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都统薛天秋死了,死在自己府上。
早上都统府丫鬟去伺候他起床,进屋便见人歪在楠木椅上,眼睛僵直,早已断了气。
脸上还挂着诡异的笑容。
府里人马上报了案,刑部带了仵作查看尸首,当场断定是刀鬼所为。
消息不胫而走,朝野震惊。
俞成帝宣布下朝时,刘启得了准信,跟在他身后,将刑部报备的案子叙述了一遍。
金銮殿内只余他们主仆二人,金龙柱迎着日光更觉刺目,殿内余下的物件便显得阴沉,成帝立于殿前,望着那抹绯红颀长的身影走下台阶,冷了眸色。
“探子怎么说?”他沉声问道。
刘启轻叹一声,答道:“探子盯得很紧,说这几日世子都在府里,也没有外人来过,都统这事应当不是世子所为。”
气氛顿时压抑下来,刘启抹掉额上的冷汗,道:“看都统的致命伤与屋里的摆设,刑部的人确信是刀鬼所为,初步判断是贩卖玉料,与人生了纠葛,才招致杀害。”
刘启说完便垂首立在成帝身后,大气也不敢出。
这位薛天秋十二年前是谢国公手下的亲信,当时成帝动了铲除谢家的念头,便是他呈上了罪证,给谢家定下了谋逆之罪。
他也借此高升,坐上了御林都统的位子。
几月前,谢闻璟进京时,他便旁敲侧击地建议成帝除掉此人,成帝回绝了他,一是彰显仁德,二来留谢闻璟也有用。
成帝自然知道他派人暗杀谢闻璟,也并未多言,身居高位者愿意看到手下的人自相残杀,而他稳坐高台。
没想到薛天秋就这么死了。
还和谢闻璟一点干系也无。
成帝端过太监奉上的茶,倒是敛了郁色,道:“卖主求荣的人用起来终归还是不顺手,死了便死了吧,多派人去商府盯着。”
刘启应下,斟酌稍许,道:“刀鬼这些人,虽说不危及皇上统治,但到底有点无法无天了,如今对御林都统都敢下手,奴才觉得还是派兵剿了的好。”
他声音带着不经意的轻颤,抬眼看了看成帝的脸色,见成帝仍在品茶,脸色未变,不禁攥住了自己的袖袍。
刀鬼实在让人难以捉摸,恶者想要买凶杀人会寻他们,善者想要报仇伸张正义也会寻他们,成帝夺权上位时,也寻了几位刀鬼攻破御林军的守卫。
民间的说法是:不管何人,只要能说服刀鬼,便能得刀鬼相助,而报酬自是不定,有的要钱,有的要物件,有的要人,而有的要一命换一命。
成帝搁下茶盏,兴致淡淡道:“之前也不是没剿过,这不收效甚微吗,刀鬼既难寻,出价又高,也不会危及朕,何必要费力清剿?”
他抬眼望向刘启,眼神锋利如刃,“刘总管脸色怎么这么差,莫不是害怕有人找刀鬼害你?”
刘启瞬间起了一身冷汗,谄媚笑道:“皇上说笑了,我刘启侍奉皇上身边,只求问心无愧,皇上让我生我便生,皇上让我死我立刻就死,怎会去担忧那些?”
