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玉顶着寒风,带着王韶二十余人走到了马厩里,命亲兵牵出几匹骏马,说道:“统领,此去凶险,若是马力不及,恐有所不测……”
王韶的亲兵听了,脸上都露出了不满之意。好在王韶连忙说道:“小将军好意,我是知晓的。这些马,一看便知是良驹。刀兵乃凶器,祸福谁能测?若能马革裹尸,为大顺拼尽最后一丝心力,便是我之心愿,何怨之有?”
杨怀玉原本对王韶有些不屑,现在听了这话,却觉得极其对他的脾气,一时间也豪气大发道:“看鹿死谁手,尚不得知。契丹人亦没有三头六臂,一枪穿胸,一样会毙于马下。我等汉家大好儿郎,又岂会畏惧如此狄夷?”
王韶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曾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要在战术重视敌人。契丹人中也是有能人的,我等要小心为上……”
杨怀玉听了这话,很是不以为然。原先还对王韶的感观好转了点,现在又觉得他有些过于谨慎了。要知道他的父亲杨文广是出了名的爱打硬仗,所以他的风格也一路秉承杨文广,喜欢硬打硬拼。平日里杨怀玉最瞧不起这等爱耍阴谋诡计的人,兵法上不是说,以奇胜,以正合吗?“奇”只能胜一时,而“正”却能把敌人彻底歼灭。里面的差别,大家都是明白的。说真的,若不是有小皇帝的明确旨意,杨怀玉肯定不会如此轻易地奔袭。
王韶见杨怀玉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他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也只能叹息一声。看杨怀玉的模样,想必是弓马娴熟,可若只有勇力,没有谋略,不过一将罢了,永远做不到帅。王韶开始打起自己小算盘了:“此役过后,定要向陛下推荐此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帅才就这般毁了啊……”
一行人没有再多说话,默默地在杨怀玉的带领下,翻身上马往城外疾驰而去。此刻奉圣州已然下了戒严令,这便是老将的经验了。杨文广知道,自己去偷袭,也要防止别人来偷袭自己。要知道,杨家一家大小可是全在奉圣州里面的。要是被人反过来偷袭了,杨家几百号人岂不是陷入狼手之中?
听得身后马蹄声响起,杨文广稍稍勒转马头,便见到了当先一人是自己的小儿子。待到他策马到跟前,便对杨怀玉身后的王韶说道:“王统领,既然陛下让你来宣旨,定是要你领兵。兵符在此,王统领凭此自可号令奉圣州五万兵马……”
王韶连忙说道:“老将军,陛下是要我来宣旨的,可没说要我领兵!老将军战功彪炳,大顺朝中谁人不知?我王韶有何德何能,能擅越老将军而号令三军?”
杨文广原本也是客气话,奉圣州的骄兵悍将,莫说王韶了,便是枢密使来了,也不一定听令。王韶知进退,自是再好不过。“既然如此,仲容也就不推却了。”杨文广抛下这句话后,大声喝道:“军机稍纵即逝,我等须得日夜兼程,明日午时要赶赴太子山前五里地,可否做到?”
那两万士卒听了,虽在冷风中,却还是大声回道:“能!”
“好,出征!”杨文广老当益壮,一马当先,疾驰而出。而后两万兵马紧随其后,王韶已然赶了几天路,这等强行军早就习惯了,亦没有什么大问题。() ()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身着边军衣甲,身形纤瘦的小卒骑着一匹快马,混入了大军之中。三军都处于出征的兴奋中,根本没注意到一个人混进来了。这人还极其熟悉奉圣州的边军,居然演得天衣无缝,悄悄地跟在最后,竟无一人察觉。
而此刻在太子山中,耶律洪基正骑着马,顺着一行野兽的脚印在找着那大虫的踪迹。这半日以来,倒是猎到不少牝牡麃、鹿、羚羊、野驴、羱羊、野猪、野鸭、天鹅、狼、狐、松鼠和熊之类的。至于大虫,连条虎毛都没见着。
跟随在耶律洪基御驾旁的耶律良,倒是很平淡。他早就知道所谓大虫,不过是皇太叔耶律重元杜撰出来,赚耶律洪基上当的罢了。不然连熊瞎子都能猎到的耶律洪基,在太子山转悠了半天,怎么会连老虎的踪迹都寻不到?
