那几个小伙子好不好?啊?”
下一秒,我被姨姨一把扯进怀里,又是揉头又是捏脸,活像个被用来过家家的布娃娃。
我被揉的脸红红的热热的,一开口,话都说不明白了:“唔……姨姨,他不是我阿姊,他是我先生。”
“啥?!”
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若开水壶般尖锐的爆鸣声,吓得往来过路人闪开老远,瞪着眼睛往这边看,生怕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大事。
终于从姨姨的魔爪中逃出来,我揉了两把被捏的红软的脸,拉过折枝给他们介绍:“这是我先生,叫柳折枝,以前是唱昆曲的乾旦,我俩昨天刚结的亲。”
“钱啥?”姨姨显然没听明白。
一旁爱看戏的叔开口解释:“听不明白了吧?乾旦,就是男伶。”
见姨姨还是一头雾水,他生疏地挽了个兰花指,示意道:“就是在台上唱这个的,知不知道?”
他刚比划完,旁边笑作一团,还有人连手里的瓜子也都不嗑了,笑嘻嘻地指着他让他再比划两下,听他不耐烦地抬头接连说了几个“去”字后,又笑得前仰后合。
阿月也用手背挡着嘴垂眸偷偷笑。
忽地,有人“咦”了一声,开口大声问我:“小月儿,这人不是前几天你哥追的那个戏子么?”
静。
大家的笑容都僵在脸上,包括我的。
这……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突然,一个好大巴掌落在他头上,打的他“哎呦”嚎了一声。
是刚刚那个比划动作的叔。
他一张面皮气得涨成猪肝色:“你他娘的可真会说话,什么戏子,人家这个行当有名字,乾旦,乾旦明白吗,男为乾女为坤,瞧你这没文化的样子!还有,这可是小月儿好不容易找来的先生,你要是给人家气走了,你让小月儿怎么办?当寡妇吗!老崔家的事儿你少管!”
我:“啊?”
寡妇这个词还能这么用吗?
还有为什么说到我头上了?
折枝也被这话弄得挺尴尬的,端坐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听着众人吵吵闹闹,我清了清嗓子开口:“我和我家先生早在四年前就认识了,我哥他……他算意外。”
“哦~怪不得怎么给你介绍你都不接受呢,原来是早早有人了。”
“哎等等等等,四年前?四年前小月儿才十二吧?这……这……”
“这什么这,还不许人家认识的早啦?再说那时候人家不没爱上么,你瞎这什么?”
“哦。”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了一会儿,那叔又探过头来问我,一脸好信儿的样子。
“小月儿,你和你哥现在咋样?还吵呢?”
“吵着呢。”我都看淡了,“突然多出来个妹妹跟他分家产他心里有气也是应该的,但他没本事把火撒到我头上可就是他的不对了,他敢来闹我就敢吵,这不,前两天我俩还吵呢,什么坐垫茶壶水碗飞的满天都是,摔碎了好几个呢。”
“没事儿,过年了,碎碎平安。”叔如是安慰我,又问道,“那你和你爹呢?也吵着呢?”
有人学他之前的说辞:“老崔家的事儿你少管!”
他急得抽了一口气:“这不说的正经事儿么?你瞎掺和什么?!”
“……” 被骂的人缩了缩脖子,瞟他一眼,不吱声了。
我仍平心静气:“也吵,虽然都生气,可若是不吵,我们俩便是连半点父女之情都没了。”
叔听过后咂么了下嘴,琢磨着道了句“也是”后就继续嗑瓜子不吱声了。
我有些口干舌燥,下意识去找水喝。
刚看了一眼茶壶,一杯冒着热气的大麦茶就被递到我面前。
我顺着那只骨节如竹的手朝上望,就看到折枝笑得温柔:“喝点水吧。”
“谢谢。”我捧着热茶杯呷了一口,连带着心里都暖呼呼的。
我又忍不住偷看了他好几眼,下意识将茶杯放到他面前:“你也喝点吧。”
“哎,我这儿茶杯多着呢,再倒一杯就是了……啊!臭老李,你打我干什么?!”
“人家小两口喝一个水杯那叫甜甜蜜蜜,你非得给人家分开,是不是有毛病?”