成帝轻笑一声,对刘启的奉承话早已没了兴趣,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商老的诞辰到了,派人去府上庆贺一下,别说我漠视老臣,失了君心。”
刘启垂首道是。
————
小窗半开,软罗轻颤。
窗边的铜钱草发了枝新芽。
杜玉岚搁下毛笔,捏起薄宣端详片刻,便塞进桃花笺里,递给阿莲。
“让阿发去冷宅,交给冷湘茹。”
冷湘茹是她多年好友,她写信便是问她家有没有未裁制的布匹,不管多少,借来一用。
阿莲扭头便跑,又被她叫住,道:“让阿发在那等着就行,湘茹说了什么,给了什么都赶紧回来告诉我。”
杜玉岚吩咐完又轻叹一声,拿起桌上的请帖。
冷湘茹是偏房所生,又是个女孩,在冷家人微言轻,未必能拿到多少。
目前她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了商家。
请帖上的字冷峻凌厉,笔锋似刀尖般划过金花纸,透着寒气,与贵气的花纹矛盾又相得益彰。
恰如寄来帖子的商家和谢闻璟,身为贵族豪门,又如履薄冰。
杜玉岚不像表现给柳青华的那般轻松,正如她说的那样,杜家与商家实在没什么交集,她今日去很有献殷勤的意味,再说她也不愿去接触世子,上一世的纠葛,与给她留下的印象都让她不由得想远离这个人。
总觉得那人像不见底的深渊,靠近了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她别无他法。
杜玉岚打开妆奁,挑出一盒口脂于唇上轻点,又捡了支螺子黛,一小盒她前几日刚配出来的状粉。
阿莲回来时,便见杜玉岚已变了个人。嫩唇如红夹竹桃般娇艳欲滴,眉似远山,眉梢缓缓藏于云鬓中,眼下乌青不见,一双杏眼如清晨凝成的露珠般清澈透亮,偏头看她时正往脸上扑着妆粉。
“阿莲快来帮我簪发。”目光微转时,又娇又俏。
阿莲拿木梳沾了桂花油,将头发拢至身后,少女的头发又软又滑,一梳到底。
“姑娘打扮得这么漂亮做什么?”
阿莲不解,姑娘未及笄,模样还未张开,但眉眼间尽是与生俱来的神气与灵气,不施粉黛也俊俏,这般浓妆艳抹看着贵气精致了,倒失了原来的味儿。
杜玉岚阖上口脂,笑道:
“今儿是商家老爷子的生辰,自是要打扮一番,昨晚在染坊睡得也不好,不盖住倦色会叫人觉得咱不尊重。”她从妆匣里挑了支翡翠攒银丝兰花簪递到后面,嘱咐:“戴这个。”
阿莲应下,只管给她簪上,湖绿色的翡翠正配她的花青色烟罗衫,庄重也不过分惹眼。
“咱今儿去是借布,不是求布,之前没结交过也不打紧,今日见了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借了便有还的底气,让他们放心拿出来。”
笃笃的敲门声响起,阿莲出去应,回来将桃花笺递给她。
“借到了五匹古香缎和五匹云锦,放在夫人那院的厢房了。”
杜玉岚拿着纸细看一二,又沿着折痕合上。
薄宣变成了一朵桃花,这是她和冷湘茹交流的法子,若彼此近日无事,便将纸折成桃花送回。
她将纸搁在桌上,拂开额前的碎发,吩咐道:“叫人备马车,去商府。”
杜家不比商家,因进京晚只能选在城西立府,这些有底蕴的世家几乎都在皇城南选址,时间久了那一片便设了广运门,又专门铺了条宽敞的路。
杜家是皖南迁来的商家,与他们住得远,也鲜少去城南。
因而当马车行至一个高门大院前,被马车行人堵住时,杜玉岚便起了疑虑。
“怎么这么多人?”她撩起珠帘一角,凝眸看去。
这一院落是典型的京城装饰,朱红的府门高大宽阔,往里是斑斓的影壁,看不见院里,但见一公子立在门边不住作揖,边上的小厮笑得格外灿烂,忙不迭地接过来客手里的礼盒。
那位公子也是贵气的装束,缎面长袍,腰间挂着玉佩,头上的金丝发冠闪着华彩,身形有些熟悉。
待他转身看向马车时,杜玉岚撇了撇嘴,使劲往上瞅才见到府上的牌匾。
原来是楚尚书府呀。
她放下珠帘,敲了敲车厢,车夫向后倚身,便听里面的人吩咐:
“换条道走,别误了时辰。”
车夫哎了声,一拉缰绳便调转车头,珠帘哗哗作响,引得府前的人皆扭头观望。
“这是哪家的马车?怎么还走了?”
一大腹便便的官员接道:“我也不认得,楚家大方宴请,竟有人到了门口又走了,稀奇!”