耶律洪基看着下了马的御帐亲骑,跨着罗圈腿在雪地之中寻觅,甚至趴在雪地里仔细观看,禁不住一阵叹息:“太宗曾言,‘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习武事也。’今日朕观之,唯有御帐亲骑尚有强军模样,而宫帐军,怕是不及太祖、太宗之时多矣。”
耶律良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我大辽立国之前,便是‘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间暇则畋渔为生。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如今安逸了下来,勇士们确实不及以往了。如此下去,恐有祸患。且不说女真、室韦等,便是汉人,似乎也强悍了些许。依臣之见,非是汉人便强了,而是我们契丹人便弱了……”
耶律洪基初闻此言,有些恼怒。但听后,他知道耶律良不过是阐述一个事实罢了。确实,自辽兴宗以来,辽国开始学习汉人重视农耕了,因为这种有时猎获多、有时猎获少的不稳定的渔猎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渔猎的减少,则令越来越多的契丹人不懂得骑马,不懂得挽弓,如此一来,契丹人全民皆兵的优点便被抵消掉了。或许这便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别所在吧。
耶律洪基不想深入去谈这个话题,辽国太大了,要想养得起越来越多的人口,围牧和农耕是必然的选择。至于强军这个方面,用人数抵消便是了,汉人不也是这么做的?
想到这,耶律洪基转移话题道:“南院同知,你说皇太叔会看穿我们的布置吗?”
耶律良皱眉说道:“宫帐军距滦河行宫尚有五里,距太子山尚有十余里,而陛下身旁只有三千余御帐亲骑。要是皇太叔还能忍得住,那便是……”
听了这话,耶律洪基别过头去,看着皑皑积雪,突然说道:“若是皇太叔已然设好伏击了呢?”
耶律良笑道:“陛下亦不用担心,不过十余里距离,宫帐军只需一个时辰便能赶到。再者,陛下不是安插了两万宫帐军在左近吗?若是陛下不放心,大可再调几万宫帐军过来,这样便万无一失了……”
耶律洪基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明日便调兵吧。”然后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继续说道,“天色已晚,让儿郎们在这守着吧,朕先回行宫了……”
王韶的亲兵听了,脸上都露出了不满之意。好在王韶连忙说道:“小将军好意,我是知晓的。这些马,一看便知是良驹。刀兵乃凶器,祸福谁能测?若能马革裹尸,为大顺拼尽最后一丝心力,便是我之心愿,何怨之有?”
杨怀玉原本对王韶有些不屑,现在听了这话,却觉得极其对他的脾气,一时间也豪气大发道:“看鹿死谁手,尚不得知。契丹人亦没有三头六臂,一枪穿胸,一样会毙于马下。我等汉家大好儿郎,又岂会畏惧如此狄夷?”
王韶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曾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要在战术重视敌人。契丹人中也是有能人的,我等要小心为上……”
杨怀玉听了这话,很是不以为然。原先还对王韶的感观好转了点,现在又觉得他有些过于谨慎了。要知道他的父亲杨文广是出了名的爱打硬仗,所以他的风格也一路秉承杨文广,喜欢硬打硬拼。平日里杨怀玉最瞧不起这等爱耍阴谋诡计的人,兵法上不是说,以奇胜,以正合吗?“奇”只能胜一时,而“正”却能把敌人彻底歼灭。里面的差别,大家都是明白的。说真的,若不是有小皇帝的明确旨意,杨怀玉肯定不会如此轻易地奔袭。
王韶见杨怀玉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他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也只能叹息一声。看杨怀玉的模样,想必是弓马娴熟,可若只有勇力,没有谋略,不过一将罢了,永远做不到帅。王韶开始打起自己小算盘了:“此役过后,定要向陛下推荐此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帅才就这般毁了啊……”
一行人没有再多说话,默默地在杨怀玉的带领下,翻身上马往城外疾驰而去。此刻奉圣州已然下了戒严令,这便是老将的经验了。杨文广知道,自己去偷袭,也要防止别人来偷袭自己。要知道,杨家一家大小可是全在奉圣州里面的。要是被人反过来偷袭了,杨家几百号人岂不是陷入狼手之中?