“你!你说的有道理……”
也不知是不是气氛太过热闹,我的脸一点点热了起来,转头看向折枝,他的脸也热乎乎的,几乎要冒出白烟了。
两只手紧扣在一起。
他回眸看我,笑靥温柔婉约。
我朝他那边挪了挪,握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腿上。
见状,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有人说我这样像喜欢了人家许多年今日终于抱的美人归似的,恨不得把折枝捧在手里传家宝似的供着。
我笑了笑,没接话茬。
他们不知道,在我眼里,折枝一直都不是我能高攀的起的。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配不上他。
忽地,一句发问唤回了我的神——
“哎,小月儿,你俩拍结婚照了没有?”
我点点头:“照了,登记的时候照的。”
那姨一脸嫌弃地摆摆手:“害,那玩意哪算照了,照的那么难看……”
她想起什么似的一拍大腿:“哎对!你王叔不是开照相馆的么?之前他跟我喝酒的时候还说等你嫁人了他要给你好好照两张,正好正好,你刚成亲,就去他那照了!”
“啥,照啥?!”开干果店的姨方才走了,一时间跟不上话茬。
她一边问,一边塞了四大包东西给我和折枝。
我露出疑惑的神色。
姨说:“这里面有大枣、花生、桂圆干、莲子,早生贵子,晓不晓得哇?”
叔说:“娃还这么小,早生什么贵子?”
姨又说:“你哪懂?女人当然是越早生娃越好,越早生越少遭罪!你们刚才说到哪了?照什么照片?”
叔:“正张罗着让他俩到老王那里照结婚照呢!”
姨一拍手:“那感情好,正好那姓王的还欠我一顿茶钱,走走走,管他要去!”
我俩就这样被众人哄笑着带到了王叔的照相馆。
一进屋,就看见王叔叼着烟,摆弄他那暗箱式照相机。
听到脚步声,他头都没抬,不耐烦道:“不拍不拍,过年休息。”
“小月儿的结婚照你都不拍?”
闻言,王叔才抬起头,看见我和折枝,愣了一下,招招手:“过来吧。”
我俩被众人按在凳子上,背景是老旧得有些泛黄的白墙。
我看看折枝,折枝也看看我,我俩仍一头雾水。
“好,一二三!照!”
白色的大灯晃得我俩眼睛疼,我俩忍不住眯了眯眼。
“哎,老王,你行不行啊?多照两张啊!”
“这不照着呢么!来,二位新人看镜头。”
白色的大灯又晃了好几下。
“行了,等转印定影后照片就出来了,慢慢等着吧。”
王叔还在摆弄他的照相机,众人围着他问他孙子儿子读书的事儿,听起来是因为儿子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甩给了他跑了,搞得与他相依为命的孙子都上不起学,正想着怎么办呢。
我和折枝四目相对看了一眼,趁着众人闲聊时偷偷离开,结果被发现,塞了四大包“早生贵子”后才勉强被放走。
我俩又收拾屋子收拾了一下午,我还找到了我许久不见的长箫。
我很多年没吹洞箫了,箫管放在角落里堆了灰,我想用袖子擦,一张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被递到我面前。
“用这个吧,别脏了衣服。”
我胡乱擦了擦,觉得没什么问题,手持箫管,深吸一口气。
“呜~!”
长箫里迸出好大一阵灰尘,往我脸上扑,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我:“……”
他:“……”
看着我花猫般的模样,他忍了半天,最终没忍住,用手背挡住嘴,撇过头去,笑得花枝乱颤。
我:“……”我都这么倒霉了,哥你能别笑了吗?
又收拾了好一阵儿,我俩才坐到桌前。
我吸气,缓慢地吹着箫管。
长箫“呜呜”地低吟着,曲调像几经相聚漂泊又分离的浮萍,被苍凉的风吹着,缓缓被水的涟漪推散了。
一曲毕,天擦黑。
我点上烛火,洗漱过后趁着那股子清醒劲儿跟折枝聊了会儿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今天上午发生得那些事儿。
折枝说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热情得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笑了笑,答道:“因为大家都是本着过最后一天的心过日子的呀。”
他不解。
我解释道:“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前流亡来的,在他们心里,没准哪天就要被天上的炮弹给轰死了,所以在他们心中,他们过的每一天都是他们的最后一天——”
“既然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自然要欢歌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