楚亦儒的目光跟随那辆马车离开,稍一思衬便知道去往何处,他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并不放在心上。
他昨天派人去杜家的染坊毁了料子,想必杜家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四处找人补上这个单子,而他早和几个家族通过信,一匹都不会借给他们。
无人问津的商家和快要破铺的杜家,还能整出什么花来?
马车又驶上原来的路,阿莲突然一个激灵,大声道:
“我想起来了!那是楚家在办赏花宴。”她理着身前的辫子,口气随即有点失落,“好像是昨天日落那会儿送来的帖子,但那时人都忙乱了哪顾得上赏花宴,门房收下帖子也忘了告诉你们。”
她叹了口气,“看着真热闹,肯定好玩。”
杜玉岚理努了努嘴,她知道和楚家比起,商家肯定清冷得多,毕竟一个正平步青云,余下的那个已是日暮黄昏。
这些是杜琢讲与她听的。十二年前谢家被抄,牵连甚多,其中商老爷子商恂和谢国公是至交,自然逃不了审查,可当时谢家的事本就云里雾里,案子结得也草率,谢家被抄后,商恂便致仕回府,不问政事,两个儿子从刑部回来便心灰意冷,与老爷子分宅自己过活去了。
“谢国公当年有没有谋反?”杜玉岚当时问道。
杜琢摊手道:“谁知道呢,陈麻烂谷子的事了,现在的定论是有谋反之意,但受人蛊惑。”
“帝王心,谁能猜透。”杜琢倚在太师椅上,长腿搭在扶手上,一身放浪之气,转头向她问道:
“现在谢国公仅剩的儿子回来了,皇上又大发慈悲还他世子封号,国公府毁了便让他住在商府,很奇怪吧?”
“对呀,不是怀疑人家联合谋逆吗,还让他们在一起,就不怕翻案什么的?”
杜琢揪了串葡萄扔给她,道:
“皇上比你会算计,当年的案子早结了,人死的死走的走,他们查不出的,再说好不容易躲过一劫,若再不老实有什么动作,皇上这回一抓一个准,之前没处理完现在正好一网打尽。”
杜玉岚听得入迷,看杜琢也觉得他顺眼了不少,嘴里一不留神便咬到了葡萄籽,涩得她直往外吐。
“呸,感觉怪恶心的”,杜玉岚拿帕子擦嘴,齿间的苦涩味仍在,“这样谢闻璟住在商府,每天都能想起以前的事,却不能查清,还得感恩戴德,装一幅乖顺样子,受一辈子监视,这得什么心情?”
杜琢皱了皱鼻子,应道:“是挺恶心的,搁我就疯了。”
杜玉岚沉眸,早年俞成帝也是夺权上位,统治在位十多年,喜好玩弄权术,把所有大臣玩弄于股掌中,所以谢闻璟于他而言未必是隐患,些许只是他控制朝堂的靶子。
甚至是他的一个玩物。
马车走上一条幽静的小路,路两侧绿竹凄凄,不甚繁茂,几棵松柏长势倒好,枝头挑过屋檐,针叶于朝阳中舒展。
路的尽头便是商府。
青石小路安静无声,不见别的马车经过,杜玉岚放下珠帘,忽地想到:
“楚家今天办赏花宴,昨儿才发帖?”
阿莲点头道:“昨天红玉说一大早就有人往尚书府送盆栽,好像是从城外刚定下的,送了一整天呢。”
“这么急?”杜玉岚心道,一般人办宴会下帖子不说提起半个月,至少也得提前个五、六天,楚家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偏又定了和商恂生辰同一天,不像是办宴会,倒像是把人都招到他们楚家去。
搁这转着圈恶心人呢。
果不其然,马车将将停下,便听小厮欢呼雀跃的声音:
“来人了,有人来了!”
杜玉岚拉着阿莲下车,又闻院内传来一道娇嫩的声音,伴着珠串碰撞的轻灵激越声,煞是悦耳:
“谁来了?是哪家的公子姑娘?”