听得身后马蹄声响起,杨文广稍稍勒转马头,便见到了当先一人是自己的小儿子。待到他策马到跟前,便对杨怀玉身后的王韶说道:“王统领,既然陛下让你来宣旨,定是要你领兵。兵符在此,王统领凭此自可号令奉圣州五万兵马……”
王韶连忙说道:“老将军,陛下是要我来宣旨的,可没说要我领兵!老将军战功彪炳,大顺朝中谁人不知?我王韶有何德何能,能擅越老将军而号令三军?”
杨文广原本也是客气话,奉圣州的骄兵悍将,莫说王韶了,便是枢密使来了,也不一定听令。王韶知进退,自是再好不过。“既然如此,仲容也就不推却了。”杨文广抛下这句话后,大声喝道:“军机稍纵即逝,我等须得日夜兼程,明日午时要赶赴太子山前五里地,可否做到?”
那两万士卒听了,虽在冷风中,却还是大声回道:“能!”
“好,出征!”杨文广老当益壮,一马当先,疾驰而出。而后两万兵马紧随其后,王韶已然赶了几天路,这等强行军早就习惯了,亦没有什么大问题。() ()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身着边军衣甲,身形纤瘦的小卒骑着一匹快马,混入了大军之中。三军都处于出征的兴奋中,根本没注意到一个人混进来了。这人还极其熟悉奉圣州的边军,居然演得天衣无缝,悄悄地跟在最后,竟无一人察觉。
而此刻在太子山中,耶律洪基正骑着马,顺着一行野兽的脚印在找着那大虫的踪迹。这半日以来,倒是猎到不少牝牡麃、鹿、羚羊、野驴、羱羊、野猪、野鸭、天鹅、狼、狐、松鼠和熊之类的。至于大虫,连条虎毛都没见着。
跟随在耶律洪基御驾旁的耶律良,倒是很平淡。他早就知道所谓大虫,不过是皇太叔耶律重元杜撰出来,赚耶律洪基上当的罢了。不然连熊瞎子都能猎到的耶律洪基,在太子山转悠了半天,怎么会连老虎的踪迹都寻不到?
耶律洪基看着下了马的御帐亲骑,跨着罗圈腿在雪地之中寻觅,甚至趴在雪地里仔细观看,禁不住一阵叹息:“太宗曾言,‘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习武事也。’今日朕观之,唯有御帐亲骑尚有强军模样,而宫帐军,怕是不及太祖、太宗之时多矣。”
耶律良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我大辽立国之前,便是‘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间暇则畋渔为生。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如今安逸了下来,勇士们确实不及以往了。如此下去,恐有祸患。且不说女真、室韦等,便是汉人,似乎也强悍了些许。依臣之见,非是汉人便强了,而是我们契丹人便弱了……”
耶律洪基初闻此言,有些恼怒。但听后,他知道耶律良不过是阐述一个事实罢了。确实,自辽兴宗以来,辽国开始学习汉人重视农耕了,因为这种有时猎获多、有时猎获少的不稳定的渔猎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渔猎的减少,则令越来越多的契丹人不懂得骑马,不懂得挽弓,如此一来,契丹人全民皆兵的优点便被抵消掉了。或许这便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别所在吧。
耶律洪基不想深入去谈这个话题,辽国太大了,要想养得起越来越多的人口,围牧和农耕是必然的选择。至于强军这个方面,用人数抵消便是了,汉人不也是这么做的?
想到这,耶律洪基转移话题道:“南院同知,你说皇太叔会看穿我们的布置吗?”
耶律良皱眉说道:“宫帐军距滦河行宫尚有五里,距太子山尚有十余里,而陛下身旁只有三千余御帐亲骑。要是皇太叔还能忍得住,那便是……”
听了这话,耶律洪基别过头去,看着皑皑积雪,突然说道:“若是皇太叔已然设好伏击了呢?”
耶律良笑道:“陛下亦不用担心,不过十余里距离,宫帐军只需一个时辰便能赶到。再者,陛下不是安插了两万宫帐军在左近吗?若是陛下不放心,大可再调几万宫帐军过来,这样便万无一失了……”
耶律洪基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明日便调兵吧。”然后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继续说道,“天色已晚,让儿郎们在这守着吧,朕先回行宫了……”