早上都统府丫鬟去伺候他起床,进屋便见人歪在楠木椅上,眼睛僵直,早已断了气。
脸上还挂着诡异的笑容。
府里人马上报了案,刑部带了仵作查看尸首,当场断定是刀鬼所为。
消息不胫而走,朝野震惊。
俞成帝宣布下朝时,刘启得了准信,跟在他身后,将刑部报备的案子叙述了一遍。
金銮殿内只余他们主仆二人,金龙柱迎着日光更觉刺目,殿内余下的物件便显得阴沉,成帝立于殿前,望着那抹绯红颀长的身影走下台阶,冷了眸色。
“探子怎么说?”他沉声问道。
刘启轻叹一声,答道:“探子盯得很紧,说这几日世子都在府里,也没有外人来过,都统这事应当不是世子所为。”
气氛顿时压抑下来,刘启抹掉额上的冷汗,道:“看都统的致命伤与屋里的摆设,刑部的人确信是刀鬼所为,初步判断是贩卖玉料,与人生了纠葛,才招致杀害。”
刘启说完便垂首立在成帝身后,大气也不敢出。
这位薛天秋十二年前是谢国公手下的亲信,当时成帝动了铲除谢家的念头,便是他呈上了罪证,给谢家定下了谋逆之罪。
他也借此高升,坐上了御林都统的位子。
几月前,谢闻璟进京时,他便旁敲侧击地建议成帝除掉此人,成帝回绝了他,一是彰显仁德,二来留谢闻璟也有用。
成帝自然知道他派人暗杀谢闻璟,也并未多言,身居高位者愿意看到手下的人自相残杀,而他稳坐高台。
没想到薛天秋就这么死了。
还和谢闻璟一点干系也无。
成帝端过太监奉上的茶,倒是敛了郁色,道:“卖主求荣的人用起来终归还是不顺手,死了便死了吧,多派人去商府盯着。”
刘启应下,斟酌稍许,道:“刀鬼这些人,虽说不危及皇上统治,但到底有点无法无天了,如今对御林都统都敢下手,奴才觉得还是派兵剿了的好。”
他声音带着不经意的轻颤,抬眼看了看成帝的脸色,见成帝仍在品茶,脸色未变,不禁攥住了自己的袖袍。
刀鬼实在让人难以捉摸,恶者想要买凶杀人会寻他们,善者想要报仇伸张正义也会寻他们,成帝夺权上位时,也寻了几位刀鬼攻破御林军的守卫。
民间的说法是:不管何人,只要能说服刀鬼,便能得刀鬼相助,而报酬自是不定,有的要钱,有的要物件,有的要人,而有的要一命换一命。
成帝搁下茶盏,兴致淡淡道:“之前也不是没剿过,这不收效甚微吗,刀鬼既难寻,出价又高,也不会危及朕,何必要费力清剿?”
他抬眼望向刘启,眼神锋利如刃,“刘总管脸色怎么这么差,莫不是害怕有人找刀鬼害你?”
刘启瞬间起了一身冷汗,谄媚笑道:“皇上说笑了,我刘启侍奉皇上身边,只求问心无愧,皇上让我生我便生,皇上让我死我立刻就死,怎会去担忧那些?”
成帝轻笑一声,对刘启的奉承话早已没了兴趣,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商老的诞辰到了,派人去府上庆贺一下,别说我漠视老臣,失了君心。”
刘启垂首道是。
————
小窗半开,软罗轻颤。
窗边的铜钱草发了枝新芽。
杜玉岚搁下毛笔,捏起薄宣端详片刻,便塞进桃花笺里,递给阿莲。
“让阿发去冷宅,交给冷湘茹。”
冷湘茹是她多年好友,她写信便是问她家有没有未裁制的布匹,不管多少,借来一用。
阿莲扭头便跑,又被她叫住,道:“让阿发在那等着就行,湘茹说了什么,给了什么都赶紧回来告诉我。”
杜玉岚吩咐完又轻叹一声,拿起桌上的请帖。
冷湘茹是偏房所生,又是个女孩,在冷家人微言轻,未必能拿到多少。
目前她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了商家。
请帖上的字冷峻凌厉,笔锋似刀尖般划过金花纸,透着寒气,与贵气的花纹矛盾又相得益彰。
恰如寄来帖子的商家和谢闻璟,身为贵族豪门,又如履薄冰。
杜玉岚不像表现给柳青华的那般轻松,正如她说的那样,杜家与商家实在没什么交集,她今日去很有献殷勤的意味,再说她也不愿去接触世子,上一世的纠葛,与给她留下的印象都让她不由得想远离这个人。
总觉得那人像不见底的深渊,靠近了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她别无他法。
杜玉岚打开妆奁,挑出一盒口脂于唇上轻点,又捡了支螺子黛,一小盒她前几日刚配出来的状粉。
阿莲回来时,便见杜玉岚已变了个人。嫩唇如红夹竹桃般娇艳欲滴,眉似远山,眉梢缓缓藏于云鬓中,眼下乌青不见,一双杏眼如清晨凝成的露珠般清澈透亮,偏头看她时正往脸上扑着妆粉。
“阿莲快来帮我簪发。”目光微转时,又娇又俏。
阿莲拿木梳沾了桂花油,将头发拢至身后,少女的头发又软又滑,一梳到底。
“姑娘打扮得这么漂亮做什么?”
阿莲不解,姑娘未及笄,模样还未张开,但眉眼间尽是与生俱来的神气与灵气,不施粉黛也俊俏,这般浓妆艳抹看着贵气精致了,倒失了原来的味儿。
杜玉岚阖上口脂,笑道:
“今儿是商家老爷子的生辰,自是要打扮一番,昨晚在染坊睡得也不好,不盖住倦色会叫人觉得咱不尊重。”她从妆匣里挑了支翡翠攒银丝兰花簪递到后面,嘱咐:“戴这个。”
阿莲应下,只管给她簪上,湖绿色的翡翠正配她的花青色烟罗衫,庄重也不过分惹眼。
“咱今儿去是借布,不是求布,之前没结交过也不打紧,今日见了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借了便有还的底气,让他们放心拿出来。”
笃笃的敲门声响起,阿莲出去应,回来将桃花笺递给她。
“借到了五匹古香缎和五匹云锦,放在夫人那院的厢房了。”
杜玉岚拿着纸细看一二,又沿着折痕合上。
薄宣变成了一朵桃花,这是她和冷湘茹交流的法子,若彼此近日无事,便将纸折成桃花送回。
她将纸搁在桌上,拂开额前的碎发,吩咐道:“叫人备马车,去商府。”
杜家不比商家,因进京晚只能选在城西立府,这些有底蕴的世家几乎都在皇城南选址,时间久了那一片便设了广运门,又专门铺了条宽敞的路。
杜家是皖南迁来的商家,与他们住得远,也鲜少去城南。
因而当马车行至一个高门大院前,被马车行人堵住时,杜玉岚便起了疑虑。
“怎么这么多人?”她撩起珠帘一角,凝眸看去。
这一院落是典型的京城装饰,朱红的府门高大宽阔,往里是斑斓的影壁,看不见院里,但见一公子立在门边不住作揖,边上的小厮笑得格外灿烂,忙不迭地接过来客手里的礼盒。
那位公子也是贵气的装束,缎面长袍,腰间挂着玉佩,头上的金丝发冠闪着华彩,身形有些熟悉。
待他转身看向马车时,杜玉岚撇了撇嘴,使劲往上瞅才见到府上的牌匾。
原来是楚尚书府呀。
她放下珠帘,敲了敲车厢,车夫向后倚身,便听里面的人吩咐:
“换条道走,别误了时辰。”
车夫哎了声,一拉缰绳便调转车头,珠帘哗哗作响,引得府前的人皆扭头观望。
“这是哪家的马车?怎么还走了?”
一大腹便便的官员接道:“我也不认得,楚家大方宴请,竟有人到了门口又走了,稀奇!”
楚亦儒的目光跟随那辆马车离开,稍一思衬便知道去往何处,他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并不放在心上。
他昨天派人去杜家的染坊毁了料子,想必杜家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四处找人补上这个单子,而他早和几个家族通过信,一匹都不会借给他们。
无人问津的商家和快要破铺的杜家,还能整出什么花来?
马车又驶上原来的路,阿莲突然一个激灵,大声道:
“我想起来了!那是楚家在办赏花宴。”她理着身前的辫子,口气随即有点失落,“好像是昨天日落那会儿送来的帖子,但那时人都忙乱了哪顾得上赏花宴,门房收下帖子也忘了告诉你们。”
她叹了口气,“看着真热闹,肯定好玩。”
杜玉岚理努了努嘴,她知道和楚家比起,商家肯定清冷得多,毕竟一个正平步青云,余下的那个已是日暮黄昏。
这些是杜琢讲与她听的。十二年前谢家被抄,牵连甚多,其中商老爷子商恂和谢国公是至交,自然逃不了审查,可当时谢家的事本就云里雾里,案子结得也草率,谢家被抄后,商恂便致仕回府,不问政事,两个儿子从刑部回来便心灰意冷,与老爷子分宅自己过活去了。
“谢国公当年有没有谋反?”杜玉岚当时问道。
杜琢摊手道:“谁知道呢,陈麻烂谷子的事了,现在的定论是有谋反之意,但受人蛊惑。”
“帝王心,谁能猜透。”杜琢倚在太师椅上,长腿搭在扶手上,一身放浪之气,转头向她问道:
“现在谢国公仅剩的儿子回来了,皇上又大发慈悲还他世子封号,国公府毁了便让他住在商府,很奇怪吧?”
“对呀,不是怀疑人家联合谋逆吗,还让他们在一起,就不怕翻案什么的?”
杜琢揪了串葡萄扔给她,道:
“皇上比你会算计,当年的案子早结了,人死的死走的走,他们查不出的,再说好不容易躲过一劫,若再不老实有什么动作,皇上这回一抓一个准,之前没处理完现在正好一网打尽。”
杜玉岚听得入迷,看杜琢也觉得他顺眼了不少,嘴里一不留神便咬到了葡萄籽,涩得她直往外吐。
“呸,感觉怪恶心的”,杜玉岚拿帕子擦嘴,齿间的苦涩味仍在,“这样谢闻璟住在商府,每天都能想起以前的事,却不能查清,还得感恩戴德,装一幅乖顺样子,受一辈子监视,这得什么心情?”
杜琢皱了皱鼻子,应道:“是挺恶心的,搁我就疯了。”
杜玉岚沉眸,早年俞成帝也是夺权上位,统治在位十多年,喜好玩弄权术,把所有大臣玩弄于股掌中,所以谢闻璟于他而言未必是隐患,些许只是他控制朝堂的靶子。
甚至是他的一个玩物。
马车走上一条幽静的小路,路两侧绿竹凄凄,不甚繁茂,几棵松柏长势倒好,枝头挑过屋檐,针叶于朝阳中舒展。
路的尽头便是商府。
青石小路安静无声,不见别的马车经过,杜玉岚放下珠帘,忽地想到:
“楚家今天办赏花宴,昨儿才发帖?”
阿莲点头道:“昨天红玉说一大早就有人往尚书府送盆栽,好像是从城外刚定下的,送了一整天呢。”
“这么急?”杜玉岚心道,一般人办宴会下帖子不说提起半个月,至少也得提前个五、六天,楚家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偏又定了和商恂生辰同一天,不像是办宴会,倒像是把人都招到他们楚家去。
搁这转着圈恶心人呢。
果不其然,马车将将停下,便听小厮欢呼雀跃的声音:
“来人了,有人来了!”
杜玉岚拉着阿莲下车,又闻院内传来一道娇嫩的声音,伴着珠串碰撞的轻灵激越声,煞是悦耳:
“谁来了?是哪家的公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